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5:既然已经知道“伪古文尚书”共25篇,为什么《十三经注疏》中不把《尚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6收藏

问题5:既然已经知道“伪古文尚书”共25篇,为什么《十三经注疏》中不把《尚书?,第1张

今天的阮元的《十三经注疏》里面的古文《尚书》是“伪”古文《尚书》。这是东晋出现的一部假冒孔安国的名义传(注释)伪造的《古文尚书》。

此话怎讲?古籍能保存到现在都不容易,西晋永嘉之 乱,天下大 乱,司马家这样的皇族尚且性命堪忧,更何况普通人。五马过江,只有一个人站住脚跟,这就是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典籍很多也是遭此一劫,《尚书》命运也不好,后来官方希望恢复文教方面工作,需要典籍就征求民间的古籍善本。

豫章内史梅赜献上一部标为孔安国传的《古文尚书》十三卷,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后代学者考证与汉代流传版本大致相同,其余二十五篇有水分,多半是东晋人伪作。

注疏是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对于文章或书籍正文做解释的文字称为注,或注解、注释,对某些典籍、古文献做注始于汉代。

词目:注疏

拼音:zhùshū

例如:《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又称《论语注疏解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二十卷。《论语注疏》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吸收了北宋以前人的注释,保存了不少古注。

按照训诂学的传统,古人注疏向来遵循“注不离经,疏不破注”的原则,人们对“增字解经”向来是非常忌讳的。这一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臆说与生造,但另一方面也有辞费啰唆,甚至知错不改的时候。

扩展资料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先秦是我国学术昌盛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流传下来大批典籍、文献,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史料的缺遗和分散,汉代人已很难读懂,从而一些学者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

注解又有传、笺、章句等名称。传,有转授、相承师说的意思,一般指阐明经义;笺,是说明作者的用心,或断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节句逗;它们是各有不同角度的。

及至唐代,许多汉人的注解也已不易理解。于是产生了新的注解形式,即注解者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的注解,也就是总的加以疏通,这种注解称为“疏”,也称“正义”,如《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等。

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别印行的,后来则合为一本书,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后疏,合称注疏。 

汉代学者主要是注解经书,后世历代学者对许多重要古籍均从事了注解工作,注解的内容、范围、体例也日益扩展和完善,如所注的范围有词语的音义,来源;引文、典故的出处;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实的考证;以及划分段落,串讲大意等等。注解的方式又有夹注、脚注、篇末注等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