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泡脚出自《肘后备急方》?《黄帝内经》有10大泡脚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辟谣!泡脚出自《肘后备急方》?《黄帝内经》有10大泡脚方?,第1张

“朱医生,我天天怕冷,而且一动就出汗,你说该怎么办?”病人问。

“这个好办,注意忌口生冷的食物,水果不要吃了,我帮你开几贴药就会好的。”我说。

“好的,好的,谢谢朱医生!”病人开心地去拿药了。

两周后

“朱医生,你的药不灵啊,我还是出汗,怕冷,只是微微好了一点点,但是基本和原来没有区别,你不是说吃了肯定会好的吗?”病人生气地问。

“你煮药的方法,忌口生冷都是按照我说的做了吗?”我问。

“都按照你说的做的呀!”病人说。 “我还天天泡脚呢!我用你的药方再煮第三次用来泡脚,每天泡半个小时!”

“哦?那你不能泡脚!”我说。

“为什么,大家都说泡脚好,我还怕冷,泡脚后我还会出汗,人就不冷了。”病人问。

“就是因为你泡到出汗,所以不让你泡!”我无奈地说。“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一个没嘱咐到位,就出岔子。”

我网上去查了一下,关于“泡脚”的说法网上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言辞凿凿说出自于《肘后备急方》,看来网上的作家要么就是每个人都去通看了一遍《肘后备急方》,要么就都是一个中医培训班里出来的,论调无懈可击,出奇的一致。

《肘后备急方》因为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而出名,因为屠呦呦研制的治疗疟疾药物的灵感就来自于此书。但“泡脚”这一“中医 养生 疗法”是不是真的出自《肘后备急方》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肘后备急方》原书文字并不多,真正论述到泡脚可以 养生 的原文却几乎没有。而运用药物浸脚治病的相关记载却不少。如:

治卒心腹烦满方第十一: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欲死方。 以热汤令灼灼尔,渍手足 ,复易秘方。

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或饮食生冷杂物。以肥腻酒,而当风履湿,薄衣露坐或夜卧失覆之所致。初得之便务令暖以炭火布其所卧,下大热减之,又并蒸被絮若衣絮。自苞冷易热者,亦可烧地,令热水沃敷薄布,席卧其上,浓覆之。亦可作灼灼尔, 热汤着瓮中,渍足,令至膝 ,并铜器贮汤,以着腹上。衣藉之,冷复易,亦可以熨斗贮火着腹上。如此而不净者,便急灸之,但明案次第,莫为乱灸。

可以看到泡脚的治法是用来治疗急症的,为什么没有涉及到 养生 方面,这是因为《肘后备急方》本来就是古代中医急诊书,涉及 养生 少之又少,光看书名就知道此书是用来应急的,「肘后」古代意为「随身携带」,所以《肘后备急方》意思就是随身携带的急诊医书。因此泡脚 养生 要出自于《肘后备急方》看来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网上还有《黄帝内经》记载有泡脚十大药方,更是子虚乌有。翻遍《黄帝内经》全文我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而且《黄帝内经》本身就是以论述中医理论为主,方药记载很少,仅为13方,难道13方中就有10个方子是用来泡脚的?想想都不可能!

有呀,怎么没有,《肘后备急方》就有相关的记载,区别在于治病不是 养生 ,二者有很大区别,老百姓千万别乱来。

前文的这一位病人是典型的“阳虚”伴“气虚”病人,这一类病人会自觉畏冷,因为泡脚会提供热量,所以病人会觉得很舒服,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泡脚如果太热,时间太久,泡到出汗甚至大汗,那么病人的阳虚与气虚会更为严重。

因为中医认识到人体的气、血、汗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因此自古中医就有「气血同源」、「汗血同源」的理论。所以本来气血就亏虚的人再被迫「发汗」,结果是气虚更亏虚。因为泡脚会给到病人舒服的感觉,而气血亏虚的后续副作用不会很快体现出来,因此往往病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饮鸩止渴”。(我这里的汗并不指正常运动和劳动后出汗,而是指不正常的出汗,甚至是 被迫的出汗 。)

这位病人我在给她用药滋补气血,她在自己伤气耗血,如同我女儿的数学题“ 一个游泳池一边进水X升/小时,一边排水Y升/小时,请问多久能把游泳池的水放满。 ”一般,看了让人哭笑不得。

健康 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东西,但是人间处处是陷阱,一不小心就踩雷了。我作为中医医生只能尽力科普一点是一点,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疗效。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大家 健康

葛洪,江苏人,约生活于公元3-4世纪,享年81岁。其父、祖父都是大官僚,其本人也因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而被赐爵关内侯。晚年隐居于广东罗浮山,“欲炼丹以祈遐寿”,“优游闲养,著述不辍”,直至去世。

关于疫病肘后备急方的内容如下:

1、疫病,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肘后备急方是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疫病的论述和治疗方法。肘后备急方中的论述反映了古代医学家对疫病的认知和治疗方法。

2、古代医学家在面对疫病时,深刻地认识到了其危害和传播方式。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一些疫病的常见症状,如高热、呕吐、腹泻等,以及传染途径,如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这些观察反映了古代医学家对疫病的认知水平。

3、古代医学家提出了一些治疗疫病的方法。其中包括使用一些中草药,如黄芩、连翘、桃仁等,以及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隔离患者、保持卫生、避免密集聚集等。这些方法虽然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但反映了古代医学家为控制疫病所付出的努力。

4、肘后备急方中还提到了疫病的传播与环境卫生的关系。古代医学家认为,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这一观点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卫生对疫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疫病的相关信息

1、疫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危害性的一类疾病。它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也可以通过食物、水、空气等途径传播。

2、疫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历史上,疫病曾经多次爆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例如,黑死病在欧洲大流行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世纪,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也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过大规模的疫情。

3、为了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人类不断探索和研究各种方法和手段。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疫病,同时也加强了对疫病的监测和管理。此外,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协调也有助于加强疫病的控制和防范。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3、伤寒杂病论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4、本经

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扩展资料

中国古医书是古代医学的传承,极具医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创造出了很多辉煌的医学成就,影响远播日本、欧洲,并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医书原著跟现代翻印的古代医书内容有很多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当代的翻印古医书缺失了很多内容,所以中国古医书原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葛洪先著《金匮药方》,但卷帙浩繁,葛洪又仿前人“备急方”的体例,采《金匮药方》之精华,编成《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备急方》。

“肘后”两字,言可挂于臂肘,喻其携带方便,而书名《肘后备急方》,则与后世所说的“急救手册”甚为相似。

2015年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原理等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东晋时期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3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自天地大变,此方湮没几绝,间一存者,以自宝,是岂制方本意。”东晋时期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的自序中如是说。

约1700多年后的2015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被授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证书。

屠呦呦在演讲中提及:“ 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面对世界性的疟疾难题,流传千载的中国古代医书,给了现代科研人员以关键的启示。

辟谣!泡脚出自《肘后备急方》?《黄帝内经》有10大泡脚方?

“朱医生,我天天怕冷,而且一动就出汗,你说该怎么办?”病人问。 “这个好办,注意忌口生冷的食物,水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