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把老子誉为“人中之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4收藏

孔子为何把老子誉为“人中之龙,第1张

老子被称为“人中之龙”,最早出自孔子之口。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后回去对弟子说:“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此为“人中之龙”之说的确切记载。

望采纳!

龙是真实存在的,但龙是象不是形。

如果有人问你,龙是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你完全可以直接回答他,龙就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就会反问:龙在哪里?

你可以回答:你知道阴阳吗?阴阳真实存在吗?那阴阳在哪里?

我估计你这一反问他就知道龙在哪里了。

龙和阴阳一样是真实存在的,阴阳大家都知道肯定有,但却无法指出具体哪里是阴哪里是阳,为什么指不出来?

因为这是象,而不形。

可以描述出来的是形,比如前面有间房子,顶是尖的,墙是灰的。这是形。象是无形的,既然无形就是无法精确地描述出来。

现在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将龙具象化,那就不是龙,而只是凡间的一个物了。

宣称看到龙的都是骗子,因为人的眼睛是无法看到龙的。

但是龙却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长得像龙吗?像那种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吗?

当然不像了,但为什么我们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龙无形但有象,我们传承的是龙的精神。

至于民间那种龙,或者有人说商代的人就食龙,那龙是扬子鳄等等,这只是一种为了迎合百姓好奇心而去做的考证。

那不是龙,只是借用了龙的名,与龙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这样形容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没有见过龙,为什么说老子像龙呢?老子长得像龙吗?当然不是,是那种气势,那种象像龙。

再比如北齐的高洋在代北魏之前问过太妃。

太妃曰:“汝父如龙,兄如虎,犹以天位不可妄据,终身北面。

这里说高洋的父亲高欢是龙,并不是高欢长得像龙,而是说那种气。

所以不要过分纠结龙长什么样子,龙只是象,而不是形。有形者非龙也!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将龙画出来呢?因为凡将龙画出来都是有目的,大多出现在宗教或者宣传之用,而不是他们真的见到过龙。那只是他们的想象。

因为象无形,你自然可以随意想象了。

孔子曾经向老子求道,

先来看看正史《史记》中记载了孔子见到老子的情形,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银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己,孔子去。

孔子。学者认为叶公好龙故事中的龙就是指孔子,叶公有好礼的名声,将礼学大学孔子请来。《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

  出自周易 乾卦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乾卦的第二爻(九二),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已经崭露头角。今指一个人仕途顺利,初露锋芒,得到领导的赏识,前途光明。 从坤变乾,阳长到二爻,卦变为临,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龙出现在地表之上,故为“见龙在田”。千里马遇见伯乐才会身价百倍,潜藏的“龙”,先要向具有龙德的人学习真本事。编辑本段相关典故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故事,如孔子见老子,张良见黄石公,刘备见了诸葛亮。孔子见老子之前,老子已知孔子为“圣人“;刘备见诸葛亮,诸葛亮已知刘备是志在四方的的“刘皇叔”。张良见黄石公之前,黄石公已知张良是“刺秦少年”,何等抱负! 据《史记》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后,“潜龙勿用”,隐藏在下邳。有一天他在在一座桥上过,一个老人(黄石公)走到他面前鞋扔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吃惊不小,想这个老人,又见这人很老了,终于忍住,去桥下捡走鞋来拿到桥上。老人又很过分地让张良为让穿鞋,张良默默照做了。老人大笑而去,一会儿回来,夸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后大清早在桥上等。张良五天后一去,见老人早在桥上了。老人大怒,让他过五天再来。过五天,张良又比老人来得晚,老人又怒,约他再过五天来。过了五天,张良半夜赶往,终于赶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见他先到,高兴了,于是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就因为这次奇遇,成为后来汉高祖刘邦首师军师与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编辑本段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已经显露才干,要学会等待和寻找我们命中的“贵人”出现,尤其重要的是当贵人出现时,我们要认出来,千万不可错过。从张良圯上逢黄石公来看,这里还有一个考验的过程。黄石公一共试了张良三次,一试张良,让他捡鞋。这是试张良是否能忍住少年人常有的浮躁之气,同时也是试张良是否有敬老的善心。有此善心,便查做天下事。二试张良,桥头等待。这是试张良是否是有心人,只有有心人才会干大事。同时也在试的坚韧程度,才给故意让张良一次次迟到,一次次挨骂,才可能使张良在第三次起得特别早,处于一种完全等待状态,这时传给他兵书,便可领会。张良经受住了黄石公三次的考验,所以他成功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