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针灸学》 84 《中医大辞典》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募穴 925 五输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27 交会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针灸学》 104 《中医大辞典》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太阴肺经 1 拼音
shǒu tài yīn fèi jīng
2 英文参考lung channel of hand 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e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aiyin Lung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LU[2]。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金[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
4 五行手太阴肺经五行属金[1]。
5 表里经脉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4]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喉咙[4]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5]。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5]。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端。
[本经穴] 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交会穴] 手三阴经无交于他经穴。
语译
手太阴肺经:①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 ⑤下过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⑥进入寸口 ──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部支脉:⑦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82 《脉书·十一脉》[足臂本] 臂泰阴脉:循筋上廉, 以奏臑内, 之心。
[阴阳本] 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 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
手太阴肺经
83 《针灸学》[5]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见下图)。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见下图)。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径: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84 《中医大辞典》手太阴肺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边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下至肘中(尺泽),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2]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手太阴肺经从中焦胃脘部开始,下行联络大肠,回上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位横行至前胸外上方,出中府、过云门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中尺泽,再沿着前臂行到掌后寸口部的太渊,沿手掌大鱼际边缘的鱼际和拇指桡侧,到指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1]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6]。
手太阴肺经腧穴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92 特定穴 921 原穴太渊
922 络穴列缺
923 郄穴孔最
924 募穴肺募穴:中府
925 五输穴井穴(木):少商
荥穴(火):鱼际
输穴(土):太渊
经穴(金):经渠
合穴(水):尺泽
926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
太渊(脉会)
927 交会穴●所属经 √交会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中府
●
√
93 本
部位:寸口之中[7]
腧穴:太渊[7]
94 标部位:腋内动脉[7]
腧穴:中府[7]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闷,膨膨气喘,咳嗽,“缺盆”中间(喉咙部)疼痛;严重的则交捧著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本经穴主治“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急,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前臂的内侧闪边(经脉所过处)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部酸痛而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颜色异常。
102 《脉书·十一脉》[足臂本] 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是臂泰阴脉。[阴阳本] 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 缺盆痛, 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 肩痛, 心痛,四末痛,瘕, 为五病。
103 《针灸学》手太阴肺经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4 《中医大辞典》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手太阴肺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患、五官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胸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咽喉肿痛,心烦,小便颜色、次数发生改变,发热,汗出,肩背部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6]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5]。
手太阴肺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中府
胸
咳嗽、气喘、胸痛
云门
胸
咳嗽、气喘、胸痛
胸部:胸、肺疾患
天府
上臂
气喘、鼻衄
侠白
上臂
咳嗽
尺泽
肘
咳嗽、咳血、气喘、胸满,潮热、小儿惊风
孔最
前臂
咳嗽、咳血、胸痛
列缺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头痛、口㖞
经渠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
太渊
腕
咳嗽.咽喉肿痛、无脉症
鱼际
掌
咳血、咽喉肿痛、发热、失音
少商
拇指端
咽喉肿痛、咳嗽、发热、昏迷、癫狂
手臂部:喉、胸、肺疾患
:为常用腧穴
本经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据《针灸甲乙经》记载列表如下:
注:括号内字,主治症中或无。
本经病候(是动、所生病)与《针灸甲乙经》转载的《明堂孔穴》主治相比较,能找到对应关系,只是在文字上稍有出入。“肺胀”见于中府、少商;“膨膨”原形容喘咳,在尺泽下说“心膨膨痛”(《备急千金要方》作“心痛膨膨然”),则用以形容心痛;经渠下说“胸中膨膨然”,少商下又说“饮食不下膨膨然”,则形容胸膈、食道不利的症状。“缺盆痛”见于云门、太渊;“咳”“喘”在主治症中最为多见,是本经腧穴主治的重点。侠白、尺泽下有“烦满”,当与“烦心”“胸满”相似。原文“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气虚则肩背痛寒……”,在列缺等穴中也有类似记载。“汗出”指外感热证,见于中府、列缺、少商;“少气……”见于尺泽、太渊、列缺,指喘息气短证。本经各穴证治以肺为主,外应胸背,与经文相合。
12 经文互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按:此篇分五脏虚实证。)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按:此篇分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按:此篇分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论》: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按:此篇分六经五脏疟及所取经。)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按:此篇分五脏热及表里经取穴。)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暮则甚。(按:歹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按:此篇分十二经厥和厥逆。)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茯苓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伤寒论》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茯苓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36 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 37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茯苓四逆汤 1 拼音
fú líng sì nì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21 处方
茯苓(去皮四钱) 人参(去芦一钱半) 干姜(炮一钱半) 甘草(炙三钱) 附子(去皮生用一个切作八片只用一片)
22 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之后,病证不解而烦燥者。
23 茯苓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伤寒论》 31 方名
茯苓四逆汤
32 组成茯苓4两,人参1两,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
33 功效回阳益阴。
34 主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35 茯苓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上药以水5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7合,日2次。
36 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1烦躁:段某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证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家属诉:初起微烦头痛,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面色青黑,精神极惫,气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欲绝。拟方如下:茯苓1两,高丽参1两,炮附子1两,炮干姜1两,甘草1两。急煎服之,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10余剂而愈。
2发热:患者李某某,女,35岁,农民,于1955年诊治。患者素阳不足,外感寒邪,发热恶寒,寒多热少,入夜尤甚,常增被而不暖。初用辛凉解表,继用苦寒泄下,以致病重,卧床不起已三月矣。现证:面色(白光)白无华,精神恍惚,形体消瘦,凉汗大出,面颊沟汗满下流,语声低微、气息奄奄,四肢厥逆,六脉欲绝。拟方:茯苓1两,炮附子5钱,潞党参5钱,干姜5钱,甘草5钱,1日内连服7剂,汗止足温,六脉来复,继服20余剂而愈。
3疟疾:患者马某某,82岁,住城关旭光社,于1965年诊治,久患疟疾,触邪而发,六脉沉弦,寒热往来,发作有时。发则高热谵语,胸满闷而疼,曾用大柴胡治疗,服后下利虚脱,急请抢救。证见:虚脱,倒卧于地,面色脱落,下利黑屎满身,牙关紧急,不能言语,仅有微息,六脉沉微欲绝,四肢厥逆。拟方:茯苓1两,炮附子8钱。炮干姜5钱,人参5钱,甘草5钱,急煎服之。1剂泻止足温,能言气壮,六脉来复,继服3剂,其疟亦随之而愈。
4肺心病:陶某某,男,6O岁,1980年3月3日初诊,素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等病,已历10余年,每遇天气变化即发。刻诊面色黯滞,唇及四肢紫绀,咳嗽气急,心悸,坐卧不宁,肢冷,脉伏,舌色紫暗、苔白而灰糙。证属阴虚于里,阳脱于外。急予回阳救逆:茯苓、西党参各9g,淡附子、炙甘草各6g,干姜、黑锡丹(吞)各3g。3剂后,面唇紫绀已瘥,咳嗽气急亦减,肢端仍紫绀,便溏,尿少,脉沉细,舌质黯红,苔黄灰而腻。脾肾阳虚未复,仍予前方,淡附子加至9g,西党参加至15g。3剂后,面容转红润,气平,肢缓,二便正常。
37 各家论述1《内台方议》:发汗之,病当解,若不解,发汗外虚阳气;后若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放生烦躁也。与四逆汤以复阳气,加人参、茯苓以复阴气也。
2《伤寒附翼》:先汗后下,于法为顺,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阴,阴阳俱虚而烦躁也。故制茯苓四逆,固阴以收阳。茯苓感天地太和之气化,不假根而成,能补先天无形之气,安虚阳外脱之烦,故以为君。人参配茯苓,补下焦之元气;干姜配生附,回下焦之元阳。调以甘草之甘,比四逆为缓,固里宜缓也。
古籍中的茯苓四逆汤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并谓身微热。无翕翕蒸蒸之势也。此条烦躁。与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大青龙汤方后。汗多亡阳遂虚。恶风
《证治准绳·伤寒》:[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烦躁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是也)有阴盛而烦躁者(少阳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
《伤寒证治准绳》:[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烦躁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是也)有阴盛而烦躁者(少阳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
《伤寒溯源集》:[卷之二太阳中篇]伤寒证治第二汤。或可酌用也。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既发其汗。则表邪当解。若又下之。里邪亦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编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别名/通用名 22 拼音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禁忌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气管炎橡胶膏 1 拼音
qì guǎn yán xiàng jiāo gāo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别名/通用名咳喘橡胶膏
22 拼音名Qiguanyan Xiangjiaogao (Kechuan Xiangjiaogao)
23 标准编号WS3B022190
24 处方赤芍 650g 乌药 458g 白芷 650g 桂枝 650g 生草乌 480g 紫苏子 485g 白附子 485g 荜澄茄 400g 生天南星 400g **壳 400g 白芥子 242 5g 皂荚 400g 冰片 242 5g 樟脑 202 5g 薄荷脑 67 5g 松节油 230g 水杨酸甲酯 232 5g
25 制法
以上17味,除冰片、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外,其余赤芍 等12味粉碎成粗粉,用乙醇为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1页), 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约得浸膏 750g,将冰片、樟脑、薄荷脑溶于水杨酸甲酯、松 节油的混合液中;另加 75~ 80倍重量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 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26 性状本品为淡**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27 检查含膏量 照橡胶膏剂含膏量测定法(附录 2页)测定,用乙醚做溶剂, 每 100cm 应不少于1 7g。 其他 应符合橡胶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温肺化痰、平喘止咳。用于受寒引起的气管炎,并有预防气管炎 的作用。
29 用法与用量贴于甲组穴位(大椎、肺俞),如遇皮肤发痒等反应,可贴于乙 组穴位(天突、膻中、灵台),每次临睡前贴,一次12小时,20天一个疗程,每季用一 疗程,可酌情增加一个疗程。
210 禁忌有咳血史和高血压患者忌用。
211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古籍中的气管炎橡胶膏 《养生导引法》:六、气门气宣发。若能动静结合,效果可更好。慢性肺心病、气管炎、哮喘等病患均可采用此功。《养生导引法》明胡文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脏腑为病绕茎。由肝血滞。则宜滑利。据西医之说。以为溺管发炎肿塞或砂淋内塞究之。皆肺肝两端所致也。又溺管之后
《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咽喉喉紧痹,气热而痛者,则清肺泻热。情志郁勃,相火上炎而痛者,则降气开郁。肾液下亏,肝阳上越而痛者,宗
《幼科概论》:临床简明辨症法随胃气而上泛。肺位于上,首当其冲,气管及支气管,必因风邪蕴结,发炎而作肿胀。其现于外的病型,为喉头气
《医学妙谛》:[卷下杂症]三消症章手太阴肺经简介
本文2023-10-17 08:07: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