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知道这句诗所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知道这句诗所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吗?,第1张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所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国子监又称国学、太学、辟雍。清沿明制有南北国子监,顺治七年(1650),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只留北京国子监。国子监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分两类。一类为监生,监生又分四种。①恩监,皇帝恩赐入监者。②荫监,贵族子弟因祖、父为朝廷效力或死于国事者。③优监,由增生、附生选优入监者。④例监,由俊秀(指优秀的童生)援例入学者。另一类为贡生,贡生又分五种,合称“五贡”。①岁贡,命直隶及各省每年贡士京师者。②恩贡:皇帝特别恩赐的贡生。③拔贡,又称选贡,只要“其人果有识见才干,再访其平日品行端方,即正考未列优等,亦准选拔”。④优贡,与拔贡相类。择优者录取。⑤副贡,乡试因名额限制取为副榜,文理优长者。由五贡出身而任官职者和举人、进士一样被视为正途,与杂流出身不同。监生、贡生经国子监考试合格者就可以参加乡试。他们虽须经乡试才能成为举人,但他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仕途,也可以和举人一样穿公服,戴金雀顶冠。

杜预为何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一)杜预的身世和学识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他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对军事、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都颇有研究。世人赞赏他博学多通,就像座武器库里面什么都有,誉称其为“杜武库”。

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等职,63岁逝世后,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

他是明代之前唯一跻身“两庙”(文庙和武庙)之人。

(二)杜预有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军事指挥才能

公元265年,西蜀被灭后,魏国皇帝曹奂禅让帝位,大部分天下归晋,司马炎正式称帝,国号大晋,年号泰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元277年,司马炎决定将20万兵马分五路攻伐吴国,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亲率一路,协调其余四路。

杜预一到任,首先安排修缮军中破损的铠甲,士兵们穿上完好的铠甲后,个个显得十分威武,士气迅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他挑选精锐士兵组成别动队,偷袭吴国西陵都督张政的军营,抓获了不少俘虏。

张政感到羞耻瞒报军情。杜预侦查得知这情况,立即使用离间计,将俘虏全部释放,俘虏回国将消息公开了,吴主孙皓知悉后十分恼怒,下令刘宪接替张政。临阵换帅使吴军人心涣散,战斗力锐减。

杜预抓住这有利时机,开始正式向吴国用兵。他明里将一些部队布置在吴国的门户江陵一带,暗地派周旨伍巢二将率军突袭乐乡,并在四周插旗帜放烟花,扰乱敌人军心。吴军都督孙歆出战中埋伏被俘。不少晋军士兵高兴地叫道:以计代战,以一当万。

杜预紧接着率主力部队紧逼江陵,守城的吴国大将伍延诈降,杜预发现了伍延的诡计,不露声色地将计就计,一举占领了江陵,然后势如破竹一路向南长驱直入,吴国的不少州郡纷纷望风投降。

这时其他四路的将领提出雨季就要来了,疾病也会流行,应该暂缓进攻,等到冬季再用兵。杜预力排众议做好协调工作,率军继续进攻,三个月内将吴国灭亡。

《晋书》记载,杜预连骑马都不会,十足一个文人,但吴国人非常痛恨他,痛恨到哪种程度呢杜预不是有大脖子病吗他们就给狗脖子上套上各水瓢,意思很明白,把杜预比喻成狗。

吴国人为何那么痛恨他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指挥的军队或斩杀,或俘虏了很多吴国的高官。整个灭吴一役,杜预所统共斩杀、俘虏吴国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省部级)官吏14人,郡守、将军一类的中级(厅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

(三)杜预是发展经济的行家里手

司马炎登基不久,匈奴右贤王刘猛叛晋,司马炎准备讨伐刘猛,令时任度支尚书(度支尚书相当于明清时期的户部尚书,主管国家财政)的杜预起草一份征讨方案。

第二天,杜预交给司马炎的却是一份尽快恢复生产建设的建议书。

由于连年征战,国家的财力根本无力承担一场新的战争。司马炎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单独召见了杜预,准备说服他。杜预抓住时机详细的分析利弊,司马炎被他的深谋远虑折服,同意了杜预提出的优先发展经济的方案,同时也打消了马上去讨伐刘猛的念头。

“以农为本”是中国传统的基本国策,为了更进一步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杜预建议司马炎向汉文帝刘恒学习,每年春耕时节亲自带领皇族们耕种皇家的自留地“籍田”。

为了在战争时期运送军需物资,当时朝廷及各地官府养了很多的牛。据晋书记载,当时大约养了四万五千头左右。杜预建议,在没发生战争的农忙季节,可将这些闲置的牲畜以合适的价格租给无牛的农户使用,这样国家不仅可以取得租金增加收入,还可以节省大笔购买饲料的开支。

在中国的历史上,治河治水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杜预针对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地常常发生水灾的实际情况,向朝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水建议,得到批准后,他亲自去作具体安排。经过努力,这些地方后来都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富庶之地。

杜预积极建议制造一种由人力排风的鼓风机,这种鼓风机在当时算非常先进的,对炼铁业有极大促进作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杜预建议朝廷增设常平仓,常平仓不仅用于储备粮食,还可以用于平抑粮价。此外,杜预还建议把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权力统统收归国有。

杜预上述的一系列建议实施后,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杜预在治学方面卓有收获,后世专家根据其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出千古奇书《守弱学》

杜预博学多才,自称为“左传廦”,有《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盟会图》《春秋长历》《女记赞》等著作传世。

现代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根据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出《守弱学》一书。

《守弱学》论述的主要道理是:强弱之分世之恒理。但弱与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有时会处于强势,有时也会处于弱势。守弱的作用就是“强者守弱,使强者恒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

全书分九卷,句句皆精典。

如说“智”:原文是: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意思是:智者用其智慧作为取胜之道,若用智不当就会事与愿违。

笔者试作分析:世上没有万全的智计,再高明的智者也有失算的时候。智者要明白,不少事无法胜算在握。智者如果背上沉重的必胜包袱,一旦遭受挫折,就会直接导致其失败。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智者如果心态不正,心理脆弱,他的命运终究不妙。

如说“愚”:原文是: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意思是:愚人用其愚拙作为胜利之法,愚拙十足也能达到目的。

人们最易忽视愚拙的正面作用。不少人做事只想取巧,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不管白猫黑猫,能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达到了目的,愚拙也就不愚拙了。

不少历史上的成功者,他们不但不聪明,相反却十分愚拙。正因为自知其愚拙,做事不投机取巧,韧劲实足,面对聪明人难以完成的事业,自拓一条道路,取得了成功。从某种角度说,成功最需要一种心无旁骛的“愚拙”。

杜预的“守弱”理论,与其一生成功的践行分不开。不言而喻,《守弱学》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大学问。有人云:《守弱学》系千古奇书,研读一遍,受益一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知道这句诗所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吗?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所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杜牧 〔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