苦竹叶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2收藏

苦竹叶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 21 拼音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中华本草》:苦竹叶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性味 39 归经 310 功能主治 311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 312 各家论述 3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苦竹叶 1 拼音

kǔ zhú yè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

21 拼音名

Kǔ Zhú Yè

22 来源

禾本科苦竹属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叶入药。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

23 性味

甘、淡,寒。

24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解渴,利尿。用于发热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尿少色黄。

25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

1~4钱。

26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苦竹叶

31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本草图经》:蓳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苦竹有白有紫,亦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苦,不可啖。一种出江、浙,近地亦时有,肉厚而叶长阔,笋微有苦味,俗呼甜苦笋,食品所最贵者,亦不闻入药用。

32 拼音名

Kǔ Zhú Yè

33 英文名

Bitter Bamboo Leaf, Leaf of Bitter Bamboo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 Keng f(Arundinaria amara K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35 原形态

苦竹 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约6mm。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时绿**,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圆筒形,竿环很隆起;每节有37分枝,但在每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1/4处稍平,鞘环有1圈褐色箨鞘基部残留物,箨鞘厚纸质和革质,绿色,无或有细小的紫色斑点,有棕色或白色小刺毛,基部与竿相连处较密,内面光滑而有光泽,边缘密被金**的纤毛;箨耳很小,深褐色,有直立棕色䍁毛;箨舌截平,长12mm,边缘密生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幼时绿色,多脉,无显著的中脉;叶鞘无毛,有横脉;叶舌质坚硬,截平,长052mm:叶片披针形,长820cm,宽528cm,质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柄长27mm。花枝基部有苍片,花序分技与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状曲折,小穗绿色,小穗有812,小花,长46cm,绿色或淡紫色,小穗轴间长45mm,在杯状顶端有纤毛;颖35,有锐尖头,边缘有纤毛;外稃被外形,近革质,有横脉,边缘粗糙,内稃背部2脊间有沟纹,鳞被3,后方1片长于前方2片;雄蕊3,有细长而互相分离的花丝,花药**,药隔不伸出;花柱1,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圆形。花期45月。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 性状

性状鉴别 干燥叶多呈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cm,宽1015mm。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mm,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糙有毛,主脉较粗,两侧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

38 性味

苦;寒

39 归经

心;肝经

310 功能主治

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

311 苦竹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312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2《食疗本草》:主口疮,目热,瘖哑。

3《日华子本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烦热发汗,治中风失音。

4《本草纲目》:杀虫。

5《分类草药性》:治烦热,解毒,退小儿潮热,煅(末敷)汤火伤。

313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方剂 桑菊薄竹饮

báozhúyǐn处方: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制法: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

苦竹叶粥

拼音:kǔzhúyèzhōu处方:苦竹叶2握,粟米2合。功能主治:风邪癞痫,心烦惊悸。用法用量:先

决明子汤

黄连(去须)3分,防风(去叉)3分,升麻3分,苦竹叶3分,甘草(炙,锉)半两,菊花半两,细辛(去苗

大青煎

: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

栀子仁煎

0克车前叶秦皮各38克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细辛15克赤蜜30克制法:上九味,哎咀。

更多用到中药苦竹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苦竹叶的中成药 上海蛇药片

亦可用于五步蛇、眼镜蛇、银环蛇、蝰蛇、龟壳花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口服,第一次10片,以后

复方西羚解毒丸

即得。性状: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参茸追风酒

,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辛、微苦。鉴别:取本品10ml,置蒸发器皿中蒸干,残渣加

祁门蛇药片

本品为浅褐色的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浅褐色;味苦、涩。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

鸬鹚涎丸

百日咳(即小儿顿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制备方法:共为细末,鸬鹚涎3两加蜜为丸

更多用到中药苦竹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苦竹叶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竹叶

皮茹微寒。主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苦竹叶及沥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竹笋(蜀本作诸

《证类本草》:[卷第二]序例下

石(温,微寒)百合(平)竹叶(大寒)莽草(温)苦竹叶(大寒)臣禹锡等谨按《唐本》∶细辛(温)《药对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八伤寒门]伤寒口舌生疮(附论)

各一两)黄柏(五钱)玄参(三分)蔷薇根(二两)苦竹叶(一两)生地黄汁蜜(各升半)上细锉。都用水三大

《普济方》:[卷七十二眼目门]肝实眼

栀子仁黄芩升麻蕤仁决明子(各三两)芒硝(三两)苦竹叶(忌生前胡汤治肝实热。目赤干涩。前胡(去芦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目赤肿痛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姜叶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附方 2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姜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姜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姜叶 1 拼音

jiāng yè

2 《辞典》:姜叶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Jiānɡ Yè

23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的叶。

24 性味

《纲目》:"辛,温,无毒。"

25 功能主治

①《金匮要略》:"食脍多不消,结为症病,以姜叶汁饮之一升。"

②《本草汇言》:"散水结,杀鱼脍生冷诸积,捣汁和酒饮。"

26 附方

治打伤瘀血:姜叶一升,当归三两。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范汪方》)

27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姜叶的方剂 姜黄汤

水煎服。《伤科方书》:方名:姜黄汤组成:桃仁、兰叶、丹皮、姜黄、苏木、当归、陈皮、牛膝、川芎、生地

葱姜煎

iāngjiān别名:葱姜饮处方:葱10枝(去根叶),姜3钱。功能主治:感冒。用法用量:葱姜饮(《

姜茶散

成:芽茶3钱,生姜3钱,黄蜡1分,盐1撮,车前草叶7片。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水1钟,煎至4分,

干姜散

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术1两,艾叶1两(微炒),熟干地黄1两,缩砂半两(去皮),甘

姜苏饮

拼音:jiāngsūyǐn处方:生姜、橘皮、苏叶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面青唇暗,振栗指冷,或皮肤粟

更多用到中药姜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姜叶的中成药 艾胶散

拼音:àijiāosǎn处方干姜3两,艾叶2升,胶如手掌大。功能主治卒吐血。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

艾叶生姜煨鸡蛋

ēngjiāngwēijīdàn处方艾叶15克生姜25克鸡蛋2个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

艾叶饮

、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

艾姜丸

jiāngwán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九宝丸

:WS3B048091处方:麻黄60g紫苏叶60g葛根60g前胡60g桔梗60g陈皮60g枳

更多用到中药姜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姜叶 《医宗金鉴》:[卷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食脍多不消,结为症病,治之方

马鞭草右一味,捣汁饮之。或以姜叶汁饮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药吐之。方解马鞭草主治症癖血瘕,破血杀虫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七]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消,结为病。治之方∶马鞭草上一味,捣汁饮之。或以姜叶汁饮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药吐之。方解马鞭草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六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论辨二首、合九十法、方二十一首

。不疗必成虫瘕。)马鞭草上一味。捣汁饮之。○或以姜叶汁。饮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药吐之。(外台。引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生姜

,捣汁饮,即消(张机)。附方新一。打伤瘀血∶姜叶一升,当归三两,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范

《医心方》:[卷第九]治咳嗽方第一

册叶的结构是:册(独体结构)叶(左右结构)。

册叶的结构是:册(独体结构)叶(左右结构)。注音是:ㄘㄜ_一ㄝ_。拼音是:cèyè。

册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作'册页'。书卷的册数_页数。分页装潢成册的字画。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册页”。⒉书卷的册数、页数。引《宋史·儒林传二·何涉》:“人问书传中事,_涉_必指卷第册叶所在,验之果然。”⒊分页装潢成册的字画。引《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上司。”

三、国语词典

分页装裱成册的书画,称为「册叶」,或指页数。《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列传二.何涉》:「人问书传中事,必指卷第册叶所在,验之果然。」也作「册页」。

四、网络解释

册叶为了避免散乱,将各种载体的文献加工装订成一定的形式,便于阅读保存,这就是文献的装订制度,又称书籍制度。册叶是古籍装订制度的一种。册叶制度是将纸卷、写叶或印叶用各种方法装订为整册,予以保存的制度。后世在此基础上演进为线装。为方便阅读,唐代即有人开始将绵长的卷子折叠成叶。宋代欧阳修《归田录》云:“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策子,凡文字有归检用者,卷轴难以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宋代陈师道《后山谈丛》称:“古书皆为长卷,至唐始有叶子,今称为册。”所谓“叶”,即纸之散叶,相当于现代书籍的“页”,将纸叶折叠粘连,则为“册”,总称“册叶”,亦作“册页”。

关于册叶的诗词

《百媚娘·为阮亭题青溪册叶,同程村羡门作乍遇》

关于册叶的诗句

戏谱新诗题册叶风掀缃册叶风掀缃册叶

关于册叶的成语

词无枝叶梵册贝叶兔园册根深叶茂秋风落叶粗株大叶

关于册叶的词语

根深叶茂移根换叶典册高文枝叶相持人手一册兔园册连篇累册支叶扶疏粗株大叶秋风落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册叶的详细信息

苦竹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 21 拼音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