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姓朱的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6收藏

有哪些姓朱的名人,第1张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来统领了这支起义军。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北京),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庙号明太祖。其后共传12代17帝,立国276年。

  朱柏庐:清初居乡教授学生,治学用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其《治学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后世视为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读本,影响深远。

  朱 温: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后为其子友珪所杀。

  朱士行:三国时第一个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中国僧人讲经往往从他开始。

  朱 亥:战国勇士,魏国人。是朱姓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经凭着40斤重的铁锤,保存了情势危急的赵国。

  朱敬则: 唐朝大臣、政治家、史学家。字少连,永城人,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生。历仕高宗、则天、中宗三朝,历官洹水尉、右补阙、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后迁凤阁鸾台平章事,执行宰相职务。他为官清廉,辞官归来时只一人一马别无所有。著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 毛主席对敬则公的评价:——摘自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十《朱敬则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年七十五。 贾谊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毛泽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十《朱敬则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6页)

  朱载堉:明朝音律学家、数学家。

  朱棣: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命解缙等人编纂《永乐大典》实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曾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西洋)。

  朱耷:即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水墨写意画大师。

  朱德:(1886~1976)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9 ~ 1976)。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红灯:(?—1899年),原名朱逢明,山东泗水县柘沟镇宋家人。义和团最初***,主张“扶清灭洋”。

  朱宣咸:(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与美术教育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与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创作。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成立重庆国画院的发起人,重庆美专校的创始人、并任校长。

楼主是不是打错了,是不是指羊祜(hu 第四声)啊。他是西晋名臣,辅佐晋武帝功勋卓著,对晋王朝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付出极大贡献。也是本人很崇敬的一位中国古代名臣。下面是他的一些资料。

  西晋名臣羊祜

  羊祜(221—278),字淑子,西晋大臣,泰山南城人(祖籍新泰羊流)。世代为官,祖父羊续东汉时任南阳太守,父羊曾任上党太守,有异母兄羊发,同母兄羊承和姐姐羊徽瑜,羊承早丧,羊徽瑜被司马师纳之,封为后(景献皇后)。 

  羊祜早年丧父,青年时博学多才,能文著称,身材魁梧,眉目清秀。曹魏末年,被文帝召见并封为大将军,另被拜为中部侍郎,后曾任关中侯、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中领军悉统宿卫等职,参与司马昭机密。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因羊祜辅佐有功,被授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晋武帝与他策划灭吴,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在真十年,广泛开设乡村学校,治理地方秩序,并开屯田,储军粮,为灭吴作了充分准备。

  他针对当时“军无百日之粮”的窘况,号召士兵屯田开荒八百余亩,几年之内积存了供十年用的军粮,既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又充实了军用物资。他开设学馆,重视教化,关心民众,“甚得江汉民众之心”。他常身着便服,带少数随从,了解下情,与士兵共甘苦,深得士兵爱戴。羊祜对东吴官吏实行安抚政策,对来降吴人予以奖励,并来去自便。有一次,部下抓了两个牧童作为俘虏献上来,羊祜了解情况后,派专人把两个牧童送到吴地父母处,牧童全家感激涕零,到处称颂羊祜恩德。在两军交战中,吴将邓香侵犯夏口,被活捉,羊祜开导一番后就把他放了回去,不久,邓香率部来降,吴将陈尚、韩景较顽固,屡犯边境,羊祜令部下追斩之,然后又厚礼殡葬,陈、韩子弟来迎丧,羊祜以礼相待。为此,羊祜德声大振,吴国官兵为之悦服,就连与羊祜在边境对峙的吴国将帅陆抗也说:“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后来与陆抗互通使节,各保分界,于是边界进一步得到安宁。

  到了咸宁二年(276年),伐吴条件已具备,而且吴将陆抗已病逝,羊祜上述说:“吴主荒*无道,又非常残暴,已失去民心,趁此攻打吴国,吴纵有长江作天险也无济于事,灭吴统一就在眼前了。”但因秦、凉二州的少数民族叛乱,把此事耽搁了,评定叛乱再上疏伐吴时,因朝中多数权臣的反对,又不能实现。羊祜长叹说:“天下不如意,恒十居其吧,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其后,晋武帝因羊祜功大,以泰山郡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封羊祜为南城侯。南城郡郡治南城(今山东费县),这便是一些人误认羊祜为费县人的原因。南城侯设置相,与郡公等同,官高爵显,但羊祜固辞不受。史称:“祜每被登进,常守冲退,至心素著,故特见申于公列之外。是以名德远播,朝野县瞻,缙绅佥议,当居台辅。”而晋武帝“方有兼并之志,使祜以东南之任”,也就答应了羊祜的请求。二年后羊祜病倒,回到洛阳,仍向晋武帝面陈灭吴之计,武帝怕他劳累,让他坐车上殿,并免去朝见之礼,羊祜重申了伐吴谋划,他说:“今主上有禅让之美,而功德未著,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越也!”晋武帝听了很是高兴,并令羊祜带病领兵出征,羊祜奏称:“取吴不必臣自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公元278年,患病加重,他推荐很有军事才干的杜预接替自己,不久过世。武帝听到这一噩耗,“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消息传到荆州一带,“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资治通鉴·晋纪》)

  羊祜临终前,对子女所嘱二件事:一嘱咐亲人不得将它的官印入柩;二不得修陵寝,只求和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羊祜死后,堂弟羊琇按其意愿要葬于故里祖墓之侧。晋武帝念其功高,且赐给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追赠侍中、太傅。因此,羊祜归葬新泰故里的遗愿没有实现。

  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诗中,对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进行了热情赞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毛泽东在晚年也曾多次调阅《晋书·羊祜传》,并在书封写下题记,对羊祜也有过高度的评价(《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页165),显示了这位中国一代伟人对羊祜的关注。

    《晋书·羊祜传》

  原文: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者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年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附译文] 

  羊祜,是泰山南城人。祖辈世代做二千石一级的官,都以清廉有德操而闻名。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率军镇守荆州,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与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的人想离开的,都听任各自的心愿。东吴石头城的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余里,常骚扰边地,羊祜认为是一大边患,最终用巧妙的计策使吴国撤去守军。于是晋国戍边巡逻的士兵减少了一半,所减士兵用来垦荒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羊祜刚到荆州时,军中没有百日的存粮,到了他镇守荆州的后期,有可供十年的粮草的积蓄。 

  羊祜鉴于春秋时鲁国的孟献子在武牢筑城而郑国惧怕,齐国的晏弱在东阳筑城而莱子畏服,就占据险要地势,筑五座城池,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夺取了吴国人大量的资源,吴国石头城以西,都成为了晋国的地方。从此吴国人前后来归降的人络绎不绝,羊祜于是就修德讲信,来安抚初降的吴人,有吞并东吴的慷慨大志。每次和吴国人交战,总是先约定日期,不搞突然袭击。有人俘虏了吴国人的两个小孩,羊祜便把他们遣送回家。吴国将军陈尚、潘景来侵犯边境,羊祜派兵追击并杀了他们。羊祜很赞赏他们为国而死的气节,就用隆重的礼节安排他们的丧事。潘景、陈尚的家人迎丧时,羊祜以礼发送。羊祜行军每到吴国境内,在田里割谷作军粮,都要算出所割谷子的价值,送一些绢来补偿人家。每次在江汉一带会众打猎,总是限在晋国范围(不进吴国境内)。打猎时如有被吴人射伤的禽兽却又被晋兵得到了的,都原样送还吴人。于是吴国人都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不呼其名。 

  羊祜病重卧床,请求进京。等到陪皇上坐谈时,当面陈奏伐吴的计谋。病情渐渐加重,就举荐杜预来代替自己。羊祜死后二年,吴国被平定,群臣向武帝称贺,武帝端着酒杯流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羊祜一生虽身居高位,但立身清俭,他的不朽业绩和高尚的品格将永远受到世人传颂。

一、《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白话释义: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二、《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话释义: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三、《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朝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释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四、《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白话释义: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五、《采桑子·重阳》作者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白话释义: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读书方法很多(1)泛读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

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毛主席读“二十四史”人物传

  “二十四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二十四史”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史”,所提供的历朝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实之繁富,治国经验教训之丰富,可以说古代史书无出其右者。毛泽东很重视阅读“二十四史”,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他读此书,与史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总结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和兴衰之由。毛泽东留下了阅读“二十四史”的大量批语,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毛泽东喜读“二十四史”。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以上,有的书皮都磨破了。 1942年,毛泽东曾在延安窑洞家中与徐复观叙谈。徐复观问毛泽东如何读史,毛答:“中国史应当特别留心兴亡之际,此时容易看出问题。太平时代反不容易看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留心兴亡之际”,这也是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基本方法和侧重点。 对“二十四史”中的很多人物,毛泽东都作出了或褒或贬的评价。并通过这些评价,总结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治国经验,和一些朝代的败亡教训,以作为管理国家的参考,并借以教育广大干部。现依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及“二十四史”有关部分、《资治通鉴》等书籍,简要介绍毛泽东阅读“二十四史”中三篇人物传的情况如下。 梁武帝“专听生奸” 毛泽东读《南史·贺瑒传》附《贺琛传》,对南朝梁武帝萧衍有两段发人深省的评论。 梁武帝本是南齐雍州刺史,乘南齐内乱夺得帝位。他在位48年,想做一番事业,然而不但国家没有治理好,还把自己的性命丢了。公元549年,叛将侯景以10万兵力攻破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宫城后,将梁武帝囚禁于净居殿,不给饮食。这位皇帝饥饿、忧愤成疾。“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荷荷”是象声词,为怨恨之声。时年86岁的梁武帝,要吃一口蜂蜜而不可得,喊了两声“荷荷”,含恨而死。 梁武帝在位时,有一位名叫贺琛的大臣曾上书梁武帝。当时武帝年事已高,百官“缘饰奸谄,深害时政”,奸邪小人纷纷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官场风气败坏。贺琛上书谈四件事情:一是人民不能安居,此乃有关官员之过;二是现今天下官员,罕有清廉,乃由风俗侈靡造成;三是小人“诡竞求进”,用不正当手段向上爬;四是目前天下没有战事,而国库空虚。意见提得很尖锐。 意见书送上去以后,武帝看了大怒,立即召来负责记录的官员,口授斥责贺琛的敕命,对贺琛所提意见逐条予以批驳。 针对贺琛的第二条意见,梁武帝说:你提出应当倡导节俭,这很好嘛。孔夫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朕不是这样做的嘛“朕绝房室三十余年,不与女人同屋而寝,亦三十余年。于居处不过一床之地,雕饰之物,不入于宫,此亦人所共知。受生不饮酒,受生不好音声,所以朝中曲宴,未尝奏乐。朕三更出理事,随事多少,事或少,中前得竟,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既常一食,若昼若夜,无有定时,疾苦之日,或亦再食。昔腰过于十围,今之瘦削,裁二尺余。旧带犹存,非为妄说。为谁为之,救物故也。” 梁武帝把自己如何勤苦,如何操劳,如何节俭,说得非常具体,甚至提到了他的私生活。他说,自己已经30年不过夫妻生活。居住的地方很狭小,陈设简朴。生来不饮酒,不喜音乐。三更就开始处理政事。如事情少,中午处理完;事情多,太阳偏西才能吃饭。一般一天只吃一顿,生病的时候,也有一天吃两顿的。他还说,他的腰围以前有“十围”(两手合拱的长度为一围),因为劳瘁,现今瘦得只有两尺多。他怕人不信,所以特别说明,以前用的腰带还在,可以证明他的话句句属实。梁武帝向人们表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干,就是为了救众生于苦难。 毛泽东对梁武帝的这段话,下了这样的批语:“萧衍善摄生,食不过量,中年以后不近女人。然予智自雄,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至灭亡,不亦宜乎。”“予智自(予)雄”是妄自尊大的意思。毛泽东认为梁武帝是一个妄自尊大的君主,让小人钻了空子,贤能的辅佐大臣都离他而去,他的败亡一点也不奇怪,是势所必然。 针对贺琛的第三条意见,梁武帝说,你指出小人用不正当手段向上爬,那也不能不让他们奏事,不能因噎废食。古人说:“专听生奸,独任成乱。”你倒说说看,要怎样办才好呢将你的意见写出报来。 毛泽东就梁武帝的这段话批道:“‘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梁武有焉。”“专听”即偏听,“独任”即偏信(信用)。毛泽东认为梁武帝治国,犯的大错之一即是“专听”“独任”,以致“小人日进”,“良佐自远”,国家出现内乱。 侯景攻破建康宫城之日,梁武帝说过这样一句话:“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死到临头,可能还不知道自己败亡的原因。《南史》对梁武帝有如下一段评论:武帝留心祭祀,忘情征战,沉溺佛教,法纪松弛,悖逆萌生,祸患将临而不知警惕,最终导致败亡。“自古拨乱之君,固已多矣。其或树置失所,而以后嗣失之。未有自己而得,自己而丧……可为深痛,可为至戒者乎!”就是说,自古开国之君不少,有的举措失当,以致后继者丢失政权。从来没有天下由自己而得、由自己而失这样的事。梁武帝给后人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南史》的这段评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的以上两段批语。 汉章帝容许争论 毛泽东读《后汉书·袁安传》,对书中记述东汉章帝时一次朝廷争论的一段话作了言简意赅的评点。 《后汉书·袁安传》写到,汉章帝时,朝廷就北匈奴问题展开了一次激烈争辩。早在公元48年,东汉光武帝时,匈奴就分裂为北匈奴、南匈奴两部,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依附汉朝。章帝元和二年(85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说:“朝廷既已跟北匈奴和亲,而南匈奴仍前往北匈奴抄掠,北匈奴单于说汉朝欺负他们,以此为藉口意欲侵犯汉朝边境。臣以为应当归还南匈奴掠得的北匈奴人口,以安抚北匈奴。”章帝下令召集大臣们在朝堂议论此事。 公卿们众口一词说:“北匈奴奸诈,欲壑难填。如果归还南匈奴夺得的北匈奴人口,北匈奴就会更加狂妄,故不能同意孟云的上书。”身居太仆高位、掌管宫廷车马和全国马政的袁安,力排众议,坚决主张采纳孟云的意见,将南匈奴掠夺来的北匈奴人口悉数归还北匈奴,以示汉朝守信。他说:“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司徒桓虞觉得袁安说的有理,遂转而附和袁安的意见。这让太尉郑弘和担任司空的第五伦非常不快,都认为桓虞不坚定,背叛了他们。郑弘甚至给桓虞扣上政治大帽子,说“凡是主张归还北匈奴人口的人,都对朝廷不忠”。桓虞对郑弘这种毫无道理的说法给予了驳斥。 有关官员将朝堂争执的情况及时报告了章帝。袁安等人摸不清皇上是什么态度,深恐皇上怪罪他们,立即上交印绶,以示谢罪。 章帝下令说:“事以议从,策由众定,訚訚衎衎,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就是说,朝廷的事情通过讨论决定,朝廷的方策由百官决定。中正和悦,这才符合礼制的法则。而鸦雀无声,大家都把真实的想法藏在心里,对朝廷来说并非好事。章帝采纳了袁安等人的意见,还说他们没有过错,不用谢罪。 毛泽东阅读《袁安传》至这一段,批了四个字:“可以争论。” 这是对汉章帝容许大臣们在朝堂就国家大事展开争论的明智做法的肯定。朝堂争论有益于朝政。汉章帝通过朝堂争论,正确处理了归还被掠的北匈奴人口问题,就是一个例证。 据史书记载,汉章帝颇有“开明君主”的风范。西晋华峤说:“明帝察察,章帝长者。”汉明帝对人苛刻,汉章帝为人宽厚,东汉的这两位皇帝作风大不相同。《后汉书》给汉章帝下了这样的评语:“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他能听取臣下的各种意见,作出较为正确的选择。他下令废除明帝以来的多种苛政,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有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局面的出现,得到了后代史家的好评。 唐玄宗能容韩休 毛泽东还就《新唐书·韩休传》写下批语。 韩休是唐玄宗时大臣,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宰相。《新唐书》称他“直方不求进趋”,是一个公正大方,不会钻营的人。他被提拔为宰相有点戏剧性。宰相裴光庭死后,唐玄宗命宰相萧嵩推荐接替裴光庭的人,萧嵩将韩休的道德、品行赞扬了一番,于是韩休被提升为宰相。萧嵩原以为韩休是一个“柔易”(柔和平易)之人,所以举荐他。哪知韩休当上宰相以后,连“恩人”萧嵩的不恰当意见也敢顶,萧嵩便老大不高兴,后悔他对韩休看走了眼。 韩休对唐玄宗也敢提出不同意见。担任万年尉的李美玉犯了罪,唐玄宗要将他流放岭南。韩休说:“李美玉是一个小官,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有大奸,请先惩办大奸。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就是这样的大奸,他恃恩而贪,宅第车马超过规定的标准。臣请先处理程伯献,后处理李美玉。”玄宗不许,而韩休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连玄宗都无法使他放弃自己的想法。韩休说:“朝廷不能容忍犯了小罪的人,却将巨奸放过一边,陛下如不罢免程伯献,臣是不敢奉命处理李美玉的。”韩休说话、做事,一向如此“坚正”。 韩休严肃、耿直,时政得失,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玄宗常在皇家苑囿打猎,每次打猎,必定要奏乐。而每当乐队的规模超过了标准,玄宗必定问身边的人:“韩休是否知道”玄宗的话才说出,韩休劝告玄宗的奏疏就送到了。玄宗曾经拿过镜子照脸,看到了自己闷闷不乐的样子。身边的人巴结他说:“自从韩休入朝,陛下就没有一天愉快。陛下何必老是让自己忧愁,而不把韩休赶走呢”玄宗说:“我虽瘦,天下肥了。萧嵩每次奏事,都要顺着我的旨意,我退而思天下,不能安睡。韩休论述治国之道,刚直敢言,我退而思天下,睡必安。我用韩休,是为国家社稷考虑啊。” 对《韩休传》的这段记述,毛泽东写下了六个字的批语:“玄宗能容韩休。”可谓画龙点睛。 《韩诗外传》说:“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任用韩休这样的直言敢谏之士,有益于国家;任用萧嵩这样顺着皇帝讲话的人,有害于国家。 韩休任宰相是在开元年间,那时唐玄宗还是一位清醒的、很有作为的皇帝,整个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处于兴盛时期。《新唐书》对前期的唐玄宗评论道:“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几致太平,何其盛也。”“几致太平”,是接近太平盛世的意思。这段话说得并不过分。这个时候的唐玄宗,还能够听得进韩休的逆耳忠言。二十四史, 人物, 毛主席

有哪些姓朱的名人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来统领了这支起义军。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北京),推翻元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