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怎么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调研报告怎么写,第1张

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的撰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收口”环节,是调查研究的成果体现。调研报告要观点鲜明、文字简洁、言之有物,为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创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一份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将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决策行为。如何撰写调研报告呢笔者梳理出12步法。

构思阶段

 1收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必须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上级部门文件、报刊必须要认真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围绕调研工作,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各项工作的疑难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

 2确定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选择时应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再确认主题;主题宜小不宜大,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3去伪存真。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调查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数据、文字资料比较繁杂,不可能也不必都写入报告,要注意取舍。分析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总结出最有价值的内容,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4拟定提纲。调研报告的提纲一般有两种:一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研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出来。另一种则是条目式提纲,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条地写成提纲。当然,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

 5分工协作。在调查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工协作,为保证调研报告每一部分内容的精准度,就需要分门别类,由负责每项工作的同志写对应的部分。明确分工,最后将文稿整合起来。

起草阶段

 6凝练主题。调研报告不同于其他公文,要懂得选好角度、突出重点。观点一定要鲜明,要围绕中心工作,反映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密切关注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

 7逻辑严谨。调研报告的论据和观点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还要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

 8布局。布局就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报告的“骨架”。一般调研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2)导语。又称引言,应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3)正文。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可分为:“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

 (4)结尾。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5)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9原因分析要透彻。准确分析调查结果,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得出调查研究正确的结论。可以使用资料引证、制作图表等方法来分析内在的联系和问题,问题原因一定要抓到点子上,寻求来龙去脉,切忌表面文字。

 10建言要务实。建议一定要在立意上、理论上高人一筹,有一定的深度。研究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搞清问题的症结,并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可老生常谈,照搬照抄,要注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规范修改阶段

 11语言简洁,力求准确。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文字尽量采用客观的表述,语言要朴实准确、简洁生动。可以适当采用群众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12别字、标点符号核查。公文一定要严格要求,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放过。在上报之前,一定要多次核查,谨防出现错别字、病句。

;

篇一书屋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一、农家书屋的基本情况

 县辖区内有55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余人。县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小县,但幅员面积较宽,人居条件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落后,“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计划,我县从2007年开始书屋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坚决落实《办法》中选址规划、建设标准、出版物选配、书屋管理等方面要求,实施农家书屋工作建设,其中2007年建设了3个、2008年建设了15个、2009年、2010年建设了15个,2011年建设了22个,于2011年底完成了书屋建设工作,共有农家书屋55个,实现了书屋在境内的全覆盖。

 近年来,因村屯撤并、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导致农家书屋变化的情况。

 因退耕还林、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导致农村常驻人口减少,多数中青年外出务工,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家书屋借阅量减少。因灾后恢复重建导致书屋地址向灾后重建聚集点转移。

 二、近三年来工作措施及创新成果

 书屋建成后,我县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中的书屋管理规定,一是统一由县图书馆培训书屋管理员,悬挂统一标牌,公开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书屋开放时间,建立健全了出版物借阅登记、财产管理、书屋意见薄等制度。二是建立了农家书屋考核机制,将书屋管理情况纳入对乡镇的年终考核中,制定出台了《县农家书屋考核办法》,规定了农家书屋考核方法及标准。三是严格执行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要求,每年根据村民的阅读需要,广泛征集意见,在《推荐目录》中选取制定出多套出版物补充更新目录,确保所补充更新出版物的实用性。四是依托农家书屋平台,长效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推动农民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为广大群众的学习提供方便,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知识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篇二书屋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有效建议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年度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各级政府、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强化书屋造血功能。河南省有的省辖市已经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值得关注。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

 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书邮结合整合资源。农家书屋和村邮站的结合,将带来三大利好:一是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为村邮站的设立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场地、人员和业务上实现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能力;二是互动效果明显,聚集了人气;三是村邮站的建设保障了农家书屋报刊的配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要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

 实现图书流转互换,促进资源共享共建。各书屋可根据其他书屋拥有的图书,结合本村图书需求,与其他村进行借阅流转,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图书品种单一的缺陷。

 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建立书屋监督评价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与基层管理部门、出版发行单位和农民朋友座谈研讨,对书屋的建设、运行和发展进行监督和评价,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制定改进完善策略。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旅游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多方面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为了振兴旅游产业,使我区文化与旅游更加深度结合,发挥产业最大效益,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根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计划,于2014年9月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和有关人士对我区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岩寺、西溪南、潜口、呈坎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召开了文化界、旅游界、各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8次座谈会,并到××考察学习。通过调研,全面了解了××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认真地分析了当前我区文化旅游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区文化、旅游、生态等方面资源优势和当今旅游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旅游资源及发展情况

 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利用我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文化文物资源初步得到利用,旅游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一)文物资源较为丰富

 ××区已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单位面积所占的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区古民居品味高、数量多、分布广,受到业内人士普遍称赞。其中历史文化保护区“一村两国保”的呈坎村有21处国保建筑,是名符其实的“国保”村;唐模村以水口、水街、孝子湖、古银杏树彰显特色,被国家园林界视为××水口的经典村落。另外西溪南、灵山、洪坑、蜀源等14个古村落也别具特色。除此之外,岩寺还有“桐子山”和中科院命名的“岩寺皖南龙”遗址,又有小岩元代古岩寺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址。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存明清各个时期××古民居、古遗址1100余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点多面广

 近年来,黄山毛峰手工技艺、唐模××水口文化分别获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推陈出新了《舞和合》、《柳翠娘》、《花棍舞》等民俗节目,受到了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岩寺的上九庙会、世间流传的烂肚宝故事、潜口腊八庙会、灵山灯会等,其风格各异,闻名遐迩。

 (三)××藉历史名人灿如星河

 (四)文化旅游商品逐步走向市场

 以竹雕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成为后起之秀,并涌现出了曹篁生、洪建华、朱伟等****,他们多次在一些大型展览会、博览会上摘金夺银,展示了我区竹雕行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黄山毛峰、徽墨、徽派盆景、蜂蜜、××苗木等传统工艺不断得到挖掘,有的初具规模,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为今后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大量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众多的历史名人,注定了××区旅游项目的品味高。其中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唐模、“江南第一村”中国易经·八卦古村落-呈坎、千年古镇-西溪南、华东第一原生态高山湖-丰乐湖,还有潜口明清民居博物馆、呈坎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新四军军部旧址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景区,并拥有“××文物古迹游”、“名山秀水古××”、“××乡村体验游”、“红色圣地足迹游”等旅游线路和项目,是旅游理想的目的地。

 (六)怡人的优美生态环境

 ××的青山碧水,森林覆盖率为7139%,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号称“天然氧吧”。特别是古民居、古村落与自然天人合一、高度和谐,宛若一幅幅山水画,是发展文化旅游的亮点和优势。

 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开放强区、农业稳区、民营兴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旅游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在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下,先后启动了潜口明清园,呈坎古村落,唐模、西溪南,龙山湖景区以及华商山庄的开发,创造了三个国家级4a景区,一个3a景区。××区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来徽游客逐年增加,门票收入进一步增长,这为今后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近年来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着

 一些问题和不足,它将直接制约着我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当前,一些部门没有把文化旅游产业真正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认识和定位,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没有足够的把握,缺乏信心,认为抓旅游税收少、见效慢,“富民不富区”,形不成支柱产业。有的部门把发展旅游当成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没有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配合,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应当清醒的看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最长,带动面最广,无疑是未来一大朝阳产业。旅游产业是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坚定不移实现“工业立区”战略的需要。

 (二)旅游产业发 专业性规划不到位

 (三)对文化旅游品牌的确立不到位

 多年来,对于××历史文化积淀与具有多元特色的现代文化融合后形成的文化特色,缺乏系统的考察、整理和研究,未能形成一个能够指导我区文化旅游建设的准确定位,缺少统一品牌。这对于我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宣传营销都有直接的影响。长期以来,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不清晰,景点景区的宣传品牌定位更是变幻无穷,既失于挖掘整理提炼,更谈不上有效规范使用。

 (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当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主管部门与大产业要求的管理职能不适应。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管理多,服务少。旅游产业关联性强、涉及面广,涉及到文化、城建、规划、宣传、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宗教等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在目前的体制下,要完成这种有效的协调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区旅游项目开发总体上讲,投资实力都不强,力度不大,速度不快,或多或少存在着优先占有公共资源而动作迟缓现象。因此,需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创新。

 (五)重点旅游产品精心打造不到位

 我区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特色鲜明,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但小、散、稀的特点也比较突出,缺少有号召力的亮点。景区景点运营的公司综合实力都很弱,投入少、建设慢,且开发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强,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致使龙头旅游产品或精品难以形成。从总体看,景区景点分散,“满天星星,没有月亮”,没有文化旅游产业龙头。所以,有必要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度开发,努力把区内重点旅游产品打造成国内旅游行业的精品。

 (六)旅游推介促销不到位

 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益突显,品牌包装、宣传促销是关键所在。我区旅游推介促销不足,旅游宣传范围有限,在媒体上未能持续进行宣传,形不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合力,致使景区景点知名度不高,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使旅游品牌缺乏吸引力,致使游客人气不足。同时,宣传促销缺乏大手笔,促销手段比较单一,创新力度不够,各个景区、旅行社各自为政的状况普遍存在,没有形成整体宣传的态势,加上一些景区景点文化挖掘不深,包装不精,致使旅游市场拓展乏力。

 (七)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不到位

 当前我区大交通环境优势已初步形成,但景区景点内部的道路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如潜口-唐模-蜀源-灵山-呈坎环形旅游线路,部分路段大型客车难以进入。就全区而言, “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发育不够成熟,设施功能配套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各重要交通入口(尤其是合铜黄岩寺出口处)没有大型的旅游宣传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宾馆、酒店数量少、等级低、容量小,且缺乏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的旅游形态,尤其是娱乐场所和旅游购物中心尚未合理配置,致使部分游客进不来,或者在区内逗留时间短。这些方面都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八)徽文化在旅游产品中融入不到位

 我区虽然有堪称三大地域文化的徽文化,但风光与文化、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紧,基本上是单打一,文化和旅游两张皮,没有真正把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去,形成不了合力,更没有成为旅游产业新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近些年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设施和条件,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缺乏资金支持,走向市场步履维艰。文物修缮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充分挖掘、整理、推出徽文化的专业研究机构严重缺失,这样给我区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由于××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在旅游上的运用程度不高,绚丽多彩的××文化、民俗风情得不到充分展示,耐人寻味的人文历史、饮食文化挖掘、包装不足,旅游景区(点)文化注入性差。美好的自然风光空有秀气但无灵气,无文化内涵,韵味不深,这无形之中就缩小了我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空间。

 (九)××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深度不到位

 一些旅游部门只看重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纪念品档次低、千篇一律,对能体现××历史文化形象的可视性××旅游商品、工艺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本土传统的名优土特产品,如贡菊、灵山贡米、红薯干、酒酿、灵山竹编等,没有配合旅游进行规模开发。旅游商品街建设几乎空白,缺少特色产品定点商店,这样直接影响了游客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导致旅游产业效益低下。

 ( 十)旅游产业的专业人才培育不到位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旅游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如导游人员的文化旅游综合水平不高,酒店员工文化素质偏低,旅游策划管理人才较少等。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缺乏统一、完善的对接机制。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导游人员在介绍景点时,对景点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讲解词简单生硬,且张冠李戴现象时有发生。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必然会直接制约着我区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充分发挥我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对于增强综合实力,建设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结合,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们建议:

 (一)依法保护,珍惜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要全面普查,摸清家底。高品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是我区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有利于管理和保护全区文物资源,建议升格区文物管理所为副科级单位,对全区境内徽文化资源(含非物质类及历史遗存)进行再次的清理普查,并逐一登记,建立档案,做到知根知底。

 二是要实施抢救性保护、维修。对急需保护、又有能力做到的,应刻不容缓地进行抢救;对一时还有困难的,要通过对上争取,编制项目尽快进行维修,使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再流失。

 三是要尽快公布一批“区保”。根据文物的性质,选择一批作为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予以公布。既便于向上逐级申报,更便于对现存文物进行依法保护,减少损失。

 四是要依法加强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坚决制止与古村落环境风貌不一致、不协调的建筑出现,确保古村风韵。呈坎、西溪南、潜口、唐模、洪坑、蜀源、灵山要实施整体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划出保护区并重在落实和督查。对于条件暂不成熟的地方,宁可不开发、缓开发,也不能滥开发,防止造成破坏,留下后患和遗憾。要加快水资源的治理和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历史上的哪怕是一段残垣,一处遗址,今日同样要留下带有时代文化的历史印记。

 五是要对远古遗址实施保护。对罗田“岩寺皖南龙”、岩寺“桐子山遗址”实行保护,划定保护区域,设立保护标志,并组织媒体大力宣传,展示我区远古的灿烂文明。

 (二)加强研究,提高文化旅游含量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区作为古老××的一部分,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域名保留地。我们对徽文化的研究,对××区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的研究显然不能落后,这是责任所在。建议尽快成立徽文化研究机构,安排选调专业和业余骨干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对各个景区景点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宣传、策划和包装,确立各个景区景点的品牌、内涵和推介口号,编写资料书和宣传册。

 (三)精心策划,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品牌决定产品发展方向和重点,决定了宣传促销能否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说品牌无价。

 一是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文化要突出个性,旅游更是如此。××区是10万人口的小区,无论是布局、建筑风格,还是总体形象都应突出个性,越有个性,才越有吸引力,越有魅力。××区是山水之乡、茶乡、竹乡、休闲养生之乡、文物之乡、徽墨之乡、名人名士之乡。我区总体形象定位宜为:精巧、秀雅、生态、徽韵。宣传口号可为:××区是文物之海、古建长廊、水墨画廊、休闲胜地。具体宣传也可:××区有一处处古村落、有一个个古祠堂、有一座座古桥、古塔、古牌坊、有一幢幢古宅、有一丛丛古树、有一批批名人。

 (四)强化规划,搞好文化旅游开发建设

 《黄山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13-2014)》已经制定,必须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确保旅游业健康发展。为了使文化与旅游更好地结合,还应补充、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规划,旅游建设规划、文化产业规划及各景区景点建设规划。规划的制定要有科学性,要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要有专家论证,防止简单化、短期行为;规划执行还要有连续性、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规划不光是拿来看,更重要的是去按规划落实。要下决心对所有景区景点、核心保护区周边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更不得乱拆乱建。建筑是形,文化是魂,环境是本,应该成为我们应有的建设理念。

 景点要有综合开发意识,不能就景点开发而开发。生态、环境、服务、标识牌、广告牌、停车场、公厕、旅馆、酒店、旅游商品购物、娱乐场所、邮政通讯、交通道路、美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都应科学设定。我们对景点的开发也不能不顾条件,一哄而上,要注意防止开始热热闹闹,过了一阵冷冷清清,要成熟一个,包装一个,开发一个,推出一个。我区在近期内,宜对呈坎、潜口、唐模、新四军四部旧址、丰乐湖、西溪南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精品;对蜀源、灵山、二坝、洪坑要尽快制定好规划,先保护好文物、建筑和生态环境,再通过招商引进有实力、有资质的客商进行开发。对各村落、各景点都要认真研究探索文化资源表现手段,进行功能界定,尽量避免雷同,要保持冷静心态,精心策划开发,循序渐进地推动。

 (五)破解瓶颈,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步伐

 一要紧紧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延长产业链。随着我区交通环境的日益改善,自驾游与日剧增,景区沿线必要的交通旅游标识牌、景区景点的宣传牌、大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和完善。要加快重点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呈坎、唐模的乡村旅馆,丰乐湖的度假酒店,龙山山庄的建设。要尽快启动自驾车营地、枫丹白鹭五星级酒店项目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区位优势地段,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洗浴的中心和茶楼建设。

 二要突出××地方民间特色,进一步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步伐。要突出××民间工艺品开发,瞄准市场,包装提升,使××木雕、石雕、竹雕、徽墨、竹编等形成品牌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在一些景区景点可采取“前店后坊”的产销方式,集浏览观赏、参与劳作和商品销售于一体,既可丰富浏览内容,又可诱发游客的购物欲望。同时,加大××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和包装,直接进入购物市场,满足不同游客的购物需求。

 (六)整合资源,加快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区文化旅游点多线长面广,在开发建设和宣传促销上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唱各的调,较少整体联合,整体包装打造和宣传促销,缺乏团队精神和群体力量。一要下决心整合资源,整合线路,做好宣传促销工作。二要详尽地制定好总体规划,安排好线路,串珠成链,串点成线。三要加强区内景点的整合,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大手笔、大气度地实行重组整合,坚决防止和纠正不顾大局,谁也成不了气候的狭隘意识和行为。四要加强与歙县、绩溪、黄山及其它区县的联合,形成东线旅游板块,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统一对外促销,提高××区知名度,实现文化和谐。

 同时,在线路整合上,围绕“古色、绿色、红色”板块,精心做好已经运行多年的“××文物古迹游”、“名山秀水古××”、“××乡村休闲养生游”、“红色圣地足迹游”线路。但重要的还是要丰富内容,增加内涵,吸引游客兴趣,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七)文旅结合,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一要提升文化旅游景点的徽文化内涵。要鼓励区内外从事和热爱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在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多出精品,进一步把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要搞好旅游景点的包装设计,提升徽文化内涵,让游客更多地感受和体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文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要突出徽文化的核心内容。要根据各个景点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民俗掌故,编写出既有趣味性和故事性,又有真实性和知识性的导游词,做到雅俗共赏。

 二要丰富充实旅游内容。要紧紧围绕旅游业六要素,充实文化内容,增加互动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文化和古建筑本身就让人有一种沉闷、压抑感,所以要合理安排丰富多彩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游客参与的民俗、民风、茶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手工艺制作、养生保健等活动,做到游客参与、动静结合,留得住人、留得下客。要以文促旅,以旅活文。在旅游项目中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真正实现“观光型”到“体验型”,再到“寄居型”的升级进位。

 (八)培养人才,提升文化旅游队伍素质

 一要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徽文化知识培训,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提高综合素质和宣传××、传播徽文化的水平。

 二要加强与省内外各类高等院校合作,在我区创办实习、培训基地。区职教中心要实行定向培养,开办文化、旅游专业班,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三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引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发掘和培养,鼓励民间艺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技艺,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来。

 (九)创新机制,拓宽文化旅游投融资体系

 一要采取旅游招商与工业招商同样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办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

 二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点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经营权等形式,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

 三要在经营过程中,注意保护农民作为产权人的利益,农村公共资源作为所在村的集体利益,鼓励农民参与旅游活动,形成大旅游的氛围和格局。

 (十)加强领导,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小组,要切实负责协调好全区文化旅游深度结合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可成立旅游经济工作委员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区工作合力。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积极对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区政府要发挥好资金引导作用,安排一定财力,用于抢救性文物的保护、维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用于全区旅游的整合宣传促销,公共服务设施、人才培训等。群众社区文化、各类文艺业余组织,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业务辅导。

 三要积极营造好社会大环境。要进一步形成大文化、大旅游的氛围,形成干部群众都参与,上上下下都支持的格局。要建好图书馆、文化馆,开辟徽文化展示厅,名人展示厅等。要组织力量编写××文化简明乡土教材,让中小学生和全区人民了解我区丰富文化底蕴,开展爱祖国、爱××的教育。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大的特色产业。我区作为古××域名唯一传承地,历史人文底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的文化旅游业必将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格式为:

1、文章题名

2、作者署名

3、摘要,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

4、关键词,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为3~6个。

5、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置于篇首页地脚处。

6、正文,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根据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注释:篇名和作者注释置于首页地脚处。

8、参考文献置于正文末。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是市的南大门,年建县,县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万人口,现有基层党组织1673个,党员31587名。截止2018年2月底,正式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213家,其中社会服务机构115家、社会团体98家;从业人员3690人,党员336名。213个社会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的67个,其中单独组建党委4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29个;联合组建党总支3个,党支部26个。根据调研要求,现将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社会组织党建成为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各地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派遣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建工作站等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县在这几年的探索中,针对社会组织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基础弱等特点,从工商、教育、卫生系统切入,向其他系统拓展,借助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部门抓党建”功能,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理顺体制抓管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如果沿用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往往抓不住、管不好;而行业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具有管理服务职能,开展工作有“抓手”,指导推进党建工作就会推得动,行得通。我们先后在工商、教育、卫生系统等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影响力强的社会组织成立了私个协会党委、民办教育协会党委、民办医院联合会党委,并向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拓展,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和属地党委抓党建工作职责,建立以职能部门党委(党组)统一管理指导,协会党委自我管理为主、乡镇党委属地管理为辅的“一统双管”管理体制。对一些专业性不强、规模较小,不适合归口管理的社会组织,由所在乡镇党委实施“兜底”管理。

二是扩大覆盖抓组建。行业主管部门工作机构最健全,联系社会组织最密切,推进党的组织覆盖最有力。我们在创建“协会+党委”的组织模式的同时,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在定期梳理“隐性党员”基础上,对有正式党员三名以上、有合适的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采用“内建”方式,单独建立党的组织;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采取“外建”方式,由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管理或依托较稳定的行业自律组织组建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建”,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对符合建立工会组织的,先建立工会组织,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建立了党群组织建设“登记申报、年审年检”制度,夯实基础工作。全县形成了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

三是创新载体抓活动。主管部门抓党建,能够更加贴近行业系统实际和党员需求,使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形成特色。我们针对不同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化的党建活动,比如在私个协会党委通过开办“诚信经营课堂”,争创“党员示范店”、“青年文明号”和“巾帼示范岗”为主题的“一课三创”活动,凸显了诚信党建特色;在民办医院联合会党委以“三好一满意”为载体,开展“医德好、技术好、服务好、群众满意”党员标兵评比,提升群众满意度;在民办教育协会党委实施“三化关爱工程”,号召各民办学校党组织围绕“亲情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家校互动、社会化监护管理”,打造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县学校成为苏北最大的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并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校”。

四是统筹资源抓保障。社会组织党建基础往往比较薄弱,而主管部门拥有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和厚实的党建工作资源,主管部门抓党建,能够整合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优势资源,支持和保障系统内党组织建设。我们通过建立主管部门党委(党组)领导分片挂联党组织、定点指导薄弱党组织制度,并从各系统选派了260多名经验足、威望高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力争做到“一人双岗、双向兼职”,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通过党费划拨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系统内筹集一点的办法,建立100万元专项基金,保证党组织活动有经费。按照“一站五中心”模式,建设区域性、开放式党群工作站,开展“业主支持、职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各类活动,引领党员创先争优。私个协会党委党群工作站模式被评为全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十佳创新项目。

五是完善制度抓规范。我们从建立健全制度着手,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行业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了《关于在社会组织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指导方案》,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也纷纷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社会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党员党内监督、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党费收缴等一系列制度,促使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探讨并加以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单位,党建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可套,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党建工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从总体上讲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部分部门党委(党组)对抓社会组织党建认识不深,有的不知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工作中存在盲目性;有的认为社会组织性质特殊,是体制外的组织,建不建党组织“没关系”;还有的认为社会组织规模小、人员少,抓不抓党建“无所谓”。

二是党员管理不严密。社会组织大多机构设置松散,人员流动频繁,组织对个人的约束性差,不少党员处于游离状态,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从事经营活动中的年轻人缺乏对党的认识,只注重业务能力和经济效益,参与党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党员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不愿转,有的存在“雇佣”心里不想转,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系统,正常开展活动难。

三是保障机制不牢固。一是活动阵地难保障。大多数社会组织无自有办公场地,靠租赁或业务主管部门支持解决;二是党务队伍难保障。大部分社会组织没有配备专职人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形式上脱节;三是经费投入难保障。少数建有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平常开展活动少,经费投入少,与其经营服务活动不成比例。

三、对策建议

社会组织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领域,需要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组织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