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中医上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第1张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即在未得病的时候,加强调养,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生疾病以后,就要注意遏止疾病向深层次发展。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关键在于注重养生。扶持人体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同时有效地做好防范。《素问》中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强调预防疾病发生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精神修养,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绪;二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躲避病邪的侵袭;三是注意生活调适,饮食有节,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提高抗病能力,使机体远离疾病。另外,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里,还可采用药物进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黄、艾叶、苍术等熏烟以防疫疠。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对疾病要积极地进行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一定的发展传变规律,如伤寒论的六经传变、脏腑辨证中的脏腑传变、卫气营血辨证中的传变等,我们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传变规律以后,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要积极预防,阻断病邪的深入。如《金匮要略》所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早治、注意防变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减轻疾病的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标本论治

“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传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标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两方面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疾病而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病位内外而分,脏腑为本,肌表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原发病(先病)为本,继发病(后病)为标。总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义。标本的原则一般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条。

(一)急则治其标

指“标”危急,先采用治标的原则,多采用驱邪的方法进行治疗,若不及时治之,会危及病人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如胀满、大出血、剧痛等病,皆宜先除胀、止血、止痛。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疗本病。

(二)缓则治其本

指“标”不甚急的情况下,采取治本的原则,即针对主要病因、病证进行治疗,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阴虚发热,只要滋阴养液治其本,发热标乃不治自退。故《素问标本病传论》说: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

(三)标本同治

指标病本病同时俱急,在时间与条件上皆不宜单治标或单治本,只可采取同治之法。如肾不纳气的喘咳病,本为肾气虚,标为肺失肃降,治疗只宜益肾纳气,肃肺平喘,标本兼顾。

标本论治还必须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即谓治疗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医者必须透过现象找到疾病之本质所在,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只有从根本上除去了发病原因,疾病的各种症状才会得以彻底消除。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证中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抗病能力强,较少罹患疾病,或者患病较轻;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好转或痊愈。各种治疗措施皆离不开“扶正”与“祛邪”这两方面。

(一)扶正

扶正即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扶正以祛邪”的原则,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运用,包括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方法。

(二)祛邪

祛邪即使用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这种“祛邪以扶正”的原则,适用于邪气盛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运用,包括攻下、清解、消导、催吐、发汗等不同方法。

总之,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要认真细致地观察邪正消长的盛衰情况,根据正邪双方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后,灵活地运用。单纯扶正仅适用于正虚为主者,单纯祛邪仅适用于邪盛为主者,先祛邪后扶正则适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虚者,先扶正后祛邪则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扶正与祛邪并用则适用于正虚邪实者,即所谓“攻补兼施”,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又称“三因制宜”,指的是治疗疾病必须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应适宜的治法。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受自然气候和地域的影响。人体自身的因素也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性情不同、饮食调摄不同,则疾病的发生、发展皆不同。

(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指不同季节治疗用药要有所不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夏暑之季,酷暑炎炎,腠理开泄,用药应避免过用温热药,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气津;严冬之时,腠理致密,阳气内藏,用药应避免过用寒凉药,以防折伤阳气,故皆曰“远”之。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虑不同的治疗用药。如我国西北地高气寒,病多寒证,寒凉剂必须慎用,而温热剂则为常用;东南地区地处气热,雨湿绵绵,病多湿热,温热剂必须慎用,寒凉剂、化湿剂较为常用。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疗用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人药量宜大,儿童宜小;形体魁梧者药量宜大,形体弱小者宜小;素体阳虚者用药宜偏温,阳盛者用药宜偏凉;妇人有经、带、胎、产之特点,用药与男子则差别更大。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整体关系,又反映了人群的不同特性。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癌症恶病质这个词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恶病质换言之也可以称为恶体质,因为癌症导致了身体的一些相关的副作用影响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医应该怎么调理呢?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 ── 《素问玉机真藏论》癌症恶病质,又可称为癌症恶体质。当病患因癌症的病情出现体重减轻、倦怠无力、厌食、易胀易饱、恶心、呕吐、味觉改变及嗜睡、失眠,睡眠障碍,面色苍白、贫血、消瘦憔悴、电解质不平衡等情况,且除了生理,还伴随有心神不宁,焦虑,忧伤,恐惧等情志问题,我们就可会判定患者属于癌症的恶体质。

因为身、心、灵都变得脆弱,病人的生活品质、社交会变得很差,也容易发生感染、栓塞、心衰竭甚至死亡的危险。

癌症恶病质的中医观点:趋向气血阴阳俱虚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正式记载“癌症恶病质”的病名,但若仔细来研究,其实有许多症状的描述与癌症恶病质颇相似,也有不少论述提及如何以中医药为病患进行调理改善。

例如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提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其中描述的病状就与晚期癌病合并癌症恶病质非常相似。

中医学认为恶病质并非独立的疾病,它可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癌症常有“本虚,标实证”的说法。本脏有虚,再加上实邪来袭,疾病便产生。本虚标实时间蕴久,癌症便有机会发生。而癌症恶病质末期,于中医证型趋于“气血阴阳俱虚”,基本上不单纯 属于实热证。

中医如何改善恶病质

辩证、扶正、祛邪以对治

要提升病人本身的正气,进而提高生存品质,延长生存时间,就必须采取“扶正祛邪法。”基于癌症恶病质治疗现状,中医的介入着重在整体治疗的观念、经由辨证论治的思考,依循传统医学指导,以扶正为本,兼以祛邪。调理脏腑阴阳 气血功能,以期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延长存活期。其中,因研究显示癌症病人往往有气虚现象,“补气”是治疗中的重要原则。

因此,中医经常用“以益气为主,兼佐养肝、滋阴顾肾、温肾助阳”的法则来治疗癌症恶病质,并针对各种副作用,给予不同的调理方式。目前也有许多医疗院所都在发展中西医共治癌症的模式,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在治疗出现副作用后转介中医,透过中药方帖、针灸、温灸、穴道 按摩等方式缓解症状,使患者能持续接受治疗。不过,其实,癌症治疗中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透过中医的介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治疗前:发现者

初期诊断出癌症后,中医可透过把脉得知病患最原始的癌病脉证。这时 候,就可依患者体质予以“扶正”、“祛邪”。这两种方式有时并用,也有时或先、或后进行。

治疗期间:保护者

西医疗法长于驱邪,但攻邪之药会伤正气,扶正太急也会留邪。开始治疗时,可利用中医擅长固本的优势,加以正气、扶虚,或者定期把脉,确认肝、肾正气是否足够。

如:开刀后,首重“正气”,以增加体力、加速伤口恢复;化疗后,则以“排毒”为主,“正气”为辅,以减少副作用、顾肝固肾。有时候,也会视情况给予抗癌、驱邪、苦寒的药物。若是接受电疗,因属火热、攻血法,易伤及体内津液,所以会以滋阴为目标。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中医还会进一步做问闻辩证,并给予不同的治疗介入与营养建议。我也提供一些药膳料理,以“黄耆”、“人参”等药膳入菜,供癌友们参考。(见第 153 页)一旦能改善副作用,就可避免病患因治疗的不适影响营养摄取,降低恶病质发生的机会。

治疗后期:防守者

后期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复发。西医治疗后,通常约3至6个月病人才会回诊检查,日后甚至一年、两年做一次追踪。但治疗后半年,因正气耗损,是身体最虚的时候,任何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让病邪趁机肆虐。

因此,中医也可扮演更主动的角色,透过把脉了解身体正气的恢复状况、加以调养。当然,寻求中医协助之前,最好先与原本治疗的医生、团队沟通,千万不要因为怕医生生气而刻意隐瞒,过程中,也应让医生充分得知正在服用哪些中药,以免造成交互作用。

小叮咛:越贵的中药材越好吗

要提醒的是,中医药材的挑选原则守重安全性,必须确保无农药、重金属残留。患者很难光靠外观、气味分辨,因此必须靠政府与医疗团队来把关。一般来说,只要是来自设有中医部的医疗院所,都有层层检验的把关机制,民众可安心服用。此外也可以是否有GMP认证的药厂加以辨识。

至于朋友推荐、来路不明的中药则因较难追踪来源与制程,不建议尝试。尤其若有人推荐特别昂贵的药材,千万不要轻信。就我多年的治癌经验,“好的中药一定是人人都负担得起的”。

在中国传统观念文化里,桃木辟邪的说法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在道教信仰和中国民间文化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桃木木质细腻,木体清香,也因为能辟邪荡秽而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传统文化中,我国早期的春联都是用桃木制成,因此又称桃符,也就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来源。

桃木避邪的这一说法流传已久,原来和道教两位门神有关。道教神仙信仰中,早期的两位门神分别为神荼和郁垒。

纬书《河图括地象》等古籍中记载,门神神荼和郁垒住在一座叫做桃都山的山上,山顶有一棵能覆盖千里的参天大桃树,树梢上住着一只金鸡。每到清晨,金鸡长鸣时,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要赶回鬼域。

如果鬼魂在夜里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明察秋毫,就将鬼魂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老虎。

因而鬼魂邪物都畏惧神荼、郁垒,桃木与两位神明常在一起自然沾惹到仙气,也具备了辟邪荡秽的作用。

后来,民间的人们也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来驱魔辟邪,桃木辟邪的说法也广为流传到民间。

相传,夸父追日不成,临死前,他将手中桃树制成的拐杖抛向空中,落地后化为一片桃树林,长满了甘甜可口的桃子,世人都说夸父是为了给后辈追日所种下的桃树林,用心良苦。

因为夸父一生都在追日,与阳气的象征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属性为阴的众多鬼魂等都害怕夸父,自然也怕夸父所撒下的桃树林。

在道教信仰中,桃木之所以能够辟邪,除却门神神荼、郁垒的加持外,也因为桃木聚集五木之精气,故而能压邪扶正,所以很多法器等都由桃木炼制,最闻名的就是桃木剑,能起到镇宅辟邪和斩断小人干扰等功效。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不外驱邪与扶正两端。驱邪,针对其气滞血瘀、痰浊凝滞、热毒壅结等邪实亢盛的病机,采用破血逐瘀、祛痰导滞、清热解毒以及以毒攻毒的治法;扶正,针对其脏腑虚弱、气血亏虚、阴阳失和等正气虚损的征象,采用补益脏腑、益气养血、养阴生津以及滋阴温阳的方药。沈师认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在辨证基础上当以扶助正气为治疗大法。首先开胃纳食,胃气为本,以正气血生化之源;待胃开纳可,从肾论治,以固正气在下之本;而痰瘀热毒之邪,其祛则以不伤正气为准,最忌苦寒攻破、以毒攻毒。

1首先开胃,以正气血生化之源

(1)芳香开胃法: 苔腻纳呆,属于湿阻中焦,宜芳香开胃,投温胆汤、保和丸化裁。如案胃癌案②、胶质瘤案①,是先用温胆汤开胃,后以继以杞菊地黄汤补肾扶正。

用温胆汤开胃化苔,需知沈师常用的序贯五步法,及一味丹参、痰瘀同治,一味生芪、益气托毒两法。所谓序贯祛痰五步法,第一步是加生苡仁10g、车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利尿,全瓜蒌30g、白菊花10g、当归15g等润肠,分利两便,给痰出路。

如食道癌案①脾胃失和证,利尿用茵陈、泽泻、生苡仁、白花蛇舌草,润肠用全瓜蒌、莱菔子;肾癌案①痰湿下注证,桑白皮、生苡仁、车前草、丹参,宣上、渗下,排除痰湿毒之,而合为“开鬼门,洁净府”、“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剂。投之腻苔不退,可以“三竹”换用:便干热盛改用天竺黄,痰多咳促改用竹沥水,如胃癌案②痰瘀互结证,这是第二步。不效再加茵陈15g后下、泽泻10g,以增利湿祛痰之功,这是第三步。或本就苔腻,亦可直接加入。再不效,加入散结的海藻15g、昆布15g,这是第四步。腻苔依然不退,最后可加软坚的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海蛤壳30g,食道癌案①脾胃失和证、胃癌案②痰瘀互结证、肝癌案①肝郁痰聚证等。见腻苔先退腻祛痰,是临证取效之道。

痰瘀多互结,祛痰不忘化瘀,加一味丹参,即成痰瘀同治、以祛痰为主之剂,如肾癌案①痰湿下注证;痰阻气伤,一味生芪,既可益气以祛痰,又可扶正以托毒,如胆囊癌案①痰毒中阻证。

(2)健脾开胃法: 苔薄纳呆,为脾不健运,宜健脾开胃,投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如胃癌案①,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开胃后,以继以杞菊地黄汤扶正固本;而胆囊癌案②,初用异功散健脾,待胃开用杞菊地黄汤固本防复。

(3)养阴开胃法: 无苔或少苔纳呆,系胃不阴不足,宜养阴开胃,投养胃汤或增液汤化裁。如案鼻咽癌案①,投增液汤开胃纳食,再用杞菊地黄汤合当归补血汤滋养肝肾。

2调肾为主,以复正气先天之根

待胃开纳可,苔薄不腻,或其本自苔薄纳可,可用杞菊地黄汤调补肾中阴阳。沈师认为,补虚之法,“健脾”不如“补肾”。健脾即调补气血,其弊有二:一是性温,易有热性炎上之虑,过量常服,致口干咽燥,甚则鼻衄躁烦;二者味腻,常有碍胃减纳之弊,过量常服,多致食纳下降,得不偿失。补肾则不同。补肾可调整肾中阴阳、水火,蒸化脾土之运,充养五脏六腑,比健脾更全面,而无补气养血之品炎上和碍胃的弊端。其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一是补肾固元,恢复正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二是患者精神健旺,生活质量提高,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再如肝肾同源,加当归10g、白芍10g补肝血可以养肾阴;脾肾互根,用生芪15g、党参10g、仙鹤草10g补后天之本亦可充肾精生化之源,则是从气血阴阳互根互生中间接治疗。如治疗直肠癌案①脾肾两虚证,是用杞菊地黄汤与当归补血汤同用,合为先后两天之本互相化生之剂。

3汤半丸缓,以除复发之忧

(1)汤剂减半: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故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以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治疗用药,应当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患者病情平稳后,使用汤剂减半,从1日1剂改为2日1剂,晚服1次,早、午服杞菊地黄胶囊、正心泰胶囊,服用2 4周。

(2)丸药缓图: 恶性肿瘤受情绪、饮食、劳累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复发,为此,防止复发十分重要。“丸药缓图”也是免于病情复发的重要措施。

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以获效的方剂加为5倍药量,共研细末做成水丸或装入Ⅰ号胶囊,每次3g,每天2次,连服2 3个月。二是午餐、晚餐后服加味保和丸各3g,早晚各服杞菊地黄胶囊5粒(每粒04g),连服2 3个月。三是重新组成胶囊方。如加味犀黄丸(贵重药:麝香5g,牛黄5g,西洋参30g,三七粉(冲)60g,羚羊5g,海马粉10g,熊胆5g,冬虫夏草10g,灵芝30g;一般药:生芪60g,当归30g,生杜仲30g,桑寄生30g,云苓30g,生苡仁60g,仙鹤草30g,山药30g,丹参60g,焦三仙90g,生鸡内金90g,炙乳没各30g,炒白术30g,白花蛇舌草60g;酌加药:各病种的首选中药。贵重药单独研末,一般药和酌加药共研细末,同贵重药粉和匀,装入1号胶囊,(03g/粒),每天3次,每次10粒。

以上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法两要。三法:一,患者纳差、苔腻,则先以温胆汤或保和丸祛痰湿、开胃气,待胃开纳可,继以杞菊地黄汤补肾,此为常法;二,患者纳差、苔不腻,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开胃,继用杞菊地黄汤补肾,此为变法;三,祛除痰瘀热毒邪气,则仅用白花蛇舌草、生苡仁、公英、野菊花、丹参等渗湿活血解毒而不伤正气之品,此为佐助之法。两要:一,治有先后,先祛实后补虚;二,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这是先生治疗恶性肿瘤的创新思路,常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之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病友们勿盲目试用,平台与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

(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

(5)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正气·真气 5 元气·真气 6 心气·真气 7 经脉之气·真气 71 真气异常 72 真气养护 8 肾气·真气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真气 1 拼音

zhēn qì

2 英文参考

vital 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enuine 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enuine q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真气由先天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结合而化生,为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1] 。

4 正气·真气

真气同正气[2],简称正[3]。指人体正常的物质结构和机能活动[3]。可简单地概括为 和阳气[3]。

5 元气·真气

真气同元气[2]。元气即原气[4]。包括元阴、元阳之气[5]。原气禀受于先天,赖后天荣养而滋生,因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名[5]。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之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泉源[5]。《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以耗散其真。”《素问·离合真邪论》:“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6 心气·真气

真气指心气[2]。心气泛指心的功能活动,包括心藏的精气及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6]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舌苦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喉出清水也。”

7 经脉之气·真气

真气指经脉之气。《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又:“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

真气就是经气,真气是极度微小的物质,是不能被看得见或摸得到的,这就是《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言的“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

人身真气无处不在。《黄帝内经灵枢·邪客》认为,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合称八虚,都是真气所过之处。《黄帝内经灵枢·周痹》“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由此可知,真气本来就是分布全身的,不仅仅是在“八虚”之处。

根据以上《黄帝内经》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真气就是客观存在的基本生命信息,就是不同的信息通路(经络)中存在的共同信息,由于能量代谢是信息产生和传播的基础,所以李少波教授认为真气的实质就是生命能量,它在不同的信息通路(经络)中有规律地运动变化。

71 真气异常

真气的作用是防御外邪,故《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真气异常就会导致疾病。《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表明真气虚脱则邪气重,疾病加重。《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说明如果真气消失则死亡。《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篇》“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表明真气上逆临床可见口苦、舌干、不能仰卧、咳清水。《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认为“痿疾”是“真气稽留,邪气居之”所致。

72 真气养护

《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告诉我们祛瘀可以恢复真气;《黄帝内经灵枢·邪客》说“邪气得去,真气坚固”,“辅针导气,邪得*泆(泆本义通“溢”),真气得居”。不但告诉我们驱邪可以扶正,而且告诉我们可用针刺方法驱邪以保持真气的正常。

更为重要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告诉我们只有清心寡欲,真气才能正常运行。李少波教授的真气运行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创立的防病治病方法。

8 肾气·真气

中医上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