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文人隐居避世原因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古代关于文人隐居避世原因的故事,第1张

古代关于文人隐居避世原因的故事:

访庄

中国文人外表儒风,但内心永远住着一个庄子。

惠施是战国时的著名说客,他由魏被驱逐至楚,又辗转到宋,于人生最失意之时,和庄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回他:“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左脚踩红尘,右脚却向空谷,在庄生身上,梦蝶知鱼,至人无己。

无功无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访庄问道,就是叩动隐逸世界的大门。

酿桃

宋人刘辰翁辞官回故里,以桃酿酒,有一首《金缕曲》在世间流传。

诗中云:“少年未解留人意。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天上玉堂人间改,漫欸乃声千里。更说似、玄都君子。闻道酿桃堪为酒,待酿桃、千石成千醉。春有尽,瓮无底。”

隐者的四季是无限的,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来酿桃,复归自然,酒是避世良药。

浇书

古人腹中饱诗书,因此日常食饮也和书千丝万缕。

东晋名士郝隆,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七夕日,富贵人家纷纷曝晒绫罗绸缎;郝隆则坦胸露腹,仰卧在太阳地儿上。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苏东坡甚爱茶酒,茶是午时茶,酒是卯时酒。

这一饮下肚,却不只是满足味蕾那么简单。

书读到尽兴处,痛饮半壶酒,犒劳犒劳自己,此为“浇书”。这是隐者的浪漫。

醒石

黄山虎头岩,上行二里是鸣弦泉,有一斜立巨石。

据传李白曾来这里饮酒听来,绕石三呼,把剩酒泼向石头,醉卧其上,眠醒不分。

东晋末期,陶渊明归园以后,以耕作赏菊赋诗为乐,闲暇之时把酒东篱。

身边有巨石如砥、纵横丈余,相传他每醉辄坐卧其上,觉此石有醒脑提神之功效,便郑重其事地名之为“醒石”,因此被奉为赏石祖师。

山石厚重而不迁,不能言语最动人,隐者有石趣。

喷墨

东晋志怪小说《神仙传》中,有个叫班孟的女仙。

班孟是道家隐士,她摊开纸张之后,不用挥毫运笔,口中含墨,吞吐之间喷于白宣纸上,即文字满纸。

宋代吴氏的《林下偶谈》有载:王勃要作诗文时,每先磨墨汁数升,将其饮下,然后盖被而眠,待醒来即挥笔成篇。

文人饮墨,不知是为求那梦中的神来之笔,还是爱墨情深呢?

1、青莲居士——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香山居士——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耐辱居士——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临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4、莲峰居士——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5、六一居士——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欧阳修

——李煜

——李白

——白居易

——司空图

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中有一种独特文化――隐逸文化,隐士们把自己潜藏在一个地方,与尘世隔离,被人们称为“隐士”。他们都是一些饱学之士,或探求学问,专心读书;或逃避乱世,以保全性命;或厌弃仕途,不肯做官;或对前途失望,退居山林;或自持高洁,不屑名利;或等待时机,以期再起;或是对当时统治者的厌恶,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一“隐”。而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千古文化名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以深邃、清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文人隐士在此流连驻足、隐遁息心。

隐士们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在纵情山水、感悟人生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隐逸诗文佳作,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庐山隐士隐逸诗

东晋以来,由于战乱社会动荡,庐山隐逸之风大畅。来庐山游历、隐居的文人士子数之不尽,如“浔阳三隐”中的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人称“翟氏四隐”的玄学家翟汤一家四代等。其中像陶渊明、慧远、谢灵运等文学巨匠,在庐山隐士文化发展史上谱就了灿烂的篇章。总地来说,其隐逸诗风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描写庐山的山水风光。通过描写庐山的山水风光,在大自然中抒写性情,倾吐自己的苦闷之作,表现跟污浊现实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

最早歌咏庐山的隐逸诗人是慧远大师的《游庐山》一诗。“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此诗是慧远大师当年与其众弟子游庐山后所作,诗开篇歌咏庐山奇峰突起、山岚云蒸、恍若仙境的自然风光,然后即景抒怀,借机玄淡。所以作者的意趣所向,并不是山川风光本身,而是通过身游仙境,抒发从中感悟到的玄理妙道,宣扬佛家顿悟、超脱的境界。

同样描写庐山风光的还有谢灵运,他一生游遍祖国的壮美山川,对庐山尤为钟情。谢灵运在庐山与慧远大师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并筑舍隐居。其诗《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恋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诗中作者对庐山景色的描绘细腻且传神,诗人登上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山景,极目远眺时江汉倒悬,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此诗此时已摆脱了魏晋时期玄言诗风的束缚,并已具备了山水诗的韵味,堪称庐山诗歌山水诗中的上乘之作。

第二,描写庐山隐逸时的田园风光。通过创造出一种恬美静穆的艺术境界,以表现诗人那种“任真自得”的个性,并曲折地传达出他对与这种纯真美好的境界相对立的污浊的现实社会的否定。

在庐山隐逸诗者中,最负盛名的是晋代陶渊明了。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县令,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崇尚自然,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贵。他于41岁时弃官归田,在庐山脚下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写出了众多流传千古的不朽篇章,成为田园诗派的始祖。如《归田园居(其一)》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中以极其平淡清新的笔触,写归田后的生活,在极平常的生活景象中,写出了他所追求和陶醉的美好的生活境界:宁静、纯朴、自然。这里是与“尘网”中充满欺诈、争夺、纷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诗中以农村中常见的物象:草屋、桃李、榆�1�7�1�7、炊烟、狗吠、鸡鸣等,点染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充满诗意的恬美静穆的气氛,从中传达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回归田园后的无穷的乐趣与满足。

写出了相同境界的,还有《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田园诗,语言浅显通俗,实则结构非常严密。本诗写他身在尘世之中,却神游于尘世之外,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后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现出陶渊明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返璞归真、陶醉自然的人生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通过写景表现了诗人闲远自得的心境。诗人从眼前的景象中,发现和领悟到返璞归真的人生的真意。但这真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诗从虚静、到物化、再到“得意”,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的深刻揭示,也是其返璞归真诗歌风格的充分体现。“心远”二字,是全篇的“诗眼”,所谓“心远”,就是超尘拔俗,使精神得到解脱,也得到净化。

再看《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此诗语言平实、易懂、口语化,表面看描写街坊邻里之间的日常琐事,其实是抒写怀抱之作,诗中写与田父共饮、对话,并没有直接写田园风光,但从中看出他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坚定执著,而其原因都是出于他不肯与浑浊的人世同流合污。他强调自己的生性与世俗不能相合,违背自己怕本性而随波逐流,只有徒增自己内心的痛苦。因而他在诗中委婉而又十分明确地向劝他出仕的父老朋友表示了决不会改变初衷、迎合世俗而重新出仕的�1�7Q心。

第三,在庐山隐逸期间表现农村的劳动生活和在劳动中的真切体验。生活的贫困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得陶渊明与其他的隐士不同,他是真正参加了农村劳动,并以之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如《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歌描写诗人初归田园时还不善于耕作,以致草盛苗稀,晚归夕露沾衣,他却不以为意,兴致辞勃勃畅想着丰收的美好景象。诗人从事农业生产虽艰辛,但甘之如饴,表现出诗人热爱劳动,抒发其远离政治、官场黑暗以后那种怡然自得、如释重负的心情。 二、隋唐时期庐山隐士隐逸诗

唐时期庐山隐逸诗突出的代表是李白和白居易。谪仙人李白一生中曾五次登临庐山,或游历,或隐居,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庐山诗篇。如《望庐山瀑布二首》就是其脍炙人口的千古诗作,其一是五言古诗,其二是七言绝句,两首诗作各有千秋: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1�7H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二首》都写出了庐山瀑布壮美奇丽的景象。首先,两首诗都是远望,焦点都是在庐山南面的山峰香炉峰。其次,由于视点相同、感观相同,得到的结果一致:犹如白练悬空,流瀑的落差很大。再次,都是比拟和想象为河汉由天而降,造成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最后,都创造了气势磅礴、壮美奇丽的意境。不同之处:由于诗体的要求不同,其一写得铺陈具体,其二写得精练含蓄。总之,两诗都运用了夸张手法,诗人以细腻传神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庐山壮丽恢弘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庐山瀑布那种飞流直下、奔腾不息的壮美景观展现出来,可谓独具匠心,读之大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众多的隐逸诗中首屈一指。

李白描写庐山的诗歌还有如《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五老峰是庐山著名的山峰,李白曾隐居于此,内容写五老峰很峭拔险峻,站在上面可以随手摘取九江一带的秀丽景色,同时点明他在五老峰筑巢隐居的原因,抒写自己脱离尘俗、求仙修道、隐居世外的愿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秀出南斗榜,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此诗是公元756年诗人最后一次登上庐山时,赠寄送给自己的好友卢虚舟的诗。此时正是李白心情极度悲伤、沮丧,政治上又处处碰壁的时候,登上匡庐游玩欣赏庐山美景后,心理上的阴霾一扫而光。诗中并未流露消沉苦闷、牢骚满腹的情绪。相反,而是凌云健笔、意气纵横般地描写了庐山之美:高耸奇峭的山峦,色呈青黛的明湖,形似金阙的石门山,银河倒挂的三叠泉,凌越高空的回崖叠嶂,等等,总之写出了庐山的秀、险、奇、峻的壮美景象。

李白之后,大诗人白居易曾在江州担任司马期间闲来无暇时有大量时间来庐山游山玩水并在庐山构筑草堂隐居,所以对庐山更是钟爱有加。其一生中为庐山留下了70多篇诗歌。“匡庐奇秀甲天下”,诗人对庐山的赞叹,成为庐山隐逸文化中的一笔精神财富,使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心怀向往之。

在白居易众多庐山隐逸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莫过于《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根据作者诗前序介绍,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4月,此时诗人46岁正任江州司马,政治上刚遭贬谪,正值灰心绝望之时,写诗人与庐山众僧一起偕游庐山大林寺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登庐山游大林寺时已是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此时诗人突然看到庐山上大林寺外桃花绽放,恍若进入春意盎然的另外一个世界。本诗立意新颖,构思独具匠心,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同时还把春光拟人化,仿佛有脚似的,转来躲去。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显现出一种宁静、豁达的境界。

一生不爱名利、不慕虚荣的真隐士――白居易,在江州担任司马期间对陶渊明高贵品行特别敬仰,专程访游了陶公故里,并深情地写下了《访陶公旧宅》一诗:“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不见篱下菊,但馀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诗歌语言浅显易懂,风格恬静闲适。诗人开篇赞颂陶公为人处世的品格及安贫乐道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诗人在思想感情上得到了一次洗练与升华,同时表达了诗人正欲效仿陶公,并为之实践那种归隐生活的人生旨趣。

三、宋代时期庐山隐士隐逸诗

宋代庐山在讲学授徒之风的推动下,慕名前来庐山游览的文人较前代更盛。在宋代庐山隐士中,由隐士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见,以周敦颐知名度最大、影响最深。

1065年,周敦颐由虔州调任南昌知府,居住在庐山莲花峰下,并游览庐山大林寺后即兴所作《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三月山方暖,林花互照明。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诗歌开篇点明时令,一�1�7�1�7“明”字,从视觉角度描绘大林寺“林花”的景象和给人的感受。同时从多角度描写了大林寺,以“路盘”“人在”突出了山高的特点,以有色有声的“水”和“禽”突出了大林寺环境清新淡雅,以“天风”“身轻”突出了诗人在仙境般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诗人虽然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但官场中忙碌、烦扰等顿时全无饶有情趣。

另外,周敦颐还作有赞颂庐山莲花峰濂溪的《濂溪港》一诗,“庐山我久爱,置田山之阴,山间有清水,清沁出山心……”诗人此作笔调清新明快,语言朴实无华。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游庐山后对庐山真挚感情,另一方面又道明了对深山清淡的那种淡泊明志的隐居讲学生活的感受。

南宋后期有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庐山白鹿洞聚集门徒、传播理学,使白鹿洞书院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而名扬天下。可见,在宋代庐山诗文中,庐山的隐士文学仍是十分兴旺的。

四、元明清时期庐山隐士隐逸诗

东晋以来被文人隐士视为世外桃源的庐山,南宋建炎中金兵南下时遭兵焚,寺观宫室,焚荡殆尽。南宋百余年中,虽有士大夫退官来隐,但隐居读书、治学之风已不及唐与北宋。其后,元末、明末,屡遭兵火洗劫,宫观寺院虽时有复兴,而隐逸之风却一蹶不振。元明两代来庐山隐居而知名者仅黄异、罗洪先等数人。黄异,星子人,至元进士,官广东惠州学录、南安道源书院山长,元季弃官归隐,著书授徒,著有《节庵集》;罗洪先字达夫,江西吉水人,嘉靖己丑状元,罢官后隐居庐山南麓的观山下,讲学石莲洞,谢客屏居三年,人称念庵先生,为元明时期隐居庐山的最著名的人物。他在庐山留下了《游白鹿洞歌》《拜靖节墓》《黄岩文殊台》等十余首诗作,其诗风气势磅礴、笔力雄健,艺术成就较高。 清王朝建立之初,张自烈、陶孔肩、王一翡、吴裕、宋之盛、朱公爽等一批不满异族统治、坚持民族气节的明末官吏和士人纷纷来庐山隐居。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明江西宜春人,晚年卜居匡麓,讲学白鹿洞,遗有《芑山文集》,所著《正字通》,采说丰富、体例严谨,为清代�1�7^有影响的字书。宋之盛,星子人,崇祯己卯举人,入清后,遁迹庐山南麓的髻山,与同里吴一圣、余晾、查世球、查辙、夏伟及门人周祥发讲学髻山,世称“髻山七隐”。其他隐居者,或仿延陵之风,萧然高寄(王一翁),或寻蒙庄之旨,顾流而乐(吴裕),或结茅龙冈,挚家来隐(陶孔肩),或遁迹空门,削发为僧(郭些庵)。其在庐山留下了《黄龙山即事》《智林寺》等。此时的庐山,一度成为明末遗老们不与清朝合作的避世之所,隐风的再兴,也只不过是中国封建社会隐士文化在庐山反射出来的一抹淡淡的回光。

五、总结

历代庐山隐士诗文尽管数量众多、题材各异,隐士所表达隐逸诗其思想内容有如下特色:

首先,歌咏庐山风光的山水诗作颇多。如慧远《游庐山记》、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入彭蠡湖口》、李白《望庐山瀑布》《庐山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等庐山隐士的山水诗作,构成了古代文学山水诗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次,有浓重的佛理化倾向。庐山自晋代起一直笼罩在佛光禅影之中,堪称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此背景下,庐山隐士其创作诗文中更多地流露出佛理禅机,蕴含着一定的佛学思想。如慧远的《游庐山》、刘遗民的《和慧远游庐山》、白居易的《登香炉峰顶》《东林寺白莲》、周敦颐的《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宋之盛的《智林寺》等。

最后,蕴含着强烈的隐逸情怀。庐山隐士多数都是从红尘羁绊、世俗烦扰中,抽身来到风景清幽的庐山后,创作了大量感怀世事、表达隐逸心境的诗文。诗歌一方面流露出对仕宦之途的绝望、厌弃,另一方面表现其对庐山隐逸生活的喜爱。如黎元宽《过庐山》、晋慧远《与隐士刘遗民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张野《前题》、李白《登庐山五老峰》《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白居易《访陶公旧宅》《题十八溪亭》等,在庐山隐士文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最佳答案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秦王朝暴虐无道,打乱了天下的正常秩序,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秦末汉初时的高士夏黄公和绮里季等人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那些人也隐居避世。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桃花源中的人初进山时的踪迹逐渐湮没了,于是桃花源通往外界的路慢慢废弃荒芜了。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桃花源中的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于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桃花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淳朴的民风和人世间浅薄的人情世故,二者本源不同;去桃花源的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自此桃花源复与外界隔绝。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试问世俗之人,又怎么能测知世俗社会之外的事?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注释:

  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天下的社会秩序。

  ⑵黄绮:夏黄公和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

  ⑶伊人:指桃花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

  ⑷迹:足迹,代“路”。

  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只是角度不同。

  ⑹肆:尽力。憩:休息。

  ⑺靡:无。

  ⑻暧:遮蔽。

  ⑼俎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所用的器具。新制:指新制的式样。

  ⑽纵:任情。斑白:头发花白的老人。游诣:游玩。

  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

  ⑿五百年:约数。自秦至东晋太元年约五六百年。敞:显露。神界:仙境。

  ⒀淳:淳厚。这里指桃花源中的社会风气。

  ⒁旋:立即。幽蔽:隐没,指复与外界隔绝。

  ⒂游方士:游于天下的世俗中人。

  ⒃尘嚣:指世俗社会。

  ⒄蹑:踏。寻吾契:寻找同我志趣相投的人。契,契合,志趣相投。

59

陶渊明隐居,过起潇洒的避世生活,可以说是他明哲保身,远离世俗感染的好方法。但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虽然当时东晋朝廷腐败,但身为堂堂七尺男儿,就更应激流勇进,面对困难永不言弃,这也符合古代墨家的侠义精神。

入世,就要经历世俗的磨砺,才能更好的把我人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陶渊明的隐居,是一种逃避责任的体现,违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思想。

田园归隐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1、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魏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鬼谷子是一名隐士,但他也怀着一颗济世之心。当弟子们掌握了足够的技能之后,鬼谷子则是允许他们出山拯救苍生的。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开山祖师,苏秦与张仪为其最精采的两个门生。还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门生之说。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

2、林逋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于西湖各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保存。

3、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那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任意畅快,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的政治头脑以及糊口立场分歧于建安七子,他们年夜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制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团体均持不互助立场,嵇康是以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前后投奔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亲信。

4、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因陶渊明在家门前种五棵柳树,世人又称其“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5、严光

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高士(隐士),汉族,浙江会稽余姚人。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山林间;其因此被时人及后世传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

--隐居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其一,真隐、全隐。 

如晋宋间的宋炳,元代的吴镇等,从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其二,先官后隐。 

这种一般都是社会太黑暗,官场太腐败,士人不堪,辞官隐居,如陶渊明,《晋书》、《宋书》、《南史》三史中均称之为“隐逸”。明代的文徵明,只在京城当了一年翰林,便安心隐居至死。 

其三,半官半隐。 

如王维,开始做官,后来害怕了,但如果辞官隐居又没有薪水,生活没有保障,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实际上过着隐居生活。这类人从名义上不能算做隐士,但却大有隐逸思想。 

其四,忽官忽隐。 

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其五,假隐。 

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其六,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

这种人身为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其七,以隐求官。 

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

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其八,无奈而隐。 

此类人实际上最热心于时局,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他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其九,真隐而仕。 

此类隐士在隐居时基本上都是真隐,但当时机来临时就出山,没有时机就隐下去。如殷商时的伊尹,商周时的姜尚,元末的刘基,名气最大的当属诸葛亮。 

其十,所谓“隐于朝”。 

这种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做官不问政事,“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实际上对国家危害最大。名为“大隐”,实为大患。 

中国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使中国历史更具韵味。因躲避动乱、因求取安全、因官场失意、因不满现状等原因而归隐的,实际上是对社会放弃责任,寻求自我安逸的人生态度,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子、庄子、鬼谷子、陈抟这样的人,是真真正正的隐士,普通的失意文人隐士们,都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大境界。 

古代关于文人隐居避世原因的故事

古代关于文人隐居避世原因的故事:访庄中国文人外表儒风,但内心永远住着一个庄子。惠施是战国时的著名说客,他由魏被驱逐至楚,又辗转到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