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第1张

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这个不一定的。美有时候是相对的,美大致分为狭义的美和广义的美。

狭义的美: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式。 

哲学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经过系统的反思得出的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比从其他角度看问题更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依据性。因此,说“从哲学角度来说”,指的就是经过理智的反思,有现实的依据性,又有科学的可靠性,并且是在历史上出现过的观点。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但不能离开中国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环境和营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典型的封建制相适应的,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守旧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照,这就决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这是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所谓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有着近四千历史的优美的汉字,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灿若星辰的文学之秀,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众彩纷呈的哲学思想,悠久富宏的教育传统,绚丽辉煌的艺术成就,丰富的农林牧渔水利经验,卓越领先的科技理论及发明创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丰富精湛的医药卫生知识及技能,珍爱生命的养生之道及体育传统,出奇制胜的军事权谋,五光十色的宗教文化,以及建立在这些文化科技哲学基础上的强国兴邦爱国爱民的治世经验、仁爱礼义的人伦道德规范、崇德齐贤高风亮节的情操修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承传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读《论语》,一读就是六年”1938年10月,他在延安特别叮嘱全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以预言,中华智慧必将而且正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儒家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精神、社会伦常、天道自然观、人性修养,被东方诸国所尊崇《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所著《论语加算盘》一书,提倡道德经济合一论,成为企业家们的必读书王阳明(宋明理学集大成者)的心学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日本、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中都被作为精神的源泉和动力,影响着一代代东方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的思想,连《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也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医学、军事权谋学等等也极大地影响着世界,中医中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部分,日本、韩国的中药已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至于“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外国人尚且如此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中为洋用”,我们华夏子孙,不好好地承传这宝贵的遗产,多么可惜!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反对那种一概否定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斥之为腐朽陈旧的过激行为但是也不主张一古脑儿因袭照搬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毕竟,由于丰厚而沉甸甸的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积淀下来的,自然会烙印上一些统治阶级的意识,会渗入一些剥削阶级的观念,所以,我们在了解、吸纳承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的原则比如说,儒家学派所提倡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在今天,就要实行“拿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挑选,占有”的原则

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第一,对数字化时代的哲学思考,导致了虚拟哲学的产生,也形成对数码鸿沟以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的新思考。

虚拟哲学第一次将信息和数字化问题真正纳入了哲学的视野,它不仅对虚拟的内涵、实质、特点进行了考察,考察了人类虚拟的历程,即如何由行为虚拟到语言符号虚拟再到现时代的数字虚拟,考察了由数字化虚拟所导致的虚拟经济、虚拟政治、虚拟教育、虚拟市场等内容,而且进一步考察了虚拟实践、虚拟思维方式等新的内容,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哲学上的争论,引出了“真”与“假”、“虚”与“实”的新的哲学的讨论,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原有的哲学思考域,从原有的物质与意识的基本问题中超越了出来,使哲学有了一种全新的气象。

虚拟问题与原有的哲学框架有着不同的特点,因为虚拟是用人化的形式来构建、合成和表达对象,虚拟若还只是停留在行为和语言符号范围内,那还是实践活动中的虚拟,一种代码形式的虚拟。在数字化时代,虚拟已经发展到用数字来合成对象,已经走出了语言符号的思维空间,成为一种真实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虚拟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哲学思维框架;是原有框架所无法概括的,所有这一切预示着数字化时代的哲学革命。

数字化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和不公正的存在,数码鸿沟和话语霸权形成了数字化时代的新的不平等,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人的发展之间产生了这样和那样的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哲学所要体现的人文关怀。

第二,对全球化的哲学思考,导致对全球平台上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国家和人的发展的全方位的新思考。

全球化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时代。全球化是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超越了原先区域性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在全球范围内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将导致人类的巨大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和国家将从现在的“显存在”而成为将来的“隐存在”,或者说,在一定时间会成为历史的陈迹。它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运动。一方面,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对全球的控制达到国际化的程度,因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和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着南北差距。全球化也改变着文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各种区域性的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发生必然的冲突,因而产生了世界性的跨文化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以传统的“西方中心论”推进其文化霸权主义,使全球化成为“西方化”。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人类前进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进步的要求,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从哲学上看,所谓全球化,也就是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矛盾统一体,换言之,我们以前的活动的统一体是区域性的,而现在则产生了新的统一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新的世界性的人类活动平台,自然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在这里关键的是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达到共存、共赢。共存,就是我们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性的统一体和平台上;共赢,就是矛盾的各个方面如何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每一方都从其他各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养和因子,从而相互得到发展。共存、共赢是新的全球化时代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第三,对发展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对全球问题的哲学思考,导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生,导致关于人类生存矛盾的新框架和新理念,导致从一种片面的“人类中心论”向“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论”的转向。

哲学历来是关注人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历来是哲学思考的重点。在21世纪,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它表征着人类由“人类中心论”进入到“生态中心论”,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向。“人类中心论”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生态中心论”把人纳入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中,人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与这一系统的发展相同步。但在本质上,人只能从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人永恒地只能从人出发,人不可能从“人类中心论”进入到“非人类中心论”,因此所谓“生态中心论”也就只能是一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论”。从一种片面的“人类中心论”进入到“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论”,这是人类在21世纪的世界观的变革。

全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行为而导致的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它引起了当代人类的广泛注意和思考。可持续发展正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新的反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思路,其中心是社会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到后代人的需要,同时经济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和资源,从而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下去。

对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表明哲学思考走出了原先的小框架,而有了新的21世纪的意义:(1)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与人类史二者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2)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自己的发展中,一方面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人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3)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的层面去不断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四,对当代科技革命的哲学思考,导致对一系列哲学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探索。跨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便是由科技革命而导致的人类的生存革命。这一革命是全方位的:科技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直接导致了生产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理的深刻变化;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的生活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的作息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科技革命还引发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导致了思维主体、中介和客体的变革。总之,由于科技革命,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时代、生物时代、高科技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我们时代的巨大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相比的。

科技革命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前沿问题,比如机器思维、克隆、基因、转基因、网络、暗物质、反物质以及一系列技术革命等,都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思考成为哲学的热点,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数字化和信息化,网络文化和网络伦理,基因和基因伦理,生态和生态文化,技术与人类的命运,世界跨文化比较,由全球化而形成的全球伦理和普世伦理,虚拟和虚拟政治、虚拟经济、虚拟创造,一些基本的物质现象如“黑洞”、“暗物质”,等等问题。

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本身都具有负面效应,科技革命如此重大的革命性的行为,当然也会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全球问题,科技对人的“物化”或者说“非人化”的问题,对科技革命的不合理的运用而形成的“知识陷阱”、“数码鸿沟”、“南北差距”、“话语霸权”,等等,引起了哲学思考的普遍重视。它表明科技发展有一个方向问题,需要价值定向和人文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对立的一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里还特别涉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我们在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使其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和统一。一旦脱离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科学就会走上片面发展的道路;人文精神一旦脱离科学精神,同样也会产生各种片面性。因此,科技革命提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与价值理念、自然与社会、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的发展等更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哲学思考的框架性转移。这也就是说,必须从全人类的发展、从全球性的存在的角度来重新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

第五,对人的发展的哲学思考,导致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新思考,导致对人学理论的全面整理。

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人类的活动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时代的信息文明,人的实践方式的变革对人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内容,诸如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全球化与交往、价值观、人权的关系,市场经济与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素质、人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性,社会变革与人的精神世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以人为本,道德建设与个人和集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关系,等等。

第六,对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推进了对社会发展的哲学思索和研究,推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使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20世纪是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曲折发展的世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产生、发展和解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哲学的沉思,也推进了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曾起过重大作用,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国,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官员腐败,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一事件对哲学思考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也引发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思考。

第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导致了我国应用哲学的繁荣。

长期以来,哲学研究有着自身固定的模式和问题域,哲学研究往往只是从本身的理论体系出发,因而哲学越来越脱离实际和生活。在近几年,哲学所发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哲学走向应用,走向具体领域,使应用哲学得到新的繁荣。在应用哲学中,比较引起人们关注的是:(1)各种具体哲学的产生,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法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行为哲学、文化哲学、道德哲学等的兴起和形成;(2)与各种具体哲学的兴起相关,如何使哲学的理念具体化到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行为中,如何使哲学与体制和行为规则层次结合起来,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热点;(3)哲学理论研究和表达的个性化,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它将会促成中国新的哲学和具有个人特色、个人思维方式的哲学家的产生,这是中国哲学走向成熟和发展的标志。

“易经”的“易”,顾名思义,就是“简易、变易、不易”,“简易”就是变化的方式和方法;“变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质的变化过程;”不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的规律或法则。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且每个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变化的绝对性,但在一定的时间内又有保持稳定的相对性,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易经》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哲理。

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易经》将天、地两道设定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常道;人是天地之所生,有”仁义“之性,人必须顺应天地之道,也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其行为要符合天道,达到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才能无咎。 这与唯物辩证法中的尊重客观规律是一致的,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阴”与“阳”的变化体现的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易经》全文中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易经》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所以说: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3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规律体现的是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系辞》中讲“生生之谓易”,就是“易”的根本精神。“易”的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生化过程;《易经》上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代表着天地这个“道”的八种不同的象征,八卦相推成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 “未济”之卦的意思是说:天下之事,物极必反,往复循环,一个过程的终止乃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生生不息,永无休止。而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趋势总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又总是曲折的,不是平坦的,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4  “通变致久”的辩证法则。 《系辞》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告诉后人,它所讲述阴阳的道理在屡屡变迁,在不停地变化,始终围绕天地人三才(八卦六爻)之间,上下往复没有常规,阴阳相互转化,没有固定的法则,只有变化才是其方向。所以《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是因为穷极生变,遵循天道变化的规律,在规律的指导下变化,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保持恒久。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5 人在自然变化中的“时”与“中”的原则。 从《系辞传》以及《序卦传》的解释中,我们不难发现,整篇《易经》在阐述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过程中,事事物物都必须遵循“时”与“中”的原则,特别强调这是人在效法“道”的过程中要遵循“时”与“中”的道德准则。“中”即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无不及。“时”即指与时俱进,察时而动,知时而行,观时而变,正所谓:“识时务为俊杰”。 

因此,《易经》饱含着丰富的哲理,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决策和判断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研究易经术数的预测方法和作用原理,来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

人们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学好《易经》能够预测未来,甚至是未卜先知。其实《易经》告诉我们未来往往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那么易经到底能预测什么呢?易经能预测的就是“两仪决定四象,四象决定八卦,八卦决定十六卦”而已。这是一种对规律性、必然性事物的判断,而不是对偶发性、不确定性事物的预测。比如说,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生物链,这个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其它相关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变化,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而我们并无法确定,我们只能通过对过去发生事件的大量统计分析才能预测到可能发展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这种预测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说《易经》给大家提供的是一种思维决策和判断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某种预测结果,我们不能盲目地去轻信某人所做的某种预测的结果。更准确地说《易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正如其它哲学体系一样,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它、理解它、掌握它,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目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社会上学习《易经》的人越来越多,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人,一类是背诵《易经》的人,他们可以口若悬河的讲出一大把的道理,比如:“君子以自强不息”“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实际生活中,我相信这些人也常常感受到了名言名句的巨大作用——让自己更有学问,让自己更有能量。另一类是热衷于搞预测未知,也叫算命者或是术士。这些人不会背《易经》,《易经》只不过是工具书,放包里随时翻开查资料。这些术士呢,混好了就是军事、国师,像诸葛亮、李淳风一样;混的一般呢,就是资深顾问、弄臣,像东方朔一样;混的不好呢,就是江湖混子、江湖郎中,像邵彦和一样。刘伯温是一位易学大师,但他同时又精通儒释道各学派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将他们融会贯通,最终被尊为一代文宗。现代管理大师曾仕强,对《易经》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把《易经》视为一种智慧,将《易经》的哲理应用于现代管理中,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易经》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哲学体系,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我们要科学把握,正确使用,万万不可偏废、曲解和滥用。

虚拟世界的本质是思维,即大脑功能的产物。虚拟世界与物质的关系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认为:(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虚拟世界有的反映了世界的本质,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的则是对世界错误的认识,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

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这个不一定的。美有时候是相对的,美大致分为狭义的美和广义的美。狭义的美: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