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之五脏六腑(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中医理论之五脏六腑(一),第1张

从中医角度来看,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这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系统性的生理病理概念;西医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态上的具体脏器与它的生理病理功能。下面将从中医角度来对“五脏六腑”进行详细的说明。

五脏六腑为人体的内脏器官。所谓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在经络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为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所谓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脏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行学说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学说在中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的体制分为了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关于金木水火土的理解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中国古代医学将五行结合起来,将心、肝、脾、肺、肾分别与五行中的火、木、土、金、水对应起来,形成日常经常听到的心火、肝木、脾土、肺金以及肾水之说,从而依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见图1-2)。所谓相生,即一行对另一行有促进、推动作用;相克则相反,一行对另一行有促进、推动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篇》五脏生成篇里写道五脏各司其职,并相互影响:“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心脏与脉相应,它的荣华表现在面色上,肾水可以制约心火;肺脏与皮肤相应,它的荣华表现在毫毛上,心火制约肺金;肝脏与筋相应,它的荣华表现在爪甲上,肺金制约肝木;脾脏与肌肉相应,它的荣华表现在口唇上,肝木制约脾土;肾脏与骨骼相应,它的荣华表现在头发上,脾土制约肾水。

同时,五行是从观察自然现象开始的,结合各时令的特点来看,春天主木,适合养肝;夏天主火,需要护心;长夏主土,;秋主金,应该养肺;冬主水,收敛肾脏。中医提倡四季养生、天人合一,缘由即在此。

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互相影响。从中医角度来讲,将脏与相应的腑之间的关系总结为相表里的关系。简单来讲,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

除此之外,五脏还与五味、五色、五官、五体、五华、五志、五气一一对应,详细关系见表一。

以上,对于五脏六腑,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简单的说明,具体内容会在后面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腹腔之上。肝有主藏血为体阴,行疏泄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肝在五行中属木,与胆相表里。

1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升发的特性,能调畅全身的气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气机疏通、升发、畅达的重要条件。肝调畅气机,就是说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疏通和调节作用。只有气机的调畅,才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脏腑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常,使气机阻滞,可见胸胁、两乳或少腹胀满不适;气滞血行不畅,则胸胁刺痛、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甚则形成症积。若肝气升发太过,则见面红耳赤、头胀头痛、目赤肿痛、头晕耳鸣,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吐血、咯血,甚则昏厥。

2)调节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肝调节情志,是说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人的情志活动。情志活动虽由心统领,但又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能调理气机,影响着气血的运行,起着调节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顺畅,则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若肝的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则心情抑郁、闷闷不乐、而善太息;肝的升发太过,则肝阳偏亢或肝火过盛,可见精神亢奋、烦躁易怒等异常表现。

3)协助消化:肝的疏泄功能协助消化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①协调脾胃的升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是维持脾胃升降协调的先决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使脾之清阳能升,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医|学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使浊阴下降,食物下传于小肠。病理情况下,若肝失疏泄,可使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暖气、呃逆、胃脘胀满疼痛等肝胃不和的表现;或使脾气不升,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肝脾不调的表现。②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的疏泄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气郁结,则可导致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的异常,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厌食油腻,甚则黄疸等。

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利于三焦水道的通利,协调水液代谢;运行气血,调理冲任,调节妇女的月经及孕育功能;疏泄有度,调节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

(2)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以适应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并防止出血的发生。当人体处于安静的状态时,机体需要的血流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至肝脏并贮藏起来;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脏内贮藏的血液被调动出来,以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所以王冰注解《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若肝藏血的功能失常,一是肝血不足,可见两目干涩昏花、视物不清、夜盲、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二是肝不藏血,可导致出血之证,而见吐血、衄血、咯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症。

2肝的生理连属

(1)肝在志为怒:怒属于一种不良的精神刺激,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怒在一定限度内是情绪的宣泄,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若大怒不解,则成为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肝气上逆,可见头胀头痛,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呕血或昏厥。

(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聚于关节,是连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特殊组织。肝在体合筋,是因为筋的功能的发挥,须赖肝血的濡养。所以,肝血充足,筋得其养,则肢体强健有力,活动灵活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或屈伸不利;若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筋脉挛急,可见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证。

爪,即指(趾)甲。肝血养筋,而“爪为筋之余”,故爪的荣枯与肝血的盈亏密切相关。肝血足,则爪甲坚韧,红润有泽;肝血亏虚,则爪甲软薄而质脆、色夭而枯。

(3)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系于目,肝的精气上注于目,目的视觉功能的发挥需要肝血的滋养,所以说“肝开窍于目”。反过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也可以从目上反映出来。肝血足,则视觉灵敏。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见两目干涩、或视物不清;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翻;肝胆湿热,则目睛黄染。

(4)泪为肝液:肝开窍于目,泪为目睛之液,故泪为肝之液。若肝血足,目睛中津液满溢,则能濡润双目,从而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若肝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泪液分泌的异常。如肝血亏虚,津液分泌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迎风流泪;肝经湿热,则目眵增多。

心主血脉,主藏神;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可藏意与智;肾藏精,主纳气,肾主水。五脏各司其职,却又互相影响。下面先介绍中医对五脏各自功能的定义。

心位于胸中,心包围护于外。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为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藏神,统摄人的精神、思维等;主汗液;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一)心主血脉

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的搏动是否有力,脉道通利与否,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心脏功能的强弱能够影响血液流动的盛衰,心气血充足,脉道通利,则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心气血不足,脉道不充,则可出现脉搏细弱,面色无华。

(二)心主藏神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在中医学中,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狭义的神。

《黄帝内经》曰,心者神之舍,血者神之气也。心的气血充足,则神识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反之,则常见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症。

(三)心主汗液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由汗孔排出的液体,故中医有血汗同源之说,因心主血液,即汗是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因此,汗多不仅伤津液,心的气血也随之耗损,常见心慌心悸等症,严重的可见大汗亡阳的症候。

(四)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指舌为心的外候,心的气血与舌相同。舌主味觉及表达语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脉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有病变,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如心火上炎,则舌质红赤;如心经有热或痰迷心窍,则出现舌卷、语言不清等症;如心气虚,心血瘀滞,则舌体出现青紫或紫斑。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肝为将军之官,肝藏血,调节周身血量;主疏泄,舒展畅达气血;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一)肝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黄帝内经素问》曰“肝……其充在筋,以生气血。”及《温病条辨》:“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可见,肝不仅可以藏血,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并可根据不同的生理情况,改变其血量。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二)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1)调畅气机。2)调节精神情志。3)促进消化吸收。4)维持气血运行。5)调节水液代谢。

(三)肝主筋

如肝血充盛,筋得其养,肢体活动正常;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若热邪伤津,津血耗损,血不营筋,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肝风”病状。肝血虚、筋弱无力“爪为筋之余”,爪甲多薄而软,变形脆裂。 

(四)肝开窍于目

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脾位于于中焦,在横膈之下。脾为仓廪之官,脾主统血,主运化、升清,即运化水谷精微,并上输给肺,以营养全身;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

(一)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即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即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上输于肺,灌注于心,经脾经和血脉到达全身,营养五脏六腑。脾的功能强健,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充足的养料,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据此,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亦有脾为五脏之母一说。若脾的运化失职,就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即脾具有促进水液代谢作用,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在肺、肾、三焦、膀胱的配合下,共同维持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若运化水湿失常,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聚湿生痰;溢于肌肤则为水肿;流注肠道而成泄泻。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病理上常常互相影响。

(二)脾主升清

 “升清”,即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所谓“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之间对立又通一,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

另外,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故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不升,则水谷不能运化,会导致人头晕、神疲乏力、泄泻等,严重者还可导致脱肛,内脏下垂等。

(三)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说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也有统摄血液,使血液不致溢于脉外的作用。因为血的来源靠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的功能旺盛,营养充足,不但血液生化有源,而且能统摄血液。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如果脾统血功能不足,从而导致血溢脉外,产生种种出血症状,如月经量多、尿血、崩漏、肌肉皮下出血等,属气不摄血。

(四)脾主肌肉、四肢

脾为后天之本,正常运化可保证营养充足,经脉畅通,肌肉丰满;反之,则会影响肌肉。同时,肌肉的丰满健壮与否影响着四肢的功能活动。脾功能正常,则肌肉丰满,四肢灵活;反之,肌肉萎缩,四肢无力。

(五)脾开窍于口

《黄帝内经》曰:脾气通于口,脾和能知五味矣。脾失健运,则口味异常,饮食不香,口味乏淡;湿邪困脾,则出现口腻口甜等。口味正常脾气健旺,则饮食旺盛,肌肉营养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若脾气不健,出现口唇萎黄不泽。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肾为作强之官,肾主藏精,主人体的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膀胱相表里。

(一)肾藏精

肾所藏的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也是产生新生命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营养,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化成能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也称水谷精微,或水谷精气。水谷精微经过脾胃吸收后,进入各脏腑,被利用代谢后,一部分代谢废物被排出体外,一部分成为更加精微的物质,即后天之精,藏于肾中,对先天之精进行不断地补充,维持肾中精气的充盛。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不可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滋养,后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气旺盛,才能源源不断产生。

肾精化生肾气,由肾阳蒸化肾阴产生。肾阳肾阳都是肾精之藏,是物质的基础,与生长发育、生殖有着密切关系。肾的精气不足,往往出现生长发育方面的异常。如在幼年时期,肾的精气不足,则可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囟门迟闭,或五迟(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五软(手足软、头软、颈软、肌肉软、口软);在成年时期,如肾中精气亏虚,则会未老先衰,表现为头发脱落或早白,精力减退,腰脊酸软无力,齿摇松动,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性功能衰弱等。

精属阴气属阳,因此,肾精指肾阴,肾气指肾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常见的肾阴虚肾阳虚,实质是肾的精气不足。肾阳虚常见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频数等症。肾阴虚常见潮热盗汗、健忘等症。肾阴虚肾阳虚常见生殖功能衰退,如男子遗精、早泄,女子闭经、宫寒等。

(二)肾主纳气

人体的呼吸功能为肺所主,但是肺所吸入之气,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功能,才能防止呼吸表浅,达到足够的深度,保证体内外气体有效交换的作用。因为肾位于人体的下焦,人体所有的生命物质能固摄而不流失,都与肾的藏的作用有关。肾主纳气,其实质是肾的藏的作用在呼吸功能上的具体体现。

肾的纳气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呼吸的均匀和呼吸的深度。肾阳充足,则吸入之气经肺的习肃降作用,下达于肾。如肾气不足,则气不能收纳而上浮,出现喘息等病变。

(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肾主身之骨髓”,可见,髓由肾精所化生,可以营养骨骼。髓由于聚集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骨髓、脊髓和脑髓,骨、脊、脑都是由骨骼构成的腔体,其髓互通。因为脑是最大的骨骼腔体,脊髓直接通于脑,所以将脑称为“髓海”。脑为“精明之府”,与人体的智力活动相关,脑髓是否充足,关系到人的智力水平,所以先天不足的小儿多有智力障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性痴呆,也是由于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所致。所以,《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此可见,肾的功能关系到人体的智力,肾虚会导致智力障碍,补肾可以益智。现在临床上常见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肾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与智力相关的。 

(四)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人体的听觉功能属肾所主,肾精充盈,能不断地产生骨髓,脑髓充足,则听觉灵敏。反之,肾虚精亏,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听力减退。所以,老年人多肾精衰弱,故常见耳聋失聪。一般虚症的耳聋耳鸣,往往与肾虚有密切关系。

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而发的生机来源于肾气,且血与精互相滋生,故头发为肾精是否充足的外在征象。头发浓密、乌黑、顺滑是肾精充足、肾气旺盛的表现;反之,头发稀疏、焦黄、脱落、变白等则是肾精亏虚、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青壮年毛发润泽是因为肾精充沛,老年人肾气渐衰,毛发变白而脱落。

肺位于胸中,上连喉咙。肺为相辅之官,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

(一)肺主气

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具有主管机体之气的出入和管理呼吸运动的功能。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主管呼吸运动,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自身气体交换作用,即吐故纳新。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肺与宗气有密切关系,通过肺朝百脉,运输至全身。因此,肺在生命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若肺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如肺气不足,则呼吸无力,声低气怯,身倦无力,为气虚不足的症状。更甚者,若肺的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收,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难以继续进行,人体生命活动则必然随之终止而死亡。

(二)肺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宣布、发散之意。肺主宣发,即肺气推动气血、津液布散全身。具体表现为:通过肺的气化,使体内浊气不断排出体外;使气血、津液输布至全身,以发挥滋养濡润所有脏腑器官的作用;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通过汗孔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气不能宣发,则见咳嗽、吐痰、喘促胸闷、呼吸困难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又包含有肃清的意思,即肃清、排出肺内毒邪与异物的作用。肺的清肃功能,乃是机体自卫功能的表现。下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二是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下行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如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则见咳嗽、喘息等症。

肺气宣发和肃降是相辅相成关系。肺有宣降,气血津液才能散布全身,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三)肺通调水道

肺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为“通调水道”。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使水道维持通畅。水道的通行畅达,流通无阻,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条件。因此,又称肺为水之上源。

若肺功能减弱,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

(四)肺主皮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肺通过其宣发将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则见皮毛憔悴枯槁,亦可见排汗异常。

(五)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有鼻为肺之窍的说法。鼻能通气,可嗅气味,均需要依靠肺气作用。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气不利,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等症状。

 

心位于胸腔,形似倒垂的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在五行中属火,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心与小肠相表里。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主,主宰;血脉,指血液和脉管。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血、脉三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心脏的搏动密切相关。心脏正常搏动的动力来源于心气,只有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管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

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的搏动是否有力,脉道通利与否,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所以说,心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畅是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心的气血充足,脉道通利,则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若心的气血亏虚,脉道不充,则面色苍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瘀血阻滞,脉道不畅,则面色青紫、心前区闷痛或刺痛、脉象细涩或结代。由此可以看出,心主血脉的功能可以从面色、脉搏、胸部的感觉等方面反映出来。

(2)主神志:即主神明,亦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诸如人的面色、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即通常所谓的“神气”;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记忆、灵性、推理、判断、综合、分析、比较、抽象等。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持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的作用,属于狭义之神的范畴。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且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又不否认大脑的作用。

心主神志的功能,可表现于精神、意识、思维、睡眠等方面。其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如功能异常,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神昏谵语、狂乱、昏迷。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关系密切: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心主血脉”为“心主神志”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心又具有接受外来信息,并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对“心主血脉”的功能的发挥起着促进的作用。心的气血充足,运行顺畅,神有所养,神思敏捷。若心的气血衰少,心神失养,则精神萎靡、心慌心悸、失眠多梦;若热入血分,心神被扰,则烦躁不安。

2心的生理连属

(1)心在志为喜:志,指情志而言。喜,是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良性反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心之气血充盈,则心情愉悦,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若喜乐无度,则心气涣散,神志不宁,甚至累及五脏。

(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血脉。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即光彩、光华之义。其华在面,是指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出心之气血的盛衰。这是由于面部的血脉比较丰富,临床更易于观察,以了解心的功能。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而有光泽。若心之气血不足,则面色苍白无华;若心血瘀滞,则面色晦暗或青紫。

(3)开窍于舌:开窍,是指内脏与体表官窍之间所构成的特定联系。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别络上系于舌,心之气血上注于舌,使舌能正常发挥其司味觉和表达语言的功能,故舌为心之外候。舌的生理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又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口舌糜烂生疮;心血瘀滞,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4)汗为心液:汗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并由汗孔排出来的液体。津液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汗为津液所化,津液和血液同出一源,而血归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汗出过多,不但损耗津液,亦常损伤心气、心血,而见心悸、气短、面色白、神疲,甚则肢冷、亡阳。

附心包

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心的外膜,有保护心的作用。外来的病邪侵袭于心,心包常先受邪,以保护心脏。如热邪内陷之高热、神昏、谵语等,常称为“热入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故在临床上辨证与治疗亦是相同的。

中医理论之五脏六腑(一)

从中医角度来看,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这一脏腑名称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