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肾 各主什么?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
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藏神。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藏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藏魂。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肾藏志。
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2,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1106535327的这位朋友,你好!所谓“心为君主之官”是《黄帝内经》所言,且五脏均有相应的“官”称。在唐以前,历代医书中均有“重五藏(脏)”的特点。至宋以后才对六府(腑)详论。随着西医学的传入,中医的传统理论有了较大的变化,尤清·王清任提出“脑髓说”的理论后,追随者不乏其人。
“心主血脉”,“心主神明”,这是中医的传统理论。那么曾经有“脑主神明”的提法,但这只是停留在“器”的层面,是“形而下学”的,从理论言脑应归心、肾所主。从物质层面言,心主血脉,是肺朝百脉、脾生血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的大统;从精神层面言,心藏神,是肺魄、脾意、肝魂、肾志的基础。中医讲“脑为奇恒之府”、“脑为髓海”,而肾主骨生髓,故脑为肾所主,在临床上治疗记忆力减退、反应呆滞等疾病时,常酌情配伍补肾的药物效果常显。
记得大学本科时有位同学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体因感染而发烧时,为什么总是脑发热而不是心发热?”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的确,无论我们身体的任意部位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后,(对体质较好者来说)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发热,甚至是高热。之所以出现如此表现,中医理论(取象比类地)言头在外为表,且又为诸阳之会,正邪交争反映在表,故发热较著(同时伴见身热)。当机体一旦阳热亢盛时、则会在外表表现为发热的症状,而不独心也。有人又会问:“对于脑血管疾病能单纯地治心、肾吗?”这又回到了“形而下”的层面上了。反问:“发烧就一定是感染吗?”脑血管虽病在脑,表现为诸多功能的障碍。可是中医以“四外踹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方式来诊察疾病,其目的是整合阴阳,调和气血。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使心主血的大统功能得以正常的实现。也就是说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经络百骸的功能之所以得以正常行使,是与阴阳的调和、气血的调畅密不可分的,其基础在心,这就是“五脏一体观”,这就是心为君主大统的道理。
《素问 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明”、“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生活。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心主血脉,主藏神;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可藏意与智;肾藏精,主纳气,肾主水。五脏各司其职,却又互相影响。下面先介绍中医对五脏各自功能的定义。
心位于胸中,心包围护于外。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为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藏神,统摄人的精神、思维等;主汗液;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一)心主血脉
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的搏动是否有力,脉道通利与否,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心脏功能的强弱能够影响血液流动的盛衰,心气血充足,脉道通利,则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心气血不足,脉道不充,则可出现脉搏细弱,面色无华。
(二)心主藏神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在中医学中,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狭义的神。
《黄帝内经》曰,心者神之舍,血者神之气也。心的气血充足,则神识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反之,则常见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症。
(三)心主汗液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由汗孔排出的液体,故中医有血汗同源之说,因心主血液,即汗是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因此,汗多不仅伤津液,心的气血也随之耗损,常见心慌心悸等症,严重的可见大汗亡阳的症候。
(四)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指舌为心的外候,心的气血与舌相同。舌主味觉及表达语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脉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有病变,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如心火上炎,则舌质红赤;如心经有热或痰迷心窍,则出现舌卷、语言不清等症;如心气虚,心血瘀滞,则舌体出现青紫或紫斑。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肝为将军之官,肝藏血,调节周身血量;主疏泄,舒展畅达气血;主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一)肝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黄帝内经素问》曰“肝……其充在筋,以生气血。”及《温病条辨》:“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可见,肝不仅可以藏血,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并可根据不同的生理情况,改变其血量。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二)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1)调畅气机。2)调节精神情志。3)促进消化吸收。4)维持气血运行。5)调节水液代谢。
(三)肝主筋
如肝血充盛,筋得其养,肢体活动正常;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若热邪伤津,津血耗损,血不营筋,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肝风”病状。肝血虚、筋弱无力“爪为筋之余”,爪甲多薄而软,变形脆裂。
(四)肝开窍于目
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脾位于于中焦,在横膈之下。脾为仓廪之官,脾主统血,主运化、升清,即运化水谷精微,并上输给肺,以营养全身;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
(一)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即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即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上输于肺,灌注于心,经脾经和血脉到达全身,营养五脏六腑。脾的功能强健,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充足的养料,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据此,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亦有脾为五脏之母一说。若脾的运化失职,就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即脾具有促进水液代谢作用,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在肺、肾、三焦、膀胱的配合下,共同维持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若运化水湿失常,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聚湿生痰;溢于肌肤则为水肿;流注肠道而成泄泻。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病理上常常互相影响。
(二)脾主升清
“升清”,即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所谓“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之间对立又通一,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
另外,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故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不升,则水谷不能运化,会导致人头晕、神疲乏力、泄泻等,严重者还可导致脱肛,内脏下垂等。
(三)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说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也有统摄血液,使血液不致溢于脉外的作用。因为血的来源靠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的功能旺盛,营养充足,不但血液生化有源,而且能统摄血液。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如果脾统血功能不足,从而导致血溢脉外,产生种种出血症状,如月经量多、尿血、崩漏、肌肉皮下出血等,属气不摄血。
(四)脾主肌肉、四肢
脾为后天之本,正常运化可保证营养充足,经脉畅通,肌肉丰满;反之,则会影响肌肉。同时,肌肉的丰满健壮与否影响着四肢的功能活动。脾功能正常,则肌肉丰满,四肢灵活;反之,肌肉萎缩,四肢无力。
(五)脾开窍于口
《黄帝内经》曰:脾气通于口,脾和能知五味矣。脾失健运,则口味异常,饮食不香,口味乏淡;湿邪困脾,则出现口腻口甜等。口味正常脾气健旺,则饮食旺盛,肌肉营养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若脾气不健,出现口唇萎黄不泽。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肾为作强之官,肾主藏精,主人体的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膀胱相表里。
(一)肾藏精
肾所藏的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也是产生新生命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营养,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化成能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也称水谷精微,或水谷精气。水谷精微经过脾胃吸收后,进入各脏腑,被利用代谢后,一部分代谢废物被排出体外,一部分成为更加精微的物质,即后天之精,藏于肾中,对先天之精进行不断地补充,维持肾中精气的充盛。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不可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滋养,后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气旺盛,才能源源不断产生。
肾精化生肾气,由肾阳蒸化肾阴产生。肾阳肾阳都是肾精之藏,是物质的基础,与生长发育、生殖有着密切关系。肾的精气不足,往往出现生长发育方面的异常。如在幼年时期,肾的精气不足,则可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囟门迟闭,或五迟(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五软(手足软、头软、颈软、肌肉软、口软);在成年时期,如肾中精气亏虚,则会未老先衰,表现为头发脱落或早白,精力减退,腰脊酸软无力,齿摇松动,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性功能衰弱等。
精属阴气属阳,因此,肾精指肾阴,肾气指肾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常见的肾阴虚肾阳虚,实质是肾的精气不足。肾阳虚常见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频数等症。肾阴虚常见潮热盗汗、健忘等症。肾阴虚肾阳虚常见生殖功能衰退,如男子遗精、早泄,女子闭经、宫寒等。
(二)肾主纳气
人体的呼吸功能为肺所主,但是肺所吸入之气,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功能,才能防止呼吸表浅,达到足够的深度,保证体内外气体有效交换的作用。因为肾位于人体的下焦,人体所有的生命物质能固摄而不流失,都与肾的藏的作用有关。肾主纳气,其实质是肾的藏的作用在呼吸功能上的具体体现。
肾的纳气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呼吸的均匀和呼吸的深度。肾阳充足,则吸入之气经肺的习肃降作用,下达于肾。如肾气不足,则气不能收纳而上浮,出现喘息等病变。
(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肾主身之骨髓”,可见,髓由肾精所化生,可以营养骨骼。髓由于聚集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骨髓、脊髓和脑髓,骨、脊、脑都是由骨骼构成的腔体,其髓互通。因为脑是最大的骨骼腔体,脊髓直接通于脑,所以将脑称为“髓海”。脑为“精明之府”,与人体的智力活动相关,脑髓是否充足,关系到人的智力水平,所以先天不足的小儿多有智力障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性痴呆,也是由于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所致。所以,《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此可见,肾的功能关系到人体的智力,肾虚会导致智力障碍,补肾可以益智。现在临床上常见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肾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与智力相关的。
(四)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人体的听觉功能属肾所主,肾精充盈,能不断地产生骨髓,脑髓充足,则听觉灵敏。反之,肾虚精亏,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听力减退。所以,老年人多肾精衰弱,故常见耳聋失聪。一般虚症的耳聋耳鸣,往往与肾虚有密切关系。
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而发的生机来源于肾气,且血与精互相滋生,故头发为肾精是否充足的外在征象。头发浓密、乌黑、顺滑是肾精充足、肾气旺盛的表现;反之,头发稀疏、焦黄、脱落、变白等则是肾精亏虚、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青壮年毛发润泽是因为肾精充沛,老年人肾气渐衰,毛发变白而脱落。
肺位于胸中,上连喉咙。肺为相辅之官,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
(一)肺主气
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具有主管机体之气的出入和管理呼吸运动的功能。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主管呼吸运动,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自身气体交换作用,即吐故纳新。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肺与宗气有密切关系,通过肺朝百脉,运输至全身。因此,肺在生命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若肺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如肺气不足,则呼吸无力,声低气怯,身倦无力,为气虚不足的症状。更甚者,若肺的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收,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难以继续进行,人体生命活动则必然随之终止而死亡。
(二)肺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宣布、发散之意。肺主宣发,即肺气推动气血、津液布散全身。具体表现为:通过肺的气化,使体内浊气不断排出体外;使气血、津液输布至全身,以发挥滋养濡润所有脏腑器官的作用;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通过汗孔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气不能宣发,则见咳嗽、吐痰、喘促胸闷、呼吸困难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又包含有肃清的意思,即肃清、排出肺内毒邪与异物的作用。肺的清肃功能,乃是机体自卫功能的表现。下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二是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下行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如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则见咳嗽、喘息等症。
肺气宣发和肃降是相辅相成关系。肺有宣降,气血津液才能散布全身,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三)肺通调水道
肺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为“通调水道”。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使水道维持通畅。水道的通行畅达,流通无阻,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条件。因此,又称肺为水之上源。
若肺功能减弱,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
(四)肺主皮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肺通过其宣发将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则见皮毛憔悴枯槁,亦可见排汗异常。
(五)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有鼻为肺之窍的说法。鼻能通气,可嗅气味,均需要依靠肺气作用。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气不利,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等症状。
五脏(一)心其华在面
心其华在面,是说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心主血脉,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所以面部的色泽能反映出心气的盛衰,心血的多少。
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反之,心脏功能失调,可引起面部色泽异常。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故曰:“心……其华在面”(《素问·六节脏象论》),“其荣色也”(《素问·五脏生成》)。
(二)肺其华在毛
毛为附在皮肤上的毫毛。“肺……其华在毛”(《素问·六节脏象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五脏生成》)。肺主皮毛,肺宣发卫气和津液于毫毛,则毫毛光彩润泽。若肺气失调,不能行气与津液以温养毫毛,毫毛之营养不足,就会憔悴枯槁。故曰:“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爪枯毛折,毛折则气先死”(《灵枢·经脉》):
(三)脾其华在唇
唇指口唇,位于口之前端,有上唇下唇之分。唇四周的白肉称之为唇四白。“唇为脾余”(《普济方》),“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口为脾窍,内外唇肉脾所主也”·(《医学传真》)。口唇的肌肉由脾所主。因此,口唇的色泽形态可以反映脾的功能正常与否: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而有光泽。如果脾的功能失调,口唇的色泽形态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脾失健运,气血虚少,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不华,甚则萎黄不泽;口唇糜烂为脾胃积热;环口黧黑,口唇卷缩不能覆齿是脾气将绝之兆。总之,口唇的形色,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也是脾胃功能状态的反映。
(四)肝其华在爪
爪指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爪甲的营养来源与筋相同,故称“爪为筋之余”,“肝应爪”(《灵枢·本脏》)。爪甲赖肝血以滋养,肝血的盛衰,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或脆裂。所以说“肝……其华在爪”(《素问·六节脏象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素问·五脏生成》)。可见,爪甲色泽形态的变化,对于判断肝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所以见到上述病变,治疗多从肝人手。
(五)肾其华在发
发,即头发,又名血余。发之营养来源于血,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壮而润泽,故又说肾“其华在发”。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肾精的关系极为密切。
六腑胃主受纳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胆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小肠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大肠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膀胱贮存尿液: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濡润机体的作用。
三焦通行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疏通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运行水谷:“三焦者,水谷之道”
该篇名为宣明五气,宣明意为阐明,五气指的是五脏之气。本篇取法四时理论,阐明人体五脏之气的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以五脏为主轴运用五行学说,把人的日常生活,发病因素,脏腑功能,病情变化,脉搏形态,药物性味,饮食忌宜进行分类归纳,作为临床诊治的指导原则。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甜味入脾,这就是五味所入。
文中的酸,辛,苦,咸,甘是泛指五种类别的食物,而非单纯指带有此味或以此命名的食品,药品。以酸味为例,除了醋以外,柠檬,VC之类的皆属酸味食物的范畴。而像叶酸,核酸,名中虽有酸字,却并非本文所指的酸味。肝喜调达,主疏泄,而酸有收敛的作用,可以调补肝气。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柠檬酸,VC有抗坏血的作用,对肝脏的代谢有帮助。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以中药山萸肉为例,其味酸,入肝,肾二经。
辛入肺,这个“辛”与我们平常的认知有所出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辛,辣二字混为一谈。中医里所说的辛,是具有发散作用,并有香味的食物和药物,例如:葱,姜,蒜,花椒,胡椒等。肺主气,人闻或吃了辛味食物后,易打喷嚏,也说明了辛味入肺。
西药阿莫尼亚(拉丁名)的作用原理与此相似,它具有类似氨水的刺激性气味,临床用于昏迷病人的急救。通过给病人闻此药水,刺激其打喷嚏,从而苏醒。麻,辣在五味中虽归为辛,但不具有辛的发散作用,应是复合之味。正如有些食物,酸中带甜,即入肝,又入脾,并非只具单一性味。也有一种说法,辣是辛过甚之味,未尝可知。
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辛味食物,应属姜。姜可分为生姜,干姜,高粱姜等。生姜与高粱姜同属一类,但高粱姜的温热发散作用要强于生姜。肺与大肠相表里,而大肠又属于消化系统,肺胃相连,因此姜不仅能宣发肺气,还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葱也是一味代表性的辛味食物。凡发散性药材,都不宜久久煎,否则将影响其辛散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是一类具有超强挥发性的芳香油,久煎会使其挥发而失效。
感冒方葱白汤
葱白七个,生姜三片
上二味,以水煮之,温服
生姜葱白性辛温,擅散寒解表,宣通肺气,因此适用于风寒感冒。而对于风热感冒,则需用板蓝根,银花类清热解表的药物。可根据舌象来辨别风寒风热,白苔味风寒,黄苔则为风热。
葱姜还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自古民间烹食鱼虾类食物都会用到,因为凡具腥味的食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平时食用螃蟹时也会大量使用姜,还有醋和糖,醋有收敛作用,而糖亦具有和中解毒的作用。
案例男 25岁 食曼陀罗汤后出现幻觉,肢体不能动等中毒症状,遂以黑茶 猪油 白糖 煎水灌之一小时后毒解恢复正常
上述案例说明,猪油也是一宝。油脂是人的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物质,且看那些百岁老人,大多喜食红烧肉,便可窥知一二。
苦入心:心开窍于舌,主神明,因此,心火旺,就会引起口舌生疮,失眠等症状。西医对于口舌生疮束手无策,往往只能用碘甘油杀菌消毒,除此以外,便无他法了。外用药如冰硼散,西兰水?等均是中药制剂。苦入心,因此清心火的药材都是苦味的。以麝香保心丸为例,尝之,苦麻甚。
清心火方剂
1 竹叶木通甘草汤
方义:竹叶,木通均降心火,甘草调和诸药,起缓解剂的作用
2三黄泻心汤
方义:黄连泻心火,黄柏清下焦之火,黄芩泻胃火
咸入肾:中医所说的肾的概念要远大于西医。西医所指的仅是肾脏这个器官,而中医所说的肾,还包括先天和后天之精。所有补肾的东西,都离不开“咸”味,以补肾圣品鹿苁茸为例,细尝之,略有咸味,这也诠释了中医认为所有药物都根据五味归经的理论。咸味虽补肾,但过之则伤肾,这与西医认为的“过咸伤肾”,即钠离子在肾中过滤不了而伤肾,也相吻合。
甘入脾:脾主运化,五味中对应的是甘。当你感觉嘴中微甜时,其实是身体提示你湿气太重,脾的运化功能下降了;如果感觉很甜,则多会伴有腹泻。西医认为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中医则认为脾失运化是导致腹泻的根本原因,应用健脾利湿的思路来治疗。例:四君子汤+香砂 木香(理气开胃)。甜味入脾,因此,食欲不振时,可用甜味食物来引发食欲,但如果过甜,则会伤脾,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一般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即喝多,吃多,小便多,体重减少。消渴症分为上焦消渴,中焦消渴和下焦消渴,分别表现为饮水多,饮食多,小便多,并非三种现象都会同时出现。糖尿病的成因比较复杂,可以这样理解:胰岛素将糖运送到细胞,而一旦糖太多,就会送不完,脾胃功能就会出现问题。就像工厂中原料太多,但没有工人去操作,原料就堆积了,慢慢变质,腐烂,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总而言之,五类食物分入五脏,太多或不够均会引起五脏病变,需要根据体质来选择。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吐,肾为欠,为噫。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气,指的是五脏的气机。气主功能,因此五气的变化可以提示病变及帮助辨病。噫,与打嗝相似,但伴有胸闷气短。如果经常噫气,则提示心气不足,严重者甚至出现气喘。心因性与肺因性气喘有所不同,后者会有痰鸣音。咳嗽与肺有关,有湿咳干咳之分。无痰为干咳,有痰则为湿咳。干咳又可分为气管发炎引起和燥邪犯肺两种。还有一种特殊的咳:百日咳,其有一个标志性症状,即咳的时候有回声。治百日咳宜用百合,百部,川贝,桑叶,菊花,杏仁
案例女,18岁,肺结核8年,西医无效,转投中医。50年前的中国物资匮乏,医生用中药?,并嘱咐其每日食用两个鸡蛋(久病正气已虚,扶正祛邪)三月后复查,肺部空洞缩小并钙化。
肝为语,文中所指的肝病是肝气郁结之症,并非西医所说的肝炎之类的肝脏器质性病变。肝主木,主疏泄,喜调达,因此,一旦肝气郁结,就会产生许多疾病。女性尤其易因情志不畅,致使肝气不舒,从而引起一系列乳腺疾病,宜用逍遥丸。治则:疏肝理气。肝气的气机不畅就会多语,且多为重复之语,典型代表:祥林嫂。
脾为吐,吐的是酸水,泛指胃病。胃溃疡与胃炎是高发的两种胃病。两者病因病机不同,治则亦不同。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在胃壁表层的,面积相对较大的炎症。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因此,提倡使用公筷。胃炎可用黄连素和大蒜治疗,相较于胃溃疡是轻症。不按时进餐是形成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到饭点,胃发出饥饿信号,但你没有及时吃东西,而胃会照常分泌胃酸,其主要成分为盐酸,有极强的腐蚀性。胃酸没有食物来腐蚀,就会腐蚀胃壁,从而形成溃疡。如果把胃壁看成一张地毯,胃炎就相当于表面的毛被烧了一大片,而溃疡则是烧了一个洞,严重的就破了,因此,溃疡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胃穿孔的情况。
肾为欠,为噫:经常打喷嚏和打哈欠,则提示肾亏,精气不足。肾主气,因此,喘气也需考虑肾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多为肾气不足,稍一走楼梯就会喘气,宜用金匮肾气丸,肾阴虚则宜用六位地黄丸。
地黄丸组方思路及方义:三补三泻
三补:熟地黄补阴,淮山药补脾肾,山萸肉补肾
三泻:泽泻清下焦之热,丹皮泻血分之热,茯苓清中焦湿热
地黄丸加减方
1加肉桂,附片:金匮肾气丸
2加枸杞,菊花:杞菊地黄丸(适用于高血压,头风,头晕,视物模糊)
3加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用于清下焦湿热)
4加五味子,麦冬:麦味地黄丸
大肠,小肠为泄:腹泻一般是大肠,小肠的问题。
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注 溢:水肿
癃:癃闭
遗溺:遗尿
肾气不足,则尿多;肾阴不足,则尿少,甚至无尿。肾制约水气,中医将肾与膀胱功能相联系,西医是分开看的。尿多宜用六味地黄丸,无尿,水肿适用金匮肾气丸。
胆为怒:肝胆相连,肝气郁结,则为怒,宜用龙胆泻肝丸。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注 并:聚在一起
五脏所并:五脏精气相乘并于一脏,化生实邪为病
五脏精气相并之症:精气并于心而生喜笑;并于肺则生悲哀;并于肝则生忧虑;并于脾则胆怯生畏;并于肾则心悸擅恐。这是五脏精气相并之症,因虚而气乱相并。上述所有症状,均无器质性病变,而是气机紊乱而产生的问题。精气并于心会喜,喜伤心,痰迷心窍则为痴。经常可见精神病人会一直痴笑。而总是哭,则多为《金匮要略》中所说的脏躁症,一般多发于30-40岁的女性,宜用甘麦大枣汤。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脏所恶,泛指六*,联系临床表现,夏天心脏病高发;冬季则肺病高发;春季发肝病,易中风;长夏多腹泻;秋季一般阴亏,易发干燥性疾病。
五脏化液:心主汗,肺主涕,肝主泪,脾主涎,肾主唾,是谓五液。
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因此,血汗同源,汗出多,血粘度就会升高。肺司呼吸通鼻窍,所以说肺主涕。肝气不疏,就会想哭,即可说明肝主泪。涎和唾在中医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归的脏腑也不同。水样无泡沫的谓之涎,俗称口水;有泡沫则谓之唾,也就是平常说的唾沫。如果经常睡觉流口水,说明脾虚。还有人总喜欢吐唾沫,这其实非常伤精伤肾,应尽量避免这么做。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无禁,无令多食。
疾病所禁食的五味:辛味走气分,气病,不能多食辛味;咸味走血分,血病,不能多食咸味;苦味走骨骼,骨病,不能多食苦味;甘味走肌肉,肉病,不能多食甘味;酸味走筋膜,筋病,不能多食酸味,这就是疾病的五禁,要节制,不能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内,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阳病:高血压,中风等热病。阴病,属寒,风湿类疾病均属于阴病范畴。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提示夏天多阴虚,要养阴,冬天则多阳虚,宜补阳。痹症多从骨开始发病。风寒湿合而为病,谓之痹。如股骨头坏死,即是典型的阴病,治则:补阴的同时补肾阳(鹿苁茸,补肾阳首选)。同理,治阳病时不忘养阳。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癫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注 瘖:喑哑
五脏为外邪所扰的病变:病邪入阳分,则为狂;病邪入阴分,血脉凝涩,发生痹症;病邪入于阳,邪气搏于上,易发生癫痫类疾病;五脏阴经通于喉舌之间,伤阴而喑哑。病邪由阳入阴,病人多平静,病邪由阴出阳,病人多怒,这叫五乱。
邪气侵入阳分,则为狂,活血化瘀即可。若邪气侵入阴分,则病情较重,可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来理解。以感冒为例,外邪侵入人体的顺序依次是太阳(表症),接着传到少阳(半表半里),再到阳明(出现发狂),阴?,阴?,阴? 《伤寒论》中的伤寒指的是外邪,而非现代医学的伤寒菌。太阳病的治则是解表,解表药又有寒热之分。如遇大热,高烧不退,可用白虎汤,肺炎可用麻杏石甘汤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的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邪所见的脉象是:春天见秋天的毛脉,夏天见冬天的石脉,长夏见春天的弦脉,这就是五邪脉象,预后相同,都是死症。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藏精神活动:心为君主之官,藏神,主血脉,因此如果一个人神采不好,就需要养血安神,宜用归脾汤;肺藏魂,肝藏魄,若见人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则需调肝肺;肾藏志,表现为做事的勇气和决心;脾藏意,人一旦思虑多了,就会影响脾胃的吸收,甚至出现茶不思,饭不想的情况。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是谓五主。
肺主皮毛,因此,大部分皮肤病都与肺气宣发不利有关,调理此类疾病,按中医五行的思路,可以通过补脾来强肺,即培土生金。目前有湿疹的孩子很多,调理时需先调脾胃,再宣肺。一般先打虫,接着服用一段时间苹果粥养脾胃,最后可用一些中药如百部,苦参等来宣肺。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肝藏血,开窍于目,因此,久视伤血亦伤肝;久卧则气不行,以产妇为例,经常卧床,就容易胖,产褥期也是要适当运动的;久坐,血脉受压迫不流通,即伤肉,卧床病人生褥疮就是这个道理;人站着的时候,是脊椎受力,所以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因此中医养生不提倡跑马拉松。
五脉在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脉与外界事物相应的脉象:肝脉如弓弦,心脉如带钩,脾脉如代止,肺脉如秋毛,肾脉如沉石,这就是五脏的脉象。这部分做了解即可。
心主血脉功能的常见表现
心主(主宰、主管、主司之义)血脉的生理功能,首见于《素问·痿论》所说的“心主身之血脉”。其涵义,若合而言之,即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的生理作用。若分而论之,包括心主一身之血和心主一身之脉。全身的血,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而在脉中运行于周身,从而发挥濡养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全身的脉,均与心脏相连接,网络于周身,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故脉有“血府”之称。 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环无端,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与否,在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活动中至关重要,诚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因为“心主血脉”是针对心脏、血液和脉道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而有的,故这一系统功能的是否正常除取决于心气充沛与否外,还与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有关。如血液亏少,则血脉空虚,甚则血不养心;脉道不利,则血行不畅,甚则心脉痹阻。由此可知,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为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其外在表现主要是脉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的感觉等四个方面。这是因为心在体合脉,其华(生理功能在外表现的华彩)在面,开窍于舌,居于胸中的缘故。如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若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时,则脉象、面色、舌象等可见异常现象,心胸部也会出现异常感觉。如见面色不华,舌质淡胖,脉象无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者,多为心气虚损;面色晦滞,舌色紫暗,脉象沉涩或结代,(脉律不齐),心前区憋闷疼痛者,多为心脉痹阻。此外,心的其他病证,凡影响到心主血脉功能的,每可从上述四个方面得以反映。如心火亢盛(属实火)或心阴亏损(属虚火),可使心搏加快,脉道扩张,故均可出现面赤,舌红、脉数以及心胸烦热等症状。
如何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
心与脉管相连,脉管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腑也”。《六节脏象论》、《痿论》也分别说心“其充在血脉”、“心主身之血脉”。可见“心主血脉”是指心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气的作用。《素间·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现代医学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器官,在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期间,心脏都在不停地跳动,不断地将静脉流入心脏的血液以一定的压力射入动脉血管中,推动血液循环,这与中医学的“心主血脉”、“诸血皆归入心”的认识有一致之处,同样深刻地说明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动力作用。 心与脉管相通,心气推动血掖在脉管中循行,所以心气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应出来。例如,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脉运行畅通,其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为之正常。反之,女区心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表现心悸,脉细无力或涩,甚至节律不整而有结代现象。若心血瘀阻,则可出现心胸闷疼、颜面、唇甲青紫等现象。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皆指心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是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心灵论”脱胎而来的。这种用“心”来代表人的思维、意识活动、不仅在中医学中如此,哲学上、文学上也是如此。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直至今天专门研究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学科、则称之为“心理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民间常说的“耳不听,心不烦”、“心神不安”等等,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意识器官来看待的。正因人的思维、意识都由心主宰,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古人之所以说“心主神志”,是认为神是以精血为物质基础的。《内经》中说“心主血脉”、“脉舍神”,李东垣《脾胃论》说:“凡忿怒、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故也。心脉者,神之舍,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引文前部分说明精神情志与心的关系,后部分明确说明神依靠血液的濡养,血液依靠神的支持。另外又“肝藏血”、“肾藏精”、“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所以也都与神志有关,只是由于心主血脉便强调了心与神收关系。《灵枢·邪客篇》中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在《本神篇》中又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说接受外界事物,并给予相应反映,这一功能是由心来完成的。 正因为“心藏脉、脉舍神”,所以“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心血的盛衰及其变化,常影响,神的改变,而心神的变化也常常使“心主血脉”发生异常。如:心血不足,可表现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神志的异常,当以养心血安心神治之;又如营血有‘热,反映于神志上,则可能表现为神识昏迷,澹语狂言等,又当以清心安神治之。反过来,若因某种原因精神受 神不安宁,也可引起心血在脉中流动加速,表现脉跳速率增加等。 下面就“心主神志”来谈谈中医对“脑”的认识。古人将脑称为“奇恒之府”,为“髓之海”《素间·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张隐庵在《脉要精微论》注解中说:“诸阳之神,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腑”。此外在《灵枢·大惑论》、《海论》中亦分别谈到了视觉听觉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脑的关系。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清代王清任又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考证,提出了“灵机记性在脑者,……;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把思维记忆、视觉、听觉、嗅觉、语言等功能归属于脑、这是中医学对脑的功能较全面的论述。 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分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时,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之本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他已将“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区分开。以此分析《素间·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便可知所谓“主”并非血肉之心,实是指中枢神经—大脑功能而言。
怎样理解心主血脉 其华在面和开窍于舌
意思就是说,血液之所以能够在脉 道中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情志)的推动,其版华在面:如果你权的心气虚则面色枯槁无华,长红血丝,长斑血不上容,血行不畅,严重的则面色青紫,开窍于舌:比如上火啦,那么你伸出舌头来看看,如果说舌尖发红,那么说明你心火亢盛,如果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就会引起尿少,排尿灼热,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
维持心主血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利
什么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哪些因素有关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功能。 血,指血液。全身的血液。脉,指血脉,血液运行的通道,与心脏相连,网络于周身。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主血:心主血功能包括推动血液运行和参与血液生成两方面。 一是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心脉自身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虽与五脏密切相关,但心的搏动泵血作用最为重要,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以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致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致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二是心参与血液的生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主要是指饮食水谷经脾胃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生为营气和津液,心为火,火色赤,营气和津液入脉中,经心火(即心阳)的“化赤”作用,变成红色的血液。 2、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脉,即血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与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充沛。其次,是血液充盈。第三,脉道通利。当然,肺之助心行血,肝之主疏泄调畅气机,以及宗气的盛衰,均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 由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位于胸中,所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反映于脉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感觉等方面: 若心之气、阳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可见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等。 若心之气、阳不足,血液亏虚,或脉道不利而血流不畅,则脉象细软无力或结代,面色无华或晦滞,舌色淡白或紫暗,并见心悸、怔忡等;若心脉痹阻严重,则见面、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甚则刺痛,脉细涩或结代等。 若心之气、阳亢盛或阴虚火旺,又可见脉数、舌红等症。
心主血脉
心有泵血功能,组织液由动脉血中渗出形成经络,人之生存无非气与血。
什么时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唯一条件
什么是心如血脉功能正常的唯一条件?这道题我答不上来,请医师给解答吧。
心肝脾肺肾 各主什么?
本文2023-10-17 14:41: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