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名家书法作品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收藏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名家书法作品集,第1张

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鉴赏,我们能从他们的书法作品当中学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技巧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1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2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3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4

 古代书法名家各自的字的特点

1、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以其冠绝古今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辰星。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许多著名的书家几乎无不深受其遗泽。

2、王献之(344-386)

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王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英俊豪迈,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3、张旭(675-750)

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草书古诗四首》墨迹本,传为张旭狂草之作。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4、颜真卿(709-785)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熔铸古今,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特别是《祭侄文稿》,其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颜真卿的传世书迹极多,这值得收藏家和投资者重视,或许在民间会有新的发现,但要认真辨伪。

5、怀素(公元737-)

投资怀素书法作品,鉴定时要了解他的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致可分为3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的作品,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鉴定时还可参照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如:“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 怀素的狂草千变万化,下笔连绵不绝,鼓荡而下,又不离魏晋法度。如《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他与张旭比肩,合称“颠张狂素”。其《圣母帖》、《小草千字文》,则冲和雍雅,尚有几分章草意味,可窥其草法变化之来源。

6、苏轼(1037-1101)

鉴定苏轼书法特点要把握两点:一是用笔多取侧势,二是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新岁展庆帖》等。 苏轼绝大部分的字都相当平实、朴素;虽然外形左低右高的特征和较为整齐的章法自李北海处来,但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是他个人的特点,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诗帖》就已惊天动地了,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几近完美的境界。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7、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世称“黄山谷”。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取纵势。他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 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 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 黄庭坚书法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 其代表作有《书李白忆旧游诗帖》、《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卷》、《花气蕉人诗帖》等。《花气蕉人诗帖》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 黄庭坚的草书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

8、米芾(1051-1107)

米芾的书法在继承“二王”书法传统上下过苦功,能够登堂入室。真、草、隶、篆、行都能写,而尤以行草书见长。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 米芾的功力是最深厚的,由唐人而上溯魏晋、更上溯战国,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跳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 米芾的代表作有《论草书帖》、《苕溪诗卷》、《蜀素帖》、《珊瑚帖》、《拜中岳命诗》、《虹县诗帖》等。

9、蔡襄(1012-1067)

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知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 蔡襄书法得力于二王、颜、柳,作品有《万安桥记》、《扈从帖》、《思咏帖》、《入春帖》等。

10、赵佶(1082-1135)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赵佶虽说政治昏庸,惑于道术,却是艺事超群,书画兼精。 他的书作笔致清朗,点画瘦劲俊美,飘飘乎宛若仙风道骨,真如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书风的形成,除了他在书法方面确有功力外,大概和他精神上对于道教的向往,也不无关系。 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宋徽宗崇尚艺术,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书画家,其所创书体“瘦金书”,顿挫有致,挺秀清雅,别具一格,代表作有《瘦金千字文》、《草书千字文》、《草书团扇》等。

11、赵孟�(1254-1322)

赵孟�尊崇王羲之,一生不改其姿势。其作品清秀遒劲,前后一贯,没有丝毫畏缩不前的迹象。其书画兼善,书法则诸体皆工,尤以楷书和章草见长,代表作有《胆巴碑》、《七绝》、《兰亭十三跋》等。

赵孟书法作品

12、文徵明(1470—1559)

文徵明书法各体无一不精,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在当时名重海内外,并且因为他享年高寿(将近90岁)、年高望重,门生有多,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80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其行书主要学王羲之《圣教序》,运笔遒劲流畅,晚年大字学黄庭坚,风格变得苍劲秀逸。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 文徵明的所有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90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这是鉴定他的作品的重要特征。

13、董其昌(1555-1636)

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当时士子皆学董其昌的妍美、软媚,清初的书坛为董其昌笼罩。 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用笔精到,能始终保持正锋,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或与他终日性情和易,参悟禅理有关。其许多作品行中带草,有的作品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体势有米芾的侧欹,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采风韵似赵孟俯,轻捷自如而风华自足。 董其昌法唐而入晋,用笔有弹性,显韵致,代表作《蜀素帖》、《丙辰论画册》、《答客难卷》、《临古卷》等。

14、祝允明(1460-1526)

他的书法鉴定要点是:结体上大小相间,修长合度,引领管带,疏密成趣。纵观全卷,神采似行云流水,飞动自然,形迹如行立坐卧,意态朴素。其得意之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嫫孀荩谝弧!彼摹栋茁砥凡菔椋卤时浠岣唬斜食磷磐纯欤攀侄鳎嬉舛小U缤跏勒暝凇兑赵坟囱浴防锼担T拭鞑菔椤氨浠鋈耄豢啥四撸绻抢寐煺孀菀荨薄/P>

15、徐渭

收藏投资徐渭书法值得注意的是,其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为后来书家效法,代表作有《草书七言律诗》、《草书诗卷》等。 说到徐渭,人们很容易将他的艺术风格与大气磅礴、粗头乱服联系起来。然而其论书则崇尚“古而媚,密而散”。恣肆与姿媚,可以说是徐渭风格的独特结合。

16、王铎(1592—1652)

王铎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他是书法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极有功力的。有专家说:“看惯了自文徵明乃至董其昌那些明智而宁静的大人技艺的人们,一见到王铎的作品,就好像正在享受悦耳的轻音乐一般。”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17、朱耷(1626-1705)

原名统,又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等。鉴定他的书法最好了解一下他的绘画,因为他书法与其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到晚年喜用秃笔,一变锐利的笔势而变成浑圆朴茂的风格。最初,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稍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又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等,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人书法的气质,终于参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锋圆润,又婉约多姿且厚重浑成,富有晋人气度。他的书法的成就,主要是笔法的改变。

18、金农(1687-1764)

原名司农,字寿门,号东心。居于扬州八怪之首。诗文书画金石皆精。鉴定他的书法要点是: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具有朴素简洁风格,但是到了50岁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树立了横画粗,直画细,左撇收笔尖锐的一种前人未踏过的风格,这种带有严厉面貌的字体,似乎是他心怀的直接表白,天真中见孤高严峻。 其代表作《漆书条幅》是金农融合《国山碑》、《天发神谶碑》等书法名作,创出了以质拙朴厚为体、楷书中杂有隶意、个性极强的作品,自称“漆书”。他写“漆书”用重墨,横粗竖细,直笔多,曲笔少,形同漆匠用扁刷刷出来的笔画。

19、邓石如(1743-1805)

邓石如,安徽休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其隶书则从长期浸*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代表作《篆书唐诗联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用笔灵活,同“二李”的篆书有明显区别,不再是那种粗细一致,结构严整的“铁线篆”、“玉箸篆”,结构疏朗,刚而不火、静而不板,笔力千钧,具有阳刚之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邓氏佳作。

20、翁同酥(1830—1904年)

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翁同工诗、书,兼作画,以书法名世,著有《瓶庐诗文稿》等。翁同和擅写楷书、行书、隶书,学书从颜体入手,上溯苏轼、米芾,又借鉴清代翁方钢、钱南园等学颜名家成果,所作书淳厚宽博,当年杨守敬《学书迩言》评其书法为:“松禅学颜平原,老苍之至,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询不诬也。”评价之高,由此可见。晚年更沉浸于汉魏,偶作八分,不矜才使气自成家数。

  写意花鸟画家文徵明名家简介。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画家,擅长文徵明鸟画创作,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名家、文学家,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少时即享才名,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文徵明在科举道路上很是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但由于受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心中悒悒不乐。四年中目睹官场,一再乞归,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潜心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书画者踏破门坎。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尤精山水。无论是妍雅、清丽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表现文人读书会客、宴集送别、悠游泉林等生活场景;画法绍述元人之外,亦能追踪五代北宋,但很少受南宋院体的影响。其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

 文徵明画风呈粗、细两种,以细笔为主要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作品情调闲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丘壑林木棱角分明而略有变形,树如纵剖、山多斜倚,追求平面感,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于熟练中显生涩,设色清丽雅洁,风格缜密秀雅,自有一股“士气”充溢其间;抒情意味胜于沈周,气度格局却不如。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其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其细笔作品有《江南春图》、《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粗笔作品有《古木寒泉图》,在粗放中体现了宁静典雅的气质。

 文徵明多画竹兰,优美秀雅,精润天然,来自元人传统。其木石也别具一格,老干虬枝,历劫磨难,《虞山三桧图》等为代表。亦善人物,师承赵孟頫、李公麟并上溯晋唐,意蕴含蓄淡雅。代表作有《湘君湘夫人图》。

 易从字画商城是目前我国国内最大最权威的手绘真品花鸟画电子商务网站,网站在售花鸟画作品数千幅,所售所有花鸟画字画作品均为真人全手绘作品,拒绝任何赝品和印刷类字画,并且均为现货收藏,全部作品均有七日鉴赏期,七日之内如若不满意,非人为原因均可以退换,更加服务于客户,让客户放心而来,满意而归!

行书·怀素自叙帖跋(四十七岁作

草书·五言诗卷(六十岁作)

行书·游天池诗卷(六十二岁作)

行书·山塘朱君五十寿颂(七十五岁作)

小楷·前后赤壁赋(八十一岁作)

行书·赤壁赋(八十七岁作)

行书·七言诗册(八十九岁作)

行草·家书册之一

行草·家书册之二

行草·家书册之三

行草·家书册之四

文徵明(1470-1559年),名壁,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晚年与沈周并驾齐驱,被合称为“文沈”,并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画派领袖。

文徵明的艺术才能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是人称“四绝”。的全才。在书法史上他又以兼擅诸体而闻名,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评价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厅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社会环境的熏陶使文徵明成为诗、文、书、画的全才,而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诗、书、画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书法和绘画在用笔的技法上有关联,而诗和画在内容意境上又常是一致的,所以诗、书、画一体不仅完全能够取得和谐,而且能够互相补充,使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诗、书、画三位一体,使这几个姊妹艺术同为一个主题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国文人的一大创举,也是世界文艺领域中的独特创造。由于历史条件的成熟和当时环境的影响,使文徵明在这一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

据《文氏族谱续集》记载,文氏一系出自姬姓,汉代时成都太守文翁以兴办学校而闻名蜀地,后来子孙留居四川。后裔中有一支迁徙到江西庐陵,到宋代时文宝做官在衡州,又衍出文氏衡山一支。文徵明就是文氏衡山一支的子孙,他的别号叫衡山居土,被人尊称为衡山先生,即源于此。文宝的七世祖文原和庐陵一支文天祥的八世祖文乡是亲兄弟,这样算来文徵明也是文天样的同宗后裔了。文宝的五世孙文俊卿在明朝被授衡州卫千户之职。文俊卿的次子文定聪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散骑舍人,文定聪之子文惠入赘在苏州,就在江苏的长洲定居下来,文惠就是文徵明的曾祖父。文惠有二子文洪、文济,文洪有三子文林、文森、文彬,文林有三子文奎、文壁、文室。这样文惠一系的子孙就世代居住在长洲地区。

关于文徵明的名字“文壁”文征明简介,以及为何他以字行世而隐去本名,有一些传说,说文徵明本是“玉”字底“璧”字为名,而文天祥的弟弟也叫“文璧”,但他却与哥哥文天祥誓死不降元的气节背道而驰,屈节做了元朝的官员。为了显示对文璧的鄙视,所以,文徵明不用“璧”名而以字行世。其实,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文徵明的名叫“壁”,是“土”字底的“壁”字,而不是“玉”字底的“璧”,这是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按星宿的名称给文徵明兄弟三人取的名,而且都用“土”字联名,长子文奎、次子文壁、三于文室。所以,文徵明嫌避‘文璧”之说是不正确的文征明简介,这是鉴定以“文璧”署款而冒充文徵明真迹的书画图品的最有力证明了。

文征明最好的楷书字帖《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

一、《琴赋》

在书法史上,文徵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诣最高,正可谓愈老愈精、愈造愈淡。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文徵明《琴赋》中题款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晚年的书家,少有人者会坚持作“蝇头小楷”,一来因心境,这时候的书家大都心境冲淡平和,逸气稜稜,二来随体力,人到晚年,体力精力自然随之衰颓。而文徵明于七老八十时,仍钟情于小楷,实属罕见!

文徵明诗文亦富有造诣。其诗接近柳宗元、白居易,诗风淡雅秀丽,清新自然。

二、《草堂十志》

《草堂十志》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为书法爱好者学习小楷的极佳范本,亦为毛笔、硬笔书法楷书临习的上佳模本。不管你喜不喜欢书法,不管你是学习传统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喜欢!

三、文徵明《千字文》

有人言,“文徵明矜持的性情决定了他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的书风”,此言在理也。虽欢喜唐寅的风流恣肆,但为人当如征明,张扬恣肆多“百年强半”而夭。

文征明小楷代表作是:《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

文徵明书法,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小楷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笔划婉转,节奏缓和。

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欣赏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

他的小楷《盘谷叙》:

整体上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让人一下忘记所有的烦恼,犹如身处大自然中那种开阔之感,让人陶醉,让人忘乎所以,用笔独到,行笔稳健,始终透着一股忘我的境界。

字体舒朗开阔,落落大方,没有一丝拘束之感,点画上不仅是规整,更多的是老辣,舒展飘逸,比大王的《黄庭经》还要妍美,笔笔有法,字字严谨,还有一丝的行书笔意,让人一上眼就喜欢。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名家书法作品集

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鉴赏,我们能从他们的书法作品当中学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技巧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书法名家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