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手抄报内容有哪些?
中医药手抄报内容如下:
我国中医药科研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成果轻保护的现象。由于部分科研人员专利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动性,致使很多经过长期经验研究总结出来的有效中医药疗法、方药等被公开,形成无偿使用、产权不明的局面,最后很多中医药知识财富流失或被占据我国中医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市场轻保护的现象。
一些中医药企业对知识产业中的产权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企业认为市场推广宣传比商标和专利重要。宁愿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宣传。也不愿意投资专利申请和产权保护:有的企业为了吸引外资,以牺牲知识产权为代价,将中医药知识和外商共享,以技术换取资金,使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缺少了独有的竞争力。
比如 2001 年的金龙胶囊遭剽窃的事件,这是我们要引以为鉴的。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中医药知识作为一种传统知识,具有其特殊性。我国《专利法》对中医药专利保护的范围小其中规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成为专利权的客体,这使得传统中医知识很难获得专利权并得到法律的保护。
《专利法》中要求申请保护的专利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审查严格。门槛过高。操作困难。另外我国专利制度所采取的是一种先公开后保密的政策,即在授予专利之前,新专利的详细内容将被公开,这对于中医药知识是不利的,一旦被公开就容易被仿制。这些大大削减了中医药企业和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保护产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医的由来介绍: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习惯上中医指汉族的医学,而中国传统医学还应包括藏医,蒙医,壮医,彝医等等。
中医的特色是: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经络,脏腑,气血为形态功能基础,七情六*为病因,阴阳失调,邪正相争为发病主要矛盾的独特理论体系;以药物内服外治,针灸,推拿,气功等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治疗手段。
以及体现中医整体观点,包含理,法,方,药的“辩证论治”临床治疗原则。中医在日本称为汉医或东洋医学,在朝鲜,越南称为东医,已成为这些国家具有其民族特点的传统医学。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拊”字,《说文解字》说:“拊,揗也”,“揗,摩也”。甲骨文中还记载了为王室成员按摩前进行可行性占卜的过程,并记录了3位专职按摩师的名字。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异论》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见当时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手法已经被较为广泛地应用。此外,《黄帝内经》还有多篇涉及推拿治疗的记载。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气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脉,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灵枢九针论》说:“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1973年,在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三号墓的文物中有帛书十种,竹木简四种,《五十二病方》是其中最重要的医学文献,其墓葬年代为公元前168年(西汉初年)。《五十二病方》所涉及的推拿手法有按、摩、蚤挈、中指蚤、括、捏、操、循等十余种,所治疗的病种有腹股沟疝、白癜风、疣、虫咬伤、皮肤瘙痒、冻疮、外伤出血、癃闭等。
《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撰写的经典之作。《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风邪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伐;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膏摩即在施治部位涂以某种膏药再进行推拿治疗的一种方法。可见推拿疗法已经成为医圣张仲景当时用于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藏经》和《华佗神医秘传》是后世医家托名汉末名医华佗的名字而编写的,书中对推拿治疗的机理和禁忌证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认为推拿“可以驱浮*于肌肉”,而“外无*气勿按摩”。否则,“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随肌肉,久留未消”,“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人肌肉胗胀,筋骨舒张”。
《肘后救卒方》是晋代医家葛洪所编著,经后梁医家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更名为《肘后百一方》,此后金代医家杨用道摘取《类证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再次更名为《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根据《肘后备急方》的记载,这时的推拿手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书中介绍了:“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手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
令去床三尺,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以及“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
未愈更为之”。此法即后世所说的“抄腹法”和“捏脊法”。前者可用于治疗肠扭转和肠梗阻,后者广泛应用于小儿疾病的治疗。《肘后备急方》所介绍的推拿疗法的适应证有:卒心痛、卒腹痛、卒中恶死、卒中五尸、霍乱转筋、时行发疮、口僻、风头及脑掣痛、脚气、反胃、风热隐疹、蜈蚣咬伤、四肢疾病、支节麻痛、瘫痪不遂、风湿痹痛、肌肤不仁、手足拘屈等。
《肘后备急方》首次对我国晋代以前的膏摩法进行了总结,膏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卷八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具有代表性的膏摩方有:裴氏五毒神膏、苍梧道士陈元膏、华佗虎骨膏、莽草膏、扁鹊陷冰丸、丹参膏、神明白膏、赵泉黄膏、牛蒡摩膏等。历代广为流传的苍梧道士陈元膏即出于此。《肘后备急方》说:“苍梧道士陈元膏,疗百病方:当归、天雄、乌头各三两,细辛、川芎、朱砂各二两,干姜、附子、雄黄各二两半,桂心、白芷各一两,松子八两,生地黄二斤,捣碎取汁。十三物别捣,雄黄、朱砂为末,余呋咀,以酽苦酒三升,合地黄渍药一宿,取猪脂八斤,微火煎十五沸,白芷黄为度。绞去滓,内雄黄、朱砂,搅令稠和,密器储之。腹内病,皆对火摩病上。日两三度,从十日乃至二十日,取病出差止。四肢肥肉,风瘴,亦可温酒复之,如杏仁大一枚。主心腹积聚,四肢痹躄,巨体风残。百病效方。”
根据《肘后备急方》的记载,膏摩法可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的多种疾病,如四肢疾病、支节疼痛、瘫痪不遂、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中风偏枯、手足拘屈、口眼斜、咽喉痹塞、青盲、耳聋、齿痛、头风、背胁卒痛、心腹积痛、心急胀满、痈疽、金疮、胸胁痞塞、瘰疬、癣疥、蜂毒、产后血积等。
晋末医家刘涓子撰写的,约成书于公元499年的中医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对膏摩法治疗外科疾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现存的该书残片中记载膏摩方14首,如生川芎膏、白芷摩膏、生肉膏、丹砂膏、鸥脂膏、麝香膏、五毒膏、黄芪膏等,其中治疗外科疾病的有10首。
霍家村是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北面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山(胶东丘陵)和海(渤海湾)之滩涂地。村落地处于平原,土质肥沃,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走势。属海洋气候,冬天不很冷,夏天不太热。粮食生产以玉米和小麦为主。近年,大姜,草莓,葡萄,苹果,大樱桃亦有种植。靠种高经济作物做为主要收入外,经商打工,木瓦匠,养鸡者亦多。而迁徙外埠工作者,大多是靠大中专学历创业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村中最崇尚的职业是教师和医生。自古(谱书记载)至今,村中教师特多,大多是备受敬重的优秀工作者。有夫妻或兄弟及一家4人都是教师者,他们在教育一线培育了有用人才。龙口教育局有纪录,霍家村年年有考上大学的,近年,清华大学考入二人。周围三个自然村组合的学校,村里年年有考入十中,其他村无缘。转学时,霍家的学生都愿招收,就因生源好,学习名列前茅,历年期末统考都在前头。以上足以说明,霍姓人聪慧好学,受祖祖辈辈“唯有读书高”的熏陶,尊师重教,尊崇圣文化的良好村风和时尚。在市医院及各医疗部门都有霍家的人工作,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皆有。村里以祖传医术接骨的,靠秘方膏药治骨伤的,针灸的,小儿推拿的历来不乏。由于村里崇尚文化知识,尊师重教,村风敦厚朴实,自古就对霍姓渊源注重考证和谱书的修缮,最早的谱书是1844年(道光24年2月3日)的霍保后裔的谱书,较完整的是村里总谱“霍氏谱书”孤本。其序说,故谱改于嘉庆3年,咸丰辛酉中秋(1862年秋)遭遇捻军游兵散勇洗劫村里,族长遇难,谱书遭毁。同治甲子年(1864年)春,依据手抄本,续修本谱,书中纪录了大部分霍姓支系脉络。
一、一指禅
一指禅是用大拇指进行推拿的方法。操作时大拇指对准治疗部位,贴着吸定穴位,不滑脱、不跳跃地推动,但又必须根据需要能随心移动。来回数遍,使经络上有温热感,穴位上有酸胀反应为度。一指禅治疗病种较广,如胃肠病、瘫痪病、头颈肩腰腿痛等症,都有较好疗效。此法强度不大,比较缓和,有舒适感,病人很易接受,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流派。
二、拍击法
拍击法是用手或用器械进行拍击的方法。一般用手握成空心掌在背部两侧拍击,拍击时有“砰砰”声。一次治疗,上下来回拍击数十次,拍得皮肤发红为度。拍击法也有用特殊的拍击器,如用钢丝弯成球拍状,中间以棉花添塞,用布条缠扎成拍,轻轻有节律的拍击。拍击头顶百会穴可治疗失眠,拍击头后部和两侧颈肩部可治头痛头昏,拍击手心和背部两侧可治消化不良等。再有用布做成直径约4cm、长约40cm的圆柱状布袋,布袋中充填棉花和中草药粉末,填结实,使成棍棒状,作为拍击器。术者手握该拍击器,在病人背部两侧拍击。操作时术者将拍击器匀力拍击背部,使拍击器的整个平面都接触拍击治疗部位,可有“嗒嗒”之声;声音虽大,但所拍击面也大,故着力并不大。如此在背部两侧上下左右来回拍击数十次,使皮肤发红为度。拍击结束,还需用祛风活血的中草药煎剂,以毛巾浸药汁,绞干后在拍击处做湿热敷。此法对腰背部筋膜炎等腰背病有很好疗效。
三、伤科推拿
这是对损伤病人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法,是传统医学伤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如用摸、接、端、提、折顶等手法,整复骨折和脱臼,然后用活血消肿中草药外敷,夹板包扎固定。又如对肌肉、肌腱损伤,用顺筋、理筋等手法,疏理损伤局部,使其消肿止痛。又如对筋膜、韧带损伤,术者都需用手醮活血止痛的中草药酒或药粉在损伤局部按摩,手法不宜重,以不痛为度。
每日一次,每次约10min。如果损伤后局部出现瘀斑,可用拇指指甲在瘀斑处掐压,掐成一条条指甲痕,用力要轻而缓慢,力度以病人耐痛为好。如此掐压后,翌日可见瘀斑明显消退并消肿。如能结合中草药内服、外敷,疗效更佳。
四、点穴法
指专在穴位上推拿的方法,用中指和拇指侧面点按穴位,点准后渐渐深入,并一点一松,在一个穴位上反复数十次。点穴法是以穴位治疗为主,所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非常重要,而且要选主穴和配穴,一手点主穴,另一手点配穴。例如,胃肠道疾病,选背上的俞穴为主穴,下肢足三里穴为配穴,上下呼应点按,使病人有明显酸胀反应后止。然后再选一对主穴和配穴如上操作。一次治疗可选2~3对穴位,需20~30min。点穴推拿主要依据经络学说理论,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点穴需手指有较大的功力,术者必须练习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在有木制点穴器代替手指点穴,也可有一定作用。
五、按压推拿
指用拇指或用手掌在身体某部用力向下按压的方法。按压推拿前,先要在腹腰背部或胸背部用拇指按压,探测有否敏感区域,然后在敏感区用力按压。每个敏感区按压一分钟左右,放松,再重复按压一次。同时,也可选择穴位上按压。一般胃肠道疾患,可在腹腰背部按压。呼吸道疾病可在胸背部按压,可治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患。按压法又用在按压大血管处,如按压腹主动脉搏动处,按得很深,按住约一分钟,然后突然放松,病人似觉有一股热流到达下肢。也可按压股动脉处,方法同前。此种按压法可治某些血管性病变。
流派手法很多,都有一定特色,仅介绍以上五种,供临床推拿治疗时选用。
推拿手法是指以治疗、保健为目的,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或腧穴及阿是穴等位置进行操作的方法。
中文名
推拿手法
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作用
刺激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
目的
治疗、保健
作用
通、和、舒、补等
指法
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
简介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
目
录
1推拿简介
2推拿简史
3推拿要求
4推拿分类
5推拿手法
按法
点法
压法
摩法
揉法
搓法
捻法
推法
擦法
抹法
扫散法
拿法
抖法
合掌侧击法
啄法
拍法
弹拨法
摇法
滚法
6不宜人群
1推拿简介编辑
推拿手法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它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为主,如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动肢体为主,如拍法、抖法等;有的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如摇法、扳法、引伸法等。共约有一百余种。根据情况,可选择或综合应用。
2推拿简史编辑

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源于人类最初的本能动作,如摩擦取暖、抚按伤痛、母婴间抚摸及人体间相互触摸等。甲骨文载手法的代称和基本手法为“拊”。江陵张家山早期汉墓出土的《引书》中有“摩足跗”、“摇指”等手法,并记载了颞颌关节半脱位的口内复位法;《五十二病方》中载有按、摩、搔、刮等10余种手法,并有按压止血法、药巾按摩法等。《内经》,则对手法的名称、诊断、定位、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有较详细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将膏摩列为保健方法。三国时期华佗则提出了推拿失治、误治的观点。晋代葛洪《肘后方》所述手法,已不再是简单的向下按压、摩擦,而有了力点向上的抄举法及挤压、提捏等,并介绍了美容法、指掐急救法等。唐代王焘《外台秘要》集前世医书,载许多手法,其引文均注明出处,为后世探索手法源流提供了线索。宋代的《圣济总录》重在对手法的分析总结,强调中医辨证施法。金代张子和首将推拿列为汗法。明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悬吊复位法,领先世界600余年。明清时期,《保婴神术·按摩经》载的小儿推拿八法,《医宗金鉴》的正骨八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并形成了多种推拿流派,如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
3推拿要求编辑
推拿手法技术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是指手法能够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并根据治疗对象、体质、病证虚实、施治部位和手法性质而变化。“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节奏、频率、压力大小要一定。“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轻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不能用滞劲蛮力或突发暴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上要求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可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即所谓“刚柔相兼”。在手法的掌握中,力量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
4
中医药手抄报内容有哪些?
本文2023-10-17 17:13: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