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在哪里可以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永乐大典在哪里可以看,第1张

识典古籍。

2023年2月8日,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和字节跳动公司合作推出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正式上线。网友登录“识典古籍”平台,就可以免费观看。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是中国北京最早的一座图书馆,是晚清时期建造的,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知道其历史,这里的藏书非常丰富,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详细介绍。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畔

凡事贵在坚持,才能产生出生活的火花和意义。----广州小古书店主人语

下午又是欲睡昏昏,最近几日都没不能坚持早起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趴在桌上睡了一会,醒了见窗外阳光灿烂,金黄的银杏叶在闪闪发光,大风带来的好天气,已经是初冬了。

而自己好像一再蹉跎,没有来由的,我的心已经把我控制了。

“再也不能这么浪费时间”,冬天的阳光是最容易溜走的。昨日带老爸从医院出来路过方志馆,我还说今天要去来着。本来我没有抱任何希望的,因为上次想起的时候记得是不开放的。正好是晚上5点半左右,高大的门口在华灯初上的映衬下分外好看。一对中年夫妇走进去了,大约是被里面恢弘的建筑吸引,看门卫没有拦他们。我也赶紧走了上去,问下了门卫明天几点开门,我以为得到的回答是“不开放”,没想到人家却说九点到五点,简直喜出望外!

一看才三点,我马上小黄车骑起来,自从上次骑自行车被摔大约已经仨月没怎么骑过小黄车了。不过还好,穿过胡同,从景山公园右拐就到了故宫外的护城河,继续经过北海团城过公园南门西侧就到了文津街7号,这里就是古籍图书馆的所在地了。

文津楼赫然在立,绿色琉璃瓦的重檐建筑,古朴庄严,我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激动地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保护书的缘故,楼体外侧的朱红色大窗户都按着纱窗。白玉栏杆的外侧有两头威严肃穆的石狮子。

简介上是这样介绍的,这里是北京第一座大型近代图书馆的建筑遗存,前身未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7月定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并对外开放。建国后改称“北京图书馆”。

图书馆主楼建筑造型仿清官式宫殿楼阁,绿琉璃_殿顶。该馆继承了南宋以来皇家藏书,收藏丰富,规模较大,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试着推开了吱吱呀呀的大门,好像走进了一座知识的皇宫,返回门口存包,然后又经过安检方才入内。工作人员还会特意问你是否有读者卡,因为这里不是旅游景点,如果没有要看的书最好不要进入。虽然我也没有特意要看的古籍书,我当时冒出来的古籍只有一个,那就是《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别的书我还真的不知道。没想到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三楼读者室里的唯一可以开架看的书就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而我很幸运的翻到了“经部”的春秋类第一卷,完全是漫无目的。只是第一本书触到了,那便是它了。

因为这里的规则是你想要具体的哪本书给出编号,工作人员会帮你找到,而不是你有自己去找到权利,也许因为书太金贵了吧。还好我看到了开架的书,说我在读《台北故宫》,想看下这里的书。管理员是个老先生,有点轴的那种,居然就答应了,也是看我有读书卡,并且态度还比较虔诚吧。多谢这位老先生,也多谢自己没有随便放弃,凡事皆有可能。

于是我就在这古色古香的图书馆,看起了《春秋》,并且做了笔记,非常充实难忘的经历!这里的窗户玻璃是七彩色的,从内向外望去世界瞬间变成彩虹色,高大的银杏树也变成了万花筒里的图像,设计这个玻璃的人一定童心未泯啊。

我想万千的巧合之中,时间的荒野里,总有一些微妙的指引领我到了这里。如果不是带老爸做检查,如果不是经过这里,如果那对夫妇没有走进来也许我也不会有勇气问,如果我没有阅读《台北故宫》这本书,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最近被故宫的文物牵引着走了很远,心里萌生了很多意念,也许这是那些保护国宝的人们和充满灵性天佑的文物告诉我的,告诉我这个民族的沧桑历史,告诉我人性可以高贵到何种程度,运送国宝的人也许是上天特定选择的那一群人,在几十年的颠沛动荡中所有文物无一损毁,这真的是文物运送历史上的奇迹。

作为中国人,此生必去的博物馆没有之一那就是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世纪80年代,湖北出土竹简,专家说它是秦国称霸天下的秘诀

1983年12月,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三座汉墓。这些坟墓内并没有尸体骸骨,有的只是一些汉代竹简。然而这些竹简其意义价值非凡,专家经过为期三年考证认为:这些汉代竹简记载的是一本我国失传已久的奇书,这本奇书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秘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将时间回溯至1983年12月,当年荆州博物馆于湖北江陵张家山清理了三座西汉初年的古墓,直到1984年1月底,考古工作才基本清理完毕。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从这三座汉墓当中发掘了大批竹简,这些竹简被统称为''张家山汉简,''大致包括《二年律令》《算数书》《引书》等等汉代律法竹简。得到这批竹简之后,荆州博物馆组织文物专家,还有当地文史专家进行全面修复工作,三年之后,张家山出土的竹简基本拓印,破译工作已经结束。

从这些竹简当中,后人基本上了解这样一些事实,汉高祖刘邦建立大统采百家之长,摒弃了秦朝暴政的陋习。且经历楚汉争霸多年混战后,天下早已人困马乏。所以西汉初期中原政权以休养生息,不主动对外扩张。张家山出土的这些竹简中共包含了27种汉代律法,涉及范围非常广,对社会各个方面责任划定,还有犯罪之人该采用怎样的刑法,以及主张对老人的赡养,还有子女继承权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

同时这批竹简里还有许多已经失传的古籍,《算数书》《脉书》《引书》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中医资料。由于张家山汉简记载内容较为全面,涉及军事、政要、律法等等相关范畴,直到今日不少专家还在孜孜不倦研究这批汉简其背后隐藏的知识。可是这批竹简和我国一本奇书有关系,这本奇书的名字叫做《商君书》。顾名思义,《商君书》乃是战国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变革家商鞅生平记载,也可以说是商鞅于秦国实行改革的重要框架。那么张家山汉简和《商君书》有何必然联系吗?

大约是公元前375年左右,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投奔孝公,此后商鞅在秦国实行新政改革。虽说商鞅此举帮助秦国腾飞,可是也让不少老派贵族利益受损。秦孝公驾崩之后秦惠文王即位,此时商鞅因为得罪太多人,秦惠王不得已逮捕商鞅,随即将其车裂而死,商鞅在秦国所实施的改革依旧未有停止。让人蹊跷的是,商鞅所著《商君书》却不翼而飞。后世专家认为,应该是商鞅树敌太多,加上秦惠文王新王登基,害怕一些秦国贵族联合起来反抗王权统治,所以将有关商鞅的一切通通销毁,只留下了些蛛丝马迹。

西汉距离秦国年代并不远,汉高祖刘邦一股脑的继承秦制,《商君书》其精髓内容很可能被刘邦汲取而来用于大汉政权。张家山出土的这批汉简,很显然就是商鞅所著的《商君书》。只不过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正版《商君书》,早已不可考。而商鞅在秦国改革留下的框架,一些基础律法则被西汉全部继承而来。张家山汉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商鞅的改革之法《商君书》的另一种演变。

和大家说个小细节,张家山汉简最终成书时间应该是吕雉掌管大权之时,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些古籍,还是要感谢这位吕太后。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座秦墓。开始只以为是一般的秦墓,但随着813枚秦简的先后出现,考古专家震惊了。原因很简单,这些秦简上的内容令人震撼,很多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

通过对这一批秦简的整理,考古专家发现一共有五本古籍,分别为《归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其中,《归藏》简有394枚,约4000余字,这一部古籍的出土轰动了学术界,最让人震惊。

《归藏》究竟是一本什么古籍?其实很简单,有学者直白的指出,这就是商朝的易经。

众所周知,《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总纲领,主要阐述天地世间的万物变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总而言之,《易经》是中国人的至高经典。

然而在谈及《易经》时,人们往往将《易经》和《周易》等同。从广义上说,周易也是易经;但从狭义上说,周易只是易经的三分之一。其实,《易经》是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构成。

《连山》以艮(gèn)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据传是三皇之一的天皇所创,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朝的作品,夏朝的《易经》。《归藏》以坤为首卦,故称之为归藏,是商朝的《易经》。

让人遗憾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具体失传时间,如今学术界还有争议,但不少学者认为是汉初就已失传。

西汉初期,皇帝下令清查整理藏书时,当时文人墨客只听说其名,却找不到《归藏》的线索,只能零星的说几句《归藏》中的内容。

正因如此,《汉书·艺文志》中没有就没有收录《归藏》,可能从汉朝时期就失传了。《隋书·经籍志》中记载:“《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显然,古人也认为汉初就失传了,晋朝虽然有《归藏》中的《中经》,但只记载“卜筮”,应该不是圣人写的易经。

可见,《归藏》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王家台秦简的出土,让《归藏》得以重见天日,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归藏》和《周易》都是《易经》一部分,两者都是用于占筮,均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不妨粗略的看一看这两点!

首先,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归藏卦画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而且其中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因此归藏卦画应该是“天—金—山—水—火—风—木—地”。

其次,归藏在万物的取象上要比周易更加具体,六十四卦都有具体的象,而周易演化到64卦时,每一卦对应的象就不是太清晰了。当然,归藏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取象和象位安排上不准,显得比较混乱,这可能也是其失传的原因之一,后来的周易对其做了改进。

关于八卦,有一点值得深思,八卦不是算命,而是预测万事万物规律的学问,而且其中还蕴含了高深的数学知识,最典型的是卦位是按照二进制顺序排列。后来,和牛顿同时代的莱布尼茨,就受到中国八卦的启发,演绎并推论出了数学矩阵,创造的二进制数学,进而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让人遗憾的是,在古代社会,中国尽管有很多伟大的著作,但或因战乱、或因政治(尤其是焚书坑儒,和四库全书的毁书)等原因,以至于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实,这些失传的书籍,理论固然未必多么正确,但却能对后世有很多启发,也是探索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