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与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与赏析,第1张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 良: 一本作“夜”。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种看法,即陶渊明诗文应读全集,无须遴选;而陶诗明白如话,尤不必加以评论和赏析。至于陶之为人,亦久有定论,再施品评,尽属辞费。近时重读陶诗,觉得他的三首《挽歌诗》(本集题作《拟挽歌辞》,此据《文选》)极有新意。于是泚笔略陈心得,算是填补我几十年来不谈陶诗的空白吧。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 “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我对陶的生卒年缺乏深入研究,不敢妄议;但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却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何其巧合乃尔!因此我以为仍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对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后接下去具体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 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二句虽近诙谐,却见出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有云: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之后,再想回家,只怕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墓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 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我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文/书山花开

❂原诗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50

满怀惆怅独自扶杖归来,沿着不平的山路,经过榛棘丛丛。

山间的溪水清而且浅,浸濯双脚且自从容。

我滤出新酿熟的美酒,宰一只鸡,招呼乡亲友朋。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代替明烛,荆柴也发出光烟炯炯。

欢乐时只愁夜晚太短,不知不觉东方已露出浅红。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54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30

我心怀惆怅独自拄杖归来,走过那草木丛生的崎驱小径。

山润的流水既清又浅,遇上涧水把双脚洗个干净。

把自酿的新熟美酒滤就,蒸只肥鸡邀来近邻。

日落室暗兴犹未尽,燃起柴薪代烛通宵畅饮。

欢愉只恨夜太短,不知不觉到天明。

❂解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54

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 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43

这首诗是写诗人独自游山和与邻人畅饮的乐趣 。前四句写诗人带着怅恨之情还家以及归家路上所见景物。诗人为什么“怅恨”呢?这显然是承前首诗意,当是他凭品故墟之后对死者的余哀未了。所以清邱嘉穗说:‘前首患死者,此首念生者,以死者不复还,而生者可共乐也。”(《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后六句写他以新酒、只鸡招待近邻,为长夜之饮。那么,诗人所“欢”者何来?一是感叹此身幸存,宜秉烛夜饮,不辜负良宵;二是值此秋熟之际,他第一次看到了自已的劳动果实,心情自然是愉快的,不畅饮不足以尽兴。“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二句正是诗人这种心情的写照。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p22

从首句的“怅恨”看,这首诗的叙事大概紧接着前一首。 作者怀着怅恨约心情从荒墟回来,杀鸡备酒和邻居一起通宵宴饮 。“荆薪代明烛”,饮宴很有田家风味。但诗中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这是他的“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人生观必然导致的结果。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18

游过废墟,陶渊明独自回家,一路上就有些闷闷不乐,所走的又都是荒凉小道,直到遇到一处清浅的山涧,洗了洗脚,心情才变得开朗起来。那一涧清水大约使他想起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古语。同到家里就滤酒杀鸡,邀请邻后做竟夜之饮。其实,自天的事还在刺激着他,这一出“及时行乐”的酒宴,也算是他对那种人生空虚感的一种回应。可贵的是,陶渊明并不假扮深沉,也不故作旷达,诗中的情绪流动自然而真挚,从坟场中得来的“人生如幻化”感慨,最终的结果,却是更坚定了他归隐田园的决心。

侯爵良等《陶渊明名篇赏析》,p59

陶渊明憎恨官场,热爱田园,耕作虽苦,劳而无怨。有时,劳动给他带来欢乐,使他心旷神怡。 这首诗不是直接写劳动生活,也不是写参加劳动的感受,而是写劳动之余的生活情趣 。前四句写归家途中的乐趣;后六句写还家后的乐趣。

一天的劳动结束了,诗人该回家了。也许是由于过度劳累的缘故吧,诗人收工时略带一点怅恨的情绪。这不要紧,怅恨的情绪瞬间即可消逝。果然,他渐渐地高兴起来了。他小心翼翼,策杖而还,独自走在崎岖的草木丛生的羊肠小道上。下了山,来到溪边,用溪水洗洗泥脚,这时的诗人定然感到快意舒适。山道弯弯,溪水清清,劳动者濯足溪畔,诗人给我们展示了江南山村夏日的一个生活画面;只要你在江南山村生活过,就会觉得这样的画面是真实的,可爱的,即刻引起诸多对昔日山村生活的美好回忆。生活就是美,诗人着力表现劳动生活和劳动之余的乐趣,自然也是美的。陶渊明濯足而归,手足干干净净,这时他又该怎祥自寻其乐呢?他是长恨饮酒不得足的诗人,自然会想到酒,以酒解忧,以酒消除疲劳。于是,他高兴起来了,欣然唱道:“漉我新熟酒”。句中点出了“我”,喜悦之情溢于言。“漉我新熟酒”这种句式的五言诗句带有浓厚的抒情味道,作品里的抒情主人公袒露着自己的情怀。读这句诗,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凯旋归来时愉快心情的诗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句句有“我”,把一个快活的木兰姑娘活画在纸上,似乎可以看见木兰在闺房里的轻盈步履和种种情态。“漉我新熟酒”也是句中有“我”,表达了诗人那难以抑制的快乐心情,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用布滤酒的动作,还可以看见他脸上挂着的笑。漉酒为着自己,也为着客人。躬耕的诗人与农民是有感情的,当他要饮酒的时候,忘不了自己的农民朋友,热情地邀他们来共同举杯。这种热情化成了美丽的诗句:“只鸡招近局”。漉酒杀鸡,款待客人,与邻同乐。 诗人写劳动回家后的乐趣,不止于写漉酒、杀鸡、与邻共饮,还写了“荆薪代明烛”这个细节。这是山村的生活剪影,有了这一笔,作品的生活气息就更浓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家里确实不富裕,“明烛”也买不起。尽管如此,他仍要在“荆薪”的照耀下盛情待客。客人也不以此介意,宾主沉浸在友谊和欢乐之中,通宵达旦,犹未尽兴,各自“苦夕短”。

这是一首短叙事诗,句句叙事,句句写实。句句叙事写实,是不是篇中乏情呢?不,细细玩味,又觉得诗人无处不在抒情,他的欢乐之情饱含在每一个诗句里。可以这样说, 陶渊明把叙事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事中有情,情中有事 。“山涧清且浅”,应该说这是纯粹的描述,客观地叙述山涧水的状况:既清且浅。然而,这又不全然是客观的叙述,还有诗人的主观色彩。他着眼于山涧的“清”和“浅”,写出了山涧水的可爱之处,这自然也就流露出诗人喜欢山涧的感情。于是,“山涧清且浅”就不只是叙述,而且抒情。“只鸡招近局”是叙事,同时也是抒情,抒发诗人与邻为友的真挚感情。“荆薪代明烛”是叙事,同样也在抒情,诗人待客的热情可见。诗人把“榛曲”、“山涧”、“熟酒”、“只鸡”、“荆薪”这些为自己所喜爱的物和“策还”、“濯足”、“漉酒”、“招近局”这些为自己所喜欢的事顺手拈来,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后,进入笔端,组成劳动之余的生活画面,表现出诗人欣然自得的心情。

在写法上,这首诗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有头有尾,结构严谨 。作品从“独策还”写起,然后说到下山濯足,说到回家漉酒,与邻共饮,通宵达旦。从黄昏写到天旭,时间不算短;从山上写到山下,从野外写到家里,从自己写到邻里,范围不算小。在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范围里,本来有许多的东西可以入诗,叙事的篇幅可以拉长。但是,陶渊明却一共只写了十句,把许多可写可不写的东西都剪裁掉了,使作品的内容变得集中。诗人只叙述了几件事: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来写,显得自然。 每写一件事,诗人不去罗嗦,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勾出轮廓。整个诗的语言富有跳跃性,兼顾了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以少量的语言叙述了较多的内容,使作品具有弹性 。

吴小如等《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p67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最后一首。 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独自策杖还家途中的情景;后六句写还家后邀请附近邻人欢饮达旦的田园乐趣 。

对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人死无余意来”(《昭昧詹言》卷四),黄文焕也说,“昔人多不存,独策所以生恨也”(《陶诗析义》卷二);另一说认为这一句所写的“还”,是“耕种而还”(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中语)。这两说都嫌依据不足。如果作者所写是还自“荒墟”的心情,则上首之“披榛步荒墟”为“携子侄辈”同往,何以“独策还”?如果作者是耕种归来,则所携应为农具,应如这组诗的第三首所写,“荷锄”而归,似不应策杖而还。联系下三句看,此句所写,似不如视作“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在一次独游的归途中生发的“怅恨”。其“怅恨”,可以与本句中的“还”字有关,是因游兴未尽而日色将暮,不得不还;也可以与本句中的“独”字有关,是因独游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种孤寂感,既是这次游而无伴的孤寂感,也是作者隐藏于内心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渔父》)的时代孤寂感。次句“崎岖历榛曲”,写的应是真景实事,但倘若驰骋联想,从象喻意义去理解,则当时的世途确是布满荆榛,而作者的生活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联系其在《感士不遇赋序》中所说的“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间发已矣之哀”,不妨设想:其在独游之际,所感原非一事,怅恨决非一端。

诗的三、四两句“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则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人多称渊明冲淡静穆,但他的心中并非一潭止水,更非思想单纯、无忧无虑。生活、世事的忧虑固经常往来于其胸中,只是他能随时从对人生的领悟、与自然的契合中使烦恼得到解脱、苦乐得到平衡,从而使心灵归于和谐。合一、二两句来看这首诗的前四句,正是作者的内心由怅恨而归于和谐的如实表述。

这首诗写的是两段时间、两个空间。前四句,时间是日暮之前,空间是山路之上;后六句,则在时间上从日暮写到“天旭”,在空间上从“近局”写到“室中”。如果就作者的心情而言,则前四句以“怅恨”发端,而后六句以“欢来”收结。 作者尝自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其“归田园居”的主要原因,如这组诗的首篇所说,为的是“复得返自然”,以求得本性的回归,保全心灵的真淳。这首诗所写的始则“怅恨”,终则“欢来”,当忧则忧,可乐则乐,正是其脱离尘网后一任自然的真情流露。

后六句的“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四句,写作者还家后的实事实景,如其《杂诗十二首》之一所说,“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从这四句诗可以想见:酒为新熟,菜仅只鸡,草屋昏暗,以薪代烛,宛然一幅田家作乐图。这样的饮酒场面,其实很寒酸,但作者写来丝毫不觉其寒酸,读者看来也不会嫌其寒酸,而只会欣赏其景真情真,趣味盎然。篇末“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二句,即张华《情诗》“居欢惜夜促”意,也寓有《古辞·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几句中所抒发的人生短促、光阴易逝的感慨。而为了进一步理解、领会这两句诗的内涵,还可以参读作者的另一些诗句,如《游斜川》诗所说的“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又如《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所说的“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从这些诗来看作者的这次欢饮,显然有聊以忘忧的成分,在“欢”的背后其实闪现着“忧”的影子。同时,作者之饮酒也是他的逃世的手段,是为了坚定其归田的决心,如其《饮酒二十首》诗所说,“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二十首之七),“纡诚可学,违己返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二十首之九)。当然,他的饮酒更是与其旷达的心性相表里的;这就是他在《饮酒》诗的首章所说的“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朱光潜在《论诗》第十三章《陶渊明》中谈到渊明的情感生活时指出, 他“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对于这首诗所写的“怅恨”、“欢来”以及“苦”时间之短促,是应从多方面去理解、领会的 。

辑评

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欢来映洗怅恨,昔人多不存,独策所以生恨也。此身尚存,夜烛宜秉,有一念之恨生,则一念之欢来矣。“来”字下得奇。

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荆薪代烛,真致旷然。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前者悲死者,此首念生者,以死者不复还,而生者可共乐也。故耕种而还,濯足才罢,即以斗酒只鸡,招客为长夜饮也。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此首言还,不特章法完整,直是一幅画图,一篇记叙。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17)《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文/书山花开

❂原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57

饥饿袭来,赶着我向前,不知道该向何方行走!

走啊走,来到这一人家,敲开了门却不知如何开口。

主人懂得我的来意,岂能让我来去空手。

谈谈笑笑不觉向晚,举起杯来劝我快喝酒。

心情高兴遇到新知己,咏叹之余,写下诗篇一首。

感谢你漂母一样的恩惠,惭愧啊,我不会有韩信那样的成就!

结草?衔环?这恩情如何报答?敬谢你,只有在我身后。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61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140

饥饿驱使我向人乞讨,茫茫然不知道走向何方。

脚步不停地来到了这个村落,敲开别人的大门一时又难把话讲。

房主人明白了我的来意,送给我东西不让我空跑一趟。

言谈投机我在他家呆了一天,主人与我碰杯我也就放开了酒量。

交上了新朋我心情无比欢畅,边谈边吟咏我写下了新诗一章。

感激你施给我象漂母一样的恩惠,惭愧的是自己的才略不能与韩信相当。

把你对我的厚谊铭记在心,我只有死后在阴间图谋报偿。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56

推测本诗约作于青年时期,今暂系于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时渊明二十一岁(详见《年谱》太元十年注)。

因断粮而求贷,似同乞食,故以“乞食”命篇。以渊明的高洁, 取此题名,反映了青年渊明的怨愤。 这首诗意思分三层:饥而贷的窘迫状,礼赠而欢饮,解急后的感情波澜。委婉曲折,历历如绘。 感激语似重,这是古代君子受人之惠,其报必厚的缘故。 不因自尊而伪饰真实感情,正显出渊明的真率。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60

此诗当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记叙了一次由于饥饿而出门借贷,并得人遗赠、留饮的活动。 前四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内心状态,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情;中间六句写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谈谐”而“情欣”,由酣饮而赋诗的情景;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之情,写得悲愤而寄慨遥深 。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205

《乞食》诗,是诗人晚所作。 记叙了一次向人借贷并得人遗赠、留饮的活动,表现了当时诗人的复杂心情,是比较真实地反映诗人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 因此,过去许多为这首诗而展开的陶渊明是真行乞还是假行乞的争论似不必要,应该注意的倒是诗人在这首诗里所表现的愤慨情绪。从诗人生活实际观察,从诗中描写的感情表现分析,诗人向自己的亲朋知已求食、索酒述是正常的,并不能看成是违背了诗人对檀济道馈赠“挥之而去”的性格。诗中所表现的感慨却值得深思,“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包含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激愤。“冥报”、“相贻”不正是精卫填海的雄心吗?这绝不是一饭之恩不敢忘报的普通意思。仅仅是表现诗人什么美德。“愧我非韩才”,充分流露诗人政治上不能如愿的愤懑。这里面有大济苍生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愤慨,有对宋代晋立的政变所带来的忧愤,和那个贤愚不分、黑白颠倒的时代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激愤等等。就在这被苏轼称为“大类丐者口颊”而感到“哀战哀哉”的乞食诗里,却滚动着金刚怒目式的悲愤的感情潮水。 可见,如果单纯从乞食角度来理解,绝不能说明这首诗的意义。诗人能做到“固穷”,并没有因饥饿的袭击便开始退缩,而是宁肯行乞以全其归隐不仕之节,这确实表现了诗人的抗争精神。 至于那些认为陶渊明“乞食”使“万户伤心,亦为之惭尔”的人,正是应该自己“一惭”的,而那些认为“此诗与《责子》等篇,皆无可学”的人更愈见其短见浅识。读的前六句写“行乞”。由于饥饿驱赶离家“行乞”,心中漫无目的地出走。“驱”、“不知”和“拙言辞”,写出一个人身不由主的精神状态和欲言又止的复杂心理活动,非切身体验者是写不出来的。中间四句写与主人相遇甚欢的情景,即由“谈谐”而“情欣”,由酣饮而即席赋诗。后四句写诗人对主人因欣而生感,因感而思谢。不仅写出实情实境,而且诗人寄慨遥深。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p84

这首诗是作着晚年遭灾时所作。诗中写他饿得身不由主地出门去求乞,漫无目的地走着,敲了人家的门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在主人理解他的来意,用酒饭招待他,于是谈笑终日,即席赋诗。他感叹自已不能象韩信在生时建功立业以报答漂母一样地来报答主人。 开头四句写得诙谐生动,结尾四句写得悲愤而寓意深刻。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36

乞食,对中国的文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贫困的书生有时也不得不满含惭愧的伸出手去。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饥来驱我去”的窘迫。 难得的是他那始终如一的坦然,即便是“乞食”,在他笔下,也只是以一种本本色色的面目出现,没有伤感,没有愤激,只有不知如何开口时的愧意,和对主人好心的无比真诚的感激。 开头四句,写饥饿时那种茫然的感觉,和乞食时羞愧难言的神情,极为生动真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情形是很难想象得来的。 主人“遗赠”和留饮赋诗的叙写,充溢着人情的淳朴和温暖,虽在乞食中,仍让人感觉到人间世界的一种美好 。末尾感谢的话,真诚自然,人情人理:也许,在整个中国文学中,唯有陶渊明才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笔墨,并且借乞食这样独特的行为,写出了淳朴的乡间伦理,其文化气质是与田园诗相通的,或者说,是田园诗的延伸。

张彦《陶诗今说》,p188

首先申明:拙者之见,这是诗人陶公六十二岁时,在乞食有助的“主人”家,因得到热心款待而倍加感激,即席咏赋的一首小诗。它是与《有会而作》时间相近的作品;不像友人郭、孙二君所说,这是诗人陶公二十几岁时的作品。不是,决非也!因为不符合逻辑。这首诗有什么感悟和特点呢?一是如此卓越的伟大诗人、文学家和思想家(全世界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陶渊明到了晚年遇上灾荒年份竟然饥馑难耐外出乞食,鸣呼哀哉!二是见出古代君子受人恩典,有恩必报的高尚品性。

《中国诗苑精华 陶渊明卷》,p221

此诗大约作于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是年,陶渊明家遭年灾,家贫无依,只好去亲友故人家求贷。题云“乞食”,是一种诙谐的说法,盖乞借于人以为食计,非真向人乞食也,观诗中“解余意”、“遗赠”可知。清邱嘉穗评此诗云:“此诗当与杜子美《彭衙行》参看,方知古人一饭之惠亦不肯忘,而况于食君之禄乎?二公爱国忠君之心,皆时时发见于诗歌者,故知其平时必不肯轻受人惠; 苟一受之,必知所感,非遮忘其身份而甘为卑谄也,亦足见高人之本心如是其厚耳 。彼有自处岸然,受人之爱敬而漠不留情者,吾知其子乡既忘恩,于国必负义矣。”(《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可谓深得渊明之诗旨。

侯爵良等《陶渊明名篇赏析》,p183

陶渊明晚年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弄到“乞食”的地步。他本来是一位性格乐观的诗人,辞官归隐后曾写过好些表现乡居乐趣的诗,画出了一幅幅美好的乡居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席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在高兴的时侯写的,那时,他还不太穷,凭自己的辛勤耕耘可以解决生计问题,有“酒”可“酌”,有“蔬”可“摘”。因此,诗中不乏欢趣。现在,诗人老了,体力差了,而且多病,种不好庄稼,碰上荒年就一贫如洗,不得不向人借贷。靠“乞食”过日子的陶渊明,自然会失去欢笑,他再也不去讴歌田园风光,只说自己的贫困,诗的内容和情调大变。人们爱说渊明是“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其实还应说他是“愤怒的诗人”。对于他的“乞食”,苏东坡是同情的,说诗中言辞,“大类丐者口颊也,哀哉!哀哉!非惟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见《东坡题跋·书渊明乞食诗后》》。有的人虽然同情渊明的“乞食”,但又略带几分讥笑,王维便是如此态度,他说:“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居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见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十八) 王维不是渊明的知音,他讥笑渊明晚年受穷是因为当初不见督邮的缘故,似乎是咎由自取,“一惭不忍而终身惭”。王维的说法是可笑的,他对渊明的“骨气”视而不见,自然不会正确评价渊明的人品。

渊明诗贵在真实,所写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他的欢笑、痛苦、愤怒、哀伤都表现在作品里。苏轼赞赏陶渊明的诗,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陶渊明的真诚坦率,心如其口,口如其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乞食》给我们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真实, 诗人选取这样的题材写诗是不一般的,内容具有特色。 诗的头四句写他乞食的原因和心情;中间六句写他乞食时受到主人的热清款待;末四句写乞食后的感激心情。 共有三个层次,依时间先后为序。诗中出现的人物不多,一个是诗人自己,另一个是热情的主人。诗的首尾都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只有中间才是写诗人与主人的活动 。

题目是“乞食”,从哪里写起呢?从乞食的原因写起。“饥来驱我去”,一语道破,“乞食”是因为“饥”。这样的起笔“开门见山”,没有绕弯,一个“驱”字,说明了“饥”的程度,也说明他是不愿乞食的,无奈“饥”得很厉害,“驱”使着自己不得不“去”乞食。“乞食”并非光彩的事情,陶渊明在“饥来驱我去”的时候内心不安,不知到底应该到谁家去乞食,犹豫不定。“不知竟何之”五个字写出了诗人乞食的真实心理。在择定了去向以后,渊明出门了,“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行行”是重言,有“走了又走”的意思,用以诉说乞食的不易,走了很远的路。他鼓起勇气去叩主人的门,心里不自在,惭愧、胆怯、害羞等等心情都有。这时的心情和窘态只用了“拙言辞”三字来表述 。“叩门”是动作,“拙言辞”是窘态,写得很真实,我们似乎看见乞食的陶渊明怎样羞愧地立于主人的门前。 开头四句诗写乞食的原因和心理,采用直说的方法,不是以含蓄取胜,而是以真实动人。肚子饿了要去乞食,是真实的;不知去哪家乞食为好,是真实的;乞食者多虑,见到主人后言辞拙笨,这同样是真实的。渊明把这种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用精炼的语言直接叙述出来,就成了真实动人的诗。

接下去, 渊明把诗笔转到主人身上,把主人慷慨解囊、热情待客的可敬之处具体地写出来了 。写主人的慷慨解囊只说了一件事,就是主人在知道渊明的“来意”之后,便给予“遗赠”。写热情待客则说了两件事:长谈、倾杯。写慷慨解囊一笔带过,写热情待客则从两方面叙述,这样安排是恰当的,重在写主人的心灵,他不以财骄人。相反, 他是那样的善良,那样地富有同情心,对乞食者“遗赠”,使渊明自己感到没有“虚来”;和主人结为“新知”,致使诗人咏怀赋诗。这样写,写出了一种人情美 。

乞食而得到“遗赠”之后,诗人的笔从主人的身上又移到自己身上来,侧重写自己表示感激主人恩惠的心情。他把主人比作“漂母”,把自己比作受恩的韩信,这样比喻是恰当的,富有表达能力。 韩信对漂母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诗人对主人的感激也是如此。 主人有漂母一样的恩惠,诗人却自愧无韩信一样的才能,所以诗人唯恐自己不能象韩信那样厚报。诗人一面在抒发感激之情,一面又在诉说心中的惭愧,这样写,展示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愧我非韩才”这句话可能还有借题发挥的意思,诗人在发牢骚,说自己的一生不得志,未能象韩信那样去施展自己的才干。结尾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受恩知报,也是一种人情美。

吴小如等《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p78

《乞食》一诗,是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 “饥来驱我去,不知竞何之。”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起二句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复的思付,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渊明乃固穷之士。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梁肉,(渊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主人见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 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

“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 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 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

辑评(金融鼎编注《陶渊明注新修》,p228)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哀哉哀哉!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生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持,此士之所以穷也。张潮等同阅《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二:初为饥驱而出,心中漫无所适,及叩门,觉为谋食而来,故拙于言辞,且不屑有所请,在主人解意授食,至饮酒赋诗,忽露本色,云“冥报以相贻”,即是拙言辞处。

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此诗非设言也。因饥求食,是贫士所有之事,特渊明胸怀,视之旷如,固不必讳言之耳。起二句谐甚、趣甚,以下求食得食,因饮而欣,因欣而生感,因感而思谢,俱是实情实景。盖渊明耻事二姓,自甘穷饿,不乞求权贵,而乞于田野,所谓富贵利达,不足以动其中也。渊明之乞,其诸异乎人之乞欤!

张荫嘉《古诗赏析》卷十三:此向人借贷、感人遗赠留饮而作。题云《乞食》,盖乞借于人以为食计,非真乞人食也,观诗中解意遗赠可见。解者误会,唐突多矣。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0)《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文/书山花开

❂原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48

在南山下种豆,杂草旺盛,豆苗稀衰。

早晨起来便去铲除荒草,披着月光才扛锄归来。

窄窄的田埂上草木盛长,夜晚的露珠沾湿了我的巾带。

衣服沾湿了倒不值得惋惜, 但求没有违背我归隐的胸怀。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52

南山脚下把豆种,杂草茂盛豆苗稀。晨起下田锄杂草,日暮月出扛锄归。

道路狭窄草茂密,傍晚露水湿我衣。我衣沾湿不足惜,但愿不违我心意。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28

南山脚下把豆种,杂草多来豆苗少。鸡鸣即起去锄草,扛锄归来月儿高。

窄窄小道草木密,晚露浸湿我衣袍。湿了衣袍何足惜,守拙归田志更牢。

❂解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52

这首诗通过对躬耕田园的具体描写,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43

这首诗是写诗人初理农事的生活。早晨,在荒秽的田野里,诗人挥锄力耕。直至夕阳西下,他才披着月光,带着夜露,荷锄而归。诗人之所以要躬耕自食,一方面是出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现实黑暗政治的不满。但是,尽管诗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结果却是“草烧豆苗稀”。这正是他初归田园,经验不足所致。不过诗人对此并不计较,而是珍惜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唯恐不能终愿。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一般文人受剥削阶级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都鄙视体力劳动,而亲自参加劳动的更是少见。 陶渊明退隐之后,躬耕白食,并逐渐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这首诗同诗人其他歌颂劳动的诗篇一样,在浩瀚的古代诗歌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辉 。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p2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作者开始学种庄稼,庄稼长得并不好。但是,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劳动态度非常认真勤恳。这是因为归耕符合他的心愿。 诗的前六句描写劳动的清况,生动自然;后二句抒发劳动的感想,意味深长 。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18

这首诗是对村居生活的一种行为、一一个场面的特写,即便是对段劳动生活的具体记述,也仍然有着某种弦外之音。“草盛豆苗稀”是否寓含着对当时政治生活的某种隐喻,我们倒不必过于牵强地去“索隐”。即就人生而言,这句话意昧也是很丰富的。所谓人生在勤,若无勤勤勉勉、兢兢业业的劳动,要想收获点什么,是很不容易的。 “带月荷锄归”的意象,极其凝炼地表现出了一种劳动生活之美。或者说,它是中古诗歌中美的一种新形式。再加上“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描写,使我们对这种劳动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比起劳动生活的辛苦,陶渊明更害怕的,是那种意志的不自由。

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p27

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摄取的是一个生活片断。 诗的前二句写实,含有初操农务不善经营之意;但又暗用汉人杨恽“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汉书》本传)典,寄托情怀 。“晨兴”二句接写一天中早出晚归,锄草理荒。既有耕作时的辛苦劳累,又有劳动后的轻松愉快。 其中后句尤有诗情画意。以下二句仍写归途,道狭草长,夕露沾衣,乡间夜行之景历历在目 。最后以“顶针格”紧接,表示出身体受累并不足虑、只要不违背意愿就行的豁达,不禁使人由此看到了诗人坦荡的胸襟和不被儒家鄙视体力劳动传统观念束缚的卓越见识。 全诗有景,有味,更有意 ,所以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与友人共读此诗,“相与太息”,而“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东坡题跋》),渊明独能拔萃其中,实属难能可贵。陶诗之不可及,原本其人品之不可及,于此愈信。至其行文章法,又恰如方东树《昭昧詹言》所说:“此又就第二首(即上选“野外罕人事”)继续而详言之。而真景真味真意,如化工元气,自然悬象著明。末二句换意。古人之妙,只是能继能续,能逆能倒找,能回曲顿挫,从无平铺直衍。”

侯爵良等《陶渊明名篇赏析》,p53

诗人开门见山,先写劳动的不易,种植耕耘的艰难。“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上句点出种豆劳动的地点,下句描述豆苗生长的情况。在南山下种豆,地点不近;草比豆苗长得密,可知庄稼长势不好。淡淡的两笔,写出了诗人失望的心情。他盼望豆苗有个好的长势,不料草比豆苗还长得快。也许是地面大,顾不上锄草;也许是不善于耕耘,缺乏经验,致使“草盛”。无论是那种原因,都可看出劳动的不易,种植耕耘的艰难。“草盛豆苗稀”是白描写实,未加夸张渲染,语言极为洗炼,一字不虚,不景气的庄稼活现在纸上。陶渊明的这种白描本领,是许多诗人所不及的。诗人惜墨如金,写劳动耕耘的不易只用了开头的两句,接下去便写劳动的艰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很早就起床下地锄草,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劳动的地点是那样的远,劳动的时间又是那样的长,老农的劳动强度也不过如此。“带月”二字用得好,月夜在山村走路,往往产生“带月”的错觉。当你匆匆赶路的时候,觉得天空的月亮在伴随你前进,似乎人在带着月亮走。陶渊明把这种错觉写进作品,使读者感到有趣,给诗添了意境。读这两句诗,我们一方面感到陶渊明辛劳,另一方面又觉得山村月夜的美好。诗人在写劳动的艰辛,也在展示生活中美的东西。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两句也是写劳动的艰辛。诗人告诉我们:收工太晚了,路旁的草木已结了夜露,通过狭窄的山路时,草木上被碰下的露珠沾湿了他的衣服。这样的描述十分真实,而且形象,我们仿佛看见了陶渊明的身影,在月光的照射下,他正从山路上披草归来。对于劳动的艰难和辛苦,陶渊明是体会到了,似乎有些吃不消,诗行里夹着他的叹息。艰苦的劳动在考验着他。是继续过艰苦的劳动生活,还是重返仕途不再躬耕?陶渊明回答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回答是坚定的,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他没有动摇自己的意志,要躬耕到底,不肯违背自己的本愿。诗的结尾两句展示了诗人的心灵,宁可吃苦受累,也不改变素志。

渊明善于学习前人的书面语言,这首诗的语言有些就是从前人那里点化出来的。《没书·杨俘传》载杨恽报孙会宗书云:“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为”。这里出现了“南山”、“无秽”这些词,提到了“种豆”的事,表现了轻视富贵的思想。渊明点化了这里的语言和思想,结合自己的归田生活写出了动人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前人的语言经过渊明的点化,散文化的句子变成了诗的语言,呆板的叙事变成了诗的画面,谁也不觉得语言陈旧 。王仲宣《从军诗》里有“草露沾我衣”的句子,陶渊明借用过来,点化为“夕露沾我衣”,谁都觉得点化得好。诗人“带月荷锄归”的时候衣服被打湿了,说“夕露”甚为准确。点明了归家的时间,而且烘托了劳动的艰辛。结尾的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表白自己不幕富贵,情愿以归田劳动为乐;这诗意的确立似乎是受到了“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为”的启示。 渊明读过许多前人的书,当自己创作的时候,书就会帮他命意,帮他造语。但这命意和造语毕竟是一种借鉴,不能代替诗人的创作;诗人总是在写“我的生活”,“我的思想”,“我的哀怨” 。因此,这首诗尽管有明显的借鉴,但它却反映了渊明的生活与思想,真实动人,所以苏轼说:“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见《东坡题跋》)。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15)《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1 关于陶渊明典故的诗句

关于陶渊明典故的诗句 1谁有陶渊明的故事名言诗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只知真隐,苦隐,实在是“隐”这一行道中最差的选择。

隐士在中华文化中,是受尊敬和礼赞的人物。他们是种内守文化的代表,他们不怕清贫,不怕远离世事,固为他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是一种退去囚系神魂桎梏的自由生活。

自由,多么美丽诱人的字眼啊!人生而爱自由,然而,自由是有条件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人,有了这种自由,便要失去那种自由。绝对的自由就是神仙也做不到,因为自由总是要受不自由的制约。

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陶渊明,只能是戴着镣铐舞蹈的自由之子,他的宿命注定要终生陷在物质的种种不自由之中。

2有关陶渊明的故事和诗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 首,五言诗116首。

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 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 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

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

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

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

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

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1-50首:命子(10首)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杂诗四首 和郭主簿二首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劝农(六首)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停云并序(四首) 时运并序(四首) 荣木并序(四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归园田居五首 归鸟(四首) 51-100首:责子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移居二首 与殷晋安别并序 形影神三首 止酒 杂诗八首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赠羊长史并序 饮酒二十首并序 还旧居 悲从弟仲德 赠长沙公并序(四首) 酬丁柴桑101-154首: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岁暮和张常侍 九日闲居 咏贫士七首 游斜川 拟古九首 桃花源诗并记 述酒 於王抚军座送客 读《山海经》十三首 腊日 答庞参军 答庞参军并序(六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有会而作并序 乞食 挽歌诗三首 -------------------------------------------------------------------------------- 命子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3陶渊明的诗句

一、陶渊明的伟大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这是由于他对社会、对时空、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由于他的博学强记和丰富的人生实践;特别是由于他出类拔萃的文学天才,用白居易的话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他的诗写得看似通俗,明白如话,但却表达了很高的情操和很深的哲理。

例如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中的一首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得通俗明白像儿歌一样,却表达了陶渊明高尚情操,宁愿早出晚归的躬身耕锄,不怕夕露沾衣,守拙田园,也不随腐败的官场狗苟蝇营。由于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千百年来,叫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陶渊明的一生与酒有不解之缘,酒是他生活的需求,酒是他生活的留恋。陶渊明离开我们快1600年了,在那个物质生活非常贫乏的年代,人们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特别是陶渊明从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官场辞职归隐,住在山远地偏的乡村,只有酒,能使他解忧,能使他消愁,能使他兴奋,能使他舒适。

小饮小舒适,大饮大舒适,再喝多了他会说:“我欲睡眠卿且去”。酒是一种神奇的饮料,它不仅具有物质的属性,能解饥解渴;它还具有精神的属性,能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

在陶渊明那个时代,还没有烟草、咖啡之类的精神兴奋剂,人们只能借助于酒来调节自己的情感。陶渊明的许多代表作品,如《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诗二十首》等,都舒发了对酒的眷恋,或酒后有感而作。

陶渊明恋酒的故事脍炙人口,千古传颂。陶渊明的饮酒诗写得意境优美,含蓄深隧。

文如其人,陶渊明高尚的人品,正如它的不朽诗篇一样,因为酒而大放异彩。本文力求用最简练的文字,诠释陶渊明的酒诗酒辞。

通过描写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及陶渊明对酒的眷恋,表现陶渊明一生的高尚气节及文学创作的伟大成就。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颗闪灼的星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不同的贡献,因而在人们的记忆里,或明或暗,闪闪发光。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历史的前进,有些星星暗淡了,消失了,被人遗忘了,又有更多新的星星,出现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人在世的时候很伟大,呼风唤雨。

死去后,随着时间的消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有的人活着的时候很平凡,或小有名气,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历史贡献也越来越伟大。

陶渊明就是这样一种伟大,他像一颗红宝石,他像一颗夜明珠,在他活着的时候,在他去世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历史的前进,几代人逐渐认识了他,揩去掩埋他的尘埃,使他闪闪耀眼,永远地闪灼在历史的长河里。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

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土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

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肖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

肖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

肖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与赏析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