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江西赣州古称什么
江西赣州古称“虔城”,也称“赣南”。
赣州形成行政区的历史悠久。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设置相当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
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
又因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亦俗称“赣南”。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县级赣州市改为章贡区。
1999年7月,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6月,赣州开发区成立管理委员会,为市 派出机构,正县级建制。
2014年7月,赣州开发区更名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县级南康市,设立赣州市南康区。
南康区三江乡的解胜、博罗、筱坝三个行政村划归潭东镇管辖。
南康区潭口镇的下坝、金塘、台头、村头四个行政村划归南康区龙岭镇管辖。
潭东镇、潭口镇划归章贡区管辖。
201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赣县,设立赣州市赣县区,以原赣县的行政区域为赣县区的行政区域。
1、钟绍京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县长岗乡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为纪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国公祠”显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家族名望的显赫与迁徙的源流。
2、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
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
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3、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江西石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
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
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
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4、曾几
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5、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
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
魏禧论文主张经世致用,积理、练识,他长于策、论等以广大胸怀而谋天下之事的文体,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都有所心得,并且写出了煌煌百万字的作品。
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
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诗集》8 卷,《日录》3 卷,《左传经世》10卷,《兵谋》、《兵法》各1 卷,《兵迹》12卷。散文作品有《邱维屏传》和《大铁椎传》等。
-赣州
现在的江西省在春秋时属于:
吴,越,楚
现在的江西省在战国时属于:
楚
江西这个名字,是从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来的.
春秋时期并没有这个行政单位名称,因此必须从各个地市的
历史来找寻答案,整理出来的一些资料:
九江
春秋时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
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
南昌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次年
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
修建了一个方圆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
灌城.后奏准设立豫章郡,辖南昌等18县.南昌之名始于西汉,
寓“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池多次变迁兴废,城名数易,别
名诸多,其中汉称“豫章”、隋唐称“洪洲”、宋称“隆兴”,
明代定名为“南昌”。
吉安
夏商吉安市为中原九州之一的扬州西南境域;西周属周文王五世孙周章封
地;春秋属吴。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地入越。周显王三十五年
(公元前334年),地入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分天下为
三十六郡,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故吉安市古称“庐陵”。汉代庐陵属
豫章郡。三国时期,豫章郡属吴,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分豫章
郡置庐陵郡,郡治在今泰和县城西北15公里处。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
,取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命名为吉安。
抚州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城县,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
(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临汝县,县治设在今
抚州市,仍属豫章郡。三国时为吴地,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
郡,郡治设在临汝县。两晋、南朝相沿。南朝梁陈时,以今之崇仁、丰城
、永丰、新淦等县增置巴山郡。临川郡初属江州,陈武帝时与巴山郡同属
高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 年)废郡扩州,以临川郡并巴山郡之一部置
抚州,隶属洪州总管府,抚州从此定名。
上饶
自东汉建安年间析豫章郡地设置鄱阳郡
以来,已有1700多年历史。
赣州
赣州历史悠久,“开化远于唐虞”。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楚、吴、越,
后又属楚国。秦并六国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天
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50万
分五军战五岭,使尉屠睢将五军,其中一军守庾岭界,置南壄县,
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六年(前201),置豫章郡,
南壄隶之。同时增设赣、于都,与南壄县统属豫章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南壄改为南野。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
为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之始。
景德镇
景德镇春秋时为楚之东境。秦朝录九江郡番县。
东晋时,置新平镇,是为景德镇建镇之始。后发展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五代时期,景德镇瓷业开始兴盛,人才荟萃,技艺日新,作为中国瓷都的地位由此开始奠定。
宜春
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
于今宜春市境在。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
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
"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
新余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公元267年)设立新渝县(因境内有渝水)。
萍乡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公元267年)设立萍乡县,建县
已有1700年的历史。1960年撤县建市。
鹰潭
早在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中晚期已成中国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
(角山窟址群的发掘曾在中国考古界引起巨大凡响),秦至唐代一起由
余汗县(今余干县)管辖(中间曾一度划入晋兴县管辖),唐代称鹰潭坊。
唐末置贵溪县,鹰潭划为贵溪县辖地;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江西地区开发最早的当属九江 。为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又有夏,商,周时期
属于荆,扬二州,春秋时期“吴头楚尾”的说法。再看九江的地理,地处
长江沿岸,背倚庐山,南邻鄱阳湖。为赣,鄂,湘,皖四省交汇处,
乃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江西应该是吴国,越国和楚国互相争夺的地方。
那到底这个争夺的过程如何呢,那不得不回到“春秋五霸”时期了。
一 周定王十年(前597),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
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与楚,楚人称霸。
二 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吴王阖闾以伍员(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攻进楚都郢。
三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父报仇,与兵败越,越王勾践求和。
吴王乘胜向北进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
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灭吴国。
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州,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江西应该是先后被楚国,吴国,越国统治,战国时期再回到楚国。
下面是江西省余干县2200年历史大事纪一部分,做为辅证。
公元前10世纪(西周末期) 周王大起九师伐越,东至九江,包括干越之地。
公元前524年(东周景王二十一年)古余干地为吴国,属扬州域。
公元前473年(东周元王三年) 古余干地为越国,属扬州域。
公元前334年(东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取江南十五邑,古余干地为楚国。
余干县,现在隶属江西省上饶地区,在鄱阳湖东侧。
所以楚国应该是在公元前524年左右丢掉九江划分到了吴国,公元前473年又落入越国,
战国时期公元前334年楚复得九江。
杨仙岭的传说
赣州市沙河镇东北部贡江边上有卒山岭,山势险峻,怪石嶙峋 。
相传很久以前,山中藏一妖精,平日四出恐吓乡民,并堵水绝源,造成周围一带年年旱灾,百姓无法谋生,只得背井离乡。唯有刘氏一家,祖孙二人,一老一幼,加之家境贫寒,无法外。于是一面设案焚香,一面继续辛勤劳动,以求生存。
一天,救贫仙人杨筠松路经山下,见一老一小正焚香跪拜,便问:“为何此处一片荒凉,而独你俩在此燃烛焚香?”老人答道:“因山上妖精作孽,以致民不聊生,众乡亲只得离乡背井。我因家贫年迈,孙儿年幼,无法外迁,只好诉神灵保佑,艰苦耕种,以求生存。”杨仙听后,对老人境遇深感同情,对作恶妖孽十分气愤,遂举起赶山鞭朝山劈去,一声巨响,山石四处飞落。山间留下一条长长的鞭痕,后来成为一条常年流淌不息之小溪,灌溉周围良田,从此,再也不见妖精猖獗作恶了。
杨仙临别,赠送刘老人薯种一只。刘老栽之,长势茂盛。到秋收时节,红薯 不仅产量很高,而且鲜嫩肥胖,香甜可口。这一喜讯很快传开,众乡民纷纷返里。从此,乡民辛勤劳动,努力耕作,安居乐业。
百姓为了感激救贫仙人,自愿募捐于山顶建杨仙祠,祠内安放杨仙之塑像。朝夕俸祈祀,香火鼎盛。从此,这山便称为杨仙岭,一直沿用至今。
赣州又称赣南,地处江西南部,赣州是一座 历史 悠久的城市,早在三国时期就已设立庐陵南部都尉,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 历史 的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赣州是一座低调的城市,纵使它至今保留着众多 历史 遗存,且享有“江南宋城”的美誉,但存在感依然并不太高。
到赣州 旅游 ,赣州古城那是一定要去的,千年古城赣州众多的 历史 遗迹基本都汇聚于此,比如郁孤台、八境台、古城墙、古浮桥等,也是最能体现“江南宋城”的地方。
与郁孤台紧邻着的是“四贤坊”,是一个大广场及仿古商业街,如今也是游客到赣州必打卡的地方。
夜色下的四贤坊尽显古色古香,除了入口处的四贤坊外,内部还有军门楼、上井亭及一条仿古商业街、府衙等,这些建筑并非古建,而是根据 历史 记载按其原样修建而来,以更直观的展现古代赣州的 历史 风貌。
在四贤坊上有一副对联:“赵抃疏险滩,刘彝福寿惠千古;濂溪创理学,文山丹心昭四贤”,四贤指的是 历史 上赣州著名的四位人物。
这四贤分别指的是赵抃、刘彝、周敦颐和文天祥,赵抃在北宋嘉佑年间凿通了赣江险滩,对赣州功不可没;刘彝监督建造了著名的古代排水系统福寿沟,如今依然造福于赣州人民;周敦颐与文天祥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历史 上二人都曾在此任官,且其功德和荣誉都是卓越的。
穿过四贤坊后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城门楼,为军门楼,其 历史 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嘉定年间,可惜的是到了清初时就已不复存在,但瓮城仍在,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座楼阁是在2012年重建的,填补了这片文化 旅游 街区的空白。
楼阁两端与城墙相连,城墙为皇城城墙,其 历史 更为久远,始建于五代时期,到宋代时改建为砖墙,沿着城墙梯阶可至城墙之上,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瞰与之相邻的街景。
四贤坊属于郁孤台 历史 文化街区,这处街区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而成,商业街两侧林立着数量颇多的商铺,可以满足了游客的吃喝玩乐,整体也是非常有特色。
如今很多古城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商业街,比如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观前街、成都的宽窄巷子等,如今都是比较热门的 旅游 景点。赣州在这一块起步相对比较晚,如今虽然也有了,但还没有出现理想中的那种场景,相信未来也会越来越好,比较其文化底蕴在那放着。
不知道,你到赣州 旅游 时,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四贤坊”?对这里的景色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机会,你会到这里游玩吗?欢迎留言评论。
谁知道江西赣州古称什么
本文2023-10-17 18:27: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