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多大年纪在位?在位多少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商纣王多大年纪在位?在位多少年?,第1张

帝辛(前1075年--前1046年),名受,号帝辛,帝乙之子,后人亦称殷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都朝歌。帝辛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

帝辛继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曾深山练兵,铸造兵器,率重兵征服东夷。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使先进的中原文化向淮河、长江流域传播,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殷朝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帝辛便修建仓库,储粮聚宝。《史记》云:“厚赋锐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征服东夷的胜利,使帝辛逐渐骄傲恣肆,专横跋扈,特别是晚年,好酒*乐,不理政事。曾在朝歌设肉林、酒池,寻欢作乐。群臣进谏不纳,为此其叔父比干被杀,庶兄微子逃离,太师箕子佯狂。但宠爱妃子妲已,唯妲已之言是从,肆意残杀无辜。

后,周武王联合庸、蜀、羌、 微、彭、濮等族,带兵数万,与帝辛兵会战于牧野(朝歌城南至卫辉市)。帝辛仓皇组织奴隶兵应战,前徒倒戈,败回朝歌,登鹿台蒙珠玉衣自焚而死。其子武庚将其葬于淇河西岸,今遗址尚存。

纣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暴君,与夏桀并论。这一段历史,后人加上幻想元素,写成了《封神演义》,又称为《封神榜》。不过,有观点认为,很多对帝辛的方面评价,存在历史递增性。先秦文献对他的指责并不多,甚至有些文献称赞纣王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是难得的英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各种各样对他不利的指责越来越多。子贡也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此言有一定道理。

商汤是商朝的第一个国君,商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历经五百余年,他们之间一定有血缘关系,但不会是直接的爷俩,500多年有20多代人的变迁。

在距今三千一百年的殷商末年,曾出现过一位身材高大,力大无穷,能徒手与猛兽格斗的古代“超人”。他的才智足以对复杂事物迅即作出准确判断,他的气力足以托梁换柱,能一手抓九牛尾巴,将九牛拉得向后倒退,即史书上所载的“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抚梁移柱之力”。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域拓展至长江流域,又经营东南,传播中原文明。 这位智勇双全的古代“超人”,便是被后世搞恶成“纣王”的商朝末代君主帝辛。 《史记·殷本纪第三》记述帝辛是“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虽非长子,却深得父君帝乙喜爱,被立嗣继承君位。帝辛即位后,废除杀戮奴隶旧制,让奴隶为社会创造财富,还使用奴隶参加国家公务。他改变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实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开始使用耕牛、灌溉排水等农耕技术,使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同时,大兴手工业,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中兴盛世。因此,孟子认为帝辛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那么,各类古籍中有关帝辛暴虐的记述又源出何处呢?郭沫若认为“后人是深受周人宣传的毒。”常见有网友愤然而言:谁又在搞恶历史!说到搞恶历史,“超人”帝辛就被周人彻底搞恶、甚至妖魔化了。人家帝辛本名受,却偏偏称其为纣王,“纣”意或“贱仁多累”,或“残义损善”。取代殷商的周室御用文人们,从名称上即把帝辛妖魔化为“纣王”,弄得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好腆着老脸说“天下谓之纣”。什么“天下”,周室的“吹鼓手”而已。如此贬损的意图自然是让世人觉得帝辛暴虐昏庸,武王伐纣便是兴“正义之师”,周室取代殷商更是人心所向。 于是,几千年来,人们讲到商朝覆亡,往往归咎于古书上所载的纣王荒*无道,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宠幸妖妃,剜忠臣心,设制炮烙……这纣王的罪恶竟像“滚雪球”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多,最多达70余条。而帝辛的历史功绩则被完全抹杀了。奢侈荒*、镇压反叛、剪除异己,本是历代帝王的共性,却让这位“纣王”独领风骚。明人的小说《封神演义》,更是把商纣王写成有史以来头号暴虐魔王。历史演义对正史的“搞恶”,往往使后世之人用文学形象取代历史形象,而且是根深蒂固。演义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本人认为应该是尼禄,他是古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是古罗马乃至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残酷暴君。被誉为“人民公敌”。

  《史记》中的商纣王

  帝纣资捷辨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战,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纣愈*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太师,太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编辑本段]纣王时期的军事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由于周方国在西部行征伐之权,国势迅速强大,自周侯季历至西伯姬昌仅仅两代,周方国开辟的领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过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一场,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文王的统一大业将就此完结,而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可能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方国得以重整旗鼓。

  在对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象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尸体抛向空中,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东夷人的部队大部分做了俘虏

  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奇兵突袭,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战也打得惨烈非常,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奴隶与囚徒们临阵倒戈,周武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赢得了胜利。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周武王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听信妇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其实很多在我们现在对历史商所有帝王看来,这六条根本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可以并不认为是罪状。

  公元前1046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 濮、蜀(均居今汉水流)、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今河南孟县南)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 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一说70万,殊难相信),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复国无望

  西元前1027年,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今河南商丘)以祀殷后,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武庚却不甘心做周的臣子。周初,武王死后(西元前1026年),其子成王年幼(13岁),周公摄政(称咸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因封地在周,称周公,后封鲁国,但未到鲁即封。他辅佐武王伐纣曾两次东征,并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制礼作乐,是我国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西元前1024年,武庚联合了管、蔡二叔以及商的属国奄、徐、楚等十几个国家一同向西进军,反周阵营声势浩大。如《尚书大传》云:“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管叔鲜,文王三子;蔡叔度,文王五子;霍叔处,文王八子。事监视商朝遗民,故谓三监)周公旦在千钧一发之际,于西元前1023年举兵东征,平定叛乱。西元前1022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50国;管叔鲜被杀,将蔡叔放逐,霍叔被废为庶人。把微子(纣王兄)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以后为宋国,都于商丘。武庚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称为禄氏。武庚战死,叛乱平定,殷人见复国无望,只好纷纷出逃。

  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时的龙涎,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

  事实上,历史上这类女子多被冤枉,商纣王时的妲妃也算一个,把一个政权的灭亡完全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欠公允的。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自焚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帝辛暮年热中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确实是事实,说纣王“惟妇人之言是听”,就是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这一条罪状,并不切合实际,因为商代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政治决策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妲己只能算是商纣王晚年生活的伴侣,对妲己,商纣王谈不上言听计从,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妲己的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

  如果说苏妲己有罪,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嫔妃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己是亡国的祸水,也未免太高抬她了。其实,她是完全做不到的。妲 己----商纣王妃

  当时的商朝,已经从游牧社会进入农牧社会,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把,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宫廷如此,民间也是这样。

  妲己进入帝辛的生活领域时,正是商朝国力如月中天的时候,那时新的都城正在风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县)建造起来,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也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离宫别馆,次第兴筑,狗马奇物,充盈宫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植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终于在妲己这个小女人的导引下,寄情于声色之中。

  就在帝辛宠爱妲己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在古公时代,便有了东下图商的企图,《诗经》中的《鲁颂》中有这么一段;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镇商。”

  事实上对付强大的商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直传到姬昌,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开始沿黄河东下,把触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他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竟然感于妲己的美色,展开热烈的追求行动,因而触怒帝辛,把他剁成构酱,赐食姬昌,并把姬昌囚禁在安里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帝辛纳贿,才获得释放,种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们似乎都刻意地在经营东南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忽略了雄踞两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并吞了泾、渭平原上的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风归附,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的中心地区。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迁到渭南的丰邑(今陕西鄂县),一面整军经武,一面展开对帝辛的宣传攻势,重点放在污蔑妲己与丑化帝辛上。说妲己是一个骄奢*逸的妖孽、心肠毒辣的蛇蝎美人;说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残酷昏*的暴君,归结到“唯妇言是用”的傀儡。

  姬昌死亡,由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继位,他的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有贤德,多才艺,对于政略的掌握和战略的运用都十分娴熟,争取马国、离间商朝君臣、争取民心与鼓舞士气,自封其二哥姬发为周武王,贬抑帝辛为商纣王,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朝的新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衍率领一批东南灵人组成的军队,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周人望见商军整齐的阵容和精良的装备,先是为之胆怯不已,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眼看大势已去,举火自焚而死。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自焚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殷纣王(辛)是商代最后一王、古代著名的暴君,他专横独断,奢侈*逸,宠妲己,筑鹿台,整天“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寻欢作乐,又创制酷刑,残害忠良,最终众叛亲离,为周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当时机成熟,周武王会集了各诸侯国和少数族部落,向商王朝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商军尽管人数不少,但前锋部队大多是被拉来的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因此纷纷掉转武器,临阵倒戈。殷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自焚于鹿台之上。

商纣王是自焚而死的吗

殷纣王自焚而死,是有史料记载的。《逸周书•克殷》曰:“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又据上书《世俘》篇记:“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琐五环身,厚以自焚。”

然而,《克殷》篇又有如下记载:“(武王)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县(悬)诸太白。”《史记•周本纪》也有相似记载。

上述记载显然有矛盾之处,既然已自焚于火,又怎能斩首悬旗?有人以为,殷纣王自焚前,不仅用“天智玉谈五环身”,还加上了四千庶玉,“厚”以自焚,所以,尸身能够不坏,才使得武王可以又斩又射。然而,此说也有可商榷之处,因为《世俘》篇记:“凡厥有庶告焚玉四千,五日,武王乃俾于千人求之,四千庶玉则销,天智玉五在火中不销。”这就是说,即使殷纣王“环玉自焚”,但四千庶玉全被大火烧尽,乘下的天智玉琰五是不可能屏遮全身的,因此,殷纣王的尸身必然化为灰炬,周武王对他应是要斩不能的。

或许,殷纣王的尸身未及全部烧毁,周武王的军队就已经冲进了朝歌。即便如此,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疑问:对一已死之人何必又斩又射又悬之太白之旗?《史记会注考证》引崔述言:“圣人之伐暴,以救民也,非仇之而欲甘心焉者也。桀虽虐,汤放之而已。使纣不死,武王必不杀纣,况于已死而残其尸……武王圣人也,安有已死而残其尸者哉?”

洪迈在《容斋随笔•汲冢周书》中也说:“夫武王之伐纣,应天顺人,不过杀之而已。纣既死,何至枭戮俘馘,且用之以祭乎?其不然者也。”持这一观点的还不在少数,这是因为,在儒家学者心目中,周武王是圣明之君、仁义之人,据说他举兵伐纣之时做到了“兵不血刃”。因此,说他会残暴到毁人尸身的地步,这是人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那么,既然大家都认为武王是仁君,为什么《逸周书》《史记》会作出“斩之以黄钺,折县(悬)诸太白”的记载呢?或者,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先秦典籍中,殷纣王被斩首悬旗的记载习见,《墨子》《荀子》《战国策》《贾谊新书》等都有类似记载。

《尸子》的记载尤为明确具体:“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亲斫殷纣之颈,手污于血,不温而食。当此之时,犹猛兽者也!”这是一个血淋淋的杀人场面,而且能够“手污于血”,说明武王斩的不是死尸,是活人!

有的典籍则记载着殷纣王被擒。如《韩非子•喻老》记:“文王见詈于玉门,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吕氏舂秋•简选》:“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事于牧野,而纣为禽。”《竹书纪年》等也有相同记载。

商纣王到底是自焚、被擒,还是被斩首

过去,人们多认为殷纣王战败是因为前徒倒戈,也因此引出周武王兵不血刃大获全胜的结论。经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周武王伐纣并不是势如破竹的。战前,殷纣王“发兵七十万以拒武王”,《鬻子》甚至说:“纣虎旅百万。”如此众多的强兵,不战自溃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所谓前徒倒戈,并不是全军投降,《史记•周本纪》说“纣师皆倒兵以战”,说明倒戈的只是殷军前锋,而后面的部队还在拼命抵抗倒戈的兵马和周师的进攻。

再说,殷纣王并不是等闲之辈,他勇猛超人,且手下有费中、恶来、崇侯虎等武力高强的心腹以死相斗。因此,牧野之战是经过你死我活的拼杀,正如《周书•武成》所说的是“血流浮杵”0《逸周书•世俘》还记载战役的结果:甲子日当天,周军就献上大量的俘馘;占领殷都以后,武王又派重兵追杀党附于殷纣的各诸侯国,前后杀人“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虏“三亿万有二百三十”人。当然,这是个被夸大的数字,《逸周书》的记载是想显扬周武王的威烈,但又正好说明,武王伐纣“兵不血刃”说是不能成立的。

牧野之战既然激烈残酷,殷纣王很难独完其身,不受伤害。《逸周书•世俘》露出端倪说:“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咸刘,即绝杀,就是说,殷纣王在战场上就被杀死了。死于战场,必然要被斩首示众。

这时候将纣王的头悬之太白之旗,既激励讨纣联军的士气,又动摇商朝将士的军心,作用巨大。若是纣王自焚于宫中,周军已大举入城,百姓已夹道欢迎的时候,再来斩尸悬头,除了炫耀,还有什么实际价值呢?

还有一个旁证,《逸周书•克殷》说:“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武王乃手太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当时,武王还没有进商都,何以知道殷纣王自焚?诸侯又贺从何来?而如果是纣王在战场上被斩首悬旗,武王挥动太白指挥大军奋勇追杀,各国诸侯见纣王之头在旗上,纷纷向武王道贺,这才顺理成章。

因此,殷纣王自焚说很值得商榷,它很可能是儒家学者掩盖周武王的血腥杀戮的粉饰之词。

商纣王是不是暴君

商纣王和妲己的墓在哪里

帝辛,子姓,名受,沫邑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商纣王的残暴表现有:

1、其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

2、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

3、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商朝西部诸侯国尤其是周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的负担;

4、今殷墟遗址有大量人殉坑,埋有大量被殷商贵族残忍杀害的战俘或敌对方的自由民,这本身就说明殷商贵族包括帝辛之不仁。殷商贵族在亡国之前就已臭名昭著,不得民心。

在《封神演义》这部小说里商纣王就是邪恶与残暴的化身,他荒*无道,宠幸妖女苏妲己,杀害忠臣比干,囚禁王叔箕子,又筑鹿台和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以至于天怒人怨。后来武王伐纣,一路高歌猛进,走投无路的纣王只得在鹿台自焚而亡。

因此后世也出现了一个成语“助纣为虐”,可见 历史 上一直把纣王定性为一个暴虐的君主。不过商朝毕竟是半信史时代,有关纣王的事迹当时并无文字记载,而这个人物形象的日益丰满都是因为后世的不断在创造。所以 历史 上的纣王是否真如传说中的那样还不能确定。

比如“商纣王”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周朝给起的,商朝的君主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个帝字,纣王原来的名字应该叫“帝辛”,而周朝人之所以给他起了个“纣”的名字,其实也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商纣王的这些罪行是后世不断累加上来的,让人怀疑后人以夏桀为原型创造了商纣的形象。

对于商纣王的罪行最早揭露的是《尚书·牧誓》,这里罗列了商纣的四大罪状:“惟妇言是用”、“轻视祖宗祭祀”、“轻视同族兄弟”、“收容并任用罪人”,也就是说商纣王的原始罪名也就只有这四条,并没有诛杀囚禁大臣,以及炮烙、酒池肉林之类的。而对于纣王的那几条大罪,也是后人凭想象添加上的。

比如比干之死,在春秋时期只说到“比干谏而死”。而后比干的死法就愈加丰富多彩了。比如战国时屈原说比干是被投水而死,吕不韦的门客说比干是被剖心而死。而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更是骇人听闻,说纣王想满足妲己的好奇心,看看比干的心是不是七窍玲珑。

对于“酒池肉林”和“炮烙”之刑,在史记之前的史书里不见任何记载,而给他加上这些罪名的是战国思想家韩非,他写道:“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不过韩非毕竟是个思想家而不是 历史 学家,而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在《史记》里引用了这个说法,又添油加醋说“男女裸奔其间。”而司马迁也是一半史学家一半文学家,他的《史记》里很多都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叙述,并不一定与真实的 历史 等同。

还有就是纣王所筑鹿台的高度,韩非只说“广室高台”,而西汉史学家刘向却给出了具体高度,“大三里,高千尺。”而后西晋的医学家兼史学家皇普谧又把“高千尺”改成了“高千丈”,相当于三千多米,这样的建筑即使现在的技术也造不出来,更何况是远古的时候呢?再说即使造出来了,当时又没电梯,纣王恐怕爬到一半就得累死了。

还有就是妲己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完善之中的。从最初《尚书》中讨伐纣王时所说的“听信妇言”到《国语》的“妲己有宠”,到《吕氏春秋》中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妲己的形象由一个普通妇人变成了祸乱朝政的红颜祸水,而到了《封神演义》里则成了狐狸精变的妖女。由此可见,无论纣王还是妲己,其形象是经过了历代文史工作者的加工创造,与其说是个 历史 人物,还不如说是个文学人物,是典型的文学作品里的反面角色。因此后世所描绘的纣王那些恐怖的罪行,都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而已。

那么 历史 上的商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按《史记》上说,纣王是个猛人:“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也就是说纣王博闻广见,才思敏捷,身材高大,体力过人,能和猛兽搏斗。所以纣王很像后世的项羽,力大勇猛,又能征惯战。

纣王所建立的最大功业就是对东夷部落的统一。东夷就是现在的山东、江苏一带及长江、淮河流域。 历史 上的东夷族曾经十分强大,是仅次于中原华夏民族的第二大民族。而东夷族和华夏族之间屡有交战,始终是一大隐患。而纣王下定决心彻底解决东夷,为此举全国之兵征讨。最终平定东夷,先后征服了赤夷、白夷等九个东夷最大的部族及湖北北部的南方九苗,将其纳入华夏民族版图。又把东夷各部落分割成五十个小国,使得东夷这个统一的部落联盟不复存在,将困扰中原一千余年的东夷问题彻底解决。

纣王的另一大贡献就是选拔重用当时处于 社会 最底层的奴隶。《尚书·牧誓》里有这么一句话:“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欲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意思就是说纣王放着自己家的兄弟不用却重用那些犯罪逃亡的人,让他们当大官。其实这不仅不是罪状,反而体现出纣王选拔人才的不拘一格。要知道在奴隶 社会 里一日为奴,终身为奴,而上层人物永远都是奴隶主阶级,官位也是这些贵族阶级的子弟世袭,而纣王能够打破利益集团的垄断,给底层人士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得不说是个伟大之举,也是开创了 历史 的先河。

那么,商纣王帝辛到底是不是暴君呢?我认为,不是。帝辛有过,有亡国之过,在执政期间所犯的错,包括改革和四处征战,造成了国力衰退,最终酿成了亡国惨剧;帝辛有功,有万世之功,开疆扩土自古为最大功绩,没人可以磨灭帝辛这项彪炳千秋之功绩,足以称其为中国 历史 上有杰出贡献的一代雄主。

最后,附上伟人对帝辛的的评价: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 历史 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不管是封神演义里还是流传下来的文献记载,纣王是暴君,而不是昏君!

在封神演义里,纣王的暴躁被演绎的淋漓尽致。一言不合就要杀人。

苏护题诗反商,纣王马上派兵去攻打!

因为妲己一句话,纣王直接派人对姜皇后炮烙双手,最后还剜去她的双目!

对待自己的两个儿子,纣王依旧是下旨斩杀,毫不留情,这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残暴。

对待自己的原配和亲手儿子,纣王都能如此残暴的痛下杀手,可见他的骨子里就是残暴的!

虽然纣王如此的暴躁,但他却绝不是昏君!

封神演义的作者数次描述了纣王是个聪慧的天子,而纣王的聪慧,在封神演义的故事情节里也有体现。

而此时的妲己已经进宫,虽然纣王沉迷酒色,但还依旧保持着清明的头脑。

当时云中子看到朝歌有妖气,求见纣王并给他松木剑除妖。

刚开始,纣王懒得搭理云中子,但通过一番交流,聪慧如纣王感觉到了云中子的高深莫测。

原文描述,纣王闻言,转怒为喜曰:“方才道者见朕,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今所答之言,甚是有理,乃通知通慧之大贤也。”命左右赐坐。

就仿佛对牛弹琴一般,纣王不够聪慧,便理解不到云中子话中所言之意。但纣王理解了,由此证明他并不昏庸,还知道礼贤下士。

在比干和商容之一再奏请纣王临朝听政之时,纣王不耐烦的说道:“二位丞相之言甚善,朕岂不知?但朝廷百事,俱有首相与朕代劳,自是可行,何尝有壅滞之理!纵朕临轩,亦不过垂恭而已,又何必哓哓于口舌哉?”

纣王其实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他是沉湎酒色不假,但他上朝也只不过是听政罢了,实际上朝廷百事商容和比干都能代劳。

很显然,商朝这一众大臣不是真的有事来请纣王,而是纣王天天不上朝沉迷酒色的举动与他们的价值观不符,他们看不惯。仔细想一下,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纣王来了也就听听,干嘛非揪着纣王不放呢?

也因此,后来便引得纣王残暴起来,开始诛杀这些忠心的大臣们!

那么商朝最主要的灭亡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圣人的算计!

圣人为了封神大战,早早的就在算计纣王。

二是纣王失去了民心!

纣王诛杀几个大臣对铁桶一般的商朝江山没什么影响。因为大臣的生死对平民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要的只是更好更安稳的生活。

商纣王多大年纪在位?在位多少年?

帝辛(前1075年--前1046年),名受,号帝辛,帝乙之子,后人亦称殷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都朝歌。帝辛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