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太上感应篇,第1张

         

  通读《太上感应篇》其实,你能明白,它是在告诉我们人世的道理。换言之,也可以说是感化世人,但无论如何,你在读多了后,确实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开篇语这样说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虽然是道教文,但我刚开始读却感觉像佛家所说的世间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论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你可能对这句话会嗤之以鼻。但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它是在告诉你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多善少恶。人的一生很长,用你的一生去践行这件事也很不容易。做人要心存善念,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文章的总纲。

  文章的第二段是示警,非常,及其明确的告诉我们: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不要以为自己做了一件亏心事,可以瞒足别人,就算瞒住别人,你也瞒不住上天,瞒不住自己的良心。对世间万物,要心存敬畏之心: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这是我们生来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缺点。另外,作为自己本身,要懂得谦虚有礼,不拿自己的有点出来炫耀。

  再下来说道了福报与恶报:善人的话,人皆敬之。保佑你无忧无宰,一生顺利。这是《太上感应篇》对善者的美好祝福,而恶行也终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戒恶行善。去坚持自己的本心。一路前行。在这几段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以直为曲,以曲为直。简而言之就是颠倒是非黑白。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类人,不问是非。其中不乏贪官。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当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无力改变现状,但我们能做的就是自身去评判,化为正义的化身。

  填穴覆巢,伤胎破卵’,这些是杀生之恶,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佛家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在寺庙前扫地,不伤蝼蚁。我们做不到那么精细,但我们也应该从中明白:万物皆有灵,而生命值得我们去敬畏与赞扬。所以当我们再看到那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广告语时,我们就应该从内到外去践行它。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这说的是人的嫉妒心,看不得别人过好。但是做人我们应该讲求包容,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去怨天尤人,贪澜无厌。

  全文的结束时结勉,勉励自己去修行,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我们的人生活的更加丰富,有价值,有意义。只有这样,你才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明白这世间的真谛。

《太上感应篇》是一本善书,在这里面,你能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本书,值得我们一生去研读。

 

 

 

《太上感应篇》是一部借太上之口劝人向善行善的经典。所谓太上,亦即太上老君。

魏晋之前道教的最高神祇是三官大帝,指的是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三官大帝也被认为是尧舜禹去世之后成就的天帝。他们的诞辰分别对应了人世间的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但随着道教进一步的发展,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取代了三官的至高地位,三清被看作是大道的化身,是大道的不同形态,其中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的人格化。

相传老君有八十二化,万事万物、一切法门无不是从大道之中孕育而生的,因此道教徒也通常自称为老君门下。

太上感应篇中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量子力学也证明世间万物都在不停的振动。语言是有很大的能量,直接通过不同的振动频率传给别人。我们听战争号角的时候就会热血沸腾,听悲伤的曲子也会感觉到难过,千万不要小瞧语言的能量。

经常说别人坏话,那个人不一定会怎么样,但自己受影响是最大的,声音的振动频率自己是最先接收到的。有看过水知道答案的人应该明白,水分子结构会根据不同的声音文字发生不同的变化,有漂亮的有难看的。说好话对自己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不相信你对着镜子说我是最漂亮,最自信的,看看你有什么变化。

读经文也是有能量的,据说念梵语的能量最大,念到某个特殊的符号时,周围就会产生一种能量。如果很久都没有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情,那么连说好话的能力都会消失。

事物一体两面,有消极就有积极的,看好的事情不是让我们对坏的事情视而不见,而是知道有好有坏之后依然选择看好的事情。生活中我们的关注点是什么,美食鲜花旅行还是战争饥饿灾难。好人就是经历过最坏的事情,依然选择最好的人。

行善积德,关于做好事有两种,一种是阴德,一种是阳德。阴德可以改命,阳德对事业名声有很大的好处。阴德除了天地鬼神知道,没有其他人知道。阳德是被人所知,曝光率比较高。

大多数人都主张积阴德,因为阴德可以改命,增加气运和福报,荫庇子孙。很多人家里出了高官人才,大家都会说你祖上积了阴德。道家为了个人修炼,也都是比较主张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阳德也能换来一世的福报,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善人,某某人做了好事,广为人知的这种对事业和家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气运和福报虽然看不见,但却真实存在。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正修行的人放下一切外物,不会去评判事物的好坏对错,美丑善恶,即使做了好事也不觉得自己积了多少福报,这样的人福报是最大的。有多大呢?佛祖说不可思量,那真的就是平常人想象不出来到底有多大了。

很多时候放下目的和企图心,不去思考做的事情到底能不能得到福报,这种福德是非常大的。

为了后人着想,多积阴德是比较好的。积阳德留下很多财富和名声,不晓得子孙有没有福报去享受这些。能做到语善视善行善的人,大多都情志舒畅,身体健康。这就是最好的养生了,任何的补品都不用吃,自然会活到天年的。

「不见世间过」是见如不见,决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心里,这个叫不见,这是真有智慧。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心里,大错特错,这是把别人的过失拿来做自己的过失,你说这个人愚痴不愚痴!

还有一等人,还怕自己罪孽造得少,过失不够多,到处打听别人的过失。古德告诉我们,「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所以真正修行人,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这个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不要知道,知道增长你自己的烦恼执著,增长你自己的业习,业障习气,何必要干这种事情!

原文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译文

判断是非颠倒,为了眼前利益或自己的利益,趋向和拥护错误的人和事,背离和反对正确的人和事;苛刻百姓,以求自己立功,谄媚上级,迎合上级的意旨。受到别人的恩惠不感谢不报答,心胸狭窄,对别人的怨恨则念念不休;轻视百姓,扰乱国政;奖赏不义之人,刑罚无罪之人。贪图钱财而害人性命,为图谋官位用计陷害人。杀死投诚降服的人;贬低正人君子,排斥贤人;凌辱孤儿,逼迫寡妇;违背法律做事以受人贿赂;把直说成曲,把黑说成白,把是说成非;轻罪重判;看到临死刑的人,不哀怜反而嗔怒他;知道自己有过失而不思改悔,明知是应该做的善事而不去做;自己的罪过故意牵扯别人。阻挠医卜星相等方术,使之不能流通;讥笑诽谤圣贤,迫害有道德的人。

赏析

1以上这些错误的主要根源,一可以归结为自私自利之心,而没有为国为民的大公无私之心。如“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

二可以归结于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急功近利所导致。如“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三可以归结为缺少仁爱之心,缺少敬畏之心。如“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2因为以上缺点的原因虽然先前强大而最终在历史上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人身上因为以上过错而失败的例子也是多好牛毛,因此这些过错要特别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太上感应篇

            通读《太上感应篇》其实,你能明白,它是在告诉我们人世的道理。换言之,也可以说是感化世人,但无论如何,你在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