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背后都有一种兵器
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营盘就是军营,有时也称为兵营,是军队驻扎的场所。
相传公元前26世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参战人员在野外环绕而居,由师兵防卫,这是军营的雏形。随着战争样式的变化,周代军队开始使用营帐宿营,四周围绕战车作营垒。营垒在春秋战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起初用带刺的植物构筑,后来采用立木、夯土或垒石等方式,使得营垒更为坚固。
赤壁之战时,曹操和东吴军队都设置了规模很大的水营,官兵可以食宿在战船上,同时进行军事训练。明代在宁海卫建立的五总寨,兼具水营和陆营,不仅构筑了水寨、城寨、瞭望台和烽堠,还建造了营房、演武操练场、码头和修船厂坞等设施。
中国古代军营通常部署在三种地区:
一是都城附近。历史上各个朝代为保卫皇帝和朝廷,通常在都城建造军营,供警卫部队居住。西周在镐京部署了供“宗周六师”住宿的军营,汉文帝在京城西部部署了“细柳营”,北宋则在东京城北建设了有数千间营房的军营,清代卫戍京城的八旗军也在城内外建设了许多军营。
二是长城沿线关隘要地。汉代在玉门关西40里处建设了储备粮秣的大方盘城;明代在长城山海关至居庸关段先后建设城台1000余座,每座城台由敌台(配置60名官兵)、墙台(配置14名官兵)和战台构成。
三是州府郡县等驻防地区。北宋在边境地区构筑堡寨,每座堡寨由500名军人驻守;元代曾在浙江蒲城建设1000余间驻军营房。
按照平时、战时条件不同,古代军营的布局有很大区别:
平时军营四周用土墙围筑,内部建有指挥议事用房、单身士卒住房、随军眷属住房、粮秣辎重库房和马厩等,并有水井、水池、练兵场等设施和场地。
战时军营采用营帐组成居住小区,各小区之间用道路连接。军营外部围绕营垒,并开设营门(亦称辕门或军门),警戒十分森严。
随着热兵器的出现,以及建筑水平的提高,军营布局原则和营房建筑发生了很大变化。古代军中营帐发展成先进的军用帐篷,传统的营垒也因抵挡不住热兵器的攻击而不复存在。
先秦之时,秦国为“四塞险固”之地。所谓四塞,包括函谷关、 武关 、 大散关、 萧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秦汉史中,关塞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如今,关塞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总能令人想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浑。而关塞文化中著名的“秦之四塞”,就是秦人崛起和统一的根。
古都西安,位于渭河南岸,这片土地因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称“关中之地”,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而四关即被称为“关中四关”,又称“秦之四塞”,可以说触摸到了四塞的根,就是触摸到了长安历史的灵魂;怀古四塞,等同于感悟秦汉雄风。
四塞俱是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占据四塞之险,最终平定天下,统一六国。近距离感悟四塞,触摸历史遗迹,感受秦汉雄风,是每个陕西人的深切愿望。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函谷关无疑是四关中最知名的隘口,我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当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让函谷关大名鼎鼎。而大秦王朝出函谷灭六国更是闻名遐迩。它地处长安古道,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
如今,当年的战场已经被众多楼宇等取代,人们在楼宇、庙台和碑林间隐约可以寻觅到当时函谷关残存的雄风,座座石碑间流落着千年历史的沧桑,让访客依稀可以感悟到时空的扭转带来的繁华与失落。 如今的萧关有些悲凉地屹立在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上,它曾是关中的北大门,入关经环江、马莲河、泾河直抵关中。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古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但是,秦时的宫阙今天早已化作万顷黄土,萧关古道不可避免地变得破败,历史的豪迈脚步在这里只短暂停留了片刻,就奔赴而去了,现在只能依稀辨认出当年的一点点痕迹。
范仲淹的“堡寨政策”,是以加强防御能力为目标,在边境线上,增筑堡寨,以屏障旧有重要城、镇,使边境防守更为巩固;还主张以攻为守,伺机即攻取边界和要害之地,大筑堡寨,加以坚守,敌人若来,即派斥候,召援兵,并坚壁清野以困敌军,敌军人少,则扼险设伏以待,这样一步步地进取。
汉字背后都有一种兵器
本文2023-10-17 16:36: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