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仙道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6收藏

方仙道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方仙道,还是一种宗教神话,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现是黄老道学向宗教演变的征兆。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都是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战国时,燕齐一带的方士将其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道家、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揉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企图长生求仙。其所谓「方」指治道之方,所谓「仙」指长生不死的得道神仙。黄老学说起于齐国稷下道家,他们同时尊奉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齐田崇尚稷下黄老,治黄老之学者蜂起。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加以治黄老之学的学者中,本来就有许多方士,他们以神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的解释,使黄老之学向神仙方术的方向发展。至东汉,进一步将黄帝、老子神秘化,又由着重尊崇黄帝,转而推崇神化后的老子,逐渐形成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成为道教的前身,当时道教的一个主要派别太平道,其创始人张角,最初就是属于黄老道的信徒。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方仙道 派别 :道教 出处 :《史记·封禅书》 地域 :战国燕齐一带 时期 :春秋战国 来源,简介,代表人物, 来源 道教将黄帝与老子同尊祖师的根源也是从庄子的文章里宣传出来的。在《庄子·大宗师》就说黄帝得道,升天成仙了;《在宥》篇中有广成子向黄帝传授“至道”。将黄帝尊为祖师的是道家的另一派神仙方士与黄老术士以及神仙方技家。这样,将原来老庄学派以恢复事物的自然本性为终极目的的学说,转变成为黄老学说以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为我所用。这给神仙信仰及道教以后的内丹术理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道家系统中,老子的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即黄老之学和庄学。两者都继承了老子的道论,但又加以不同的发展。就黄老之学来说,它使老子的道论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出了一系列社会政治准则;而庄学则把道演化成了一种人生境界。由帛书《黄帝四经》的发现,我们对老子思想发展的这两种倾向看得更为清楚,同时,如前段所说,黄老之学本身的发展线索及显学地位也更加明显。不过这时让庄子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一些后学拿着他的“真人”主张,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流派,那个流派叫做神仙家。 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神仙家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中国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的事件。齐威、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之药,其规模越来越大,但都毫无结果。故方仙道的兴盛期为战国后期到汉武帝时,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侨、徐福、卢生、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 古时的"方术"指关于治道的方法。《庄子》:"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古代把治方术的人称作"方士",他们是"神人"的化身。 神仙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是形如常人而能长生不死,二是逍遥自在,神通广大。"方士"后来发展成"道士"即道教人士,他们以神仙崇拜为独有特点。神仙传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一出自荆楚文化,一出自燕齐文化。《庄子》书中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文字,是对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动描述。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这种神人、圣人不食人间烟火,不怕水火侵害,腾云驾雾,来去自由。《楚辞》中也有生动浪漫的神游故事。《离骚》想像自己升天,"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凰飞腾兮,又继之以日夜。"《九章》吟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既有这种神仙幻境,必有认真的追求者,而关键是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实现个体永生,于是有"不死"之方出现。 古代关于方术的记载很多。《战国策》记载有人献不死之药于荆王。 《韩非子》也提到"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神仙传说流行较广,而神仙方术的热衷者主要是诸侯王,两者同时盛行的地方是北方燕齐一带。燕齐地临大海,海天的明灭变幻,海岛的迷茫隐约,航海的艰险神奇,都引发出人们丰富的联想遐思。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人才荟萃,百家争鸣,黄老思想十分活跃"黄老之学在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信仰,还从中发展出早期的道教之一太平道,后虽被镇压,但齐东信道之风长期不衰"其次,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群山环抱"海天明灭,变幻无穷"海岛迷茫隐约,引人入胜,航海艰险神奇富有 ,海产丰富多彩,招人喜爱"特别是神奇的海市!山市,更易引起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遐思"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神仙传说气氛,是中国神话两大来源之一的燕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有大壑,名“归墟”,中有岱舆、员娇、方壶、流洲、蓬莱五仙山,“其上台观皆金玉,禽兽皆纯编,珠纤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长生不老。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据《史记》之《封禅书》、《孝武本记》、《秦始皇记》等记载,春秋战国之时,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等皆派人入海寻求长生之药。 据《史记》载,神仙方术自秦汉以后发展更烈。秦始皇并有天下后,多次东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徐福又称徐巿,秦时方士,为迎合始皇的迷信长生,上书说海上有三座神山,请得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秦始皇还派过韩终、侯公、石生等求仙人仙药,结果用费甚巨而一无所得。虽然"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史记》又说,这种方术"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有人还说"黄金可成,而河汉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方士们编造出黄帝铸鼎、骑龙升天的神话,引得帝王大发感慨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帝王一人好之,上下万人趋之,"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史记》说与邹衍同时,"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皆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神仙方术与贵族永享荣华的奢望相吻合,故多流行于权贵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传说还是一种宗教神话,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现是黄老道学向宗教演变的征兆。 简介 (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著道家学派的形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老子)之前即有汤相(伊尹)和纣臣(辛甲)为道家书,还有齐国的(太公)237篇、 (谋)81篇、 (言)71篇、(兵)85篇、(管子)86篇,楚国的(窜子)86篇。(老子);之后则有(文子)、( 子八)、(关尹子八)、(庄子)、(列子)、(田子)、(老菜子)、(鸦冠子)、(黄帝四经)(即今长沙马王推出土之黄老帛书)、(黄帝铭)、 (黄帝君臣)、(杂黄帝)等书。(汉书·艺文志)载道书37家,993篇,可见先秦时期道家学派是很庞大的。(汉书·艺文志)云: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可见道家之源出自史官,为“君入南面之术”,即君主治国的学说。同时史载自黄帝时设立史官,因此,道家学说的起源,当远溯黄帝。 战国后期,齐国首先成为中国文化的学术中心,学者们聚于齐国都城稷下,“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见(盐铁论·论儒》)因而以道家为宗的第一次学术大综合。就发生在这里。当时齐威王“高祖黄帝”,学者们遂将黄老联称,共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产生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成为道家的代名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 (史记·太史公自序)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云: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动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司马谈所描述的,正是道家在稷下综合诸家学术变为黄老之学的主要特征。除了君人南面之学,黄老学说还有“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汉书·艺文志)神仙十家之中,黄帝著述即占去四家,共61卷之多。阴阳家21家中有(黄帝泰素)20篇,又阴阳家16家中有(黄帝)16篇,此外还有风后、力牧、鬼容区等人,他们都是黄帝的臣子。老子的学说,与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本有共通之处。(老子)说:“深根固蒂,是谓长生久视之道,”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老子学说亦包括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在内。 西汉初年,由于暴秦之后,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当时的统治者顺应历史要求,以黄老清静之术治理天下,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于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蔚然大兴,盛极一时。当时以研究黄老之学而著名的人物有陈平、田叔、黄生、邓章、郑当时、司马谈等人。此时的方士们也喜欢研究黄老,如司马季主、严君平等,都是以方士身份而研究黄老之学的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说:“(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依老子、庄周之旨著书十万余言。”他们不但研究黄老,还以老庄之书教人,这是方士们和黄老之学相结合的开始。不过此时的道家及黄老之学,基本上仍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潮,从这时的《黄老帛书)、(淮南子)、(老子指归)、(论衡)之中可以证明。西汉政权巩固之后,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不再为统治者所用,汉武帝改为“独尊儒术”,但是黄老之学此时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此时的汉武帝既崇尚儒术,又崇尚神仙。这时的治黄老学者转向从事道家学术和神仙方术的研究,以维护其发展。这时儒家有神化孔子的趋向,谶讳学说也随之兴起。黄老学者与方仙道的方士结合,开始神话黄帝,宣扬神仙之学。从此之后,讲神仙之名皆托于黄帝,而老子仍属道家。 到了东汉,黄老之学演变成为黄老崇拜、(后汉书·楚王英传):“英晚节更喜佛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他沼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词,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此时的黄老,己经近于宗教信仰,与西汉的黄老之学大不相同。东汉桓帝延熹八年中(158一166),桓帝事“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又说桓帝为相信黄老道的缘故“悉毁诸房祠”,黄老道的名称始见于此时,黄老之学也在此时正式发展,成为黄老道,(后汉书·祭祀志)中说: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文周为坛,饰淳金知器,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乐也。 (隶释)卷三有延熹八年(165)的(边韶老子铭),其中说当时信道的人附会了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和“谷神不死,是谓玄化”的话,说老子“离合于混浊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设,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讯息。规矩三光,四灵在傍,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御览)第一也引后汉王阜(老子圣母碑)说: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具。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更将老子说成了是“道”的化身。当时的黄老道是己经将老子作为他们的教主了。此时的黄老道,没有什么组织,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宗教色彩,只是在崇奉黄老的基础之上公认老子是他们理想的教主,老庄之书便是他们的经典。他们就是这样在当时的社会中自然形成了一个信仰集团,东汉末年所兴起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它的流派。据(后汉书·皇甫嵩传):“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证明早期道教组织太平遭系由黄老道演化而来。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为道教教祖,以《老子想尔注》作为早期道教经典。 道教兼重黄老,试图以黄老的源流证明道家为中国上古文化传系之正统,以与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相对抗。但是为何不将黄帝奉为道教的教祖,而将老子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一方面黄帝为儒家“三皇五帝”之中的一位先祖,儒家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若将黄帝立为道教教主,势必与“敬天法祖”的儒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史载孔子“问礼于老子”,也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又史载老子“最知其所终”②, (后汉书·襄楷传)中襄楷上桓帝书说:“最言老子入夷而胡”。因此,只有将老子奉为道教教祖。而将黄帝搁置一边,才不会与儒家发生冲突。又因为孔子曾向老子问礼,也可说明道教地位不在儒教之下;同时又以老子化身而为佛陀的传说,说明佛教亦为道家的分支。这样,就能在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之中,借道家始祖老子的身份,而为道教争取相对有利的地位。老子被神化之后,黄帝的地位虽相对减弱,但仍为道家宗祖。道经之中托名黄帝的著作仍旧保存不少,比较重要的是中医方面的著作。由于传说(素问)、(灵枢)为黄帝所留,因而为(道藏)收入。据统计,有关中医的道经在(道藏)之 有14种。 所以,黄老之学发展成为黄老道,黄老道又演变成为道教,可是道教并没有将黄老道视为自己的母体,而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视为自己的母体,“老子之道”成为道教“最高信仰”;道教除了以神仙信仰为特征之外,同时还信仰老子之道,因此道教的信仰似乎是一种交叉信仰,这一点是道教与其它宗教的不同之处。在道教历史上,道教对道家的承袭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之中。汉末道教以神化(老子)为主,汉代以后又神化(庄子)。至唐代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其经)、(列子)为(冲虚其经)、(文子)为(通玄其经)、(庚桑子)为(洞虚其经)。宋代以后编纂(道藏),几乎把先秦以来的道家著作网罗无遗,统统纳为道教经典,而将(老子)始终奉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且历代注解和诠择(老大(庄)等道家经典的著作,亦一概纳入道经的范畴之中。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道教文化是道家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因此老庄之“道”家学说,为道经之中道学的来源之一。 秦时最有名的方士是徐福,他是最早以“求仙药”名义东渡日本,将先秦文化,特别是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及百工技艺带到了日本,成为最早开创中日友好的历史,促进了日本、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封禅书》等材料推断,这些人都是秦以前的人,大概是战国末年人。由此可以推断,方仙道的出现是在邹子之后秦以前的战国后期。所谓 方 ,是指长生不死的仙方,所谓 仙 ,《说文解字》说仙是 长生迁去 ,《释名·释老幼》也说: 老而不死曰仙。 是对不死的探求。所谓方仙道即是由方士们将其服食长生术与邹衍阴阳五行说糅合起来的一种神仙理论。 追求成仙、长生不老的思想由来已久。《庄子》一书即有充满了对仙人仙境的种种描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为目的的方士集团。从现存古籍中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一个方士,就是《史记·封禅书》上所记的苌弘,他 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 就是说,苌弘用 致物怪 方术,把不来朝周的诸侯一一扎成草人形,用箭去射它,致使他们遭灾招病,不得不来朝周。战国时,方士们活跃于社会上,但由于只有 术 ,而没有理论,与诸子百家相比较,显然黯淡失色。战国中期,齐国的邹衍创造了阴阳五行说,用于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界的种种现象,邹衍因此而得显于诸侯,从而也启发了其他方士。方士们将阴阳五行说吸收过来,使之与自己的方术相结合,将神仙方术染上了理论色彩。为了迎合统治者心理,方士们大力鼓吹神仙长生。从战国中期到汉武帝时,方士们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有名的方士入海求仙药的浪潮。一次是齐威、宣王和燕昭王时,一次是秦始皇时,一次是汉武帝时。这三次到海上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寻求神仙和长生不死药,其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但都毫无结果。 汉武帝时期,是方仙道达到 的时期。汉武帝继续求仙,在他身边,围集著一大批著名的方士,如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人。《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李少君劝说汉武帝要成仙,就要祠灶、封禅和化丹砂为黄金,黄帝成仙就是这样的,汉武帝果然就这样去做。公孙卿上书说黄帝铸鼎而成仙,宝鼎已出,只要封禅、炼丹即可成仙。武帝叹道: 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履耳。 ①在汉武帝仰求神仙气氛的感染下,武帝的叔父,淮南王刘安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②。这个言神仙黄白之术 的 《中篇》八卷 ,显然是总结神仙方术的书。汉武帝时,修炼方术有了增多。李少君化丹砂为黄金,即炼不死药,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少翁会致鬼物,使武帝看见他已死的王夫人的灵魂。栾大会祠祭下神等等。直到武帝晚年,他才认识到天下并无神仙。 方仙道所信仰的神仙说,也就是以后道教最基本的信仰,方士们所行之术,为以后道教所继承和发展。方仙道为道教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代表人物 先秦方仙道代表还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羕门以及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两汉有李少君、李少翁、西门君惠、栾大、公孙卿、甘忠可、于吉、宫崇等。均是当时有名方士,这些方士们均是为帝王求长生不死,或为之找寻神仙、或为之采药、炼丹,宣传神仙可学、可求,这些活动一直延续到汉末仍很活跃。

老子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收藏室不但收藏了周朝和武王前周人的书籍、史官记载、珍宝物品,还有一百多大小诸侯国的历史文字、上古遗书、各国的供奉,记载了各氏族渊源,夏商遗民遗物。我们都知道大禹所制的九鼎,也在这里。老子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的当时和上古的遗书,为他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华夏文明肇始于伏羲,兴盛于黄帝,那时的文化是一种巫史的文化,产生了易的思想,由此衍生出的,还有阴阳术、神仙术等。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对混沌的古文化凿开了七窍,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突破。老子参考了大量古籍,如含有“道”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特别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启发后,才写出了《道德经》,阐述了道的思想。 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庄周撰。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阐述哲理,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气功的论述。如“踵息”、“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吹喣呼吸,吐故纳新”等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列子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列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相同。书中很多阐述与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世气功重视。 阴符经道教经典著作。传为黄帝撰。全称为《黄帝阴符经》一篇。该书自唐代李筌公开传播以来,就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各以心得注解,今存四十余种注本。书中某些论述对气功养生有指导意义。 黄庭经道教气功经典著作。书分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内景经》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经》成书于东晋年间,《中景经》约成书于南北朝间,是在“内”、“外”两经的基础上综合加工而成。《黄庭经》提出的“三黄庭”、“三丹田”之说,渊源于《太平经》的“三元合一”论。黄庭即上丹田,于身指脑,为百神之主宰;中黄庭即中丹田,于身指心,为脏腑之根本;下黄庭即下丹田,于身指脐下关元穴,为阴阳之门户、精气之命脉。只要如法存想黄庭,养炼丹田,就能固精全气,长生久世。具体做法三经各有不同。 抱朴子内篇道教道教经典著作。二十卷。东晋·葛洪撰。次书包括道教理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内容,为道教道教集成之作。书中阐述了长生不老学说,提供了先秦以来各类内炼养生方法。其中有关气功的内容,集中地反映在《对俗》、《至理》、《释滞》、《杂应》、《地真》等篇章中。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内篇》,末附《别旨》一卷,专述吐故导引,为气功专篇,极有参考价值。 清静经道教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此经本着老子“清静无为”的宗旨,认为人能清静,即可得道,住世长年。而获得清静之法,唯有观空。 了心经道教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书中认为“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只有从澄心定神入手,修炼才能成功。 天机经道教经典著作。又名《阴符天机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此经为阐发《阴符经》而作。

安期生,亦称安期、安其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阜乡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奉为“北极真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安期生 别名 :安期、千岁翁、安丘先生 国籍 :中国 民族 :华夏 出生地 :琅琊 职业 :学者 信仰 :黄老之学 主要成就 :道教神仙 尊称 :北极真人 师从 :河上公 人物介绍,人物简介,古籍记载,人物事迹,诗词咏颂,人物影响,有关传说,桃花岛由来的传说,泼墨成桃花之传说,所获评价,苏轼评安期生,陆游评安期生, 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安期生,亦称安期,生卒年不详,琅琊郡人。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到汉武帝时期,方士李少君曾对汉武帝刘彻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 《史记·乐毅列传论》:“ 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史记》说他师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学,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登琅琊台,期问与安期生交谈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给他,但安期生皆置之琅琊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汉书》说他为策士,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多谓其居海上之神仙。《史记·封禅书》:“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汉书·蒯通传》:“通善齐人安其生,安其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卒不肯受。”苏轼《安期生》:“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陆游《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传说,安期生寓居海岛时,以巨大海枣为食。《史记·封禅书》:李少君对汉武帝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后因有“安期枣”之称。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诗:“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清方文《奉酬范质公司马》诗:“东风柔橹别江沙,送我安期枣似瓜。”郭沫著《董老行》:“传食共分秦侯瓜,延年白有安期枣。”据旧志载,斋堂岛上旧有海枣出产,八月开花结枣,次年春夏成熟,是否系安期枣,待有识者考之。 安期生对秦汉燕齐方士活动、方仙道的形成、紊始皇屡遣方士入海求长生不老药影响很大,成为当时帝王重视、方士尊崇的仙人和中国道家史上的名人。 安期生修仙之处在日照市天台山。对此,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中说:“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著,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日照状元张行简在文中也对此有所记载:“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遗迹。女巫谷中有女巫与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人鬼同居的建筑。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阳涧,涧中有曲阳泉,是三国时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有秦皇汉武望仙台,是古人疯狂追求长生不老的历史见证。 安期生故址 古籍记载 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直数千万”。秦始皇离去后,安期生委弃金宝不顾,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巿(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能与秦始皇长谈三昼夜,足见安期先生的知识之渊博。据说秦始皇三次东巡琅琊,三次到天台山,第一次与安期生长谈三昼夜,第二次到访时已经见不到安期生,于是天天远眺东海,并派徐福出海寻找,可谓是望眼欲穿,找不到安期先生便“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并将天台山中的山谷改名为望仙涧。汉武帝对安期先生的留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临淄人李少君对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齐地方士栾大(汉武帝迷恋求仙方术,连女儿都下嫁给栾大)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于是汉武帝先后七次东巡琅琊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天台山上仍然有秦皇汉武望仙台,秦始皇所建安期祠已不在,但遗址犹存。据说安期祠有对联一幅“师黄老颂黄庭悟黄道位居北极真人,采仙药炼仙丹修仙体成就千岁神翁”,但作者已经无据可考。 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记载:项羽起兵反秦,安期生与好友蒯通跑去向项羽献策,又未被采纳。“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少君(指李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太史公《史记·孝武本纪》说:“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是很切实的评语。 安期生隐居东海桃花岛时在秦朝或汉朝已无从查证了,汉刘向《列仙传》说他在东海边买过药,《史记·乐毅列传》说“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被列为黄老学说的传承人之一,宋《宝庆昌国志》和清光绪《定海厅志》都说安期生在桃花岛炼丹,现尚存“炼丹洞”遗迹。 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宋《乾道四明图经》载:“安期生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如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 补充:《艺文类聚》载: 安期生 ,琅耶阜乡人,卖药海边,时人皆言千岁公,秦始皇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菭一量为报,曰:复千岁,来求我于蓬莱山下,始皇遣使者数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海边十处。……《汉武内传》曰:李少君,字云翼,齐国临淄人,好道,入泰山采药,修绝谷全身之术,遇 安期生 ,少君疾困,叩头乞活, 安期 以神楼散一匕与服之,即愈,乃以方干上,言臣能凝澒成白银,飞丹沙成黄金,金成服之,白日升天,身生朱阳之翼,艳备员光之异,竦则凌天,伏入无间,控飞龙而八遐遍,乘白鸿而九陔周,冥海之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师 安期 授臣口诀,是以保万物之可成也,于是上甚尊敬,为立屋第。 人物事迹 周游寻药 安期生 安期生为寻找神山仙药,曾周游四海。安姓族谱中介绍:“安期者,齐琅琊人也。祖籍安丘,迁琅琊埠乡,拜师河上公,人谓千岁翁,安丘先生是也。尝闻海上有神山仙草,遂四海求之。北上沙门岛,南下海中洲,达珠崖。是年驾舟东海,遇大风浪,毁其船,伤其身,摄其魂。醒来见一仙女,方知得一神龟相救,到得蓬莱仙山。期问“神山可有仙草仙药乎?”,仙女曰:“盘古之时,海上仙山五座,各有神药,分食可延年益寿,合用则长生不老,故时人成仙甚多。争奈女娲补天之时,斩鳌足立四极,移圆峤于琅琊,沉岱舆于海底,仙药不全,非修炼难成仙也””。其中沙门岛就是渤海长山列岛,海中洲是东海舟山群岛(宋《四明图经》有安期生醉酒墨泼桃花岛的记载),珠崖是海南岛(《岭表录异》载,广卅城东蒲涧有安期生飞升之处)。而被女娲移到琅琊的圆峤山则应该是日照天台山。这在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和日照金代状元张行简的文字中均有记载。还有传说仙药分别是蓬莱长寿菊,瀛洲太阳花,方壶忘忧草,圆峤桃花石与岱舆长生枣。太阳花和忘忧草,似乎为这一传说提供了佐证。 河上公之前的黄老学家以理论研究和修身养性为主,而安期先生在全面接受了黄老哲学的基础上,与东海地区的狐仙和神仙文化相结合,采仙药,炼仙丹,创出一条得道成仙的新路,成为方仙道的创始人。黄老学者本重养生,而齐地黄老学术最为活跃,燕、齐一带又是神仙传说盛行之地,所以不难理解安期生应运而生,成为集黄老哲学与燕齐神仙学说之大成,开创方仙道的宗师和秦皇汉武顶礼膜拜的仙人。 授徒经历 安期生授徒很多,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乐毅传》中记载:“乐巨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曹相国即汉初平阳侯曹参。此外,安期生的弟子还有临淄人李少君、马明生,王老等。《列仙传》记载“有王老,与鲁女生、封君达为友,访道名山,于东岳遇一神仙乘白鹿,与侍女约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称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诀,言讫升天而去”。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言安期生后以道授马明生,马明生又传于阴长生。《神仙传》:马明生,临淄人也,本姓和,字君贤。少为贼所伤,在路遇神人,与药救之,再生。乃师安期先生。因游天下,勤苦备经,遂授与《太清神丹经》。入山修炼,药成,未乐升天,乃服半剂为地仙。展转九州五百余年,乃白日升天。 安期生 羽化登仙 安期生羽化登仙之后,驾鹤而仙游,云来雾去,随心所欲。天台山上有仙鹤台,台上的花岗岩石上有仙鹤留下的巨大脚印。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临淄方士李少君在汉初深得文帝与武帝之欢心,在二帝面前极力推崇河上公与安期先生。当时河上公到西安一带隐居,引出了汉文帝晋见河上公的故事。而汉武帝对东海与安期先生更为尊崇。李少君曾对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齐方士栾大(汉武帝迷恋求仙方术,连女儿都下嫁给方士栾大)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于是汉武帝先后七次到琅琊台天台山一带寻找安期生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安期生开创方仙道的精髓在于凡人可以通过修炼,服仙药,食仙丹而长生不老,为凡俗夫子脱离苦海羽化登仙提供了一条途径。《史记·乐毅传》记载,有人向安期生求长生之道,安期生谓度世之诀日:仙道不远,近到诸身,无思无为,不吐不纳,其一充于内而长生飞升矣。勿使汝思虑重重,劳尔之生也。 诗词咏颂 历代文人墨客对安期生咏赋很多。唐李白赋安期生诗:“终留赤玉履,东上蓬莱路,秦帝为我求,苍苍但烟雾。”宋陆游《长歌行》诗:“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明武高启《赠李外史》诗“我闻安期古策上,亲见楚汉争雌雄。”等等。 安期生的传说,派生出许多民间传说故事、诗词,令人向往,桃花岛安期生遗迹是现实世界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为桃花岛旅游增添了浓墨。 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曰:“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的好友,诗人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也记载了李白游历天台山的情景:“我闻当今有李白……,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一作“波动巨鳌没”),斯言亦好在”。 唐末五代天台山道士王松年的《仙苑编珠》共记神仙在三百人之上,同时还留有《天台山怀古六首》: 其一 河上真人丈人公 天台顽石念真经,琅琊古柏颂黄庭。 仙人坐痕依稀辩,犹忆丈人河上公。 其二 北极真人安期生 仙台仙山见神踪,仙炉仙居映碧空。 又闻海上传鹤戾,却是蓬莱千岁翁。 其三 太平真人于吉 曲阳涧内紫气生,天台山中云雾涌。 蓬莱仙境此最佳,于翁不该过江东。 其四 天台望月 海上圆月悬半空,万里山川一照明。 遥问吴生近若何,南山伐桂正修行。 其五 天台日出 朱盆银浪跃海东,紫霞万片满天红。 忽闻谷中仙乐起,却是女巫祀神灵。 明洪武年间,韩国大儒,高丽状元郑梦周在游历天台山时,访问过山下新罗村和新罗寺(寺中仍有初唐石刻造像),在新罗寺附近出资建立新罗书院。郑梦周对神仙安期生也充满了向往,并留下诗作三首:《日照县》 安期生 海上孤城草树荒,最先迎日上扶桑。 我来东望仍搔首,波浪遥望接故乡。 《日照天台山》 天台飘渺渤海间,不纳凡人只见仙。 幸得神女施法力,从此琅琊多一山。 《天台山安期祠》 饥餐紫霞渴饮露,无思无为神自渡。 朝采仙药暮炼丹,不吐不纳登仙去。 人物影响 安期生身上所体现的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被后人推崇备至。“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对安期生的神仙生活非常向往,他在任城(今济宁)居住期间多次游历天台山安期生故地并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写到: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此诗为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同杜甫在游历东海之后遇到友人孟大融而作。诗中介绍了他游历崂山和天台山(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的经历以及他“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出世思想。诗中“仙人”即河上公和安期生,“天坛”就是指的天台山上的天台或仙人台。 李白的另一首诗则是这样写的:五古·古风其七 安期生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诗人对仙人安期生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有关传说 桃花岛由来的传说 安期生,原是一位药农。因他生长海边,终年跋山涉水采集草药,身体练得十分硬朗,到了老年,仍很健壮,时人皆称“千岁翁”。 相传,秦始皇巡游全国,来到山东地界,听说世上竟有“千岁翁”,又听说海上多仙山,产长生不死之药,便派人把安期生请去,“赐以金玺”,命安期生下海采药供他服用。深知世上并无长生药的安期生“坚不肯受”,并对秦始皇说:“你过一千年之后再到海上来找我吧!”安期生辞别秦始皇后,怕拿他问罪,便下海隐居了。 安期生下海隐居的地方,就是舟山群岛中的马秦、桃花、普陀山等处。他在此间采药济民,安度晚年,有时也饮饮酒,作作诗画。有一次,他在桃花岛上饮酒作画,把用酒作水磨成的墨水洒于山石上(一说他酒醉后把墨水泼于石上),顿时,石上显现出桃花状的艳丽花纹。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岛屿叫作桃花岛。 这个传说有些近于神话,泼墨使石上显现“桃花”也不符合科学,然史籍对安期生来桃花一带隐居的记载确凿,唐宋建县以来,还把六横、桃花附近诸岛划为一个乡,取名为安期乡来纪念这位不畏 的药农。 泼墨成桃花之传说 老早,桃花岛是个荒岛。 有一日,有个叫安期生的居士,乘着一只小船,来到这个岛上。跳上去一看,这个岛无人居住,四面是海,东西两头是山,两山之间是一片平地。有山有水有平地,气候暖和风景优美,他看看蛮中意,就在这个岛上住了下来,设炉炼丹,开垦种植,空落来写写诗,画画画,日脚过得蛮舒意。 每年桃花水涌进港里来的辰光,这里乌贼就会旺发,潮水冲冲,也会把乌贼冲上海滩,勿用到海里去抲,在滩横头撮撮,也能撮到木佬佬。这样一来,有勿少内地渔民,到了这个季节,都来抲乌贼。在岛上搭个茅篷,临时住住,等乌贼汛一过再回去。日脚久了,有些渔民看看岛上土肥水清好开垦,岙多港深好抲鱼,索性拖儿带女全家搬来定居。侬也来,其也来,到岛上来定居的渔民越来越多了。 人一多,就嘈杂,有辰光难免还会发生口角,争争吵吵。安期生喜欢清静,这样哄哄闹闹的,他怨熬了,便从岛的东南面海边,搬到岛的西北角山上,找到一个向阳的石洞住了下来。啥人晓得,没过多少日脚,到西北角来定居的人也多起来了。呒办法,只好离开这个岛,另找住所。 第二天,他雇了只小船,船靠在西山脚下的海边山嘴头——就是现在的稻篷村外山嘴。临走前,他坐在海滩的一块岩石上,看看山,望望海,唉!在这个岛上住了几十年,他触景生情,拿出文房四宝,磨好满满一砚浓墨,正想提笔写诗,小船老大在喊了:“赶快上船,再勿开船,潮水要错落了。”安期生呒办法,只好勿写,顺手拿起砚台,用力一泼,墨汁泼在岩石上,好象一朵朵盛开的桃花。直到现在,这里的山石中,还留着桃花形的花纹。这里有句话:“安期生墨一泼,桃花石头半山黑。”从那以后,这个岛叫“桃花岛”了。 所获评价 苏轼评安期生 出处:苏轼诗集卷二十四 作者:苏轼年代:宋朝\代诗文: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事既两大缪,飘然镊遗风。 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 岂比山泽臞,忍饥啖柏松。 纵使偶不死,正堪为仆僮。 茂陵秋风客,望祖犹蚁蜂。 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详细内容 : 安期生,世知其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尝以策干项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 予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 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陆游评安期生 诗人陆游作品 陆游-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喔诗长作寒螀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泽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学派的形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老子)之前即有汤相(伊尹)和纣臣(辛甲)为道家书,还有齐国的(太公)237篇、 (谋)81篇、 (言)71篇、(兵)85篇、(管子)86篇,楚国的(窜子)86篇。(老子);之后则有(文子)、( 子八)、(关尹子八)、(庄子)、(列子)、(田子)、(老菜子)、(鸦冠子)、(黄帝四经)(即今长沙马王推出土之黄老帛书)、(黄帝铭)、 (黄帝君臣)、(杂黄帝)等书。(汉书·艺文志)载道书37家,993篇,可见先秦时期道家学派是很庞大的。(汉书·艺文志)云 :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可见道家之源出自史官,为“君入南面之术”,即君主治国的学说。同时史载自黄帝时设立史官,因此,道家学说的起源,当远溯黄帝 。

战国后期,齐国首先成为中国文化的学术中心,学者们聚于齐国都城稷下,“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见(盐铁论·论儒》)因而以道家为宗的第一次学术大综合。就发生在这里。当时齐威王“高祖黄帝”,学者们遂将黄老联称,共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产生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成为道家的代名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 :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 。

(史记·太史公自序)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云: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动多 。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如。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

司马谈所描述的,正是道家在稷下综合诸家学术变为黄老之学的主要特征。除了君人南面之学,黄老学说还有“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汉书·艺文志)神仙十家之中,黄帝著述即占去四家,共61卷之多。阴阳家21家中有(黄帝泰素)20篇,又阴阳家16家中有(黄帝)16篇,此外还有风后、力牧、鬼容区等人,他们都是黄帝的臣子。老子的学说,与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本有共通之处。(老子)说:“深根固蒂,是谓长生久视之道,”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老子学说亦包括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在内 。

西汉初年,由于暴秦之后,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当时的统治者顺应历史要求,以黄老清静之术治理天下,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于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蔚然大兴,盛极一时。当时以研究黄老之学而著名的人物有陈平、田叔、黄生、邓章、郑当时、司马谈等人。此时的方士们也喜欢研究黄老,如司马季主、严君平等,都是以方士身份而研究黄老之学的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说:“(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依老子、庄周之旨著书十万余言。”他们不但研究黄老,还以老庄之书教人,这是方士们和黄老之学相结合的开始。不过此时的道家及黄老之学,基本上仍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潮,从这时的《黄老帛书)、(淮南子)、(老子指归)、(论衡)之中可以证明。西汉政权巩固之后,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不再为统治者所用,汉武帝改为“独尊儒术”,但是黄老之学此时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此时的汉武帝既崇尚儒术,又崇尚神仙。这时的治黄老学者转向从事道家学术和神仙方术的研究,以维护其发展。这时儒家有神化孔子的趋向,谶讳学说也随之兴起。黄老学者与方仙道的方士结合,开始神话黄帝,宣扬神仙之学。从此之后,讲神仙之名皆托于黄帝,而老子仍属道家 。

到了东汉,黄老之学演变成为黄老崇拜、(后汉书·楚王英传):“英晚节更喜佛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他沼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词,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此时的黄老,己经近于宗教信仰,与西汉的黄老之学大不相同。东汉桓帝延熹八年中(158一166),桓帝事“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又说桓帝为相信黄老道的缘故“悉毁诸房祠”,黄老道的名称始见于此时,黄老之学也在此时正式发展,成为黄老道,(后汉书·祭祀志)中说 :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文周为坛,饰淳金知器,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乐也。

(隶释)卷三有延熹八年(165)的(边韶老子铭),其中说当时信道的人附会了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和“谷神不死,是谓玄化”的话,说老子“离合于混浊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设,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傍,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御览)第一也引后汉王阜(老子圣母碑)说 :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具。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

更将老子说成了是“道”的化身。当时的黄老道是己经将老子作为他们的教主了。此时的黄老道,没有什么组织,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宗教色彩,只是在崇奉黄老的基础之上公认老子是他们理想的教主,老庄之书便是他们的经典。他们就是这样在当时的社会中自然形成了一个信仰集团,东汉末年所兴起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它的流派。据(后汉书·皇甫嵩传):“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证明早期道教组织太平遭系由黄老道演化而来。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为道教教祖,以《老子想尔注》作为早期道教经典 。

道教兼重黄老,试图以黄老的源流证明道家为中国上古文化传系之正统,以与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相对抗。但是为何不将黄帝奉为道教的教祖,而将老子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一方面黄帝为儒家“三皇五帝”之中的一位先祖,儒家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若将黄帝立为道教教主,势必与“敬天法祖”的儒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史载孔子“问礼于老子”,也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又史载老子“最知其所终”②, (后汉书·襄楷传)中襄楷上桓帝书说:“最言老子入夷而胡”。因此,只有将老子奉为道教教祖。而将黄帝搁置一边,才不会与儒家发生冲突。又因为孔子曾向老子问礼,也可说明道教地位不在儒教之下;同时又以老子化身而为佛陀的传说,说明佛教亦为道家的分支。这样,就能在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之中,借道家始祖老子的身份,而为道教争取相对有利的地位。老子被神化之后,黄帝的地位虽相对减弱,但仍为道家宗祖。道经之中托名黄帝的著作仍旧保存不少,比较重要的是中医方面的著作。由于传说(素问)、(灵枢)为黄帝所留,因而为(道藏)收入。据统计,有关中医的道经在(道藏)之中共有14种 。

所以,黄老之学发展成为黄老道,黄老道又演变成为道教,可是道教并没有将黄老道视为自己的母体,而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视为自己的母体,“老子之道”成为道教“最高信仰”;道教除了以神仙信仰为特征之外,同时还信仰老子之道,因此道教的信仰似乎是一种交叉信仰,这一点是道教与其它宗教的不同之处。在道教历史上,道教对道家的承袭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之中。汉末道教以神化(老子)为主,汉代以后又神化(庄子)。至唐代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其经)、(列子)为(冲虚其经)、(文子)为(通玄其经)、(庚桑子)为(洞虚其经)。宋代以后编纂(道藏),几乎把先秦以来的道家著作网罗无遗,统统纳为道教经典,而将(老子)始终奉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且历代注解和诠择(老大(庄)等道家经典的著作,亦一概纳入道经的范畴之中。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道教文化是道家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因此老庄之“道”家学说,为道经之中道学的来源之一 。

秦时最有名的方士是徐福,他是最早以“求仙药”名义东渡日本,将先秦文化,特别是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及百工技艺带到了日本,成为最早开创中日友好的历史,促进了日本、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封禅书》等材料推断,这些人都是秦以前的人,大概是战国末年人。由此可以推断,方仙道的出现是在邹子之后秦以前的战国后期。所谓 方 ,是指长生不死的仙方,所谓 仙 ,《说文解字》说仙是 长生迁去 ,《释名·释老幼》也说: 老而不死曰仙。 是对不死的探求。所谓方仙道即是由方士们将其服食长生术与邹衍阴阳五行说糅合起来的一种神仙理论。

追求成仙、长生不老的思想由来已久。《庄子》一书即有充满了对仙人仙境的种种描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为目的的方士集团。从现存古籍中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一个方士,就是《史记·封禅书》上所记的苌弘,他 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 就是说,苌弘用 致物怪 方术,把不来朝周的诸侯一一扎成草人形,用箭去射它,致使他们遭灾招病,不得不来朝周。战国时,方士们活跃于社会上,但由于只有 术 ,而没有理论,与诸子百家相比较,显然黯淡失色。战国中期,齐国的邹衍创造了阴阳五行说,用于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界的种种现象,邹衍因此而得显于诸侯,从而也启发了其他方士。方士们将阴阳五行说吸收过来,使之与自己的方术相结合,将神仙方术染上了理论色彩。为了迎合统治者心理,方士们大力鼓吹神仙长生。从战国中期到汉武帝时,方士们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有名的方士入海求仙药的浪潮。一次是齐威、宣王和燕昭王时,一次是秦始皇时,一次是汉武帝时。这三次到海上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寻求神仙和长生不死药,其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但都毫无结果。

汉武帝时期,是方仙道达到高潮的时期。汉武帝继续求仙,在他身边,围集着一大批著名的方士,如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人。《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李少君劝说汉武帝要成仙,就要祠灶、封禅和化丹砂为黄金,黄帝成仙就是这样的,汉武帝果然就这样去做。公孙卿上书说黄帝铸鼎而成仙,宝鼎已出,只要封禅、炼丹即可成仙。武帝叹道: 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履耳。 ①在汉武帝仰求神仙气氛的感染下,武帝的叔父,淮南王刘安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②。这个言神仙黄白之术 的 《中篇》八卷 ,显然是总结神仙方术的书。汉武帝时,修炼方术有了增多。李少君化丹砂为黄金,即炼不死药,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少翁会致鬼物,使武帝看见他已死的王夫人的灵魂。栾大会祠祭下神等等。直到武帝晚年,他才认识到天下并无神仙。

方仙道所信仰的神仙说,也就是以后道教最基本的信仰,方士们所行之术,为以后道教所继承和发展。方仙道为道教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方仙道详细资料大全

方仙道,还是一种宗教神话,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现是黄老道学向宗教演变的征兆。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宋毋忌、正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