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起源于哪一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草木染起源于哪一个朝代?,第1张

一、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兴起(五帝及五帝以前)

一般的认为:中国的染色活动大约是和纤维织品的起源同步。

中国是“丝”的发明国,纤维(丝)的发展很早,丝染色也很早。

但是笔者认为从染色概念上讲,可以溯源到洞穴文化发展时期。

从图腾崇拜开始,人类就用树叶、野果、花卉的色汁在人体、配饰和生活用品上染出丰富的色彩,涂画出符号与图象;在懂得燧木取火后,人们用火煮食、取暖,又用燃烧后的木炭灰染出灰色、黑色。

这些原始材料的应用,为草木染艺术孕育了染色技术。

据可考的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他们还懂得在装饰品的石珠子上染色。

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4000—5000年)。

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天然的色素进行染色,他们把麻布染红,用草木颜料在器物上染出“装饰图案”。

不过,这些只是山顶洞人撒红抹粉(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审美和艺术仍然未独立和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原始巫术与礼仪的图腾活动之中。

直到轩辕黄帝时代,人们才用草木之汁来染色,制做成衣。

这些用草木染色制作的衣服,成为了最早真正为审美而制作出的草木染艺术。

传说我国在三黄五帝时就有了服制,古代的“玄衣、黄裳”也都证明了这点。

据上分析,也能看出草木染艺术一般都要通过其它形式的再创造或者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才能实现,如仰韶文化时期,人们把草木灰和矿物颜料结合在日常生活的用具上进行染色活动。

另外,根据考古发现,该时期的洞穴壁画中也留有一些用草木染色的活动的痕迹,以及上面提到的染色制衣,下面提到的“画缋”、印染等,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笔者把早期在石器、陶器上的草木染色艺术活动也归纳了进来。

从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到“有意味”审美延伸,产生了最原始的艺术。

草木染色用于装饰,用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服务中,这既是我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起源,同时也推进了草木染技术与艺术上的发展。

这些原始草木染艺术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表现“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

各个时期的形式又有一定的区别,从纹样上看,仰韶型纹饰里多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而到新石器时代就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直线、曲线、水纹,三角形,锯齿纹,螺旋纹等),由再现到表现,由写实到符号化。

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二、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发展(夏朝——南北朝)

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奴隶社会时期。

这个时期是染色技术成熟期,传统草木染艺术在这一时期仍然以纹饰为主,风格走向沉稳神秘,具有一种狞厉之美。

(1)技术上走向成熟。

根据记载,夏朝就开始人工种植用于染色的植物,并掌握了它们的生长规律。

我国先民在那个时期就能使用兰草进行染色,制造出的染制品主要用于制衣,做成身体的配饰品。

进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后,据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记载:商周时期的染色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植物染色料的技术已具相当水平,掌握了许多植物的染色技术。

周代创造的多次套染技术,直到近代的染色手工业还多有沿用。

西周始,随着丝绸和以丝绸生产为主的染织业成为了当时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草木染也得以迅速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的许多文献记载里,也可以得到证实:

“是刈是蔓,为缔为络,服之无致”。

意思是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

《诗经》国风和大、小雅中,描写用葛、桑、麻等来织布的诗句还有很多。

在那时候,染纱织布是女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之,以待时而颁之(《周礼》)。

这句话是对当时“掌染草”职位的职责描写。

另外据先秦著作的记载和一些出土文物表明,当时还有对染色技术进行研究的专业资料,有织物制作标准的规定。

如:西周时期关于织物的染色标准就有了严格的规定,并采用锦鸡羽毛作为染 标等。

到春秋晚期,我国的草木染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对染草的品种和染色工艺、媒染剂的使用等诸多方面,都有了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

设“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秋染夏,掌凡染事。

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广泛采用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法染黑,媒染剂为青钒。

靛蓝是当时最常见的染料,而且还可以随时将沉淀了的蓝靛泥再还原出来染色。

(2)草木染艺术走向神秘,具有一种狞厉之美。

奴隶制度的确立,出现了一批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巫师,他们就是最初的一批思想家。

他们幻想一些神秘、威吓的兽面纹,并认为它们具有巨大的原始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草木染艺术也走向神秘,具有一种狞厉之美,风格朴拙。

第二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是染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染料制备的完备期,草木染在艺术上走向纯粹化,艺术水平有所提高。

我国秦汉时期,当时人们在染色实践中发现了染色与空白的对比关系,认识了有的控染色面积和染色形状可以形成空白的花纹,于是防染技术开始出现,这也意味着单纯的草木染艺术也逐渐形成。

当时,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出现了用蜡做防染剂的染花方法:用融化的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浸入染料中染色,煮出蜡。

当时多用靛蓝,又有少量紫色、红色。

上染之后,去掉蜡纹即成色地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

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产生出许多裂纹,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的花纹上往往出现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蜡染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古代称其为“阑干斑布”,现代称之“蜡染花布”。

在汉代,观赏性的蜡染已开始出现了。

川、云、贵等地的蜡染艺术一直沿续下来,至今,西南地区的蜡染仍然流行,尤其是云南。

到南北朝时期染色艺术较为突出的是纹缬的出现,纹缬也叫“撮缬”“撮花”“撮晕缬”,现代称“扎染”。

这是一种机械防染法:先把织物折迭、撮合,用线捆绑或钉缝,抽紧,即成小结,然后浸染,拆去扎线,即出现白色的图案。

(1)染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染料制备的完备期。

秦汉时期,染料植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①种植品种增多,色彩种类更为丰富。

丝织物上的色彩达二十多种,东汉的记载资料上所罗列的纺织品色彩名达到了三十九种。

当时种植的植物染料主要有;茜草、蓝草、黄栌、紫草、橡斗等,茜草是当时最重要的红色植物染料。

②种植面积的扩大。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当时“千亩茜,其人与千户侯等”,可见汉代的植物染料的种植面积很大,已成规模。

到魏晋南北朝时,植物染料制备也已经相当完备,可供常年存储使用。

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刈蓝倒竖到坑于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

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菱,内汁于瓮中。

率十石瓮,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

澄清、泻去水。

别作小坑,贮蓝淀桌坑中。

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

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用文字介绍蓝草制取靛蓝的方法。

(2)草木染艺术上走向纯粹化,艺术水平有所提高。

在形式上,染织品与绘画、刺绣相结合。

各种颜色的面料虽形成了色彩的变化但仍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审美需求,于是出现了以“画绩”装饰面料的做法。

绘画与刺绣相结合可以形成的华美艺术效果。

在内容上,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加上染色技术、染料制备等诸多条件的完备,草木染艺术在这个时期开始走向单纯的形式美。

民间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高度发展,草木染艺术和当时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其装饰性得到重视,艺术水平有所提高,风格古雅,绮丽。

三、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繁荣(隋朝——清代中期)

这时期是传统草木染色工艺技术更加全面,成就斐然。

进入隋、唐,我国草木染工艺技术更加全面,且已经到了非常高度。

《唐六典》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

说明草木染色远比其他染色应用广泛,成为唐代染色的最主要的方法与技术。

从沿用的颜色定名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橘红、杏黄、橙黄、草绿、豆绿等等。

唐代的纺织业非常发达,较为出名的有宋州的绢,益州、扬州的锦。

植物染料在纺织生产工艺上的应用,在这个时期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唐代成立染院,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如甘肃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团果对兽纹绢,折射凸版印花技术的发展。

还有用碱作为拔染剂在丝罗上印花,使着碱处溶去丝绞变成白色以显花;用胶粉浆作为防染剂印花,刷色再脱出胶浆以显花;用镂空纸板印成的大族折枝两色印花罗;粉浆镂空版防染染花法等等,都促进了草木染艺术的繁荣。

这种粉浆镂空版防染染花法印染出来的产品,到宋代叫“药斑布”,只是模版更精细,调浆技术也有所改进。

宋代的“药斑布”往往“青白成文”,它就是后来民间流行的蓝印花布的前身。

宋朝的染色记载,根据方以智在《通雅·第三十七卷》里所引述的文献说:“仁宗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而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

……淳熙中北方染紫极鲜明,中国效之,目为北紫。

盖不先着青,而改绯为脚,用紫草少,诚可夺朱……”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元时染工有夹嘏之名,别有檀颉、镯颉、浆水颉、三套颉、绿丝斑颉之名。

到了明清时期,可用作染色的植物种类再次扩大。

国内生产的植物染料不但能够自给,还有数量可观的出口,其中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就大量输到当时的日本。

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的染料植物的种植、染料应用技术、制备工艺都到达了鼎盛,染坊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上海的染坊,乾隆时有人这样描写:“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

另外,清朝设立了江南织造局,专管皇室贵族织染物,其下管三个主要的染色机构分别是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

’清代在染料的开发也有所发展,种类更多,达到几十种。

草木染艺术走向多样化,文人的介入为其带来了新的审美意境。

隋唐至清中期是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繁荣期。

从古代社会发展的转折来看,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三大转折之一。

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或美的理想。

自唐代开始,我国文人介入美术领域的现象比较普遍。

他们以文人的性格和气质继承传统草木染艺术朴拙、雄浑、绮丽与古雅艺术风格的同时,也给草木染艺术带来了新的审美意境,即飘逸。

当然,各个时期也稍有变化,譬如早唐灵动飘逸,宋代则较为“精致”。

四、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衰退(清代晚期——民国)

(1)清末到民国,随着国外原料与机械制备开始流入中国市场,传统植物材料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走向衰退。

自乾隆后,西风东渐,西洋商品日渐输入中国。

清末我国服装上产生了较大变革,到民国,大量机械制备引入,传统的手工业衰退。

我国工业各领域受到西方的影响较大。

制衣的外来原材料也吸引着国内消费者,逐渐占领了国内市场,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风气。

同时,一些化学染料也开始流入中国,并逐渐在染色工艺上等到使用。

国外原材料和机械制备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迅速在纺染工艺上得到采用,传统手工印染的工艺渐渐衰退。

(2)清末到民国,艺术领域受西方的影响极大。

虽然传统草木染艺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由于在工艺上受到西方染料与制备的影响,传统草木染艺术只在西南地区得到了发展。

当时在云南的大理,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这时蜡染盛行于湘西、贵州、云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贵州的丹寨、安顺、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艺最高。

大多数地区都将蜡染成品作衣饰,湘西地区则用作床单、帐沿、枕巾等。

从其艺术风格上讲,基本是继承传统,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色彩上更为华丽,制作也更为精致。

艺术是哲学的体现,艺术也总是借助它本身特有的形式来昭示一定的文化心理,表现出这种文化意识的深层基础。

从石器时代到民国,这段漫长的历史里,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一直都伴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嬗变,到民国走向了衰退。

然而到了当代,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提升,草木染色技术再次被提级,新草木染艺术也逐渐与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走进当代艺术领域,并得以发展。

在当代,传统草木染的环保优势和当代视觉审美地域差别化风格的形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顺应市场国际化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国产服装“以产顶进”战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升级中,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们可喜的看到,传统草木染艺术通过“艺术染整”,以独特的原创工艺语言,取得了世界服装流行趋势的“说话权”。

此外,传统草木染艺术在家居装饰、包装设计、平面设计与提升旅游产业品牌等方面也有其重要价值,它古朴、绮丽的艺术品质迎合了当代人返朴归真的审美心理需求。

蜡染是蜡画和染色的合称,是我国少数民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与绞染、扎染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纺染技术。

贵州民间少数民族妇女常用的蜡染手法,是用特制的铜腊刀沾腊液按图案花纹绘于白布上,待腊凝固后,将织物在土靛染液中浸染。然后晾干,再用沸水煮去蜡质。这样,有腊处因有腊防染而未着色,便形成各种美丽的蓝底白花纹样。大块的腊质防染处,由于靛蓝浸入腊的裂痕中而形成冰裂纹。所以,每一块在刻意却不确定中产生的蜡染布料,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贵州蜡染,以安顺、镇宁、黄平、丹寨所产独具特色,被誉为“正宗”,这些地区也被称为“蜡染之乡”。近年来,由于专业工作者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整理、研究提高,使之成为商品,大量制成各种款式的服装和日用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

“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目前设于安顺文庙内。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色彩斑斓。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兴奋地游走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大家在欣赏这道靓丽的风景线的时候,露出由衷的笑容。

现代流行的各种着装搭配,让每一个女孩拥有着古人的“罗敷之美”,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老话,叫做 “拜倒在石榴裙下” ,形容古代女孩的美艳不可方物。那么,古人为什么会用 “石榴裙” 来代称女孩呢?古人的红色连衣裙,究竟是如何染色的呢?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掌握了利用矿物,植物来对纺织物进行染色的技巧,并在不断地摸索试验之下,调配出各色染料,生产出五彩缤纷的颜色织就的衣物。这些产物不仅是古代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还是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古代印染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原始的自然利用,也就是印染原色。 古人将生活中发现的天然矿物还有植物,经过简单的碾压,形成粉末状或是汁液的形态,再把麻布浸入其中,从而获得印染不同颜色的产品。

“青黄白蓝黑”被古人称作五原色,是基础的从大自然能够获取的颜色。 古人染成红色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又使用的朱砂,朱砂是炼丹的副产物,就是现代人常说的硫化汞。植物染料则是茜草,马蓝等等,但是这个时期染色的色度较差,而且颜色容易脱落。

其次就是套色。所谓套色,就是在同一件衣物上染出不同的颜色。这样的制作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织好衣物后整体上色,另一种是先给丝线上色,然后再做衣物。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古人染出来的颜色开始多种多样,比如说各种混合色,天青色,银红色,墨绿色等等,都是在五原色之后,经过套染之后发现的的不同颜色。

再一个就是在织物上画花,提花和手工印花。这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发展过程,将图案绣到衣物上或是印染上去,丰富了人们的选择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印花工艺的快速发展。经过动荡的一个时代,这种技术曾失去过传承,再度复兴,被命名为 “颉”

据各种出土文物考察所得,宋代之后,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十分全面,调浆技术大有改进,在西方国家的印花机发明之前,中国一直有着极为先进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就是对于当时印染技术的鲜活直观的描写。

古人染布一般均为露天作业,常用的工具就是大锅,大缸,担缸板,碾布石等。

染布,首先需要煮布,把布料放入清水锅中熬煮,这是为了尽快地让布料浸透水,消除布料本身附带一种 “浆力” ,这样一来,布料就变得容易着色,而且没有附着物的阻隔,染出来色泽均匀,不会造成布料东一块颜色深西一块颜色浅,卖相看着通顺。锅中的水不用烧开,五六十度温度刚刚好。

把布料放入锅中浸泡之后,在等待的时间里,就可以开始调色了。调色,顾名思义,就是把要染色的颜色提前调制出来。

一种呢,就是调配单一颜色的深浅,比如说红色分为桃红,水红,大红的等好几种红色。 单色的深浅一是靠经验,掌握水和染料的勾兑比例,二是用木棍蘸上少许,冲着太阳光的方向,目测其颜色变化。

第二种呢,就是复合色,也就是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比如说蓝色和红色搭配,调制出橘红,杏黄,橙色,紫色等颜色。 在调色的时候,要将染料和水全部搅拌均匀,不能有未化开的小疙瘩,那是失败品或者残次品。必须一直沿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染液呈现香油黄时才算合格。

不同的颜色染料,决定了染布时的方法;染法分为浸染法和煮染法。浸染就是把布料浸入调好的染料的大缸中上色,把去掉浆力的布料捞出晒干,然后放入大缸浸泡半小时,捞出在拧干水分晾晒即可。古时候大小染坊的大缸上,总有这么一句 “竿头悬翠色,缸内起金花” ,就是表达了人们希望成功的美好祝愿。

煮染法一般是针对复合色的,需要同时把染料和布料放在水中,这样一来,布料吸收的颜色就是融合均匀之后的调和色。

染好的布料晾干以后,需要用清水去掉浮色,一般需要漂洗三次左右,待干净后再次晾晒。染好晒干之后的布料需要碾布,也叫踹布,目的是为了使布料平整展妥,色泽亮丽。 碾布相当于我们心中众所周知的熨斗熨衣服一样。

在准备要碾的布料上事先喷上少许水,让其略微的潮湿,然后卷将起来放在平铺的石板上,再横放上碾布石这种工具,操作人两脚分开各站一边,交替用力,使布料之间卷的更加紧实,直到布料整体显得光滑平整,看不见褶皱之后,工序就算完成了。

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许多能用来提取红色染料的物品。矿物染料中的赭石,也就是俗称的赤铁矿石,这种红色矿石磨成粉末之后,可以用来涂抹红色标记,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红色颜料。在道教兴起之后,炼丹所产生的副产品朱砂,也是红色的矿物染料。

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染料是西周时期开始被应用在生活之中的植物染料。 茜草是一种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古人利用其红色的根部来进行染色,其主要成分就是茜草素,它的水溶性比较差,因此需要发酵,水解,然后高温下才能染色。茜草在当时 社会 属于高端产品,只有大贵族才能使用得起。

据出土文物研究表明,古代人常用的媒染剂大部分是含有铝离子较多的明矾,因为明矾遇水分解后,和茜草素在一起会发生反应,能够生成色泽鲜艳,附着性良好的一种红色沉淀物。著名的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的红色衣物,经现代检验证明,就是这两种元素多次浸染制作而成的。

使用频率最多的就是红花了,别名西红花,红蓝花等等,其与如今流传甚广的藏红花并无关联。 因为红花原产地在西域一带,因而得名。红花适用于多种布料的直接染色,是红色染料中色泽度最高的一种植物,人们常常说的猩红色就源自于此。

唐代诗人李中有诗赞曰: “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 ,把红花的浓烈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白居易则在成品上有所感叹,他的《红线毯》中,有着这样的描述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

紫铆虫胶也是一种红色染料,只是来源过于稀少,因而更加贵重。紫铆是紫胶虫的宿主植物,二者都能分泌一种红色液体,古人曾经收集起来作为染料使用,有现代学者认为,古人典籍中记载的胭脂虫胶,其实应该就是这种紫铆虫胶。

红色,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特别推崇的颜色,寄托了古人对热情和希望的美好祝福。红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效应,因而古人在重大活动时一般会用红色来进行渲染,而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发展,红色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种情怀的追溯。而如今, “中国红” 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承认的一张名片。

我们通过了解古人的染色工艺和流程,还有染料提取的不容易,才发现古人在生产生活中,通过自身的智慧,逐渐改善大家周围的生活环境。他们不但善于观察生活,还能灵活的将之利用,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和启迪。他们把天然染色的技艺传承了下来,作为后人,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光大。

天然染色的好处有很多,其特点在于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避免越来越多的化学试剂对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纯天然无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市场对于天然染料有了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尤其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天然染色不但可以得到各种鲜艳的亮色,更可以得到不少柔和的复合色,五彩缤纷是大自然最慷慨的恩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复合色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够得到想要的色彩表达层次。天然染色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一种外在体现,内涵的文化意义也不应该消失,要不然过不了多久,这些传承也都会衰落到,只余一两个“非遗继承人”的尴尬之中。

参考资料:

《天工开物》

《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染色简史》

在中国古代文献发现,明矾用于助染色,石灰用于固色,盐用于增加亮度。中国自古都是丝绸是鲜艳的,布除了靛蓝都是混沌一片,明矾、石灰其实都是化学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化学固色剂。

植物染色是指利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各种含有色素的植物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是指使用天然染料染色,同时在染色过程中不使用或极少使用化学助剂,而使用从大自然中取得的天然染料,对产品进行染色的一种工艺。

也称“植物染色”、“草木染色”。它包含植物性染料(如蓝靛)、动物性染料(如紫胶)及矿物性染料(如朱砂),其中以植物性染料的使用最为普遍,且可用的材料种类也最丰富。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

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我国古代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染料来源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两大类。

-植物染色

根据人类学家的推测(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实),是从泥染与炭灰开始的。当人们还是穿着兽皮时,在河边活动时,和上了河里的泥巴。泥巴中的矿物质就附着在兽皮上,不容易掉色;泥巴的颜色不同,染的色彩也不同。另外,炭染就是以煮食后,所剩余的黑色木炭就是最好的染料。虽然这些染料的坚牢度都不是很高,拍拍即会掉落;但是取材容易,只要再涂染一次即可。这时的染的概念还没成熟,只是停留在有限度的染;或者称之为广义的染色,也是包含了涂抹的累积性着色方法。这些用来涂抹上色的染料有矿物性的或动物性的,大部分是以植物性染料来染成的。

中国的染色技术在西周时代就开始具有较完备的设施。周公旦摄政时期,政府机构中设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官。在天官下,就设有〝染人〞的职务,专门负责染色的工作;另外在地官下,有设有专管染色材料的收集工作的。如在〝周礼〞上记载着管理征敛植物染料的〈掌染草〉和负责染丝、染帛的〈染人〉等的官职,影响到秦代也设有〈染色司〉的官职,之后的各朝也都分别设有〈司染署〉,唐代设有〈染院〉,在染院里也设有〈染人〉一职。到了最近的清代是设有〈蓝靛所〉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矿物类染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紫胶虫、墨鱼汁等。

远在周朝就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它们的提取和施染方法各不相同。

矿物颜料

前面提到的天然赤铁矿,是最早利用的矿物颜料,到春秋战国时期,仍然用来涂染粗劣的麻织物。当时称作赭衣,可能是用天然赤铁矿石粉涂染的,无领的赭衣作为罪犯的囚衣。此外,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是古代重要的染红用的矿物颜料。在《考工记·钟氏》中曾经记述用丹涂染羽毛,丹就是朱砂。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麻布以及刺绣印痕上,都有用丹涂染的痕迹。由于朱砂颜色红赤纯正,经久不褪,一直到西汉,仍旧用它作为涂染贵重衣料的颜料。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朱红菱纹罗绵袍上的朱红色,经X射线衍射分析,它的谱图就和六方晶体的红色硫化汞相同。朱砂或赭石颜料施染以前,都要经过研磨,并且加胶液调制成浆状,才可以用工具涂到织物表面。从上面说的出土纺织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颜料研磨已经相当精细,涂染技术十分精良。除染红色的朱砂、赭石外,其他的天然矿物颜料有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染绿的石绿等。

植物染料

我国古代所用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按化学性质和染色方法来分,有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和还原氧化染料等。

直接染料和碱性染料栀子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应用最广泛的直接染料,《史记》中就有“千亩卮茜,……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秦汉时期采用栀子染色是很盛行的。栀子中主要成分是栀子苷。这是一种**素,可以直接染着于天然纤维上。又富含小檗碱的黄檗树的芯材,经过煎煮以后,也可以直接染丝帛。《齐民要术》中就曾经记述黄檗的栽培和印染用途。小檗碱属碱性染料,用来染丝绢、羊毛等动物纤维很适宜,南北朝时期的鲍照(约414—466)曾经写出“锉檗染黄丝”的诗句,表明当时用黄檗染丝很盛行。这不仅由于它染色方便,也因为小檗碱具有杀虫防蠹的效果。

媒染染料 茜草是我国古代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媒染植物染料之一,《诗经》曾经描述茜草种植的情况(《郑风·东门之》:“茹■在阪”,“茹■”就是茜草),并且讲到用茜染的衣物(《郑风·出其东门》:“缟衣茹■”)。茜根中含有呈红色的茜素,它不能直接在纤维上着色,必须用媒染剂才可以生成不溶性色淀而固着于纤维上。古代所用媒染剂大多是含钙铝比较多的明矾(白矾),它和茜素会产生鲜亮绯红的色淀,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都是用茜素和含铝钙的媒染剂染的。可以媒染染红的除茜草外,还有《唐本草》记载的苏枋木,也是古代主要媒染植物染料。这种在我国古代两广和台湾等地盛产的乔木树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精”红色素,它和茜素一样用铝盐发色就呈赤红色。

《尔雅》中的“藐茈”(紫草)是古代染紫色用的媒染染料。紫草根中含有紫草素。可以染黄的媒染植物染料更多,如荩草中含有木樨草素,可以媒染出带绿光的亮**,古代专用荩草(古时称作盭(lì)草)染成的“盭绶”,作为官员的佩饰物。又如栌和柘,“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本草纲目》)。槐树的花蕾——槐米,也是古代染黄的重要媒染染料。桑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食疗本草》、《雷公炮炙论》)。栌和柘木中含的色素叫非瑟酮,染出的织物在日光下呈带红光的**,在烛光下呈光辉的赤色,这种神秘性光照色差,使它成为古代最高贵的服色染料,《唐六典》记“自隋文帝制柘黄袍以听朝,至今遂以为市”,到明代也是“天子所服”。这一服色制度以后也传到日本。

我国古代所用的铝媒染剂除天然明矾外,也利用富含铝盐的柃木、椿木灰作媒染剂,在宋代还有利用溶有铝盐的大庾岭河水媒染苏枋的。

栎树(就是橡树,在《诗经》中称作“朴樕”,见《召南·野有死麕》)和我国特产的五倍子都含有焦棓酚单宁质;柿子、冬青叶等含有儿茶酚单宁质。单宁质直接用来染织物呈淡**,但是和铁盐作用呈黑色。《荀子·劝学篇》中所说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就是硫酸亚铁(古时又称青矾、绿矾、皂矾),用单宁染过的织物再用青矾媒染,就会“与之俱黑”。黑色在古代大都作为平民服色,到秦汉时期“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后对染黑所需的铁媒染剂数量越来越多,到公元六世纪前后,我国劳动人民便人工制造铁媒染剂。含单宁的植物还有鼠尾草、乌桕叶等也是古代有文字记载可以染黑的原料。其他如柞、石榴皮等虽未有记载,但是一直到解放前都是我国广大农村所使用的染黑染料。

还原氧化染料《诗经小雅·采绿》中的“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蓝草,就是天然还原氧化染料。蓝草中含有靛苷,经水浸渍以后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周代以前采用鲜蓝草浸渍染色,所以《礼记·月令》有“仲夏令民勿刈蓝以染”的规定。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采用发酵法还原蓝靛成靛白,可以用预先制成的蓝泥(含有蓝靛)染青色,所以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篇》)的说法。公元六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尽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蓝草制蓝靛的方法:“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用石头或木头镇压住,以使蓝草全部浸于水中,浸的时间“热时一宿,冷时再宿,”然后过滤,把滤液置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待溶解在水中的靛苷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以后产生沉淀,再“澄清泻去水,”另选一“小坑贮蓝靛”,待水分蒸发后“如强粥”,盛到容器里,于是“蓝淀成矣”。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备蓝靛工艺操作记载。到明代,可以制蓝靛的已经有五种蓝草,并且人们已经观察到靛蓝染后“红焰之色隐然”(《天工开物》),说明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注意到天然靛蓝中还有少量靛红存在。

其他染料 红花,是古代可以染红的植物染料之一。秦汉时期,就有“种红蓝花以为业”的人。红蓝花是就红花,含有叫红花苷的红色素和一种**素,红花苷可用碱液从红花里浸出,再加酸就呈带有荧光的红色。《齐民要术》中曾经详细地叙述了从红花中浸渍和萃取染料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当时用的酸是“粟饭浆水”和“醋石榴”等有机酸作发色剂。《天工开物》中又增添乌梅作发色剂。石榴和乌梅中的有机酸是多元酸,发色效果比“粟饭浆水”中的醋酸(一元酸)要好,中和的时候沉淀既快又颜色纯正。用红花染过的织物,如果要剥掉原来的红色,只要“浸湿所染帛”,用碱性的稻灰水滴上几十滴,织物上的“红一毫收转”。洗下来的红水也不丢弃,“藏于绿豆粉内”,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释放出来染红,“半滴不耗”。(《天工开物》)

除红花外,还有地黄、冬青叶等都可以作为碱性染料(《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草木染起源于哪一个朝代?

一、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兴起(五帝及五帝以前) 一般的认为:中国的染色活动大约是和纤维织品的起源同步。 中国是“丝”的发明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