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博物馆有哪些展览?
2022年只剩一个月,上海博物馆官方公布了2023年六大特展。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时间也出来了。详见下文。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期待的展览吧!
: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3号展厅
为庆祝建馆70周年,上海博物馆将再次开放珍藏数十年的秘密丝绸之宝《莲塘乳鸭图》,供公众欣赏。这是朱克柔唯一的传世巨著,是不可多得的中国瑰宝。性格柔和的朱刚,尤其擅长缫丝画,独创“朱衣法”。这幅缫丝画是以春夏生动的荷塘画为蓝本的。整幅缫丝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丝线精细适宜,技法高超,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堪称历代缫丝绘画的杰作。南宋朱克柔索斯《莲塘乳鸭图》原为庞元吉(1864-1949)所有,后有人于1952年将其捐赠,进入上海博物馆。
:2023年1月17日至2023年5月7日
此次重磅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世界对话”系列文物艺术展中的第二个展览,旨在庆祝上海博物馆成立70周年。这也是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最强的欧洲艺术史展览。
展览将以教科书的方式,选取52件/组展品,呈现19世纪欧洲绘画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的历史,跨越400多年的艺术史。展品包括各个时期的名作,包括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马奈、莫奈和梵高。
:2023年1月18日至2月26日1、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
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历代绘画博物馆
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馆将在春节期间举办“玉兔精灵”特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上海博物馆藏的五件兔像文物,包括西周双兔车横饰、唐白釉兔、元水晶兔、清代玉《侍女三兔图》轴、玉兔托神。晋侯墓地的青铜兔像和石圣祖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南宋玉兔镇纸,分别从山西博物馆和衢州博物馆借来,供观众欣赏。
南宋清玉兔镇纸(衢州博物馆收藏)
在古代,兔子有吉祥、机警的美好寓意。本次春节展中的文物品类多样,造型丰富,一定是满身皮毛,或坐或蹲,就像一只只鲜活而天真的“兔子精灵”。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青铜兔像和水晶兔在兔主题文物中并不多见,水晶兔是在上海松江区元英塔地宫中发现的。
:2023年4月10日至7月10日
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典籍丰富,是中国典籍发展的黄金阶段。依靠手写抄写、雕版拓印,中华文明在宋元时期得到广泛传承和极大发展。
上海博物馆藏有大量珍贵的宋元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博物馆计划于明年4月向国内外观众展示60多部宋元古籍。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古籍特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展示宋元古籍三种类型:文字书、刻书、拓片。
:2023年4月10日至7月10日
上海博物馆3号展厅
进士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记载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为了保存、研究和交流其中的内容,中国古老的智慧进化出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复制技术:传播技术。经过时代的变迁,许多原始碑刻早已消失和损毁,流传和流传下来的拓本为保存碑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7月10日至10月10日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
上海博物馆“为什么中国”展览系列第二场展览将集中展示5800年至4300年前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第一次文明发展高峰中的最大成就。展览计划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收藏的出土文物,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近凌家滩、东山村、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讲述中国自己的“文明”故事。这也是中国首次以展览的形式系统呈现中华文明探索工程的丰硕成果。
上海博物馆征集收购文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收购:上海博物馆会直接从藏品拥有者手中购买,或者从拍卖会上购买,甚至在重要藏品上动用国家优先购买权。例如,上海博物馆曾购买《淳化阁帖》、商代牺首饕餮夔凤纹方卣,故宫也曾购买《研山铭》和《出师颂》。
2 捐赠:博物馆机构通过收购、捐赠、拣选、接收、调拨等手段,搜集历史文物。例如,上海博物馆收藏了997万件文物,其中部分是通过捐赠获得的。
3 调拨:博物馆可以从其他博物馆机构中获得文物,例如通过与上级博物馆的展览交流,或者通过与其他地区博物馆的馆际合作,获得其他博物馆的文物。
总的来说,上海博物馆的文物征集收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收购、捐赠和调拨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馆藏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学界的重器。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1952年在当时的市长陈毅同志的支持下,合并了原有的几个博物馆而成立的。最先的馆址在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内)。1995年底,新馆正式建成。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该馆珍藏历史艺术文物 112 万余件,包括青铜器、书法、绘画、 陶瓷器、玉器、石雕、 甲骨刻辞、玺印、钱币、丝绣染织、牙骨雕刻、少数民族工艺品以及上海地区的考古发掘品等,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迄近代和现代。全部收藏以青铜器、陶瓷器和书画最具特色。在青铜礼乐器中,重要的藏品有西周成王时代的德方鼎,康王时代的大盂鼎,孝王时代的大克鼎、小克鼎,懿王时代的师虎簋、师兑簋,宣王时代的颂鼎;春秋时代的有浑源李峪村青铜器群的主要器物牺尊和鸟兽龙纹壶、 齐侯壶、 邾公华钟,田齐三量和商鞅方升等。磁器有商原始青瓷尊、唐邢窑盈字盒、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成组的宋汝窑盘、南宋官窑贯耳瓶、元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罐、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盘、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孔雀蓝釉盘等等。
在1万余件的书画中,早期的有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苦荀帖卷、唐高闲千字文卷、唐孙位高逸图卷及五代董源夏山图卷等。宋代有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及千字文卷、苏轼与谢民师论文卷、黄庭坚华严疏卷、米芾多景楼诗册、郭熙幽谷图轴、马远雪屐观梅轴、李迪花鸟轴等。元代有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吴镇渔父图卷、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倪瓒渔庄秋霁图轴和六君子图轴等。至于明清书画家的作品,既精湛且富有系统、代表性画家的卷轴,都在数十件以上,是江南书画汇集的所在,也是馆藏的重要特色。钱币的收藏,最有规模。明清流派篆刻印章的收藏,居全国博物馆首位。在考古发掘品中,以大宗的良渚文化玉礼器最具特色。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文物,它的收藏、展览和研究集中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上。同时,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不少。那么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呢?
大克鼎
大柯顶是上海博物馆的瑰宝之一。是青铜器转型时期的典型代表。大柯顶的纹饰端庄稳重,有大量的畸形纹饰,耳旁的龙纹也与西周早期不同。脖子上的兽面纹面部轮廓变成了一条线,只能用眼睛分辨,后被称为“畸形兽面纹”。腹部的波浪纹很有节奏感和节奏感。
大柯顶上有二百九十字碑文,分两部分:一份周某王的赏赐,因印克的祖父为皇室立功,特赏赐其职位;第二,G对各种奖励的描述。他做过厨师,也就是《周礼》年记载的宫廷厨师,但是周王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他可以对外传达王的指示,对内向王反映民意。
除了大鼎之外,还有七个小鼎,用来盛放肉等祭品。七个小水壶散落在上海世博会、故宫、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以及国外。作为厨师,他享受的是诸侯等级制,他拥有七件,令人担忧。同时可以确认,他确实是当时的重臣。关于达克丁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010年至1010年,在中国广泛分布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玉器的地域风格非常明显,其中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动物和几何形玉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玉_,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玉刀、玉璋最具特色,形制规整。
石家河文化分布在江汉流域,常见人物动物玉器出土。玉一般是人头形,未见全身像。尚波的玉神虽代代相传,但其外观完好,玉质晶莹剔透,制作工艺高超,在国内外绝无仅有。它有一个平冠,两个耳环,手放在胸前。一般认为这是古代巫师在修行,与神灵交流的形象。
玉神人
建于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是铜母模型,可以做子模型。呈板状,中间有圆形流道,两边与钱模相连,并在模具中有定位榫,使模具能准确闭合。内形四块钱,后面四块钱。钱体规整,制作精美。范背上有十字形加强筋,铭文准确记录了皇帝的历年、制作时间、铸币官和工匠的姓名,为佐证史料提供了珍贵的物质基础,对研究东汉的货币制度和铸造技术也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建武十七年五铢铜母范
汉代以后,佛教造像伴随佛教传入中国。佛教通过造像来吸引大众。当人们看着佛陀的庄严和伟大,看着菩萨的仁慈和慈悲,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佛教信仰。所以佛教也叫“象教”。佛教通过多年的造像逐渐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祖石塔节呈方柱形,一般分为九节、七节或五节。它经常播放佛教故事、佛陀本生或佛陀传记。北魏佛像的石塔节应该是七节的中间。它的四面都刻有图案。这个佛塔节风格鲜明,刻画精美,吸收了石窟寺中柱的形式,对后世佛教造像的形式和方法影响很大。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这里馆藏文物众多,并且其收藏、展览和研究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同时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众多,那么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大克鼎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青铜器转变期的典型代表。大克鼎的纹饰器形端庄稳重,采用大量变形纹饰,耳旁的龙纹也与西周早期不同。颈部的兽面纹脸部轮廓变为线条,仅留眼睛可辨,后称为“变形兽面纹”。腹部的波曲纹极具节奏感与韵律感。
大克鼎有两百九十字铭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位周王对克的赏赐嘉奖,因克的祖父有功于王室,特奖赏克职位;二为克对各种赏赐的描述。克任职膳夫,即《周礼》记载的宫廷厨师长,但周王给他的权力却很大,可以对外传达王的指令,对内向王反映民意。
除大克鼎外,还有小克鼎七件,用以盛放肉食一类祭祀供品。七件小克鼎分散在上博以及故宫、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与国外。克作为膳夫却享有诸侯级别使用的列鼎制度,并且拥有七件,令人思虑,同时也可以确定当时他确实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对于大克鼎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玉神人在中国分布广泛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中,玉制器物的地域性风格非常明显,其中尤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动物与几何形玉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玉斧、玉钺和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玉刀、玉璋等最具特色,其器形之规
石家河文化分布在江汉流域一带,常见出土人物和动物形态的玉器。玉人一般是人首造型,未见全身人像。上博藏玉神人尽管是传世的,但品相完好,玉质晶莹剔透,制作工艺高超,在海内外目前仅此一见。其头戴平顶冠,两耳饰环,双手置于胸前,一般认为这是古代巫师正在做法、通神的形象。
建武十七年五铢铜母范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造。为铜质母范,可作子范。盘型,中心有圆形浇道,两侧与钱模相连,范内有定位榫,使合范准确。内有钱形正背各四枚,钱体规整、制作精美。范背有十字形加强筋,铭文准确记载了帝王纪年及制作时间、铸钱属官、工匠姓名,为佐证史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对研究东汉币制沿袭及铸造工艺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佛像石塔节两汉以后,佛教造像伴随着佛教进入中国。佛教借由造像来吸引大众,当人们在观赏佛的庄严、伟大,菩萨的善良、慈悲之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佛教信仰,故而佛教又被称为“像教”。佛教在经年累月的造像中,逐渐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像石塔节呈方柱形,一般以九节、七节或五节为一组,常表现佛教故事、佛本生故事或佛传故事等。北魏佛像石塔节应为七节中间的一节。它四面雕刻图案。此件佛像石塔节风格鲜明,刻画精致,吸收了石窟寺中中心柱的形式,对后世佛教造像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2023年上海博物馆有哪些展览?
本文2023-10-17 14:14: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