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脾跟食物都不接触,请问运化靠的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8收藏

脾主运化,脾跟食物都不接触,请问运化靠的是什么?,第1张

脾位于中焦,它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主运化,就是说脾有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作用,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1) 运化水谷精微(即指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具体的讲,就是当饮食物化成精微物质(营养成份),由脾吸收转输给肝和心及各个组织器官。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胃只是起到受纳和初步地消化作用,主要是依靠脾的运化作用来完成,故称为“脾主运化”。脾的这种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为“健运”。反之,则称为“脾失健运”。 脾的运化过程是:食物经过消化后,其中的水谷精微,由脾来吸收并将其上输于肺,由肺贯注心脉,再通过脾气的作用输送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各个组织器官。因此脾气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的功能旺盛。如果睥不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腹胀、腹泻、倦怠、消瘦、营养不良等症。

(2) 运化水湿:是指脾有促进水液的代谢作用,也就是说脾与体内组织的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排泄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体水液平衡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运化过程是: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运送到周身各组织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再把代谢的水液下输给肾,由膀胱排出体外。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正常,体内各个组织既可以得到水液的濡润,也不致有水湿的潴留,从而维持着人体内水液的平衡。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如水湿停滞肠胃,则症见大便溏泻,小便不利;水湿溢于肌肤不得外泻,则会形成水肿;留于腹腔,就形成腹水等。 最后还应说明,水谷精微的运化主要是由脾所主,但也是在心和肺的参与和作用下共同完成的,水湿的运化也是在肺、脾、肾三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两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故其病理表现也常常是互见的。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29 后天之本:

指脾(胃)。人出生以后,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

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30 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31 脾主运化水湿:

又称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32 脾主升清:

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33 脾主统血:

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4 四末: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称四肢为四末。

35 分肉:

即肌肉、肌。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称。

36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必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心、肺,以输布营养全身,故称。

37 唇四白:

唇四周的白肉,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

38 脾主肌肉:

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肌肉,使之丰满健壮,故称。

39 脾主四肢: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升清阳,四肢得清阳之气则清劲有力,故称。

40 脾在志为思:

思虑是以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经脾气气化而表现于外的一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状态,故称。

41 仓廪之官:

仓廪,指贮藏粮食的仓库。仓廪之官,是言脾胃如同掌管国家粮库的官员,对饮食物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

42 脾开窍于口:

指脾气之运化正常与否,可从饮食口味的情况反映出来,脾气健运则饮食口味正常。

43 脾之华在唇:

口唇为肌肉的一部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光泽,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映,故称。

44 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是脾之阴津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润口、助吞咽和消化,脾气固摄,是涎不外流,故称。

主运化 统血 生血 升清 建议你想学医的话 看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就有~ (二)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

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和运输的功能:

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

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

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

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

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

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

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

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

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

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

类》)。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

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

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

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

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

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

织器官。“饮食先人于胃,俟脾胃运化,其精微上输于肺,肺气传布各所当人之脏,浊气下

人大小肠,是脾胃为分金炉也”(《医权初编》)。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

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

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

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

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

天本论》)。但“五味人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人以水谷为本,

脾胃为水谷之海,故又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方面,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

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

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

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

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

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

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

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

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

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

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

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

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2.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

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

质基础。故张景岳说:“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脾运化的水谷

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

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Q)脾主统血: “脾统诸经之血”(《名医汇粹》), “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

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

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

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

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

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医碥·血》)。但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

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因脾失健运,阳

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

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所以说:“睥统血,脾虚

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卷二》)。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

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

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

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

一,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

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之恒定而不下垂。脾的升清

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同时,

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

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

脏下垂等。

脾者,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其合肉也,其荣唇也,开窍于口,是经多气少血。《难经》曰∶脾重二斤三两,广扁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智。脾胃属土,俱从田字,胃居中,田字亦中;脾处右,田亦偏右。(李士材)

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如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行,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参》)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是经常少血多气。其合脉也,其荣色也,开窍于舌。《难经》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也。

上智人心七窍三毛,中智人心五窍二毛,下智人心三窍一毛。常人心二窍无毛,愚人心只一窍。无窍则神无出入之门。

○心有七孔应七星,三毛应三台。心至诚则无所不应。(《医学入门》)

《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邵子云∶心为一太极,而四肢百骸、脏腑阴阳,尽皆禀命于心。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命也。凡人之心,上有肺之华盖遮覆,下有包络橐 护围,状如圆镜,明如止水,乃虚灵不昧者也。其间藏性、藏情、藏神、藏液,又为枢机之象。如神不守舍,心枢摇也;神思迷惑,心机塞也;七 情感 触,心枢动也;颠倒无恒,心机乱也;液藏于中,心枢守也;汗达于外,心机发也。或曰∶枢机之病,独心脏有之,何也?盖心家诸病,不能出开阖之理。如不寐,心之开也;善寐,心之阖也;喜笑,心之开也;不乐,心之阖也;不汗,心之阖也;妄汗,心之开也。病情不一,而无形不能出枢机之象,有形不能越开阖之理。岂可不知心之为心乎?(《医学阶梯》)

《经》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或指下第七节命门穴为小心者,非也。王注小心者,真心神灵之宫室,以心系并脊膂贯脊髓,正当七节之间。自杨上善认小心为肾神,乃倒数脊骨下七节,致后人即以命门为小心,由此误也。滑伯仁《心经注》云∶心系有二,其一上与肺相连;其一由肺系而下,曲折向后,贯脊髓,正当七节之间。又按五内图,果如所云,据此观之,小心即心包络也。何一阳亦谓包络发原,正在心五椎下二节七节之傍,正与膻中平对,井不可紊。设如彼逆数之,则心当在十五椎,肺在十九椎下矣。自《素问》以来,未闻此倒数法也。(《医旨绪余》)

《素问》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一节,此浊气归心,不得其解。因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果浊气归心,焉得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乎?按此心字,必脾字之误。考《灵枢》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又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又曰∶阴清而阳浊,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夫腑为阳,脏为阴。既曰诸阴皆清,则心之受清可知。既曰足太阴独受其浊,则浊气归脾之外,更无一脏再受其浊可知。是浊气归脾,经文无不印合。(《吴医汇讲》)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后附于脊,前附于脐,上左回叠,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小肠上口,在脐上二寸近脊,水谷由此而入,复下一寸,外附于脐,为水分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是经多血少气。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有下口,无上口,当脐上一寸水分穴处,为小肠下口,乃膀胱之际,水液由此别回肠,随气泌渗而下,其出其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窍而为癃。诸书有言其有上口无下口,有言上下俱有口者,皆非。是经多血少气。《难经》曰∶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李士材)

膀胱上口,《灵》、《素》未言有无,后世或言有上口而无下口者,乃以气化则能出之句而误会也。若无下口,焉得气一化则遂若此通利哉!是无下口之说,不必论矣。或言有下口而无上口者,张景岳、李士材俱主是说,第无上口,则交肠之易位而出者,粪从何处入乎?张三锡以为上下俱有口是也,但语焉而未详。夫水道既从小肠下口以入膀胱,则清浊不分者,何独并于大肠之水泻人所常有,而粪入膀胱之交肠患者甚少乎?谛思其故,必系膀胱有上口而常闭,乃为平人之常,水之人于膀胱者,乃是三焦化入,而非从上口以入者也。或腑气大虚,则力乏而窍不能闭;或邪热伤腑,则热主开泄而窍亦不能闭,以致粪从小肠下口入于膀胱上口,并随小便而出矣。譬如人身之外窍,亦有常闭而不通者,脐孔与两耳、两乳,无故则常闭而不开,有故则或出脓血,或通乳汁,膀胱之上口,亦可以类推矣。

  藏象第十二节:脾主运化

课程总结

生理上:

脾主运化

纳食正常

面色红润光泽

耳聪目明头清

口唇红润

四肢轻健

肌肉丰腴

病理上:脾失运化(下节课接着讲)

思考题:

脾主运化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1纳食正常

2面色红润光泽

3耳聪目明头清

4口唇红润

5四肢轻健

6肌肉丰腴

为何脾运化功能正常口唇红润?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脏功能的盛衰。脾气健旺 则气血充盈,口唇红润有光泽。

为何脾运化功能正常就能四肢轻健,肌肉丰腴?

因为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可将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营养肌肉,四肢,使其丰满健壮,活 动有力。

知识点梳理:

1为何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涉及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送,以及转 化为精,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全过程,故称脾为气血生化 之源,后天之本。

2为什么说脾的功能正常就不需要化妆?

因为脾运化功能正常,气血化源充足,气血上荣头面,面色就会红润有光泽。

3为何有人吃嘛嘛香?

脾开窍于口,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 泌口津,助消化,促使食欲旺盛,纳谷馨香,口味正常。

4为何有人食欲不振,口淡无味?

若脾的功能失常,可致口味异常和食欲的变化,如脾气亏虚则食欲不振, 苦淡无味。

5为何有人总觉得口中甜腻?

因为脾胃湿热

6唐朝真是“以肥为美”吗?

是以肌肉丰腴为美,而不是单纯性的肥胖

7临床常见的肌肉病变,例如重症肌无力等可以从脾论治吗?

可以,因为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8如何理解五液中的“涎”?

脾在液为涎。涎为脾运化的津液,上溢于口而化生形成的。主要功能参与 消化食物,润泽口腔,保护黏膜等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是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有赖于脾的传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至全身。

运化水液:也可称为“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能及时的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这样就是脾虚主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主运化,脾跟食物都不接触,请问运化靠的是什么?

脾位于中焦,它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主运化,就是说脾有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作用,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