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因为技术原因,定陵失去了哪些珍贵的文物?
失去了名贵的丝织品和具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的万历帝王皇后的尸骨和字画,这都因为当时保养文物技术原因和当时人们对文物不重视的理念。
一、由于当时的文物保养技术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基本全部失去价值。当时主持挖定陵的郭沫若、吴晗等人并没有挖过帝陵的经验,因此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打开了万历帝陵,而万历帝陵中的丝织品长期处于一种封闭无光无氧潮湿的环境下,突然改变文物环境,很大可能会造成文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损坏。而当时出土的六百多件丝织品一出土遇光后便开始出现碳化的情况,本来鲜艳发光的丝织品开始发黑,再也没有以前的纹理,其中最贵重的就是万历帝王的龙袍,虽然一出土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但是置放文物的文物库环境并不适合放置这件龙袍,没过多久龙袍就开始碳化碎裂,我们也失去了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文物,现在的万历帝王的龙袍都是人们仿制的。
二、由于当时人们对文物不重视的理念,出土的三具金丝楠木棺材都被丢失。当时出土的金丝楠木棺材本来是放万历帝王和他两位皇后的,但是那些文物工作者并不重视这三具棺材。在将其运到仓库的时候,因为仓库已经被文物堆满,便将这三具棺材放在山脚下,过几天去寻拿的时候,却早已被别人给拿走了。
三、由于文物保养意识低,导致出土的书画全部风化。书画对环境的要求并不低于丝织品,深埋千年的书画是不能接触到空气的,否则就会立刻风化成渣。当时的工作人员没有携带密封袋,导致出土的书画全部风化消失,万历帝王是非常酷爱书画的,其陵中肯定有大量的书画,这对学术研究来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北京定陵遗址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北40公里处的大峪山脚下,现已建设为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主体建筑由地上、地下两部分构成。地上建筑由石桥、碑亭、宫门、被恩门、恩殿、方城明楼和宝城等构成;地下建筑由五座互相通连的石结构拱形殿堂组成为玄宫,俗称“地下宫殿”。
1955年10月,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提出申请发掘定陵,当年12月初,在吴晗的主持下成立了由六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定陵发掘委员会”。从北京大学 历史 系考古专业毕业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1956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开始了对古代皇陵的第一次主动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的有计划的科学发掘。1957年5月19日,经过一年的多次波折和艰苦发掘,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10月5日,发掘队员进入地宫,中国古代帝王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终于重见天日,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上建立了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定陵博物馆”,并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地宫是目前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地下宫殿,它的地宫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有三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明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定陵发掘后,有关部门对万历皇帝的遗骸和头发鉴定后得出结论,万历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身长164米,血型为AB型。“文化大革命”期间,保存在定陵博物馆的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在定陵门前广场被示众批判后烧毁。
明定陵,建筑精巧雄伟,为中国历代皇陵之冠,如今成为举世闻名的 旅游 胜地。定陵发掘出土的这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使考古工作者掌握了众多的第一手资料,引起了海内外考古学界和炎黄子孙的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文物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直至30多年后才完成有关发掘报告。
我国古代是一个盛行厚葬的封建社会,因此历代的许多陵墓都陪葬着数之不尽且价格不菲的陪葬品。这些珍贵物品引来无数盗墓贼的惦记,因此国家在合适的情况下不得不提早挖掘出来,以便及时进行文物保护。
当年因为保护技术问题,使得很多出土的文物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解放初期,考古人员从定陵挖出来的文物就是因为技术问题,从而痛失了不少珍贵物品,那当时到底损失了哪些宝贵文物呢?
自从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的领域得到较稳定发展,而国人也发现了大量古墓遗址,这些被发现的陵墓大多被国家保护起来,起初并没有去挖掘。到了1955年,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郭沫若先生,以需要勘察明朝历史为由,上报提议发掘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该消息被众多考古学者知道后,表示目前国内的挖掘跟文物保护技术尚未成熟,恐怕挖出来会“暴殄天物”因此不支持挖开定陵,可是当时63岁的郭沫若对挖掘定陵的态度异常坚决。
而最早提议挖明朝陵墓的是吴晗,据说他早在1934年的战乱时期就对考古专业的同学说过,自己将来一定要挖开明朝十三陵墓去研究明朝历史。后来吴晗在政治仕途十分畅顺,20多年后就升到了北京副市长,于是1955年他就给上峰写信,想极力促成挖永乐皇帝的长陵。而郭沫若等官员却认为挖定陵比较好,最终郭沫若一方胜出,于是就派遣考古队去挖开了定陵的地宫。
开挖之前,国内大部分人都抱着保护文物的心态,希望能把一批历史文物保护起来。可万万想不到,偏偏走上一条“弄巧成拙”的错误路线。当定陵的地宫石门被敲开之后,外面的空气快速而入地宫,把密封600多年的明朝陵墓一吹而朽。虽然考古人员在陵墓里发现了数不尽的金银珠宝、玉器、铜器、丝织品、还有皇后凤冠、金丝翼善冠等约近有三千多件器具,五千多粒珍珠,但是这些珍宝一经出土,就面临了一个重要的技术保护难题。
由于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落后,首先导致刚出土的明朝丝织锦布严重损坏,本来这些丝织物处在地宫密封空间里丝毫不动,一旦脱离这种环境,那么空气的水分跟氧分等化学元素就会入侵,使得文物迅速产生霉朽形成劣坏,甚至有的文物一遇空气就瞬间化为一滩灰尘。
据说当时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里,有明代皇帝跟两个皇后的随身服饰以及上百段罗纱锦织,约近600件,属于出土种类最高的文物。而考古队员没有充分掌握保护丝织的知识,仅采用普通的装裱手法进行防护,不料装裱完后,文学家沈从文过来一看,就看出这些明朝衣服被装反了,特别是工作人员在装裱过程,采用了一种未经专业考究的塑料软化剂,这些药剂在挥发掉水份后,直接就把出土的明朝皇族衣物给硬化了,最终让文物惨不忍睹。
除此之外,还有定陵出土的三具金丝楠木棺材,尺寸高而深,成年人弯腰伸手还摸不着底部。然而一些工作者把该棺材挖出来想存放到仓库的时候,由于仓库已满就干脆把这些棺材给丢在山脚了。数日后,考古专家得知此事,派人去寻回时,这三具金丝楠木棺材早已被山民们捡走了。
中国古代是一个厚葬盛行的封建社会。因此,历代的墓葬中,埋藏着数量众多、价格昂贵的物品。这些珍贵物品日夜吸引着无数盗墓贼的目光。因此,为了及时保护文物,国家必须提前挖掘。
当时,由于保护技术问题,许多出土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解放初期,考古学家因为技术问题丢失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当时他们丢失了什么样的珍贵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掘出大量古墓葬,大部分古墓葬未得到保护。1955年,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郭沫若先生以调查明代历史的需要为理由,提出了发掘明朝十三帝朱义军定陵的建议。许多考古学家了解到这一点后,纷纷表示,目前我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技术还不成熟,担心发掘会“破坏自然”。因此,当时他并不支持挖掘定陵,63岁的郭沫若极其坚决地挖掘定陵。
据说,最早提出挖掘明朝墓葬的公务员吴晗,在1934年战争期间曾告诉他的考古学家,他将挖掘明代十三陵,研究明代历史。后来,吴晗的政治生涯非常顺利。20多年后,他被提拔为北京市副市长。1955年,他写信给尚丰,尽全力帮助挖掘永乐皇帝的陵墓。不过,郭沫若等官员认为,最好还是发掘定陵。最后,郭沫若获胜,于是他们派出考古队对定陵地下宫殿进行了发掘。
在发掘之前,中国大多数人都有保护文物的心情,希望能保护一批历史文物。想不到,却走上了一条“弄巧成拙”的错误路线。当丁玲地宫的石门被敲开时,外面的空气迅速进入地宫,把封了600多年的明陵吹走。尽管考古人员发现了无数金银首饰、玉器、青铜、丝绸,以及皇后凤冠、金丝翅冠等,但仍有约3000件器物和5000多颗珍珠。然而,这些宝藏一旦出土,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技术保护问题。
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落后,新出土的明代丝绸锦布破损严重。原来,这些丝织物还在地下宫殿的密封空间里。一旦脱离这一环境,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化学元素就会侵入,使文物迅速发霉变质,甚至有些文物一旦遇到空气粉尘,会瞬间变成一滩灰烬。据说,当时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明朝皇帝和两位皇后的个人衣裳,还有数百段罗沙织锦,约600件,属于出土文物中最高的一种。
定陵,我国古代帝王陵寝,历史上有多位帝王陵寝取此名,其指的可以是:
吴景帝孙休的陵墓定陵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陵墓定陵
北周宣帝宇文赟的陵墓定陵
唐中宗李显的陵墓定陵
宋翼祖赵敬的陵墓定陵
金景祖完颜乌古乃的陵墓定陵
朝鲜桓祖李子春的陵墓定陵
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定陵
清文宗爱新觉罗氏奕詝的陵墓定陵 明十三陵定陵[回目录]概述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定陵是以明十三陵中所营建的第十座陵墓而建的遗址博物馆。明十三陵是明朝自迁都北京后,定陵十三位故去皇帝的埋葬之处。十三座陵寝构成的皇陵建筑群均依山为陵,规模宏大、气势磅薄。明十三陵从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营建长陵始建,到清朝顺治初年营建思陵时止,筑陵时间长达二百余年。各陵名称以营建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体——地宫。
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 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
定陵的地宫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三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朱诩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
定陵博物馆
定陵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全部都是地宫的出土文物,并举办有“定陵出土文物陈列”,用于介绍定陵的概况、地宫的发掘过程以及万历皇帝朱诩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随葬器物。
定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个皇帝万历帝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万历帝年仅10岁时即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当政之初,推行改革措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中后期怠于朝政,终年不视朝,致使朝政日趋腐败。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历时6年才完成,耗银800万两。陵墓建成 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如今,定陵已成为北京最著名的旅游点之一,每年都要吸引数百万游客来到这里,人们被这个古老的中国皇陵深深折服,感受着一代皇帝的传奇故事。
郭沫若作为我国著名诗人,其实在民国文人圈子里地位一直比较尴尬。论学识他的确出色,并且他的成就不仅仅限于诗歌领域,他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伟大而瞩目的。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却并不到位,甚至为了研究对珍贵的古代遗迹进行了大量的破坏。
一个是当初北京修建新城的时候梁思成等人为了保护古城墙提出了另外的方案,但郭沫若拍板一定坚持拆除古城墙,这就是为何如何北京城残留的古城墙寥寥无几的原因,另一个就是他不顾反对一定要挖掘明定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的皇家陵园,一共有十三座皇陵,要知道除开南明外明朝总共也只有十六位皇帝,其中十三位都葬在此处;除此之外还有七座妃子陵以及一座太监墓。这座太监墓不是三宝太监郑和的,而是始终忠心耿耿相伴在朱由检身侧的王承恩。
明十三陵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陵园,但这份完整当中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明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跟明思陵(崇祯帝朱由检的陵墓)都被挖了。明思陵比较惨,不知是不是因为当时大明王朝已经濒临破碎所以修建时偷工减料了的原因,反正相对来说明思陵的规模是比较小的,然后盗墓贼也喜欢挑软柿子捏,疯狂偷盗明思陵。
如果说明思陵的损毁是来自于盗墓者无可奈何,那么明定陵的损毁则是一桩令所有考古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痛心疾首的事情,他是郭沫若不顾各方阻拦坚决要进行挖掘的!顺便一说,万历帝就是28年不上朝的那位皇帝。
其实当时国内反对开皇陵的呼声特别高,为什么?因为达不到那个技术手段。我们如今的考古发现基本没有主动挖掘的,都是抢救性的挖掘,发现哪里有墓葬损毁了或者被偷盗了才会去为了减少文物损失进行考古工作,主动挖掘皇陵一方面相当于一种"破坏",另一方面技术水平不到位,开了皇陵也只会造成损失。明定陵就是如此。
1956年,郭沫若强开了明定陵之后,因为防护不到位,使得非常多的珍宝在陵墓被打开后就立刻氧化;并且当时的确非常不注意对文物的保护,万历帝的棺椁随意就丢弃在一旁这种事谁敢信啊?但偏偏就是真的。最后不仅万历帝的棺材板被附近村民拉去当柴火烧,连万历帝的尸身也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不过这次明定陵的挖掘的确出土了非常多的珍稀文物,除了珍贵的金丝冠,"如翼善冠" 之外还有4件精美绝伦的凤冠。这4件绝世凤冠分别属于谁?分别属于孝端显皇后跟孝靖皇后。
孝端显皇后是万历帝的元配皇后,一般称为王喜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后,共43年。
王喜姐自己并没有诞下儿子,只有一位长公主荣轩公主,但之后的明光宗朱常洛可以说是在王喜姐的庇护下得以成长的,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贤后,出土的4件凤冠中属于她的是"六龙三凤冠"以及"九龙九凤冠"。
孝靖皇后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原本是慈宁宫的宫女,意外有了朱常洛后才被封为恭妃,由于其姓王,一般称之为王恭妃。大臣们意属朱常洛为太子,但万历帝自己不愿意,因此王恭妃在后宫的日子并不好过,悲愤而终,连她皇后的封号还是孙子明熹宗给加封的。
孝靖皇后的凤冠是"三龙二凤冠"跟"十二龙九凤冠"。这里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点,按史实,孝靖皇后并不受宠,并且因为朱常洛的事一直在后宫受到磋磨,万历帝也不太喜欢她;根据出土文物来看,万历帝跟孝端显皇后那边陪葬的都是宝石金器,但孝靖皇后这边除开凤冠外却是一堆银器。
那么问题来了,孝靖皇后不论怎么看,地位都不如孝端显皇后,那么为啥孝端显皇后顶多都是"九龙九凤冠",她却能用上"十二龙九凤冠"?
定陵发掘出来,后面毁坏的基本是三种东西。
第一种是丝织品。这在定陵中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的龙袍凤衣,还有绵被等东西,因为长期埋在地下,颜色极为鲜艳,但这类东西也是最难保存的。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就会发生氧化。
而当时的技术条件确实不成熟,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去保存好,只是简单的加了一些防腐剂。定陵还没有发掘完,第一次起出的丝绵品已经出现了变硬、变脆、变色的现象,原本十分鲜艳的刺绣出现了黑斑,并且开始发霉。这些东西都是不可逆的损坏。
除了技术原因,也有一些是态度问题。
当时,沈从文想去看看这些织锦,去的时候,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露出来的是反面。沈从文觉得奇怪,说不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答: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
沈从文当场指出,要研究反面,也不需要全部露点出反面,只需要露点出数公分不贴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装裱的错误,可见技术人员也是不懂装懂。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织锦当然被破坏得很严重。
现在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了。
第二种东西就是万历包括两位皇后的大棺材。
这三口大棺材是用金丝楠木做的,一个人伸腰进去,根本摸不到底。
当时清理好棺椁后,定陵做了一个水泥复制品。那真的呢?真的太大了,仓库放不下,就直接给扔到山下了。
数天跑,专家到山下去找,结果也没有找到,被山下的群众给捡走了,捡走后也倒了大霉,一对老夫妇捡了些,给自己做出两口棺材,棺材做好就去世了。另一家更惨,用这些金丝楠木做大棺子,结果家里的四个孩子跑到里面玩,被扣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这些大棺材都是不可多见的帝王棺材,就算不要,车成珠子也比扔了强啊。
现在摆的就是新做的。
第三类就是尸体。
当时起出了万历皇帝以及两位皇后的尸体,初步研究了后就放到了仓库里,后面,小兵们冲进仓库,把这些尸体拖出来,坐了一把飞机之后用石头砸、大火烧,把这些尸体烧成了灰。
那这个尸体有什么用呢?他有很大的史料研究价值,可以查出很多万历年间的事情,比如万历不上朝,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比如有人说万历曾经抽过鸦片,但从史料中无法证实,如果尸体在,化验一下就知道了。
这就是定陵三大被破坏的东西,还是蛮可惜的,所以定陵之后,中国就不再挖掘帝陵了。
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寝,虽然它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但是却成为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既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我们应该高兴才对呀,又可以拿着老祖宗的宝贝吹吹牛,但为何要说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呢?这一切都要从这个始作俑者说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他就是我国历史著名的挖墓学者郭沫若,他一个搞文学的,搞搞文学就可以了,但他却热衷于挖坟掘墓。一天天上书要求把全天下所有的皇陵都给挖了,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相关部门同意他挖掘明十三陵中的长陵(朱棣的陵墓)。后来,郭沫若带着考古队挖了几天,就是挖不动,最后临时决定放弃长陵,改挖万历皇帝的定陵,先练练手。因此,万历皇帝的定陵就成了倒霉蛋。
随后,郭沫若等人着手挖掘定陵,在郭沫若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定陵地宫很快就被打开了。地宫里万历皇帝以及皇后的尸体早就腐烂,但骨架完好,并且里面有大量的随葬品。在万历皇帝的陵墓中总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既然出土来了这么多文物,考古人员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他们却一个个悔恨不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皇帝的陵墓最为珍贵要属万历皇帝身穿的缂丝十二章衮服(也就是龙袍),这可不是普通的龙袍,堪称一件绝世的艺术品。这件龙袍上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图案,而且它使用的缂丝技术是非常独特的,缂丝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熟练织工一日只能完成一寸,制作一件长衣的缂丝面料需要连续不断织造10年之久,可见这件龙袍的珍贵之处,然而更要命的是这种技术到今日已是失传已久。
然而就是这样珍贵的龙袍以及其它珍贵的丝织品刚出土后,就迅速氧化和风化,就这样一件件绝世的艺术品瞬间变成了一堆破碎片,令人痛心疾首!这一切的巨大损失是无法估量和挽回的,因此被称为我国考古史上一大悲剧。后来,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最后也被焚毁。即使这样郭沫若还不死心,想继续挖乾陵和秦始皇陵,但是由于上次的前车之签,这一次郭沫若所有的请求最后都被无情地拒绝了。
当然,定陵的悲剧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敲响了警钟。从此之后,相关部门严令禁止主动挖掘帝王陵墓,只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维持原状,埋在地下,也不失是一种好的选择。各位,你们说呢?
当年因为技术原因,定陵失去了哪些珍贵的文物?
本文2023-10-17 13:57: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