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古书复活记》中国家图书馆用来扫描古籍的设备是汉龙公司的赛数书刊扫描仪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纪录片《古书复活记》中国家图书馆用来扫描古籍的设备是汉龙公司的赛数书刊扫描仪吗?,第1张

《古书复活记》中国家图书馆用来扫描古籍的设备就是汉龙公司的赛数书刊扫描仪。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古书复活记》《典籍里的中国》《穿越时空的古籍》等古籍保护类纪录片频频冲上热搜榜,在这些纪录片中经常能看到一种专业的数字化设备——书刊扫描仪。汉龙公司的赛数书刊扫描仪以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符合人体工程学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行业,因此也在这类纪录片中频频出境。

第一章古玩保养

古玩损坏因素分析

古玩收藏前的清洁与消毒

古玩保养技术

各类古玩的保管

第二章古玩修复

青铜器修复

陶器修复

瓷器修复

铁器修复

金器修复

银器修复

铅锡器修复

玻璃器修复

古旧字画的修复与装裱

古籍修复

石质古玩修复

木器、竹器和漆器的修复

传统家具修复

纺织品修复

骨象牙、角、琥珀制品的修复

玉器修复

壁画修复

彩绘泥塑修复

珐琅修复

第三章古玩复制

青铜器复制

陶器复制

书画复制

玉器复制

丝绸复制

甲骨复制

石器复制

彩塑复制

第四章几种与古玩保养、修复、复制有关的技术

古玩翻模常用技术

古玩修复的粘接技术

传统鎏金工艺“火镀金”青铜嵌错工艺

刷镀技术在古玩修复中的作用

几种金石的传拓技法

古玩囊盒的制作

现代古玩鉴定分析技术;

第五章古玩保养修复复制材料

古玩清洗剂

古玩粘接剂

古玩加固材料

古玩修补剂

修复中常用的各种涂料

防腐、防霉、杀菌剂

古玩杀虫剂

古玩表现保护剂

古书画古籍修复

书画装裱材料

第六章古玩修复、复制工具和设备

古玩修复工作间的基本要求

各类古玩修复、复制工具

参考文献等

杭州图书馆拥有各类文献资源280万册(件),载体有图书、报纸、杂志、特藏专藏、视听文献、数据库资源,内容涉及各门学科,已逐步形成了以文史哲、艺术、法律、旅游、经济、教育、音乐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其中馆藏古籍、民国图书达4万余册,包括善本古籍634种,5058册;碑刻拓片1400余种。2007年,我馆藏品种有29种善本古籍进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外,拥有杭州地方文献,近万余册/件,载体形式有图书、古籍、期刊、报纸、拓片、光盘,内容涉及杭州发展的各个方面,已逐步形成杭州地方文献专藏,同时建有“杭州文化”数据库、编辑出版杭州文化期刊《文澜》(季刊)为杭州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文献参考服务。

杭州图书馆还拥有超星数字图书馆、天方有声图书馆、方正Apabi全文数字图书、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包括期刊、博硕士论文、报纸、会议文献)等各种类型的、丰富的数字资源。

先进技术无线宽带网络全馆覆盖:杭州图书馆建有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服务系统,除了在各楼层提供足够数量的信息查询设备外,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全馆,是国内首家无线宽带网络全馆覆盖的图书馆,读者只要携带具有无线网卡的手提电脑以及拥有WI-FI功能的手机或PDA,便可在全馆范围内随时随地灵活、便捷地享受网络服务、使用各种数字资源。

采用先进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该技术充分应用于文献借阅、文献安全管理、文献清点、文献正确定位等方面,操作快捷方便,同时实现读者自助借阅,极大地提升了文献管理和读者服务的质量及效率,该技术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高水平奠定了基础。馆内还配备先进的防火、防盗、空调自控系统,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现代图书馆服务。

古籍修复最根本的原则为:整旧如旧,保护原貌。整旧如旧在修补技术上是很复杂的,它不仅要求修复人员掌握精湛的修复技巧,而且还具备一些古籍书的版本知识,并对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用纸和装帧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展工作前,要针对古籍破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修复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实施。修复方案中,除了充分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工具、材料和设备以外,还要有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决心。工作时细致耐心,不厌其烦,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也是做好修复工作的先决条件。

目前国内应用于书刊古籍仿真复制的影像采集设备主要是赛数OS14000系列高精度大幅面仿真复制扫描仪。赛数OS14000系列扫描仪适用于大幅面书刊、古籍、档案、字画、报纸、地图、图纸等纸质文献的仿真复制影像采集。高精度、真彩色扫描镜头可以获得极高的色彩还原度,完美再现原件的所有细节。无紫外线、红外线辐射冷光源照明系统为珍贵原件提供了极其充分的保护。扫描速度极快,A0幅面的图纸只需小于65秒便可完成扫描。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籍承载了这悠久的历史。而中国古籍数量巨大,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蕴含了我国文化中精髓的部分。现如今传世古籍大概有十余万种,它们的保存状况却不是很好。许多古籍修复工作者一直在拼命的修复,然而古籍修复工作依然进展得十分缓慢。为什么古籍修复那么困难呢?

其一是古籍破损严重,这是很多图书馆都出现的问题。很多古籍破损严重到不能翻阅的程度,这给修复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然的侵蚀,还经历了人为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流失,纸张变得很脆,一碰就会碎。其二是很多古籍都是通过购买,收集,捐赠等方式进入图书馆的,书籍在进馆之前保存程度不同,有些古籍甚至还有残损。其三是资金问题,古籍修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不足,人员不足。其四是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受到人为损坏,很多人在翻阅书籍的时候没有保护的意识,导致一些古籍在后期借阅的过程中损坏了。

那么想要传播古迹文化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现在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复的过程越来越专业,主要是修复,尽量保持古籍的原汁原味。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持书籍的原意,不要放太多的主观因素。在用于修复古籍的设备和材料中,要注意成分,不能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比如将古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延长古籍的寿命。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在图书馆借阅古籍时要注意轻轻翻页,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减少古籍的磨损程度。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