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硝石是怎么来的,有硝石矿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古代硝石是怎么来的,有硝石矿吗?,第1张

经炼丹术士提炼出来的,并且中国有大量的硝石矿存在。

古代中国利用硝石是很早的,初时写作“消石”,在战国时已用做医药。其化学组成是硝酸钾。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机物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后与土壤中的钾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它通常呈皮壳状或盐花状析出来,覆盖在地面、墙脚,这就是所谓的地霜。特别是在猪圈、马厩、厕所附近的墙角尤多。

硝民扫取这种含硝的土块,置于桶内,加水浸泡。经过滤后,将滤液熬煮或晒干,就得到硝石结晶。此外,在某些岩石表面、洞穴或盐沼地带偶尔也会找到它。东汉时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上所记载的、“能化七十二种石”的“朴消”,根据它的“化石”性质,大概就是硝石。

中国炼丹术兴起以后,方士很重视硝石,不断摸索它的性质,说它是“感海卤之气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为水,柔润五金,制炼八石,虽大丹亦不舍此”。在东汉问世的中国早期丹经《三十六水法》中,硝石就是主角。

但是在自然界中又相当广泛地存在一种叫做“芒硝”的物质,化学组成是Na2SO4·10H2O,在盐湖周围会大量析出;或以钙芒硝、白钠镁盐(即硝板)形式存在;也常从盐碱地上离析出来,外貌和硝石颇相似。而两者在我国传统的医药中,医疗功能也几乎完全相同。

所以古人,特别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往往把它们混淆,古书上的记载当然也就相当混乱,什么是真硝石?长时期中众说纷纭。所以要对硝石广泛采集、充分利用并准确地掌握它的化学特性,就得摸索到一些区分它们的方法。

在南北朝时,陶弘景提出了一种鉴定硝石的方法,相当科学,他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在今甘肃)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就是说,把真硝石放在火焰上一烧,它会使火焰呈紫色,与芒硝不同。我们知道,硫酸钠则会把火焰染成**。这就是近代的焰色检定法,我国古代的方士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利用过了。

但是真的运用这种方法时,又往往会遇到困难。因为在天然的硝石中总会含有一些芒硝和盐分,而钠所产生的**火焰,其亮度远远超过钾的紫色火焰,因此少量钠杂质的存在,这种靠焰色鉴定的方法就大失效力了。及至唐代,炼丹家们发明了高效的“磺硝法”来制造铅丹。

其工艺过程是先利用熔化的铅与硫磺相反应,使生成硫化铅,然后加硝石一起炒,很快就会生成赤红色的铅丹,而芒硝绝无这种功能,因此这倒不失为一种鉴定硝石的科学方法。

但在唐代时,炼丹家则更普遍地知道了利用硝石的助燃性可以鉴别它:把一小块待检验的硝石投到赤热的炭上,就会猛烈燃烧起来;而芒硝投火中,则先化成“水”,水蒸发尽后,变成白色似枯矾的粉末,与硝石迥然不同。因此,唐代的炼丹家对硝石性质的认识和多方利用就大步前进了,他们在这时期发明了火药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本草纲目-硝石 

「释名」芒硝(《别录》)、苦硝(甄权)、焰硝(《土宿》)、火硝(《纲目》)、地霜(《蜀本》)、生硝(宋本)、北帝玄珠。 

志曰∶以其消化诸石,故名消石。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朴硝,故有芒硝之号。不与朴硝及《别录》芒硝同类。 

宗曰∶硝石是再煎炼时,取去芒硝凝结在下者,精英既去,但余滓如石而已。入药功力亦缓,惟能发烟火。 

权曰∶芒硝,一作苦硝,言其味苦也。 

时珍曰∶硝石,丹炉家用制五金八石,银工家用化金银,兵家用作烽燧火药,得火即焰起,故有诸名。狐刚子《粉图》谓之北帝玄珠。《开宝本草》重出生硝、芒硝,今并为一,并详下文。 

「集解」《别录》曰∶硝石,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 

弘景曰∶硝石疗病与朴硝相似,《仙经》用此消化诸石,今无真识此者。或云与朴硝同出,所以朴硝一名硝石朴也。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炼朴硝作之。并未核研其验。有人得一种物,色与朴硝大同小异,如握盐雪不冰,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以北诸山有碱土处皆有之。 

志曰∶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状如钗脚,好者长五分以来。陶说多端,盖由不的识之故也。 

又曰∶生硝生茂州西山岩石间,形块大小不定,色青白,采无时。 

时珍曰∶硝石,诸卤地皆产之,而河北庆阳诸县及蜀中尤多。秋冬间遍地生白,扫取煎炼而成。货者苟且,多不洁净,须再以水煎化,倾盆中,一夜结成。澄在下者,状如朴硝,又名生硝,谓炼过生出之硝也。结在上者,或有锋芒如芒硝,或有圭棱如马牙硝,故硝石亦有芒硝、牙硝之名,与朴硝之芒、牙同称,而水火之性则异也。

崔《外丹本草》云∶硝石,阴石也。此非石类,乃碱卤煎成,今呼焰硝。河北商城及怀、卫界,沿河人家,刮卤淋汁炼就,与朴硝小异,南地不产也。升玄子《伏汞图》云∶硝石生乌场,其色青白,用白石英炙热点上,便消入石中者为真。

其石出处,气极秽恶,飞鸟不能过其上。人或单衣过之,身上诸虫悉化为水。能消金石,为水服之长生,以形若鹅管者佳。谨按升玄子所说,似与今之硝石不同,而姚宽《西溪丛语》以其说为真正硝石,岂外国所产与中国异耶?抑别一种耶?当俟博物者订正。 

「正误」弘景曰∶《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硝石,一名芒硝。《名医别录》乃出芒硝,疗与硝石同,疑即硝石也。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皇甫士安言∶无朴硝可用硝石。硝石生山之阴,盐之胆也。取石脾与硝石以水煮之,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消石。

其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止烦满,三月采于赤山。朴硝者,亦生山之阴,有盐咸苦之水,则朴硝生于其阳。其味苦无毒,其色黄白,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亦得水而消,其疗与硝石小异。按如此说,是取芒硝合煮,更成为真硝石,但不知石脾是何物也?以朴硝作芒硝者,用暖汤淋汁煮之,着木盆中,经宿即成矣。今益州人复炼矾石作硝石,绝柔白,而味犹是矾尔。 

又曰∶朴硝,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土人择取白软者,以当硝石用之,当烧令汁沸出,状如矾石也。 

藏器曰∶石脾、芒硝、硝石,并出西戎卤地,碱水结成。 

恭曰∶朴硝有纵理、缦理二种,用之无别。其白软者,朴硝苗也,虚软少力。炼为硝石,所得不多;以当硝石,功力大劣也。 

又曰∶硝石即是芒硝,朴硝一名硝石朴。今炼粗恶朴硝,取汁煎作芒硝,即是硝石。《别录》复出芒硝,误矣。晋宋古方,多用硝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硝,鲜言硝石。 

理既明白,不合重出。 

颂曰∶旧说朴硝、芒硝、硝石三物同种。初采得苗,以水淋汁煎成者为朴硝,一名硝石朴。又炼朴硝或地霜而成,坚白如石者,为硝石,一名芒硝。又取朴硝淋汁炼煎结成有细芒者,为芒硝。虽一体异名,而修炼之法既殊,则主治之功亦别。然《本经》所载,疑是二种。 

今医方所用,亦不能究。但以未炼成块微青色者为朴硝;炼成盆中、有芒者为芒硝,亦谓之盆硝;芒硝之底澄凝者,为硝石朴。硝力紧,芒硝次之,硝石更缓。

未知孰是?苏恭言∶晋宋古方,多用硝石,少用芒硝。按张仲景《伤寒论》,承气、陷胸皆用芒硝。葛洪《肘后方》,伤寒时气亦多用芒硝,惟治食不化云,无朴硝,用芒硝代之。是晋宋以前通用朴硝、芒硝矣。胡洽方,十枣汤用芒硝,大五饮丸用硝石,并云无硝石用芒硝。

是梁隋间通用芒硝、硝石矣。以此言之,朴硝、硝石为精,芒硝为粗。故陶氏引皇甫士安之言为证,是硝石当时已难得其真,故方书通以相代矣。又古方金石凌法,用朴硝、硝石、芒硝、马牙硝四种相参,次第下之。方出唐世,不知当时如何分别也?又南方医人着《硝说》云∶本草有朴硝、硝石、芒硝,而无马牙硝。

诸家所注,三种竟无断决。或言芒硝、硝石是一物,不合重出。或言煎炼朴硝,经宿盆中有细芒为芒硝。或言马牙硝自是一物。今诸硝之体各异,理亦易明,而惑乃如此。朴硝味苦而微咸,出蜀郡者,莹白如冰雪,内地者小黑,皆苏脆易碎,风吹之则结霜,泯泯如粉,熬之烊沸,亦可熔铸。

以水合甘草、猪胆煮至减半,投大盆中,又下凝水石屑,同渍一宿,则凝结如白石英者,芒硝也。扫地霜煎炼而成,试竹上如解盐,而味辛苦,烧之成焰都尽者,硝石也,能消金石,又性畏火,而能制诸石使拒火,亦天地之神物也。牙硝,即是芒硝也。又有生硝,不因煮炼而成,亦出蜀道,类朴硝而小坚也。其论虽辨,然与古人所说殊别,亦未可全信也。 

好古曰∶硝石者,硝之总名也。但不经火者,谓之生硝、朴硝;经火者,谓之芒硝、盆硝。 

时珍曰∶诸硝,自晋唐以来,诸家皆执名而猜,都无定见。惟马志《开宝本草》,以硝石为地霜炼成,而芒硝、马牙硝是朴硝炼出者,一言足破诸家之惑矣。诸家盖因硝石一名芒硝,朴硝一名硝石朴,之名相混,遂致费辨不决。

而不知硝有水火二种,形质虽同,性气迥别也。惟《神农本经》朴硝、硝石二条为正。其《别录》芒硝、《嘉》马牙硝、《开宝》生硝,俱系多出,今并归并之。《神农》所列朴硝,即水硝也,有二种,煎炼结出细芒者为芒硝;结出马牙者,为牙硝;其凝底成块者通为朴硝,其气味皆咸而寒。

《神农》所列硝石,即火硝也,亦有二种,煎炼结出细芒者亦名芒硝,结出马牙者,亦名牙硝,又名生硝;其凝底成块者,通为硝石。其气味皆辛苦而大温。二硝皆有芒硝、牙硝之称,故古方有相代之说。 

自唐宋以下,所用芒硝、牙硝,皆是水硝也。南医所辨虽明,而以凝水石、猪胆煎成者为芒硝,则误矣。今通正其误。其石脾一名硝石者,造成假硝石也。见后石脾下。 

「修治」大明曰∶真硝石,柳枝汤煎三周时,如汤少,即加热者,伏火即止。 

曰∶凡使硝石,先研如粉,用鸡肠菜、柏子仁共二十五个,和作一处,丸如小帝珠子,以瓷瓶子于五斤火中赤,投硝石四两于瓶内,连投药丸入瓶,自然伏火也。 

《抱朴子》曰∶能消柔五金,化七十二石为水。制之须用地莲子、猪牙皂角、苦参、南星、巴豆、汉防己、晚蚕砂。 

时珍曰∶熔化,投甘草入内,即伏火。 

硝石

「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辛,大寒,无毒。普曰∶神农∶苦;扁鹊∶甘。权曰∶咸,有小毒。 

时珍曰∶辛、苦、微咸,有小毒,阴中之阳也。得陈皮,性疏爽。 

之才曰∶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杏仁、竹叶。 

「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本经》)。 

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蚀疮。天地至神之物,能化七十二种石(《别录》)。破积散坚,治腹胀,破血,下瘰,泻得根出(甄权)。含咽,治喉闭(大明)。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五种淋疾,女劳黑疸,心肠痛,赤眼,头痛,牙痛(时珍)。 

资料来源于:李时珍《本草纲目》

防风通圣丸为方剂名,即《宣明论方》卷三方记载的防风通圣散作水丸。

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的主要成分为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防风通圣丸 [ 最后修订于2017/6/2 18:55:46 共587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芒硝虽说它是属于一种矿物质,但是它好像还是一味中药来着,我们所熟悉的西瓜霜制作过程里就有芒硝,这个芒硝究竟是从什么里面提取出来的呢?

芒硝是中药吗

芒硝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芒硝的别名也叫朴硝、皮硝、毛硝、土硝等。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全年都可以采制。硝性味,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芒硝是什么东西提取出来的

芒硝

化学组成Na2SO410H2O,晶体属单斜晶系的含水硫酸盐矿物。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芒硝始载于《神农本经》):芒硝“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味清凉略苦咸,极易潮解,在干燥的空气中逐渐失去水分而转变为白色粉末状的无水芒硝。

产于干涸的盐湖中,与石盐、石膏等共生。现代芒硝矿床产于内陆湖泊和海滨半封闭的海湾潟湖里,在干燥炎热的条件下,温度在33℃以上蒸发时,形成无水芒硝;在33℃以下或秋冬气温下降时,可形成芒硝。世界上芒硝湖的分布以中国和前苏联较多,中国现代芒硝湖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吉林等省、区。中国湖北省的储量居全国之首。

将天然开采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待冷析出结晶,即为其粗制品朴硝。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滤液放冷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经加工处理使之失去水份,即为玄明粉。清代至今的提净芒硝法,均以朴硝与萝卜共煮后,去滓重结晶入药。

芒硝的主要成分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芒硝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芒硝是中药,对人体没危害,只有副作用。服药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服用剂量较大时有腹胀或轻度腹泻现象;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芒硝(《本经》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芒硝多生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将天然产物用热水溶解,过滤,待冷析出结晶,即为其粗制品朴硝。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滤液放冷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经加工处理使之失去水份,即为玄明粉。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水消肿。临床用名有朴硝、芒硝(萝卜制)和玄明粉。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芒硝,味苦,寒。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消石,味苦,寒。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名医别录》:味辛、苦,大寒。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淡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药性论》:使,味咸,有小毒。能通女子月闭,症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傅之。主时疾,壅热,能散恶血。

《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藏百病及症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头痛,排脓润毛发。丸入饮药,先接于盏内,搅,热药浇服。

《开宝本草》:味辛、苦,大寒。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生于朴消。

《本草衍义》:朴消,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应手神验。

《汤液本草》:芒硝,气寒,味咸。

《心》云:去实热,《经》云:热*于内,治以咸寒,此之谓也。

《珍》云:纯阴,热*于内,治以咸寒。

《本草》云: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及月水,破五淋。消肿毒,疗天行热病。

《药性论》云:使。味咸,有小毒。通月闭症,下瘰疬,黄疸,主漆疮,散恶血。

《圣惠方》云:治代指用芒硝煎汤,淋渍之愈。

玄明粉,气冷,味辛、甘,无毒。

《液》云:治心热烦躁,五脏宿滞,症瘕,明目,逐膈上虚热,消肿毒。注中有治阴毒一句,非伏阳不可用。若正用此除阴毒,杀人甚速。牙硝条下,太清炼灵砂补注,谓阴极之精,能化火石之毒。

《仙经》云:阴中有阳之物。

《本草衍义补遗》:属阳金而有水与火土。善消化驱逐,而《经》言无毒,化七十二种石,不毒而能之乎?以之治病,以致其用,病退则已。若玄明粉者,以火煅而成,当性温。予观见一二朋友不信予言而亡,故书此以为戒云。硝是太阴之精华,水之子也,阴中有阳之药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热*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又云: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软坚。

洁古云:芒硝性寒,味咸。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去实热一,去肠中垢二,坚积热块三也。孕妇忌之。又云:咸寒纯阴。热*于内,治以咸寒。

《本草纲目》:朴消澄下,消之粗者也,其质垂浊。芒硝结于上,消之精者也,其质清明。玄明粉、甜消,则又芒硝之去气味而甘缓轻爽者也。故朴消可施于卤莽之人,及傅涂之药。若汤、散服,必须芒硝为佳。仲《伤》不用朴硝而用芒硝即此义也。消,禀太阴之精,水之子也。气寒味咸,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唐时,腊月赐群臣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消炼成,道治积热诸病有神效,贵在用者中的尔。

后人制为玄明粉,煅炼多偏,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

(芒硝/硝石)朴消属水,味咸而气寒,其性下走,不能上升,阴中之阴也,故惟荡涤肠胃积滞,折治三焦邪火。消石属火,味辛劳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上升,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急之病。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疾饮。盖硫黄之性暖而利,其性下行。消石之性暖而散,其性上行。礞石之性寒而下,消石以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雷公炮炙论》云:脑痛欲死,鼻投消末,是亦取其上升辛散,乃从治之义。《本经》言其寒,《别录》言大寒,正与龙脑性寒之误相似。凡辛苦物未有大寒者,况此物得火则焰生,与樟脑,火酒之性同,安有性寒大寒之理哉?《史·仓公》云:王美人怀子不乳,召淳于意。意往饮以莨宕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意复诊其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剂,出血,豆比五、六枚而安,此去血结之验也。

(消石/芒硝)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五种淋疾,女劳黑疽,心肠疠痛,赤龈肿痛,牙痛。

(芒硝/石硝)辛苦微咸小毒,阴中之阳也。得陈皮,性疏爽。

(风化消)甘缓轻浮,故治上焦心肺痰热,而不泄利。以人乳和涂,去眼睑赤肿,及头面暴热肿痛。煎黄连、点赤目。

《本草经疏》:芒硝禀天地至阴极寒之气所生,故味苦辛,性大寒,乃太阴之精。以消物为性,故能消五金八石,况乎五脏之积聚,其能比之金石之坚哉!久热即是邪热,伤寒热邪结中焦,或停饮,食则胃胀闭,少少投之,可立荡除,除邪气者,寒能除热故也。破留血者,咸能软坚,辛能散结也。邪热盛则经脉闭,热*于内,治以咸寒,结散热除则经脉自通,二便自利,月水复故。五淋中惟石淋、膏淋为胶结难解,病由于积热,非得辛苦大寒之药,以推荡消散之,不能除也。推陈致新,总述其体用之功耳。由朴硝再煎而成,故曰生于朴硝。

玄明粉

疏:玄明粉,即芒硝投滚汤沸化,夜置冰霜之下,结起在水面上者。用白莱菔切片,煮汁投硝,以结起多次者为上,其色莹白,其味辛咸,沉而降,阴也。入手少阴、足厥阴、阳明经。其治邪热在心烦躁者,经曰: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并主五脏宿滞症结者,即燥粪、结痰、瘀血、宿食之谓,辛能散结,咸能软坚,兼能润下,苦能下泄,故能主之也。目为血热所侵,必赤肿作痛异常,硝物峻利,加以苦辛咸寒之极,故能散热结,逐热血,目病既去,必自明矣。退膈上虚热者,当作实热,邪解心凉,故热退也。消肿毒者,即软坚散结之功也。

简误:

硝者,消也。五金八石其坚莫比,惟硝能销之。苟非大辛至咸极苦最烈之味,其能消化之乎?故仲景于诸承气汤用之,非邪结下焦,坚实不可按者,不用。恐其误伐下焦真阴故也。病不由于邪热深固,闭结难通,断不可轻投。至于血涸津枯,以致大肠燥结,阴虚精乏,以致大热骨蒸;火炎于上,以致头痛目昏,口渴耳聋咽痛,吐血衄血,咳嗽痰壅,虚极类实等证,切戒勿施!庶免虚虚之咎,而无悔不可追之大错也。

《本草蒙筌》:甚消痰癖,更通月经。延发漆疮可敷,难产子胞可下。洗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经云: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每用大黄、芒硝,相须而为使也。

《本草乘雅》:朴消:火消属火大所摄,凡身中无暧热相者,用之精良。主治积热在藏者,盖藏属身中之阴,热即阴火,积有坚象,所谓诸寒之而热不去者,须此消之。以阴火遇水反炽,用火逐之始灭却耳。朴消主百病是有法,寒热邪气是宗,是能,六府是所,积聚六字是所之相,能化下是引证,唯此一消字,用消积聚结固留癖,而返病愈。

《药性解》:硝石,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经。主六腑积聚燥结,留血闭藏,天行疫痢,伤寒发狂,停痰作痞,肠风痔漏,推陈致新,解诸石药毒,种种实热,悉可泻除,能堕胎孕。大黄为使,恶苦参。

按:硝石为太阴之精,宜入心家泻火,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丹溪云:《本经》言其无毒,误也。能化七十二种石,无毒而然乎。分为七种,气味相同,俱善消化驱逐,但朴硝力紧,芒硝、英硝、马牙硝力缓,硝石、风化硝、玄明粉缓而又缓也,以之治病,病退即已。《本经》称其炼服补益,岂理也耶。经云: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故都用大黄佐芒硝耳。

《药鉴》:气微寒,味辛咸,无毒,沉也,阴也。承气汤用之,去胃中之实邪,而荡肠中之宿垢。通圣散用之,除胸膈之稠痰,而润下部之结燥。痘家实热便秘者,用之于当归解毒汤中,甚为得法,取其不损真阴也。妇人胞衣不下,即用童便调二五钱,热服立下。大都寒能泄实,咸能软坚,辛能散滞,此三者,玄明粉之功也。予用之以代芒硝,虽老弱之人,亦可服之。

《景岳全书》:朴硝:味苦咸辛,气寒。阴也,降也,有毒。其性峻速。咸能软坚,推逐陈积,化金石药毒,去六腑壅滞胀急,大小便不通,破瘀血坚症实痰,却湿热疫痢,伤寒胀闭热狂,消痈肿排脓,凡属各经实热,悉可泻除。孕妇忌用,最易堕胎;虚损误吞,伤生反掌。

《本草备要》:朴硝即皮硝,大泻,润燥软坚。

辛能润燥,咸能软坚,苦能下泄,大寒能除热。朴硝酷涩性急,芒硝经炼稍缓。能荡涤三焦、肠胃实热,推陈致新。按致新则泻亦有补,与大黄同。盖邪气不除,则正气不能复也。治阳强之病,伤寒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必病热。盖寒郁而为热也。疫痢,积聚结癖,留血停痰,黄疸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丰城尉家有猫,子死腹中,啼叫欲绝。医以硝灌之,死子即下。后有一牛,亦用此法得活。本用治人,治畜亦验。《经疏》曰:硝者,消也。五金八石,皆能消之,况脏腑之积聚乎?其直往无前之性,所谓无坚不破,无热不荡者也。病非热邪深固,闭结不通,不可轻投,恐误伐下焦真阴故也。成无已曰:热*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佐之以苦,故用大黄相须为使。许誉卿曰:芒硝消散,破结软坚;大黄推荡,走而不守。故二药相须,同为峻下之剂。王好古曰:《本草》言芒硝堕胎,然妊娠伤寒可下者,兼用大黄以润燥软坚泻热,而母子相安。经曰:有故无殒为无殒也,此之谓欤?谓药自病当之,故母与胎俱无患也。

玄明粉:泻热,润燥,软坚。

辛甘而冷,去胃中之实热,荡肠中之宿垢。润燥破结,消肿明目。血热去,则肿消而目明。昂按:泻痢不止,用大黄、玄明粉以推荡之,而泻痢反止。盖宿垢不净,疾终不除,经所谓通因通用也。若胃虚无实热者禁用。俱忌苦参。

《本经逢原》:热*于内,治以咸寒。坚者以咸软之,热者以寒消之。不出《本经》推陈致新之妙用。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气汤,皆用芒硝软坚去实,且滞微辛,所以走而不守。若热结不至坚者,不可轻用。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玄明粉《御药院方》名白龙粉 辛甘微寒,无毒。

玄明粉用芒硝煅过多遍,佐以甘草,缓其咸寒之性,用治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垢,非若芒硝之力峻伤血也。然脾胃虚寒,及阴虚火动者,慎勿轻用,以取虚虚之咎。

《本草崇原》:芒硝禀太阳寒水之气化,夫太阳之气,本于水府,外行通体之皮毛,从胸膈而入于中土。主治百病寒热邪气者,外行于通体之皮毛也。外感百病虽多,不越寒热之邪气,治寒热邪气,则外感之百病皆治矣。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者,从胸膈而入于中土也,太阳之气,入于中土,则天气下交于地,凡六腑积聚结固留癖可逐矣。能化七十二种石者,朴硝味咸,咸能软坚也。

《本草求真》:〔批〕泻肠胃实热。

玄明粉专入肠、胃。系芒硝再煎而成。其色莹白,辛甘而冷,功用等于芒硝,皆有软坚推陈致新之力。陈不除则泻痢不止,用宜同大黄推荡,正书所云通因通用之意。若热闭不解、亦当用此下夺。然煅过多遍,其性稍缓,不似芒硝,其力迅锐,服之恐有伤血之虞耳。王好古曰:玄明粉治阴毒一切非伏阳在内不可用,若用治真阴毒,杀人甚速。时珍曰:《神农本草经》言朴硝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煅炼多遍,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若佐甘草同投,则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热,又克见其治矣。兼洗眼目消肿。绣族兄式和用玄明粉搽眼,初觉一二次甚明。召绣同搽,绣揣眼病非热不得用,是因未允。越后族兄屡擦屡坏,始信余言不谬。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翼》卷十一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兔肝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兔肝散 1 拼音

tù gān sǎn

2 《千金翼》卷十一 21 方名

兔肝散

22 组成

兔肝(炙)1分,石胆1分,贝齿1分,芒消1分,蕤仁1分,黄连1分,矾石(烧)1分,松叶1分,萤火1分,菊花1分,地肤子1分,决明子1分。

23 主治

失明。

24 兔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于食后服半钱匕。不知,稍稍加服,药不可废,若3日停,则与不服等,愈后仍可常服之。

2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古籍中的兔肝散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三]眼暗第五

辛目暗方。上以鲫鱼作熏之,如前法良。《千金翼》兔肝散主失明方。兔肝(炙)石胆贝齿芒硝蕤仁黄连矾石(

《千金翼方》:[卷第十一·小儿眼病第三]矾石散

百日内食五辛目暗方∶以鲫鱼作熏之,如前法,良。兔肝散主失明方∶兔肝(炙)石胆贝齿芒硝蕤仁黄连矾石(

《普济方》:[卷七十二眼目门]肾肝虚眼黑暗

川芎防风(去芦各二两)菊花楮实(拣焙)上为末。炼兔肝丸(出圣济总录)治肝肾虚。目黑暗不明。冷泪时出。

《普济方》:[卷八十一眼目门]目昏暗

去心)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为散。每服一钱。兔肝丸(出圣惠方)治肝肾气虚。眼目昏暗。久视无力。兔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目见黑花飞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芒硝的别名 7 来源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使用注意 11 化学成分 12 芒硝的药理作用 13 芒硝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铁盐与锌盐 1352 镁盐 1353 干燥失重 1354 重金属 1355 砷盐 136 含量测定 137 性味与归经 138 功能与主治 139 用法与用量 1310 注意 1311 贮藏 1312 出处 14 芒硝药品说明书 141 芒硝的别名 142 外文名 143 适应症 144 用量用法 145 规格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芒硝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芒硝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芒硝 1 拼音

máng xiāo

2 英文参考

Glauber’s sal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rabilit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rabilitum depurat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atrii sulfa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atrii Sulfa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rystallized sodium sulfat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芒硝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1]。为硫酸盐类矿物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要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Natrii Sulfa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rystallized sodium sulfat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芒硝的别名

盆硝[1]。

7 来源

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1]。

8 性味归经

咸、苦,寒[1]。入胃、大肠经[1]。

9 功能主治

功在泻热通便,润燥软坚[1]。

1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胸腹胀满[1]。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45~9g[1]。

2治目赤肿痛,以溶液点眼;丹毒,痈肿,水化涂敷;咽痛,口疮,研细末吹搽患处;痔疮肿痛,水煎熏洗;乳痈初起及哺乳妇断奶,外敷 [1]。

10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1]。畏三棱[1]。

11 化学成分

本品主含含水硫酸钠,常有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杂质[1]。硫酸钠口服,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为盐类泻药[1]。

12 药理作用

服用时饮大量水分,可于服后4~6小时排出液体粪便[1]。对肠有 性,不适用于慢性便秘[1]。

13 芒硝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芒硝

Mangxiao

NATRII SULFAS

132 来源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133 性状

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气微,味咸。

134 鉴别

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135 检查 1351 铁盐与锌盐

取本品5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2滴,煮沸5分钟,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加稀盐酸1ml、亚铁氰化钾试液1ml与适量的水使成50ml,摇匀,放置10分钟,不得发生浑浊或显蓝色。

1352 镁盐

取本品2g,加水20ml溶解后,加氨试液与磷酸氢二钠试液各1ml,5分钟内不得发生浑浊。

1353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应为510%~570%(附录ⅨG)。

1354 重金属

取本品20g,加稀醋酸试液2ml与适量的水溶解使成25ml,依法检查(附录ⅨE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1355 砷盐

取本品0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附录ⅨF),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136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水200ml溶解后,加盐酸1ml,煮沸,不断搅拌,并缓缓加入热氯化钡试液(约20ml),至不再生成沉淀,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静置1小时,用无灰滤纸或称定重量的古氏坩埚滤过,沉淀用水分次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于燥,并炽灼至恒重,精密称定,与06086相乘,即得供试品中含有硫酸钠(Na2SO4)的重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硫酸钠(Na2SO4)不得少于990%。

137 性味与归经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138 功能与主治

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139 用法与用量

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液中服用。外用适量。

1310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1311 贮藏

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1312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4 芒硝药品说明书 141 芒硝的别名

硫酸钠,芒硝

142 外文名

Sodium Sulfate

143 适应症

1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 2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3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 5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144 用量用法 145 规格

古代硝石是怎么来的,有硝石矿吗?

经炼丹术士提炼出来的,并且中国有大量的硝石矿存在。古代中国利用硝石是很早的,初时写作“消石”,在战国时已用做医药。其化学组成是硝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