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可以被哪本书替代作为中医四小经典的内容之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药性赋可以被哪本书替代作为中医四小经典的内容之一,第1张

《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是金元时代作品,现被《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替代作为中医四小经典的内容之一了。中医四小经典是指《易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这四本书。

歌诀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译注 茯苓味甘淡,性平。甘淡能利水渗湿, 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从尿道排泄,故可治水湿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症。本品有赤白二种, 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则用赤茯苓。此外,本品也常用于因水湿而引起的水肿胀满和泄泻等症。

应用 用治水湿停滞的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 常与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等同用,以加强利水之功。 用治脾虚不运的神倦食少、腹胀肠鸣、大便溏泻等症, 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等同用; 若治脾虚水湿停滞的痰饮眩悸证 , 又常与桂枝、白术、猪苓、泽泻,或半夏、生姜等药同用。 用治惊悸失眠,属心脾两虚者, 常与党参、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同用; 属心气不足或心肾不交者, 又常与人参、龙齿及远志、菖蒲、朱砂等同用。

(用量用法)6~12克。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附] 茯苓皮功专行皮肤水湿,治皮肤水肿常与桑白皮、生姜皮、五加皮同用。用量15~30克。

推荐《药性赋》与《药性四百味》。《药性赋》把中药为四类——寒热温平,把古代某种中药最具有代表性的功效编入歌诀,如果《药性赋》能背熟,那看方子基本能知道这是治哪类病。《药性四百味》很全面,第一句是性味,后几句是常用功效。《药性赋》好背一点,《四百味》背到后面会串起来。药性赋大致三千多字,四百味有六千多字,建议你两个都背下来,这些都是基本功,如果精力有限,就背《药性赋》,毕竟朗朗上口。

“调荣养卫”与“调营养卫” 哪个对?确切的说它们都对。营荣在古籍中医药文献资料大量出现,词性,词义相同,你善于读书,好问,这点很好,多读一些古汉语文献,自然触类旁通,建议你读《药性歌括四百味》时将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药化,这几门书一起看,有机会把原药材,饮片,原植物,炮制品,拿来对照,那最好的。

给你介绍一本速记中医药性的好书《谐趣药性赋》

本书是继《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之后的一本歌诀体裁中药药性速记书册。它适应时代迅速发展的要求,使药性的速记又上升一个台阶。

本书特点是“快”,“准”二字。快是记得快,本书的《谐趣药性歌》可让您在数日内,记牢600味中药的药性。准是记得准确。对每味药的四气(寒、热、温、平),五味(酸、苦、甘、辛、咸, 酸苦、酸甘、酸辛、酸咸、苦甘、苦辛、苦咸、甘辛、甘咸 ),

归经(肝、心、脾、肺、肾、肝心、肝脾、肝肺、肝肾、心脾、心肺、心肾、 肺脾、肺肾、 肝心脾、肝心肺、肝心肾、肝脾肺、肝脾肾、 肝肺肾、心脾肺、心脾肾、心肺肾、 脾肺肾、 及入四经、入五经者),可记得一丝不错。对600多味中药,绝无记混、记错之弊病。

本书第一章,讲记忆的规律。即用一“字“代表上述每味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归经),称之为“字标”,取其作用如机器之“标牌”意,见牌即知,一目了然。其规律用《字标图》表示,可供查阅。如果今后再有新发现之中药,可据其药性,填入其中,其字标自定。这为今后,不断发展增多的新药,记忆药性,留下广阔前景。

本书前一、二章,讲基本知识,三、四章为研习专题,第五章为附录,供参考之用。

本书,实为欲迅速掌握数百千药性的,中医药系的学生、中医执业人员,难得的一本好书。数百年来记药性难的苦脑,今后将一扫而光。快买一本吧,成功在向你招手!

--------------------------------------------------------------------------------

[前景] 如果中央中医药管理部门采纳本发明,在全国范围内,将‘中药名’全部改成‘附标中药名’,一夜之间,困惑中医界数千年的‘记药性难’的苦恼,便可烟消云散。毕一生精力还记不准百味药性的教授、教师、学生、医生都得到解脱。他们再也不用去死记硬背‘药性’了。例如:‘柴胡’变成‘整柴胡’,一看到[整]字,就知道‘柴胡’是治肝、心、脾经病的药;其味苦,善燥湿、消炎、降下、通便;其气寒凉,寒可清热泻火、凉可凉血养阴。[整]的拼音为[Zhěng]:其声母为[Zh]代表入肝心脾,其韵母为[Eng]代表味苦,其四声为[第三声(√)]代表性寒凉。不但中国人一看便知,就是外国人,只要他会念拼音,他照样可以无师自通。可见[本发明]对中医在国内的普及、对中医在国外的推广的意义已不言自明。而实现此目标真是太简单了。只需政府下一个通知(从即日起,全国和中药有关单位,一律把‘中药名’改为‘附标中药名’);想学药性的人背诵两个小歌(声母代表归经歌、韵母代表五味歌)大约用两天的时间就可实现了。

其次是背读歌诀法:每天背一句,用112天就能记牢、记准700味中药药性。与背一辈子也记不清100味的速度相比,岂不是天壤之别。

1 向您介绍一本快速记忆药性的书。

中医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两大难题:就是辨证不会诊脉,论治不会用药。

不会诊脉是学习方法问题,不会用药则是因为药性太难记。

药性为什么难记呢?这是因为每味药有三类共1125种(25×15×3=1125 )量值。记一味容易,多了就容易记混、记错,非常难记。就像记一件上衣的尺寸一样,它有身长64cm、领大42cm、肩宽50cm、胸围114cm、、袖长53cm、等尺寸,记一件较容易,记两三件的尺寸还可以,要想记三十件五十件而不记错,哪就困难了。记药性的难处正是如此。一味药,它有25种可能的归经,15种可能的味,最少可分寒热平3样气,记一味较容易,记两三味还可以,记30味50味而不记错,就难了。古人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为后人编写了《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在人类认识二千五百多种药的时侯,编了《药性赋》记载了240味常用药。后来在人类认识五千多种药的时侯,编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记载了400味常用药。到人类已认识一万多种药的今天,若还按常用药与现有药总数为8%比例计算,人们理应掌握800味常用药,才算与时代同步。因此必须创造新的记忆法以满足时代要求。这就是我编著《谐趣药性赋》的初衷。

虽然是老问题,却一直有意义。所以,我想回答一波。

一、背诵是中医的必备基本功。不背诵就不要学中医,竹篮打水一场空。经年累月,能够留存的记忆,大多是你当年苦苦诵读的,以及现在还在经常使用的那些而已了。有了这些底子,即使有些生疏,也不难重温。

二、背诵顺序是先背药性赋,再背汤头歌诀,濒湖脉诀,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

三、背诵的方法有好多种,我说一下自己的体会。大声诵读直至流利熟读,先用脑子记忆,反复重复无数次,直至变成运动记忆,嘴巴一动,脱口而出。凡是用脑子记忆的,短期突击速成的,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后统统丢掉。

四、尊重记忆曲线,合理安排背诵进度,及时复习巩固。尤其是一开始,不要心急气躁,贪功冒进,也别指望突击速成。经过一个月的背诵,才能逐渐适应这种模式,半年之后,背诵能力显著提升。

五、中医是先背诵后理解的东西,一开始稀里糊涂很正常,有些东西甚至要到临床数年后才能豁然贯通。你不先把它背过,又怎么在以后慢慢体悟呢?

六、学而时习之,把背诵的东西,与所学课程互相印证,会有更多惊喜。

七、大学教材,并不是一坨屎那么不堪,是经过老师们提炼整理过的精华,也是应对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应诊等的重要内容,要认真学习。那些个性理解,批驳观点,到了考试面前,都会形成干扰。你若听信牢骚,心存抵触,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如果说缺点,那就是不够丰富全面,一家之言,甚至是大杂烩。完成学业拿到执业证书以后,自己去阅读学习经典古籍,溯本求源,善莫大焉!

我是15岁开始学习中医的,把自己的体会奉献给学弟学妹们。希望少走弯路吧!

药性赋和药性歌括四百味的区别是性质不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

1、药性歌是中医里绵延至今的治病良方,吟诵里饱含着郭光俊心系乡亲,治病救人的真情。

2、药性赋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药性赋可以被哪本书替代作为中医四小经典的内容之一

《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是金元时代作品,现被《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替代作为中医四小经典的内容之一了。中医四小经典是指《易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