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蛋白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什么是蛋白尿?,第1张

蛋白尿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的蛋白流失到尿液中,蛋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多因为排泄或吸收出现问题导致蛋白尿的出现。蛋白尿常见于肾炎患者和肿瘤患者。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扩展资料

如果是以下项中其中的某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去做深入的检查。

假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情况:

1丶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2丶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

3丶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4丶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5丶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参考资料

—蛋白尿

(1)健脾益气。脾气虚损者,症见面色少华,气短乏力,纳差腹胀,口淡不渴,四肢酸懒,舌淡润,脉象沉弱。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加减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薏苡仁、莲子、莲须、砂仁)。

(2)健脾固肾。脾肾气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夜尿较多,舌胖润嫩有齿痕,脉象沉小。宜健脾固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补骨脂、覆盆子、金樱子。

(3)益气养阴。气阴两虚者,症见面色淡黄,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纳差腹胀,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质略红,舌体稍大有齿痕,脉象沉细,方用参芪地黄汤(党参、生黄芪、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4)宣畅三焦。三焦气滞水肿者,症见全身水肿,腹胀而痛,下肢肿胀而硬,可有胸闷、纳差等症。治宜宣畅三焦,方用加减导水茯苓汤(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苏叶、杏仁、陈皮、大腹皮、滑石、生甘草、防己、广木香、木瓜、厚朴、牛膝、车前子)。

(5)活血化瘀。凡瘀血征象明显,如腰痛固定、刺痛,面色晦暗,唇色青紫或暗,肢麻,痛经,经行不畅,经色紫暗,舌质淡暗或暗红,或青紫,舌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偏阴虚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偏气虚者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瘀血兼水停者用桂枝茯苓丸合五皮饮加减(桂枝、茯苓、赤芍、桃仁、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防己)。

(6)清利湿热。湿热明显者,症见面部痤疮感染,胸闷不饥,上腹痞满,口苦口黏,口渴而不欲饮,尿黄而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质红,脉象滑数。当清利湿热,方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淡竹叶、滑石、通草)。

(1)益气健脾摄精法

适宜于脾气虚的蛋白尿患者。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理中汤加味。在运用本法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掌握好补气、升阳、健脾、温中诸药的用量。

(2)补肾摄精法

适宜于肾虚的蛋白尿患者。由于肾虚有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肾气阴两虚诸症,因而补肾有滋肾、温肾、阴阳双补、气阴双补诸法。滋肾的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汤;温肾与阴阳双补的常用方剂为肾气丸;气阴双补的常用方剂为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

(3)脾肾双补摄精法

适宜于脾肾两虚的蛋白尿患者。常见症候是脾肾气阴两虚和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为参芪地黄汤、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汤。脾肾阳虚的常用方剂为保元汤、参芪桂附地黄汤、理中汤合肾气丸。

(4)宣肺摄精法、解毒利咽摄精法

适宜于因感冒或腭扁桃体炎而使蛋白尿加重的患者。此时应急治其标以控制蛋白尿。常用方剂可参考发汗解表法与解毒利咽法中的方剂。

(5)固涩摄精法

适宜于所有的蛋白尿患者。主要是在上述辨证用方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固肾涩精的药物以增摄精之力。常用的涩精药物有芡实、金樱子、山萸肉、莲须、桑螵蛸、菟丝子、沙苑子。可选一种或两种入药。

2 蛋白尿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蛋白尿产生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如肾小球受到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因素的损害后,滤过膜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液里面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血浆蛋白滤过增多。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蛋白质无法重吸收,导致出过多。三、血液循环中出现了过多的中小相对分子质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经滤过后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了蛋白尿。

3 蛋白尿见于哪些疾病?

蛋白尿根据产生的机理不同,可分为以下多种疾病: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高血压性肾炎、痛风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

(2)肾小管性蛋白尿:①肾小管间质病变:如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慢性失钾性肾病等。②中毒性肾间质损伤:由重金属类、化学制剂、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如汞、砷、铋、苯四氯化碳、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多黏菌素、四环素、马兜铃、草木通等。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也可引起蛋白尿的产生。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致的蛋白尿,可见于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以及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肾病。

(4)溢出性蛋白尿:①浆细胞病; ②急性血管内溶血; ③急性肌肉损伤; ④其他:如急性白血病时血溶菌酶增高、严重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增高形成的蛋白尿。

(5)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管下尿路分泌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渗入尿中所致的蛋白尿,如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尿路感染所产生的黏蛋白,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尿中所致。

(6)组织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最常见的就是肾小管损害或者泌尿系统感染,造成尿中蛋白质的增加。

(7)其他:生理性蛋白尿、偶然性蛋白尿、摄入性蛋白尿和妊娠性蛋白尿。

4 出现了蛋白尿怎么办?

因慢性肾病具有隐匿性,前期表现出的症状较轻,很多患者难以察觉,往往导致就诊时肾功能损害严重,病情已到中后期,预后较差,故可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若发现有蛋白尿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定期复查。如果仅是出现一次蛋白尿,多次复查阴性,这一般是一过性蛋白尿或生理性蛋白尿。若是多次复查尿常规都为阳性,则要视情况而定,如因发热、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精神紧张、感染等因素都可诱发,通过恢复正常体温、休息、控制感染等去除诱因后,蛋白尿可转阴。若排除了上述原因,则需考虑是否有肾脏疾病,应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如复查尿常规、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泌尿系彩超等等,必要时还需肾穿刺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改变,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5 尿蛋白越多代表肾损伤越严重吗?

尿蛋白越多的话,只能说明滤过的屏障损害越严重,并不代表肾脏损害的病理程度越严重。很多患者在肾衰竭后期,血肌酐很高,而尿蛋白反而减少或没有尿蛋白,这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严重,肾脏纤维化钙化,肾脏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因此漏不出蛋白。反观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往往都有大量尿蛋白,每日漏出的蛋白大于35g,高的甚至可以达到10g以上,但这类患者肾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微受损。所以说患者尿常规中蛋白尿减少,既可以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肾小球纤维化钙化严重,肾功能损伤加重所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 蛋白尿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蛋白尿相关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临床上见一些患者都深有体会,他们往往在尿检的前一天没有休息好,或者饮食不当,都会引起尿蛋白的升高。如何拥有一个恰当的生活方式,中医可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入手。

首先在饮食方面,《黄帝内经》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指明了平时我们饮食当以五谷杂粮为主食,讲究饮食均衡,不能偏食,而现代医学也指出大部分肾病患者在血透之前,都应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原则,不可说有了疾病,就一味补益,食用大量补品,这往往会适得其反,补多漏多,甚至加速病情的发展。

在起居方面,《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对于上面的早卧、早起大家很好理解,但晚卧、晚起却跟现代 社会 生活有所不同,古人 养生 ,以天人相应,顺其自然为原则,加上古代夜间 娱乐 较少,晚睡也不过七八点,晚起也是天亮即起,而现代生活节奏下,晚睡也不应该超过10点半,晚起不在7点之后,保证每日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可理解为熬夜和赖床,因为起居的时间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息息相关,会影响阳气的升发与潜降,以及脏腑的功能。

关于情志,中医有五神脏理论,五脏生五志,五志又可影响五脏,《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即是说情志可以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一个好的心情和心态,也会带给人一个好的生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反之,如果一味的纠结于自己的疾病,沉迷于焦虑和消极的情绪当中,往往不利于疾病治疗,因此要保持心理平衡,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这便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于运动方面,蛋白尿患者可进行适量的运动,但不可以过度运动,不宜过度疲劳,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有助于气机的流转,可增强体质,调和气血,达到扶正驱邪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开始运动的前期,可能会出现少许短暂的尿蛋白增加,但从长远来观察,尿里面总的蛋白水平并未受此影响。

 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那么蛋白尿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蛋白尿的产生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蛋白尿的产生原因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

 1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无论是原发还是继抓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肾小球滤过膜有病变,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癫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如肾小管拌和远曲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此种蛋白易形成管型和结石核心。

 2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蛋白质由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如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浆中有大量轻链免疫球蛋白从尿中排出,称凝溶蛋白或称本一周蛋白(BeneeNone protein)尿液加温至45~60℃,凝溶蛋白开始凝固,尿液浑浊,再继续加温至沸点时则溶解,尿液清凉,再冷却至60℃以下时又出现浑浊、沉淀或凝块。此试验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进而应多部位拍骨片,可发现骨质破坏(多在颅骨、肋骨、脊柱骨等)骨髓检查。可找到大量骨髓瘤细胞,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2)组织性蛋白尿 一些器官组织产生的蛋白经血液循环由肾小球滤出,从尿中排出,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尼伤、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二、按蛋白尿的性质分

 1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种轻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g,其产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肾脏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引起肾血管痉挛、充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致,见于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病理性蛋自尿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尿,见于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较多,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营型,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3体位性蛋自尿

 其特点蛋白尿的出现与体位有关,长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体位蛋白尿是由于肾静脉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压迫左肾静脉,引起暂时的循环障碍所致,卧位1h尿蛋白消失或减少。疑有体位性蛋白尿时,分别测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现显著差别。脊柱前凸引起者,嘱患者背靠墙直立 10 min后观察,若尿蛋白出现可确立诊断。诊断体位性蛋白尿应慎重,需长时间随访,一般观察5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肾功能持续正常,方可诊断。一旦发现持续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损害时,应及时纠正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蛋白尿的治疗

 1 中药组方——成分丰富、综合配伍实现多靶点起效

 组方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按中医“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病情配伍而成的组方制剂。在选择中药时,建议选择大复方中药,尽量不选择小复方和单方中药。大组方中药有效成分丰富全面,各类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充分高效发挥作用,从而规避了对肝肾有伤害的中药和成分。同时采用现代工业分离技术,使有效成分被浓集到一定的高含量,这使得中成药治疗慢性肾炎高有效率的保障。并且使用现代检测技术,有明确的定量指标,更容易掌握每一味药物所占的比重,既不浪费原材料又能最大可能的发挥药物的功效。而且有害成分被剔除,服用更安全,这也是大方中成药可以长期服用的安全保障。

 2 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稳定——有效中药的优势体现

 慢性肾炎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发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慢性肾炎反复发病除了和病理类型、年龄、激素用量不规范、感染等因素有关,更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肾上腺皮质功能明显受抑制而血皮质醇水平低于正常者,缓解期短而易于复发;功能正常者,缓解期长而不易复发。因此,选择用旱莲草、女贞子等大方全草中药保护保护肾上腺皮质免受外源性激素抑制而萎缩的作用,减少慢性肾炎复发,远期效果更稳定!

 3 双重调节免疫机制——确保从根本恢复机体功能

 慢性肾炎的发病有多种因素,如:感染、遗传、过敏、药物、环境、免疫失调等原因,其中,免疫机制参与了各种病因的发生机制和发病过程,因此选择根据免疫机制进行治疗是治疗慢性肾炎的主线,免疫机制的调节,能够实现治疗和预防以及预后的目标。如果可以同时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溶血素抗体生成,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等,显著减轻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起到降低指标,防止复发,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4 激素撤减作用

 目前很多慢性肾炎患者还服用激素治疗,长期服用激素副作用明显,有的慢性肾炎中药具有激素减少使用甚至不用激素的功效,也叫激素样作用。因此选用中成药里面具有这种作用,能有效的减少甚至替代激素的使用。

 5 剂型选择要适宜——颗粒剂型更适合肾病中药药性发挥

 中药颗粒剂是在中药汤剂和糖浆等剂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与其他剂型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点,更适合全植物大复方中药的药性发挥,更利于肌体吸收有效成分。但是有很多颗粒剂型是含蔗糖的,糖尿病患者不能用,但无糖颗粒已经使很多中药颗粒剂型没有了这个不足。

蛋白尿的检查方法

 1定性检查

 尿常规最好为清晨第一次小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最前一段弃去,留取中段尿。定性检查只是初筛检查,肾脏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定均应进一步做定量检查。

 2定量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混匀,取尿样送检。

 3特殊检查

 如尿蛋白电泳、尿轻链定量、泌尿系B超、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需依据临床诊治需要进行检查。

中医治疗蛋白尿效果不错。很多患者通过这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也有一些患者对这种治疗方法不太了解。所以我们来关注一下中医治疗蛋白尿的一些方法。相信对患者会有帮助。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

蛋白尿可由肾气不足引起,也可由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病邪内扰引起。其中,主要病机为肾气亏损,蛋白质精亏,尿漏排泄。临床上表现为寒热过度,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中,既要注意肾虚和虚损这一主要矛盾,又要注意识别肾气虚的各种病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进行治疗。以下是六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清热解毒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肾炎热毒或湿毒郁滞,内伤肾者。对于婴蛾肿痛、疮疖、皮肤湿疹、发热、口苦、舌红、苔黄或白、脉滑、尿蛋白增多等症状或久治不愈者,可选用五味消毒汤。常用药物如紫花地丁、蒲公英、玄参、大青叶、紫草、重楼、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徐长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利湿除湿

此法适用于湿热或湿浊上盛,逼精泻下的慢性肾炎。症见头眼睑或全身浮肿,胸腹闷闷,小便短赤,舌苔黄或白腻,脉滑或细,尿检蛋白多或持久,可选用凌薇汤、季芳黄芪汤或清利方加减。常用药物如防己、玉米须、白茅根、薏苡仁、苍术、石韦、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南瓜、荠菜、猪苓、泽泻等。

活血化瘀

此法适用于慢性肾炎血瘀兼肾气滞证。症状较暗,皮肤有瘀点(斑),腰痛如刺痛,不能动,血尿,舌苔紫暗或有瘀点,尿蛋白久治不愈,可加减益肾汤。常用的药物有益母草、牡丹皮、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生山楂等。

经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应该对中医治疗蛋白尿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网上的专家。相信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使用上述疗法治疗蛋白尿时,应在有关医生的监护下,切勿单独尝试,否则后果将难以想象。

蛋白尿是肾病中的一种现象,是判断肾脏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当出现蛋白尿高时说明患者的肾脏已经受到损害,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专家指出,当出现蛋白尿高时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蛋白尿高有很多治疗方法,可最终往往也离不开药物的治疗,那么下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1、蛋白尿高的原因

患者出现蛋白尿高偏高,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因为肾病最容易导致蛋白尿高。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即肾脏纤维化开始启动,肾脏出现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蛋白尿高的产生,出现蛋白尿高偏高。

当然,除肾病外,尿路感染等也会导致蛋白尿高偏高。

2、蛋白尿高的治疗

蛋白尿高偏高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在过去,我们只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肾小球滤过膜的修复上针对性很差。由此可知,即便蛋白尿高、潜血在一段时间内减少甚至消失,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没有解决,肾小球的滤过膜仍未得到修复。在药物作用消失后,或在某些原因诱导下,蛋白尿高、潜血又怎会不卷土重来呢

中医肾病特色疗法利用中药活性物质可以扩张肾动脉,改善局部的微循环,缓解肾脏的缺血缺氧状态,肾小球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后肾小球基底膜屏障通透性恢复正常,蛋白不再漏出,尿检指标恢复正常,同时防止了肾小球的增生,硬化、坏死,阻断了肾脏病理损伤的进行性发展,阻断了肾脏的纤维化,提供修复肾脏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加速肾脏的病理修复。

当发现蛋白尿高偏高时,首先需要治疗,而在肾病引发的蛋白尿、血尿的治疗上,关键是要治本,是去修复受损的基底膜,而不是一味的被表象所蒙蔽;病情的好坏患者本身是能感觉到的,不必刻意去追求那一个个数字。只有这样,病情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治疗。

 一些老年人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尿血了,那么老人尿血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我为您介绍老人尿血的原因。

 尿血是指血从小便排出,尿色因而呈淡红或鲜红,有时像洗肉水样色。小便中混有血液,有时可见血块,可以伴有尿痛,无尿痛的尿血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尿血若还伴有尿急、尿频、尿涩或尿痛,有畏冷发热、疲乏无力、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时,可能并发其他感染了。

 老人尿血是什么原因

 1、泌尿系统结石

 老年人血尿,首先应想到泌尿系结石。因为老年人活动少,卧床时间较长,骨质疏松,骨中钙质游离出来,容易发生泌尿系结石。

 男人老人,常有前列腺肥大,排尿不畅,尿在膀胱内潴留,也容易发生结石。结石刺激损伤泌尿道粘膜出血,若出血量多则出现肉眼血尿,少则为镜下血尿。

 值得一提的是,肾及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血尿多伴有肾绞痛,表现为病侧腰部或腹部阵发剧烈疼痛,多向下腹、大腿内侧放射,可伴恶心、呕吐,可为肉眼血尿,也可为镜下血尿。

 2、泌尿系统结核

 早期肾结核可为无痛性血尿。尿检可见脓细胞、红细胞。结核累及膀胱时则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频常十分明显,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可同时伴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尿血一般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出现。血尿的来源大多来自膀胱病变,但也可来自肾脏本身。血尿的程度不等,多为轻度的肉眼血尿或为显微镜血尿,但有3%的病例为明显的肉眼血尿并且是惟一的首发症状。

 3、泌尿系统感染

 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泌尿感染患者。如果肾病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肾病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

 老年人抵抗力低,外阴部自洁能力差,且常合并糖尿病,故容易招致尿路感染,出现血尿,但多伴有尿频、尿急,有时尿痛。还可出现发热,血中白细胞增多等。

 4、运动后尿血

 当在剧烈活动后,部分人也可出现肉眼血尿,这是由于在剧烈活动时,需大量的血液供应骨骼肌,肾脏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导致血尿的发生。但此种情况一般出现于剧烈运动后,并在24小时内自然消失。

 5、泌尿系统肿瘤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尿血,原因有多种,但50%以上都是癌症引起的。老年人是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这几种癌症的早期共同症状就是尿血,但并不是天天尿血,经常是出现一次尿血或一天尿血后,小便颜色便转为正常。尿血是因为肿瘤组织表面血管破裂,但肿瘤组织分裂得很快,具有修复血管的能力,所以,一次尿血或一天尿血后就不再尿血了。但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当发现尿血时,以为是疲劳或炎症引起的,于是就采取休息或服用消炎药来应对,结果真的不再尿血了,便认为疾病自愈了或治好了,结果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这些癌症就被忽略了,以致发展到中晚期才被发现。

 6、自身出血疾病

 如血友病、再生障碍贫血、紫癜等均可引起全身出血,出现血尿。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已知再障发病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紫癜,中医病名。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属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非血尿性红尿

 有些时候出现红尿也可能不是生病了,跟老人的饮食有关。因此,老年人也不必一见尿色变红就惊慌失措,有些并非是血尿。这在医院是很易鉴别的。非血尿性红尿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食物或药物性红尿:有接触或服用氨基比林、山道年、利福平、大黄、糖果染料、酚红、甜菜根、紫萝卜等食物或药物的情况;尿液透明不浑浊,静置后无红色沉淀;尿潜血阴性;所留尿标本经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

 尿酸盐尿:尿液先清后浊;口服小苏打后红尿消失,所留尿标本镜下无红细胞。

 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尿液亦透明不浑浊,静置后无红色沉淀;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之尿潜血呈阳性但镜下无红细胞;卟啉尿之尿潜血阴性,镜下无红细胞;再结合病史如溶血、严重烧伤、挤压综合征、血卟啉病、铅中毒等,即可鉴别。

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的蛋白流失到尿液中,蛋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多因为排泄或吸收出现问题导致蛋白尿的出现。蛋白尿常见于肾炎患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