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西汉名将)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李广(西汉名将)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李广 国籍 :西汉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逝世日期 :公元前119年 职业 :武将 主要成就 :参与平定七国之乱

率领汉军与匈奴作战 外号 :飞将军 追尊 :怀柔伯 儿子 :李当户、李椒、李敢 官职 :右北平郡太守、骁骑将军 先祖 :秦朝名将李信 人物生平,将门出身,平定叛乱,出任卫尉,被捕得脱,镇守边郡,苦战无功,后悔杀降,历任七郡,迷道自尽,轶事典故,射石搏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性格特征,历史评价,后世地位,墓址,家族成员,子,孙,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将门出身 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 平定叛乱 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负,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他。”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李广侧身像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汉景帝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千骑兵。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宾士转回。 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宾士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出任卫尉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后元三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李广画像 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行军无严格伫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编制、行军伫列驻营阵势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甚至通宵达旦,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拚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汉武帝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但因单于生疑退兵而作罢。李广马邑之战时是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因此无功而返。 被捕得脱 四年后,李广以卫尉作为将军,从雁门出击匈奴。匈奴兵势众多,击败了李广军,活捉了李广。匈奴单于一直都知道李广的贤明,下令要活捉李广。匈奴的骑兵活捉了李广,把他放置在两匹马的中间的网上,李广躺在网上。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偷偷看到旁边有一个匈奴骑兵骑着是匹好马,李广突然跳上匈奴骑兵的马,驱策著马向南跑了数十里,与汉军相会。数百名匈奴骑兵追击李广,李广用夺来的匈奴骑兵的弓箭射杀追兵,终于逃脱了。李广回到汉朝,朝廷将李广交给官吏处置。官吏认为李广损失重大,又被敌人活捉,应当斩首,后来李广赎为庶人。 镇守边郡 过了几年,李广和退隐住在蓝田县的前颖阴侯的孙子灌强常到南山中打猎。曾经在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兵外出,跟别人在田间饮酒。回来到了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阻止李广。李广的从骑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的呢!”就让李广住宿在霸陵亭下。不多久,匈奴入侵辽西,杀太守,打败韩将军。韩将军转移到右北平,死了。于是皇帝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霸陵尉与他一起赴任,霸陵尉来到后李广就杀了他,然后上书自行谢罪。李广在右北平郡,匈奴都称呼他为“飞将军”,躲著李广,数年不敢入侵。 苦战无功 郎中令石建去世了,于是皇上征召李广接替石建作郎中令。元朔六年,李广又调任为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郡出击匈奴。各将领多有杀敌俘敌达到标准因功封侯的,而李广的部队没有功劳。过后三年,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和李广同行,分两路走。走了大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骑兵包围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恐惧,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快马冲击敌人。李敢独自带了几十名骑兵飞奔而去,直穿匈奴骑兵的包围圈,抄出敌军的左右两翼而回,报告李广说:“匈奴人容易对付。”士兵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着四外,匈奴猛攻他们,箭下如雨。汉兵死亡的超过一半,汉军的箭也快用完了。李广便命令士兵把弓拉开,不要放箭,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敌人的副将,射死了几个,匈奴人渐渐松懈。恰巧天色黑了下来,军官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的神气同平常一样,更加精神振奋地指挥军队。军中士兵很佩服他的勇气。第二天,继续奋力战斗,张骞的军队也到了,匈奴军队才解围而去。汉军疲乏了,不能去追击。这时李广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去。按汉朝的法律,张骞耽误了预定的日期,当处死刑,出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的军功和罪责相当,没有封赏。 后悔杀降 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汉朝攻匈奴以来,我没一次不参加,可各部队校尉以下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军功几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王朔说:“将军回想一下,曾有过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一天把他们杀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历任七郡 李广历任七个郡的太守,前后四十多年,得到赏赐立即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一起。家裹没有多余财物,一生不谈购买产业的事。李广身材高大,长臂,具有善射箭的天赋,就是子孙和其他人向他学习射箭,也都赶不上他。李广寡言,不与人多说话,和别人在一起住,就在地上画作战阵图,射箭比射的面宽窄,输了罚酒喝。专门以射箭作游戏。带兵行军,遇到断粮缺水时,见了水,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上饭,他不尝一口饭。对待士兵宽厚不苛,士兵因此喜欢替他办事效力。他射箭,看见敌人,不到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射,一射就要应弦倒地。因此,他带兵作战,多次被敌人围困,连射猛兽,也几次被伤害过。 迷道自尽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 李广 汉军出塞后,卫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单于驻地,就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势必不能并队行进。 李广就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与匈奴对阵的一次机会,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卫青曾暗中受到汉武帝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恐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当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卫青出征,卫青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李广调开,李广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卫青改调令,卫青不答应,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卫青告辞就启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路,结果落在卫青之后,卫青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卫青没能活捉单于只好收兵。卫青南行渡过沙漠,才遇到李广与赵食其的军队。李广谒见大将军后回自己军中。 卫青派长史送给李广干粮和酒,顺便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卫青要给汉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卫青派长史急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 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现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讯息,不论认识李广否,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 李广死时,他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仅留下幼子李敢。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听说父亲死讯,认为是卫青任意调离李广,因此打伤卫青。卫青隐藏了李敢的打人不法行为,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接受部属殴打自己舅舅,后来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了李敢。 李广的孙子李陵,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李广墓 后世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追李广李敢为先祖。 轶事典故 射石搏虎 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最终竟也射死了这只虎。 李广射石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日本东京成蹊大学即以此为名。 性格特征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向他人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李广军中缺乏归化汉朝的匈奴向导和通边情地理晓匈奴语言的边疆汉人向导,导致大军无法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与各领兵将领之间配合与协调捣巢,最后因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历史评价 司马迁:①“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②“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 汉文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程不识:“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班固:“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司马贞:“猿臂善射,实负其能。解鞍却敌,圆阵摧锋。边郡屡守,大军再从。失道见斥,数奇不封。惜哉名将,天下无双!” 吕蒙正:“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何去非:“昔者,李广之为将军,其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者,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盖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厚于赏功,自卫、霍之出,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且数辈,而广每至于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死力。然轻暴易敌,可以属人,难以专将。世主者苟能因其材而任之,使奋励气节,霆击鸷搏,则前无坚敌,而功烈可期矣。汉武皆乖其所任,二人者终偾蹶而不济,身辱名败,可不惜哉!”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形之,敌必从之。’广下马解鞍,而虏疑有伏。又曰:‘令素行,与众相得。’广法易简,而士乐为用。又曰:‘卒善而养之。’广以杀降而不得封侯。又曰:‘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广军亡导而失道是也。” 黄震:“李广每战辄北,因踬终身”。 连环画--飞将军李广 司马光:“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 苏泂:“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应怅望、家人父子,重见无由。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叶适:“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 陈元靓:“雄气旡敌,亦远斥候。能缚射雕,甞格猛兽。有勇有方,少年讷口。千载庙食,斯为不朽。” 解缙:”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若李广、田豫类此。” 李东阳:”匈奴七十战,战战不得当。一当遂失道,愤激摧肝肠。君恩念数奇,将令抑不扬。白头耻下狱,饮泣横干将。“ 黄淳耀:“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王夫之:“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 黄道周:“李广为将,才气无双。世世受射,射无不当。三人与战,中责受伤:杀其二人,擒一以偿。孤军击敌,解鞍其傍。敌疑为诱,转奔而亡。不击刁斗,部伍偏强。凡战可侯,侯则未尝。细推其故,祸在杀降。速道自刭,天意难量。” 后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广。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广亦位列其中。 墓址 李广墓位于天水市城南石马坪。李广墓建于何时,史无记载。 李广墓 这座李广墓是衣冠冢墓,墓冢高约2米,周长26米,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间,均为三十年代初建造,垣墙大门额题“飞将佳城”。墓地中央是一高约10米,周长25米左右的半球形坟堆,四周砌以青砖,青草盖顶,庄严肃穆。墓前竖立清乾隆已未年间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中正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但现已磨损残缺,略具形式了,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 家族成员 子 李当户:李广长子,在汉武帝时做过郎官。有一次,韩嫣与汉武帝玩耍时,韩嫣的行为有些放肆不敬,李当户看了很愤怒,上前打跑了韩嫣,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李当户死的比李广早,有一个遗腹子,即李陵。 李椒:李广次子,汉武帝时当过郎官,曾任代郡太守,在李广死之前去世了。 李敢:李广之幼子。元狩四年李广死时,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李广死第二年,广弟李蔡因罪自杀。不久后李敢代李广为郎中令。因怀恨父亲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 孙 李陵:李当户的遗腹子。年少时任侍中、建章监,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天汉二年,领五千步兵进攻匈奴,以此协助李广利的西路作战。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三万骑兵主力,李陵率军力克单于。单于不甘失败,又召集左贤王等八万骑兵接连围攻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力战八日,由于箭尽粮绝,后无援军,又遭遇军侯管敢的叛变而泄密军情,于是突围失败,投降匈奴。天汉四年汉武帝命令公孙敖迎还李陵,公孙敖没能完成任务,便谎称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汉武帝大怒,族灭李陵家。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者皆用为耻。元平元年,李陵病逝。 李禹 李敢之子。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全家,两位公主以及丞相公孙贺、公孙敖、卫伉等人冤死,李禹也被牵扯其中。 李氏 李敢之女,太子刘据所宠幸的宫人。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唐朝诗人对李广多有赞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飞将”即指“飞将军”李广。《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是为飞将军不能封候而感慨。 卢纶在《塞下曲》中则描写了一个传奇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故事原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说的是有一次李广见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于是引弓去射,结果发现是块石头,而箭头已经没入石块,再发箭去射,却再也射不进去了。 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写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感慨自己没有遇到像李广一样身先士卒、体恤将士的将军。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了一个善射的武将名叫花荣,人称“小李广”。 影视形象 2001年《大汉天子》:迟国栋饰演李广;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李广 陆树铭饰 2004年《汉武大帝》:陆树铭饰演李广;

兵法::

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

《孙子兵法》共13篇,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作者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他受吴王阖闾重用,在吴国为将,辅助吴治军强国,为吴王的霸业作出了贡献。

《孙子兵法

吴子 作者:吴起

《吴子》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古代着名兵书,据说是战国时着名兵家吴起所作。

吴起,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邑(现在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法家。最初在鲁国做将

三略 作者:黄石公

(旧题)黄石公

鬼谷子 作者:鬼谷子

鬼谷先生是先秦诸子之一,本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谋略的理论。《鬼谷子》不是一部等闲之作,它曾对社会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起过重要的指导

司马法 作者:司马穰苴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着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

尉缭子 作者:尉缭

《尉缭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科举必读的兵学教材。关于该书的真伪、作者、成书年代和书的归类,历来争议颇多,至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尉缭子》

孙膑兵法 作者:孙膑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

将苑 作者:诸葛亮

《将苑》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等,它与《便宜十六策》均传为诸葛亮所撰。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百战奇略 作者:刘基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总结了前人的战争经验,是中国古代享誉很高的一部著名军事理论书籍在中国军事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这本书依据现代通行的文体,平实浅显地对它进行翻译,古代著名兵书,随即为

握奇经 作者:风后

握奇经,旧题风后撰。风后,黄帝时人。经汉班固、清纪昀等考证,此经为唐以后好事者所做,托为风后。全经384字。字字不离奇正。

何博士备论 作者:何去非

《何博士备论》为宋代重要兵书,原为28篇,今有27篇,分别论及先秦至唐代重大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多有卓识,论理雄辩,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十六计 作者:佚名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

守城录 作者:陈规

中国宋代城邑防御的专著。南宋初陈规、汤□撰。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先后任安陆令、知德安府、知顺昌府、枢密院直学士及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等职,在德安、顺昌时以善于守

孙子略解 作者:曹操

《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

兵制 作者:佚名

暂缺简介

太白阴经 作者:李筌

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该书内容

历代兵制 作者:陈傅良

陈傅良撰。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南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少为文自成一家,后拜郑伯熊、薛季宣为师,共开永嘉学派先声。乾道(1165—1173)登进士甲科。光宗时为起居舍

乾坤大略 作者:王余佑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作者:岑仲勉撰

暂缺简介

六韬 作者:姜子牙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隋书经籍志》注云:“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又称吕望,字子牙(一说字尚),俗称姜太公、姜子牙,为西周开国功臣、齐国始祖。历史上,对

唐李问对 作者:阮逸

《唐李问对》一作《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一书的简称。全书因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

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1

翠微北征录 作者:(宋)华岳撰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兵书。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忐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投笔肤谈 作者:(明)何守法撰

《投笔肤谈》成书于明末,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

粤稽古兵法有一百八十二家。汉张良、韩信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后至宋元丰年间,国子司业朱服奏校,其他尽屏去,止存七家之书。国初因之

言兵事疏 作者:(汉)晁错

暂缺简介

虎钤经 作者:(宋)许洞著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虎”为“虎符”,即“兵符”,“钤”即“锁钥”,《虎钤经》即为开启兵符锁钥之书,掌兵权者应备之经。许洞撰。共二十卷、二百一十论。该书始撰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

武经总要 作者:(宋)曾公亮 丁度

《武经总要》是北宋封建王朝用国家力量来编辑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它对于军事组织、军事制度。用兵选将、步骑训练、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的制造和使用、军事地理、

十七史百将传 作者:(宋)张预

《十七史百将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名将的传记。

《十七史百将传》又称《百将传》、《正百将传》,是北宋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张预(字公立)用了数年时间编写的。,他从十七史中选出一百位名将编写他

练兵实纪 作者:(明)戚继光撰

《练兵实纪》是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和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一部重要兵书,是戚继光蓟镇练兵实践经验的总结。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作者:

作者:(清)汪宗沂写的一本有关诸葛孔明八阵行军作战的古书,分序、正文、后序三部分,比较有参考价值。

翠微先生北征录 作者:华岳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兵书。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忐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道家::

抱朴子内篇 作者:葛洪

《抱朴子内篇》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魏晋道教理论、方术之大成的重要典籍。晋葛洪著。葛号抱朴子,因以名书。西晋光熙元年(306),葛洪避兵南土,羁留广州,开始着手写作《抱朴子》,于东晋建武元

素书 作者:黄石公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帝王将相谋臣取得天下、巩固政权、发展建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映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主张上,也是针砭封建王朝的统治术、用人术、领兵术、理财术的一部书。

历代崇道记 作者:杜光庭

暂缺简介

通玄真经 作者:(唐)徐灵府注

《通玄真经》即《文子》。唐玄宗崇道,於天宝元年(742)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称其书为《通玄真经》。刘向《七略》存《文子》九篇,《汉书。艺文志》录九卷。梁阮孝绪《七录》作十卷,《隋书。经籍志》和

太平经合校 作者:王明编

今人王明以《正统道藏》本《太平经》残卷为底本,辑录《太平经钞》《太平经圣君秘旨》及其他二十六种书之引文,编成《太平经合校》,大体上恢复了《太平经》十部,一百七十卷的面貌。

列子 作者:列御寇

《列子》又称《冲虚真经》。道家著作,八卷,相传为列子所撰,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后。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

庄子 作者:庄周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

关尹子 作者:尹喜

又名《文始经》《关令子》,全名《文始真经。仿佛《老予》、《庄子》、《列》一样,《关尹子》也是以作者而命名的。

不过,“关尹子”只是以官代名而已。关是指老子出函关的关,守关的人叫做关令尹,名字

文子 作者:辛銒

《文子》,唐以后又称《通玄真经》,是一部重要的道家著作。

老子想尔注 作者:张道陵

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以《道经》为后,创五斗米道,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为道教教祖,是为早期道教经典。

老子集注 作者:落花散人

普遍认为《老子》是一部晦涩的书。

理解这部困难的书的最好就是“逐字逐句”地去读它。也就是说,从基础的基础作起。

人们指责,这种或许是愚蠢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因为年代久远

僧宝传 作者:释惠洪

《僧宝传》三十卷,成书于宣和六年(1124),可说是惠洪禅学的代表之作,书中辑录唐末以来禅门各家宗师“斩然绝出者”八十一人,记录其平生简历,参学行事始末,机缘语句和思想言论,各为一转,传末附以简短

庄子·内篇 作者:庄周

春秋战国时期,风云际会,既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乱臣贼子”,也诞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庄子乃其中之一。作为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一颗璀璨的巨星,庄子及其所著《庄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

老子道德经校释 作者:老子

暂缺简介

道德经(老子) 作者: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

黄帝阴符经 作者:黄帝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旧题黄帝撰。学者都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荃;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

《阴符经

金人铭 作者:黄帝

暂缺简介

无能子 作者:(唐)不著撰人

不著撰人名氏。序称光启三年天子在褒,则唐僖宗时人也。《崇文总目》列之於道家。晁公武《读书志》云,书三十篇,明老、庄自然之旨。今考其书,实三十四篇,与序所言篇数合。而卷上注阙第六篇,卷中注阙第五篇,

神仙传 作者:(晋)葛洪撰

晋葛洪撰。是书据洪自序,盖於《抱朴子。内篇》既成之后,因其弟子滕升问仙人有无而作。所录凡八十四人。序称秦大夫阮仓所记凡数百人,刘向所撰又七十一人。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於仙经服食方百家之书,先师所说,

抱朴子外篇 作者:(晋)葛洪撰

晋葛洪撰。洪有《肘后备急方》,已著录。是书乃其乞为句漏令后,退居罗浮山时所作。抱朴子者,洪所自号,因以名书也。自序谓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隋志》载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入道家;外篇三十卷,入杂

亢仓子 作者:(唐)王士源撰

旧本题庚桑楚撰,唐柳宗元尝辨其伪。晁公武《读书志》曰:案唐天宝元年诏号亢桑子为《洞灵真经》,然求之不获。襄阳处士王士元谓庄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作《亢仓子》,其实一也。取诸子文义类者补其亡。今此

云笈七签 作者:(宋)张君房纂辑

本书是宋真宗时张君房编辑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是书题名《云笈七签》,即掇取云笈七部精英之意。本书是一部概论性的道教著作,对道教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道

列仙传 作者:(汉)刘向著

旧本题汉刘向撰。纪古来仙人自赤松子至元俗凡七十一人,人系以赞,篇末又为总赞一首。其体全仿《列女传》。陈振孙《书录解题》谓不类西汉文字,必非向撰。黄伯思《东观馀论》谓是书虽非向笔,而事详语约,词旨明

老子道德经(英译本)Lao Tze 作者:李耳

LaoTze

庄子集释 作者:郭庆藩

庄子者,姓庄,名周,(太史公云:字子休)。梁国蒙县人也。六国时,为漆园吏,与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齐楚当聘以为相,不应。时人皆尚游说,庄生独高尚其事,优游自得,依老氏之旨,著书十余万言,以逍

庄子集解 作者:王先谦

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号葵园。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城南书院院长。在任组织学人,集体从事古籍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曾校刻《皇清经解续编》,并编有

列子集释 作者:杨伯峻

杨伯峻(1909~1992)语言学家。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历任中学教员、冯玉祥将军研究室成员、广东中山大学讲师、湖南《民主报》社社长、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秘

帛书《黄帝四经》 作者:

《黄帝四经》是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抄在《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古佚书(《经法》《经》《称》《道原》)的合称。唐兰先生认为这四篇古佚书从内容上看是一部书,从思想方法上说,大体上是继

1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

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

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

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

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

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拻之曰〔注〕:“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

乃下诏于晋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

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

先是,江东有歌谣曰:“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

擒本名虎,平陈之际,又乘青骢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

”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

无何,因寝疾,数日竟卒,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注拻(huī):挥手呵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 稍:稍稍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说:劝服C。

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 潜:暗中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次:驻扎11。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胆略见称作《师说》以贻之B。

于是委以平陈之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 次于新林俨骖騑于上路1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B、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C、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D、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⑴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4分)译文:⑵陈人欲战,蛮奴拻之曰〔注〕:“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4分)译文:(3)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0、A A项中“稍”应解释为“逐渐”。 11、D A选项分别为“凭借”和“来”;B选项是“的”和“到,往”;C选项是“被”和“替”12、D 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13、(1)周太祖看见了他之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常让他和儿子们在宫中交游。

后来因为军功,韩擒逐渐升职为仪同三司,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被授为新义郡公。(得分点:“游集”、“ 以”、“ 迁”每个一分,全文一分)(2)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

(得分点:“尚”、“ 何事”、“ 走”每个一分,全文一分)(3)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各地有才华的俊杰。(得分点:“枕”、“ 尽”、“ 美”每个一分,全文一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إ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来居住在新安。

他从小就刚直不阿,凭借胆识谋略被颂扬,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他生性喜爱读书,对于各种经书他都能大略地知道其主要意思。

周太祖看见了他之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常让他和儿子们在宫中交游。后来因为军功,韩擒逐渐升职为仪同三司,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被授为新义郡公。

武帝讨伐齐国,齐国的大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说服了他使他投降。(后来)韩擒率军北上平定范阳,被授予永州刺史。

陈军进逼光州,韩擒凭借行军总管的身份击退陈军对光州的进攻。高祖做相的时候,韩擒升任为和州刺史。

陈地的将领频繁地侵犯江北地区,先后进入江北地区。 韩擒多次挫败其先锋部队,使陈军丧失斗志。

开皇初年,高祖暗中有吞并江南的心意,因为韩擒能文能武,一向有好的名声,于是就把平定陈地的任务交给了他,这让敌人非常害怕。等到大举进攻陈地的时候,任命韩擒为先锋。

韩擒率领五百人连夜渡河,袭击采石,守门的人还都沉醉不醒,韩擒随即就攻下了采石。 进攻姑熟的时候,仅。

2 求《十七史百将传

十七史百将传隋韩擒

韩擒的字叫子通,是河南东垣县人。少年时就意气风发,以胆大有谋略为人所称赞,他身材魁梧,有英雄豪杰的容貌。生性又喜爱读书,经书历史和百家著作都能了解各家要旨。周太祖宇文泰见到他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周武帝讨伐北齐,北齐将领独孤永业据守金墉城,韩擒就去劝降,最终使他归顺。南陈将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为呼应,频频侵犯江北,先后侵入边界。韩擒屡次打下他们的气焰,南陈军队的气势被削弱。

隋开皇初年,高祖暗中有吞并江南的志向,认为韩擒有文武才干,以前就有较大的声名,于是任命他为庐州总管,委任他讨伐南陈的重任,敌人十分畏惧。等到大举讨伐南陈,就拜韩擒为先锋。韩擒率领五百人的先头部队连夜渡过长江,偷袭击采石矶,守采石矶的将士喝醉了,韩擒就攻下了它。进攻姑孰城,半天就攻克了,驻军在新林。江南的百姓向来听说韩擒的威望声誉,都来军门拜见,日夜不断。南陈官兵大惊,陈叔宝派遣领军蔡徵守卫朱雀航,听说韩擒将到,众人害怕得四散而逃。任蛮奴被贺若弼打败,抛下军队投降了韩擒。韩擒带领五百精锐骑兵,一直打进朱雀门。南陈军队有想要抵抗的,蛮奴骂他们说:“我都投降了,你们还想干吗?”众人都四散逃走了。于是打下了金陵,抓住了陈后主叔宝。贺若弼与韩擒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我在蒋山苦战,打败敌人的精兵,活捉他们的猛将,大大震扬了我军的威望,于是打下了南陈。韩擒几乎没打几场仗,难道能比得上我吗?”韩擒说:“本来是奉皇上圣旨,命令我和贺若弼同时汇合兵力,攻打敌人的都城。贺若弼竟敢提前出兵,遇到敌人就打,导致将士死伤很多。我带五百轻骑兵,未交锋就战胜了敌人,一直攻取了金陵,使任蛮奴投降,活捉陈叔宝,占据了他的府库,占领了他的大本营。贺若弼傍晚才到北门,是我打开城门让他进来的。他赎罪尚且还来不及,怎么能和我相比?”皇上说:“两位都应该授予上等功勋。”后来,突厥使臣来朝拜,皇上问突厥使臣说:“你听说过江南陈朝天子陈叔宝吗?”使臣答:“听说过。”皇上叫手下带突厥使臣到韩擒面前,说:“这就是俘虏陈国天子的大将。”韩擒严厉地瞪着使臣,突厥使臣十分惊恐害怕,连头也不敢抬。韩擒威武的仪容竟是这样。没过多久,韩擒邻居的老太太看到韩府门前仪仗很隆盛,有像皇帝一样的车驾仪仗。老太太非常奇怪,就上前询问,其中有人回答说:“我们来迎接大王。”说完后突然就不见了。又有个病重的人,忽然跑到韩擒家说:“我要拜见大王。”门卫问道:“哪个大王?”答道:“阎罗王。”韩擒的子弟要鞭打他,韩擒制止他们说:“活着当上柱国,死后当阎罗王,这也就满足了。”接着生病卧床,几天后就病逝了。

3 为何语文高考韩擒虎传里他的名字全都是韩擒,没有虎

隋朝的四大开国名将贺若弼,韩擒虎,高颖,史万岁中,在隋朝统一南北的战争中,韩擒虎可为第一功臣,平灭陈朝,俘虏陈后主,都是老韩的赫赫战功。

韩擒虎此人,是真正文武双全的将才,天生武功好(据说十三岁就擒杀过猛虎),书也读的好,并且懂得读书抓主题(读书通大略而不寻字抠句),这也养成了老韩用兵持重富有将略的特点,最善于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比如灭陈的时候,他避实击虚,率先攻克建康,擒拿陈朝末帝,而另一路贺若弼的隋军却还在费牛劲的攻城。这也造成了灭陈之后,贺若弼因不服韩擒虎的功劳,与韩擒虎争功对韩擒虎拔刀相向的情景。

不过恰是因为读书多的缘故,老韩对于历代功臣的下场自然是感同身受,因此也养成了他在官场上气度宽宏的特点,面对贺若弼的挑衅,老韩以理辩理,却并不在封赏问题上斤斤计较。灭陈后,老韩因为纵容士兵不法的缘故被隋文帝剥夺了赏赐,老韩却泰然处之,并未象贺若弼那样上窜下跳。

而在政治斗争中,老韩也属于那种只知低头干活不知抬头抢功的人,在灭陈之后的几年里依然兢兢业业,为隋朝防备突厥,成为突厥最害怕的隋将,也避开了朝堂上敏感的政治纠纷。

4 译文

译文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

后来在新安安家。少时慷慨,以胆识而著称。

容貌魁梧伟岸,有英雄人杰的外表。 本性喜好读书,经史百家之文都大略了解要义。

周太祖看见他感到很奇怪。让他同自己的儿子交游。

后来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承袭新义郡公。

武帝攻打北齐,北齐将领独孤永业把守金墉城,韩擒说服他拿下此城。并进一步平定范阳。

授上仪同、永州刺史。陈军逼近光州,韩擒虎以行军总管之职,击退陈军。

随即又随大将军宇文忻进平定合州。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调任和州刺史。

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为声援,频频侵犯江北,曾先后侵入北周国界。韩擒屡次挫败其锐气,陈人丧失了斗志。

开皇初年,高祖暗有吞并江南的野心,因韩擒有文武之才,并早有生命,于是官拜庐州总管,把平定南朝陈的任务交给他,深为敌人所忌惮。等到大举攻打陈时,让韩擒担任先锋。

韩擒率领五百人晚上渡河,袭击采石,守卫的人都已喝醉,韩擒顺利攻取。进攻姑熟,半天就攻克。

驻扎在新林。江南早闻韩擒的威信,纷纷前来军门投奔,昼夜不断。

陈人非常害怕,将领相继投降。晋王杨广上书说明胜况,高祖闻之非常高兴,赐宴奖赏群臣。

陈叔宝派遣领军蔡征把守朱雀航,听说韩擒将至,军众就恐惧溃散了。任蛮奴被贺若弼打败,弃军投降,韩擒率领精兵五百骑,直入朱雀门。

陈人想要迎战,蛮奴挥手呵斥道:老夫尚且投降,你们各位还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走。最终平定金陵,抓住后主陈叔宝。

当时,贺若弼也有战功。于是下诏给晋王说:此二位,深谋远略,东南逃亡之敌,朕悉数交给他们,平定国土,安抚百姓,做得完全符合我的心意。

九州不统一已经数百年了。以功臣的名义,成就了国家太平的大业。

天下的大事,何能超过于此。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实在深深地感到快乐庆幸。

平定江南,是这二位的力量啊。赏赐绸缎上万。

在此之前,江南有歌谣唱道:带黄斑的青骢马,从寿阳边出发,来的时候是冬末,离开的时候是春初。大家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韩擒本名韩擒虎,平定陈时,又乘坐青骢马,往返时节与歌中相呼应,到此众人才明白。那以后突厥来朝见,皇上对使者说:你听过江南有陈国的天子吗?使者回答说:听说过。

皇上命左右引领突厥使者到韩擒面前,说:这就是擒获陈国天子的人。韩擒严厉地蹬着他,突厥使者很恐惧,不敢抬头仰视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

不久征召回京,皇上在内殿宴请他,恩赐礼遇很优厚。不久,因卧病,几天之后竟然去世,当时五十五岁。

5 文言文韩信将兵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注释:

1 通假字: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通“否”。

何为为我禽:通“擒”,捉住。

2 解释: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指刘邦。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不慌不忙,此处指随意。

各有差(ci):等级,此处指高低。

多多益善:形容越多越好。益,更加。善,好。

6 陈平定计擒韩信的文言文注释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

——《史记·陈丞相世家》

参考译文汉高祖六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向众将询问(对策),众将领说:“马上发兵消灭这小子。”汉高祖(听了之后)没有说话。(汉高祖又)问陈平,陈平坚持不发表意见,说:“众将领都说些什么?”高祖(把众人的意见)全都告诉他。陈平说:“有人上书说韩信造反这件事,还有别的人知道吗?”(高祖)说:“没有。”陈平说:“韩信知道这件事吗?”(高祖)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的精兵跟楚国比,谁更强呢?”高祖说:“(我的精兵)不能超过(楚国的精兵)。”陈平说:“陛下的将领(在)用兵打仗(上)有能够超过韩信的吗?”高祖说:“没有人比得上(韩信)。”陈平说:“现在(陛下的)部队不如楚国(的部队)精锐,而将领(在用兵打仗上)不能够比得上韩信,却出兵进攻韩信,这是在催促他跟你打仗,我私下里替陛下(对此)感到危险。”高祖说:“(那么)该怎样对付(这件事)呢?”陈平说:“古代天子有巡察天下,召集诸侯(的做法)。南方有云梦这个地方,陛下只管假装外出巡游云梦,在陈地召集诸侯。陈地在楚国的西边边境上,韩信听说天子因为爱好外出巡游,看形势必然没有什么大事,就会到国境外来拜见陛下。(他来)拜见(的时候),陛下(就可以)趁机抓住他,这只是一个力士(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已。”高祖认为(这话)有道理。

7 王颁,字景彦文言文翻译

是这篇吗?网上没有译文,只有人工翻译下了。今天不得空,先译一点,回头抽空都译出来,最迟明天发上来,希望能帮上你:)

原文: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译文: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人。祖父王神念曾任梁朝左卫将军。父亲王僧辩,曾任太尉。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文武双全才能出众。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杀害,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听到父亲被陈武帝所杀的消息,王颁号泣晕倒,一顿饭的功夫才苏醒过来,一直痛哭难止,整个人都消瘦不堪。服丧期间,一直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睡干草铺的床。周明帝赞赏他,召他做左侍上士,后来又升为汉中太守,不久被拜仪同三司。开皇初年,他因为平蛮族有功,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蛇丘县公。王颁献上攻取陈国的计策,皇上看了很惊异,召他相见,交谈后王颁悲泣哽咽,皇上也为之动容。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王颁亲自请求随行,带着数百士卒,跟随韩擒虎先锋军趁夜渡过长江。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担心不能继续战斗,悲伤哭泣。夜里睡着了,在睡梦中有人给他药物疗伤,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人物生平:

继承爵位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开始,周

亚夫做河内郡守,当时有个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府中,为自己看相。许负对他说:“您的命相比较尊贵,三年之后可以封侯,再过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显贵了。但您再过九年,就会因饥饿而死的。”

周亚夫听了根本不信,他说:“我肯定不会被封侯的,因为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会让侄子继承,排不到我。说我饿死也不可能,因为既然我尊贵了,又怎么会饿死呢?”

许负说她只是根据面相得出的结论,她还指着周亚夫的嘴角说:“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周亚夫听了,惊讶不已。

事情也有凑巧的时候,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最好的来继承爵位。大家一致推举了周亚夫,所以周亚夫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李广(西汉名将)详细资料大全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