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备急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三物备急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三物备急丸 41 三物备急丸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主治 44 制备方法 45 三物备急丸的用法用量 46 用药禁忌 47 运用 48 现代适应证 481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482 食物中毒 49 三物备急丸的药理作用 491 对胃肠道的影响 49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93 对肝胆功能的影响 494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495 抗炎、抗氧化作用 496 对孕妇、老年人及体弱病人的影响 410 各家论述 411 附注 5 《普济方》卷三六五方之三物备急丸 51 方名 52 三物备急丸的别名 53 组成 54 主治 55 三物备急丸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附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物备急丸 1 拼音

sān wù bèi jí wán

2 英文参考

Emergency pill of Th ree Ingredie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nwu beiji pil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三物备急丸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组成为大黄30克 干姜30克 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具有攻逐寒积之功效。主治寒实腹痛。现代常用于食物中毒,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内结者。

4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三物备急丸

该方剂主治猝然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从上述药理及临床应用中可以看出对单纯肠梗阻确实有治疗作用。巴豆之广谱杀灭病菌、寄生虫等作用有利于细菌等食物中毒的治疗,但从君、臣二药药理分析看应对胆道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临床可以试验治疗[1]。

41 三物备急丸的别名

备急丸、抵圣备急丸、巴豆三味丸、追魂丹、备急三物丸、返魂丹、独行丸、备急大黄丸、备急丹、三圣丹、三仙串、大黄备急丸(《医学人门》卷七)

42 组成

大黄、干姜、巴豆(去皮心,炒,研为脂)各一两[2]。

大黄30克 干姜30克 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3]

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4]。

43 功效主治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三物备急丸具有攻逐冷积之功效。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等症;近代也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型者。方以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为君药;干姜温中,并助巴豆以祛寒,为臣药;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并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为佐使。三药配合,力猛效捷,故病情不急,一般不用[2]。

44 制备方法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歇[4]。主心腹诸卒暴百病[4]。

先捣大黄、干姜为末,另研巴豆,再研匀,炼蜜为丸,豆大[2]。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炼蜜为丸。密器中贮之,莫令泄。

45 三物备急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至四丸,温水或酒送下;如不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愈;若口噤,须启齿灌服[2]。

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34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愈;如未愈,更与3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愈;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若中恶客杵,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4]。

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4]。

46 用药禁忌

妇人有孕不可服;备急丸治寒实结积之峻药,凡伤寒热传胃腑,舌苔黄黑刺裂,唇口赤燥者,误用必死。

47 运用

1水肿:某禅者病肿胀,二便不通,仅存呼吸,即出备急丸服之,下利数十行,肿消减,未及十日,痊愈。

2卒中:病人一日卒倒,呼吸促迫,角弓反张,不能自转侧,急为备急丸饮之。下利如倾,即复故。

3食滞:古人治食滞,如肉伤用山楂,面伤用莱菔,一物有一药所制,决非任何食滞,均可用一般消导之剂可医。报道2例病案,都已用过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承气汤以及润肠、 等法,皆未能取效,改用三物备急丸后积滞即得下逐,症状亦缓解。

4急性肠梗阻:用三物备急丸治疗39例机械性肠梗阻,其中单纯性29例,蛔虫性7例,粘连性3例。痊愈3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治愈率897%。

48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用于食物中毒,急性单纯性肠梗阻属寒实内结者。

481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单纯性肠梗阻是指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粘连性肠梗阻多由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常见于肠襻间紧密粘成团或固定于腹壁,使肠腔变窄或影响了肠管蠕动和扩张;肠管因粘连牵扯折成锐角;粘连带压迫肠管,肠襻套人粘连带构成环孔;或肠袢以粘连为支点发生扭转等。蛔虫性肠梗阻是由于蛔虫治疗不当引起肠道蛔虫结聚成团并引起局部肠管痉挛而致肠腔堵塞,此属于机械性肠梗阻。此类肠梗阻梗阻以上肠段肠蠕动增加,肠腔中液体和气体积聚、膨胀,梗阻以下肠段肠管空虚、瘪陷;随着肠腔的扩张、膨胀,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毛细血管有瘀血,肠壁充血、水肿、增厚,呈暗红色,继之血性渗出液渗出肠管,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动脉血运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活力,肠管变成黑紫色,最后肠管可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同时全身出现体液丢失,电解质及酸堿失衡,肠道细菌移位,细菌和毒素渗出腹腔引起腹膜炎及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

482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们由于误食了有毒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属、大肠及副大肠杆菌感染;毒素中毒常见于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杆菌毒素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于砷化物、亚硝酸盐、农药中毒等;真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赤霉病毒中毒、霉变苷蔗中毒;有毒动物中毒常见于河豚鱼、鱼类组胺中毒等;有毒植物中毒常见于毒蕈、木薯、四季豆、苦杏仁、发芽马铃薯等。这些中毒大多具有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呕吐、腹泻等,同时多伴神经系统症状。治疗的共同方法是误食6小时之内进行洗胃后灌入泻药以促使腹泻,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口服中毒超过6小时以上、导泻无效者以温肥皂水连续多次 ,促使排泄,以清除毒物。

49 三物备急丸的药理作用

[5]

491 对胃肠道的影响

君药巴豆中所含的巴豆油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黏膜,口服半滴即有明显的催吐作用,至肠道中遇堿性肠液水解后释出巴豆酸则 肠黏膜,增加分泌,促进肠蠕动,增强其推进运动,促进肠套叠还纳,同时引起剧烈腹泻;有报道临床上口服巴豆霜胶囊150~300mg治疗肠梗阻治愈40/50例,对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口服巴豆粗末40~100mg治愈率达9/10例,对手术后肠麻痹采用巴豆煎剂蒸气吸入疗法治疗114例,有效率100%。佐药大黄所含大黄总苷、大黄素、番泻苷等增加肠管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促进肠蠕动,促使排出稀便。大黄致泻作用的机制主要有如下环节:①大黄结合型蒽苷,特别是番泻苷在大肠被细菌水解为苷元, 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神经,从而促进肠蠕动。②大黄所含蒽酮具有胆堿样作用,可兴奋肠平滑肌M受体,加快肠蠕动。③大黄抑制肠平滑肌上Na+K+ATP酶,抑制Na+从肠腔转入细胞内,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容积扩大,机械性 肠壁,使肠蠕动加快。④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为苷元,又经胆或血液到大肠发挥泻下作用。臣药干姜则有健胃止吐作用,可以缓解君药对胃的损伤,干姜甲醇提取物明显抑制呕吐,抑制胃液分泌,抑制应激性溃疡,同时能促进肠推进运动,而且低浓度使肠管收缩,高浓度则抑制之;干姜挥发油则拮抗乙酰胆堿、组胺所致肠管收缩。因而该方剂对肠梗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当然对食物中毒促进导泻更具有治疗意义。

49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巴豆对金**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巴豆油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水提取物对HIV1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疟原虫、血吸虫、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姜片虫中间宿主扁卷螺、田螺、鱼、虾、蚯蚓等均有毒杀作用,且可用于控制蚜虫、卷心菜毛虫等。臣药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醇、姜辣烯酮有显著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对曼氏血吸虫毛蚴和尾蚴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佐药大黄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较为敏感。对厌氧菌、脆弱拟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等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HSV1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其衍生物对人巨细胞病毒(CMV)有较高抑制作用;对溶组织阿米巴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并能抑制肠道细菌移位、抑制大肠杆菌的黏附性,对肠道黏膜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该方剂对细菌等微生物中毒有治疗作用。

493 对肝胆功能的影响

君药巴豆水煎剂耳静脉给药可中等度增加胆汁和胰腺分泌;巴豆仁研末制成胶囊每次1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胆绞痛100例能完全缓解疼痛;治疗急性胆囊炎治愈率为15/17例;结合抗蛔虫治疗,每次口服巴豆仁150~200mg,2~3小时1次,治疗胆道蛔虫症276例,治愈200例,显效72例,未见严重毒副作用。佐药大黄能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松弛Oddi's括约肌,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和流量;临床用单味大黄煎剂治疗急性胆囊炎1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大黄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促进肝血流循环。因此该方剂对肝胆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94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臣药干姜甲醇提取物对血压可暂时性升高,继之下降,并能增强心房自发性运动,使心率一过性减慢;干姜水提取物能明显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干姜挥发油能强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B2及PGs(前列腺素S)的合成,明显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大黄不仅具有强心作用,而且可使血黏度及RBC压积降低,大黄能抑制Na+K+ATP酶活性,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使血液稀释,改善循环障碍,这对拮抗单纯型肠梗阻的恶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95 抗炎、抗氧化作用

君药巴豆油有致炎性,但是巴豆霜口服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白细胞游走等均有抑制作用。臣药干姜的水及醚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干姜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而发挥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佐药大黄则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抑制白三烯B4合成而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同时大黄能清除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并抑制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496 对孕妇、老年人及体弱病人的影响

巴豆药性猛烈,可致孕妇流产;臣药生大黄汤剂20g/kg可引起孕鼠体重减轻、胎仔生长抑制,死胎率增加,故该方剂不宜用于孕妇。巴豆还有免疫抑制作用,其用量不当有引起剧烈腹泻致死的可能,可产生急性接触性皮炎,而且此成分可促发肿瘤。大黄虽然毒性较低,但致泻作用以及对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和其致突变和致癌作用也应引起注意,故体弱病人、老年人不宜应用。

410 各家论述

1《医方考》:饮食自倍,冷热不调,腹中急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脾胃以饮食而自养,亦以饮食而伤,故饮食自倍,填塞至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则令人腹痛欲死。《经》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也。以平药与之,性缓无益于治。故用大黄、巴豆夺门之将军以主之,佐以辛利之干姜,则其性益速而效益捷矣。

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以下热结,巴豆霜辛热以下寒结,加干姜辛散以宣通之。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

3《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柯韵伯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金贵要略方论》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逐肠胃冷积,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治寒结在胸,故用桔梗佐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

411 附注

备急丸(《千金翼方》卷二十)、抵圣备急丸(《医方类聚》卷一○七引《千金月令》)、巴豆三味丸(《外台秘要》卷六引《许仁则方》)、追魂丹(《普济方》卷二五四引《太平圣惠方》)、备急三物丸(《圣济总录》卷一八○)、返魂丹(《鸡峰普济方》卷九)、独行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五引易老方)、备急大黄丸(《内外伤辨》卷十一)、备急丹(《卫生宝鉴》卷四)、大黄备急丸(《医学入门》卷七)、三圣丹(《仙拈集》卷一)、三仙串(《串雅补》卷二)。

5 《普济方》卷三六五方之三物备急丸 51 方名

三物备急丸

52 三物备急丸的别名

三物丸

53 组成

木香(锉,炒)、干姜(炮)、巴豆(去皮心膜)各等分。

54 主治

《普济方》卷三六五方之三物备急丸主治小儿心脾经为邪所客,重舌肿胀,语声不出,水饮不下;喉痹,水浆不下。

55 三物备急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温水送下。大便利为度。

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57 附注

“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梁武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三教合一代表

三教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现的基础,不过三教概念的提出却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三国之前人们的论著中是没有“三教”一词的。《广弘明集》卷一载有《吴主孙权论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时提及儒、道、释三家。以及“南北朝的《理惑论》,论儒道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这些可以说是三教一致的最初意见”。以后“暨梁武之世,三教连衡”,三教一词出现在文献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作为强大的社会存在已经无可置疑。时人于佛儒、佛道、儒道之间的互补共通之处,分别有很多的建议论述,尤其是“南朝人士偏于谈理,故常见三教调和之说”。如孙绰在《喻道论》中云:“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明僧绍则认为“佛开三世,故圆应无穷;老止生形,则教极浇淳”,所以“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而“释迦发穷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主所通”。王治心先生就张融、顾欢等人“道同器殊”思想阐述道:“在形而上方面的道,本来是一;惟在形而下的器方面,方有释教道教之分。……这些都是六朝三教同源的意见,这种意见,影响于后世亦非常之大”。此外,作为体现此类理念的人物在当时也大量出现,还如沙门昙度“善三藏及《春秋》、《庄》、《老》、《易》。宋世祖、太宗并加钦赏”等等,当时诸如此类的人物是很多的。存在决定意识,“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出现了“三教”的概念。

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黄老之家,魏晋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佛教般若思想大约是两晋之际传入中国的一种思潮,佛教徒借玄学的概念、命题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以便使这种思想更容易更迅速地进入上层统治阶级和士人阶层。但是,由于过多地使用老庄玄学概念、命题去比附译解般若经典,则使佛学在某种程度上被玄学化了。玄学内部有许多的派别,如贵无派、崇有派、独化派等等,这些派别的影响使佛教内部发生分化,东晋时期,佛教内部因对般若思想理解不同而出现了所谓“六家七宗”的争论。

因佛教开始流行,初与道家文化相结合,依附道教宏传,故有佛道之争,老子化胡之说。安世高与支谶等自西域东来译经,佛学渐盛,不过“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中国古代文化以道家为本,在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特盛,“方术与玄学,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以故般若学与老庄学相近。佛教到东晋时,其势大盛,西域大师接踵而来,中国寺僧,渐具规模。般若之学大行,谈玄说妙。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之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时北方世乱,道安高足慧远隐居匡庐,研究般若,毗昙,提倡弥陀净土,一时名贤大集,成为江南佛法之重镇。后有真谛之译唯识诸论,罗什法显等又译十诵、五分、四分等律。诸宗经论于是大备。从僧肇道生以来,中国佛教则因容纳了老庄道家的对规律性实在性等的认识,使佛性论原有的条件性相对性的成分继续保留的同时,真实性与永恒性的因素空前增长。中国化佛教肯定了真实无妄的本体世界的存在,突破了印度佛教的范围,弥补了印度佛教的逻辑断裂,使其认识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就此而论,佛教教义只有在中国化佛教中才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达到了佛教对宇宙人生认识的最高水平。

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的昙鸾,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圆寂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 542年)。还有一说圆寂于北齐天保五年( 554年)以后。昙鸾自号有魏玄简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葬于今山西省文水县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来文水考察,据史书资料记载寻得了昙鸾大师之墓,在今文水县开栅镇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为昙鸾大师发迹之后传道之地 魏孝静帝称他“神鸾”;梁武帝称他“肉身菩萨”。他一生弘扬净土思想,奠定了净土宗立宗的理论基础,是一位杰出的净土宗大师。昙鸾家近五台山,自幼受道教、佛教的熏陶。14岁到五台山朝圣,随即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学习儒、道、佛各家的著作,尤对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译的《百论》这四论有精深的研究,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乘空宗学者。他认为昙无谶译的《大集经》词义深密,难以开悟,于是就着手为此经作注。中途积劳成疾,为了治疗气疾出门寻访名医,毅然长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访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诚意所感动,传其仙经。

不过,关于昙鸾法师用道教方法治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称他从陶弘景处得仙经十卷,本想找到地方依法修炼。然而,行至洛下,遇到了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昙鸾因问佛经中长生不死之法,可有胜过此仙经者菩提留支日: “是何言耶佛教中哪有长生法纵得长生,终轮回于三有耳。”即以《观无量寿经》与昙鸾日: “此是大仙方!”鸾拜而受之,遂焚仙经,专修净业。

这里讲陶弘景传给他服气法。精神抖擞的昙鸾辞别陶弘景,北归途经洛阳时,遇僧人菩提流支。昙驾向对方夸耀自己学得长生不老术,对方大喝一声,训戒说:佛教里有《观无量寿经》。于是昙鸾便抛弃服气法,皈依净土念佛,终于奠定了净土教的基础。此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佛道两教的关系,耐人寻味,因为它主张佛教比道教高明。另外,道教所说的寿,佛教称无量寿,这也非常有趣。《云笈七簸》里有题为。县鸾大师服气法”的记载。此外县鸾还曾想其学过本草学。昙鸾对弥陀净土信仰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弥陀净土经典作出通俗的解释,并简化修行方法,他年青时代便恨佛典盘诃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之。他留世的主要著述有‘往生论注》二卷,《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诚阿弥陀佛偈》。③由于早年学道,他还善于“调心练气”为他人治病,因此“名满魏都”。晚年著有《调气论》、《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麓》等。足见他并未放弃对道家养生学的信仰,反而更加精深。

北魏慧思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祖,他有着较高的佛教性功修养和宗教家的济世情怀,但屡遭恶论师毒害,几度垂死。身体伤害和饥寒长期妨碍了他的禅修,因此,他在誓愿文中强烈表达了自己希望长寿以普度众生的愿望,称“誓愿入山学神仙,得长命力求佛道”。在慧思看来,佛法的修行目标是证得漏尽通(第六神通,也即佛教性功所达到的烦恼断尽的“极乐”状态),但修证前五种神通(慧思用这个佛教概念来借指神仙方术,即道教命功所达到的肉体长生安乐的效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因为“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所以他发愿:“誓于此生作,长寿五通仙;修习诸禅定,学第六神通。”

  慧思先以道教神仙方术修命,再以佛教定慧之学修性,开中国宗教史先命后性佛道双修模式之先河。后来到北宋时期,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更是以先命后性的模式融内丹学和禅宗为一体,延续了慧思的修行思想。

智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陈朝时期即提出了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是针对心性定力和智慧的训练,仍属于性功范畴),在长期止观禅修中,智顗为了解决自己及徒众身体上的不适和疾病,有条件地吸收了部分道教命功,将其融入了止观修习的体系中。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认为,止观修习前应该先调五事,即对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理进行调适,其中就融汇了道教的修养方术,例如坐禅前后的按摩法,以及对百脉不通处的存思方法。而智顗在谈到治病时,提到以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息治疗脏腑疾病,又认为“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这些都反应了智顗对道教命功兼收并蓄的态度。

  可见,智顗实际上采取了一种融汇型的佛道双修模式,他实际创立的天台宗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本土气息。后来,佛教广泛采取了这种模式,例如少林武术吸收易筋、洗髓等道教命功而向内家拳发展,中国佛教这种特有的禅武双修的风气正反应了佛道双修的普遍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僧学行道教养生术者甚多。如北魏名僧昙鸾,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学道教仙术,著有《调气方》、《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等阐发道教养生术。后遇印度僧菩提流支,授以《无量寿经》,乃烧道教仙经,专意弘扬念佛求生净土法门,被日本净土宗奉为祖师。昙鸾的净土宗著述中,虽不见仙学影响之迹,但从《道藏》中所存《昙鸾法师服气法》看,他似乎并未完全否定道教养生术,而把佛教数息禅法融人道教养气法中,形成一种具有佛道融合色彩的养生气功,其法略为:宽坐,放松身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经半食顷,闭目举舌奉腭,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气出入声近旁人得闻,初粗渐细,十余息后,声仅自闻。凡觉有痛痒处,便想从呼气中出。天台宗二祖慧思,在《入山誓愿文》中表示为护法故,“愿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后乃学第六神通”,为此,他祈愿诸圣赐以芝草神丹,疗病除饥渴,“借外丹力修内丹”,把道教追求的炼养成仙作为通向佛教涅檠之域的桥梁。天台三祖智颉的禅学体系中,所述六字气治病法,见于此前陶弘景辑的《养性延命录》,引自《仙经》及《明医论》,不见于印度佛典,当出自道教、中医。天台九祖湛然,在文章中对道教炼养成仙说予以肯定。

佛教密宗之说多类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气、服石、炼药、外丹、符祭等方术,追求长生成仙,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可能早在善无畏、金刚智等人唐弘密之先。据印度传说,1500年前(当中国南北朝初),有华人塔哈乌江至孟加拉一带传授中国密宗(即道教仙术)。印度教密宗经典《度母秘义经》、《摩诃支那功修法》、《风神咒坦特罗》、《须弥山坦特罗》等,皆称印度密宗的“支那功”来自中国。根据泰米尔文密教经典,南印度密教的十八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其泰米尔名字为博迦尔(Bogar)与普里巴尼(Pulipani),这两位大师写过许多关于梵咒、医术和炼丹术的著作,他们于西元3世纪到印度伽耶等地传播道教的医学与化学思想,在印度的化学史与密教史上有重要地位。佛教密典中类似道教仙术之说,大概间接地渊源于印度教密宗,或直接源于道教。

道教仙学对佛教禅学影响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华化禅宗之禅的庄子色彩,禅宗之禅的宗旨方法与见地虽与庄学有区别,但亦多相通处,这使不少深通庄学的禅师语录带有或多或少的庄子格调。

张湛曾说“往往与佛经相参”,隐晦的指出佛经受列子影响。佛教初来时,用道家儒家易经哲学格义佛教,当时佛教的法师及其助手们对汉文古籍广有了解,相当精通,如著名的道真擅长文学,鸠摩罗什、僧肇擅长老庄。而当时的时代正是民间涌现大量先秦藏书之时,而佛教正是当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之一,可能搜集或者读过各种先秦稀本与《列子》。这二种可能目前都无法排除。(在古代佛寺属于地主阶级,常搜集孤本古籍以参或造佛经,《乐经》、《开元占经》等书皆曾被寺院收集雪藏)。而杨伯峻〈辨伪文字辑略〉引朱熹言而证列子伪:“又观其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即佛书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之所由出也。他若此类甚众,聊记一二于此,可见剽掠之端云。”如此断章取义就如同柳宗元与清民疑古派的质疑,列子伪书说是从唐代柳宗元辩列子发端,而实际柳氏也并未断言列子为伪。只是对其中几点略有疑问。却引来了不少极端化的呼应。释子、儒徒追随脚步纷纷质疑列子,遂积非成是。然而朱熹的意见正好相反,乃是佛书剽窃《列子》,在《语类》中说得更为明白:“‘今看《圆觉》云‘四大各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是窃《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门,我尚何存”语。’”(卷126)。朱熹说佛教的“空”借用了老子的“无”,诠释了佛教的“空”。所以:“疑得佛家初来中国,多是偷老子意去做经,如说空处是也”(卷126,P3008)。具体来说,“如远、肇法师之徒,只是谈庄老,后来人亦多以庄老助禅”(卷126,P3025),佛书初传入中国时,只有《四十二章经》、《遗教经》、《法华经》、《金刚经》、《光明经》等数种,所言不过精虚缘业之论,神通变见之术而已。至惠远、僧肇、支道林等人,开始吸取道家之说。然尚未敢正以为出于佛之口也。及其久而耻于假借,则遂显然篡取其意而文以浮屠之言。如《楞严经》所谓"自闻",乃庄子之意;《圆觉经》所谓"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列子所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最典型者无过惠远之论,成片都是老庄意思。凡此之类,不可胜举。至晋宋间乃谈义,皆是剽窃老庄,取列子为多”(卷126,P3038)。晋宋时的佛教教义、慧远和僧肇等人的著作,以及后起的禅宗皆与老子及庄、列的学说血肉相连。

佛教佛道双修至唐宋兴盛,到明朝鼎盛,从而出了达观等名僧。

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如唐“贞元十二年四月,德宗诞日,御麟德殿,召给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赵需、礼部郎中许孟容与渠牟及道士万参成、沙门谭延等十二人,讲论儒、道、释三教”。三教在唐宋时频频进行的廷争,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陈述与辩论,结果却有了更多共同使用的词汇、概念和思维表达方式,若“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说,学者利其简便”,客观上使三教在内质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认同。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冻国栋先生也通过对《唐崔暟墓志》等史料的考释,认为:“儒、释、道兼习乃是隋唐时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趋向”。同时,“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致使“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些辩论的主题方向往往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故三教连称在唐代,虽然亦将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因为“南朝的梁陈,北朝的齐隋都极力提倡佛教。唐代思反其道,便极力提倡儒家经世之术”,并作为组织上述三教辩论的出发点。思想上的融会贯通必定会见诸于作为思想载体的语言,唐时三教之称也在史书上频繁出现,达到了高峰。如在《旧唐书》中,“三教”一词共出现24次,比除了《新唐书》之外的其它二十二史中此词所出现的次数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可谓彼时之三教连称,系时风所趋,深入人心。武则天时编纂《三教珠英》,参加者皆为一时之选,如“引文学之士李峤、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之问、崔湜、富嘉谟等”,这些人俱是少读经书,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此当然也会给三教在文字表达中的频率高低带来影响。

不论是魏晋还是隋唐,三教的并提,都可以说有着以下的意味:第一,表明作为社会的意识力量,儒、道、释各有影响范围,可以说三分天下,虽然其间常有高低先后之争。第二,所谓三教归一、三教一家之类的说法,不论是出于那一家之口,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道德,有利政治统治为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在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这种“一”致被强调的结果,实际上是将儒家理念作为三教的取舍标准,故反对三教并提的一方,也是以佛、道二家不具备能与儒家等量齐观的社会功能作为一条重要理由,认为三者在道德趋向上仍未一致,甚至还有所抵牾。不过在魏晋,乃至隋唐,反对方始终不是社会主流意见,至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未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纳。第三,三教仍然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形态,不过相互间在观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融合,一定程度上从外在功能上的互补加深到内在思想上的融通。第四,由于自南北朝起玄学的消退和经学的东山再起,尤其是王通、韩愈等人对新儒学的发展,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学主导社会意识的动能日益强大,促使三教在隋唐之后朝儒家倾向的势头也愈来愈明显。

1 关于中医药的诗句

关于中医药的诗句 1关于中草药的诗词

1、药圃无凡草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2关于中药的古诗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3和医药有关的诗词

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冯梦龙的《桂枝儿》: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中药名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弃疾 满庭芳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药名次韵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6含有中药的诗句或对联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7描写中药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2、《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春日》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4、《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5、《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三物备急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三物备急丸 41 三物备急丸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