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历史发展
汉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
海内外,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但中华民族之中,是包括五十六民族的。很多专家研究写了很多论文,都一致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长期历史接触,混合,联结,融化为一体,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他的特色:在距今,5000年以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起来,逐步融合形成核心,这人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民族,尤其是把东夷人殷商族,吸入这个核心。到了秦始皇朝时,拥有黄河,长江,中下游及东亚原之后,刘邦的汉朝开始,把汉朝政府管辖的所有人,称为汉人。汉人以华夏族人的核心,包括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边远山区,所有的民族的人,都是汉人,都是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而日益壮大,并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域。构成凝聚,联系的网络,奠定了在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楚,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同时称为华族,华人,在海外入了别国籍的称为华裔。汉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个成员,与中华民族内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平等的。
华夏族 在黄河的黄帝时代,黄河四周的族人,被称为:蛮,夷,戎,狄,黄帝对蛮夷戎狄族团征伐。这些集团的首领,就是蚩尤和炎帝。黄帝打败了这此集团,建都在今的河北省内,成东夷人。《史记》记载:夏禹时代,夏禹建都中原,以中原为中心的所有人,称为华夏人,华夏族,夏禹把反对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蛮夷戎狄中去,这样就把中原华夏族的居民和文化,带到蛮夷戎狄中去,带到“九洲”去,九洲就是黄河的中下游,长河的下游的地区,在这个地区内,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
汉族 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族,这个汉民族集团,是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夏朝之后,就是殷商朝,商原是东夷族人,中国最早开始了族称,殷族是以游牧起家,后来迁往泰山,再向西,到达河南东部,这时是臣属于夏朝,后来取得了华夏统治九洲的权力,建立商朝,殷商族融合于华夏族,取消了商族族称,成为华夏人,成为华夏族,华夏人分布到全国的东,南,西,北,中五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江苏(一部份),淅江(一部份),还有江西,湖南,内蒙古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到处都有华人,华夏族,成为这此地方的核心氏族。这此地方的氏族都融合到华夏族中来,扩大了华夏族的核心。
商之后,就是周朝,周人来自西方,周人的始祖是姜嫄,即是西戎的一部份羌人,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臣属于商朝,商朝封称它为周。它继承了商,统治天下,羌人又融合到华夏族中来,羌人又成为华夏人,成为华夏族,又扩大了华夏族的核心。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诗经。北山》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周的统治,是松散性质的联盟统一体,统治了约三百年。当时的华夏族人,包括,周王朝畿内所有的居民都是华夏族人,包括周王朝分封的国家:如齐,鲁,晋,宋,陈,蔡,许,曹邢虢,虞,郑,芮,梁,申,杞,魏,秦,随,邓等诸候国的人,都是华夏人华夏族。后来,列国诸候割据兼并,进入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的统一体,各地区的内部,保持着独立的政权,文化,但其国内,仍然是以华夏族人为核心,仍然是中原文化。战国的时候,不管你是什么族人,居住在华夏族心的人都是华夏族,华夏人。就是楚国,越国,春秋七国的人,都是华夏人,就是夏族。夏是指中原一带的一个核心,不论那个地方的人,凡进入中原核心所管辖的地方居住,入乡随族,就是夏人,夏族族。
春秋战国的500多年里,各地人口流动,各族的文化交流,各国互相争雄,在这500年,打下了汉民族实体成长的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当时统称,都是夏人,或统称是秦人。这个时候,没有“汉”这个名称,更没有汉族。西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居汉中,巴蜀。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在中原建立汉皇朝,以中原,巴蜀为基楚,在汉朝统治下,所有的人,都是汉人,各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生活,进入巴蜀地生活的人,都是汉人,都是汉族。汉朝地大物博,凡是汉朝政府管辖地方的人,都是汉人,都是汉族。实质上,也是夏人,也是华夏族。两汉时期全国人口已接近六千万人。
这样,汉族就成为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核心。汉族一词之称,因为它是核心,一直使用到今天。
汉族 [hàn zú]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我乃野云鹤、残轩阁主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1]“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2]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
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2]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客家人继承了当时中原汉人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1]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1]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中文名称
汉族
外文名称
the Han nationality
别名
华夏族、汉人、炎黄子孙
人口
约13亿
方言
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等
快速
导航
历史
人口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学
艺术
习俗
名称
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3] [4] 是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占多数优势的民族。[1]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5] 汉族别称“汉人”、[6] “华人”,[7] “唐人”、[7] “秦人”、[8] “桃花石”[9] 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10] “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11] 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2] [12]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13]
汉族传统乐器演奏-笛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也著称于世。[13]
历史
汉族先民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13]
汉族名字的由来是以汉朝为蓝本,在汉朝之前,我们称自己为“华夏族”。汉朝是历史上的第二大国,在汉朝以前,我国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也就是华夏族。
上古时期,夏朝为泱泱大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人们将文化发展的最高地誉为“夏”,而“华”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华丽之美。所以汉朝之前人们将自己称为“华夏族”。
华夏族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纵观至今,虽然现在我们称自己为“汉族”,但是,我们也从未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
“汉”这个字本意指的是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中曾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族”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民族,事实上,“汉族”这个概念是在近代时期才流传到中国的,在此之前,我们称自己为“汉人,”历史上楚汉相争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随着汉朝的兴败繁荣,人们渐渐为自己融入了新的角色“汉人”,直到近代“民族概念”的渗入,人们才由“汉人”逐渐发展为了现在的“汉族。”
汉族最开始应该不是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而应该是对汉朝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虽然汉族已经成为了我们对自己的定义称谓,但是,回望历史,在距今遥远的战争年代,我们曾经有着一个如此震撼霸气的名字“华夏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过何种蹉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华夏儿女”这个词都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曾经拥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中国人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
关于夏娃的后裔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5-6万年前,他们来到中国定居下来,生息繁衍,并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原始人。
扩展资料: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汉族
汉人的由来: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中原地区为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
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虽都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然而历史传说又表明,汉族远古先民,实包括来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的人。
因而,又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这种历史传说的矛盾现象,反映了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同一个族体,创造共同祖先的历史过程。
扩展资料:
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漫长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进入封建社会,则已基本上得到统一的认识。
关于汉民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
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24] 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汉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参考资料: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
更多请参考百科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10 42亿(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
汉族以农耕为本。
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
食俗
日常食俗 汉族以农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历史悠久,对汉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三餐中,午、晚餐是正餐。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由于汉族分布的不同区域出产的粮食作物不同或互有差异,形成不同的主食和制作方法。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在长期的历史和广大地区呈现多姿多态的风格。在不少食品除了营养学上的价值,还具有美学欣赏价值。食之味美可口,观之赏心悦目。米面食品起源很早,古代蒸米为饭,有黄黍、白黍、黄梁、白梁、稷米、稻米六种米饭。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 是汉族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族饮食史早期,菜是蔬菜的总称,肴是做熟了的鱼肉。后来菜也成为副食的总称。素菜指各种蔬菜和植物蛋白制品,荤菜指鱼肉等动物蛋白制品。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普通民众只能以菜食为主,而各类肉食主要成为上层阶级的日常食品或者社会节庆日的食品。因而在先秦许多典藉中,曾把“肉食者”作为权贵的代称。例如殷周时代称在位者为“肉食者”,称平民百姓为“蔬食者”。
汉族的菜肴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又各有千秋。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西北地区多种多样的牛羊肉菜肴以及各地一年四季不同的蔬菜果品等都反映出副食方面的地方特色。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例如喜食辛辣食品的地区,多与种植水田、气候潮湿有关。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例如广东位于南部沿海,物产丰富,粤菜有用料鲜活,花色繁多、新颖奇异、取材广泛的特点,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为主。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处于渤海与黄海之滨,沿海一带海产丰盛,鲁菜的主要特点是擅长烹制各种海鲜,讲究清汤和奶汤调制,善以葱香调味,火功精妙,风味鲜咸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江苏是闻名的鱼米之乡,苏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致,刀工精细,讲究造型,菜肴四季有别,重视制汤,保持原(料)汁,口味清鲜和平。川菜,以成都、重庆、自贡等地的风味佳肴为代表,口味多样,注重调味,讲究精烹,具有清鲜醇沈,麻辣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汉族菜肴烹调方法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煮、蒸、烧、烤、煎、炒、烹、炸、烩、爆、氽、扒、炖、焖、拌等十多种。各地的烹调方法都深受当地食俗的影响,如广东菜的软炒、(火+屈)、焗;福建菜的醉、糟;湖北菜的煨;北京菜的涮、烤、(火+曰+羽)等各有长处,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产生汉族丰富多采的烹调风格,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川菜、闽菜、鲁菜、苏菜、京菜等各具特色,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过去和现在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茶是比酒更为普及的一种饮料。唐代饮茶要加许多香料和调料,宋以后逐渐发展起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茶。饮茶讲究茶叶、水质的品格,火候水温的适宜以及茶具的风格,饮茶的环境、气氛等多种条件。日本在中国唐代饮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茶道,对日本文化和国民性格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汉族和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将身体保健、文化欣赏、社会交际媒体等多种功能综合为一身,成为民族饮食中最普及、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也是民族文化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俗
汉族的饮食一方面受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岁时节日即是表现汉族饮食文化风格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节日食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第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汉族的各类岁时节庆日从年初开始直到年终,每个节日差不多都有相应的特殊食品和习俗。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就寓含着亲人团聚、阖家安康的意义和祝愿;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寓含着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的良好祝愿。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被赋于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把深切怀念杰出的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重的乡土感情结合起来,千百年来传承不衰。端午节的雄黄酒则将保健效用和信仰心理作用结合为一体,成为既驱虫又避邪的吉祥饮品。中秋节的月饼,与自然天象的圆月相对应,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月饼既成为自然景象的象征物,又被赋于浓重的文化意义。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它不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在一定的自然时令节候环境,社会场合和人生阶段等特殊环境中的心理和文化需要。节庆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性的独特文化现象。在节庆日中,从民俗的意义而言,生活中的某些常规被打破。非节日期间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甚至温饱的日常服饰和饮食惯例被打破,在饮食、服饰方面特殊的信仰、礼仪、社交、审美等文化要求被突出出来,因而形成独特的有关食品和食俗。汉族食俗在这些方面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三种食品是节庆日和某些特定场合间馈赠亲朋好友或其他对象的礼品。汉族中,过去长期以来以馈赠食品作为表达友好感情,建立亲密和睦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例如亲朋好友之间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生日送蛋糕、寿面,都具有特定的民俗意义。民间与婚姻有关的节庆活动中往往要馈赠红枣、喜蛋、长面,也都包含着诸如“早生贵子”、“百年合好”等美好祝愿的深厚民俗内容。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世界上每一民族,由于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饮食中各自有一定的信仰和禁忌。这方面情况很复杂,有些饮食禁忌,实际上产生于某些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例如各地都有一些性能容易发生相互冲突的食物不能同时混同食用等禁忌,就来源于某些朴素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过去,对人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起过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当一部分饮食禁忌与信仰因素互为表里,是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实际上是原始信仰的遗留。其中也有少部分脱去迷信色彩,转化成为规范饮食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礼俗。例如在旧时代,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生食品尤其主食为炊则意味全年办事不顺。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而江苏南京等地则以正月初二为米娘娘生日,这天是人类的一件大事,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古代人们常认为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这类信仰、禁忌观念有形无形地渗透在汉族的某些饮食习惯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残存在饮食习俗中的一些迷信成分已经或正在被淘汰,合理和有益的经验正在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而使汉族的饮食文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中国汉族历史发展
本文2023-10-17 04:51: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