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问题,请大家多多帮忙。
桂林是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远在三亿多年前,桂林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由于地壳运动,桂林逐渐上升为陆地。后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雨水溶蚀,发育了典型的岩溶地貌,逐渐形成了形态奇特的峰林石丛和幽深瑰丽的溶洞,并与秀丽的漓江融为一体,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赢得了“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山水,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桂林的山峰,平地拔起,奇峭峻丽;桂林的溶洞,深邃幽旷,满目琳琅;桂林至阳朔的百里漓江,更是风光绮丽,碧水萦回,奇峰林立,百态千姿……“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等古今诗人的名篇佳句,对桂林的奇山秀水作了真实的写照和形象的描绘。
桂林气候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全年无霜期309天,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3℃,年均降水量1926毫米。每年4月至10月为最佳旅游季节。
桂林市气候表 温度:℃ 降雨:mm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 均 温 度
8 9 13 18 23 26 28 27 25 20 15 10
降 雨 量
54 71 126 284 252 316 233 164 64 101 79 54
行政区划 桂林辖秀峰、七星、象山、叠彩4个城区,一个郊区和阳朔、临两县,面积4195平方千米,其中4个城区面积54平方千米,郊区面511平方千米,阳朔县面积1428平方千米,临桂县2202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541000
电话区号:0773
市 花:桂花
历史 桂林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在岭南设置桂林郡,从那时起,桂林就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南疆重镇。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所在地,曾长期是广西的省府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漫长的历史,在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丰饶的文化,多姿的风情和璀灿的古迹。从数万年前桂林的宝积山和甄皮岩的史前人类遗址,到秦代的兴安灵渠和明代靖江王城及其庞大的陵墓群;从历代迁客骚人大量吟咏赞美桂林山水的诗文词赋,到遍布桂林山岩洞壁的摩崖石刻和佛教造像;从桂西北龙胜高近千米、上下数百级的龙脊梯田奇观,到独具风情的壮、瑶、苗、侗少数民族及其山寨、鼓楼等,无一不与桂林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使桂林山水增添了人文异彩。
桂林米粉
地方风味小吃,与昆明过桥米线共享盛名。主要原料有:米粉、卤水、盖菜,以及花生米、葱花等。因卤水、盖菜的制作方法不同而名称各异:有原汤米粉、生菜米粉、卤菜米粉、三鲜米粉、牛腩米粉、 酸辣米粉、马肉米粉、螺蛳米粉、凉拌米粉等。其特点:圆细柔韧、 富有筋力,鲜美芳纯、香松爽口。
名优特产
桂林有着品种丰富的土特产品,在众多的土特产品中应该首推桂林三宝。桂林三宝包括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其他的有:沙田柚、罗汉果、白果、荔浦圩、马蹄、腐竹、桂林米粉、荷花鱼等。
· 壮族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 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 产量居全国首位。壮族与古“百越”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本世纪初创制了壮文。壮族以农业为主 ,擅长种植水稻。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人口约1550万人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 、“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1957年《壮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 长鼓舞是瑶族传统舞蹈。长鼓多用燕脂木制成,长约 2尺5寸 ,两端粗,中间细如蜂腰。鼓身绘有花鸟或 龙凤图案。有些鼓,两端和腰部系有铜铃,起舞时, 鼓声咚咚,铃声铛铛 ,组成“和弦”。传说瑶族初选祚盘瓠,被凶猛的羚羊撞下山崖而死,后人便用羚 羊皮做鼓面,舞时挥掌击打,以示对羚羊的仇恨和对 祖先的纪念。瑶族共有200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瑶族先民历史上居住于长江流域,远在秦汉时期,瑶族是长沙武陵蛮(又称五溪蛮)的一部分。南迁后,有的又向西南山区移动,于是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多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 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 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 侗族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侗族的箫与笛是 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高 超的建筑艺术,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 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多信仰神,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种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桂林山水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桂林这个地方既没有山,也没有水,更谈不上人烟繁盛,桂树成林。那么,桂林这个地方,为什么会生长出成林的桂花树?为什么会有奇山秀水而名满天下呢?这还得从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说起……
试剑还珠
所谓伏波,取波浪回流之义。伏波山腰,有大悲古洞,倘若进洞,穿幽径、达江边。忽暗而明,豁然开朗。洞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 古日“蓉镜”。据说,伏波潭里有座水晶宫,水晶宫里有个老龙王……
芦笛藏宝
芦笛岩位于桂林西北光明山腹中。山腹里,洞天高阔,曲折幽深,更胜仙宫。 从前,芦笛岩里空空荡荡,哪来什么景致。有一年,皇帝老子做六十大寿,一道道圣旨传一下来,要全国各地送金银财宝,异兽珍奇,进贡祝寿……
神象叛主
象鼻山座落在漓江边,象鼻正好伸进漓江之中,酷似一只酣饮江水的神象。象鼻山举世闻名,而离它不远的雉山却鲜为人知。有一天,一大一小两个怪物来到桂林,小的骑着大的,小的自称“雉凤大仙”,大的名叫“象”……
望夫石的传说
沿黄牛峡能看到“群龙戏水”、“青蛙过江”等奇观,接着,就进入了斗米滩。在斗米滩,你能欣赏到望夫石。 以前,有一对撑船为生的夫妻,正值数九寒冬,他俩逆水行船,倍受辛劳,傍晚,夫妻俩泊船江边,遇到一个老妇人……
彩锦化石
要问这叠彩山和风洞的来历,请听我慢慢道来。话说嫦娥在桂林营造山水之时,看到那里赤地千里,老百姓的生活极端贫苦,就准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西山今昔
芦笛岩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平缓江流,这就是漓江的支流桃花江。除此之外,漓江还有三条较大的支流,这四条支流中,当然要数桃花江最美,充满了浓郁的诗情。想当年,嫦娥开劈漓江之初,两岸并无支流。一次,嫦娥邀请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游览桂林……
嫦娥五易九马图
冷水村对面有一座九峰相连,雄持江边的大石山,这就是漓江水路最著名的九马画山。有一首民谣唱道:“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八匹是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神奇的画山,原来叫做九峰山,上面无画也无马,是谁在悬崖峭壁上画出这千古不朽的杰作呢?……
螺女逃婚
漓江右岸的群峰环抱之间,有两座孤峰。高的山峰好似一位端庄贤淑的女子安坐在江边,取名美女峰。美女峰前面,有一座小山峰,崖壁光洁平滑,恰似安放在少女面前的“铜镜”,这两峰连成一景,俗称“美女照镜”。这还得从嫦娥到南 海赴宴说起……
距今约一万年前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 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 属广西省。
1914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一、 沁园春•祖国颂
九州翔游,北国冰城,南海碧滔。看昆仑出世,峰高岭峭;黄河澄清,林欢木笑。舰旗猎猎,铁骨铮铮,享太平盛世乐逍遥。是宏图,赖中华儿女,齐力打造。巨龙腾飞有日,立世界民族领风骚。铸华夏魂魄,自主创造;强国经济,稳固可靠。和谐社会,青春笑傲,正义公平行大道。纲领举,真社会主义,风景独好!
二、念奴娇•红旗颂
红日燃血,浸透那、杆杆战旗猎猎。旗下铮铮铁骨聚,中华优秀儿女。斧头镰刀,大刀长矛,推翻三座山。中国人立,一片崭新天地。工农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了,意气风发。战天斗地、共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前辈先人,殷切期盼, 民族屹天地。红色江山,共和指引前进。
三、水调歌头•英雄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华振兴大任,铭刻在心底。不怕艰难险阻,除弊兴邦功立,社会转型期。握好方向盘,服务为人民。强国资,兴民主,行法治。 万众一心凝聚,***员先。高举马列大旗,发展本国主义,浩浩红旗举。先辈应无恙,喜惊世界殊。
四、菩萨蛮•人民颂
工农兵学商士官,俱是神州主人翁。民族兴大业,万众齐踊跃。国有经济强,人民齐保障,江山共永固,尧舜满街巷。
五、采桑子•路
独辟蹊径阳关道,错嗟惆怅,错嗟惆怅,转弯未见有坦途。沉舟侧畔千帆过,又见春光,又见春光,鼓声阵阵旗引航。
六、破阵子•归航
日行千里说慢,扯下大旗赶路。一弯浅水向前冲,船体划损伤无数。最伤是深处。巨轮深喜大海,浅弯安可容身?碧波万顷踏浪来,汽笛一声冲霄汉。万众齐声赞!
一、从语音修辞看,这篇文章音韵优美,“奇”“秀”“险”、“静”“清”“绿”这两组六个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词,平仄变换,相互搭配;单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四字成语及结构紧凑的四字短语交替使用,读来悦耳动听。
二、从句子修辞来看,全文以运用整句(排比句、对偶句等)为主,兼用散句,既有节奏鲜明的整齐美,又有灵活多样的变化美。
三、从篇章修辞看,第二自然段描写漓江的水和第三自然段描写桂林的山,采取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借用了古代诗歌重章叠句的手法,具有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效果。文章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既概括全文,又照应开头。
四、从修辞格运用看,主要运用了以下辞格:
1.比喻和比喻兼排比: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2.排比:分句的排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句子成分的排比,如,“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3.反复:“漓江的`水真……”和“桂林的山真……”反复咏唱,表达了赞美桂林山水的强烈感情。
4.映衬:用大海、西湖映衬漓江的水,用泰山、香山映衬桂林的山,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5.引用:开头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结尾引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顶真:用上句结尾的字作下句的开头,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前面的句子概括出“静”“清”“绿”的特点,后面的句子对“静”“清”“绿”续接描述,加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7.对偶:如,“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空中云雾迷梦,山间绿树红花”。
本文2023-08-04 20:35: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