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学家是什么意思
方志学家大概就是研究这个的学者吧
方志
方志一词,起源甚早。《周礼》是一部专载古代设官分职的政典,原先的书名是《周官》。这部书说,古代有五类史官。其中的“外史”职责是“掌四方之志”(《周礼春官》)。在《周礼地官》中说得更明确:“涌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这可能是我国古籍中最早出现的“方志”一词。
方志,又称地方志。顾名思义,它是专门记述天下四方之事的志书。我国较早的儒家经典《周礼》即出现“方志”一词,而作为志书的方志更是渊源有自。《尚书》就记载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方域、山川、土质、物产、贡赋,可以认为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部全国性的方志。此外出现的《山海经》、《华阳国志》更是其继承和发展。方志分为两类:一为全国性的总志,即记载全国各地的疆域严格、风俗、物产、城镇、人物、名胜、古迹和艺文等,如《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二是地方志,即记载一地(省、府、州、县、镇、寺)等的有关上述名目的书,如《畿辅通志》、《山东通志》、《顺天府志》、《平定州志》、《锦县志》、《乌青镇志》、《黎里志》、《庐山志》、《灵隐寺志》等。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东汉以前的方志早已失传,东汉以后见之于著录的多称为“记”、“图经”等名目,但流传于世的也较少。宋代以后,“志”渐渐取代了“记”、“图经”等名称。明清两代,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方志数量不断增多,卷帙俞趋浩繁,体制日渐成熟,成为记述一个地区古今事物发展的百科全书。清雍正七年(1729),世宗鉴于全国各地一些新的府、州、县的不断涌现,下诏“天下布政司纂修通志”,于是雍正、乾隆之际修方志之风弥漫全国,并使方志达到了繁荣鼎盛阶段,对于保存和弘扬中华古老文化,其功甚伟,同时也为方志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清中叶,著名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在著述和编修方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修书实践,又总结了前人修志的成败得失,建立了方志学。他的名著《文史通义》专门立有篇章,集中阐释其方志学思想。著名史学家朱士嘉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地方志综录》一书的第一版,对保存和介绍中国的方志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国现存的总志、方志约在八千种左右,这在世界各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国编纂方志的历史悠久,历代方志约达万余种。江苏人文荟萃,文化发达,方志有千余种,约占全国1/8。江苏和浙江是方志大省。历史上著名的方志学者也以两省最多。
方志应该是历史学、地理学的新型结合,是地方信息的科学。方志应有强烈的独立价值和意义。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一门赋予新的内容和概念的学科。从这个角度去考查源头,古籍中许多内容都可能包括进去了。
方志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又称地志或地方志。有关专载江河湖海、祠庙寺观、名胜古迹、水利交通的著作,亦可归入其内。方志种类大体是:①综合全国情况的有总志和一统志。②地区性方志,如省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土志等。③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方志起源很早。《周礼·春官》有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说法。到了西汉和魏晋时期,方志一词已屡见不鲜。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尚处于形成阶段。当时,无论是体例内容,方志皆属地理书,其称谓亦多为地志、地记。其内容主要记叙地区的方域境界、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现存的第一部具有比较完整内容的方志书《越绝书》(相传为东汉袁康所撰),就出现在这个时期。隋唐两朝,图经盛行,以志、记为名的方志书也发展起来。所谓图经,开始多以图为主,表示疆域、山川、土地,经是图的说明,是图的附属物。隋唐时期,图经已以经为主,图反成为辅了,更加接近于后来所说的方志的性质。宋代,以记地为主的方志成为史学的一个分支。至此方志书始体例初备,自成一体。明代的方志比较前朝又有发展,数量和种类都有增加。全国有一统志,各省普遍修总志或通志,省以下的府州县亦各多次修志。此外还出现了边关志,以及村镇志等等。对于志书的性质,明代明确提出属于史的范畴。清代是地方志的全盛时期,不但种类全、数量多,在体例和内容方面也更加充实完备。清代朝廷多次下诏促令各省修志,修山水寺庙以及园林胜迹的专志也很多,还修关津志、盐井志、乡村镇里场坊市里等志。清末又新出现乡土志。与清代相比,民国时期方志的编纂,规模要小得多,体例多数亦沿袭旧志,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注意记载农工商业的生产情况和人们的生活面貌,还增加了各种统计图表等等。中国的方志,反映地方特点,志书按时修订,包括内容广泛,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留至今的志书(不包括山水祠庙等专志),约8500多种,其中清代最多,共6000多种,10万余卷。方志书除分藏国内各图书馆外,在国外也有不少,亦有散存于私家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方志编纂工作由隶属于国务院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到1995年,全国新出版的地方志已达5000多部。
以方志为研究对象的方志学是研究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性质和类别、特征和功能、编纂理论以及整理和利用的学科。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浙江自考训诂学教材,自考训诂学容易过吗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谁知道浙江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科目啊。。。。浙江大学的不太清楚,但是中山大学的可以跟你说下:
汉语言中文专业专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写作(一)
文学概论(一)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外国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普通逻辑。
浙江自考训诂学的考纲和复习资料谁有啊,跪求啊!![00819]
训诂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七年六月
指定用书:《训诂学》,郭在贻著,中化书局2005年9月第一版
参考书:学者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程度与条件(如时间的多少与找书的难易等),按教材后二种附录《训诂学参考文献要目》、《俗语词研究参考文献要目》的提示选择参读,不再另作具体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训诂学是高等学校中文专业选修课,是在学习了《古代汉语》基础课后设置的一门提高课,任务是通过对训诂学各个方面的讨论,使学员掌握训诂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训诂学的源流,从而能准确理解古书字句的意义,提高阅读古籍的实际能力。以此植基,进而有可能得以纠正前人在注释中的错误,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训诂问题。
训诂学是一门为解决古书语言问题服务的综合性学问,与多种人文科学以至自然科学都有关联,而与音韵、文字、语法、修辞等邻近学科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希望学员对这些邻近学科的基本知识作好复习。在本课程学习中,必须牢固掌握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又由于训诂学的实用性很强,不是空谈理论所能奏效的,它的原理与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并用以指导实践的,因此教材中举了一定数量的实例加以阐发证明,学员在学习中熟悉这些带有示范意义的实例,对于加深理解、提高能力,无疑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要在这里特别提醒学员注意的。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采用郭在贻教授的《训诂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为教材,内容包括训诂与训诂学、训诂学的内容、训诂学的作用、训诂的条例方式和术语、训诂的方法、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和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训诂学的新领域——汉魏六朝以来的方俗语词研究、训诂源流等十章。现将各章内容提要与学习要求说明如下: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本章简要说明了训诂与训诂学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要求:了解训诂的基本意义与训诂学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训诂学内容
一是释词和解句,其中中心任务是释词。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须对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规律有较充分的认识。
二是辨析古书异例。古书异例指古书中某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的一些特殊习惯,不明乎此,则必影响于对古书文句意义的正确理解。
要求:明确训诂的内容。理解训诂与义理的辩证关系。对倒文、复文、省文、变文等古书异例有所认识。
第三章训诂学的作用
传统训诂学作为经学附庸,主要目的即在解经。本章则从现代实际需要出发,阐明了训诂学对语文教学、古籍整理及辞书编纂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一、指导语文教学:具体在于
1.指导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
2.帮助我们裁断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
3.帮助我们独立研究,以求得课本或选本未加解释的疑词难句的意义;
4.帮助我们发现课本或选本中的注释错误并加以匡正;
5.使我们对一些词义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为了便于记忆,以上五条可大致以明义、解歧、补阙、正误、知原十字概括之。但要真正理解,必须从书中的举例说明中细加体会。
二、指导古籍整理:包括校勘、标点、注释与翻译各个环节。
三、指导辞书编纂:辞书应该多备勤查,但不可迷信,其中也会出现错误与漏略的义项,训诂学有助于我们对之进行补正,并抉发语词的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
要求:说明训诂学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说明不通训诂而从事古籍整理容易在哪些方面出现错误。
第四章训诂学的条例、方式、术语
在前人长期的训诂实践中,已形成一整套训诂条例、方式和术语,不明了这些,则既不能读懂训诂著作,也不能开展训诂工作。
要求对本章所举出的条例、方式与术语的含义要充分理解,全部掌握。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古书中有意义不明的语词,通过哪些手段使之从未知变为已知,这种手段,便是我们所说的方法。本章通过对大量训诂实践活动的分析总结,概括出训诂的八种主要方法。
一、据古训古训包括古代辞书与古代传注。由于作古注的先代学者去古未远,所言虽然不能全无错误,但相对来说比较易得古书的真义,可信程度较高,值得我们重视。较好地运用古训材料可以解决不少古书中的疑词难句。
二、破假借古书多有以假借字代本字的现象,只有把本字找出来,才有可能读通原文,因此破假借就成为训诂的重要方法。破假借必须有语音的根据,有文献的旁证,滥说通假与昧于通假同为训诂中的大弊。
三、辨字形汉字以表意为主,音义常寓于形中,故字形上的差异常常决定着字义上的差异。审辨字形,纠正错讹,也常能使纠缠难解的字义随之而明。
四、考异文异文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同一文献的本文在别处的引文用字上的差异。异文的情况较复杂,包括通假字、异体字、同义词以及传抄中的讹字等。前几种情况的异文都有意义上的联系,因此通过考究异文,也往往能解决训诂上的问题。
五、通语法语义和语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研究训诂必须重视语法。对古汉语词法句法规律的认识越透彻,在训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六、审文例书中说的文例包括连文、对文、俪偶、上下文与整部书的用词等。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些文例,才能解决与这些文例相关的语词问题。
七、因声求义声义关系极为密切。通过语言线索以求语义,不仅能使我们明确认识通假字的关系,更能由声近义通的原理,执简驭繁地掌握一批字的意义间的联系。但这个方法不能滥用,也要避免把问题绝对化。
八、探求语源探索语词得义的来源,也能解决某些训诂上的疑难问题,还可以说明某些名物的“得名之由”。
注意在解决一个具体的训诂问题时,常常需要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要求:训诂方法指点学者培养训诂实践能力的可遵循的途径,非常重要。学者必须参照实例,逐项细加体味。要求能说明八种具体方法的运用,同时反过来能从训诂实例中分析出它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
第六章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
治任何一种学问,只有有了正确的观点、态度与方法,才有成功的可能。因之在上一章讲授了方法后,本章与下一章又特别提出观点与态度问题。这里结合语言实际,阐明了掌握历史的、辩证的、唯物的观点对于训诂研究的重要意义。
要求:结合语言实际,理解三个观点的意义。说明训诂与音韵、文字、校勘与语法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本章提出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应成为我们训诂研究的指导方针。针对实际,从
正反两方面明确指出训诂研究中的态度问题:务平实忌好奇,重证据戒臆断,宁阙疑勿强解。
要求:这三条言之易而行之难,当从实例中认真体会。
第八章训诂中常见的几种弊病
本章举出训诂中的几种弊病,这几种弊病是现代一般古书选注今译中所常见的。知其表现,明其原因,就可以在阅读古籍时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
要求:举出训诂中常见弊病的主要表现。在有这类错误的训释与正确的训释对比时有辨识正误判定是非的能力。
第九章训诂学的新领域——汉魏六朝以来方俗语词的研究
传统训诂学多以先秦两汉典籍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六朝以来的文献,尤其是其中的方俗语词殊少措意,因之这一部分久为训诂中的薄弱环节,留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成为当代训诂研究的重要方面。本章专门阐释了俗语词研究的意义、历史与现状及其研究方法,足以拓宽学者的视野,也为进一步研究指出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要求:理解俗语词研究的意义。了解《诗词曲语辞汇释》、《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二书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第十章训诂源流述略
训诂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历代学者作了大量工作,留下许多重要著作。了解训诂学的发展概要,对于我们继承遗产、扬长弃短,是很有意义的。本章突出重点、顾及全局地对训诂学在历代的主要发展倾向及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作出了叙述。
要求:了解训诂学的历代发展的主要特点。了解重要典籍的一些主要注本的书名与著者姓名,如《史记》的三家注、《汉书》的颜师古注、《三国志》的裴松之注、《文选》的李善注,等等。
对以下著作的特点以及下列训诂学者的主要著作及观点等要求作为重点掌握:
《尔雅》(并要求知道其主要注本)
《说文解字》(同上,主要是清《说文》四大家的著作)
《方言》(同上)
《释名》(同上)
《广雅》(同上)
《经典释文》
《一切经音义》
《经籍纂诂》
王念孙王引之
三、题型举例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
二、填空题
1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而肉骨:使死者复生,使枯骨长出肉来。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1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
1方以智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1《诗词曲语辞汇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
《庄辛说楚襄王》:黄雀“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其中,“以其类为招”一句颇费解,清人王念孙指出:“类当为颈,字之误也。招,的也,言以其颈为准的也。《文选》阮籍《咏怀诗》注,引此作‘以其颈为的’,《艺文类聚》鸟部、《太平御览》羽族部并引此云:‘左挟弹,右摄丸,以加其颈。’姚曰:‘《春秋后语》云:以其颈为的。’的或为招,招、的古声相近,故字亦通也。”
谢谢了啊!你上面说的教材的考纲很是感谢,请问有没有复习资料啊,有的话,发到我邮箱475813904@qqcom
没有相应的复习资料,我还是不好搞啊。有复习资料的话,我就事半功倍啦!
这门自考课程,采用本省指定教材,没有对应的复习资料的。你可以网上找历年真题,拿来当练习和复习之用的。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表面看来,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或哲学研究比历史研究更能显示其现实意义。不过,历史研究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哲学研究相比,历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哲学研究止于思辨和教训,容易“徒托空言”,而历史研究因其叙述历史事实而更容易显示出“深切著明”的效应。[1]与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相比,历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历史研究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是比较稳定的文本。它既不像实验研究那样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也不像调查研究那样因缺乏资料而无话可说。而且,从历史研究的视角来看,“现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见得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是现实的而历史研究的对象就一定是“过去”的。相反,一切“现代”都正在成为过去,而一切历史都可以理解为当代史。
从研究的主题来看,历史研究可分为思想史研究、制度史研究(或改革实践史)和学术史研究三种。而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历史研究可分为历史的考证研究、历史的叙事研究和历史的解释研究。
历史的考证研究和历史的叙事研究其实就是历史的调查研究,可统称为历史的实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调查是对“当下的事件”的调查,而历史的考证研究和历史的叙事研究是对“过去的事件”的调查。
历史的解释研究在面对历史事实(主要是历史文献)时,它更多地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判断及其所选择的视角。不同的研究者总是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不同的解释,这使解释研究不可能像其他实证研究如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那样显示出“毋庸置疑”的客观性。但是,历史的解释研究在提出解释时仍然重视解释的理由和证据,以便使自己的解释令人信服。就此而言,历史的解释研究也有某种实证研究的含量而并非任意、任性地随意发挥。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了解历史的考证研究的三个主要途径;
●掌握历史的发生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途径;
●学会使用历史的话语分析法,掌握历史的话语分析的三个主要方法;
●学会使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法;
●理解传统的解释学研究与隐微解释学研究的主要差异;
●理解历史的述评研究的技巧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
●掌握隐微解释学研究的三个技巧并理解“解释学的三个自信”;
●学会历史的比较研究。
中外历史研究几乎都有重视史料考证的传统。中国有“乾嘉学派”,西方有“兰克学派”。中国史学界在18世纪已经兴起“考证”之风。乾隆、嘉庆两朝,迄于道光中叶的百余年间,朴实的经史考证成为学术主流,时人“皆以考博为事,无复有潜心理学者”,形成“乾嘉学派”(也称为“考据学派”)。[2]“清代是校勘硕果累累,校勘学独立形成的时期。”[3]当时出现一大批从事校勘、版本、目录研究学者。[4]发展至戴震(1724~1777)、章学诚(1738~1801)等人那里,“乾嘉学派遂臻于鼎盛”。
西方史学界重视史料考证的传统并非始于德国史学家兰克(L Ranke,1795~1886),但兰克为这个传统制定了严格的考订与批判的方法,并发展成一个学派。“兰克学派”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它倡导“史学即史料学”的实证主义史学,因为,“兰克本人既没有说过此话,他的著作也绝非史料的编排”。相反,兰克本人一直相信“历史背后的精神力量”,他甚至会在其著作中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评论。他的著作隐含了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兰克学派”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只追求“如是直言”而不重视写作的艺术。相反,“他的史笔,从容流畅,且有音乐节奏,……他从不讳言史家需要艺术天才和造诣,他一直认为大气磅礴的叙事,仍是史家的重要任务。他的书不仅仅为专家而写,也可供非专业者阅读。”[5]兰克学派的真正贡献在于:它不仅收集和利用档案资料,而且辨别档案文献的真伪,强调在引用史料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史料辨伪或史料批判。1886年兰克去世,3年后德国史学家伯伦汉(E Bernheim,1850~1942,兰克的再传弟子)总结兰克的史料辨伪方法,出版《史学方法论》。兰克学派所强调的史料辨伪对后来的史学发生了持久的影响。即便后来出现的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对兰克学派提出批判[6],但是,年鉴学派或新史学也依然重视考据。其差异只在于,年鉴学派或新史学更重视社会经济史、文化史而不赞成兰克学派只强调政治史以及相关的宗教史和外交史的研究。[7]
至民国初年,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人结合中国“乾嘉学派”的传统和西方兰克学派的精神而倡导史料的考证与辨伪,一度兴起“古史辨派”(也可称为“古史辨伪”)。[8]考证研究看似与现实无关或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它往往为相关的思想史研究或制度史研究以及哲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证据。学术研究可以因此而避免以讹传讹。
史料考证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根据比较所采用的材料来看,考证研究可分为校勘法和三重证据法。考据是历史研究的必要工具,但是,在义理和考据之间,义理优先于考据。
一、校勘法
校勘是寻找适合阅读的文献、做注释或参考文献以及撰写文献综述的前提条件。与之相关的研究包括版本学研究和目录学研究。
(一)校勘与校勘学
有关校勘的系统研究,称为“校勘学”。狭义的校勘就是“用本子互勘” [9],以便发现同一部书的错误、错漏,然后订正。也有人认为,校勘学的主要工作有三:“一是发现错误,二是改正,三是证明所改不误。”[10]
校勘既可以作为历史研究中的辅助方法,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独立的校勘研究似乎并不多见,但在编辑教育著作或引用他人的文献时,需要基本的校勘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校勘技巧。比如,在编辑和整理杜威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著作时,编者特别强调了“文本的校勘原则和程序”。[11]又如,有研究者对有关拉伊(W Lay,1862~1926)的“实验教育学”的相关简述及其版本做了校勘,发现大量以讹传讹的错误(见案例6-1)[12]。
案例6-1:拉伊和他的实验教育学
拉伊在1903年出版了他的《实验教学论》。这本书1905年推出第2版,1910年推出第3版。迄今未见中译本。他在1908年出版了他的《实验教育学》,1912年和1918年分别推出第2版和第3版。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译本;199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再次出版中译本。
在我国建国以前,比如,钱歌川的《现代教育学说》正确地指出了拉伊在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授学》,1908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雷通群在其《西洋教育通史》中说,拉伊于1903年著《实验教授学》,但未及《实验教育学》。
然而,如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书》中的“拉伊”目说,“1903年,发表《实验教育学》一书”;其“实验教授学”目,说“实验教授学之名词,始于拉伊所著Experimentelle Didaktik(1903)一书”。又如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的《现代西洋教育史》说,在1903年,始才公布他的《实验教育学》(Experimentelle Didaktik);又提到“《实验教育学》(Experimentelle didaktik)1912”。把拉伊的两本书搞成一瓶浆糊了!建国以后、我国一些教育类工具书、教育理论和教育历史的书籍,搞错了的确实不少,比如: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教育实验学》第2页,说“另一位德国教育家拉伊1903年写出了《实验教育学》一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第259页,说“拉伊于1903年写成《实验教育学》一书”。……之所以如此缕述拉伊的《实验教学论》和《实验教育学》两本著作及其出版年份,是因为感到“以讹传讹”实在太多了!
(二)校勘学与版本学、目录学
传统的校勘学主要是指对古籍的校勘,它与版本学、目录学相关,三者一起构成“古典文献学”。[13]版本学侧重研究各种版本的源流(发生和传播)、差异、优劣及其演变规律,并以此为校勘提供基础;目录学侧重书名、卷数、页码、作者、版刻以及索引和提要。[14]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校勘学、版本学、目录学三者往往相互支持、彼此呼应。广义的校勘学包括了版本学和目录学。[15]也因此有人统称之为“目录版本校勘学”[16]或“版本目录学”。[17]在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领域卓有成就者,被称为“版本目录学家”或“校雠学家”。[18]这样看来,校勘包括了史料辨伪。[19]中国近代兴起的“古史辨伪”,也可以视为广义的校勘和校勘学的一个部分。[20]
在现代学术研究领域,很少有学者被称为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或校勘学家,也很少有学者被称为“版本目录学家”或“古典文献学家”。但是,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一起浓缩为“现代文献学”或“历史文献学”。[21]与之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及“文献综述”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校勘的时机
并非所有的研究都需要校勘,但是,当研究者遇到以下情境时,则需要做必要的校勘,以免出现学术研究中的“低级错误”。
第一,在阅读文献时,需要在不同版本之间做出选择。如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的开篇所提示:“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读书不知道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22]一般而言,可以通过考察文献的目录、导言、注释以及参考文献来对文献的质量做一个整体的评估。然后,在比较不同版本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第二,在引用文献时,如果同一著作或论文有多种版本,则需要通过校勘的方式选择高质量的版本。
第三,在引用文献时,如果发现所引用的文字不顺畅,则需要通过校勘的方式确认原文是否准确。
第四,在转引他人的文献时,需要确认所转引的文献是否准确。比如,在讨论柏拉图的“灵魂马车”比喻时,不少研究者的引文与注释出现错误[23]:一是引文与原来的译文不符。二是注释错误,标示的页码与原来的译文不符。[24]又如,Rudduck, J和Hopkins, D在其主编的Research as a Basis for Teaching: Reading from the work of Lawrence Stenhouse中引用了Stenhouse的What Counts as Research,其注释所标注的出处是错误的。类似的错误同时也说明,应该引用原始文献而不得转引他人文献或“文摘”式的文献,除非研究者经过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获得原始文献才可以采用转引。如果发现某份文献与原始文献摆放在一起可以起到“互文阅读”的效果,则可以在注释中同时列出原始文献和转引的文献。这样做的前提是,需要对转引的文献与原始文献做一些校勘,以便确认转引的文献是否准确。
第五,如果同一著作出现多个版本,则需要以校勘的方式确认版本的质量,一般而言,专业出版社的版本比较可信,而商业出版机构出版的作品需要警惕。本领域的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献比较可信,而没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献则可能难登“大雅之堂”。若同一文献出现多种资料集,应尽量使用最早的版本或选编校勘精良的版本。
第六,如果同一著作出现了多种译本,则需要通过校勘的方式比较译本的质量以便选择优质的译本。
第七,如果同一著作出现了多次修订版,则尽可能采用最新的版本,不过,也可以通过校勘的方式确认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以便选用合适的版本。
第八,如果引用译本,则需要对原文与译文做必要的校勘,以便确认译文的质量。如果发现译文的语义不顺畅,则立刻进入校勘状态。
二、两重证据法
如果把校勘理解为“用本子互勘”,那么,这种考据的方法仍然是以文本为单一的证据,有人称之为“以文献考证文献”、“以古书论古书”。[25]除了“用本子互勘”这种“单一”证据之外,还有两重证据法和三重证据法。
两重证据法主要指王国维所使用的地下的考古材料与地上的古书材料互勘的方法。在王国维看来:“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26]有人称之为“物质与经籍证成一片”或“地下纸上打成一片”法。[27]
其实,王国维的考证并不止于“两重证据”,陈寅恪将王国维的治史方法归纳为“三目法”:一是“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相当于王国维本人所说的“两重证据法”。二是“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28]
不过,有关王国维的“三目法”更适合用来概括陈寅恪本人的治史方法。王国维在史学方法上的突破主要限于两个方面:一是地下的考古资料与地上的文本资料相互印证,比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二是哲学视角尤其是西方哲学的视角与历史文本的相互印证,比如用叔本华哲学视角研究《红楼梦》。但是,王国维本人外语水平有限(仅通晓日语和英语),很难做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真正能够熟练使用这个方法的正是陈寅恪本人。据说,陈寅恪能熟练使用的外文有十六七种[29],尤其精研“梵语”,这为陈寅恪采用“异族之书”与本国之书相互印证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陈寅恪后来也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更正了王国维书中的某些错误。[30]
除了采用“异族之书”与本国之书相互印证之外,陈寅恪还采用了以诗证史的“诗史互证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典型作品是《柳如是别传》。
如果说王国维的史学方法的两个特色是考古学与文献学的互证以及哲学视角与史料的互证,那么,陈寅恪的史学方法的两个特色则是“异族之书”与本国之书的互证以及“诗史互证”。
世界汉学——《世界汉学》是目前国内汉学方面唯一有正式刊号的学术刊物。她的编辑部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编刘梦溪,副主编任大援。《世界汉学》是世界各国汉学家的园地,她同德、英、俄、美、日、荷兰、瑞典、葡萄牙、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汉学机构,有广泛联系,并有许多资深汉学家出任国际编委。
《世界汉学》——办刊及其目的:是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世界汉学的刊首语是:“为了中国、为了过去与未来,为了东方与西方。”
《世界汉学》是研究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和传统,交流汉学研究的经验,传递汉学研究最新讯息的资讯性、知识性、研究性、国际性的学术刊物。选题包括:
l、研究与介绍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梳理传统,总结经验;
2、介绍世界各国主要的汉学机构、汉学期刊和相关的出版物;
3、推介世界各国著名的汉学家,包括介绍其生平、履历和学术成就;
4、介绍和推荐不同历史时期具代表性的汉学著作、研究论文;
5、介绍和交流各国汉学研究的最新资讯、学术动态;
6、对世界各国汉学的传统、资源、观念、方法作比较研究;
7、探讨世界汉学在21世纪的走向及发展前景展望;
8、刊载与汉学相关的文物及机构、人物、刊物、著作的图版和书影。
《世界汉学》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0028
国内刊号为CN11-2604/G2
国际大16开本
每年出版2期,每期约30万字
分别于5月、11月出版
北京新源里西一楼B座《世界汉学》杂志社
编辑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出版发行: 世界汉学杂志社
地 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美术设计:吕敬人 梁毅凡
排版制作:世界汉学编辑部
世界汉学-创刊号-目录:
世界汉学(第一期)
World Sinology( Contents of First Issue)
汉学新视域
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为《世界汉学》创刊访杜维明教授 (周勤)
汉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变异的概观与评价(王铭铭)
日本汉学专页
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孙歌)
论竹内好——关于他的思想、方法、态度 [日]代田知明
日本文坛三闻人——近代日本儒学史主流派学者述评 (严绍璗)
日本的现代中国研究与现代中国学部
——访日本爱知大学加加美光行教授 (张萍 )
法国汉学
法国对中国哲学史和儒教的研究 [法]汪德迈 程艾兰
法国20世纪对中国史的研究 [法]鲁林
法国战后对中国占卜的研究 [法]马克
法国对汉传佛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法]郭立英
美国与中国
中国史大师费正清 [美]钱金保
理解过去的三个途径:
——作为事件、经验和神化的义和团 [美]柯文
汉学史研究
古代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论述 (万明)
十六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澳门]吴志良
汉学家
安特生在中国华北的考古活动 (张静河)
艾兰博士的汉学研究 (张海燕)
人物与书评
关于“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一些断想 (黄平)
东西方汉学和《东西方汉学思想史》 (余英时)
《东西方汉学思想史》寄语 [日]三浦国雄
为了法国与中国的文化因缘----译坛骁将耿升 (谢方)
汉学机构掠影
法国汉学研究所 (戴仁)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 (萧瑟)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 (杨慧林)
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在国古籍藏书 (沈津)
日本与中国学有关的学会和研究会 [日]代田智明
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 [日]绪形康
汉学研究动态
“现代中国文学场”国际研讨会 (荷兰)贺麦晓
“中西文化关键词”计划 (任可)
“海外汉学研究现状及其对策研讨会 (张西平)
80年代以来国内汉学出版物一瞥 (任大援)
(二)、世界汉学
世界汉学,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又称中国学。世界汉学,与汉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汉代人研究经学注重名物、训诂,因而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中国学,也称“中国研究”、“汉学”。国外对中国研究的统称。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研究中国的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经济、艺术、语言等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指研究中国的文献、语言和文学。在现阶段,中国学的研究重心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世界汉学,研究对象:从世界汉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成果看,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实际上是研究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整个中国的学问。由于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而且世界汉学最初发轫于汉语文领域,因而学术界一直将世界汉学的名称沿用下来。也有学者用中国学来称呼传统的汉学。世界汉学以整个中国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汉学,包括了中国的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的世界汉学,只涉及哲学、宗教、历史、语言文字等部分社会科学,诸如传统的版本、目录、校勘、音韵、训诂、考证等。从课题方面看,世界汉学,已涉及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将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态,从学科体系看,世界汉学已经囊括了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所有知识形态。
世界汉学,学科历史:汉学的产生发展,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有联系,又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普遍发展相关联。一般认为,汉学萌芽于16~17世纪来华传教的教士的著述中。400余年里,汉学经历了发轫期、确立期、发展期和繁荣期4个阶段:
(1)世界汉学发轫期(16世纪末-17世纪末) 西方对于中国的了解早在古希腊就已开始。但西方对中国的研究则始于16世纪末。第一本专门讲述中国的书是1585年在罗马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史》(门萨多著)。该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影响的早期著作还有《中华帝国志》、《中国改朝及中国基督教现状》、《中国度量衡考》等。这些著作大多出自教士之手,对中国的研究流于表面,缺乏系统性。
(2)世界汉学确立期(18世纪初-19世纪初) 18世纪初清王朝和罗马教皇有“仪礼”之争,刺激西方各派传教士对中国礼俗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科学院派来的优秀传教士,拟定了具体而系统的中国研究项目:中国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史;中国古今通史;汉字的起源;中国的动植物和医学等自然科学史;中国各门艺术的历史;中国现状 ,国家治安、政局和习俗,矿产和物产等。其结果出现了一批汉学成果:《中国仪礼论》(李明)、《鞑靼史》(刘应)、《书经以前之时代与中国神话之关系》(马约瑟)、《中国通史》(冯秉正)、《 成吉思汗及蒙古史 》(宋君荣)、《大唐史纲》(宋君荣)。而作为18世纪汉学双璧的是杜赫德编著的《中华帝国史全志》(共 4 卷)、当时北京教士研究中国成果汇集《中国杂纂》(共16册)。在18世纪法国教士汉学 成果的 基础上,19世纪初出 现了法国雷慕沙(1788~1832)和德国克拉勃罗德(1788~1830)两位博学多才的汉学大师。他们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国历史、语言、文学、宗教、地理学等众多领域。两人于1818年联合发起成立亚洲协会 ,发行期刊《亚洲学报》,主要刊发汉学研究成果。随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成立(1823),刊《皇家亚洲学会会报》。以此为标志,汉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
(3)世界汉学发展期(19世纪中后期) 这一时期正是西方试图将中国殖民化,与中国政府发生政治、军事冲突的时期。西方各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研究,改变了法国垄断汉学的局面。英国、荷兰、德国、瑞典、奥地利、俄国都有一批卓有成绩的汉学家:法国继雷慕沙之后有儒莲、毕瓯、巴参,荷兰有霍夫门、施古德,德国有奚伯尔特、晓特、甲柏连,英国有理雅格、毕尔、卫烈亚力,俄国有萨哈诺夫、帕底雷阿斯 、白莱脱胥乃德、伊凡诺夫斯基,瑞典有多桑,匈牙利有乔玛等。他们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施古德最早研究中国天文学,晓特的中国边疆民族研究仍有价值,毕尔开中国佛教文献学的先河,乔玛成为公认的藏学创始人。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不少汉学家集中毕生精力翻译中国古代典籍,译文水平较前有大幅度提高。如牛津大学首任汉语教授理雅格以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求准确地翻译了《论语》、《大学》、《中庸》、《书经》、《诗经》、《孟子》、《 春秋左传 》、《 易经 》、《孝经》、《道德经》和《离骚》,成为汉籍西译大家。
(4)世界汉学繁荣期(20世纪-现在) 20世纪近百年的汉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初期,甘肃敦煌石窟藏经洞被发现,其中保存大量古代汉文、藏文、蒙古文和其他文字的写本卷子及文物。西方一些汉学家来到敦煌考察,并掠走大批文物文献。这批珍贵的文物文献令汉学界震惊。以此为契机,促进汉学研究的新发展。西方一些大学纷纷设立汉学课程,成立专门的汉学研究机构,出版专门的汉学研究期刊。如法国巴黎大学高等中国研究所、荷兰汉学研究会、莱顿大学中国研究所、法兰克福中国学院、美国中国研究所、美国中国学会、美国汉学促进委员会、日本支那学社、日本中国研究所、日本中国学会,前苏联中国学家协会等。此外还有藏学和敦煌学的一些专门组织、机构,这些汉学机构或团体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门汉学杂志。还有研究东方或亚洲的学术刊物也是发表汉学成果的重要阵地。
世界汉学概况: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周边国家的汉学、俄罗斯汉学和西方汉学:
(1)、周边国家的汉学:主要是日本、韩国和越南。就日本文学来说,它接受中国较早,不仅借用中国的语言符号,而且刻意模仿中国古典诗文的内容和形式:袭取意匠,因承手法,摹拟题目,采撷成句。这种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被称作汉文学,后来才有了以假名创作的文学——和文学。所以,日本的学术也深受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他们的汉学研究以编纂、译注、训诂、考证、梳理发展史为特色。
(2)、俄罗斯汉学: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欧,间接获得汉学信息,一方面注重发展该国的汉学研究。它视野阔大,兼顾东方和西方。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研究中国,也是它的特色。
(3)、西方汉学:西方汉学具有浓重的西方学术的色彩,与日韩汉学、俄苏汉学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有如下数端: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西方接受中国颇多曲折,汉学研究忠实地记录或者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程;西方学术不断求变,代有新学,这也影响到了汉学研究,如撰写中国文学通史、敦煌学研究、中亚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于国内同类研究;西方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极为活跃,它明确反映出“西论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确操作,可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
相关词汇链接:
国学:该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国学,又称国故,可译“ GuoXue ”(音译)、“ Sinology ”(意译,指中国学, 汉学 ,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狭义的是指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广义主要是根据胡适:“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说法而拓展外延和内涵,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 、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 、 (元曲)与(明清)小说 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 、学术体系。因此,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化和学术成就,包括 历史 、 思想 、 哲学 、 地理 、 政治 、 经济 乃至书画 、 音乐 、 术数 、 医学 、 星相 、 建筑 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另外国学还指学府 ,如太学、国子监。国学也是一门学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20年代 始盛。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学,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
国故学:相对于洋学,而有国学,国故学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中国学、汉学。国学一个特点是概念模糊性。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是国学的外延。国学又可称国故,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中国学、汉学、汉族学)。狭义: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广义:“中国皠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说法而拓展外延和内涵,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 、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 、 (元曲)与(明清)小说 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 、学术体系。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标化和学术成就,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都是国学范畴。国学严格定义,目前为止,学界没统一界定。
汉族学: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正面临着严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恢复和弘扬本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有本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还要追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早日融入国际社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汉族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人口太多,生活太差,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在经济或是文化上,汉族仍然属于弱势民族。不少汉人缺乏民族意识,对历史知之甚少,再加上当前社会思想衰微,学术陵夷,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是不绝如缕。因此提议,创建一门全新的学科——汉族学。汉族学的任务旨在研究汉族的过去、现状和将来。这将是一门涉及多个学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大体可分三部分:汉族文化学:汉族社会学汉族未来学。文化学研究汉人的历史与文化,继承并利用先人的文化遗产,塑造当代汉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学专门研究汉人的身体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展示汉族的生存状况,指出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未来学给合国际形势,探讨汉族今后的发展走向以及在世界的地位等。
中学:清末称中国传统的学术(区别于“西学”)。西学亦称“新学”。与“中学”相对。泛指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成为当时先进人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根据。
应该是专门研究乾隆和嘉庆年间的史学派。一般此类学派都是从当时的国家形态和发展,社会动态和文化,民间的习俗和传统为研究目的的。一下的是具体介绍:
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的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式的学术流派。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清代乾嘉学派的出现,一般认为是清朝统治阶层残酷镇压和笼络羁縻臣民政策的产物。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对文人采取了严酷的统治政策。尤其是乾隆时期,屡次禁毁书籍,大兴“文字狱”。当时的文人学士不仅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即使是诗文奏章中有一言一名的疏失,也有遭致杀身灭族惨祸的探讨,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寻章摘句,逃避现实。乾隆即位后,大力提倡经学的考据,一些达官贵人如阮元、毕沅等,也出而倡导经学。
考据,作为治学的一个内容和方法,各代都存在。但时至清代初期方专业从事考据,把学术全部纳入考据的轨道,甚至在考据和学问之间划一等号。乾嘉时期学人反对宋明理学好发空论言之无物的弊病,走上从书本上寻找疑难问题进行考据的务实道路。所以在思想发展史上,他们建树不大,在学术研究方面,却有一定的造诣和贡献。
乾嘉学派的奠基人,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初学者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阎若璩、胡渭和毛奇龄等人重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顾炎武被公认为是开了清代考据学的先河。但至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家,遗其大而传其小,他们沉溺于故纸堆中,脱离实际,放弃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本意。
乾嘉学派,一般说来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影响最大。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它的特点是“唯汉是信”,即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凡属汉学,就一概予以采纳而加以疏通解说。吴派的主要学者有沈彤、江声、余萧客、江藩、王鸣盛等。皖派则重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的考证。此派的特点是从音韵、小学(即文字学)入手,通过文字、音韵来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即以语言文字学为治经的途径。他们在文字、音韵等方面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此外,皖派也颇重视思想和理论,如戴震作《孟子字义疏证》就是例证。戴震的学生很多,以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最为有名。
乾嘉学派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等可贵的治学精神。清代之前,旧有的学术研究长期致力于对于古代经典的阐述,处处讲求微言大义,而对于经典本身的真伪却不闻不问。至清代时期,古代的“疑古”学风达到一定的高度,学者在梳理旧有经典过程中,证实了很多被前辈学人奉为圭臬的经典为前人伪作,开一代学术疑古之风气。他们对古代经典的细心整理,为后来学者的学习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乾嘉学派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脱离实际、烦琐细碎。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存古薄今、舍本求末。他们考订问题,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把同类材料罗列一起,旁征博引,然后得出结论,只讲证据不讲道理。结果在细微末节上功夫很深,涉及圈套的需要说明解决时,就无能为力,造成了不通世务,不切实用,考据愈细愈是无有物恶果。烦琐细碎主要表现在许多考据家的作品,都是以繁为贵,一字的偏旁、音训考证动辄千言。为了标新立异,解释一个字的古义,疏至盈千累百,议论不休。结果是杂引衍流,不知所归。学者们毕生的精力,耗于一字一句的正讹,一名一词的渊源,造成很大的浪费。嘉庆以后,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考据学派提出异议和批评,乾嘉考据学也开始由极盛转向衰落。
中国清代的学术,称汉学、朴学、考据。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其代表人物。其中有吴、皖二派之分:吴派创自惠周惕,成于惠栋;皖派创自江永,成于戴震。
乾嘉汉学家继承古代经学家考据训诂的方法,加以条理发展,治学以经学为主,以汉儒经注为宗,学风平实、严谨,不尚空谈。以古音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古字古音以明古训,明古训然后明经,为其共同的学术主张。此风自清初顾炎武开其端,中经阎若璩、胡渭等人的推阐,至惠栋、戴震、钱大昕而张大其说,迄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遂臻于极盛。这一学派首重音韵、文字、训诂之学,扩及史籍、诸子的校勘、辑佚、辨伪,留意金石、地理、天文、历法、数学、典章制度的考究。在诸经的校订疏解中,取得了超迈前代的成就。对古籍和史料的整理,亦有较大贡献。长于考据,这是清代汉学家朴实力学的传统。但清初汉学兴起之时,有浓厚的反理学内容及反民族压迫的思想,而考据只是借以通经致用的手段。顾炎武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理学,进而主张以经学去取代理学,目的就在于“经世致用”。顾氏之后,此风渐趋蜕变。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以下,更是远离社会现实,止于训诂考据。因此,乾嘉学派是清初之学的倒退。清初,为确立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在文化上也推行了极为酷烈的专制政策(见文字狱)。在文网罗织之下,学者无不噤若寒蝉。惟有埋头考据,才有立锥之地。然而就其为学的特色及其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言,乾嘉学派又是清初之学的发展。这一学派的形成,正是清初学者对宋明理学进行批判和总结的必然结果。清初之学,以博大为其特色。乾嘉汉学,则以专精而扬其帜。乾嘉学派诸学者,无论在经学、史学、音韵、文字、训诂,还是金石 、地理 、天文 、历法、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当时最好的成就。其平实、严谨的学风以及精湛的业绩,是值得肯定的。道光以后,清王朝摇摇欲坠,加以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封建士大夫再不能不问社会的现实问题。于是,学术风气久经酝酿而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沉沦千余年的今文经学得以复兴。一时学者遂多舍弃文字训诂,而从事于“经邦济世”之学。同治、光绪之世,汉学于穷途末路之中,得俞樾、孙诒让诸人坚守壁垒,在古籍整理上同样做出了值得称道的成就。而章太炎重倡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之学,以伸张其政治主张,是汉学的一个光辉结束。
乾嘉学派的学风:立义必凭证据、援据以古为尚,孤证不为定说,隐匿或曲解证据为不德,剿袭旧说为不德,文体贵朴实简洁,辩诘不避本师,不出本题,词旨务笃实温厚
希望能帮到阁下!
古籍研究所好。
1、专业: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更专业专供古籍,吉林大学文学院专业多,不如古籍研究所研究的更透彻、深刻。
2、考学: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的考研、博士点更多,文学院考研、考博点少,古籍研究所考学更有优势。
汉语言专业考研选择方向还是比较多的,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向。主要的方向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自己喜欢哪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选择该方面去考研。以下就是我列举的几个考研方向供你参考。
🙌🙌方向一:文艺学🙌🙌
文艺学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文艺学主要培养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任教和文学研究单位从事研究的人才,这是本专业的主要就业优势和方向。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方向二: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略显枯燥,属于耐得住寂寞的学科,能静下心来作研究的那一类,文献学学科厉害的学校当属:北大、北师大、南大、川大、山大。综合运用版本、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 ⭐方向三:中国古代文学 ⭐ ⭐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 方向四:中国现当代文学🔎🔎
这个专业还是挺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管理、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评论等具体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后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相文学和当代文学。它是和中国的现代史和当代史相对应的概念。喜欢当代文学的同学可以冲一冲哦。
🗝️🗝️总结🗝️🗝️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四个考研方向。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虽然是一个传统专业,但是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趋于饱和,供大于求。近年来,总体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以上就是我对回答啦,祝你考研顺利上岸,喜欢就点个赞吧。
文献史料对历史研究有哪些作用
解决方案1:
文物的史料作用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佚。
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
文物的证史作用中国古代文献是中国的文化宝库。
而丰富多彩的文物,对古文献记载的证实,不仅增加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珍贵性,而且又增加了实物资料,成为文献记载的真实见证。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物可以证明文献记载的历史将文献和文物密切结合,相互印证,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文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相吻合者已不乏其例。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商代的世系。
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大批甲骨文中对商王世系的记载,经考证与《史记》记载基本相符《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记载了孙武仕吴孙膑
本文2023-08-04 20:12: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