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第1张

古代传统文化非常值得研究,元代戏曲和明代戏曲也是相当不错的一种文学文化,我也研究戏曲差不多四五看了,平时也收集整理了不少古代戏曲古籍,这些戏曲古籍可是花费了我不少代价才收集这行齐全的,目前来说我还没看到比此更全面的戏曲古籍

这里不得不说,也不得不感谢  “古籍阁” 海量的戏曲古籍收藏,

中国古代戏曲书籍目录:

《孤本元明杂剧(1-32册) 王季烈辑,上海涵芬楼印行》

《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

《善本戏曲丛刊》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2   增定南九宫曲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3  南词新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5  新订十二律京腔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1  风月锦囊》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3  乐府南音》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4  赛微歌集》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6  玄雪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7  南音三籁》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8  醉怡情》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9  乐府歌舞台》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10  千家合锦万家合锦》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1  2缀白裘新集》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2  审音鉴古录》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3  彩笔情辞》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4  太霞新奏》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5  万花小曲》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6  丝弦小曲》

《善本戏曲丛刊  第06辑  01  北词广正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6辑  02  纳书楹曲谱》

《古典戏曲典籍》

《中原音韵(元 )》

《中州音韵辑要(乾隆音韵辑要本)》

《元人杂剧辑逸》

《元代戏曲选注》

《元散曲一百首》

《元散曲选注》

《元明散曲选》

《元明清散曲选》

《元曲选·[明]》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

《元曲选校注·[明]》

《全元散曲[详细书签]》

《全明散曲(第1-5卷)》

《南柯梦记汤显祖著》

《善本戏曲丛刊万壑清音(一、二)》

《善本戏曲丛刊乐府南音》

《善本戏曲丛刊审音鉴古录(一、二)》

《孔尚任:小忽雷传奇》

《庚子国变弹词》

《戴敦邦聊斋人物谱签名本》

《散曲集《林石逸兴》(明)》

《文史英华12·散曲卷》

《新发现康海散曲集《沜东乐府后录》校笺(上)》

《明清传奇选》

《明清传奇选刊党人碑》

《明清传奇选刊》

《明清传奇选刊双忠记》

《明清传奇选刊》

《明清传奇选刊燕子笺翡翠园》

《明清传奇选刊红梨记+西楼记》

《明清传奇选刊连环记+金印记》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凌蒙初西厢记五剧》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录鬼簿》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王伯良古本西厢记校注》

《桃花扇 越剧》

《桃花扇万有文库版》

《桃花扇王季思校注(横版)》

《桃花扇王季思校注(竖版)》

《桃花扇注 梁启超 下》

《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

《梁启超 桃花扇注 上》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钱南扬校注)》

《汤显祖全集 第1册》

《汤显祖全集 第2册》

《汤显祖全集 第3册》

《汤显祖全集 第4册》

《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横版)》

《牡丹亭徐朔方校注(竖版)》

《琵琶记高明商务印书馆1937》

《白雪遗音》

《白雪遗音续选》

《白雪遗音选 西谛编》

《纳书楹曲谱+纳书楹四梦全谱(一)》

《纳书楹曲谱+纳书楹四梦全谱(二)》

《聊斋俚曲选[清]蒲松龄关德栋校注》

《西厢记-插图版》

《西厢记横版》

《西厢记》

《路工:明代歌曲选》

《重冈已隔红尘断-元散曲合集》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

《金圣叹点评西厢记》

《元本琵琶记校注》

《集评校注西厢记_王季思校注》

《古本戏曲丛刊》

《任风子岳阳楼青衫泪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单刀会救风尘玉镜台望江亭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004金锁记》

《古本戏曲丛刊目录》

《墙头马上渑池会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朱砂担货郎旦敬德不伏老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梅香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汉宫秋马致远北京图书馆古本戏曲丛刊1954》

《窦娥冤裴度还带单鞭夺槊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荐福寺陈抟高卧踏雪寻梅黄粱梦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陈母教子梧桐雨东墙记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风云会博望烧屯马陵道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扩展资料:

发展:

川剧起源于何时,语焉不详,多有歧异,但形成于清代却有共识。重庆川剧受到重庆广博性情的陶冶,铸就了包容的胸襟。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勃兴,那些来自省外而分别流行于四川各地的高腔、昆曲、胡琴、梆子唱班,为适应群众欣赏习惯,与四川语音、习俗结合,逐渐在艺术上具有了四川的地方特色。

本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流行四川各地的戏班不断涌入城市, 为扩大影响,加强演员阵容,争取更多观众,逐渐走向各种声腔同台演出的经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各戏班艺人为提高表演艺术,加强竞争能力,又在艺术上纷纷相互吸收,彼此借鉴。

才艺出众的艺人更讲究高昆胡弹不挡,文武唱做皆能,这就为川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最早使用川剧(川戏)这个称呼的,是在辛亥革命影响下由康芷林等人组成的著名班社“三庆会”。

  川剧的起源与发展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7日 11:12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高、昆、胡、弹灯在融汇成统一的川剧过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况。昆腔,源自江苏,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

  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起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语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

  上述四种外地声腔艺术在四川流行的过程中,相继与四川语音及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后来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

  川剧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分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四是“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因重庆为四川商业中心,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称。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至唐五代时期,是川剧最为鼎盛之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这一时期常演的剧目有《刘辟责买》、《麦秀两岐》和《灌口神》等。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戏班,即《酉阳杂俎》中所载的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五人所组成的戏班。

  从《斗牛》之戏到宋杂剧《酒色财气》,历时千有余年,它们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戏”,可以视为广义的川剧。而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的产生于明代的“川戏”开始的。

  至清代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不同的声腔杂陈,晚清时期,便出现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剧面目为之一新,各类声腔的特色剧目和保留剧目开始形成。其后的川戏改良运动,成立了”戏曲改良公会”,集资兴建了“悦来茶园(今锦江剧场旧址)”、“蜀剧部”等演出场所。由此,川剧艺人自己组织的“三庆会”于1912年成立,也现了康子林,杨素兰,萧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达三百余人。创作上也出现了赵熙的《情探》,黄吉安的《三尽忠》、《柴市节》等一大批名人名戏,流行剧目多达700余个。

  20世纪以来,虽然也现了以刘怀叙为代表的“川剧创作家”们所创作的现代戏,但国家处于黑暗时期,川剧也开始衰落了;建国后,在党和新中国的扶持下,川剧又开始焕发艺术青春,重新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

这些是我历经好几年所收集的戏曲资料,不管是京剧还是昆曲等古典戏曲都有包括,是学戏曲和研究戏曲的不错的资料,应该是网络上最全面戏曲资料全集,从古代戏曲到现代戏曲文化资料应有尽有

此丰富的戏曲资料不得不说神奇的 古籍阁 不管是现代古代戏曲多稀缺的资料基本上都有,现代的戏曲资料更是你意想不到的全面

其中部分戏曲资料目录如下: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

《顾曲指南三十集_民国四年至九年上海中华图书馆排印本》

《刘奎官舞台艺术-赵凤池记录 黎方整理-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十五》

《中国俗曲总目稿 (下册)》

《京剧锣鼓》

《新编戏学汇考》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十二》

《元明清戏曲故事集(古本插图全四册)》

《清宫戏出人物画 》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清升平署戏装扮像谱》

《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

《戏考大全 名家平剧秘本》

《马连良舞台艺术》

《新编戏学汇考第八册_凌善清许志豪大车书局上海》

《顾曲指南三十集_民国四年至九年上海中华图书馆排印》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十四》《京剧唱腔鼓套子》

《京剧字韵》

《中国京剧史图录》

《京剧传统曲牌选》

《京剧名家的演唱艺术》

《京剧余派老生唱腔集》

《京剧音韵概说》

《京剧表演艺术杂谈》

《京剧谈往录全四编》

《赵喇嘛京胡曲谱-》

《京剧生行艺术家浅论》

《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

《京剧曲谱集成》

《京剧大师裘盛戎》

《中国京剧打击乐》

《京剧脸谱图说》

《京剧声韵》

《京剧传统剧本汇编》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3 清宫文献》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4 申报》

《马连良演出剧本选》

《新编戏学汇考第十册》

《新编戏学汇考第七册戏曲编》

《京胡演奏基础》

《学戏和演戏》

《唐韵笙舞台艺术集》

《水浒戏曲集第一集》

《刘曾复教授说戏文稿》

《谈悟空戏表演艺术》《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续编 2 清宫文献 下》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9 图录 上》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6 其他报纸 下》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10 图录 下》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7 日记》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1 专书 上》

《俗文学丛刊 京剧抄本 62册》

《戏曲演员演唱及创腔经验》

《新编戏学汇考第三册戏曲编》

《京剧大师尚小云》

《新编戏学汇考第五册戏曲编》

《中国俗曲总目稿 (上册)_》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十》

《张元和昆曲身段试谱》

《新编戏学汇考》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十一》

《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

《北京传统曲艺总录》

《明代杂剧全目_12050373pdf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八》

《汪笑侬戏曲集》

《戏考大全》

《京剧杂谈》

《戏曲艺术讲座》

《艺坛 第3卷》

《戏剧丛刊》《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续编 1 清宫文献 上》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8 笔记及其他》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5 其他报纸 上》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续编 3 行会文书》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续编 4 报纸及其他》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 2 专书 下》《戏曲菁英》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下册》

《戏曲艺术》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上册)》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四》

《杨宝忠京胡演奏经验谈-杨宝忠-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十三》

《盖叫天的艺术生活-徐以礼-上杂出版社》

《看万山红遍 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剧目集锦-广东画报社》

《水浒戏曲集第二集 傅惜华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徐兰沅操琴生活-徐兰沅口述-唐吉整理-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曲艺术讲座 第6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宝文堂书店》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七》

《新编戏学汇考第六册戏曲编_凌善清许志豪》

《刘鸿声的声腔艺术-徐兰沅讲述-音乐出版社》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九》

《大众京戏考-金鑫-大明书局》

《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编》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五(1)》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中册)》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上》

《艺坛 第6卷-》

《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爱国捐献汇刊》

《上海戏曲史料荟萃1-5-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编》

《程砚秋文集-程砚秋-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旦角唱念浅说》

《京剧声乐研究》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

《京剧传统曲牌选》

《京剧老旦唱腔琴谱集》《东游记-梅兰芳-中国戏剧出版社》

《郝寿臣脸谱集(再版)-北京市戏曲学校主编》

《汉剧研究资料汇编》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一》

《新时代文丛(第四辑)老戏剧家王瑶卿及其他》

《新编戏学汇考第九册戏曲编_凌善清许志豪》

《戏学指南十六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册二》

一、概况

首都图书馆建馆迄今有八十多年历史,经过八十余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和积累,入藏了较为丰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既有海内外十分罕见的精刻本和古代典籍,又有完整丰富的古代小说、戏曲和民俗著作,馆藏古籍图书丰富。

这些古籍来源一部分是该馆前身京师三馆即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旧藏和建国后陆续采购的图书,另一部分是解放后北京市委接收北京孔德中学、法文图书馆所藏拨交给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还有一九五三年吴晗下令没收旧敌伪财政部实物库图书及一九五七年以后购入及其他来源的图书(如马彦祥赠书)。其中市府赠书为三五二三种计三六六九一册,马彦祥赠书二○八种,计一七○七册。现库藏仍将这四部分来源的图书按甲、乙、丙、丁分类排架。在这些古籍中尤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书、方志以及佛经等书品种较多,版本较好,构成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藏书特色。除古籍外,首都图书馆还藏有古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幅(轴、页),碑帖一九六九种。

首都图书馆的古籍分为善本、普通线装书、新善本(解放区出版物)、特种文献字画、碑帖等。分别保存在线装库和善本库中。善本三三二四种三三二三○册,其中国家级善本一一五九种一四九九六册,馆级善本二一六五种一八二四三册。普通线装书四三七○二种三四九四三三册。国善本即经专家鉴定稀古版本列入全国善本总目者;馆善即乾隆以前及其它较好的版本,然尚不够国善者。善本及普通线装书采用清乾隆三十二年编四库全书时所确定的四部图书分类法对图书按经、史、子、集、丛分类。其它如市府赠书、马彦祥赠书共四八一六种四四六一四册还未分编整理(普通线装各类种数只限于财产账上数字)。善本古籍收藏状况为:经、史、子、集、丛分别为七十二册、四三八册、一四九二册、一二八三册、三十九册、合计三三二四册。

二、特点

由于首图前身各馆建馆较早,历史较长,使得各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古籍。馆藏古籍的特点有二:一是版本罕见,有不少是海内外珍贵的精刻本和手抄本。时间上最早为宋、元、明版。据统计宋版五种,元版三十二种,明版九八七种。具体如下:

善本中有宋版书五种,如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年)刻碛砂藏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残存十一卷),宋刻递修本、苏辙撰《古史》六十卷;元版书三十二种,如元兴文署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刻《资治通鉴》,该书为宋司马光原著,元胡三省音注,元兴文署刻印。兴文署为元代著名官方刻书机构。 还有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吴郡庠刻本蝴蝶装《通鉴总类》与元至正(公元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年)刻本《故唐律疏议》,元王元亮撰,元至正余志安勤又堂刻本,元代建安余氏勤又有堂刻本《刑统赋》。元代东山秀岩书堂刊本《韵府群玉》等;

明版书九八七种(其中官刻四十一种、私刻九四六种),如永乐五年(一四○七年)内府刻本《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明天顺五年(一四六一)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刻本《武备志》,明万历十年赵用贤刻本《管子》、明隆庆二年刻本《江南经略》、明天启五年毛氏绿君亭刻本《神农本草经疏》、明隆庆年间刊本《泉河经略》、明万历年间刻本《水经》、明凌氏(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等,明万历四十三年博古堂刻本《元曲选》也是名家荟萃的精品。清康乾年间版本书收藏则更多,如康熙内府仿宋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吴革刻本《周易本义》、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写刻本《蒋氏游艺秘录》、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本《宝真斋法书赞》等;清后期还有光绪三年刻板的鲁迅先生家谱《越城周氏支谱》活字本等。

以上这些都是稀古版本的古籍,在版本学上都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而且还是精美的文物艺术品。

第二个特点是馆藏古籍特色明显,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学、方志、佛经等为主,藏书品种多、版本好。此外还藏有满文、蒙文(含满汉文、蒙汉文合壁)、藏文的线装古籍书一九七种,其中满文书一四二种,大多为满汉对照,如有清(公元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写本满汉对照《书经讲章》,作者清吴世恒。下面详细分别详述之。

三、小说

在小说方面,“五四”以前的中国小说线装书馆藏有五○○多种,善本八十八种,其中国善三十三种,馆善五十五种。包括笔记、传奇、话本、章回、长短篇各类体裁。如:明万历刊本《二侠传》,明崇祯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译通俗志传》;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新编东游记》,抄本《斩鬼传》,活字印本《第一奇书野叟曝言》;清乾隆刻本《飞龙传》、《聊斋志异》,清稼史轩刻本《醒罗骈言》。而崇祯刊本《金瓶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稼史轩刊本《醒罗骈言》又为全国罕见的稀本、孤本。

还有全套的《三国志》、《三侠五四义》、《包公案》、《西游记》、《吴越春秋》等则是坊间不常见的明清刻本或抄本。

表一、善本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短篇 长篇 小说家类 杂记 杂篡 杂品 杂考 杂学杂说

善本(种) 19 67 35 24 38 5 3 6

合计 197

其中杂记、杂篡、杂品、杂考、杂学杂说可总归为笔记小说,计72种。

表二、一般线装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总录 笔记小说 长篇 短篇 翻译

一般线装(种) 42 451 513 47 12

合计 1065

注:表二与表三总计一二六二种。

四、戏曲古籍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鼎盛等各个时期。汉代的“百戏”,隋唐时期的“参军戏”与“踏摇娘”,北宋的杂剧与金院本,这些戏剧的演出形成仅仅散见于前人的笔记与诗文之中,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到了北宋末叶,浙、闽一带出现了南戏(亦称“戏文”)。现存的《张协状元》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南戏剧本。元代,北方出现了元杂剧。元杂剧可考作家就有一○○余人,见于书面记载的剧目有六、七百种,而且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创作了如《窦娥冤》、《梧桐雨》、《墙头马上》、《救风尘》、《汉宫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元末明初,南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的体裁——传奇。到了明代,传奇剧本代替杂剧成为明代戏曲的通称。明末清初,昆曲一度呈现极盛的局面。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的徽班兴盛,以后发展成“京剧”,成为中国的“国剧”。

几千年戏剧文化的发展,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各种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艺术、语言、风俗、民情等各种发展情况,为我们研究古代的戏剧史、文化史和风俗民情提供了及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千百年来,戏曲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他们不仅去观看戏剧演出,对演出剧本、演员表演、戏曲服装、台词唱腔等津津乐道,更有人下深功夫,把剧本一笔一划地抄录下来,供自己和好友们共同欣赏。于是,许多剧作得以流传下来,使后人能够一睹为快。

表三、戏曲类善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剧本 杂剧 传奇 散曲 弹词宝卷 曲谱 曲选 曲律 曲评曲话 蒙古车王府曲本 升平署抄本

种 5 29 113 17 11 19 6 2 2 1355 14

合计 1573

表四、戏曲类一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京调梆子合刻 昆曲 京剧 地方剧 赣剧 川剧 秦腔 梆子 汉剧

种 76 395 363 133 1 113 69 44 1

合计 1195

首都图书馆建馆八十余年来,收藏了大量戏剧抄本二七六八种。包括古代戏曲剧本传奇、杂剧、散曲;地方戏剧本昆曲、京剧、秦腔等;曲谱、曲韵、戏曲理论著作等。其中善本一五七三种,如剧本中,就有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还魂记》四种版本,最早最好的版本是明万历朱氏玉海堂刊本。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笠翁传奇十种》有康熙刊本,还有升平署(清代掌管宫廷演剧的机构,乾隆时改称“南府”)抄本一十四种。其它如“元曲选”、“昆弋剧本”以及一些名剧,如《琵琶记》、《白兔记》、《西厢记》、《四声猿》、《赵氏孤儿》、《洛神庙》、《秋胡戏妻》、《雷锋塔》、《长生殿》、《桃花扇》、《绿牡丹》、《得意缘》、《红楼梦》等,均有较好版本或抄本馆藏。特别提及的是《蒙古车王府曲本》乃我馆善本书中之瑰宝。馆藏戏曲古籍以京剧版本为多,此外为鼓词、杂曲、子弟书等。此部分古籍出版年代为道光至光绪间。俗文学中宝卷四三二种,词(即说唱文学)一二七种,以上两部分中一十一种为善本。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清代蒙古车王府藏曲本:

“车王府曲本“是清代蒙古车臣汗王府所收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也是供府中戏班子演唱的脚本。民国年间这批曲本自车王府内流散出来,于二十年代分两批被北京孔德学校购得。后辗转入图书馆收藏。《清蒙古车王府曲本》是一部卷轶浩繁的戏曲、曲艺巨制,包括戏曲曲目共一六○○余种,四四○○余册。这些书分藏于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其中以首图收藏量为最大。全书分戏曲、曲艺两大部分。戏曲部分以京剧乱弹皮黄戏最多,次为昆曲、弋阳腔(高腔),其他还有秦腔、吹腔、影戏等;曲本更有价值的内容是曲艺部分,包括说唱鼓词、子弟书、快书、牌子曲、岔曲、莲花落、时调小曲等曲艺形式,时调小曲中又有马头调、太平年、西江月、十二月、福建调、四川歌等曲调。曲艺部分包括了原孔德学校第二批购入的曲本,迄今从未面世,可称珍品。在形式繁多的曲艺中,鼓词、子弟书、京剧在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两部分大抵都是明清两代作品,以道光、光绪年间作品为多。《曲本》作品取材广泛、有殷、周以来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也有经改编、铺衍、润色的古典文学名著,更重要的是不少曲艺作品对当时北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有大量的描述。

《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成书大约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产生于中国昆曲艺术逐渐衰落,各地方戏曲兴起的演变时期,是研究近百年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珍贵史料,它填补了昆腔高踞剧坛,到京剧代之而起的一段过渡时期的空白。同时也是研究清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曲本》作品语言丰富,保留了很多当时流行的方言,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总之,《曲本》已为当代研究文化史、戏曲史、通俗文学 的专家学者所瞩目。已故著名戏曲艺术家欧阳予倩誉之为“中国近代旧剧的结晶,于艺术上极有价值”,著名教育家、学者王季思则将《曲本》的发现与安阳甲骨和敦煌文书并提;当代戏剧家、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戏曲界泰斗翁偶虹题诗曰:“车王嗜曲广搜求,铁网珊瑚历历收,沧海遗珠光照眼,粲然骇瞩溯源头。”

“曲本”填补了近百年来戏曲、说唱文学的历史空白,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资料。早在二十年代即有顾吉页刚、刘半农、马隅卿等老一辈学者着力研究。前文化部长齐燕铭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专门研究过其整理问题,拟发掘整理,但因“文革”而作罢。现首都图书馆领导重视,为了挖掘馆藏资料,弘扬民族文化,首都图书馆专门成立了车王府曲本研究整理小组,在翁偶虹老先生、故宫博物院朱家 晋老先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候玉山老先生、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老先生、著名戏剧研究家吴晓铃先生、山东大学教授关德栋先生以及许多文学、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下,于一九九一年整理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共三一五函,发行十五部,受到海内外戏曲爱好者的欢迎。由于价格昂贵,印数又少,又于一九九三年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曲本缩微胶卷》本,一九九四年又出版了《清车王府藏曲本(粹编)》,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之盛事。

(二)、清代宫廷大戏:

清代宫廷创作演出的整本大戏,其内容受明万历年间小说和戏曲繁荣发展的影响。就小说而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相继出现,成为剧本选题上丰富的源泉;就其形式而言,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已达到相当完美的阶段。昆腔拥有众多观众,作家辈出,编排、装扮、彩砌,无不有极大改进,为宫廷大戏开辟了较宽阔的途径。当时比较知名和有影响的大戏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和《昭代箫韶》。

《鼎峙春秋》为周祥钰、邹金生等编写,敷衍魏、蜀、吴三国鼎峙和争雄的历史故事。馆藏《鼎峙春秋》(甲四21,为首都图书馆索书号,下同)为清钞本,二○册二函,分十卷二四○出,为全国孤本。

《劝善金科》为清张照等著,叙目连救母故事,但将历史背景作为唐代中叶,并穿插有李希烈的叛乱及颜真卿、段秀实殉节等关目。馆藏有清雍正抄本(甲四69),一○册一函。为全国孤本。

《升平宝筏》亦为清代张照所撰,又名《西游记传奇》(甲四1520),演玄奘取经故事,主要情节依据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而来,馆藏清抄本,二函一○册二四○出。

《辟兵珠》作者不详,馆藏清抄本,一○册二函,为全国孤本,《曲海总目》亦未收入。

馆藏其它孤本、善本还有:《旧钞本曲五种》(包括《虞廷集福》、《绥丰协庆》、《太和保合》、《绵长协庆》、《繁禧懋锡》)、《忠义璇图》二十出、《混元盒》三卷七五出等。

清代宫廷大戏均由词臣编写,因创作期限紧迫,由于才力拘滞,不得不借助于前代作家同类题材写就的小说、剧本,同时,也汲取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这些宫廷大戏,保存了不少已佚剧本片断,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甚有裨益。

首都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宫廷大戏比较多,且多为全国孤本、善本,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三)、马彦祥先生赠书:

马彦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导演、理论家。生前曾将其部分藏书赠首图收藏。他的藏书中有大量的戏剧方面的著作,其中亦有一些较好的戏曲抄本。这些戏曲抄本许多现已成为孤本、善本。首图亦收藏了其中的一些戏曲抄本如:《空谷香》、《天香庆节》等,都是一些常人不易见到的好本子,这些本子抄誊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四)、馆藏戏曲抄本集和单册抄本:

本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戏曲抄本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这部分戏曲抄本,数量多,质量不一,其中主要是京剧、昆曲抄本。例如:《武香球传奇》、《双红丝传奇》、《连环记》等都是全国孤本、善本。其它如《剧本杂抄二十九种》、《剧本杂抄三十四种》、《剧本杂抄二十二种》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部分作品,虽然价值不一,但能比较全面反映一个历史时期戏剧发展情况。

(五)、其它:

除以上几部分外,馆内还收藏有一些原孔德学校抄本、升平署抄本等。

这部分抄本,数量不多,但质量较精,如《漱玉堂传奇三种》、《重重喜》、《双福寿》、《钓鱼船》、《武香球》、《千秋鉴》等等都是所传不多的戏曲抄本。

五、俗文学

俗文学方面,藏有宝卷、弹词、鼓词、民歌民谣、杂曲、唱本以及相声、口技、谜语、酒令等一十八类古籍。其中宝卷有四三二种、弹词一二七种,二者入善的为一十一种,如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视履堂刊本《二十一史弹词》、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抄本《英台宝卷》、同治九年(一八七○年)抄本《习法救母》。宝卷、弹词是俗文学中一批较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首图入藏的鼓词、杂曲等通俗文学书籍中,仅未刊行的手抄本就达二八○余种。

六、医书

首图所藏医书古籍也较丰厚,品种较多,版本较好。医书中列入国善的就有十种,如明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年)刊本《本草纲目》、清精抄本《本草纲目拾遗》、日本天明六年(乾隆年间)仿刻元本《重刊孙真人备急千金药方》、明万历二十九年(一六○一年)刊本《针灸大成》、明嘉清刻本《原机启微》、明崇祯方逢时刊本《保生秘要》等。

七、方志

此外馆藏方志古籍也很有特色,达一○○○种以上,地区涉及二十五个省以上。方志中有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毛氏汲古阁刊本《吴郡志》、清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刊本《陕西通志》、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刻本《畿辅通志》、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刊本《萧山县志》、康熙年间刊本《大兴县志》、《怀柔县志》、《通州志》。

八、佛经

首图馆藏元版图书共有32种,其中大多为佛经。佛经古籍中有二十一种为善本。如唐释玄奘译、元刻普宁藏本摺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宋绍兴十八年(公元一一三一年至一一六二年)福州开元禅寺刻毗卢大藏本《阿毗达摩顺正理论》,此书为唐释玄奘译佛经,宋刻大藏经中的一种,一册折装;元刻本《大乘大悲分陀利经》。

此外还有明万历(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金笔抄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书因用金粉书写,更显稀见珍贵。

九、字画碑帖

首图馆藏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轴、页、幅)、碑帖一九六九种一一九六九册。其中珍品字四十五件、画六十一件皆出自名人手笔,如:齐白石、溥心畲、周肇祥、王雪涛、李苦禅等。经故宫博物院、荣宝斋及其行家鉴定,有的价值不菲。珍品字画都是近现代人物、手笔。字画中的年代最早可至南北朝。碑帖是该馆所藏,字画是历次接收而来。碑帖入藏按顺序号排列。字画按字、画分别给顺序号。碑、帖、字、画分别有一套顺序号目录。

所藏碑帖中也有不少珍贵拓本和名家墨宝。如碑贴有唐怀素的《千字文》、元赵梦兆页的《洛神赋》、宋岳飞的草书《后出师表》。古画有溥心畲、齐白石、李可染的手迹。碑帖入藏后,限于条件一直未正式借阅,字画未排架,查找困难,不能借阅。为挖掘馆藏中有价值的资料,使之发挥应有作用,正准备编辑一套“馆藏碑帖目录”。字、画已按“珍品”、“一般”整理出一套字、画目录,还有待进一步鉴定、加工、整理。

十、文献流通工作

丰富多彩的馆藏古籍,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古籍研究者、出版家前来探索、研究、整理、利用。首都图书馆为延长线装书的使用寿命,古籍借阅对象仅限于工作对口、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有一定工作任务的人员。近年来馆的读者,有个人研究者、出版、研究人员,尤以编写史志的人员为最多、用量最大。丰富多彩的馆藏古籍,犹如一颗宝珠长期以来吸引着中外读者和古籍研究者,首都图书馆也主动、热诚为他们提供所需服务,同时自行开发整理,这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仅以馆藏古籍中的小说为例,从历史上看,早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一年间该馆为京师通俗图书馆时期,鲁迅先生曾常来馆借阅线装小说(见《鲁迅日记》),鲁迅先生的名著《古小说钩沉》、《中国小说发展史略》中都还有对首图馆藏古本小说研究的成果。先辈研究小说者孙楷第先生于一九三二年著成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曾查阅收入首都图书馆小说一十八种,谭正璧先生于一九八四年著成的《古本稀见小说汇考》收入馆藏小说二十八种。以上诸著作已成为小说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学术影响很高,被视为必要的案头工具书。沿至现在仍有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文学研究者来馆查阅小说,核对版本。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教授浦安迪曾来访借阅《三国志》、《红楼梦》评点本。为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编辑出版《清人文集序跋选》提供有关资料,为“金瓶梅学术研究会”提供版本研究的资料;为一些**制片厂拍故事片、记录片提供有关古籍及服饰、道具的资料。

国内一些出版社也来查阅小说,选用较好版本,整理出版新书。如中华书局根据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规划,编辑影印出版《古本小说丛刊》,其中选用《善恶图全传》、《鬼谷四友志》两种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古本小说集成》,选用过《鬼神传》、《离合剑》、《跨天虹》、《警富新书》、《红楼幻梦》等十一种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用馆藏书为底本,影印再版了《品花宝鉴》、《醒世姻缘传》;北京出版社选底本,影印出版了《古今小说精华》。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会评本《三国志演义》,北京燕山出版社整理出版续、再续《儿女英雄传》,浙江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李渔全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笠翁传奇十种》等都选用了首都图书馆馆藏为影印底本。以上足见首都图书馆藏古籍的价值。

其他方面,如有不少医学研究单位来馆查阅医书;全国各县县志编写委员会纷纷来馆查阅方志。

首都图书馆所藏古籍有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祖国的文化遗产,知识的宝库,正在被深入发掘利用,服务于社会。

十一、文献整理

为更好、更便利地利用馆藏,多年来首都图书馆一直坚持自行整理古籍编制书目索引、解答咨询,与有关单位协作编写辞书,以揭示馆藏。如编辑清代大型文集《全唐文篇目续索引》(将由中华书局出版)、《馆藏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五四”以前部分);参加《北京百科书·社会科学卷》、《清代禁书汇览》的词条编写。图书馆工作人员编辑了多种藏书目录,有:《首都图书馆馆藏中国小说书目初编(五四以前部分)》、《馆藏北京金石拓片目录》(一九五九年)、《馆藏中国医药书目》(一九五七年)、《馆藏中国文学古籍参考目录》(一九五五年)、《馆藏中国戏曲书刊目录(初稿)》(一九五九年九月编),最近又编写有《馆藏小说书目提要》。还提供底本,由有关出版社整理影印了《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古本小说版画图录》、《越城周氏支谱》、《劫灰录》、《圣谕像解》、《圣庙祀典图考》、《唐诗选画本》、《阴骘文图证》、《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古本戏曲十大名著版画全编》、《鲁迅墨宝真迹》、《初拓墨池堂法帖》、《抱冲斋石刻》、《南巡盛典》、《西巡盛典》、《万寿盛典》、《太学文献大成》等古籍。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保存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音乐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人民喜爱观赏和聆听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戏曲的调性上,川剧由高调、坤调、胡琴调、弱调和一种省级民间灯戏组成。在元宵彩灯戏中,这五种戏曲从明朝晚期到清朝中期传入四川。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的故乡。川剧高曲牌丰富,唱腔优美,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辅音为导调、调、合唱、伴奏、合奏等方式,意味深长,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幽默,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舞台上常见的剧种有上百个,集唱、做、读、演于一体,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辅以器乐,“变脸”、“喷火”、“水袖”别具一格,写意风格的程格化动作并不细腻精彩。川剧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并远渡重洋。川剧流行于四川省以及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从外省到昆曲、高强、二仙腔(京剧)、戏曲和四川民间灯彩五言艺术,分别在四川、清代乾隆(1736-1795)分别演出,由于五言与艺术经常演出,时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清代时总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清初至明末清初,先后进入四川、楚国、蜀国之间被称为“清剧”。它在保持“一人唱,合群,紧盘慢盘”传统的基础上,又汲取了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环舞的营养,丰富和发展了“扶、弹、唱”紧密结合的特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高强。胡琴腔又称“四弦子”,是由回调和汉调衍生而来。它还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元素。摘要“造唱胡琴”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的舞台表演相结合,在音色和音乐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形成了一种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曲调。摘要秦腔进入四川后,长期与川北的灯笼戏和高戏共存,并相互融合。

中国戏曲的一种,流行于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在明代,四川就已经有了地方戏剧。清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兴起,外国昆腔、高腔、梆子、皮簧腔传入四川,并与当地的灯戏相结合,形成了坤、高、胡、谭、灯合二为一的川剧。早期的川剧根据流行地区与艺人的不同关系,沿川西、紫阳、川北、川东四河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川剧的表演艺术有着深厚的生命根基,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序,真实而细腻,幽默而有趣,浓郁的乡土气息,尤其擅长用举、开眼、改头换面、钻火环、藏刀等特技来刻画人物,传统剧目非常丰富。

、“泸州河”川剧艺术的历史渊源 泸州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长江横贯,四水合流,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市场繁荣,历来为川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泸州河”川剧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孕育于元代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正式成班于清雍正2年(公元1724年)成立的庆华班(见《泸州戏曲志》2-7页)  二、艺术特色与价值  1、偏重于高腔戏,常演剧目有:《红梅》、《班超》、《琵琶》、《金银》、《九楼十八院》、《八计八记》、《十二配》等;创作剧目有:《百丑图》(五十年代)、《炉火红鹰》(六十年代)、《背篼记》(七十年代)、《轵候剑》(八十年代)、《星陨长空》(九十年代)和《孽障》(本世纪初),已拍成电视戏曲片在四川卫视播放10余次等。  2、近300年来,在重视戏剧程式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对舞台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形成了“泸州河”川剧重表演、演人物的独特风格。如五十年代初,李惠仙老师在演出《青蛙赶会》、《家庭》、《昭君和番》等剧目,由于她的独特的精湛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和川剧团同仁的交口称赞。为此,省川剧院、省川剧学校先后两次派人专程来泸观摩学习。自志科班出身的张志举,专攻小生,基功扎实,戏路广。在演《评雪辨踪》时饰演吕蒙,将穷秀才的迂酸味演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抚掌称妙。在《江梅阁》中,演得风流倜傥,神形兼备。《水牢摸印》的褶子功运用自如,表演出水牢时,褶子绞于身上,俨然水渍淋之。在全泰班习净后转到自志科班的邱文成(邱志馀)噪音宏亮,身架工稳,讲口有力,唱做俱佳。在《空城计》中饰演司马懿时,每个动作都能与台词意义相吻合,动无虚发。在《醉打山门》一剧中,即见拳脚功夫,又呈醉态,所唱昆曲唱腔既合醉意,又不失韵味。著名表演艺术家韩成之,自幼学鸣文琴戏(黔剧),12岁至川剧“钧学科班”学艺,专攻文武小生,擅演《风仪亭》、《下游庵》、《打红台》、《江东桥》、《水牢摸印》、《放裴》、《逼侄赴科》、《巴九寨》等戏,驰名于川南宜、泸一带。五十年代初调省川剧学校任教,后调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工作。著名表演艺术家曾荣华曾为泸州市川剧团首任团长,曾得曾俊臣、张志举等名艺人指点,自成一格,以文武小生成名。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在《评雪辨踪》中饰演吕蒙正,因其出色的表演而获演员二等奖。擅演《铁龙山》、《梳妆夺戟》、《彩楼记》等戏。后调任省川剧院工作,又任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晚年著述甚多。该院“梅花奖”得主晓艇和著名演员兰光临都是他的得意门生。泸州市川剧团著名艺人胡春甫曾先后与罗桂廷(藠头脑壳)、邱文成、李犇、高建章等同班,噪音宏亮,讲白清楚,表演干净,喊吼有力。擅演三国曹操戏,有“活曹操”之称。在《烧濮阳》的“三起三落”的斗笠功,在《把宫搜诏》中的讲白和表演,在《哭桃园》中的吼喊功,均得观众和同行的赞扬。  3、声腔以高腔为主。在川剧各流派中,具有显著的独特之处。首先,在宫调记谱上有别于其他流派。因此,使“泸州河”高腔戏的声腔更加圆润,悠扬婉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第二,在帮腔时,咏唱“莫词歌”中,其他流派只用一个同样的曲牌,而“泸州河”川剧则要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表演需要,安排不同的曲牌咏唱。如在《铁冠图》、《白蛇传》等剧中,就使用“阴山坡”这支“莫词歌”,表达剧中人在被逼至绝境和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对展示环境、渲染气氛,再加上打击乐的烘托,能收到极好的舞台效果。“阴山坡”的特点是速度徐缓,悲凉凄惨的行腔,扣人心弦的打击乐,因而造成阴风惨惨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第三,在高腔曲牌中,“泸州河”的“梭梭岗”、“园林好”、“伍供养”三大类曲牌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高腔戏的此类曲牌。第四,泸州市川剧团在1953年首次打破由鼓师领腔和男声帮腔的传统,招收了4名女子帮腔人员。随后,泸州所属各县剧团也相继仿效,大大提高了帮腔的艺术质量,并逐步推行到了整个川剧界。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为了研究和探索“泸州河”川剧高腔艺术的规律,泸州市川剧团专门抽调四名音乐人员成立了“泸州河”川剧音乐研究室(简称“卢莺史”),先后印行了28期研究专集。  4、器乐打击在川剧界独树一帜。“泸州河”川剧为更好地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十分讲究锣鼓、唢呐的运用。尤其是在高腔戏中,要求飞、钻、重、犯、合同、尾声、尾煞、转煞,要做到板眼明亮,套打清澈,轻重入理,文武有序,变调自然,喜怒哀乐以乐动人。如《三跑山》一剧的孤舟令,属流水腔的主腔,“泸州河”则按流水腔完成此剧,而不用别的河道的江头桂为主旋律。因为用流水腔更适合剧中人离家逃祸、露宿荒野之情。再如《钟馗送妹》中,“泸州河”打的是挂板扑灯蛾,合同转三查子,中间再套品锣儿,道士令,一气呵成。第二,讲究对不同的戏要安排不同的锣鼓,每演出一台戏,必须打10余支以致数十支不同的锣鼓牌子和唢呐曲牌。第三,在演奏方法上,强调紧松快慢,抑扬顿挫,快如万马奔腾,细似小桥流水。风、云、雷、雨、雪,朝王鼓、摧军鼓、更鼓、升堂鼓、摧卷鼓、杀场鼓,层次分明。在鼓点锣鼓上,更为讲究,把水荷花分为挂板水荷花,大打水荷花和双杆子干打水荷花;风车子分七、八、九锤,各打不一;亮子分快、慢、烘、提;不论是文场武场,一律“借母怀胎”,自然韵律的转换使用在不同的地方,使锣鼓更具活力,有效地同舞台上的不同剧目和人物结合起来。第四“泸州河”的打击乐要求大锣要能打出七个半韵(半音),以更有效地烘托出剧情环境,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泸州河”川剧形成以来,通过一代又一代川剧人的探索、承传、创新,使这朵艺术之花越开越灿烂。其中,陈艳卿、罗桂廷、曹俊臣、胡玉廷、邱文成(邱志愚)、张志举、韩成之、吴志渊、李惠仙等老一辈艺术家,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曾荣华、胡春甫、丁德超、唐惠珍、杨松林、何伯川、罗玉瑞、谢鹏飞、杨世秀、牟天龙、陈家玉、高通文、毛玉楷、林辉光、刘素彬、李湘培、仲俊康、曾静仪、杨文新、刘云深、刘金魁等一大批著名川剧艺人为“泸州河”川剧艺术承传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祝康宁、孙洪章、苟方云、陈明威、余开源、周绍修、王洪波、刘顺斌、林昌亿、毛世君以及张韵华、夏光玉、简素华、沈均怀、温元璋、刘仲华、童祥铭、文明星、童小玲、肖燕、杜光裕、张远兰、袁中华、张永年、袁世清、廖炎文、巫长富、施昌全、夏昭武、陈永寿、黄存玉、王元柱、王培蓉、高玉华、陈启芳、李洪书、黄大祥、万思玲、许桐生、李仲杨、毛正君、苏家林、谭永炀、罗永廉、欧林春、徐永富和由泸州专区戏训班整班组建的宜宾地区青年川剧团的人员,都是“泸州河”川剧艺术的正宗传人,他们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发扬光大作出了突出贡献。且喜这批人绝大部份仍然健在,不少人还在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发展贡献余热。八十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泸州地区各川剧团先后办起了戏训班,招收了一批青少年学员。这些人在“泸州河”川剧艺术的熏陶下,奠定在坚定的艺术基础,涌现出了陈巧如、孙勇波、刘萍、崔光莉等川剧艺术的拔尖人才,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奖––全国戏剧“梅花奖”。还有阳运志、刘光树、包靖、沈敬东、刘蕊梅、文莉、雷敏、张怀玉、陈艳丽、刘淑先、岳田霞、梁应平、张小红、曹江涛等,在全省川剧比赛中获得奖励,成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新秀。 泸州中和调清音·扬琴四川清音简介四川清音,过去称为“唱小曲”、“唱小调”、唱月琴“、唱琵琶”等等。对搭班行艺班子,又称为“海湖班”,故又称为“唱海湖”。 1930年重庆成了“清音歌曲改进会”,继后在成都市、自贡市成立了“清音会”、“清音工会”等。建国以后,点名为“四川清音”。 1930年后,为四川清音的鼎盛时期,省内数以千计的“海湖班”频繁穿梭于大、中、小城市,跑摊卖艺,流浪谋生,各地的茶楼陆续成为四川清音书场。泸州市有“丛惠轩”、“天凤楼”、“顺东”、“江春”、“庆兰”、“留阴”等等。叙永有“集闲”、“瞰江”、“谈天”;自贡有“胜利书场”、“普鲁花园”等等。宜宾、泸州艺人到重庆演唱,则从“叙、泸名角”挂牌招徕。 四川扬琴简介四川扬琴,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故名。该曲种分布于四川汉族地区,尤以成都、泸州、重庆(上河、中河、下河)为盛。 早期扬琴,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白处使用“醒木”,唱腔处是一人击琴演唱。以后由一人发展为合伙演唱。又分“渔鼓扬琴”、“大鼓扬琴”等。 四川扬琴的“票友”比较多,职业扬琴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其余地方的扬琴演唱活动,大多数是“票友”之雅集。 四川扬琴文词典雅,玩“票友”者多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泸州市有“律音琴社”、叙永县有“天然琴社”、“天然雅集”等。 建国以后,一些票友“下海”以艺谋生,如泸州市的罗国宣、温小犀、叙永县的陈铁浪、刘大如、古蔺县的黄太瑶等等。 1953年以后,四川扬琴发展极快,如李德才等艺人赴上海灌唱片,又到各地“教唱、坐馆”等,推动了四川扬琴的发展。 建国以后,四川扬琴就进入了鼎盛时期。 四川扬琴的艺术特色 四川扬琴的唱腔,分省调和州调。省调以成都川西坝子为主,以外的川东、川北、川南统称“州调”。1931年以前,州调的职业艺人较少,大多数是“票友”。州调,在各地有各自的名称,如南充、阆中叫“川北扬琴”;泸州市的叙永县、古蔺县称为“中河调扬琴”。州调唱腔的共同特点是:男女同腔,与省调的男腔近似(无七眼板)。在泸州、叙永县,保存至今的“中河调”比较完整,有清板、一字、二流、三板、四字调、中十字、简大腔、全大腔等等,(另附谱例)。清板 常用于曲目的开始,为三眼板,四句腔。一字 一句腔后(或一、二句腔后)接“数句子”,一、二句腔同清板,无“四柱”。二流 一板一眼,记谱为2/4。三板 有板无眼,记谱为1/4。四字调 为三眼板,上下句结构,唱二句即转入“一字”数句子,多为女腔专用,记谱我4/4。中十字与一字同宫,与省调男腔垛子相似,只有女腔。简大腔、全大腔用于唱段结束处。中河调的“犯苦”规律:一字只犯第一句腔;二流、三板可处理全段“犯苦”。 四川扬琴不同“河道”的演唱风格按省内河道(指岷山和长江)区别,分为“上河调”、“中河调”和“下河调”所谓的“调”即指演唱风格。四川扬琴、清音,在历史上因为流传的地区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演唱风格。一、 历史上,长江的船只可沿岷江逆水而上,直抵成都。成都地处省内河道之上,故称“上河”。上河调指以伸出手会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其演唱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行腔华丽多彩,婉转流畅,感情细腻,讲究板与竹鼓的击法。演唱中善于“让板”及“提板”等板式。其中:“哈哈腔”更具特色,使唱腔灵巧活跃,演唱曲目以短段子见长。二、“中河调”指宜宾、泸州、叙永、古蔺、自贡等地为中心的川南地区(属省内河道之中断,故称为“中河”),其演唱风格特点为二行腔,有古朴、简略有致。伴奏以月琴、二胡为主曲头曲尾多用“通江过门”,腔调平稳,强调字正腔圆,速度中缓,吟唱如歌。近期艺人,宜宾有何东秀、韩少武;泸州有邓泽洲、陈蓉华、田之秀、李正全;叙永有罗明如。马光明、陈其彬、刘国芳、陈珠富、王国良;古蔺有黄太瑶、黄太敏、许树生、黄少棠等。自贡以包成修、何雨良等。三、“下河调”指重庆至万县一带的川东地区(地处省内河道之下段)。演唱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唱腔既刚健毫迈,又华丽婉转,板眼工稳,又快慢自如,多有装饰。在声乐艺术上,讲究“本嗓演唱”与“小嗓”(“边音”)相结合,音域较宽。吸收了“哈哈腔”,使其更加柔和圆润是为特色。在伴奏方面,“过门”花哨,长于“衬垫”。 “下河调”地区,又分川东(重庆一带)与川东(万县一带)之别。下川东的唱腔比较简朴工稳,行腔少有装饰。近几十年来,“下河调”代表的艺人有文 三、文 四、邓碧霞、孙琼芳、陈琼瑞、唐心林等。 还有就是叙永咪苏彝族唢呐、纳溪民歌、纳溪永宁河号子、合江县福宝贯打唢呐、合江县福宝高腔山歌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