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趴趴走#香港的美食知多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美食趴趴走#香港的美食知多少,第1张

香港饮食文化为东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汇所在,发展出了一个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和西餐的饮食习惯,因而被誉为「美食天堂」。作为全球各地人们的汇聚点,日本菜、韩国菜、台湾菜、越南菜、泰国菜及印度菜等餐厅於香港均十分常见。但亦有不少外国人都指,虽然在香港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这些在美食其实都已经为了迁就香港人的饮食习惯而变了质,从而变得不够地道。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些外来饮食文化亦丰富了香港本地饮食文化。

在香港的文化发展中,饮食占著重要、且极富趣味的一环。当年陪伴香港人成长的大牌档、大笪地等街头食档,老字号的酒楼食肆以及各类地道酱油、饼食及特色食品,都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过去百多年经济及社会的急速发展为香港人的饮食文化带来新的风貌。今时今日,饮食已由过去的简单果腹,发展到对色香味美的追求;食肆亦由朴实简陋,以至讲求装潢华丽;菜式由地道口味,到世界各地美食共冶一炉,足以反映香港人饮食态度及生活质素的转变。

本地菜

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国菜为家庭菜。他们大多保留了自己民族传统饮食特色。在华人社区内,以广府人、客家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汕人、蜑家人为主。因此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被视为本地菜色。盆菜是新界原居民在节庆时的传统菜。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鲤鱼门则以海产闻名。传统食肆则可到古渔村如长洲和大澳里寻。

位於中上环的莲香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香港中上环一带遍布以供应点心和茗茶的中式茶楼和二厘馆,譬如石塘咀至西环一带的三元楼、燕琼林、中上环的冠南茶楼、三多茶楼、云来茶楼[1]、高升大茶楼、平香茶楼、得男茶室、得云大茶楼、莲香楼与陆羽茶室、湾仔的龙门。因为茶楼客人差不多全是男子,所以茶楼名字多以「多男」、「得男」寓意开支散业的传统思想。早年的茶楼分为楼座和地厅,楼座的风景好一点,茶价是七里,地厅的茶价是三厘六,而二厘馆的茶价当然是二厘。三四十年代,茶楼竞争进入白热化,茶楼开始在晚上开设歌坛,以供表演粤曲。後来附设歌坛的茶楼多达三十几家,譬如如意、富隆、平春、添男、大观、莲香、高升等等。[2]当年高升大茶楼曾聘请女伶梁瑛演唱粤曲,并且另聘乐师伴奏。当时除了茶楼,还有主要举办筵席的中式酒楼,譬如杏花楼、镛记酒家、南园、西苑、文苑、大三元、宴琼林、聚馨楼、探花楼、观海楼、桃李园。杏花楼就是香港的第一家酒楼,早在1846年已开设在西环水坑口。1900年,酒楼已增至三十多家。当时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也曾经在杏花楼与朋友笑说诗词,大谈国事。[3]由於香港人喜爱饮早茶,中式茶楼每天从清晨大约五时开始供应点心,到中午为止。战後,中式酒楼也开始兼营了茶楼的业务,供应不少新式点心。在经济起飞的八十年代,香港夜生活越来越繁盛。到了九十年代,部份酒楼开始会供应夜茶服务。

斋菜方面,一般的寺庙,如宝莲寺、圆玄学院、观音寺会供应正式的斋菜。由於早期交通不便,有商人开始经营斋菜馆。香港第一间斋菜馆就是成立於1935年位於香港岛坚道的小祇园。斋菜馆也常常售卖佛经、佛珠、木鱼等佛教用品。素菜馆则会供应一些彷荤的素食。

香港的避风塘风味,自《蘇丝黄的世界》已经名扬天下避风塘原为船只避风之地,由於大量东南亚食材经此地进口,一些湾仔的餐馆便乘势推出带有战後避风塘特式的小菜,一般以海鲜为主,如避风塘炒蟹,辛辣及味浓是避风塘菜的特色。另外,位於香港仔避风塘的珍宝王国也是非常著名海上食府,并且成为香港重要旅游景点之一。随著香港经济起飞并且对饮食要求越来越高,以海鲜为主的高级食府也不断出现,例如阿一鲍鱼、阿翁鲍鱼、新同乐与海都海鲜酒家。

早餐方面,城市内的香港人比较喜欢饮早茶。可是对於要出卖劳力的人,米就是每餐的主要食粮。他们的早餐主要是白粥、油炸鬼和香港特有的炸两。

中国人在秋冬吃野味的风俗,在香港也曾是大行其道。蛇羹(尤其是太史五蛇羹)、果子狸、穿山甲、禾花雀曾是常见的野味。後来,很多野味受到法律保护,很多想吃野味的人都前往中国内地吃。

外江菜

随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国共内战,不少中国内地各省移民涌入香港。当中为数不少的是上海人、宁波人。这些上海菜、宁波菜、徽菜被统称为外江菜。

由於上海人促进了香港工业,上海菜逐渐受到欢迎,譬如粢饭、豆浆、上海粗炒、大闸蟹、赛螃蟹、蚂蚁上树、高力豆沙等等。著名的上海菜馆有老正兴和三六九上海菜馆。

香港川菜以麻辣为特色,虽然在使用辣椒方面已经受到了亚洲各国的影响,但加入新的烹调方法,让香气更甚。现在许多川菜馆都在菜牌上显示菜肴的辛辣程度,以之识别。

大牌档

以前,大牌档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於严苛的卫生条例以及政府不再向公众发出有关的经营牌照(许可证),大牌档在港已经面临绝迹的命运。大牌档慢慢把茶水档搬进室内,并且结合了以菠萝冰、杂果冰和红豆冰作招来的冰室,逐渐变成今天的茶餐厅。茶餐厅主要提供速食面、馄饨面、米粉、煎蛋、糭子和粥等廉价食物,但部份大型茶餐厅会供应炒粉面,如乾炒牛河、福建炒饭、星洲炒米。有些如太兴烧味茶餐厅兼营烧味业务。当日本料理在香港受欢迎的时候,茶餐厅也开始供应部份日本熟食菜色。早餐方面,则供应牛油面包、多士、鸡蛋、香肠、咖啡、奶茶等。虽然这些食物名称在每一间茶餐厅都是一样,但真正的制成品会因不同的茶餐厅而有少许的不同。

丝袜奶茶

在殖民地时期,香港慢慢吸收了英国的饮食文化,其中英式下午茶逐渐本地化,成为茶餐厅的主要部份。当中最著名的就是「丝袜奶茶」。「丝袜奶茶」以多种茶叶冲泡,用如丝的绵网过滤,再加入淡奶,是个迷人的文化融合。「鸳鸯」则是香港另一特色饮料──以淡奶、红茶和咖啡混合调制而成。在饼店及茶餐厅可以找到蛋挞与菠萝包这两种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及後,还有更多的创新饮品,如柠啡与柠宾。

街头小食

街头小食亦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钵仔糕、狗仔粉、凉粉、猪红、牛杂、萨琪玛、龙须糖、脆麻花、蛋散都是很受欢迎的街头小食。大部分街头小食都是来自广东,但也有少数来自其他省份。例如,萨琪玛是满洲小吃。香港其他的咸甜小吃也是充满传统风味,有些更是香港特有的。元朗的老婆饼和老公饼亦十分有名。客家人的茶粿则在离岛地区比较受欢迎。

车仔面出现在1950年代,因为大陆内地难民涌入香港,谋生困难,所以涌现了流动摊贩。流动摊贩为了运输方便,把所有厨具食物放在小小的木制手推车上,车仔面因而得名。由於顾客可以随意选择面条、配料、汤汁,而且价钱实惠,所以受到大众欢迎。

港式甜品

港式甜品亦有很多选择,传统的有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杏仁糊、炖奶等,西式的有芒果布甸、芝士蛋糕等,还有中西合璧的西米布甸和最创新的杨枝甘露、西米捞等,真是各有特色。

凉茶

由於香港天气炎热潮湿,能够解暑消毒的的凉茶成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饮品。例如:廿四味与五花茶。而凉果方面,则有嘉应子、山楂饼、话梅、陈皮梅、飞机榄等等。

私房菜

香港在金融风暴後,经济下滑,很多人在饮食业创出一条新路。那就是私房菜。中国的私房菜原是达官贵人在生活安稳後,在饮食上不断有所追求而产生偏重主人口味的特别菜色。香港人把各省份的私房菜移植到香港,以比较隐蔽的楼上铺方式经营,地点遍布港九。例如:名门私房菜、囍宴、活色生香等等。後来,除了四川私房菜、潮州私房菜、顺德私房菜,还有法国私房菜、义大利私房菜、日式私房菜、素食私房菜等等。

以数字为首的菜名有:

一品天香、二度梅开、三色龙凤、四宝锦绣、五彩果味、六君闹市、七星豌豆、八仙聚宴、九转肥肠、十味鱼翅等。 

以动物为主料的菜名有:美食蟹、龙虎斗、金蛇宴、发财玉兔、北京烤鸭、麻皮乳猪、金都贵妃鸡等。 

以水果命名的菜名有:榴莲蛋挞、凤梨猥包、拔丝地瓜、山楂太极盏、杏奶小金猪等。 

蕴含轶闻掌故的菜名有:彩蝶纷飞、一掌定山河、太史五蛇羹、孔雀东南飞、霸王披金甲等。 

套用成语的菜名有:游龙戏凤、花好月圆、龙凤呈祥、碧血丹心等 

“生”是新鲜和鲜活,“猛”是新鲜的最高等级。打个比方:一条养在海鲜池里的鱼,若未能活蹦乱跳地击水中游,只是阴阳怪气地闲庭信步,死是没死,却只是苟活,更绝不可称“猛”——所有这一切,说穿了其实都跟气候和保鲜技术有关。

广州气候之湿之热,举国无双。如此恶劣环境之下,吃东西若不一味求鲜活,就只能集体去做腐食动物了。至于粤菜在烹饪上的一系列独特的基本技法和理论,例如追求爽滑脆嫩、原汁原味,喜清蒸、爱生食等,皆因对原材料在“鲜活”二字上迫不得已的刻意追求而生。至于经常成为“生猛”之后缀的“海鲜”二字,就更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靠海吃海,不吃海鲜又吃什么?一定要弄个究竟的话,在拉萨吃“生猛海鲜”,在云南吃三文鱼,才真真需要问一声“为什么”。

香港西贡海鲜市场

当然,就保鲜技术而言,当时广州和全国人民一样都没有电冰箱。为了应对几乎终年湿热的气候,广州人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吃上。当北方人在饭桌上热情地高呼“趁热趁热”,厨房里的广州人,心里多半都在哀求似的默念着“趁生趁猛”。

广州人既不是烹饪上的天才,当然也没有存着什么“残暴”的初衷。一切都是被逼出来的!虽然后来有了电冰箱,但是饮食习惯已根深蒂固,基因化了,改也难。

广州美食——水蟑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固醇的食品

误读关键词之二:怪异

相对于中原的饮食文化而言,广州人的日常食材及烹饪手段即使不算“邪教”,起码也是“异端”。老火汤以及无所不在的药材,堪称“异端”的代表作。药食同源,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此事到广州尤甚,其实这也是给天气逼出来的。暑热的气候使广州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普遍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气”想象。“热气”,北人称“上火”,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上火”是偶发的,“热气”是惯性的。

药膳在广东极为普及

广州人的经验表明,吃可以解决健康问题,即使不能控制,也能遏制在萌芽状态。于是就有了从原材料到色泽到滋味到餐桌饮用顺序完全“怪异化”的老火汤(也包括一部分蛇虫鼠蚁,一些野生动物)。外省人至今仍看不懂的是,广州人的吃喝,一半是在吃药。

怪异的饮食看上去的确恶形恶状,但是,要怪,就怪天气和水土的恶形恶状在先;再说了,只要还有一个人信仰中医,只要你一天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那棵草可以解毒,就别来管我的那只虫子它为什么就不能清热。

广东名菜“太史五蛇羹”

误读关键词之三:杂食

“除了地上四条腿的桌子、天上飞的飞机之外,其他什么都敢吃”之说,一点也不夸张。南宋《岭外代答》早就有“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的呈堂证供。与“生猛”“怪异”一样,杂食也是自然生存环境逼出来的。

除了大部分的山地和贫瘠的丘陵之外,广东的平原面积不大,种植水稻和小麦不宜,可以吃的“正常”之物一直都很匮乏,加之历史上一直都没断了接受中国各地南迁的难民,“人口”之患日渐深重。据历史学家指出,至清道光年间,两广山区已开发殆尽,过量增加的人口却使南粤地区到处是无所事事的饥饿的流民。

虽缺耕地,但胜在有山有水,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家养”的,就吃“野生”的。“广州人为什么爱吃野生动物?”老实说,中国人各个部族的祖先谁没有吃过野生动物?若不吃野生动物,早就没有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了。

粤式火锅,广东人称之为“打边炉”

广州最大的吊诡是:开化晚,开放早。“杂食”亦因此而得到促进。据《广东新语》:天下所有之食货,粤东几近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也。这就是开埠开海禁的后果。

遍布世界各地的粤籍侨民,也不断将各种食材和烹技舶来广州作为最早期的通商口岸,广州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被称为“番菜馆”的本土西餐。自19世纪70年代始,广州的“番菜馆”陆续北迁至京、沪,集中在北京东交民巷、上海虹口和徐家汇的第一批“番菜馆”,大部分都是广东人开办的。

太平馆西餐厅,成立于1860年,首间分店设于广州太平沙

误读关键词之四:只做不说

经年累月的训练,广州人在口腔里养成了一种“刁钻”的味觉。味觉的发达和“刁钻”进一步造成了一种“口腔化倾向”:除了爱吃,还爱讲话。其实广州的许多事情都是吃出来的,讲出来的,或者是在边吃边讲时而滋而生。茶楼就是发育口腔化倾向的一张绝佳温床,“口水多过茶”这个词很可能诞生自人声鼎沸的茶楼之上。

一间老茶楼,一间茶餐厅,可能陪伴了街坊几十年

粤语大众文化自1980年代初开始,面向全中国的强势传播,一直都离不开粤菜和粤语流行歌曲这两员“口腔派”大将的冲锋陷阵。与此同时,粤语文化和所谓“广州观念”在前改革开放时代的顺力传播,却又得自于广州人“只做不说”的保障。

“只做不说”和“吃在广州”一样,都是非粤语区人士的误读,广州人并不是不说,而是不会像外省人那般说法。这件事就像饮茶一样,广州茶楼的数量和规模,冠绝中外;广州在世界茶叶贸易史上的地位,举世无双,广州市年茶叶消费量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然而,广东非但从来都不是中国的传统茶叶产区。

广东早茶的“一盅两件”(一盅茶+两件点心)

“吃在广州”,尽管这一文本如今已因“误读”的创造性校正,甚至过度诠释而变成了神话。其实,走在现在的广州街头,四顾林立的酒楼食肆,五湖四海的旌旗早已漫卷了粤菜老营之半壁河山,全球化浪潮之下,广州已不是广州人的广州,粤菜也已不是广州人的粤菜……

美食趴趴走#香港的美食知多少

香港饮食文化为东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汇所在,发展出了一个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和西餐的饮食习惯,因而被誉为「美食天堂」。作为全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