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贲豚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贲豚简介,第1张

贲豚为古病名。见《难经·五十四难》。又称奔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贲肫(《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奔豚气、肾积(《难经·五十四难》)。《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是指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以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心悸头晕,久而喘咳、骨痿、少气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肾之积,曰奔豚……皆由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

积证(amas ent disease)是指以腹内结块,固定不移,伴胀痛或刺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详见百科词条:贲豚 [ 最后修订于2018/8/28 21:23:20 共13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肥字的由来如下:

⒈、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大而肥胖;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

⒉、土质含养分多的:肥沃。肥美(肥沃;肥壮、丰美)。

⒊、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肥料,肥力。

⒋、使田地增加养分:肥田。

⒌、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肥大。肥瘦儿。

6、肥,多肉也。——《说文》

7、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8、瞻肥瘠。——《礼记·月令》

9、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10、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17世纪以前,从来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肥胖无法流行,即使像唐朝这样的时代,也是短暂的。但对肥胖的质疑却要早一些,但这些质疑仅仅体现社会的态度,而非医学角度。真正对肥胖进行研究也许起始于1679年对肥胖尸体的解剖。

1679年,瑞士医生泰奥菲·博内特为了研究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对一个肥胖者的尸体进行了解剖,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解剖肥胖者尸体。1780年,苏格兰医生威廉·卡伦对人类疾病进行了一次分类,首次把肥胖纳入了疾病行列。

1789年,《绅士》杂志描写了一个三年没有离开自己的床的胖子,人们为了给他换床单,必须把他用滑车吊起来,而杂志中称他“除了偶有风湿外,非常健康”。至此,对于肥胖的质疑仍然并非因为健康的问题。肥胖人群的出现和肥胖现象被社会拒斥,都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这就是工业革命的来临。

1780年,蒸汽机发明,大规模运输食物成为可能;1820年,铁路普及,蒸汽船也出现了,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食物运输变得廉价而迅速;1860年代,防腐剂发明,食物可以储存更长时间。

1903年反式脂肪酸被发现,大量运用于市售包装食品、餐厅的煎炸食品中,使其保存几个月都不会坏;1890年,超级市场出现,各种各样充满了盐、脂肪和防腐剂的食品也出现了。

对于肥胖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从医学角度肥胖就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结果。大家也知道肥胖的危害比较大,当然不仅仅是影响身材那么简单。对于肥胖的治疗中医和西医存在较大的不同。那么中医学在肥胖症的治疗是什么?不同类型的肥胖如何减肥好?

1、中医学在肥胖症的治疗

专家们认为,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女性肥胖最易发生在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并发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异常、不孕症、妊娠毒血症等。

此外,肥胖者常伴有心血管病、胆囊病、社会心理问题及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肥胖又增加关节的负担,引起腰痛、加速膝关节退化。有些疾病,如痛风、高脂血症、脂肪肝、胰腺炎、脂漏性皮肤炎等,均与肥胖有关。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因此,如何避免肥胖以及如何减体脂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选择一种适合的减肥方法不仅仅意味着体形的健美,也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产生肥胖的原因很多,所以任何一种轻身减肥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肥胖者,临床要辨证论治,调理内部的阴阳失调。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早己有记载,灵枢中有逆顺肥瘦等来论述,指出肥胖人的特点是广肩,广腋,广项,多脂,厚皮,并且把肥胖分为膏、脂、肉三型,至今仍为指导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基础。

脾虚痰浊型

本型发病原因是由于脾脏之功能低下,导致营养不能按正常代谢过程分配到全身,从而造成脂肪堆积于身体的局部,特别是腹部,腰腿处;即中医认为的脾失健运,痰湿内聚。

证状:肥胖臃肿、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晕心悸、腹胀、下肢浮肿,此行多见于中、老年,由以妇女居多。

治则:健脾利湿、祛痰化浊

方药:参苓白术散、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胃积热型

本型发病原因是由于邪肝火犯胃,腐熟水谷机能亢进,故消谷善饥,生火津亏,大便秘结,亦就是肠胃功能亢进,消化吸收功能过于新陈代谢功能,从而造成营养过剩,形成脂肪堆积。

证状:多食、消谷善饥、体肥健壮、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此型多见于青少年、孕妇及产后发胖者。

治则:清胃通腑、凉血润肠

方药:防风通圣散

肝气郁结型

证状:两胁胀痛、腹胀不适、有时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妇女经少或闭经。

治则:疏肝理气、清热降火

方药:柴胡疏肝汤、大柴胡汤加减

脾肾阳虚型

肥胖还为脾肾内虚的预兆。由于脾肾阳虚,肾气不足,气化失职,不能化气降浊排毒,则导致肾气不足之虚胖。

证状: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乏力、畏寒、腹胀便溏、下肢浮肿

治则:补脾固肾、温阳利湿

方药:八味地黄丸、济生肾气汤等加减

更年期的肥胖则与冲任、天癸(月经)的变化甚为攸关,由于冲任不足,天癸衰减,使肾气、命门失调,导致肥胖。特点为臀部及下肢肥胖为典型。

作为一种疾病,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形体美,又潜在的诱发其他疾病,故需及早预防和治疗。当前形形色色的减肥药物主要为化学合成或半合成药物,其作用机理大多是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排泄功能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并且停药后反弹率高,而中药减肥则以其疗效确切,而且治疗方法多样,不良反应少。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2、拉伸动作怎么做

NO1拉伸手臂、躯干,将左手举高过头后,手肘向头后弯曲,并将右手放在左手肘处,轻轻的将左手向下压。之后换手重复动作。

NO2拉伸腿筋,双脚站开比肩宽,当你向前倾时弯曲膝盖,双手抓住脚踝(或脚),然后轻轻地拉伸你的腿。若觉得这样拉的不够,也可以尝试两只手抓住同一只脚踝。

NO3拉伸三头肌,在椅子(任何稳定道具皆可)前跪下,向前倾将手肘放置在椅子上。双手朝头后弯曲,抓住手腕轻轻往后拉,让两边的手臂得到拉伸。

NO4拉伸胸部、后背部、小腿,呈站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将你的拳头压在你的后背部,同时将你的臀部往前推,并往上抬高胸膛。之后换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复动作。

NO5拉伸手肘肌肉、肌腱,手臂伸直,将手背向下压在墙壁上,举起手臂直到感到前臂有拉伸的感觉。

NO6拉伸腹肌、脊椎,呈趴卧姿,双手撑着地板,双脚伸直,脚背平放在地板上。伸直手臂把自己撑起来,同时保持脚与臀部在地板上。

NO7拉伸四头肌,坐在脚跟上,在身后将双手平放在地板上,指尖朝外。将臀部往上提高,拉伸你的尾椎,尽量提高你的臀部和胸部。

NO8拉伸脊椎、脊椎周遭肌肉,双脚_拢侧躺,手臂微弯,手掌平放地上。拉伸你的手臂,将头以及肩膀抬离地面,臀部用力。换边后重复动作。

NO9拉伸菱形肌、斜方肌,双手十指交握,手臂朝前方拉伸,手掌朝外,手臂拉伸的同时下巴朝胸部的方向压。

NO10拉伸臀部,面部朝上平躺在地板,膝盖弯曲。将左脚踝放在右脚膝盖上,保持肩膀平放于地面,然后将膝盖向右压低。之后换脚重复动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五脏咳 5 病机·五脏咳 6 关于内伤咳嗽 61 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 62 内伤咳嗽的症状 63 内伤咳嗽的治疗 64 内伤咳嗽的分类 641 肺经咳嗽 642 脾经咳嗽 643 心经咳嗽 644 肝经咳嗽 645 肾经咳嗽 646 气虚咳嗽 647 血虚咳嗽 65 内伤咳嗽的辨证分型 651 内伤咳嗽·痰湿证 652 内伤咳嗽·肺热证 653 内伤咳嗽·痰热证 654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655 内伤咳嗽·阴虚证 656 内伤咳嗽·阳虚证 657 内伤咳嗽·气虚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五脏咳的方剂 2 治疗五脏咳的穴位 3 治疗五脏咳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五脏咳 1 拼音

wǔ zàng ké

2 英文参考

five zangviscera coug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visceral cough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五脏咳:1病名;2病机。

4 病名·五脏咳

五脏咳(five zangviscera cough[1])是指除肺脏以外,其他脏病变在一定条件下累及于肺系,使肺气上逆而发生的内伤咳嗽[1]。

5 病机·五脏咳

五脏咳指五脏中,除肺以外,其他脏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累及于肺系而发生咳证的病机[2]。借以说明各脏在病理上相互转移的联系[2]。《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示对咳嗽的辨证论治不能局限于肺系(呼吸系统),必须顾及从肺连系各脏腑以及他脏累及于肺的可能性[2]。

6 关于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endogenous cough[1][3])为病证名[4]。见《景岳全书·杂证谟》。

《中医药学名词》(2004):内伤咳嗽是指肺气虚弱或他脏累肺引起的咳嗽[3][4]。

《中医药学名词》(2010): 内伤咳嗽是指由于肺气虚弱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引起的咳嗽[1]。

61 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

《医宗必读·咳嗽》:“劳役情志伤其内,则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

62 内伤咳嗽的症状

其表现为起病缓慢,咳声轻微,并有脏腑虚损及气虚血亏等证,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4]。

63 内伤咳嗽的治疗

治疗宜调理脏腑为主[4]。《医门法律·咳嗽门》:“内伤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舒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内已先伤,药不宜峻。”

64 内伤咳嗽的分类

内伤咳嗽由于内伤性质和脏腑病变的不同,有肺经咳嗽、脾经咳嗽、心经咳嗽、肝经咳嗽、肾经咳嗽、气虚咳嗽、血虚咳嗽等[4]。

641 肺经咳嗽

肺经咳嗽为病证名[5]。又称肺咳[5]。指风寒束肺之实咳[5]。《不居集》卷十五:“肺经咳嗽。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麻黄汤主之。”

642 脾经咳嗽

脾经咳嗽为病证名[6]。又称脾咳[6]。指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6]。《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脾经咳嗽之症,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此脾咳嗽之症。”辨治:肺有热者,家秘泻白散;脾胃热积,栀连二陈汤;肺气不足,生脉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汤;有痰,六君子汤,虚热,加丹皮、山栀,热甚加栀、连[6]。《不居集·脾经咳嗽》:“脾咳之状,咳则右胠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升麻汤主之。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小腹谓之脾咳。”

643 心经咳嗽

心经咳嗽为病证名[7]。指心火妄动,金被火灼或心血心气不足所致的咳嗽[7]。《症因脉治·内伤咳嗽》:“心经咳嗽之症,咳则心痛,喉中解解如梗状,甚则舌肿咽痛。”多因心火妄动,金被火囚,肺叶焦满,或心血不足,心气亏损所致[7]。治宜选用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家秘泻白散、人参平肺散等方[7]。《校注医醇賸义·咳嗽》:“心经之咳,痰少心烦,夜不成寐,玄妙散主之。”

644 肝经咳嗽

肝经咳嗽为病证名[8]。指肝病犯肺所致的咳嗽[8]。《症因脉治·咳嗽》:“肝经咳嗽之症,咳则两胁下痛,痛引小腹,或寒热往来,面青色,筋急,此肝经咳嗽。”多因肝气怫郁,木火刑金,或肝经少血,肝气亏损,木燥火生所致[8]。《校注医醇賸义·咳嗽》:“肝经之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丹青饮主之。”《丹溪心法·咳嗽》:“嗽而胁下痛,宜疏肝气,以青皮夹痰药,实者白芥子之类,在后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黛、青皮、姜汁。”亦可用泻青各半汤、柴胡饮子、加味逍遥散等方[8]。

645 肾经咳嗽

肾经咳嗽为病证名[9]。又称肾咳[9]。指肾虚引起的咳嗽[9]。《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肾经咳嗽之症,咳则腰痛,五心烦热,涌泉热,阴火上炎,时见干咳,痰味带咸,此肾经咳嗽也。多因劳伤肺气,金不生水, 过度,水虚火旺,肾火刑金,或真阳不足,水泛为痰所致。治疗如劳伤肺气,金不生水,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左尺滑数,知柏天地煎;真阴涸竭,人参固本丸、三才丹;右尺虚软,生脉散;真阳不足,八味丸主之。”亦有肾经受寒而致者[9]。《不居集·咳嗽》:“肾经咳嗽,肾咳之状,咳则腰脊相引而痛,甚则咳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646 气虚咳嗽

气虚咳嗽为病证名[10]。指气虚引起的咳嗽[10]。多因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所致[10]。《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咳嗽之症,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治宜健脾益气补肺[10]。方用四君子汤、参术膏、补中益气汤、琼玉膏、生脉散等[10]。

647 血虚咳嗽

血虚咳嗽为病证名[11]。指血虚引起的咳嗽[11]。多因形役阳扰,阴血亏损,火旺克金所致[11]。《症因脉治》卷二:“血虚咳嗽之症,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治宜养阴补血,敛阴降火[11]。方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地煎、家秘肝肾丸合黄芩泻白散等[11]。

65 内伤咳嗽的辨证分型 651 内伤咳嗽·痰湿证

内伤咳嗽·痰湿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phlegmdamp syndrome[1])又称痰湿咳嗽,是指脾虚失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以咳嗽多痰,痰白而黏,胸脘作闷,食纳不佳,四肢乏力,苔白腻,脉濡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2 内伤咳嗽·肺热证

内伤咳嗽·肺热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lung heat syndrome[1])是指火热之邪,蕴结于肺,以咳嗽,咯痰,气粗而喘,发热,口渴,或胸痛咽痛,鼻煽气灼,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3 内伤咳嗽·痰热证

内伤咳嗽·痰热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phlegmheat syndrome[1])又称痰热咳嗽,是指痰热蕴肺,以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红,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4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syndrome of liver fire invading lung[1])是指肝郁化火,上逆犯肺,以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急躁易怒,头胀头晕,口苦口渴,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5 内伤咳嗽·阴虚证

内伤咳嗽·阴虚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阴虚咳嗽,是指阴虚内燥,肺失滋润,以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6 内伤咳嗽·阳虚证

内伤咳嗽·阳虚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阳虚咳嗽,是指脾肾阳虚,水气上泛,以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头眩,心悸,畏寒,肢体沉重,或小便不利,苔白润,脉沉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657 内伤咳嗽·气虚证

内伤咳嗽·气虚证(endogenous cough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气虚咳嗽,是指肺脾气虚,以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咳嗽证候[12]。

7

古籍中的贲豚简介

贲豚为古病名。见《难经·五十四难》。又称奔豚(《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贲肫(《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奔豚气、肾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