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尘,与其舒卷的含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和光同尘,与其舒卷的含义,第1张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意思是: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尘”之心灵;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出自《老子》。

一种处世态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尘”。《晋书·宣帝纪论》中“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解释为: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温和的光芒与尘土一样不张扬,顺应时势,屈伸舒缓,敛鳞藏翼蓄志待时,随时关注风云变幻。这句话最早应该出自《老子》。

《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和生产工作总结、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用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处世态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尘”。

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说实话对曾国藩的了解只停留在两江总督(江苏、安徽、江西)的认识上,我也一直没有兴趣去主动了解过清朝没落时候的官员,总有觉得他们是一帮“尸位素餐,碌碌无为”之人。

而在“放之可惜,看之纠结”的复杂心情中翻开编辑部推荐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时,顿时如梦初醒,为自己的狭隘而羞耻,在书中不光光阅读曾国藩的故事,更是在学习一种入世智慧,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人物传记,更像是一本哲学案例集。

整本书从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描述了他的成长、蜕变、成熟、得道过程,基于他的自省文字和信件立体性很强地塑造了这个活灵活现、自相矛盾的个体。

此次的读书感受特别的神奇与难忘,对曾国藩这个人物从不喜欢甚至是鄙视到敬而仰之,阅读心态从一开始道德优越感的狭隘到最后海纳百川的广阔,又自导自演跟随书中的节奏或是化身左宗棠在瑜亮情结中与他隔空对话,或是“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中与他产生共鸣,顿悟他的“笨拙”、“有恒”、“自省”和“流动”。

曾国藩的人生“刻苦自砺,全力内圣,以达外王之业”,他有明确地目标并一生为之奋斗,他坚守原则,脚踏实地,自省有恒,最终却发现大清王朝的命运非自己一人所能扭转,曾经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的抱负却敌不过传统社会积千百年形成的颓势。

人不能不敬畏“势”,也真是对“势”的理性认识,才有了入世的踏实,从纸上谈兵式的道德制高点回归,不急不随,自我反省与独立思考,“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的晓理方式,更散发出其人格的魅力和处事哲学。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不管后世对其有何极端的评说,,历史学家讲述的不是发生什么,而是他相信什么,倔强和真诚的人融入了入世的圆滑却成为诟病的元素,但谁又能发现在入世圆滑中把握住底线、脚踏实地的人才是瑰宝。

他是一面镜子,反射出大清帝国的一个侧面和有志之士命运的挣扎无力感,在这样的大环境读这样的传记需要以一种更加宽阔的胸襟和同理心来理解,方能读出无奈,亦或是生存哲学吧。

和光同尘[hé guāng tóng chén]:和、同:混合。 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扩展资料

和光同尘的来源: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四章)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这里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和光同尘”。“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何以故?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是流于狂狷也。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也。然道家圣人处世,要的是“披褐怀玉”,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

近义词:与世无争 、浑俗和光

例句: 作为一个干部,应该有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和光同尘,是不足取的。

参考文献来自于:-和光同尘

前言:《道德经》原名《老子》,其内容被后人多次增加,已经有所偏离,如果想要更好的寻找古老文明,首先要去除后人追加部分,寻求最接近原始的《老子》版本,然后还需要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以郭店楚简《老子》为基础进行解读,与各位专家的解读在多处有极大的不同,从新的维度观察道德经,供修行的同仁参考。——如来末子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对照通行本《道德经》解读。

甲本

(甲一)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对应通行本第十九章)注:不受世间小聪明所障碍,人们可得大利。不以工巧货利为贵,心贼难起。不欺伪,行直心,人们将回到上孝下慈。这三条不足以说明,应依本命本心,或晓得根本归处,归元守一,无欲无求。(则真正的智慧自生,一切自然明白)。

(甲二)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六章)注:江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因它处于百川下,所以能成为百川王。圣人被众人推到身前,是因其把自身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圣人被众人尊重,是因其言行尊敬重视众人。因此,圣人虽在上位,人民不觉得有负担,虽然被推到身前,人民不觉得受损害。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因为圣心无私、与人无争,故无人能与他争。

(甲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六章)注:罪孽没有比纵私欲更严重,错误没有比渴求有所得更危险,一切祸患没有比不知足还大。要知道本来就具足,才是真正永恒的圆满无缺。

(甲四)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章)注:行道的人,不用武力强迫他人。善果成时瓜熟蒂落,不宜用强。善果成就,确不夸耀,不骄傲、不封执,可以称为善果非强取而得(觉者自觉、悟者自悟、证者自得、行道自利。度一切人得道,而觉海无增减。无所得、无所度),这才是真正长远的好事。

(甲五)

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对应通行本第十五章)注:古时善修道的人,定不弱于玄妙通达,深邃的难描述,(勉强形容为):谨慎(怕恶造因)如冬天踏着薄冰(过河)一样;畏惧(恶果成熟)就像四面都是强敌;尊重规律(因果)就像客随主便。(顺道而行)就像冰雪消融,(其心)就像本源一样淳朴,就像浊水一样(无分别而融为一体)。谁能将浑浊的烦恼流静定,(他)将逐渐智慧澄明;谁又能安于(无住,为而无为,)动而未动,(他)将(生而无生)逐渐化生(一切)。持此道的人不会自满。

(甲六)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亡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对应通行本六十四章)注:有所为、则所为必败,有所执、则所执必失(,一切皆不可得)。因此圣人(为而)无为(行善不执)因此无失败,(无所得、)无所执故无失去。(圣人)面对事物时,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是不会失败的。圣人不为众生欲望牵引,心不滞与外物,行不言之教,(从众人过往错误中吸取教训)补救众人的过错。因此圣人能教化万物如万物自然如是,而实无所为。

(甲七)

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七章)注:道本来就无所为(,无所得),觉悟的人如果能坚守道,则万事万物能自化。事物幻化而欲迷失本心,将观其本质归于本真。晓得心本具足,知足则(乱求之心歇以)静,如幻的万物自然安定。

(甲八)

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

大小之,多惕(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三章)注:善为而无为,善事而无事,五蕴浮云空过。(圣人)将成大事从小处做起,将难成的事从易处做起。因此圣人(对待简单的像对待困难的一样)谨慎行事,因此没有难事。

(甲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对应通行本第二章)注:天下都迷恋的事物,是恶的根源。都偏爱于某种好,是不好的根源。有和无相对生出,难和易相对生成,长短相比而显现,高下相互依存,音声波动相互应和,时间前后相随。因此圣人做的是无为的事,行的是不用言语的教育。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演绎道却像还没有开始,所为甚大而无所着,成就一切而不占有(无所得),(因不占有无所得,)也就没有失去。

(甲十)

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二章)道不着于名相,本源虽无限小(如自由的能量无内外,无大小、无先后),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其束缚、降服。有人如果能守道,则能化万物而自成一体。天地融合,天降智慧甘露,众生没人命令却能安守本分。万物从生就有名相,名相虽然有,(但名相归止的本体平等清净无二,)知其名相归止之处,就不会真的死亡。道显现于天下,如百川(名相)于江海(水之本体)(用百川有波澜涨落、变迁生灭而水体不生灭来比喻名相有变异生灭而本体清净无别、无生无灭)。

(甲十一)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敚穆(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应通行本第二十五章)注:有东西混然一体,先宇宙万物而生,寂寥独立而不改,为天下万物之母。不知道它叫什么(世间名相不能描述),起个名字叫“道”(道字拆开:二点分别归一处+自我修行方可得),我勉强(就像给生盲的人用触觉描述阳光的色彩一样)叫(它)做无边大,也可叫(它)最终归处、也可叫(它)(寿量)无限长远,也可叫(它)最先开始。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觉者大。四大中觉者占其一,觉者从心地悟道,地(一切束缚状态)取法于天(一切半自由态)、天(一切半自由态)取法于道(一切自由态)、道(一切自由态)本如是。

(甲十二)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对应通行本第五章)注:宇宙万物,就像风中两端开口的袋子吗?虚无而又自成时空障,不停运转而生生不息。

(甲十三)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对应通行本第十六章)注:不着空有,至常道,守中道(不执两端分别),则笃定。宇宙万物周而复始地空运作。天道昭昭,其小根本暂归业果,其大根本终究归于大道。

(甲十四)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

为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四章)注:事物,在稳定状态好掌握,在还未萌芽时容易引导。在脆弱时易判灭,在微弱时易散。在未发生时做准备,在没有混乱时治理。多人合抱的大树,从很小的种子生长成。九层高台,也是由一粒粒尘埃累积而成。登上千米的高山,从一小步开始。

(甲十五)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六章)注:晓得的人不经常说,整天说的人不晓得。堵住眼耳鼻舌身意,关闭向外攀缘之门,和光同尘,放下纷乱的烦恼,顿入平等玄觉。亲近也不可得,疏远也不可得;利益也不可得,违害也不可得;尊重也不可得,轻视也不得。(这才是天下)最为难能可贵的。

(甲十六)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亡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七章)注:以规范治理国家,以无规律用兵,以无为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呢?天下禁忌越多,而人民越叛乱的越厉害;人民先进的器具越多,国家就越容易混乱;人民的巧智越多,而奇怪事物就越兴盛;法令越是详明,欺世盗就越多。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而人民自觉富足,我无所为而人民自觉开化,我好清静而人民自己走上正道,我鼓励单薄欲望则民风自然纯补。

(甲十七)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虿虫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扣。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忧,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五章)注:德行深厚的人,像刚出生的婴儿,毒虫毒蛇不蜇它,猛禽凶兽也不搏击它。紧固柔弱而拳头紧握,不知男女交合而小阴茎自动勃起,是生机和精气充沛(的缘故),整天哭嚎也不沙哑,是元气柔和之至的缘故。

融和就是常,知道融和就叫明智。(消融差别)利益慧命是(真)吉祥(另,执着于寿命、分别取相是假吉祥);(心和柔软、广大无住是真强大,)心若使气、着形着相是假刚强;事物发展到假刚强、假壮大则难以进取,背道而亡。

(甲十八)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四章)注:名相与本体哪个更应亲近?本命与外物哪个更重要?被物所累与自由自在哪个更有害?所有爱染深重终将别离,所有聚敛宝藏终将散失。因此知道本来具足才不会自取其辱,晓得最终归止处(清净无别,无依无住)、才能长久地安其心(于无所住)。

(甲十九)

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章)注:物极必反是道在运行(的表象);柔弱有生机的逐渐强大,是道在起作用。

宇宙万物出生缘于有,有(有缘于爱取,爱取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入,六入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有无同生)

(甲二十)

持而盈之,而不若已。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对应通行本第九章)注:装的过满而溢出,不如适可而止。汇聚成一群,必不能长期保持。满屋子的金玉,必不能长久守护,富贵而骄傲,自己引来祸患。功德圆满而(不执有)身心隐退,才是天道。

(乙五)

上士闻道,勤能行于其中。

中士闻道,若闻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愉。

大方亡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亡形,道隐无明。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一章)注:大根利器的人修道,能勤勉于行道中。中根利器的人修道,好像听见又好像没听到(多闻不信记得少,修行更少)。小根听人说道,大笑而去,这些人如果不笑话,你说的就是不是道了(因为他们只对外道感兴趣,对于真道嗤之以鼻)。

因此古语讲,光明大道就像昏暗的,平坦的大道像充满坎坷,精进修行就像在倒退,最高的功德像空谷一样低下空无,极度的白像受到玷污。广大圆满的德行像是不足的,刚健的德行像懈怠的,本质纯真(的德行)像是有暇癖的。真正的大方广(反而)是没有边畔的,真正的大器成就时间很长。真正的大音我们听不到,真正的大形相是无形相的,真正的道没有名相的。

知白守黑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ī bái shǒu hēi,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译文: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

和光同尘,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guāng tóng chén,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和其光,同其尘。”译文:蕴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于尘世之中。

扩展资料:

老子明确反对用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规范约束人,塑造人,反对用这些说教扭曲人的本性即不要按照圣贤所制定的清规戒律去束缚人们,而应当让人们返回到自然素朴状态,即所谓“返璞归真”。

老子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告诫人们要居于最恰切、最妥当的地位,面对社会纷乱争斗的场面。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凝敛、含藏的意义。

和光同尘,与其舒卷的含义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意思是: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尘”之心灵;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