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镰枪的古籍记载
《宋史·岳飞传》:“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岳飞用的就是麻札刀,即钩镰枪。
十八般兵器的拼音:
刀dāo、枪qiāng、剑jiàn、戟jǐ、斧fǔ、钺yuè、钩gōu、叉chā、鞭biān、锏jiǎ、锤chúi、抓zhuā、镗táng、槊shuò、棍gùn、棒bàng、拐子guaizi、流星锤liuxingchuí
扩展资料: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十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远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战国时代,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参考资料:
剑为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枪乃百兵之贼,棍为百兵之祖。
剑是最早出现的兵器,携带方便,练起来潇洒飘逸、步伐灵活,有一种儒雅之风,与琴、棋、书并称为文人四宝,故而百兵之君,棍是最原始的武器,随便一个人只要拿起棍子都能够耍两招,所以为百兵之首。
刀也是比较早的兵器,大刀可马战,腰刀可步战,刀法主要讲究劈、砍、拦、扎、抹,招式简练易学,所以为百兵之帅,而枪之所以能够称王、称贼,皆是因为它在实战中威力强大,攻防速度急迅,富于变化,往往能够使敌人防不胜防,但是枪法也是最难掌握、最难学习的。
十八般武器: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
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戈、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在古汉语中,“将(qiāng)”意为“邀请”,“将进酒”就是“请你再喝一杯酒”。在现代汉语中,“将”的多个古义已经失去,一般指代“将要”的意思,所以很多人容易读错。但为了准确表达,“将进酒”的古音还是应该保留的,也就是读成“qiāng”。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实直白的翻译就是十八般兵器。而枪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过此枪非彼枪。这种枪是古代的长枪。长枪,古代常用兵器之一,前面采用的是利刃,后面是棍棒。在作战时可以用来挡,刺,投等,多种作用。这般说来,古代的枪和矛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和矛相比,枪的种类繁多,其中广为人知的也就是红缨。
那么在古代的红缨上,而这个枪的名字也正是来源于枪上的红缨,那么,这个红缨的存在只是为了枪本身的美观吗?不要被蒙在鼓里了,事实当然不是如此。红缨枪上红缨的作用用两个字就可以直接解释,也就是“吸血”。因为枪的造型设计,在使用的时候难免会给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这个场景下肯定会有大量的鲜血,倘若在枪杆上沾满了鲜血,手上沾满了黏性的东西就很难掌控好红缨枪的。所以,红缨的设计就是出此考虑的。
除此之外,在拔出来的时候,如果时间太长,自己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会遭遇危险,所以时间上是尽可能的短为好,而红缨的作用还可以加强枪杆和棒身之间的巩固。当然,在不经意的时候还能给敌人制造迷惑性。不得不说,古人还是很有智慧的,至少在那个时代,可以将这样一件看似普通的武器设计的如此缜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百兵之君是剑,百兵之王是枪,百兵之首是棍。刀为百兵之帅,剑为百兵之君,枪为百兵之王,棍为百兵之首。
这些百兵之称号受到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不过其中真正能找到古籍出处的只有枪为百兵之王的说法。
百兵之王是枪。这种说法是有古籍出处的。程冲斗说:“枪乃艺中之王,以其各器难敌也”,“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无逾此”。
《手臂录》中写道:“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降枪势所以破棍,左右插花势所以破牌镋,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勾扑法破鞭、破锏,虚串破大刀、破戟。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儿戏也。不知者曰:血战利短器。夫敌在二丈内,非血战乎?真枪手手杀人,敌未有能至一丈内者,短器何所用之?唯劫营巷战,宜用刀鞭棒耳。至于弓弩鸟铳之发,必在二十步外,牌盾可御,大炮不能命中,付诸天数。二者虽更长于枪,而非所畏也。”
现代有一项兵击运动。参与者穿着护具使用各种兵器对打。长枪总是能取得非常巨大的优势,在兵击圈胜率极高。因为它兼具了一寸长一寸强的特性,却又不失灵活。甚至连只练过一个月长枪的兵击新手都能在兵击单挑中击败练了多年刀剑的老手。日本也有“剑道三倍段,长枪九倍段”的说法(日本刀剑不分)。
兵击时,单刀进枪总是九死一生。
可以发现,许多在古籍中使用其他兵器的武将,在正史中也是用的枪。例如在《隋唐演义》中使用双锏的秦琼,在《旧唐书》中被记载的是“跃马负枪而进”,将太宗命令刺杀的骁将锐卒刺于万众之中。其实在中国古代,鞭锏锤这类钝器一般是单手用的副武器,像李元霸其实就是《隋唐演义》的虚构人物了。
在《三国演义》中使用方天画戟的吕布在《汉末英雄记》中被记载的是“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在《后汉书》中则被记载:“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些人可能会说,矛也不是枪啊。其实唐朝官方典籍《唐六典》和明朝重要兵书《武备志》都将枪作为对矛槊的统称。例如,《武备志》说:“历考诸说则矛槊矟皆枪之类也。”也就是说长矛和被一些人认为是马战神器的槊其实都是枪的一种。
除此之外,其他的百兵之称号基本找不到古籍出处,属于民间流传。
此外十八般武艺有将刀放在首位的做法,导致一些人认为刀是十八般武艺之首。正确的解释其实是,十八般武艺分九长九短,刀为“九短之首”,枪为“九长之首” 。而且这个“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是近代戏台出现的,是戏台上的说法。不适合用于讨论实战方面。
钩镰枪的古籍记载
本文2023-10-17 09:26: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