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陵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关陵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膝阳关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关陵穴的定位 9 关陵穴的取法 10 关陵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关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关陵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关陵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关陵穴研究进展 16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关陵 1 拼音

guān líng

2 英文参考

Xīyángguān GB33 [中国针灸学词典]

xīyángguā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3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3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关陵为经穴别名,即膝阳关[1]。出《针灸大全》。

穴位 膝阳关 汉语拼音 Xiyangguan 罗马拼音 Hsiyangkuan 美国英译名 Knee Yang Pass 各

号 中国 GB33 日本 33 法

国 莫兰特氏 VB33 富耶氏 德国 G33 英国 G33 美国 GB33

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 GB33)[2][3]。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2]。《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2]。《针灸大全》名足阳关[2]。近称膝阳关[2]。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3][2]。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3]。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4 膝阳关穴的别名

寒府(《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张介宾注),足阳关(《针灸大全》),关阳(《备急千金要方》),关陵(《备急千金要方》),阳陵(《针灸大全》)。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

6 穴名解

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3]。

阳,指人体的外侧。关,关键之处。此穴在股骨外上髁后方,当膝关节外侧,下肢之阳侧,故名膝阳关。称“膝”者,是区别于腰阳关而言。[4]

7 所属部位

膝关节[5]

8 关陵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6]。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3]。

膝阳关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2]。

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2]。

膝阳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肌肉)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关陵穴的取法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3]。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侧卧位,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中取穴[7]。

10 关陵穴穴位解剖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后缘→腓肠肌外侧头前方[3]。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肌支和膝上外侧动脉分布[8]。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2]。

11 关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膝阳关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3]。

膝阳关具有疏利关节,祛风化湿的功效。

膝阳关是治疗膝部肿痛的常用穴,有舒筋利节、温经散寒之功,治风痹膝痛不可屈伸,取此以通关节也[4]。

12 关陵穴主治病证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等[3]。

膝阳关穴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8]。

膝阳关穴主治经脉病: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

现代又多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3]。

膝阳关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2]。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5~1寸[2]。

直刺08~1寸[8]。

直刺1~15寸[3][7],局部有胀重感[7]。

132 灸法

可灸[3][7]。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关陵穴的配伍

膝阳关配膝眼、阳陵泉,有利关节,通筋脉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膝阳关配内膝眼、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治膝关节肿痛[7]。

膝阳关配委中、承山,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腘筋挛急。

膝阳关配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治腘筋挛急[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膝阳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备急千金要方》: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16 关陵穴研究进展 16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拼音 4 代号 5 出处 6 夹脊穴的别名 7 佗脊穴的定位 8 佗脊穴取穴方法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82 层次解剖 9 佗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10 佗脊穴主治病证 11 佗脊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文献摘要 14 佗脊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佗脊 1 拼音

tuó jǐ

2 概述

佗脊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夹脊穴[1]。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夹脊(jiájǐ EXB2)为经外奇穴名[2][3]。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4]。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3 拼音

jiájǐ

4 代号

EXB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6 夹脊穴的别名

华佗夹脊(《中国针灸学》)

华佗穴(《针灸学简编》)

佗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脊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7 佗脊穴的定位

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5]。

夹脊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3]。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4]。近代诸书多同此说[4]。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4]。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4]。

经外奇穴——夹脊的位置

夹脊穴的位置

8 佗脊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俯卧位,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相应腧穴[6]。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82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背肌深层(竖脊肌)[5]。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5]。

9 佗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夹脊穴有调节脏腹机能的作用。

夹脊穴位于脊柱旁,取之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尤以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效果为佳。

10 佗脊穴主治病证

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夹脊穴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胸1~4夹脊:治疗肺脏及上肢疾病[6]。

胸4~7夹脊:治疗心脏疾病[6]。

胸7~10夹脊:治疗肝胆疾病[6]。

胸10~12夹脊:治疗脾胃疾病[6]。

腰1~2夹脊:治疗肾脏疾病[6]。

腰3~5夹脊:治疗腰,骶,膀胱,大、小肠,子宫及下肢疾病[6]。

11 佗脊穴的配伍

选穴和配穴可根据经脉的分布、神经根和节段的分布、腧穴的压痛、反应点等,每次宜选择其中2~4个腧穴[6]。

胸1~4夹脊配大椎、肺俞、天宗,治肩背部疼痛[6]。

胸4~7夹脊配心俞、内关,治心痛彻背[6]。

胸8~腰2夹脊配胆俞、肾俞、三阳络、阳陵泉,治胸胁痛[6]。

腰3~5夹脊配关元、膀胱俞、环跳、足三里,治下肢麻痹[6]。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5]。

一般斜刺05~10寸[3]。

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胸腹部放散[6]。

注意:因本穴深部有脊髓和胸腹腔脏器,故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且出现麻胀感应立即停止进针。

122 灸法

可灸[5][6]。

13 文献摘要

《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蹙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分),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主治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虚弱羸瘦。

《针灸经外奇 谱》:主治风湿性脊柱炎、腰背酸痛。

14 佗脊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针刺夹脊等能调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IgA、IgG、C反应蛋白,以及微血管形态、流态和总积分值,提示本疗法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电针腰3~5夹脊能提高脊髓中5HT、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脊髓中NA、DA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6]。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 5 代号 6 出处 7 大骨空穴的定位 8 大骨空穴取穴方法 9 大骨空穴穴位解剖 10 大骨空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大骨空穴主治病证 12 大骨空穴的配伍 13 刺灸法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骨空 1 拼音

dà gǔ kōng

2 英文参考

EXUE5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gǔkō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UE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大骨空为经外奇穴名(dàgǔkōng EXUE5)[1][2]。出《备急灸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名大骨空,并列作奇穴[1][3]。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2]。主治目痛,目翳,翳膜内障,白内障,风眩烂眼等各种眼病,急性胃肠炎,呕吐,泄泻,衄血,鼻出血等。

4 拼音

dàgǔkōng

5 代号

EXUE5

6 出处

《备急灸法》:“衄多不止者,握手屈大指,灸骨端上三炷,炷如粟米大。男女同法,右衄灸左,左衄灸右。”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7 大骨空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骨空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2]。

在手指,拇指背面,指间关节的中点处[4]。

大骨空位于拇指背面,指间关节的中点处。屈指取之[1]。

大骨空位于拇指背侧指关节横纹之中点[3]。

经外奇穴——大骨空的位置

经外奇穴——大骨空的位置

8 大骨空穴取穴方法

患者手掌向心,于拇指背侧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取穴。

握拳,拳眼向上,于拇指背侧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取穴[4]。

快速取穴:抬臂俯掌,拇指指关节背侧横纹中点处即是大骨空穴[5]。

9 大骨空穴穴位解剖

大骨空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拇长伸肌腱。分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指背神经。

10 大骨空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骨空穴有退翼明目的作用。

11 大骨空穴主治病证

大骨空穴主治目痛,目翳,翳膜内障,白内障,风眩烂眼等各种眼病,急性胃肠炎,呕吐,泄泻,衄血,鼻出血等。

大骨空穴主治目痛、目翳、白内障、风眩烂眼、鼻衄、吐泻等[1]。

大骨空穴主治目痛,翳膜内障,鼻衄,吐泻等[3]。

大骨空穴主治目痛,目翳,风眩,烂眼;呕吐,泄泻,衄血[4]。

12 大骨空穴的配伍

大骨空配风池、肝俞、瞳子髂,治目痛、目翳[4]。

13 刺灸法

宜灸,一般不针[4]。

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1]。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3]。

14 特效

急性鼻出血、急性胃肠炎发作时,可用拇指指尖掐按大骨空穴[5]。

15 文献摘要

《备急灸法》:衄多不止者,握手屈大指,灸骨端上三炷。炷如粟米大。男女同法,右衄灸左,左衄灸右。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脘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中脘穴的定位 10 中脘穴的取法 11 中脘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中脘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中脘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中脘穴研究进展 18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182 对肺功能的影响 183 对血液的影响 18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8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186 治疗胆绞痛 187 解除幽门痉挛 18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189 治疗糖尿病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脘 1 拼音

zhōng wǎn

2 英文参考

Zhōngwǎn C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wǎ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中脘 汉语拼音 Zhongwan 罗马拼音 Chungwan 美国英译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国 KG12 英国 Cv12 美国 Co12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3]。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胃腕(《经穴汇解》)、中管(《备急千金要方》[4]《脉经》[5])、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1]。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1][6][3]。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1]。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4 中脘穴的别名

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胃腕(《经穴汇解》)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4]《脉经》[5])

胃募(《千金翼方》)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6 穴名解

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1]。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7]

7 特异性

中脘是胃的募穴[1][6][3][4]。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1][3]。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1][6][3][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4]。

8 所属部位

上腹[8]

9 中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6]。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3]。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10 中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9]。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即是中脘穴[10]。

11 中脘穴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3]。

12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1]。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4]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7]。

13 中脘穴主治病证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1]。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9]。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3]。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1]。

直刺05~1寸[1][9],局部酸胀沉重[9],胃部有收缩感[9]。

直刺1~15寸[3][11]。

注意:孕妇慎用[1]。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9]。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1][9]。

142 灸法

可灸[1][9][11]。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3]。

药物天灸[9]。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9]。

15 中脘穴的配伍

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1]。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1]。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9]。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9]。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9]。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1]。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9]。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9]。

16 特效

在中脘穴或摩或按,可治疗胃痛、呕吐等症[10]。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18 中脘穴研究进展 18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 时,可促进胃蠕动;强 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9]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1]。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 促进胃运动,强 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7]

182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9]。

183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9]。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9]。

18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9]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1]。

18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7]。

186 治疗胆绞痛

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187 解除幽门痉挛

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18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189 治疗糖尿病

穴位究竟是什么 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其实,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1�7�1�7腧穴了。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许多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体皮肤,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此后不久,法国著名针灸学家尼伯亚特在助手的协助下,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在尸体上进行的测量也获得同样的结果。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有关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然而,据推测,全身穴位的总面积仅占体表的万分之四,而全身体表电阻的部位却很多,远远不限于穴位的地方。况且,如进食、睡眠、运动等生理活动,时序、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改变以及精寸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难怪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感叹:以此(皮肤电阻测定法)测定经穴颇有困难。法国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时间,应用此法测定穴位,所得结果却与中国穴位大相径庭,不得不揪然中止这项研究。

也有人将古老的腧穴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譬如,电流刺激肌肤,被刺激的肌肉会产生收缩。用最弱电流刺激而产生最大肌肉收缩的体表部位叫运动点。美国学者金林对照运动点位置与传统穴位位置后提出,两者的分布近乎一致。日本的兵头正义与美国的弗罗斯特等人,则把穴位同触发点进行比较。触发点被认为是机体肌肉组织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层组织敏感、结节及伴有放射痛的特点。虽然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痉挛,内分泌失调或肌紧张造成的。针刺穴位时,由于组织间相互磨擦和金属针与组织电介质之间相互作用,会引起局部组织中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损伤。此外,两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们认为穴位的某些特性与触发点极为相似。有人甚至认为,它们不过是同物异名罢了。还有研究报道,穴位和差电点、皮肤活动点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些多途径的研究,从侧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对于探明穴位的奥秘,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又有人着力于研究穴位的形态结构,希望一举揭开穴位之谜。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专家解剖观察尸体上324个穴位,发现99,6%的穴位与神经有关。他们进一步发现,经穴与相关脏器的神经分布往往属同一脊髓节段,表里两经的穴位也多隶属脊髓同一节段。日本学者森秀太郎证明,在全身穴位中,约有100个穴位组织深层穿行着神经束。穴位还与肌梭、神经腱梭、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感觉神经节细胞周围突末端的感受器有关。从发生学观点看,表皮与神经组织有着共同的起源。神经中枢存在各皮肤区域与内脏器官的投射点。因此,穴位与胚胎形态学之间可能有生物形成的相关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穴位与非穴位组织均有神经纤维分布,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无明显差异。至于穴位与非穴位区域下神经组织有什么不同,现在还不清楚。还有人报道,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日本西条一止应用红外线热像图摄影法观察到胸腹穴位区域皮肤温度比周围皮肤要高出05至1℃,他认为这是穴位下存在血管的缘故。有关解剖资料证实,许多穴位区域确实布有皮下静脉,或有深部血管贯穿。

腧穴研究者们相信,人体穴位是既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又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的复杂综合结构及其机能。 其各自的作用是: 标准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功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标准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功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标准定位在口腔内,舌下系带中点处。

取穴正坐位,张口,舌转卷向后方,在舌下系带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和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功用祛邪开窍,生津止渴。

主治病症1、舌缓不收,重舌肿胀,喉闭。

2、呕吐,呃逆,腹泻,消渴。

刺灸法用细三棱针点刺出血。[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功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⑴麦粒肿 ⑵眼睑部肉芽肿 ⑶眼烫伤 ⑷急性结膜炎 ⑸蜂窝组织炎 ⑹急性腰扭伤 ⑺顽固性失眠 ⑻口唇疱疹 ⑼腮腺炎

[刺灸法]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耳尖穴的功能

1、耳尖穴的功能具有安神镇静、清热解毒、泻火、清脑明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凉血止痒,抗过敏、消炎、抗感染等。

耳尖穴的刺激方法

(一)刺血疗法:耳尖穴常用于刺血治疗疾病,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消除黄褐斑、痤疮及其疤印的目的。因其方法简便、损伤小出血少、疗效好,适应症广泛而容易被美容师所使用。

1、操作方法:①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规消毒耳廓皮肤;②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耳廓顶端,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消毒的三棱针、对准耳尖快速准确的刺入约2毫米深;③以双手拇、食指在耳廓上由下向上轻挤针眼四周。视顾客体质情况放血3-5滴,以消毒干棉球吸去血液,仍出血者以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片刻,不必包扎,片刻后自愈;④采用两耳交替施治,视顾客面部皮肤问题轻重隔日或3-5天放血一次。

2、注意事项:①针刺放血操作要熟练,针刺不宜太深,以免过多损伤和引起疼痛;②放血量适当,不宜太多和过少,通常放血3-5滴,斑片明显或属脓疱型痤疮者可放血5-10滴;③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等不宜用此法;④注意无菌操作,以免皮肤感染。

机制探讨

我国民间很早就使用耳尖穴治疗疾病,应用耳尖放血治疗皮肤问题是根据耳尖穴的功能特点,也符合我国古代“刺络”疗法的原理。

1、经络的传导作用:耳与人体经络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的记载。说明耳与全身的沟通与联系是息息相关的,而且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沟通,因此全身脏腑器官以及各组织间都与耳廓相应部位有其相关性,生物全息论学说更说明了这个问题,针刺放血有祛邪作用,针刺耳尖穴可激发经气,达到扶正祛邪、疏通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取得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从而发挥经气的防卫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美白皮肤的效果。

2、神经的反馈作用:从现代医学神经解剖来看,耳廓的神经分布极为丰富。除来自躯体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外,还有来自颅神经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混合支,以及分布于耳部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经纤维。而这些神经的分支又相互重叠或吻合,有的交织成网或形成神经丛。耳尖穴位于耳轮顶部,该处有耳颞神经、迷走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针刺耳尖后,其局部相交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刺激,激发神经的调节作用,使其反馈到相关病灶部位,调节内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进炎症的吸收,从而使机体得到康复,色斑淡化,痤疮及其疤痕消除。

用灯火灸耳尖穴夕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下领下腺炎、感冒发热不退等热性疾病共763例,辄取佳效。 操作方法 取灯芯草一段,蘸芝麻油少许,点燃后对准双侧或单侧的耳尖穴灸之,听见‘“啪”地响声即可。不响者效不佳,以响为度每日l次。 治疗结果 流行让腮腺炎:痊愈(火灸1一2次后,1一3天同体温降至正常,耳垂周围肿胀痛明显消退夕伴随症状消夫)641冽。有效(火灸后体温下降,但仍高于止常,耳垂周围肿胀疼痛减轻)9例。无效(火灸后体温不降,耳垂周围肿胀疼痛不消失)2例。

照海穴:坐在床上,把两只脚心对齐,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

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内关穴: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中间,与内关相对的地方;

列缺穴:在桡骨芭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该穴;

后溪穴: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公孙穴: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

临泣穴: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还要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厥阴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厥阴俞穴的定位 10 厥阴俞穴的取法 11 厥阴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厥阴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厥阴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厥阴俞穴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厥阴俞 1 拼音

jué yīn shù

2 英文参考

Juéyīnshū BL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juéyī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厥阴俞 汉语拼音 Jueyinshu 罗马拼音 Chuehyinshu 美国英译名 Yin in Equilibrium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14 富耶氏 V14 德国 B14 英国 B14 美国 BI14

厥阴俞为经穴名[1](Juéyīnshù[2]BL14)。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3]。属足太阳膀胱经[1]。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1][2]。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1]。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4 厥阴俞的别名

阙俞(《备急千金要方》),阴俞(《神灸经纶》)、心包俞[4]。

5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俞随年壮。

6 穴名解

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1]。

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厥,尽也。”阴,《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盖“厥阴”为经脉名,在此意指心包络,又为阴气至极与厥逆之意。《释名·释疾病》:“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腹也。”厥阴,阴之尽也,手厥阴出自胸中,足厥阴下起大敦上至巅顶。阴极阳生,如心阳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气上冲者,皆可选用。《类经·经络类》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俞,指腧穴。此穴在肺俞之下,心俞之上,内应心包络。心包络为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又以经脉的生长、发展、消尽次序而言,厥阴乃消尽之意,该穴可治心气不足、四肢厥冷之证,有通经活络之功。[4]

7 特异性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

8 所属部位

背部[5]

9 厥阴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3]。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厥阴俞“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厥阴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厥阴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伏坐位,第4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4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厥阴俞[7]。

11 厥阴俞穴穴位解剖

厥阴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重叠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该穴正对第四肋间隙。其结构包括肋间肌、肌间血管和神经。肋间肌由外向内可分为肋间外、内和最内肌。肋间最内肌菲薄,或不成层,肋间血管、神经通行于肋间内和最内肌之间,因最内肌不成为完整的一层,所以胸膜炎时,可波及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3]。

12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1]。

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应用,为治疗心脏病和神志病的重要腧穴[9]。

厥阴俞穴内通心包络,可降逆回阳[4]。

13 厥阴俞穴主治病证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8]。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咳嗽,吐血,盗汗;呕吐[6]。

厥阴俞穴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3]。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咳嗽、心痛、胸胁满痛、呕吐、肩胛酸痛等[1]。

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1]。

1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3 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斜刺03~05寸[3]。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麻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本穴不能直刺或深刺,以免伤及胸膜和肺,引起气胸[6]。

14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厥阴俞穴的配伍

厥阴俞穴配膻中,为俞募配穴法,有宽胸理气,活血止育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胸满,烦闷。

厥阴俞穴配内关、胃俞,有利膈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厥阴俞穴配间使、神门,有养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厥阴俞配太冲、曲池,治高血压[6]。

厥阴俞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心绞痛[6]。

厥阴俞配心俞、耳门、听宫,治失眠、健忘、耳聋、耳鸣[6]。

16 特效

常用 轻轻拍打厥阴俞30~60下,可缓解胸闷、心痛、心悸等症[7]。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证》:热病气穴……四椎下间主膈中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呕吐心痛。

《针灸大成》: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即心包络俞也。

《针灸资生经》:厥阴俞、神门、临泣,治心痛。

《太平圣惠方》:理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胸闷。

《针灸逢源》:治咳逆,心痛,呕吐烦闷。

《医学入门》:主呕逆,牙疼,胸闷。

18 厥阴俞穴研究进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归来之别名·溪穴 41 溪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归来穴的定位 46 取法 47 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归来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主治病症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配伍 412 文献摘要 413 研究进展 4131 治疗尿潴留 4132 治疗慢性附件炎 4133 促性腺功能 5 承泣之别名·溪穴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溪穴 1 拼音

xī xué

2 英文参考

Guīlái ST2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溪穴为经穴别名:1归来之别名;2承泣之别名。

4 归来之别名·溪穴

溪穴即溪穴,归来的别名[1]。见《逢源》。

穴位 归来 汉语拼音 Guilai 罗马拼音 Kueilai 美国英译名 Return 各

号 中国 ST29 日本 29 法

国 莫兰特氏 E29 富耶氏 E29 德国 M29 英国 S29 美国 St29

归来为经穴名(Guīlái ST2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溪穴。属足阳明胃经[2][3]。归即归回,来即到来,本穴善治子宫脱垂、奔豚和疝气等,有返本归根、理复还纳之功,故名归来[2]。主治少腹疼痛,痛经,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腹痛,遗精,阳痿,奔豚,睾丸炎,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股沟疝, 痛,男女生殖器疾病等。

41 溪穴的别名

溪穴(《针灸甲乙经》)、溪穴(《针灸甲乙经》)。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归来,一名溪穴,在水道下二寸。

43 穴名解

归即归回,来即到来,本穴善治子宫脱垂、奔豚和疝气等,有返本归根、理复还纳之功,故名归来[2]。

还者曰归,返者曰来。凡养生吐纳者,当吸气时,腹气上升,与中气交会于气海处;呼气时,腹气下降,名曰气息归根。本穴为腹气下降时之根,能使不归之气,移位之丸,返回本位,故名“归来”。本穴治男子卵缩、女子子宫脱出等症,皆属气分之病。取之有散寒理气归原之功,即“归来”之意也。[4]

44 所属部位

下腹[5]

45 归来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6][7]。

归来位于腹部,脐下4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3]。

一说归来“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3]。

归来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穴[2]。

归来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归来穴的位置

归来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归来穴的位置(肌肉)

归来穴的位置(内脏)

46 取法

仰卧位,在水道下1寸,中极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归来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上1寸、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8]。

47 穴位解剖

归来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分布著髂腹下神经。皮肤由肋下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膜下筋膜是位于腹横筋膜和腹膜壁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富有脂肪组织,该层筋膜向后与腹膜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相续。在腹膜外脂肪组织层中,有髂外血管、腹壁下动静脉、生殖股神经和髂外的淋巴结及其连属淋巴管等结构。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外侧缘→腹直肌外侧缘[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7]。

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通过[3]。

48 归来穴的功效与作用

归来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归来有调血室,温下焦之作用[2]。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冲脉为人身之血海,起于胞官,出于气街,并足阳明经上行。归来属足阳明经穴,邻近胞官,故善治妇科诸疾。是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常用穴。[8]

因其可调气血以通经闭,提胞宫以复原位,故有归来之称[8]。

足阳明经筋聚于阴器,上腹而布,归来又位于小腹部,故可用于小腹疼痛、疝气等症的治疗[8]。

归来穴主少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阴挺诸病[4]。《金针梅花诗钞》归来条:“丸塞入腹唤归来,疝气奔豚亦妙哉。”

49 主治病症

归来穴主治少腹疼痛,痛经,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腹痛,遗精,阳痿,奔豚,睾丸炎,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股沟疝, 痛,男女生殖器疾病等。

归来穴主治少腹疼痛、经闭、痛经、子宫下垂、白带、疝气、茎中痛、小便不利[7]。

归来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遗精,阳痿等[3]。

归来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白带过多、阴中寒、不孕、阳痿、奔豚等[2]。

现代多用归来治疗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子宫下垂、腹股沟斜疝等[2]。

归来穴主治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带下;少腹疼痛,疝气,茎中痛[8]。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白带,闭经,卵巢炎,子宫内膜炎;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小儿腹股沟疝, 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直刺1~15寸[3][8]。

一般直刺05~1寸[2]。

直刺08~12寸[7],局部酸沉 。

向天枢方向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腹里走至天枢穴;

略向气冲方向斜刺,针感沿胃经走至气冲;

针尖略向耻骨联合处斜刺15~20寸,下腹有酸胀感,少数向小腹及外生殖器放散[8]。

注意:孕妇禁针[8]。

4102 灸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灸5~7壮;或温灸10~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1 配伍

归来配太冲,有温经理气的作用,治疝气偏坠[8]。

归来配关元、三阴交,治月经不调、不孕症[8]。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奔豚,卵上入,痛引茎,归来主之。女子阴中寒,归来主之。

《针灸大成》:主小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妇人血脏积冷。

《胜玉歌》:小肠气痛归来治。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

413 研究进展 4131 治疗尿潴留

以归来、委阳为主穴,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为配穴治疗尿潴留,疗效较好。针刺得气后,有尿意者留针5 min,对尿潴留时间较长者,可加艾灸神阙(隔盐、葱白)。[8]

4132 治疗慢性

关陵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膝阳关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