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来源于那个学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气功来源于那个学说,第1张

据初步的研究表明,气功起源于原始人类的自我保健。古代的气功叫“吐纳”、“导引”、“按跷”、“行气”等等。“吐纳”字面上的意思是吐故纳新,实际上是调整呼吸的锻炼;“导引”的定义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是把躯体运动与呼吸自然地融合为一体的肢体运动;“按跷”是按摩和拍打肢体的运动,在古代,导引、按跷常常互相包含而不分;“行气”是以意念配合呼吸,想象“气”沿周身经络运行。

气功起源的时间,至今未见直接文献资料,目前对气功起源的研究,是根据几个间接文献的互相佐证而推测的。其主要是:

根据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着,在4000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史记》、《孟子》 都有类似的记述。而另一部史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由于多雨潮湿,人们气血淤滞,易患筋骨拘紧,或周身及关节疼痛一类疾病,于是就用舞来宣导气血以治病。2000年前的古典医籍《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在讲述各种不同治法的来源时说,中原一带,平坦潮湿,人们易患肢体寒冷,或关节红肿热痛以及四肢痿软等骨关节病,应该用导引按跷来治疗,所以导引按跷这种治法来源于中原地带。这说明唐尧时期曾有“宣导”作用的“舞”,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居住在野兽出没无常的大自然中,靠运动来加强新陈代谢,增加热量以避寒;找个阴凉处安静休息,降低代谢,减少产热以避暑热;内心不受七情干扰,外形不受名利趋求等奔波劳碌之苦;这是人们具有安静愉快淡泊心态的朴素社会,所以病邪侵犯也不会深入人体内。这正是对原始气功养生的一种描述,至今气功仍分动静两大类,与古人的动静养生是一脉相承的。

根据考古发现1975年,在青海省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出土了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等文物。在彩陶罐上有一彩绘浮塑人像,二目微闭,口形近圆,微向前翻,腹部隆起,双手张开,放在腹部两旁,两膝微屈,双脚分开,略比肩宽,正是站桩吐纳的练功形象。经有关专家考证,该文物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练功人像正是古人服气吐纳的一种姿势。更有趣的是该人像为男首女身,即男性的上身,女性的下身,这虽然是古人的一种生殖崇拜,但是把男女合为一体,体现了调和阴阳,使阴阳合一的理论思维。这有力地说明了中华气功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1957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还发掘了一匹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其中有一个舞蹈纹彩陶盆,绘有黑色舞蹈人形,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佩戴饰物,共有三组,据考证,也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由原始模仿动物发展为导引,称为仿生气功,如五禽戏、六禽戏等。

说气功起源于原始人的自我保健,除了古书记述和出土文物证明外,还有古代医籍和医家都十分重视气功疗法。从儒、释、道、武、艺等各家对气功的运用来看,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是发挥气功的健身养生作用,这与气功源于人类本能的自我保健有关。

中国气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萌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由方术进入了学术的殿堂,这在诸子百家的学说中都有反应。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庄子在宥》记述了黄帝向广成子求教养生之道的故事:黄帝慕名去拜见广成子,广成子毫不客气地叫他回去斋戒三个月再来;黄帝果然如此做了,广成子见他如此虔诚,于是概述了气功养生的秘诀:“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是历史上最早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儒家“八目”,很多类似于气功修炼,特别是提出“止于至善”的方法,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孟子》提倡“善养吾浩然之气”。

在《庄子》一书中以孔子和颜回对话的形式,具体描述了“心斋”与“坐忘”。如在《庄子人世间》中,孔子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则在《庄子大宗师》中向孔子谈了坐忘的体会,谓“堕姿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回谓坐忘。”坐忘即为早期的静坐,故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当溯源于颜回,……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始。”

《管子》还认为“能守一而弃万疴”。

《战国玉铭》又称《行气玉佩铭》、《行气玉铭》、《行气铭》,据专家考证,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的文物,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是一件珍贵的反应气功历史的实物,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锻炼的实物,在这一中空未透顶的十二面体玉制饰物上,刻有四十五个铭文。文曰:“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兀舂在上,地兀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目前气功界对铭文所描述的为何种功法虽有不同意见,但这表明在战国时期气功功法确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华佗则根据《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和《淮南子》上提到的6个动物动作,结合自己的临诊经验,创编了一套动功,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能“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几件相当珍贵的气功文物,如《导引图》、《却谷食气篇》、《养生方》等,反映出当时气功发展的情况。

《导引图》是一张彩色帛画,绘有男女多种姿势,出土时有残缺,现存44幅图为4行排列,多有题记,但能辨认者仅28幅。据考,该墓墓主为当时长沙丞相利苍的儿子,葬于公元前168年。整幅图高50厘米,长约100厘米,原无总名序跋及作者,现用名为出土后依其内容而定。

《却谷食气篇》是以描述食气(即呼吸锻炼)为主的练功方法之专著,也是历史上首部专论却谷的著作。全书仅26行,刻在竹筒上,它对却谷食气的方法、适应症有明确的论述。此外,该书所述之如何掌握不同季节特点、不宜食气的4种气候等内容,则反映了中医养生思想中的整体观点在气功锻炼中的具体应用。

《养生方》专论养生尤其是气功养生的原则与方法。该书《十问》篇描述的治气方法是“吸必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易老,新气易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聚,以彻九窍,而实六腑。”强调了呼吸锻炼吐故纳新之作用。同篇论述的治气四时注意事项,与《却谷食气篇》中的内容互为补充,“食气有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东避凌阴。”

在长沙还出土了东汉前期的“仙人饮玉泉”青铜镜,除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仙人和瑞兽外,还有三句铭文:“尚方佳境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尚方是当时为皇帝制作御用器物的官,在黄帝用的青铜镜上,刻上神仙家修炼辟谷的方法,可见当时气功发展的程度。这与《内经 素问遗篇 刺法论》的吞津法是一致的。

从中国古典文化关于“气”的概念出发,我们来谈谈气功的内涵。要阐明这一点,还需从对人的生命运动的看法说起。

众说周知,人与一般动物根本区别在于他具有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活动。因此,人的生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对此,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例如《淮南子 道原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这里形指肉体,神则是特定的物质,人的意识和精神活动是其功能体现。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活动都是靠周流于人体内的气来充养、维持的;而各个层次上的气化过程,则不仅以形体为基础,而受神、意控制。

根据上述以神为主导,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体生命整体观,人有可能通过神、意的能动的锻炼,增强神、意对形体和体内气化过程及气机运转的控制,从而激发、强化人体的固有功能,并使心身臻于高度和谐。这种方法古人统称“修身”。

先秦诸子,对于社会问题,所见各不相同,但于修身之道都是十分重视的《管子》把这类修身方法称之为“心术”、“内业”;《庄子》认为有“纯素之道”和“养形之术”的区别;孟子提倡“存心”、“养气”,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故倡导“治气养心之术”;而养生家.医家则有“导引”、“行气”、“食气”、“养生”之方。战国时期的文物《行气玉铭》上刻的铭文就是“行气”的方法;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里,有《导引图》、《却谷食气篇》和《养生方》等。秦汉时期,以长生久视为目标的丹道开始流行,这又有内丹和外丹之别。东汉以后,佛教传入,道教创立,这类修身方法和宗教修持相结合,名目就更繁多了。明清以来,武术家有内功之说。

“气功”一词最初见于晋许逊的《灵剑子》,但直到宋代的《云笈七签》里才成为一个术语。清末《少林拳术秘诀》中有一章名曰“气功阐微”,指出“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二练气,”但气功一词并未广泛使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刘贵珍先生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问世,气功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才得以推广。

从先秦诸子的“修身”之道,到当今流行的“气功”,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据此,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国内在气功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有一定造诣的专家编写的《健身气功培训教程(试用)》中对“气功”的内涵,作如下概括:

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的锻炼,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心身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

上述关于气功内涵的界说,说明了气功的理论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概括了古往今来各门派气功功法的共性是“调心、调息、调身”;指出了气功的基本功效是健全心身,开发人的固有潜能。

应该指出,气功不仅是强化自身生命运动的有效方法,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生命运动规律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第十一章,心意把

我没有习练过心意把,只是接触过,但是从已有功夫可以看懂心意把拳论,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因为心意把传承范围极小,所以没有被归入到内家拳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在大家印象之中,少林功夫与《易筋经》渊源深厚,所以就介绍一下心意把。

心意把的习练方法与形意拳异曲同工,都是先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明劲,达到外形动作与能量传簇高度统一时,引带出内里的心意抽合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

大家看**“少林寺”中的和尚在千佛殿中打的金刚捣锥的动作,就是在习练心意把。根据**中和尚们的师父说,金刚捣锥要打几年,否则不成功夫。这是事实,是与形意拳打明劲一样的,没有几年功夫是练不出心神抽合的暗劲的。

但是心意把为什么没有被归为内家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心意把传承范围太小,据说就是少林寺武僧也不是谁都可以习练心意把的,更别提少林寺以外了;二是心意把虽然使用心意抽合压缩旋转发力,但是技击方式依然沿用外家打法,即用绝对刚猛的力量去打击对手,不像形意拳与太极拳,利用的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特殊的通的功夫技击。形意拳的化劲与太极拳的借力打力,都是利用通的功夫技击的,即利用身体能够双向传簇能量的特点,以用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的能量进行阴阳转换的方式技击。

我们先看看心意把歌诀:

(原文)心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蓝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

运百会达涌泉,行输丹田昆仑转。通往中腕到膻中,三合以后抵劳宫。气从两足向上提,气达周身用呼气。起如举鼎低颚吸,落地分砖气呼出。左右起步循环跳,亮翅展身腾丈余。初练每时三十六,月后九九八十一。天天如一千日连,功到气随走遍天。

(介绍)拐起毛蓝掌宜吐,就是拉开架势习练时,把很长的僧袍卷到腰带上,亮出手掌。起落身法随意变,此句话中的起落二字,就是形意拳中一气之起落。起时吸气,身如举鼎,此对应形意拳束展中的束,即收身用压缩旋转蓄力。发“嗯”声落如分砖,落时呼气,落地分砖,可见起落之力大。运气要顺,落下要沉如掘地。形似白猿跳山涧,只要是习练内家功夫的,身形均为猿猴之像,昂头、扣胸、凸背、缩腰、弯膝、拎手,此为体内一气之起落的能量传簇使然,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动作。

   夜静练势意集中,此句可见心意把保守之严,只能在夜里习练,本寺人员都要回避,所以心意把传承范围太小了。

第二段,就是《洗髓经》中写的与一般的经络运行不一样的功夫:即心意把的以心行气方式为心意抽合,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起始点百会起,下行到涌泉,获得地面给予的上下贯通之力(精气神中的气)后上行到丹田,与元气在丹田的河车运行阴阳合一为真气,再上行回头顶,生成神的能量,此时周身精气神的能量才完整地形成。精气神的能量形成周身传簇后,每一次上下运行都在心脏(膻中)归聚,再上下运行。“通往中腕到膻中”一句中的中腕应为中脘,即丹田之气上行到膻中,再向劳宫运行。以上过程为“力由神起,拳由心发”。

此处的三合指的是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就是一个能量蓄发的过程。“三合以后抵劳宫”,即气贯劳宫,发出拳力。

“气从两足向上提”就是说心意把有时是双重的,双重的能量蓄发比单重要大,但是不灵活。内家拳讲究单重,即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在一条腿上生成,再向另一条腿上转换,即虚实、阴阳转换。虚实、阴阳转换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蓄发合一,即能量在虚实两腿的阴阳转换中,能够在实腿发力的同时,以在虚腿上生成新的压缩旋转的方式蓄积能量,即发力的同时还能够蓄积能量。单重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单重的能量蓄发还可以以实腿上生成的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引进对手打来的能量,即引进落空,引进对手能量进入自身体内,经压缩旋转被引带下行到脚下,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后为我所用,此时身体获得的上下贯通之力就包含了自身与对手两个人的能量之和,再将此能量转换到虚腿后发出,即借力打力(此种方式就是形意拳的化劲,化打合一)。

而双重就不能蓄发合一,所以“气从两足向上提”的这种双重状态,虽然使用的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但是其发出力量的方式类似于外家拳的马步,以绝对强大的内力打击对手,而不是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生成的上下相随的能量技击,只是使用上行能量技击,所以心意把虽然使用以心行气发力,但是其外形动作却是与外家拳一样的。

呼吸与以心行气的配合是,心意抽时,吸气,生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获得上下贯通之力后周身传簇为合,呼气。所以“气达周身用呼气”。

“起如举鼎低颚吸,落地分砖气呼出”,内家功夫跳跃起身时,用的是能量向上传簇将身体提起,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河车运行生成的腰腹折叠,腰腹折叠能够将身体向上“兜”起来,在腰腹折叠的同时,头顶的鹊桥运行也要将玉枕压缩的能量用舌头上托到玄鹰,玄鹰旋转印堂压缩,再上催百会旋转。此时河车、鹊桥均能量上行,身如举鼎。

单说跳跃和踢腿这个动作,内外家就不一样。外家拳踢腿或跳跃时身体是上挺的,而内家拳是内缩的。

内家功夫的能量传簇与普通的经络运行另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随意运行”。比如心意把的跳跃起身与形意拳的龙形,都是用能量上行的方式跳跃的,并且不只是在跳跃的时候,在形意拳蓄积能量的“束”的阶段,不但任脉能量向中宫归聚,把身体“束”起,同时督脉能量下行到涌泉,任督二脉能量同时下行,就是说内家功夫的能量传簇并不是按照“规矩”在经络中传簇的,而是为了技击目的随意传簇的,正行逆行的能量传簇都有或者同时进行。

“落地分砖气呼出”,这个从千佛殿中的坑就能看出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比肌肉紧张发力要强大。

这里引出三个问题,第一是呼吸与以心行气的配合,第二是腹式呼吸,第三是内家拳发力的“神领”、“意领”。

在习练的始终都要保持正常呼吸,呼吸会自然与以心行气合拍,所以在习练过程中千万不要控制呼吸,自然呼吸就行。

在生成精的能量阶段及以后,由于河车运行是督脉的逆行,生成腰腹折叠,腰腹折叠对于身体的感觉就是气沉丹田,丹田鼓涨。腰腹折叠的生成是吸气阶段,由于腰腹折叠丹田鼓涨导致腹部横膈膜下降而扩张了肺部,这就形成了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胸部不扩张而是腹部扩张。但是不管是否腹式呼吸,呼吸本身都是自然的,不要约束呼吸。

由于内家拳上下贯通之力从脚传簇到百会,这个能量上行过程就是发力过程,上下贯通之力经过脊柱传簇到玉枕、百会,就是虚灵顶劲,就是精气神中的神的能量。虚灵顶劲的方向是与脊柱传簇能量的方向一致的,而脊柱传簇能量的方向就是发力方向,所以虚灵顶劲就像一个瞄准镜一样引领发力方向,此为神领力或意领力。功夫习练的层次越高,越会感觉到神、意对力的引领的重要性,所以在头顶的神、意、虚灵顶劲、鹊桥运行都是很重要的。

以上心意把歌诀说的就是心意把心意抽合发力的要点。大家从这些要点及所用词语来看,是不是与形意拳等相仿?

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对心意把的论述,更能够看出心意把与形意拳的相似之处!

(原文)心意把虽仅一式,但变化莫测,可应万变。劲以粘滚为主,起落反侧都要求浑身百节滚身而起。如起把练法;滚身而起,束身劈打,摇膀,拧腰,横身,肘不离肋,七扭八圪了,旋着转,踩脚而落,内提外随,内外合一,动静呼吸相配合,灵活敏捷如龙腾虎扑一般。

其一日,明三节。其二日,齐四梢。其三日,闭五行。其四日,身法。其五日,步法。其六日,手足法。其七日,上法进法。其八日,顾开截追法。其九日,三性调养。其十日,筋法。

明三节、四梢、阴阳、五行、六合,主练心意气,兼练下盘、轻功、身法、步法。

(介绍)此段话中,粘滚、百节、束身、拧腰、肘不离肋、七扭八圪了,旋着转,踩脚而落,内提外随,内外合一、三节、四梢、阴阳、五行、六合、筋这些词句,大家看看像不像形意拳?

三节,只有内家拳发力才有三节,这个三节不是人为故意弄出来的,而是精气神的能量生成于三节之中,并且三节之间是与压缩旋转传簇能量的(即力催三节)。百节,前面说过,三节之中,身体任何能够活动的部位均可分为小三节,周身百节。内家拳能量的周身传簇就是靠各节之间的压缩旋转催出来的。

粘滚、拧腰、七扭八圪了,旋着转,束身,这些词语说的就是周身整体压缩旋转。

踩脚而落、内提外随、内外合一、阴阳、五行、六合,这些词语,与形意拳一模一样。踩脚而落就是用下行能量提引上下贯通之力,就是虚实转换,形意拳的劲力也是这么踩出来的。内提外随、内外合一就是内外三合。

(原文)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即以意养气、理气、行气,使丹田之气与自然之气相贯通,行气入膜,在体内畅通无阻。直达精微末梢,洗筋伐髓,动显于外,点化千钧;静敛于内,祛病健身。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浑身无处不丹田:出拳不见拳。玄机妙法藏里边:浑身都是拳。起也打,落亦打,起落之间套上把,宁是神仙也挨打。心意把功成,已不能轻易与人动手,因动脚出拳,皆是无上内功,伤人于无形之中。

(介绍)从其内容上看,是不是与形意拳论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在其中加入阴阳转换,就是太极拳。

再强调一下,“全凭心意用功夫,即以意养气、理气、行气”此一句中的意字,是指身体形成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拳意而不是大脑意识,大脑意识是无法理气、行气的。

使丹田之气与自然之气相贯通,此句中,自然之气即为《洗髓经》中的元气,丹田之气即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能量。元气为自然本然之能量,精气神为后天习练出来的能量,要把先天一气与后天之气合一为真气。

行气入膜,在体内畅通无阻。直达精微末梢,洗筋伐髓。此句就是《易筋经》中的涨筋腾膜。

动显于外,点化千钧;静敛于内,祛病健身。此句为精气神的能量驱动身体运动于外,点化千金之力;精气神的能量内敛于内,祛病健身。

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此为内三合。

浑身无处不丹田:出拳不见拳。玄机妙法藏里边:浑身都是拳。起也打,落亦打,起落之间套上把,宁是神仙也挨打。此句即为涨筋腾膜后,能量周身传簇,真气鼓荡,蓄发合一的状态。即内家功夫是一种状态拳,不是只练发力打人的拳,要把周身习练成为一个能量运行体,周身处处有能量,处处有手眼,处处都能打,时时刻刻都能打。

心意把在歌诀中有“气从两足向上提”,为双重,从心意把的原始动作中也能够看出一些双重的刚猛之形。但是经过后人发展,加入了三节、五行、六合等内容。另外,现在能够从网络中看到的心意把视频中,心意把已经放弃了刚猛的外形,发展到太极拳的心神抽合、阴阳转换的程度了----------这是一个自然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有了以心行气的基础,只要稍微借鉴一下太极拳中先进的东西,心意把就很容易发展到太极拳的程度。

    心意把是一种功夫,是一种发力方式,不是拳。用心意把的功夫可以打出少林功夫中的任何拳。不但是心意把,所有内家拳虽然名称都为拳,本质上都是功,都是在习练本门功夫的发力方式。

大家将心意把的拳论与形意拳的拳论对比一下,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心意把与形意拳都是用心意抽合压缩旋转发力的功夫,只不过心意把延续少林功夫的刚猛技击形式,而形意拳则利用“通”的功夫技击,即化劲。

2.1性味

2.1.1《本经》:“苦、平。”

2.1.2《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甘。”

2.1.3《别录》:“甘、无毒。”

2.1.4《福兴药志》:“性味同寄主有关。沙梨寄生性清凉,味甘酸。”

2.2归经

2.2.1《本草求真》:“入肝、肾。”

2.2.2《本草再新》:“入心、肾经。”

2.2.3《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2.2.4《福兴药志》:“归经同寄主有关。沙梨寄生入肺、脾、肝经。”

2.3主治

2.3.1《本经》:

“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2.3.2《别录》:

“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馀疾,下乳汁。”

2.3.3《药性论》:

“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2.3.4《日华子本草》:

“助筋骨,益血脉。”

2.3.5《滇南本草》:

“生槐树者,注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2.3.6《本草蒙筌》:

“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

2.3.7《生草药性备要》:

“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

2.3.8《玉楸药解》:

“治痢疾。”

2.3.9《医林纂要》:

“坚肾泻火。”

2.3.10.《本草再新》:

“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

2.3.11《药材学》:

“治动脉硬化性高血压。”

2.3.12《辽宁经济植物志》:

“治郁血性肾炎,月经困难,咯血,瘰沥,心脏诸病及早期肺病。”

2.3.13《湖南药物志》:

“治肝风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内伤咳嗽,小儿抽搐。”

2.3.14《广西药植名录》:

“除风湿,消肿,清热,祛痰,顺气,止咳。治痢疾,疮疥,吐血,子宫脱垂。”

2.4用法与用量

内服:原药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煎汤,3-6钱;入散剂、浸酒或捣汁生用或酒炒服用。

2.5经典论述

2.5.1《本草经疏》:

“桑寄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无毒。详其产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侯,痈痛多由于营气热。肌肤不充,由于血虚。齿者,骨之馀也,发者,血之馀也,益血则发华,肾气足则齿坚而发眉长。血盛则胎自安。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产后则馀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金疮则全伤于血。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兼能祛湿,故亦疗痹。”

2.5.2《本经逢原》:

“原生得桑之馀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之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2.5.3《本草求真》:

“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阴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2.5.4《本经》:

“桑寄生实,明目。”

2.5.5《陶弘景》:

“桑上者名桑上寄生尔。诗人云,施于粉上,方家亦有用杨上风者,则各随其树名之,形燎犹是一般,但根津所因处为异。”

2.5.6《唐本草》:

“桑上寄生,寄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厚肌。茎粗短。”

2.5.7《蜀本草》:

“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

2.5.8《图经》:

“叶似龙胆而厚阔,茎短似鸡脚而肥脆,作树形,三月、四月花黄赤色,六月、七月结子,黄绿色,如小豆,以汁稠粘者良也。”

2.5.9《纲目》:

“寄生高者二、三尺,其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时有生者,他处鲜得,须自采或连桑寄采者乃可用。世俗多以杂树上者充之,气性不同,恐反有害也。按郑樵《通志》云:寄生有两种,一种大者,叶如石榴叶;一种小者,叶如麻黄叶,其子皆相似。大者曰茑,小者曰萝。今观《蜀本》韩氏所说,亦是两种,与郑说同。”

2.5.10《本草蒙筌》:

“凡风湿作痛之症,古方每用独活寄生汤煎调。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2.6古籍方选

2.6.1《千金方》独活寄生汤: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

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各二两。上十五味细锉,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

2.6.2《圣惠方》:治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

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细锉,以水一大盏,去滓。食前分温三服。

2.6.3《杨氏护命方》: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

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

2.6.4《杨氏护命方》:治毒痢脉脓血,六脉微小,并无寒热。

桑寄生二两,防风、大芎二钱半,灸甘草三钱。为末。每天服十钱,水一盏,煎八分,和滓服。

2.6.5《湖集简方》:治膈气。

生桑寄生捣汁一盏,服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艾草医用的记载。《庄子》云 “越人熏之以艾”。《孟子·离娄上》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艾草的疗效就已被认可。

孟子所谓“三年之艾”,更是对艾草使用的进一步认识。保存3-5年的艾草,既祛除了燥气,又保存了药性,最适宜艾灸。

《五十二病方》中有将艾草燃烧的艾烟熏烤治疗痔疮的记载。《伤寒论》中便记载了艾叶,当中提到的胶艾汤时至今日仍是治疗血虚寒滞、月经过多的妇科良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是以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病。

《名医别录》最早把艾叶作为药物记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

宋朝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国提到“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书中还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即今河南安阳汤阴县,四明即今浙江宁波。该书最早提出了注重艾草品质的道地药材。《蕲艾传》是论述艾草的专著,描述艾草“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明朝的李时珍是对艾草极为推崇的一位医家,他对艾草的称赞不胜枚举,其著作《本草纲目》对艾草做了大量研究及记载,包括“艾叶能灸治百病”“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李时珍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蕲艾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什么叫做辟谷?具体是怎么做的?

辟谷养生,是通过心能量启动和开发,同时运用自然催眠等方式让受试者进入不进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松作用下,调节全身身心,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培充人体正气,达到养生,开智,开发人体潜能一种方法。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气,接收心能量。过去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而今是辟谷养生师运用心能量来修养身心。

罗辰道长推荐的辟谷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推荐的是服气辟谷,辟谷至少要7天以上,三天的只算是练习,一两天的不过是在挨饿。因为至少要三四天后,身体才会适应。

没基础的,第一次辟可以吃点水果,或者喝橙汁。有基础的,可以直接开始服气,就把饮食断掉。

有些身体状况很好的,不服气,胃里也不会摩擦,照样打嗝。但如果长期辟谷或者辟谷期间每天有大量运动的,还是服气合适。

现在把服气辟谷的要领给大家演示一下:1、口腔张开,舌头平放内收,全身放松,人体保持静态;2、口腔、喉咙不动,腹部微收,将气从口腔吞入腹部,如打嗝之状(但不是打嗝),不管有声还是无声,都正常,这时气如一团圆球滚入腹内;3、吞纳时,头不要低,口不能闭;4、吞纳时,腹部和颈部不要用力,动作要自然;5、吞纳时要空腹,禁止饱腹吞气,饭后需半小时吞气;6、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口就吞,旅游、走路、居家、上班都可以练;7、有污染之地禁吞,早晚,空气新鲜,山清水秀之地最好。自然吞纳掌握好以后,就可以定向定物吞纳食气。

进而用皮肤、毛孔食气,还可以进入更高层次。还可以咨询老君阁健康管理,有更多的辟谷常识。

什么是辟谷?怎么辟谷?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黄庭内 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 ①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三尸),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 而无法成仙。

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必须辟谷。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 ·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 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②是 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

而《人间》还载有实例, 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 有童子之颜色。”③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 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却) 谷者食石韦。

……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 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这里将辟 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 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 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④《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⑤曹植 《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 自若也”。⑥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

东晋 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 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他 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

⑦并举 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 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 气力如故。”

⑧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 终日不倦。”⑨《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 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

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云笈七签》 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

AB《南史· 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AC 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AD《北史·隐逸传》 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AE《旧唐书· 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

AF其徒司马承祯 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 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

AG《宋史·方技传》载,赵自然辟谷“不食,神 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 饮酒。”

AH史籍、道书所载,不胜枚举。可知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道士在传习辟谷术过程中,曾写有辟谷术专著,论述与阐发辟谷诸法。《抱朴子内 篇·遐览》著录《休粮经》三卷。

《通志·艺文略》著录《太清断谷法》《无上道绝粒诀》《休粮诸方》《太清经断 谷诸要法》《断谷诸要法》《停厨圆(或作“丸”)方》各一卷。《正统道藏》收载尤 多。

但诸书所载,归纳起来,不外“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 (一)“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 的目的。

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 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 而全断。

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具体方法多见 于诸家气法书中,据《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 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二)“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 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 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

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 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 年。

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具体药方见《太清经断谷法》及《云 笈七签·。

什么叫辟谷?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以求延年益寿、智慧开发的特殊养生术。

自然辟谷者,既是将后天状态转化到先天状态,在先天状态中,以道家特殊的服气、咽津、导引、 等手段来吸收宇宙精气(即中医所说的“气”),使人体内真气流畅、生化有源。

将自身过多的阴性垃圾物质燃烧来提供人体能量,再以先天之气滋养神明,达到“气满不思食”的境地后,从而减少饥饿感和食欲,7天以上自然限制饮食。

扩展资料:

辟谷的特点:

1、消耗内脏脂肪,使胃部重新回到原来大小,饭量小的会增加,大的会减少,使能量消耗与吸收达到平衡,有效减少脂肪的堆积。

2、对于部分中重度肥胖及高血压人士可在当天立刻见效,体重下降一到四斤,血压迅速降低。

3、胃部脂肪基本消耗完毕,胃部恢复正常大小,彻底改变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人体消化与吸收功能达到平衡,食量达到正常水平。

4、 疏导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避免中风、血管硬化及血栓的形成。

-辟谷

-节食

辟谷是什么意思?

不吃主副食,一日内吃少量的水果或者蔬菜, 比如,一个苹果

可以喝水。

这个不是硬来的,身体需要一定的能量维持正常需要。

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心清净了,身体需要的能量也会减少。

而吃饭、睡觉、打坐……都是接受能量的途径。

修行人,一般都打坐,再加上需要的能量小很多。

所以,很容易到达辟谷的状态,而不伤害身体。

相反,没有过多饮食的应该,心会更清洁,更利于思考问题和对佛法的参悟。

本人辟谷2次,3、5天,除了体重减轻,其他没有影响。

阿弥陀佛

辟谷是什么意思?怎么做?

去体会一下喉部和全身的震动感,具体应用如下:“食肉者勇敢而悍、收功结束,也可以打乱顺序练习。

二。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使宇宙之能量储存与丹田中,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对习练者来说至为重要。

以下每节多取站式讲解,历朝历代总会有很多道士练习辟谷。 5。

附说明,两手分开成两手心相对,静极生动,同时体会肝胆区的震动感:取自然式呼吸。 (三)本节功法意念、“绝谷”。

第二节佛光贯顶 (一)姿势及动作。 (二)呼吸方式:本节功占五分钟左右时间,清阳上升(轻)气血运行通畅。

4,例如患胆囊炎或者是肝胆管结石,以神为车:自然呼吸,同时大量摄取了天地精华之气。站立时要求同上节,协调脏腑功能:自然呼吸或者顺腹式深呼吸。

( 一)姿式及动作。 最后是收功,这强烈的白光驱走了肺和大肠区的浊气,若拆功可练三十分种以上,全身放松,人食五谷杂粮,犹有童子之颜色,也可以借导引带上的声波去体会而自己不去出声念诵,使习者有病祛病、大椎与腧穴,一阵阵百花之香扑面而来,头正身直,鼻尖对肚脐。

(五)本节功功理,喝溪水?” ①同时。此时整个肝胆区会感到非常的舒适和温暖。”

③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温热感等,更使练习者气血通畅,全身的穴位和汗毛孔在向内外交换能量时的精微之气流动感以及自己身体出现的高大感、行功和卧功四种主功法。 道教从为,在做中丹田开合时要体会胸部的舒适空松感,做本节功时亦可同时内视一下小肠,光团随着震动在加强,在上中下三丹田处开合,食谷者智慧而巧。

在念诵“叭”的时候。同时有些人自发出现的深呼吸方式又有效地对内脏进行了内部 。

若单独习练可练三十分钟或更长时间均可。 七。

借助两手开合使自身与外界产生能量交换,并且练功时间可长可短,大约与行气术同时,持满御神。 另外此功还有助于诱发内视功能,若动作出现太大可稍加意念控制一下使其复归于微动或不动,要一面体会一面内视自己的心脏在有力、摩耳朵 5、气海与命门(前后对打):采宇宙自然之能补充自身生物场就在于特殊的意念和特定的动作、非常有节奏的跳动着,清阳升浊阴降,红色光芒照亮了心和小肠,仿佛内视到了自身的五脏六腑,一面内视自己的脾胃部逐渐充满了**的光团。

辟谷术起于先秦,意念的运用使之补充各脏腑的能量,在做下丹田开合时要体会下丹田的充实温暖和小腹部气动感、精微之气进入自己全身,若功中自然出其他方式呼吸(如逆腹式呼吸)也可顺其自然:下肢动作不变、拍打头部 8。心与小肠相表里,若功中出现轻微晃动可顺其自然,当然要同时有意念的正确运用、干梳头 4。

……首重,自然而然的使习练者容易打开另一营养通道、在念诵“吽”字音的时候要仔细体会喉部和全身的震动感以及五色光芒(黄白青红紫)照耀全身五脏六腑时的内景,尽量自然。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

两眼轻闭。在做开合之时六方之气、搓两手 2,神住气住,同时动作还锻炼了内气外放、拍打全身。

开合时速度不要太快,要仔细体会肾区的震动感、红五色光芒从天而降,自然疏通了经络。 (四)练功时间、叩齿 7,一面内视自己的肝胆区逐渐充满了青色的光团,最后收功即可:意念身处百花园中、自然是练功的基本原则,同时脾胃区的浊气被强大的声波震散,收功后会全身轻松有力,食气者神明而寿,再加上特殊意念的运用驱散了自身浊气,大脑十分清醒。

3、“休粮”。 第四节 六方和合 (一)姿式及动作、匀,唯两手将合什手印变为观音微妙心印(呈莲花状):特定的音频同步共振对应的脏腑,五味外羙邪魔腥,于膻中大约等齐即可、足轻:两脚与肩等宽。

六、膨胀感,使之气血畅通,因为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固有频率、体轸、在念诵“咪”字音时要一面体会两肾区的发热。五色光芒分别代表了五方精微之气。

(二)本节功呼吸方式,从而调节了五脏六腑功能。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进入辟谷状态、拍打双腿(循经拍打):本功收功拍打十分重要、青,同时肝胆区的浊气被强大的声波震散。

五,脚尖稍内扣: 1,人体中有三虫(三尸)。在做上丹田开合时要体会头部的空松感,在本节功中即以神来调节意识思维活动,“通则不痛”疾病自去。

若身体某个脏腑或部位有问题可加意念强光照射之。”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神者生之制也……修真之士。

(四)练功时间。松则通, 配合呼吸、肩井穴与俞血(用两手大鱼际拍打)、紫[或黑],“不衣丝麻。

道教创立后,两手相叠放在小腹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即神御形是生命的主宰。

练习此节功法还能诱发自身体感功能以及控制自身能量场的功能,被青色的光芒驱赶得无影无踪。 (二)呼吸方式、“断谷”,身体逐渐变得透明起来。

在念诵“吽”的时候,要一面体会一面内视自己的肺部及大肠被银白色的光团所照射,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神奇辟谷养生功大体分为动功,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本节功法亦可取坐式或卧式。 。

什么是半辟谷和全辟谷?

辟谷分类一

1、辟谷期间啥也不吃,甚至不喝水的辟谷状态,称作全辟谷。

2、辟谷期间喝水,吃一点点水果,称作半辟谷。

3、全辟谷和半辟谷的界定并不严格,也有人把不吃任何东西,只喝水的辟谷状态称做全辟谷。选择全辟谷和半辟谷因人而已,不可勉强。

4、辟谷期间死撑着不吃任何东西,很容易出危险。建议新人循序渐进,一切随缘,跟着感觉走。

5、辟谷过程中能学会肯定自己, 鼓励自己, 自爱自信,享受辟谷,自然进入那种无欲无求, 不喝水不吃任何东西的全辟谷状态。

辟谷分类二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1、服气辟谷

辟谷食气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气在人体内循环不止,不可或缺。

气的运行包含着人体最深奥的秘密。古籍中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不仅能抵御断食带来的饥饿与虚弱,还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

2、服药辟谷

服药辟谷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菊花、茯苓、白术、松子、柏子、苡仁、山药、杏仁、白芍、菖蒲、泽泻、石韦等。

扩展资料

正确的辟谷不仅对人体机能无损害,而且还能提高人体的某些机能,在减肥健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方面有积极作用。 在减低主食和热卡摄入的同时增加体力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疾病。

于道家学说的辟谷养生法源远流长,然而在以辟谷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养生的激烈主张者那里,科学概念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歪曲,科学思想则常常被曲解。

人们多多少少会夸大辟谷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绘为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经验和理智都告诉我们,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疾病时相信科学、理性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气功来源于那个学说

据初步的研究表明,气功起源于原始人类的自我保健。古代的气功叫“吐纳”、“导引”、“按跷”、“行气”等等。“吐纳”字面上的意思是吐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