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 的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4收藏

礼记·内则 的作者是谁,第1张

礼记正义宋绍熙三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宋元递修本《礼记正义》 礼记正义序共七十卷,半叶 8行,行14、16或21字不等,注疏小字双行,行21、22至26、27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卷后有黄唐刻书跋文8行并校正官衔名11行,跋文题“壬子秋八月三山黄唐谨识”,壬子即绍熙三年(1192),因亦称黄唐本。黄唐任职浙东茶盐司之前,茶盐司先有旧刻《易》、《书》、《周礼》三经,将经文、注、疏合刻于一本,读者称便。黄唐又取《毛诗》、《礼记》二经刻之,是为各经文、注、疏合刻之第一版,因刻于绍兴,世称越州本,又称八行注疏本。《毛诗》一种久佚,余四种俱存。《礼记正义》今存全者仅一部,有宋元补版。原刊字体方严端重,刻工有马祖、马松、马春、毛端、方伯、 王恭、 李宪等多人,补版刻工有茅文龙、蒋佛老、何、张阿狗、俞声、何庆、陈等,皆元代杭州地区刻工,可知补版到元代。 此本有惠栋、李盛铎跋,惠栋曾据此本校汲古阁本。书中有季印振宜、沧苇、 御史之章、 北平孙氏、惠栋、定宇、孔、 继、 涵、金章世系景行维贤、小如庵秘笈、袁克文等印。清中叶后,此书为孔继涵所藏,由孔氏归宗室盛昱,以后归完颜景贤,景贤之后又归袁克文,由袁售与南海潘宗周。潘氏得书之时,适所构新居落成,因名曰宝礼堂潘氏既得此书,1927年影刻行世。潘氏《宝礼堂宋本书录》经部著录。此书另有残本一部传世,存二十八卷,两部补版之叶,间有不同,残本为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所藏,《涵芬楼烬余书录》经部著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宝礼堂藏书由潘宗周之子潘世兹捐赠国家,涵芬楼书亦捐献国家,两部今均藏北京图书馆。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藏,是中华传统中化中影响至深至关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舆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虽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 《礼记正义》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汉代有郑玄作注,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都是古人对《礼记》的注释,是今人阅读研究《礼记》的重要版本。今归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注疏》,由吕友仁先生拟影印宋绍熙刻本《礼记正义》校以品本,并将唐陆明《经典释文》中《礼记音义》,分别插入经、注各条之下,以方便读者。

编辑本段目录

  校点前言 礼记正义序 卷第一 曲礼上第一 卷第二 曲礼上第一 卷第三 曲礼上第一 卷第四 曲礼上第一 卷第五 曲礼上第一 曲礼上第二 卷第六 曲礼上第二 卷第七 曲礼上第二 卷第八 檀弓上第三 卷第九 檀弓上第三 卷第十 檀弓上第三 卷第十一 檀弓上第三 卷第十二 檀弓上第四 卷第十三 檀弓上第四 卷第十四 檀弓上第四 卷第十五 王制第五 卷第十六 王制第五 卷第十七 王制第五 卷第十八 王制第五 卷第十九 王制第五 卷第二十 王制第五 卷第二十一 月令第六 卷第二十二 月令第六 卷第二十三 月令第六 卷第二十四 月令第六 卷第二十五 月令第六 卷第二十六 曾子问第七 …… 附录 卷第七十 燕义第四十七 聘义第四十八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后序 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礼记正义提要 礼记注疏校勘记序 宋本礼记注疏跋 礼记正义七十卷跋 礼记正义七十卷跋 礼记正义七十卷跋 礼记正义七十卷跋 礼记正义校勘记附识 重印礼记正义校勘记序 礼记正义古钞残本及单疏残本跋 …… 《十三经注疏正义》 序 卷一 曲礼上第一 卷二 曲礼上第一 卷三 曲礼上第一 卷四 曲礼下第二 卷五 曲礼下第二 卷六 檀弓上第三 卷七 檀弓上第三 卷八 檀弓上第三 卷九 檀弓下第四 卷十 檀弓下第四 卷十一 王制第五 卷十二 王制第五 卷十三 王制第五 卷十四 月令第六 卷十五 月令第六 卷十六 月令第六 卷十七 月令第六 卷十八 曾子问第七 卷十九 曾子问第七 卷二十 文王世子第八 卷二十一 礼运第九 卷二十二 礼运第九 卷二十三 礼器第十 卷二十四 礼器第十 卷二十五 郊特牲第十一 卷二十六 郊特牲第十一 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 卷二十八 内则第十二 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 卷三十 玉藻第十三 卷三十一 明堂位第十四 卷三十二 丧服小记第十五 卷三十三 丧服小记第十五 卷三十四 大传第十六 卷三十五 少仪第十七 卷三十六 学记第十八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 卷三十八 乐记第十九 卷三十九 乐记第十九 卷四十 杂记上第二十 卷四十一 杂记上第二十 卷四十二 杂记下第二十一 卷四十三 杂记下第二十一 卷四十四 丧大记第二十二 卷四十五 丧大记第二十二 卷四十六 祭法第二十三 卷四十七 祭义第二十四 卷四十八 祭义第二十四 卷四十九 祭统第二十五 卷五十 经解第二十六 卷五十 哀公问第二十七 卷五十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卷五十一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 卷五十一 坊记第三十 卷五十二 中庸第三十一 卷五十三 中庸第三十一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 卷五十五 缁衣第三十三 卷五十六 奔丧第三十四 卷五十六 问丧第三十五 卷五十七 服问第三十六 卷五十七 间传第三十七 卷五十八 三年问第三十八 卷五十九 深衣第三十九 卷五十九 投壶第四十 卷五十九 儒行第四十一 卷六十 大学第四十二 卷六十一 昏义第四十四 卷六十一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卷六十一 冠义第四十三 卷六十二 射义第四十六 卷六十二 燕义第四十七 卷六十三 聘义第四十八 卷六十三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编辑本段序言

  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难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 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实为本,纵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彰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臼疋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立于学官之后,直至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依据,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春秋断狱」「礼」成为礼法气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宗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学、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广到所有官私学校之中,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目不识丁之人在内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所以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之际,总有人视其为障碍,为糟粕,必欲除之而后快;相反,也有人尊之为圣典,为良方,藉其足以安邦定国。时至今日,似依然如坆。

编辑本段文摘

  又礼记明堂位云:「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于天下。」但所制之礼,则周官、仪礼也。郑作序云:「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郑知然者,礼器云:「礼者,体也。」祭义云:「礼者,履此者也。」礼记既有此释,故郑依而用之。礼虽合训体、履,则周官为体.(占仪礼为履。故郑序又云然则三百三干,虽混同为礼,至于并立俱陈,则曰此经礼也,此曲礼也,或云此经文也,此威仪也。公是周礼、仪礼有体、履之别也。所以周礼为体者,周礼是立洽之本,统之心体,以齐正于物,故为体。贺场云:「其体有二。一是物体,言万物贵贱二局下、小大、文质各有其体。二日礼体,言圣人制法,体此万物,使高下、贵贱各得其宜也。」其仪礼但明体之昕行,践履之事。物虽万体,皆同一履,履无两义也。于周之礼,其文大备,故论语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也。然周既礼道大用,何以老子气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道德之华,争愚之始>.故先师准纬候之文,以为三皇行道,五帝行德,三王行仁,五霸行义。若失义而后礼,岂周之成康在五霸之后?所以不同者,老子盛言道德质素之事,无为静默之教,故云此也。礼为浮薄而施,昕以抑浮薄,故云「忠信之薄气且圣人之王天下,道德仁义及礼并蕴于心,但量时设教,道德仁义及礼,须用则行。岂可三皇五帝之时全无仁义礼也?殷周之时全无道德也?老子意有所主,不可据之以难经也。既周礼为体,其周礼见于经籍,其名异者见有七处。案孝经说云礼经三百气一也;礼器云「经礼三百二一也;中庸云「礼仪三百」三也;春秋说云「礼经三百气]四也;礼说云「有正经三百气五也;周官外题谓「为周礼二八也;汉书艺文志云周官经六篇」,七也。七者皆云三百气故知俱是周官。周官三百六十,举其大数西云三百伍。其仪礼之别,亦有七处,而有五名。一则孝经说、春秋及中庸普威仪三千气二则礼器云「曲礼三干气三则礼说云「动仪三干气四则谓为仪礼,五则汉书艺文志谓仪礼为古礼经。凡此七处五名,称谓并承三百之下,故知即仪礼也。所以三干者,其履行周官,五礼之别,其事委曲,条数繁广,故有三干也。非谓篇有三干,但事之殊别有三千条耳。

编辑本段后记

  六经疏义,自京、监、蜀本皆省正文及注,又篇章散乱,览者病焉。本司旧刊易书、周礼,正经、注、疏翠见一书,便于披绎,它经独阙。绍熙辛亥仲冬,唐备员司庾,遂取毛诗、礼记疏义,如前三经编汇,精加彻正,用镘诸木,庶广前人之所未备。乃若春秋一经,顾力末暇,姑以贻同志云。壬子秋八月,三山黄唐进士傅作膺 进士陈克己 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庄治 修职郎、绍兴府会稽县主簿高似孙修职郎、监绍兴府三江、钱清、曹娥盐场管押袋盐李日严 迪功郎、充绍兴府府学教授陈自强 文林郎、刚台州州学教授张泽 从事郎、两浙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留骏 宣教郎、两浙东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李深

开放分类:

中国文学,文学,古代文学,近代革命与文学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古代典籍对古筝的记载如下:

1  

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2

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3

《集韵》“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姐妹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4

汉代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5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肯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6

《战国策》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竽、击筑、弹筝”,所以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筝。它的流传主要在包括郓城和鄄城在内的菏泽地区,和鲁西的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的民间音乐甚为流行,被人们誉为“筝琴之乡”,出过不少民间说唱、戏曲和民间器乐的演奏人才。

7

《三国史记》记载:“伽倻国嘉实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倻琴,虽与筝制度小异,而大概似之。”

注:《三国史记》(淀ダ)是一部记述朝鲜半岛的正史,是朝鲜现存的最古史书 。《三国史记》主要以已失传的《旧三国史记》和《花郎世记》为依据,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包括《魏书》、《三国志》、《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此书是研究朝鲜三国时期和后期新罗历史的珍贵文献。

关于典籍里的中国诗经如下: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客学子核心研习书经。《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礼》恭俭庄敬,《易》洁静精微,《春秋》属词比事。

中医学中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诗》又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各篇的创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确知。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最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全书是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

汉朝儒经《白虎通义·五经》曰:“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凌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

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也就是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编订五经宗周以成王道。

在乐经散失之前,其实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礼记·王制》:“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诗书礼乐是周朝的贵族教科书。虽然诗书礼乐是儒家递相传习的典籍。但儒家之外,战国各家也多传习。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乐经》失传(一说没有此书),成为五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