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阅读类图书推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识字阅读类图书推荐,第1张

《四五快读》——让孩子爱上阅读,快乐识字。这套书是杨其铎老师独创、持续畅销的幼儿快速识字法。让孩子快速开始自主阅读!我给我儿子买了这套书,挺好的,孩子自己读书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四五快读》的识字特点是:每一个字的教法,均采用形象、比喻、诱导、启发的教学方法,用充满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和互 动交流来教识汉字。边识汉字,边根据已学汉字(从学会32个字开始)循序渐进地进入阅读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符合儿童生活情趣的词组、句子、短段、长段、短 文直至阅读由这些已学汉字编成的故事、童话等。这样,单个枯燥的汉字不断被组合成鲜活的、生动有趣的词语、句子、故事。孩子很快就能够理解汉字所蕴含的意 义,在脑海中形成与这些词语、句子、故事所表达的意思相符合的生动画面,一步步品尝到识字乐趣,轻松愉快地识字,并很快获得自主阅读的能力。每课识字阅读 之后,设计有思维训练和注意力训练。书中还详叙早期识字十四条原则,及近百种早期识字的方法、复习方法等。《四五快读》于2009年再版发行后,受到广大 家长追捧,发行量迅速上升,一直居少儿类图书排行版前位,居少儿类学前准备书首位。《四五快读》的汉字与小学课本同步,坚持半年可学完本套书。全套8册版 首次亮相。

《直映认字》6册识字书+6册阅读书赠DVD     

这是一套高速识字非常棒的书籍,学会一个汉子只需几十秒,5-7岁半年就认识1500-2000个汉字,同步小学1-6年级语文课本,及各年级课外读物的所有高频生字,识字效率是传统识字方法的几十倍。   

  直映高速识字的科学性:5-7岁是儿童右脑具有惊人图像记忆、图像思维、图像创造的能力。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儿童能够在几分钟内记忆上百张。直映认字把每个字变成一幅幅“字图”,学习者看见字就看见了图,看见图就看见字!      直映认字与阅读练习紧密结合,每学32-64个汉字就配以1-2则刚学过的字组成的故事,及时巩固,轻松读书!12册一套定价290元。

正版《象形识字卡1+2》,总定价136元,共1008页,有字有图一起学汉字,让宝宝10秒学会一个汉字,趣味的象形字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盒子赠送四个收纳环,方便卡片归类收纳!双面覆膜设计,全新升级加厚,生动有趣的字卡,培养孩子的丰富想象力!

我国古人确实没有用拼音来认字,但是聪明的古人也是想出办法来认字,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注音。直音指用同音字来标注,但如果同音字也不认识的话,那这个字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在陌生字上面标注两个字,所注字的声母也是反切上字的,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是反切下字的。这两种方法是很多读书人收益,广受欢迎。

在明朝末年,有很多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来到中国,因为要看懂中国字,他们想出用拉丁字母来注音。1892年,学者卢戆章通过不懈努力,在数十年的探索成功发现了一种“切音新字”的方法,还写了一本书流传于世。

书中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教人们如何用拉丁字母注音。虽然,这套书介绍的方法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采纳,也没有改变汉字难认的处。但是,他可以踏出寻找探索注音方法的第一步,也算是一种重要的创新,为后人的继续改进做出贡献。

再到1913年,北洋政府专门召开了“读音统一会”,决议用字母来拼汉字,小学课本上的文言文也被全部换成了白话文。在后来的多年里,很多学者依然在研究汉语拼音,想达到尽可能的简单易学。

自然,也出现了很多方案,比如:“国罗”和“北拉”,特别是“北拉”,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很多原本不识字的人通过“北拉”这个拼音方案,学会了很多常用字,能正常的写信看报了。正是因为,有人不断探索创新,我们现代人才可以享受如今便利的注音方法。

1、直音。

直音产生于汉代末年,即以读音相同的较为简单的字来为生僻字注音,比如以"和"为"龢"标音。这种方法操作很是便捷,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就行,不过这也正是它的局限所在,毕竟并非所有字都能找到同音字,即便找到同音字,可能此字同样比较生僻,难以识读。

2、读若

同样是以一个大家普遍认识的字为另一字注音,不过二者不要求读音完全一致,顾名思义,只要相似就可以了。它也叫做"读如",这是古代训诂学家所创,他们以解释词语和研究语义为己任,古籍载:"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1918年11月,汉字笔画式的“注音字母”由教育部正式公布。

从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用了近40年,它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起到了很大作用。周恩来总理就曾高度评价了注音字母的作用:“辛亥革命之后,产生了注音字母,这是中国第一套由国家正式公布并且在中小学校普遍推行过的拼音字母。

注音字母对于识字教育和读音统一有过一定贡献。”因历史原因,如今注音字母在台湾地区仍是汉字的主要拼读工具之一,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必学内容。

古人识字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象形识字法、会意识字法、形声识字法。

1、象形识字法。

顾名思义,象形识字法针对的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象形字,象形字属于表意文字。像日、月、云、雨等最早就是描绘相应的图画,最终演变为现在的样子。不难发现其字体在形状上与其意义十分接近,因此古人常常利用这种联系识字、认字。小可豆识字书中就大量使用象形识字法,通过甲骨文、图画、现代汉字三者之间的类比,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汉字。

2、会意识字法。

会意识字法是指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理解其新的含义。例如“明”字,就是“日”和“月”的组合,代表着日光和月光加起来会更加明亮的意思。还有“林”字,两个“木”字的组合就是有很多树木的林子,如此等等。

正因为汉字中有众多的会意字构成,古人常用会意识字法学习新的汉字、或是猜想不认识的字。利用会意识字法,可以根据字的组合去猜测其含义、读音等,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识字游戏。

3、形声识字法。

形声字是在汉字内特定的词根标识特有的发音,例如当“胡”作为词根时,“蝴、湖、糊、瑚、煳、葫”等都发“胡”的音,这些字就可以称为形声字。此外还有“苹”字,草字头表明它是一种植物,下面的“平”是声旁。其实形声字与我们俗话说的认字认一边有相似之处,古人遇到形声字时通过词根大抵就可以确定其发音和大致意思。

所谓蒙学就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在历史上,“蒙学”一词到宋代才出现,不过古代对儿童的蒙学教育早就出现了。一般来说,蒙学是古代系统教育的最初级阶段,它对人的性格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蒙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及教材。了解古代的蒙学发展,是有利于今天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发展的。

 一,夏商周:官方垄断的小学教育

宋朝之前,并无蒙学的概念,但是有小学的概念。古人认为的小学教育阶段大概处于8岁到15岁之间。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年龄限制,有些儿童可能在3岁甚至2岁就开始接受蒙学教育了。早在原始社会,早期的蒙学教育就已经出现,主要是教授生活技能、道德习惯。

到了夏商周,国家形成了,文字也形成了,教育开始成为了一个较为专业的部分。贵族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就开创了学校,其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小学进行。《古今图书集成》说“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礼记》记载“殷人养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右”,郑玄认为左学就是小学,可见专门的小学学校已经出现。西周时期,中国的学校制度进入了完善阶段,对于小学教育也有相对完善的体系。

三代的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识字、道德、礼仪、书法、算术、舞蹈、音乐、体育、军事等。在识字书法方面,史料记载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字书,以供小学教学之用。《汉书》记载周宣王时期的太史写下了《史籀篇》,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可惜已经失传。在认字的同时,也要练习书写,当时练字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从天干地支开始的,《内则》说“九年教之数日”与“十年学书计”,数日就是北背诵六十甲子,学书就是能够将之写出来。这一点在殷墟出土甲骨中得到了证明。甲骨中发现了一些练字骨片,基本都是选用干支作为练习的文字。数学方面,先学习数字顺序,然后运用于甲子纪日,再学习十进位和四则运算。《周礼》记载当时有了“九数”,也就是学习“九九乘法”。

有一甲骨片,上有五行字,重复刻着从甲子到癸西十个千支,细加比较,其中有一行刻得整齐精美,其他四行则字迹歪斜不整,中间夹着二三个刻得整齐的,显得不协调。据郭沫若的分析估计,那一行整齐精美的字是教师刻的字样,另外四行是学生的练习,当中夹着那几个较整齐的则可能是教师手把手而刻得较合要求的。——《中国教育史》

甲骨文

道德教育是三代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三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十分强调孩子的孝道。古人认为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孝,教育的“教”字从“孝”,“孝”的甲骨文是“之曲伏于父”的样子,而“攵”则是手拿木棍的样子,这或许就是“黄金棍下出孝子”的来源吧。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有了孝,后代才会遵守父亲的志愿,听从父亲的命令,继承父亲的事业。教的甲以孝为基础,周人的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也成为了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

夏商周时期的教育是贵族垄断的教育,因此对儿童也进行简单的军事教育。“六艺”中的射和御就是属于军事教育的内容。这种军事教育长期对后来的贵族、士族家庭教育有影响,如秦汉之交的项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后来又学兵法。贵族的子弟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学习军事技能,是其阶级性的表现。

二,私学启蒙教育的兴起

春秋战国以来,贵族垄断教育的情况被打破,私学兴起,民间相应的蒙学教育机构也出现了。我们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上有专门进行了儿童教育的私塾。百家之中,儒家是最重视教育的,他们写下了许多有关于教育的文章,如《礼记》中的《学记》《大学》《乐记》《中庸》以及《论语》《孝经》等,这些许多成为了后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素材。关于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以对后来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秦朝时期,推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私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那时候的儿童基本只能在官方的教育机构中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之前的识字、书法、算术之外,还增加了法律知识。秦朝统一了文字,也就是需要了新的文字教科书出现。其中李斯《仓颉篇》就成为了全国性的官方识字、书法教材。

《仓颉篇》

到了西汉时期,废除了“挟书律”,允许开办私学,于是出现了书馆、经馆等私学机构,其中书馆主要是小学阶段的私学机构。书馆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识字和简单的算术。当时使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急就篇》《凡将篇》。其中《急就篇》是当时使用最广泛的识字教材,它是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史编辑,总共有2000字,其句子一般是三、五、七字,有韵律感,内容包括姓氏、器物、生活常识等。这本教材直到唐朝才被取代。第二个阶段,儿童开始接触思想教育,阅读《孝经》《论语》《尔雅》等书籍。汉代的私学教育反映了当时儒学独尊的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的兴起,私学教育主要在庄园内进行了,私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世家大族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保持优良的传统,因此形成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孙谦的《戒外孙书》、陶渊明的《命子十章》、魏收的《枕中篇》等,其中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作为著名。在学习的内容上,打破了儒家独尊的局面,也涉及诸子百家、文史等方面的文章。在蒙学教材方面,士族开始自己撰写教材,如南朝的周兴嗣编撰了《千字文》,既是一本识字课本,也是一本儿童学习的百科全书。

三,唐宋元明清:蒙学的繁荣时期

唐朝以来,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小学教育基本是依靠于私学,并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当时的小学体系有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村学就是村中的小学,附近的儿童可以在其中学习;私塾是文人自己开办的小型教育机构,一般设置在老师家中。当时的城市和农村都有私塾存在;家塾就是家族创办的小学,专门培养家族内部或者亲戚的孩子,一般不接纳其他外人;家学就是贫困的家庭中,有文化的人对家中的子弟进行教育,唐代大诗人元稹小时候就只能接受家学。

到了宋元时期,蒙学教育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宋元时期有了较为完善的官学体系,其中县和县以上级别设置有小学。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1102年北宋下令“天下州县并置学,县置小学”。元朝继承了宋朝的政策,初期“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或自愿招师,或自受家学于父兄者,亦从其便”。1286年,元朝进一步推广小学的设立,下令全国各地农村每50家组成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官府创办的小学在规章制度方面有完善的规定,如宋朝的《京兆府小学规》不仅规定了教师每日教授的内容,还将学生分为三等,因材施教。

明清时期,又继承了元朝建立社学的制度。1375年,朱元璋“诏天下立社学”“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明朝的教育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色彩,也就是规定8岁到15岁的民间儿童必须进入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明朝吕申的《社学要略》对明朝的社学制度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清朝继续在全国各地建立社学,同时又出现了义学、井学。义学是一种特殊学校,主要接纳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孤儿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孩子入学。井学是专门设置在云南等边疆地区的学校了。发达的官方小学和私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十分完善的蒙学、小学网络了。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的发达还体现在了教材方面。该时期的蒙学教材的数量巨大,类别丰富,影响深远。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有《千字文》、《劝学》、《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百科常识类的有《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诗歌方面的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神童诗》等;识字类的《开蒙要训》《百家姓》《文字蒙求》等。总体而言,这些启蒙读物基本都在宣扬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如《神童诗》说“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明显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价值观念。因此,对于古代留下来的蒙学教材,应该要进行了仔细的筛选,甚至还是去除部分章句,如此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蒙学教育机构的设置范围不断扩大,到达明清时期基本覆盖乡村地区。在教学的内容上,重点是识字和思想教化。中国古代长期受到宗法思想和儒家思想,因此在教材方面基本都是宣传儒家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直到现在还在影响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过于重视文化知识,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教授,忽视了艺术、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教育。

  朱元璋并不是文盲。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学习读书认字应该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朱元璋尽管出身寒微,没有受过孔孟的诗书礼乐的教育,但他并非仅仅是一个草莽英雄,在戎马生涯中也写过诗词,并有《御制文集》传世,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其韵律意境自然不及李白苏轼,但豪情壮志却也有相当的艺术震撼力。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谓朱元璋神明天纵,默契书法。朱元璋书法行笔自然流畅,仪态生动。风神独具特色,如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行草第二十五》所评:“明太祖书雄强无敌”。惟笔画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

古代是有拼音的,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

而有了拼音认字那是在清朝末年去了,

汉语的有自己的拼音的,当你到开字典你就会看见象 日文的 字 就是了

正题《“六书”与汉字教育——兼论汉字的逻辑演进与汉字思维》缘起:从古代儿童识字说起

近几年,有关儿童早教识字的问题有很多的争议,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一点,即孩子多大适合认字?一种观点认为,越早越好,早点让孩子识字,也可早点开发智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汉字是种抽象符号,而儿童正处于智力发育期,过早让孩子死记硬背这些抽象符号,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因为有孩子,正编撰一本儿童识字读本(书名为《5小时教会孩子150个常用字》),也曾加入了这个讨论,才发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且非常重大的问题,远不止非此即彼那么简单。

古代时(很古了,距今约3000年),贵族子弟入小学,先学识字。 《周礼·地官·保氏》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教。” 翻译一下,就是说周朝的时候,保氏(官名)主要负责提醒国王不要做坏事,另外就是教育贵族子弟,除了教孩子礼仪、音乐、骑射、道德等外,还教孩子“六书”,也就是识字。

关于什么是“六书”,还是许慎的说法最有代表性。他说:“(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察,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出,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这段话有点长,需要翻译一下。主要说“六书”就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等六种造字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下边还要讲。

早在西汉时的学者刘歆,也有一个说法,他说六书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这个说法在班固的《艺文志》中有记载。

大家注意一下顺序,许慎说“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班固说六书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后世学者一般采用许慎的定义,班固的顺序。

综上所述,那就是按照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造字方法来教。

举个例子,先学象形字,比如日、月、山、川,都是象形字,这几个字在甲骨文中是这样写(画)的: 日 月 山 川 这一看都是图形,形象点说就是简笔画,写成方字就行,不用费劲,让孩子画画就能记住。

然后就是会意字。让我们先看一幅画: 这是在新疆木垒县发现的“人射羊”岩画,画中左边是只羊,右边一个人张弓射箭,不用问,这是在打猎。也可以说这是最早期的“猎”字。这种把两个画面融在一起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复合图像,思维方式上叫会意,用在造字上术语叫“合体象形”,当然这是画而不是字,但会意字就是用这种思维方法创造的。

汉字中这种字非常多,例如,木在甲骨文中是这样写的:,一边一横表示树枝,下面两撇表示树根。

然后,一个木叫树,二个木叫林,三个木叫森林;

休,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叫休,休息的休;

旦,日是太阳,一表示地平线,合起来太阳升起在地平线叫“旦”等等,这就是会意。 第三种方法叫指事,就是在图形上加个标识来体现。例如上, ,先画一横,再在上边点一点,表示上边;

下,画一横在下边点一点表示下;本,在木(表示树)下点一点,指明是树根,后来引申为根本的意思; 凶,画一个坑,上面打个“×”,表示有危险。 记住,这些字和这些方法孩子都极易理解,花几分钟画一遍,孩子全能记住,不信你试一下。 象形、会意和指事比较简单,也没有太大争议,我们就不多说了。但有一点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种教授方法非常有效,也极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儿童很容易接受和领会。我也试着教过我的孩子,画画图,稍作说明,一个来小时,学会几十个字也没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我发现里边有着极深刻、极科学的道理,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说象形字我们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儿童的思维都是从图像开始的,孩子一岁多时,你把他带到户外看看山、看看河、看看树,然后再用简笔画下来,孩子都能分辩出来(这种能力可能几个月就有,但由于孩子不会说话,我们也无从知晓)。

这是种图像记忆或图像思维,任何孩子都具有这种能力,是人类最基础的思维方式。 以前我曾惊叹一些记数天才儿童的表演:写下一串毫无关联的数字,让孩子看一遍之后再复述出来,基本都准确无误。但后来我了解了一下这些孩子记数的思维方法,就觉得并不稀奇了。他们也是运用了图像的方法来记忆抽象数字,例如:1、2、3、4、5记成老虎、大象、狮子之类的,读完数字记成图像,最后再把记忆图像说出来而已,任何人稍加训练都能做到。

所以古人采用这种方式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极深的道理,这种方法比起我们现代用田字格、用一横一竖的死记硬背方式来认字,要科学得多。比起上面说的以毫无关联的图像来记忆抽象数字的方法更要先进得多。刚才我们说象形字是图形记忆,我们接着说会意和指事。

上边我们说到,会意字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和图像场景的符号合起来表达出含义,所以又称合体象形,那么要理解这个含义就需要运用两种思维方式:想象和联想。

指事,指事就是在图形和示意画面上加注指示性标记,用来提醒人们注意重点和指导思维方向,所以也至少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联想和推理。 我们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古人的造字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儿童的思维发育过程惊人地同步和相似。

举个例子,我们给孩子讲《小马过河》的方式这是这样: 先画一匹小马,孩子会先记住图像,再加一条小河,孩子就能知道这是小马要过河(联想),再在小河边画个箭头,孩子就能推理出小马要从这里过河。如果我们这些思维的方式串连起来和造字法的顺序对比,就会发现:造字方法:象形 → 会意 → 指事→

图 像:单一图像 →组合图像 → 图像+指示符号→

思维方式:图像记忆 → 想象和联想 → 联想和推理→ 这里走的是一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演进的路线,象形字从图形入手,逐步向简洁、符号化、抽象推进,而思维方式也是通过记忆、想象、联想、推理等手段,一层一层往更高层次递进。 (顺便说一下顺序,大家注意我们是这样排列的:象形—会意—指事而不是传统的象形—指事—会意,我觉得这样顺序更加合理一些,从上面新疆木垒壁画中我们也可看出,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绘画中就有复合图像的会意方法,所以会意应该和象形同时或稍晚一点产生,而指事引入了符号标记,应该稍晚一点。因此东汉时的另一位大学者郑众,把六书的顺序列为象形、会意,把会意放在指事前,也是有道理的。①) 这就是古人造字的奥秘,也是孩子能快速掌握汉字的奥秘,这是一条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递进过程,而且是个非常科学的、系统的过程。我们先作个小结。

小结一:现在回答本文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孩子几岁教识字比较合适?我的回答是:问题不在于几岁教,而在于怎么教,如果像古人一样,把教识字看成一种训练儿童思维的方式,那么平时让孩子认认物、画画画,带孩子去旅游,认识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具备有记忆、想象、联想、推理能力,其实都是在认字,这样的话越早越好;如果你把汉字看成是一种抽象的无逻辑思维的符号,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么就晚点教(其实晚点也不合适)。

你说对了,前面只不过是引子,以下才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让我们接着往下分析,你就会发现一个越来越神奇、越来越精彩的世界。当然以下为求准确,会有一些繁琐考据,但我尽量会较通俗的话表达出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