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有哪些?,第1张

1、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

3、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别名王右丞,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代表作有《王摩诘文集》等,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画,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5、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

唐代山水画不但从人物故事、宫阁楼台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而且到盛唐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唐代山水画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以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派,其画法工致、赋色浓丽; 以王维、张璨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派,其笔迹豪放、水墨简淡。

(1)青绿山水画派

①展子虔

展子虔,隋代画家,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其代表作《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该画用青绿重着色法画贵族春游的情景,用笔细劲有力,设色浓丽鲜明。图中的山水“空勾无皱’夕,但远山上以花青作苔点,已开点苔的先声。人马体小若豆,但刻划一丝不苟。此画己脱离了为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②“大小李将军”

“大小李将军”指唐代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史称“大李将军”,擅画青绿山水,笔力遒劲。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它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江帆楼阁图》,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李昭道,史称“小李将军”,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用线落笔甚粗,石与山都先以墨勾成,上加青绿。代表作《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画面中对唐明皇的细节描绘,使重点人物与情景得到了突出。

(2)水墨山水画派

①王维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洁,号摩洁居士,世称“王右皿”。

王维的作品线条劲爽,用笔利落。以诗入画,从而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首创了破墨山水,尽去了以往山水画的浮华之气,仅用水墨渲淡而成,把原先以勾线为主的山水画,向水墨发展推进了一步。以水墨代青绿渲染,创“破墨”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并且以惘川为题材,为文人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石出。

②张璨

张璨,唐中期画家。

以水墨作山水松石。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要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作了深刻的概括。

人物经历

李思训(651——716),唐代书画家,字建,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地区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此为《新唐书》和《中国美术史大典》记载。《旧唐书》和唐李邕碑称“云麾大将军”,陇西狄道人(今为定西地区)。1993年在武山龙泉出土唐墓,为衣冠冢;出土一幅青绿绢帛山水画,和一枚双面印章为象牙质,印面约(3×3cm),厚度25cm,阳面为“右武卫大将军”字样,阴面字已不清楚,此印现流传当地民间,据当地人讲绢画出土时色彩依然艳丽,为山水画,只可惜让民工抢夺所毁。此墓仍然还在,据考证为唐李思训衣冠冢,所以也有人认为李思训是今天的天水武山人。

李思训于唐高宗(650-683)时为江都令,因武则天朝(684-704)执政杀戮唐宗室而弃官隐居,至唐中宗神龙(705~707)初年又出任宗正卿、历官益州长史,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任左羽林大将,晋封彭国公,因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卒后追赠秦州都督。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

李思训其祖父为唐长平王李叔良,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武德元年,叔良官拜刑部侍郎,并进爵为王。武德四年,突厥人入侵,李渊命叔良率五军击之。叔良被流矢射中而薨,死后被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曰肃。李思训的父亲名叫李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长史。

人物轶事

李思训在唐高宗时做到了江都令。碰上武则天要革唐宗室的命,许多宗室贵族被陷害,李思训在这时弃官潜匿。唐神龙初年,唐中宗即位,因为李思训是幸存不多的李唐正宗,所以直接被授予宗正卿的高官,封陇西郡公,实封二百户。唐玄宗开元初,李思训被授予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更加实封二百户,不久又任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卒,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

思训兄弟之间妙极丹青的有五人,思训最为当时人所器重。他的画作都极为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烟霞缥渺难写之状。天宝中,唐明皇召李思训画大同殿壁画,兼掩障。一天皇宫中夜闻有水声,唐明皇说李思训一定是通神之佳手,如果没有技进乎道,并且不为富贵所埋没,他怎么能够得此荒远闲暇之趣!其子昭道,在当时的书画界也很有名气,当时人称其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大李将军指李思训,小李将军指李昭道。今天所说的青绿著色山水,据说就是从大小李将军而来。

绘画风格

李思训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笔力遒劲。题材上多表现幽居之所。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它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其作品均散佚。《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九成宫纨扇图》。

李思训善画山水、楼阁、佛道、花木、鸟兽,尤以金碧山水著称。其山水画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在创作上,李思训除了取材实景,多描绘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和奇异秀丽的自然山川外,还结合神仙题材,创造出一种理想的山水画境界。李思训的作品,因年代久远,现已罕见。

李思训身为皇室,其作品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因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佛道思想及文人隐居习尚的影响,也使他在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一种出世情调。即所谓“时靓神仙之事,合然岩岭之幽”。

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画对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就是对他这一派画风的延续。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流传至今的《江帆楼阁图》据记载是他的作品,但现仍存有争议。《江帆楼阁图》,绢本,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青绿设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游人在江边的活动,江天空阁,风帆缥缈。画家以俯瞰的角度,描绘了山脚丛林中的楼阁庭院和烟水辽阔的江流、帆影,境界广漠幽旷。画树已注重交叉取势,显得繁茂厚重,但枝、干、叶,仍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山石用中锋硬线勾描,无明显的皴笔,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墨线转折处用金粉提醒,具有交相辉映的强烈效果。画法沿袭《游春图》的青绿设色而有所演进,甚至在景物布置上参考了《游春图》左段而略有变通,比之《游春图》更有雄浑的气势。

画作集评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记“李思训……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

,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然岩岭之幽。”

《唐朝名画录》称他为“国朝山水第一”。

《图绘宝鉴》谓:“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后人所画著色山,往往多宗之。”

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北宗”之祖。

张丑日:“展子虔,大李将军之师也。”

李邕碑称“云麾将军”。

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评论李思训画作时说:“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

明人陈继儒认为“山水画自唐始变,盖有两宗,李思训、王维是也。李之传为宋王诜、郭熙、张择端、赵伯驹、赵伯X,以及于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皆李派。”(《清河书画舫》)

明代徐沁在《明画录》中说:“自唐以来,画学与禅宗并盛,山水一派亦分为南北两宗。北宗首推李思训昭道父子,流传为宋之赵干及伯驹、伯X,下逮南宋之李唐、夏圭、马远。”

人物影响

李思训身为皇室,其作品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因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佛道思想及文人隐居习尚的影响,也使他在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一种出世情调。即所谓“时靓神仙之事,合然岩岭之幽”。

李思训之子李昭道,玄宗时期曾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官至中书舍人。善画山水,继承家学,并能变父之体,有所创新,造诣精深,后世称之为“小李将军”李昭道的作品现很少见到,传为他的《春山行旅图》。

人物作品

《李思训碑》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境内。《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

此碑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江帆楼阁图》

《江帆楼阁图》绢本,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青绿设色。图的上方是浩渺的江水,近处满勾细密的鱼鳞纹,渐远渐渺茫。近岸有一叶渔舟,天边则有二片风帆远去。下方是江边坡岸,山峰耸立,长松秀岭,密树掩映,山径层叠,有碧殿朱廊曲折其间。

画七人,一人于廊内,二人于坡岸赏景,另四人则沿山径而来。主人骑马,三仆或挑担、或提物,簇拥前后。人物描绘工致,形神兼备,延续唐代绘画的辉煌。

而用色上也沿用人物画优秀的重彩法,在石面及松叶上着浓厚的石绿色,在廊檐及木柱上着明艳的朱砂色,将隋以来的金碧山水演绎成一种以青绿为主的青绿山水。然而树木山石的刻画则比以前细密、老成。山石有勾而无皴,杂树或枯枝,或有叶,枝叶都用双勾线描,而松树则更具特色,此前的展子虔画松不画松针,只用绿色点染,画法古朴,而此图则先用石绿点染,而后又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以示松针。这种表达方式,如今的人们也许会觉得希奇,但却正是一种“古怪”。这与北宋李成开创的描绘松针的“攒针”法相比较,自然会显得比较古拙,但也正因为这一点,让后来的学者确认这幅未署名款的古画为处于承上启下时期的李思训所作。

然而,随着唐代中期水墨山水画的兴起,这种古艳的青绿山水画渐渐冷落。一直等待了300年,在北宋后期画坛的“复古”潮中,画家们将水墨山水的精湛的“勾、皴、擦、点、染”的笔墨技法融入其中,创造出既艳丽而又脱俗的臻于完美的青绿山水,其中以青绿为重的谓之“大青绿山水”,代表作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也有作浅绛淡彩之后薄敷青绿石色的,谓之“小青绿山水”,赵伯驹(传)的《江山秋色图》许为先驱。

隋唐时期的画家有:

山水画:展子虔、王维、王洽、张璪、李思训、李昭道、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

人物画: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周文矩、顾闳中、尉迟乙僧、梁令瓒、李真、孙位、郑法士等。

花鸟翎毛画:韩滉、曹霸、韩干、韦偃、滕昌佑、刁光胤、姜皎、薛稷、边鸾等。

唐代人物画家吴道子,画史尊称画圣。

唐朝山水画分为南北两宗,北宗是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南宗则是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

隋唐时期的绘画理论著作有:

彦悰《后画录》、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李嗣真《画评》、张怀瓘《画断》、元稹《论画》、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维《山水决》、《山水论》、 荆浩《笔法记》。

唐代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全书十卷,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 余名画家传记三部分,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

隋唐时期,隋代历时不长,但绘画创作已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

山水画不但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而且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道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遂开创金碧山水一派;而吴道子画山水则笔迹豪放、“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于是“山水之变始于吴。”王维以诗入画刨“破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

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继承传统又有进一步成就的首先是初唐阎立本。在道释画方面出现了象吴道子这样富于变革精神而又影响深远的画家。张萱、周昉是唐代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绘画的代表,总体呈丰腴华贵之美。

花鸟翎毛画分科独立,出现专擅花鸟的画家,薛稷以画鹤知名,边鸾擅画孔雀,画马名家曹霸与韩干,韩滉、戴嵩同以画牛著称于世。

从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看述初唐人物画的成就

  《历代帝王图》始作于唐朝初年,唐太宗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是表现帝王生活的人物画,又称《古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画繁荣、鼎盛的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描绘人物的技法也得到了全面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又融进恢弘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线条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古代帝王的个性特征。

  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及一些侍从的肖像,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这十几位皇帝依次是前汉的昭帝刘弗陵,后汉的光武帝刘秀,有才有艺的魏文帝曹丕,憨厚的蜀主刘备,深沉的吴主孙权,统业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粗野但有策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外柔内凶的隋文帝杨坚,聪明浮夸的隋炀帝杨广,美才兼备的陈文帝,以及软弱无能的陈宣皇帝陈顼等。

  总体来讲,《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世界体现无疑,画家的色彩审美水平完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韩滉(723~787)

中国唐代画家。字太冲 。长安(今陕 西西安)人。曾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博雅多才,工书法,善鼓琴。绘画师法陆探微,擅画人物、农村风俗及马、牛、羊、驴等,作品多反映唐代的文人生活及农村的生活习俗。今有《五牛图》传世

张萱,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张萱供奉于内廷,在集贤院中任画直,司宫廷画家之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

周昉,

中国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出身贵族。周昉见于记录的最早活动时间是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最后见于记载的活动时间是德宗贞元(785~804)奉诏画章敬寺壁画。

顾闳中(约公元910--980年)

活跃于南唐时期,是后主南唐画院翰林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目识心记”的高手。画风沿承唐代仕女传统,并创立五代清秀娟美形象的造型特征他的作品传世只有《韩熙载夜宴图》,但却以“孤幅压五代”的气派存留于世。闪耀着永不熄灭的艺术之光。

1、居廉

居廉(1828年9月22日-1904年5月5日),广东省番禺县隔山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居廉是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2、居巢

居巢(1811~1889(也有说1865),中国清代画家。字梅生,号梅巢。3、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4、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5、李思训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有哪些?

1、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