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之《尚书》
典籍里的中国之《尚书》
《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或为孔子晚年整理编篆。《书》乃上古之书,上古史书。书百篇,选了数年,书百篇,为何而选,书百篇,何为精髓?
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治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论是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还是夏商周,民望兴替,礼德治邦。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
印象最深的便是先贤伏生护书传书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后世的读书人无不为其动容。后人这样评价伏生: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思考一下何为中国。正如蒙曼老师所讲: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浮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如今我们需要立时代的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经典语录: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书·周官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虞书·大禹谟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尚书·虞书·尧典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周书·泰誓中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周书·牧誓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周书·多士
造成很多古籍变成孤本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多抄录几本就可以避免的。至于究竟有哪些原因造成了很多的古籍变成了孤本,下面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首先来说,原本很多古籍当年确实是抄录了很多本,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本古籍都损坏了,极少数得以幸存下来的古籍于是就变成了孤本。由于一些古籍在当年就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所以曾经也是爆火的畅销货,也被很多人抄录过。只是由于古代时期竹简、纸张的使用年限不是太长,一些人学到了古籍中的知识后便疏于保存,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损坏了。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古籍被后人精心的保护者,成为了孤本。
其次就是,一些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古籍受众范围很有限,在当时也是不允许多抄录几本的,所以最终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就成为了孤本。其实相对于四书五经那些受众范围很广的书籍来说,一些特殊行业的受众范围就非常的小,流传范围非常的有限,自然也就成为了孤本。比如在古代的医生、工匠、武术等行业,都是讲究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很多都是师傅与徒弟之间秘密传授的,为了避免同行窥探自己的秘密,又怎么可能多抄录几本呢。
最后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古代出现过官方对其他思想、行为进行打压的情况,也造成了很多孤本的出现。在古代,很多君王为了维护正统的思想,都曾对其他思想进行过打压,比如焚书坑儒、三武灭佛等历史事件。原本流传度很高,受众范围很广的古籍可能因为这种官方行为而一下就变得人人自危,很多古籍因此而遭到了损毁,万幸保存下来的也就成为了孤本。
一、通过书籍印刷传承给下一代。
我们中国的古典知识库非常博大,我们中国古代就拥有几千首古诗,拥有无数的经典古迹,拥有着无数文言文,这些都是中国的古典知识库。
我们通过了解着书上的知识,然后经过专人翻译,最终把它印刷成书籍,然后领取到每一个学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中国的古诗词,都能学习到中国最经典的文化。这些文化都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不能丢失,这些都是经过几千年来中华留下来的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更应该让他传承下去。
二、保存古典古籍的完整性。
我国有专门保存古典古籍书籍的人员,这些都是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知道如何修复这些古典书籍,懂得怎么存放才能让他保存更完整,更久。
有了这些专门人员的工作,那我们的古典古籍书籍的保存就可以得到更完美的存放。在前段时间中国还在不断地想要招收更多的考古人员,目的也是希望更多的人去挖掘古代历史中最优秀的部分,也希望他们能够懂得如何修复这些文献和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化,这也是目前国家缺少的人才。
三、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整理。
现在有更加快捷的保存方式,就是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整理之后,保存在电子档案中,这样就算时间相隔再久,也可以确保他的完整性。
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整理,也是目前大势所趋的一个方向,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快捷,更完整的记录我们的中国古典知识库,并且不管再多的知识都能够得到保存,这也是他的优势。但是他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劣势,电子档案存在着风险,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全部的资料毁灭掉,因为现在网络病毒众多,所以在保存上要多加小心。
实际我们国家保持好最早的古籍是竹子雕刻的。这类书,我们近代根本就看不到。
我们所见到的古籍就是宋代之后的,在博物馆有。
明代之后的,我们百姓才能见到,也不多,最多就是清朝、民国的。
现代印刷的都是近代编写的。都属于故事情节!不是历史!
宝藏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之《尚书》
本文2023-10-17 13:54: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