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的书籍及先后顺序
在未有教材之前,业医者学习伊始,或先读些浅显易明的书,如《药性赋》、《汤头歌》等,或径从《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读起,这当然都不失为入门的途径。
在有了一些了解与基础后,可以诵读《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完了接着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
然后《医学三字经》诵读,看一看诊断学的《脉诀》与《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最后开始看内科的《伤寒论》。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背诵下这些经典,是作为一个中医学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是为中医学知识打下必备的基础。
经典,即源头。中医是一门博大高深的学问,学中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有沉下心来坚持不懈,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
中医学不是指中国的医学,而仅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推拿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拔罐疗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宋代,中医教育受到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另外,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医姓医;医学是中医学的本质和核心,而医学是防病治病的科学(含具体的防病治病技术),中医学作为医学科学其主要使命是探索生命奥秘、健康要素、养生真谛和疾病防治的医理和方法的。中医学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完整系统的学术体系,具体而实际的诊疗方法,独特而真实的临床疗效,而中医学的方法学和疗效学基础主要的是体现在诊断学、治法学、方药学等医学科技层面上的。中医学每一理论的提出,每一种方法的建立都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因此,中医学的科学属性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中医又是人文的。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健康与否,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除自然发展的规律之外,无不受到社会人文环境的深刻影响。因此,医学包括西医在内,与其他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医学除追求自然的真知和理性之外,还追求超越科学的人性光辉,这就使医学自然地具有了人文的色彩。虽然无论中医和西医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但由于中医学根植于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并深受其滋养,因此,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较之于西医学就显得更为厚重而深沉,博大而广阔。
中医是自然的,也是哲学的,但首先是自然的
中医学在实践中诞生,在探索中发展,在总结中完善,中医学以疾病防治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中医学既包含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系,又包括疾病防治的具体方法。中医学所面对的人和疾病都产生于天地之间,发生于四时之内,都是自然的、物质的、真实的、具体的,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中医学就是通过把握这些人体和疾病的自然发展变化规律来解决疾病防治的实际问题。因此,中医学既是物质医学,也是疾病医学。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实践产生理论,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们说中医学首先是自然的。
中医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和对立统一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命状态的恒动观及辩证法等都对中医学的产生、延续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医学主要的思想和方法学武器,中医学的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动与静、标与本等概念无不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因此,中医学也是哲学的,但哲学是为中医学自然科学的本质属性服务的。张为佳先生曾说:不将中医学称之为哲学是其在思维上虽然可以映射出一定的哲学思维,但其重要在于关乎应用,在于解决问题。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伤寒论》方之桃花汤 31 方名 32 桃花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功效主治 35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36 使用注意 37 方解 38 临床运用 39 各家论述 310 附注 311 歌诀 312 摘录 4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桃花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桃花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之桃花汤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家塾方》之桃花汤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桃花汤 1 拼音
táo huā tāng
2 概述桃花汤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赤石脂30g、干姜9g、粳米30g,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效。主治虚寒痢。本方是治疗虚寒血痢证的常用方。现常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阳虚阴盛,下焦不固者。
3 《伤寒论》方之桃花汤 31 方名桃花汤
32 桃花汤的别名三物桃花汤
33 组成赤石脂1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1两,粳米1升。
赤石脂30g、干姜9g、粳米30g[1]
34 功效主治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效。主治虚寒痢。症见久泻不愈,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1]
固下,散寒,止利。少阴病23日至45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痢无度,脉微细,肢厥,不进食。
35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7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3次。若1服愈,余勿服。
36 使用注意若热痢便脓血,里急后重、 灼热者,禁用。[1]
37 方解本方主治因少阴阳衰寒盛所致的虚寒痢,治宜以温中涩肠止痢为法。方中赤石脂质重性温,入下焦血分而涩肠固脱为君药。干姜辛温祛寒,为臣药。粳米养胃厚肠,为佐药。诸药共起温中涩肠之效。[1]
38 临床运用1.本方是治疗虚寒血痢证的常用方。临床上以久痢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为证治要点。久泻滑脱不禁者,虽无脓血,亦可用之。[1]
2.加减法:阳虚阴寒盛者,可加人参、附子、炙甘草,以补虚散寒;腹痛甚者,可加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止痛。[1]
3.本方现常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阳虚阴盛,下焦不固者。[1]
4慢性肠炎《浙江中医杂志》(1982;8:378):王某,女,52岁。1981年4月21日诊。患者久有慢性肠炎病史,大便溏薄,腹痛绵绵。今年正月初四因食油腻,下利不止,服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药后泻利稍减,但仍是日十余行,呈白色粘冻状,兼见小便不利,腹部冷痛,四肢发凉,面色青黄,精神萎靡,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证属脾阳虚衰,下元失固。治宜补脾回阳,温中固涩。方用赤石脂30g,粳米60g,干姜15g。服6剂,腹痛消失,大便已转正常。
5癃闭《中医杂志》(1984;7:18):曾某,女,42岁。1978年4月5日诊。1977年10月起即作腹痛,少腹拘急,尿少而频,日排尿仅100200ml左右。曾经双氢克尿塞、速尿治疗,尿量增至15002000ml,腹胀随减,停药诸症又发。中药曾服八正散、五苓散、济生肾气丸、滋肾通关丸等剂,亦仅服药时症状好转,停药复如旧,病趋重笃,刻下面色苍白,形体肥胖,口和纳呆,恶心欲呕,心烦易怒,少腹拘急,腹胀尿少,尿意频频,尿色白浊,大便干,34日一行,舌暗淡肥大,脉沉紧。此属脾肾阳气衰惫,枢机不运,气化无权。治宜温运脾肾阳气,枢转气机,方拟桃花汤:赤石脂60g,干姜、粳米各30g,清水煎至米烂熟为度,去渣,分昼三夜一温服,2日后大便通,小便利,色白浊,精神好转,寐安,纳食稍增,余症减轻。嘱再2剂,煎服法同前。4日后尿量增,腹胀、少腹拘急和心烦欲呕等证已除,面色转红润,纳增,舌体肥胖,苔净,脉沉紧,此中阳已运,肾气来复,原方再进,10日后舌脉复如常人,小便正常,大便通畅,遂以调理脾肾之剂善后。
39 各家论述①《注解伤寒论》: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
②《医方考》: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涩,寒可以济热,涩可以固脱;用干姜者,假其热以从治,犹之白通汤加人尿、猪胆,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芩、连,彼假其寒,此假其热,均之假以从治耳;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损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阴有寒,则干姜1两,岂足以温?而石脂1斤之多,适足以济寒而杀人矣!岂仲景之方乎?
③《古方选注》:桃花汤,非名其色也,肾脏阳虚用之,一若寒谷有阳和之致,故名。石脂入手阳明经,干姜、粳米入足阳明经,不及于少阴者,少阴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热化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缓则亡阴矣。故取石脂一半,同干姜、粳米留恋中宫,载住阳明经气,不使其陷下;再纳石脂末方寸匕,留药以沾大肠,截其道路,庶几利血无源而自止,其肾脏亦安矣。
310 附注三物桃花汤(《杏苑》卷三)。
311 歌诀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享之。[1]
312 摘录《伤寒论》
4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桃花汤 41 处方干姜(三钱炮) 赤石脂(七钱)
42 功能主治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之桃花汤治伤寒下痢脓血。
43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糯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44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5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桃花汤 51 处方桃花(干者)6克 甘遂(炒)75克 郁李仁(去皮、双仁,别研膏)海蛤(捣碎,炒)枳实(去瓤,麸炒)大黄(锉,炒)各15克 木香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75克
52 制法上八味,先粗捣七味为末,与郁李仁和匀。
5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桃花汤治五脏风壅,膈实不宜,大便秘涩。
5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良久以干饭1匙压之,觉转动腹如雷鸣,即以热水洗足,泻下诸恶物后,即以糜粥助之。
55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6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之桃花汤 61 方名桃花汤
62 组成赤石脂2两(捣筛),干姜2两,附子1两。
63 主治《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之桃花汤主治下痢赤白脓血。
6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得3升,服1升,日3次。
65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7 《家塾方》之桃花汤 71 方名桃花汤
72 组成桃花2钱,大黄1钱。
73 主治《家塾方》之桃花汤主治浮肿,大小便不通。
74 桃花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合,先纳桃花煮取1合2勺,纳大黄,煮取6勺,顿服。
75 摘录自学中医的书籍及先后顺序
本文2023-10-17 22:22: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