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泽泻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中:茯苓泽泻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茯苓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金匮》卷中 31 方名 32 茯苓泽泻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茯苓泽泻汤的用法用量 36 茯苓泽泻汤的临床应用 37 各家论述 3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茯苓泽泻汤 1 拼音
fú líng zé xiè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中:茯苓泽泻汤21 处方
茯苓25克 泽泻12克 桂枝6克 白术9克 生姜12克
22 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23 茯苓泽泻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24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3 《金匮》卷中 31 方名
茯苓泽泻汤
32 茯苓泽泻汤的别名茯苓汤
33 组成茯苓半斤,泽泻4两,甘草2两,桂枝2两,白术2两,生姜4两。
34 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
35 茯苓泽泻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纳泽泻,再煮取2升半,温服8合,日3次。
36 茯苓泽泻汤的临床应用胃反:成绩录云,安部候臣菊池大夫,从候在浪华,久患胃反,请治于先生曰:不佞曩在江户得此病,其初颇吐水,间交以食,吐已乃渴,诸医交疗,百端不愈,一医叫我断食,诸证果已。七日始饮,复吐如初,至今5年,未尝有宁居之日,愿先生救之。先生乃诊其腹,自胸下至脐旁硬满,乃与茯苓泽泻汤,数日而痊愈。
37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饮水以润之,更无小便不利,而用此汤何哉?盖阳绝者,水虽入而不散于脉,何以滋润表里,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上,泽泻之威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气,用布水精于诸经,开阳存阴,而洽荣卫也。
②《沈注金匮要略》:此外风乘胃,脾虚成饮之方也。风气通肝,木盛制土,脾胃气郁而反上逆,则为胃反,然吐则痰饮去而风火炽盛,胃津枯燥,以故吐而渴欲饮水,但木旺土衰,则水寡于畏,肾水反溢为饮,治当健脾,以除伏邪宿饮。故以姜、桂、术、草健脾和营卫,而驱邪外出,茯苓、泽泻导胃肾之余饮也。
38 附注茯苓汤(《千金翼》卷十九)。
古籍中的茯苓泽泻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五]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而补中,胃反自立止矣。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注胃反吐而不渴者,寒也,渴欲饮水者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茯苓泽泻汤主之。〔尤〕猪苓散。治吐后饮水者。所以崇土气
《张氏医通》:[卷四诸呕逆门]反胃。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胃反吐而渴。欲欲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胃反吐。津液竭而渴也。欲饮水以润之。无
《高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以缓降胜之也。二十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茯苓泽泻汤方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白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胆主决断 1 拼音
dǎn zhǔ jué duàn
2 注解
胆主决断 生理学名词。指胆具有决断功能。胆气充实,则行事果断,脏腑气血功能发挥正常。《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王冰注:“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
古籍中的胆主决断 《普济方》:[卷三十四胆腑门]胆实热(附论)肝汤(出卫生宝鉴)治热盛口苦胆瘅。乃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汁计二合。是中清之府而使然也。柴胡(一钱)黄芩
《类经》:[十八卷疾病类]八十五、梦寐物之所聚,类邑衢也。)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胆主决断,其气刚也。刳音枯,剖腹也。)客于项,则梦斩首
《素问经注节解》:[内篇卷之三]奇病论
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按∶胆主决断,然过虑不决,则胆虚,而其味上溢于咽,口为之苦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利而恶闭郁。郁则津液不行而积为涎。胆以咽为使。胆主决断。气属相火。遇七情至而不决。则火亦郁而不发。不
《医林改错》:[卷上]医林改错脏腑记叙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杏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杏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化学成份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注意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杏子 1 拼音
xìng zǐ
2 《辞典》:杏子21 出处
《本草图经》
22 拼音名Xìnɡ Zi
23 杏子的别名杏实(《别录》)。
24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实。果熟时采收。
25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26 化学成份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β胡萝卜素、少量γ胡萝卜素和西红柿烃;果实的挥发油成分有月桂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松油烯、反2己烯醇、α松曲醇、牻牛儿醛、牻牛儿醇、2甲基丁酸、乙酸、芳棒醇、环氧二氢芳樟醇的顺反异构体、γ辛酸内酯、γ癸酸内酯、橙花醛、柠檬醛。未熟果实含绿原酸类、焦性儿茶酚类、赭朴鞣质、黄酮类等成分。
27 性味酸甘,温。
①《千金·食治》:"味极酸。"
②崔禹锡《食经》:"味酸,大热。"
③《日华子本草》:"热,有毒。"
④《本草图经》:"杏之类梅者味酢,类桃者味甘。"
28 功能主治润肺定喘,生津止渴。
①《千金·食治》:"其中核犹未鞕者,采之 食之,甚止渴,去冷热毒。"
②《滇南本草》:"治心中冷热,止渴定喘,解瘟疫。"
③《随息居饮食谱》:"润肺生津。"
29 注意①崔禹锡《食经》:"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
②《本草衍义》:"小儿尤不可食,多致疮痈及上膈热。"
210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 杏子汤
饮停积,悉皆治疗。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白龙膏,乳香2两(另研),定粉(另研)8两,黄蜡8两,杏子油1斤(如无,用脂麻油)。制法:上7味锉,油内揉
麻黄杏子汤六《症因肺治》卷一:方名:麻黄杏子汤组成:麻黄、杏子、米仁、桑白皮、桔梗、甘草。主治:外感腋痛。风寒
顺逆丸厚朴4分(炙),干地黄4分,桂心4分,滑石4分,杏子2分,黄连4分,麦门冬4分(去心)。主治:久寒积
杏子膏ìngzǐgāo《圣济总录》卷一○九:组成:初生杏子71升,古五铢钱7文。主治:眼中赤脉痒痛,时见黑
更多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 五仁丸
法:先将五仁研为膏,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为丸,梧桐子大上共将五仁别研为膏,合橘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
安贞汤苓3钱,白术1钱,厚朴1钱,砂仁1钱,桑皮2钱,杏仁3钱,苏子1钱5分,陈香橼皮6分。功能主治脾痹
艾烟丸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
宁嗽丸大。《饲鹤亭集方》:组成:南沙参2两,桑叶2两,杏仁2两,茯苓2两,川贝2两,姜夏2两,前胡2两,
鸬鹚涎丸燥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方名:鸬鹚涎丸组成:光杏仁2两,栀子(炒黑)2两,石膏2两,蛤粉2两,天
更多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杏子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甘草。治上气不得息。喉中如水鸡声。凡局方温肺汤。杏子汤之类。从此方增损者颇多。御药院方。细辛五味子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沈〕脉浮者。邪居气分而属肺。详杏子汤。必以杏子为君。而杏乃专泻肺气。使肺气通调。邪去而肿自退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发散肺邪,而汗、喘自止矣。麻黄杏仁甘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七伤寒门]伤寒烦喘(附论)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子主之。是欲发散水寒也。经曰。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四]水气病脉证第十四茯苓泽泻汤简介
本文2023-10-17 18:21: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