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孔子把诗经删的只剩300首了,为什么他要删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收藏

有人说孔子把诗经删的只剩300首了,为什么他要删掉?,第1张

诗经》创作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之为《诗》。因其为毛公所传,又称为《毛传》,是奴隶时代的歌谣。《诗经》原先有3000多篇,记载了上古三代和春秋中叶各邦国的歌谣。

孔子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对《诗经》进行整理,删掉了大约90%的篇幅,最后只剩了305篇,因此后世称之为“诗三百”。根据各种史料看,《诗经》3000篇里包括很多黄帝时代的歌谣,比如现在我们仍能看到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吾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以及帝舜所做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等诗歌,都被孔子删去了。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把这些删去?

孔子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和子路乘坐马车到各国去游说,历时14年都没有成功,最后郁郁寡合回到了鲁国。这时候孔子已经年老,但他不甘心失败,开始整理古代典籍,目的就是为后世创立一个准则。《诗经》是孔子第一部整理的古籍。他的删改标准有以下几点:一,去掉重复的,就像我们头条发文的“消重”机制一样,这样去掉了一部分;

二,取材可施教于礼仪的,那些不符合礼仪的去掉;三,取材可实行于王道的,那些不合符王道的去掉;四,力求每一篇都能配得上庙堂弦歌之音,民间过于粗鄙的去掉;六,内容不纯正的去掉,比如“郑声*,放郑声”;因此,孔子整理后的《诗经》达到了这样的高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历经三千年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反应着生活的真知,以及它优雅的旋律,这些都是它美的地方。提起《诗经》,想必大多数人都能背出几句经典的诗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

根据记载来看《诗经》当中收录的篇目,都是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的,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有人断断续续的写出这些惊世骇俗的诗句。但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具体的作者我们早已经没有办法知道,这也是一个遗憾所在。但是这些诗句能被千年后的我们看见,也算是一件幸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让《诗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诗经》当中的三百多首诗,都反应着当时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描绘了先人们的生活面貌。这当中涉及了爱人之间的相思之情、操办喜宴的场面,甚至还有一些天文地理,可以说是一个周朝人的百科全书。细细品读之下还能发现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人生的哲理,可谓是充满了先人的智慧。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诗经》的三百首诗篇都是可以吟诵的,这个判断有理有据。因为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诗经》:“诗三百皆可弦歌之”。古人所说的吟诵和我们如今所说的唱歌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吟诵出来的曲调异常的好听,绕梁三日,令人赞叹不已。《诗经》它既有历史的悠长韵味,还有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且吟诵出来优雅动听,这些特质正是它的美之所在。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扩展资料:

一、“诗教”按诗歌特点系统进行。《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是说乐官在教国子《诗》时,按照《诗》的分类特点和创作手法分科教学,特别注重从道德、礼仪和音乐上引导。

二、“诗教”依年龄循序渐进。《礼记·内则》谓:“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国子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韶》舞,年龄稍长再学习《象舞》。

经过几年学习后,国子们“六艺”之事就能略备基础,在二十岁时进入大学阶段,据《礼记·学记》记载:“大学始教”要开始学习《小雅》,重点演习《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以明了为官之道和君臣一体。

三、“诗教”与“乐教”紧密结合。据《周礼》所载,大司乐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讽”与“诵”是要求学生能背诵诗歌、创作诗歌,以诗言志、以诗讽谏。《墨子·公孟》所说的“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描述的正是以多种方式学习《诗经》,以及在各类典礼场合中使用《诗经》的景象。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人民网——云南频道>>历史·人文 >>《诗经》与“诗教”

 诗经又叫做诗三百首,但其实诗经不是只有300首,而是311首,那为什么叫诗300百首呢,其实古代的编者取整数,也是为了更好叫一点,就叫做诗300首。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里面收录的内容有来自民间民歌的,也有古代贵族祭祀之歌,还有宗庙祭祀的一些诗歌。

其实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3000多首,只不过是在诗经里只收录了311首,为什么诗经只收入了311首呢?首先第1个原因就是,接春秋留下来的3000多首诗歌,有很多诗歌都得不到很好的保存,在时间的流逝下,很多诗歌就在还没有收录到的时候,就已经失传了,已经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了。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就是,这3000多首诗歌里,其实有很多诗歌写的并不太好,大家都知道诗经里,收录了全国各地很多的民歌,但是有很多的民歌其实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其他方面下,应该都不是很好,能够被流传只是很顺口而已。

古代的编者在收入诗经的时候,会多次参筛选,筛选这3000多首诗歌中,那些比较好的诗歌,就是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有就是如果把这3000多首的诗,都收录到诗经里面那样工程量也未免太大了,可能编者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原因,因此只能把那些精华的部分收录到诗经里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文学的源头之作,《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共计305篇。当然,另外还有6篇,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可以看成是无字的歌,被称为是“笙诗”,如果算上这6篇的话,共计是311首。

但一般而言,我们是不算笙诗的,所以通俗讲,《诗经》只有305首,称为“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实就相当于三个大类,但《诗》最初都是唱出来的,所以“风、雅、颂”也可以看作是三种不同的音乐类型。

《风》是地方民歌,是周天子京畿及各诸侯的“风土民谣”,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计160篇;《雅》是由识字的文人或官员创作的宫廷音乐,又分为“小雅”和“大雅”,其中,小雅74篇,用于诸侯宴会,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颂》是统治阶级的庙堂祭祀音乐,有时也会有歌舞,是歌舞音乐,共40篇

其实,《诗经》不只是一部单纯的诗歌集,确切地讲,它其实是一部音乐诗歌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经》就是一本民间和官方音乐的集合。

孔子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由此可见,《雅》、《颂》是音乐的名称,而不是诗体的名字,同时也可以印证《诗经》的音乐性。

到了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开始给《诗经》正名,他在《毛诗正义》中指出了《诗经》的音乐性;明代的刘濂,更是直接将《诗经》称为中国第一部“乐经”。

不过很可惜,这些优美的古音乐,没有一个曲调能流传下来,但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这些优美的“歌词”,虽然现在是听不到了,但却可以看到、享受到。

我们的孔老夫子一生极爱研究《诗》,关于《诗经》,他发表过很多看法,比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以,怎能不去读读《诗经》呢?

《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称为“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也是儒家“大六艺”之一,《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相传为孔子所编定,共三百零五篇,因此又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经》当作经典,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扩展资料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按照音乐特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类似于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包括政治诗、史诗、讽刺诗;“颂”分《周颂》、《鲁颂》、《商颂》,为庙堂乐章,用于宗庙祭祀。形式主要为四言,也杂有各种长短不齐的句子。 

据《论语》记载,孔夫子教育大家说,学诗应该多认识点草木鸟兽,这是诗的日常功用;又说,学了诗,出使的时候不能正确运用,等于白学,这又是诗的政治功用,可见诗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

一、《国风·秦风·无衣》

作者:无名氏

1、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二、《国风·秦风·渭阳》

作者:无名氏

1、原文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2、译文

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什么礼物送给他?一辆大车四马黄。

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悠悠想娘亲。什么礼物送给他?美玉饰品表我心。

三、《国风·秦风·权舆》

作者:无名氏

1、原文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2、译文

唉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

呜呼哉!曾经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饿顿顿吃不饱。可怜啊!远远不如从前好!

四、《国风·秦风·晨风》

作者:无名氏

1、原文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2、译文

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忧心忡忡满怀担心。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满怀悒郁忧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早忘了我啊没有丝毫记忆!

五、《国风·秦风·终南》

作者:无名氏

1、原文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2、译文

终南山上可有什么好风光?有高大山楸也有杏梅绽放。我君王登临绝顶伫足下望,任风吹锦衣狐裳袂裾飞扬。红润的脸宠好像涂了油彩,真是气度非凡伟大的君王。

终南山上可有什么好风光?有杞柳轻拂也有漂亮甘棠。我君王登临绝顶伫足四望,任风吹锦衣绣裳裾袂飞扬。精美佩玉随身移步响叮当,祝他福寿绵长万民永不忘!

有人说孔子把诗经删的只剩300首了,为什么他要删掉?

《诗经》创作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之为《诗》。因其为毛公所传,又称为《毛传》,是奴隶时代的歌谣。《诗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