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岁的孩子不懂论语背诵有用吗?—七田真
头脑的好坏取决于左脑、右脑的平衡。教小孩语言是对左脑施加作用,如果认为左脑教育非常重要,而偏重左脑教育,那就错了。
一般人容易陷于偏重左脑教育的教育模式,这也是因为无法明显区别任何左脑教育、何为右脑教育的缘故。
容易陷于偏重左脑教育的人,大会教育的看法如下——
这些人都有些共同点,他们认为不讲道理给孩子听,只教他背书是不好的,例如一、两岁时教他背唐诗三百首、九九乘法,是不好的,或者三、四岁不懂意思的情形下,背论语是不好的。事实上这是大错特错的思想模式。
他们要求幼儿理论性的思考,也就是施加左脑教育。
从幼儿自然成长来看,要教他们懂得各方面的道理是非常困难的,反而会产生弊端,这也是早期教育之害。
然而对婴幼儿而言,可以在不教他理论的状况下,以结合事物和语言来学习各种事物,这就是模式学习。
模式学习不需要理论。教授理论进而学习的,是思考学习,也就是左脑教育。模式学习是将理论排除,紧依模式进行学习,也就是右脑学习。
藉著右脑学习,可以开启敏锐的回路。在幼儿时期,还不懂得意义的情况下背诵唐诗、论语,可以培养对语言的感性,同时也可以培育直觉、敏锐的第六感、思考力,还可以增加记忆力、吸收力。
让两、三对的孩子背诵唐诗,也许长大以后会忘了,当再度接触时,会从心底的发出一种感动。另一方面,小时候完全没有接触唐诗的小孩,长大之后就算读到,也无法和小时候就念过的小孩有同样的感受。
从幼儿开始就教理论,把意义解释给小孩听的教育方式,违反小孩的自然成长,如果一味着重于让小孩了解其中的意义,认为不了解意义,只是记诵的教育是不好的,这种教育观反而是歪曲了小孩的发育。
对未满一岁的孩子,重复吟诗或念圣经、论语给他们听,就是利用婴幼儿的右脑潜意识作用最强的时期,对他们实施教育。
1 如何教孩子读古文,绝对经验之谈
1,不要一上来就教孩子读,太生涩。可以用对联,字谜,歇后语,神话故事这些手段和方式先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2,朗读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三字和四字短句,兼有音律美,朗朗上口,可以结合历史故事)
3,《小学生古文100篇》(简单小短文,先让学生翻译,然后熟读,仿写)。
4,《三言二拍》、《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上述六本书的文白本较好。上述以史书和文白小说为主,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可读性强
5,《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小窗幽记》、《浮生六记》、《幽梦影》、《菜根谭》、《东坡笑林》、《笑林广记》、《曾国藩家书》上述九本书中主要涉及古人修身养性,臧否人物,能让你感受到古代文学的平易与文学美,
6,古文观止》、《桐城派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洛阳伽蓝记》、《韩非子》上述五本书在文学性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各有千秋,《古文观止》提供了其中一种视角,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相互印证,全局观可以形成
2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文言文孩子学古文,至少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省事法。 即,丢给孩子本子曰诗云,背去吧。
方法二:累人法。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最近在引导孩子学古文,有些体会,交流一下。
在让孩子学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新学问时,比如学古文,至少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省事法。
即,丢给孩子本“子曰诗云”,背去吧。不喜欢,背不进去,那就苦口婆心、引经据典、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学好古文的伟大意义;还不听,痛骂之;再不听,暴打之。
现在的爹妈,越来越有文化啦,越来越文明了,暴打孩子的比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表现形式的惩罚,如罚不让看电视、罚背“子曰”20遍等等,但换汤不换药,形式变了,本质没变。
简单的教育方法是三板斧:一说二骂三惩罚。比较简单,比较省事。效果如何呢?也许让孩子学上古文了(未必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总是希望爹妈喜欢自己,为讨爹妈欢喜而学某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种事常有);也许就此讨厌上古文了,逆反了,反抗了,一辈子都讨厌古文。
方法二:累人法。
第一步,先搞清楚古文是怎么回事和孩子喜欢什么。
古文,说白了,不过就是古时候的人用笔说的话(文字语言),有生动活泼、神乎其神的,也有诘屈聱牙、枯燥沉闷的,我们喜欢那一种呢?不言而喻。
第二步,那好,我们就找找生动活泼、神乎其神的古文吧。
小时候中国传统文化没学好,不知道都有哪些古文生动活泼、神乎其神。没关系,上网查呗,网络这么发达,不用白不用。于是,查到《聊斋志异》、《搜神记》、《山海经》等等很有趣。
找图文并茂、印制精美的版本,买来。
第三步,书买来了,花花绿绿,插图诱人,但不让孩子读,自己先读,吊吊他的胃口。
果不其然,这些书神呀怪呀,很有趣,比“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有趣多了,读起来津津有味。
孩子看到这些花花绿绿、插图诱人、净写神怪的书,且你又读得那么津津有味,还神神秘秘,于是很好奇(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于是就跑过来问你读什么这么有劲,也想看,但不给他看,馋他,让他着着急。
第四步,等孩子真有点急了,就和他一起看,并挑一小段比较好懂的,一句一句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
(千万不要忘记:你是在讲神怪故事哟,而不是在教古文,千万别跟老学究似的给孩子干巴巴地直译,讲故事要有趣、要互动、要说说笑笑,不论讲古人写的故事还是今人写的故事都该如此。)
有意思吧?有意思。好听吗?好听。那好,没事就给孩子讲讲。目的:让孩子彻底喜欢上这些书,而不是“喜欢上古文”;孩子喜欢这些上书,就会去读,读,就是在学古文。曲线救国,引而不发。
第五步,等孩子喜欢上这些书了,就反过来,让孩子给你讲里面的故事。
刚开始,孩子可能讲得磕磕绊绊,没关系啦,大概其就行了,从没读过古文的孩子能讲成这样,很棒,甚慰,甚喜,鼓励!
不必苛求,古汉语语法啦、每个字词意思啦,都不必苛求一句不差、一词不误地搞懂,孩子能知其大意,讲个八九不离十就不错了,喜欢看、喜欢讲才是最最重要的,喜欢看,喜欢讲,日久天长,语法啦、词义啦,都能慢慢搞懂。
第六步,不管了,自己读吧,不懂的,有字典,有网络,自己查去。
这种教孩子学古文的方法,对大人来说,比较累人,但孩子喜欢,冲冲现在对《山海经》、《搜神记》比较喜欢,爱读。我相信,只要他能读懂这些书,那他的古文阅读能力就比较牛了,以后再读其他,应该不在话下。如果如此,累点就累点吧。
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学古文呢?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不过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读懂古文,看懂古书吧。
既然这样,干嘛不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给孩子一些有意思的古文让他们读,让他们就此喜欢上古文呢?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干嘛非要跟四书五经死磕呢?当然,如果读四书五经能让孩子喜欢上古文也不错。
在孩子的教育上,从兴趣出发,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其他别教条,别死性。
所谓“善教者,因其势而导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是也。
3 有哪些适合小孩子读的古文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诗三百指的是诗经哦。
2楚辞,尤其九歌。我就不解释了,不求甚解的看看就好。
3三字经。其他估计不说,但是很顺口,容易记下来。有一段是对整个历史时代的概述,方便理清关系。
4洪范九畴,看起来比较晦涩,但是孩子是没有我们这种对语言的认知当时的。我个人觉得孩子对语言是一种动物本能的感受方式,所以是否晦涩并不影响,只要告诉他是个故事就行了,虽然严格来说不算。
5道德经,不是神鬼玄怪,只是对于世界观的构成有很大的帮助。毕竟老子那恐怖的世界观。
6山海经,这个不用解释对吧。
7各种半文言小说,封神,三国,水浒,红楼,三言二拍,东周,左传,春秋,史记等。看着玩么。
4 孩子要学古文,怎么学习孩子要学古文,怎么学习?
孩子学古文太重要了,近的是高考要求,高中教材50%以上是文言文,不从小积累可不行。远的来说,提高古文修养,可以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更加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庭关系。
这个问题要回答其实不难,想一下孩子是怎么学白话的?无它,熟悉尔。每天听大人说,自然就学会了,古文学习也一样,孩子每天听,自然就会喜欢了。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买些古文书籍在家里,比如《古文观止》,如果孩子年龄小,还不能自主阅读的话,可以考虑给孩子听一些音频、视频的内容,耳濡目染。比如说,年龄小的孩子可以从《三字经》、《笠翁对韵》开始。像凯叔讲故事,就比较适合特别小的孩子,大一点的上学了,可以听听喜马拉雅的王老师诗词赏读,还有北大云舒写的每日一句古诗文,内容都是不错的。
5 给孩子读什么样的古文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所说的古文,不过是古代人日常交谈的话语,就像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所以,不要有畏惧心理。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如果古文基础较弱,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来学习:1,朗读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经》(都是三字和四字短句,兼有音律美,朗朗上口,可以结合历史故事)2,《小学生古文100篇》(简单小短文,先翻译,然后熟读,仿写)。3,《三言二拍》、《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上述六本书的文白本较好。
上述以史书和文白小说为主,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可读性强4,《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小窗幽记》、《浮生六记》、《幽梦影》、《菜根谭》、《东坡笑林》、《笑林广记》、《曾国藩家书》上述九本书中主要涉及古人修身养性,臧否人物,能让你感受到古代文学的平易与文学美,5,《古文观止》、《桐城派名家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以我所见,中华文明文学史上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先秦、唐宋、明清之交。
上述九本书在这三个阶段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说是各有千秋。《古文观止》是集古今名家名篇之大观,其余八本各有千秋,《孟子》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庄子》多用寓言借喻,汪洋恣肆,极有表现力;《荀子》擅长说理论辩机锋百出,思想深邃,逻辑周密;《韩非子》,《韩非子》以寓言和史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平易中见哲理;《桐城派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属于文集类;《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记载较杂,山川地理风情世俗皆有涉猎,且文学性较高。
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相互印证,全局观可以形成。6,就学习的方法来讲,学习语言类都是四大法宝:听说读写。
对于古文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读、背。建议多背诵一些古文的经典名篇,然后进行主题阅读,渐渐的你就能找到那种感觉,就是摸到古代人在使用语言的规律和感觉,或者说,语感。
找到了语感,对付日常的做题,问题应该就不大。另外,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需要准备一本工具书,一本即可。
就是王力主编的《古汉语词典》。
6 如何对孩子进行古文经典启蒙(妈妈自己整理的笔记)一直在思考怎么给tt做古文启蒙,或者说如何学习中国如此丰富灿烂的古代文明——以正确的价值观。
相对来说,英语启蒙的道路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经验,素材也丰富很多,基本上按tt现在的情况,按部就班走下去,肯定是可以看到结果(又快乐又好)的。但古文的启蒙,就难很多。
英语说白了就是一工具而已,和学上海话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古文绝对不仅是一门语言,而是一个庞大的文明体系,甚至是要在哲学、行为上影响孩子,用一辈子的时间体现它的作用的,重要得多,也难得多了。 古文教育摸索的人少,而且就很多所谓的成功经验来说,我从内心就不认同(比如每天强制读经几个小时等等,这不是《红楼梦》批判的行为么。
而且己所不欲,反正我自己是不希望以这种方式来读书的) 看到一篇颜济宏先生写的亲身体会,觉得这篇文章还是很有价值的。摘抄一些在这里。
文章的名字叫《每个孩子都能读好书——从女儿的变化看经典私塾教育的作用》。 作者的女儿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学习态度认真,但成绩不好,孩子很吃力没自信,家长很心痛。
小学3年级停学三年,进入贺益得老师的私塾。当时的情况是停下所有的功课来读经典。
后来由于效果好,返回学校读书后又停学1年半,共4年半时间在经典私塾学习。(一)、具体方法如下: 1、每天上午两节经典诵读,一节书法。
下午继续两节经典诵读。教材是王财贵的《学庸论语》、《孟子》等。
孩子从《论语》开始,每一段每天读20遍,5天读满100遍,然后到老师那里背5-10遍。然后是小段小段连起来加读加背数遍,最后全书连读连背。
过一段时间又回过来复习,慢慢达到终身记忆。 2、论语花了4个月背完,复习两个月。
接下来的《孟子》用了8个月。然后是《老子》、《唐诗三百首》。
逐步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时间。看的书目主要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及她们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籍。
3、第2次休学(一年半):后来家长让她再停一年学,在三年背诵的基础上,增加课外阅读和讲解,过好古籍阅读这一关。这一年,她背诵的主要任务是复习。
除了增加讲解以外,还大大增加了课外阅读的份量。第一项任务是把《三国演义》看十遍。
情况完全出乎意料,如果说开始看还感觉有点为难的话,后面则是越看越有味了。在她看完第六遍的时候,贺老师安排她看《资治通鉴》(注解本)。
她的古籍阅读之门将由此打开。 4、如何和现行教育体系衔接: 基本上4年半都在读古文经典,其他的课程都以集中补习的方式进行。
孩子重新进入学校后成绩非常好(越来越好)。 (二)、孩子的反应和变化: 看起来很忙,但内心轻松,因为只需要读、背,没有考试。
只要完成规定的遍数,激发了孩子的好胜心和上进心,还有自信。重新进入学校,从第2学期开始成绩就非常好,人很有自信。
对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的学习都有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虽然没学过,老师也没补过,但她还是比较轻松地掌握了。
四年半的熏陶,不仅学习状况好了,其性格、心态、行为规范、品德修养、人生志向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经典私塾教育能够纯净孩子的心灵,有远大志向和健康心态。
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告诉他们如何处理与社会、与其它人的关系,他们小小年纪就能宽容、睿智、豁达的处理问题。 一是有纯静的心灵。
经典私塾教育强调专攻一门,反复吟咏,吟咏的过程就是排除杂念的过程,相当于佛教的“禅定”功夫。在孩子心性未定,辨别力不强的情况下,排除外界污染,增强孩子定力,纯洁他们的心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
女儿单纯,从她的眼神,还是她的言行举止都可以看出来。由于单纯,脑子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多,比较于一般孩子,就更容易专注,更容易投入,并且乐在其中。
现在有一个观念要纠正:就是小孩子越早融入社会就越能适应社会。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如果她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就把他放到一个复杂的环境里,很快就会被污染。教育的重点首先就是教孩子怎么做人,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后再融入到社会,有利于孩子正确把握自己而不迷失方向。
二是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经典私塾教育激起了女儿崇高的追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匡世济民的伟大志向。
她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敬仰一切美好的心灵和行为,希望做一个优秀的人、一流的人。 三是有健康的心态。
女儿本性善良,但以前有点使小性子。经典私塾教育使她学会了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时时进行自我纠正,很多事情,不需要我们提醒,她自己就能把握好。
对别人善于发现优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她总是满怀感恩,对一切弱势者,她都怀着博爱同情的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她能委婉提出意见,使别人能心情舒畅地接受。她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希望普天下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希望长大后能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使世界没有贫穷、没有丑恶。她胸怀宽广,从不对人斤斤计较,即使有时讲几句过分的话,过一段时间还能自觉的反思自己,觉得。
7 给孩子每天做一篇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怎么训练那看孩子现在是什么阶段,如果是小学,每天训练一片记叙文即可,重在让孩子知道精准的信息点找法以及规范答题的套路和话术。如果到了初中了可以考虑每天给孩子加量,除了锻炼孩子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还应该多锻炼孩子的散文和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散文,初中很多孩子的说明文因为条理性和逻辑性较强,容易分析,而散文才是他们的弱点,所以应该强化散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提高,经过记叙文的有效训练,散文提高不是难事。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高中,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准确找到孩子到底对哪类文体的阅读理解没有掌握,分类练习,不断总结,每次考前将自己总结的阅读方法拿出来复习,久而久之阅读即可提高。
十年教龄,四次高考阅卷。阅读确实是语文分数拉开的关键部分,尽早抓训练,学方法,勤总结。祝孩子考个好成绩!
8 如何引导孩子学古文最近在引导冲冲学古文,有些体会,交流一下。
在让孩子学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新学问时,比如学古文,至少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省事法。
即,丢给孩子本“子曰诗云”,背去吧。不喜欢,背不进去,那就苦口婆心、引经据典、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学好古文的伟大意义;还不听,痛骂之;再不听,暴打之。
现在的爹妈,越来越有文化啦,越来越文明了,暴打孩子的比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表现形式的惩罚,如罚不让看电视、罚背“子曰”20遍等等,但换汤不换药,形式变了,本质没变。
方法二:累人法。
古文,说白了,不过就是古时候的人用笔说的话(文字语言),有生动活泼、神乎其神的,也有诘屈聱牙、枯燥沉闷的,我们喜欢那一种呢?不言而喻。
第二步,那好,我们就找找生动活泼、神乎其神的古文吧。
找图文并茂、印制精美的版本,买来。
第三步,书买来了,花花绿绿,插图诱人,但不让孩子读,自己先读,吊吊他的胃口。
果不其然,这些书神呀怪呀,很有趣,比“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有趣多了,读起来津津有味。
第四步,等孩子真有点急了,就和他一起看,并挑一小段比较好懂的,一句一句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
(千万不要忘记:你是在讲神怪故事哟,而不是在教古文,千万别跟老学究似的给孩子干巴巴地直译,讲故事要有趣、要互动、要说说笑笑,不论讲古人写的故事还是今人写的故事都该如此。)
有意思吧?有意思。好听吗?好听。那好,没事就给孩子讲讲。目的:让孩子彻底喜欢上这些书,而不是“喜欢上古文”;孩子喜欢这些上书,就会去读,读,就是在学古文。曲线救国,引而不发。
第五步,等孩子喜欢上这些书了,就反过来,让孩子给你讲里面的故事。
刚开始,孩子可能讲得磕磕绊绊,没关系啦,大概其就行了,从没读过古文的孩子能讲成这样,很棒,甚慰,甚喜,鼓励!
不必苛求,古汉语语法啦、每个字词意思啦,都不必苛求一句不差、一词不误地搞懂,孩子能知其大意,讲个八九不离十就不错了,喜欢看、喜欢讲才是最最重要的,喜欢看,喜欢讲,日久天长,语法啦、词义啦,都能慢慢搞懂。
第六步,不管了,自己读吧,不懂的,有字典,有网络,自己查去。
这种教孩子学古文的方法,对大人来说,比较累人,但孩子喜欢,冲冲现在对《山海经》、《搜神记》比较喜欢,爱读。我相信,只要他能读懂这些书,那他的古文阅读能力就比较牛了,以后再读其他,应该不在话下。如果如此,累点就累点吧。
既然这样,干嘛不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给孩子一些有意思的古文让他们读,让他们就此喜欢上古文呢?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干嘛非要跟四书五经死磕呢?当然,如果读四书五经能让孩子喜欢上古文也不错。
在孩子的教育上,从兴趣出发,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其他别教条,别死性。
所谓“善教者,因其势而导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是也。
1表演背。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得体的体态语有利了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给学生创设了获得成功的可能,以及表现个人的时机,一举多得。
2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等等,学生在背诵汇报时,有不少诗文采用了据意背的形式。
3据时背。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序列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的延续和流畅。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古诗文背诵汇报时,就采用了据时背的形式。
4创设情境背。在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
好处:作为一个中国孩子,我们仍然需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中国高考的传统文化分数在未来可能会增加。不好的:用弟子规打开阅读之路,在这种垃圾阅读中童年的美好消费,如果你以后不能出来,它会影响三观生活。结论:儿童应少读古籍。
事实上现在孩子的阅读广泛的观点,通常不需要担心如何也喜欢中国古代书籍,它们就像流浪的英雄,查尔斯九世,哈利波特,猫武士,等等。虽然中国书已经进入世界的冲动,这也是乐观的僵尸,外国书籍甚至颓废和厌世的,但它是生活的颓废和厌世。我想我应该多读一些外国的书。
首先,用好书来建立一个可靠、可靠的三视图结构:柳树的风、夏洛特的网、罗尔德·达尔、爱德华的奇妙旅程,以及其他的图画书和小说。至于《诗经》,有许多新词,许多人的爱情,或唐诗。学习琼林,健全的法律启蒙和李翁的押韵:读背,为以后的古籍阅读奠定基础。古文:阅读背面,读这本书,然后读任何旧书。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在青年版中可以看到,看一些经典笑话,如草船借箭,武松打虎。一个红楼梦是看不到的,孩子们不能理解。
对于四书五经等,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美德和道德,以及文化,知道的足够多,这些从现代社会的说教中,孩子很难消化,只有死记硬背,僵化的大脑,教育效果可能比上述的外国图画书要少得多。
“四书五经”是必读的,“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是《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另外,还可以读读《老子》《庄子》
补充:《尔雅注疏》(东晋 郭璞注,邢昺疏);
《周易集解》(唐代 李鼎);
《四书章句集注》(南宋 朱熹);
《尚书古文疏证》(清代 阎若璩)
《声韵考》(清代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清代 戴震)
《元白诗笺证稿》(民国 陈寅恪)
《管锥编》(民国 钱钟书)
《淮南鸿烈集解》(民国 刘文典)
《庄子补正》(民国 刘文典)
一一有许多幼儿三岁刚刚会说话,语言发音还不太准确,这都属于正常范围。而三岁宝宝己能背诵诗词,可喜可贺。要珍惜孩子的这个启蒙阶段,有很多开犮幼儿智力的书籍,智能玩具,都可以让孩子接触了,有关诗词语言类的幼儿读物,有的声情并茂,真的特别适合幼儿学习。记得我外孙小的时侯,用的是光盘播放,有图,有音乐背景,有诗词朗诵配音,一边玩着一边听着,蹦蹦跳跳中就记下来了。三岁半时开始启蒙学习英语,对于孩子来说,英语学习也不是难事了。 (学习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新接触的事物) 。我觉得幼儿这一阶段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他可能不理解诗词语言类的内容,但真是能背下来。想想我们小时候的事,童年的事记得是很清楚的。
一一我想,玩是孩子的天性,一边玩一边学习背诵诗词,对他以后的大语文学习必定有好处的。并不一定填鸭式的强行灌输,但每天都可以有意识的学习一些东西。
如果三岁的时候一周能够轻轻松松背诵三首诗,把这个记忆能力浪费在所谓的诗,实在是对他的成长太没好处了。
多给他背诵一些有趣又有用的,少儿科普常识,和生活百科常识吧!这才是对十岁以下甚至三四岁的少年儿童的正常的该有的早教。这样的教育对他的未来一生都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好处。
把记忆力浪费在完全没有任何好处的诗词当中,只会让他的大脑越来越匮乏,智力低下和记忆力混乱。
因为首先你要搞明白一点,诗是感性的记忆对理性其实没有多少的帮助,诗是到了一定年龄程度才能够理解的 情感 的意境,但是少年儿童,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所谓 情感 的意境,他们也理解不了这种朦胧化的美和印象拍的美,只会人云亦云,把他们的 情感 局限在诗描绘的,那种朦胧夸张抽象,有时候甚至荒诞不可理解的,思维跳跃中,这样就会让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发育不良。
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好是属于,还未形成,正在学习理解的那种过程,他们对外界的美好向往期待是出于一种懵懂中的,而是尤其是中国古诗带给他们的刺激和理解,会令他们的三观无法成行,或者说是成长很晚很晚,也就是说,会导致他们晚熟幼稚,这样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是没有半点好处的,另外,中国的诗多数都属于感时伤逝,伤春悲秋,风花雪月的,小孩子过早的接触这些东西,纯粹 情感 方面的文字,这样庞大的信息量,也会让他们对 社会 和人文的认知出现某种程度上面的偏差,很可能造成他们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脱节。
要把小孩子会背诵几首唐诗宋词,甚至是几片古人写的文章,拿出来显摆得瑟,这样表面上是给了做家长,或者说是做长辈的面子,事实上是你拿小孩子的一生来做赌注,孤注一掷的去毁了一个小孩子,很有可能在别的方面天才般的发展和成就。
尽可能早的让小孩子接受自然 科技 和人文 科技 以及生活百科的熏陶,用故事画的简单明了的语言,或者说是实物模型,来开启小孩子的人文 社会 ,和 科技 方面的兴趣,为她未来的生活以及工作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文学艺术方面的培养,其实在童年的时候,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个奇乐,还不如让他们直接做 游戏 来的愉快,而且还能培养亲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但是我估摸着你们这些做家长的从来就不会在意小孩子们真正的需要,因为大多数的家长对待孩子,都不是循循善诱时的耐心启蒙,反而是威逼利诱,是谩骂羞辱,有的时候甚至是拳脚交加,再不然就是漫不经心,置之不理,另外,就如同你这样的家长,嗯,只会用成年的人人的思维去幻想小孩子们他们也能够像成年人那样的理解认知和接受这个世界。
然后到小孩子成年长大懂事以后,受到 社会 的各种各样的刁难折磨打击之后,她才会明白,她小时候接受的那些关于诗歌,文学等等的所谓艺术的早教启蒙,事实上是让他完完全全荒废了,他本该可以愉快的成长发育的 健康 的童年。本来在一生之中应该有更高的成就,甚至他在某些方面很有可能是天才的,但是他的记忆力完全浪费在这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诗词歌赋的早教中去了。
是什么坏事嘛?????
当然是好事,说明小孩记忆力好,这是以后学习好的重要天资。但是,任何天资都不能过度开发,记忆力好就整天让孩子背这背那,还经常在别人面前表演式炫耀,把小孩搞皮的,逆反起来就不好了。
汗,这个年龄是机械记忆的高峰年纪,很多很多孩子都在这个时期展现了很好的机械记忆能力。首先,你家娃这个能力并不算很突出;其次,这个能力会在长大之后慢慢衰退…就如同你现在一样。
所以娃是不是神童,主要看爹妈。你俩如果比较普通,就…明白吧…
我家不到三岁,能背好几首,感觉也没啥应该是小孩本身记忆力就好吧[笑哭]
二、三岁的孩子不懂论语背诵有用吗?—七田真
本文2023-10-17 23:13: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